數位分身
」經濟部攜手光寶、聯發科4大廠 Computex秀低軌衛星等20項技術
經濟部今(4)日於Computex展中舉辦「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開幕儀式,主題館匯集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設研院等4大研發單位及明泰科技(3380)、聯發科技(2454)、光寶科技(2301)、緯穎科技(6669)4家廠商,展出近20項創新科技。工研院「AIoT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可廣泛適用從人類到寵物,其三大特色包括非接觸式、即時感測、多元穿戴。(圖/經濟部提供)經濟部指出,適用陸海空的通訊解決方案-「O-RAN戶外基站」,從sub-6 GHz、毫米波到低軌衛星全部產品線功能已開發完成。地面部分攜手明泰科技開發sub-6GHz高功率微基站、與光寶科技合作開發大傳輸量的毫米波基站,已切入歐美日智慧農業、智慧工廠等應用場域在低軌衛星部分,與聯發科技合作完成全球首通NTN手機直連低軌衛星影音傳輸,達成海空覆蓋無死角,推進Pre-6G 全域通訊新紀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邱求慧司長表示,Computex為全球資通訊產業最重要的年度盛會之一,AI資通訊是帶動新一波產業投資與數位轉型的關鍵基石,今年產業技術司以主題館方式展現近20項的資通訊科專研發產業化成果,希望透過此次展會,彰顯台灣堅實的科技動能與產業優勢,進一步帶動產業國際合作。展館其他亮點還有可即時許願的「祈福點燈互動系統」:係利用互動顯示技術,整合Line App訊息傳輸技術,民眾可自行上傳祈福內容,並用AI技術可過濾不雅訊息。此技術還可打造3D數位分身,2D照片運用生成式AI,只要30秒即可快速生成3D模型,並已與聯嘉光電、成輝光電、方陣聯合等廠商合作。同時,也展出AIoT健康管理的「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已創造聯盟產業生態系,累積技術授權近千萬,可即時分析、多元穿戴,從嬰幼兒照護到寵物健康照護,跨族群多元應用,以及協助機械螺絲龍頭廠芳生全面提升競爭力的「5G AIoT扣件解決方案」,獲得歐洲客戶公司下單機械螺絲急單生產,帶動業者生產效能提高10%。此外,還有已經與X光平板產業龍頭廠商睿生光電合作的「可撓型鈣鈦礦 X光感測技術」,可用於工業用非破壞性檢測領域,並在南科廠內完成實廠驗證等。
黃仁勳感謝7台廠17位大咖:台灣是世界支柱 點名5台廠將導入機器人應用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2日)晚間7時在台大綜合體育館發表演說,不但吸引數萬人在網路上同步收看,更讓數千名聽眾願意提前1小時冒雨排隊,只為一睹「AI教父」風采。為此,黃仁勳也公開點名17位產業大咖,強調7家台廠將成為全球AI產業革新的支柱,「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若沒有台灣,輝達的願景將是無法實現的夢想。此外,他還特別提到與5家台廠的合作,更曝光與鴻海合作的最新虛擬工廠。在黃仁勳昨天的演講上,可以親眼目睹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與副董梁次震、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鴻海董座劉揚偉、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技嘉董事長葉培城、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中華電總經理林昭陽等台灣業界大佬,就連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等政府官員都有參與本次活動。黃仁勳在演講過程中也公開點名7家台廠及陪伴輝達闖出天涯的重要高層,包括梁見後、劉揚偉、林百里、施崇棠、林憲銘、華碩副董事長徐世昌、華擎總經理沙韋旭、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和總經理葉枝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和共同執行長鄭光志、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技嘉董事長葉培城和執行長李宜泰、緯創總經理林建勳,以及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和總經理林威遠,共17位產業大咖。黃仁勳還秀出1張年輕時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合影,藉此凸顯自己與台積電及台灣悠久的淵源,更強調「台灣」在AI布局的核心戰略位置,就像演講結束前的影片所言:「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全世界的支柱,謝謝台灣,讓我們繼續這段AI創新之旅,打造一個成功和繁榮的產業」、「沒有你就無法實現我們的願景和夢想,與你同行,我們勇往直前。」此話一出也讓施崇棠等人在演講結束後有感而發:「這場演講讓我非常感動。」此外,黃仁勳還特別點名與5家台廠的合作,包括自行車大廠巨大、台達電、緯創、和碩等。並分享鴻海在全球各地經營的170處工廠,例如最新與輝達合作的「虛擬工廠」,便是墨西哥電子工業中心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的一處新工廠的數位孿生模型,而鴻海工程師在訓練機器人時,採用的也是輝達的Blackwell HGX 系統。他補充,這些不只發生在海外,也在台灣各地發生,包括台達電、和碩等企業,都在建立其工廠數位分身,以供機器人運作。「AI教父」還指出,輝達也大幅加強了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乙太網路,且以最佳化容器形式提供模型的推論微服務NVIDIA NIM將徹底改變部署模型的方式,現在可將全球數百萬名開發人員轉換成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開發人員。此外,黃仁勳還發布數位人微服務,將為未來製作生成式 AI 數位化身奠定基礎,同時他也預言,透過NVIDIA打造人工智慧工廠和資料中心,世界將迎來下一場工業革命。
高雄市政府推動數位、淨零!實現港灣城市智慧轉型!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推動數位、淨零!實現港灣城市智慧轉型2024智慧港灣論壇,此次呼應高雄智慧城市展以港市淨零低碳和智慧轉型為主題,由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為活動致詞揭開序幕,邀請港口經營、數位科技相關領域代表齊聚一堂,共擘智慧港灣永續發展願景,本次論壇重點關注!高雄港為我國最大的國際商港,航線密集,連結全球五大洲,近年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填海造地擴充港區腹地空間,擘劃碼頭機能最適配置,提升港口競爭力;而在港市共榮部分,則與高雄市政府密切合作,推動舊港區旅運觀光結合親水遊憩開發,打造海洋國門新地標,本次同時分享高雄港旅運中心營運管理平台,展現智慧、低碳旅運的推動成果!而在產業跨域合作鏈結部分,臺灣港務公司提供創新科技試驗場域,以及航港產業數位轉型獎勵,秉持SDG17夥伴關係的精神,推動智慧港灣永續發展,讓整個航港產業一起更聰明、更安全、更有效率!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高雄港是全國最大國際商港,是亞太地區第一個生態港,其貨運轉運量占全臺七成,年營收更超過80億元,扮演臺灣及高雄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盼透過論壇探討交流永續發展,讓高雄實現港灣城市的智慧轉型,攜手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2024智慧港灣論壇參與者大合影(左起: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啟川、台灣港務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王錦榮、中華電信公司董事長郭水義、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林俊秀、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陸曉筠、大猩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宋豐旭-、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圖/高雄市政府提供)臺灣港務公司王錦榮執行副總經理以「DigitalTwin 實現智慧港灣永續未來」為主題,分享在面對世界各大標竿港口之數位化及低碳轉型趨勢,港務公司如何透過實現數位發展韌性,打造港口數位分身的目標,攜手航港產業邁向智慧化發展,提升臺灣港口國際競爭力的經營管理做法。智慧港口下一階段發展關鍵,將透過打造「港口數位分身(Digital Twin)」,佈建IoT感測設備,匯集港口即時動態數據,善用AI技術結合虛擬實境模型分析,模擬及預測真實港口實際運作情形,提升港口運作效率,在本次論壇分享「船席智慧動態看板」、「港務168系統」、「3D智慧營運圖台」等建置成果!港務公司王錦榮執行副總經理以「Digital Twin 實現智慧港灣永續未來」為主題,分享港口發展佈局(圖/高雄市政府提供)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智慧城市的建構,需要政府與企業夥伴攜手共同參與,高市府與中央持續攜手推動亞灣2.0方案,整體方案預計投入170.39億元,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投資環境、獎勵補助及輔導資源,建立國際智慧科技研發聚落,擴增完備如IC設計、金融科技、智慧影視、永續石化、智慧航港等重點產業,期能共同推動國際型智慧科技解決方案與創新商業模式驗證,讓高雄成為產業解決方案輸出新南向的關鍵戰略基地!中華電信郭水義董事長以「5G x AI打造國際港灣群科技賦能永續智慧城」為題,分享以AI影像分析、物聯感測、無人載具、5G專網等技術建構智慧港灣創新解決方案,對齊港務公司「Trans-SMART 2.0+ 升級計畫」,提升台灣港灣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在高雄建置全台首發5G網路切片服務大規模驗證場域、導入輕軌防碰撞及交通大數據等應用,促進港灣城市的智慧升級與永續發展。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林俊秀副署長也指出,可以透過5G+AIoT的應用,推動「基建智慧化」、「營運自動化」、「管理數位化」、「運輸便利化」,成為改變港灣的新藥方!遠傳電信井琪總經理表示,高雄市近年積極投入轉型成綠色智慧城市,發展躍進、成績斐然,高雄港旅運中心是南台灣海上的重要門戶,遠傳很榮幸與臺灣港務公司攜手打造智慧營運管理平台,並建立智慧商情平台與3D智慧營運圖台,未來可進一步結合5G專網推動港灣運行自動化,以低軌衛星影像協助資產監測並確保環境安全,利用數據分析與洞察支持旅運規劃與營運決策,導入多項綠能減碳解決方案,以科技協助港務公司達成作業安全、營運效率、服務品質、永續發展等發展策略四大目標!
2024智慧港灣論壇 高市府攜手產官學共商港市未來發展 期盼再造智慧先進淨零港灣
2024智慧港灣論壇周五(22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呼應高雄智慧城市展以港市淨零低碳和智慧轉型為主題,由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為活動致詞揭開序幕,邀請港口經營、數位科技相關領域代表齊聚一堂,共擘智慧港灣永續發展願景,本次論壇重點關注。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高雄港是全國最大國際商港,是亞太地區第一個生態港,其貨運轉運量占全臺七成,年營收更超過80億元,扮演臺灣及高雄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盼透過論壇探討交流永續發展,讓高雄實現港灣城市的智慧轉型,攜手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臺灣港務公司王錦榮執行副總經理以「DigitalTwin 實現智慧港灣永續未來」為主題,分享在面對世界各大標竿港口之數位化及低碳轉型趨勢,港務公司如何透過實現數位發展韌性,打造港口數位分身的目標,攜手航港產業邁向智慧化發展,提升臺灣港口國際競爭力的經營管理做法。智慧港口下一階段發展關鍵,將透過打造「港口數位分身(Digital Twin)」,佈建IoT感測設備,匯集港口即時動態數據,善用AI技術結合虛擬實境模型分析,模擬及預測真實港口實際運作情形,提升港口運作效率,在本次論壇分享「船席智慧動態看板」、「港務168系統」、「3D智慧營運圖台」等建置成果。港務公司王錦榮執行副總經理以「Digital Twin 實現智慧港灣永續未來」為主題,分享港口發展佈局(圖/高雄市政府提供)高雄港為我國最大的國際商港,航線密集,連結全球五大洲,近年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填海造地擴充港區腹地空間,擘劃碼頭機能最適配置,提升港口競爭力;而在港市共榮部分,則與高雄市政府密切合作,推動舊港區旅運觀光結合親水遊憩開發,打造海洋國門新地標,本次同時分享高雄港旅運中心營運管理平台,展現智慧、低碳旅運的推動成果。在產業跨域合作鏈結部分,臺灣港務公司提供創新科技試驗場域,以及航港產業數位轉型獎勵,秉持SDG17夥伴關係的精神,推動智慧港灣永續發展,讓整個航港產業一起更聰明、更安全、更有效率。中華電信郭水義董事長以「5G x AI打造國際港灣群科技賦能永續智慧城」為題,分享以AI影像分析、物聯感測、無人載具、5G專網等技術建構智慧港灣創新解決方案,對齊港務公司「Trans-SMART 2.0+ 升級計畫」,提升台灣港灣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在高雄建置全台首發5G網路切片服務大規模驗證場域、導入輕軌防碰撞及交通大數據等應用,促進港灣城市的智慧升級與永續發展。郭水義董事長表示「台灣具備豐沛科技能量與樞紐地理位置優勢,中華電信身為台灣電信龍頭,堅定攜手產業共同推動淨零數位雙軸轉型,實現國際港灣城市、智慧永續島嶼願景,走向世界。」講者針對數位淨零轉型永續智慧港灣發展進行意見交流。(圖/高雄市政府提供)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林俊秀副署長也指出,可以透過5G+AIoT的應用,推動「基建智慧化」、「營運自動化」、「管理數位化」、「運輸便利化」,成為改變港灣的新藥方。舉例來說,數產署透過「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促成我國應用軟體方案產業與垂直場域產業組隊,如無人機安控偵測海岸淤沙、港區船舶物資配送試煉及無人船港灣海漂垃圾智慧清掃等;同時也強化5G專網應用服務與國際接軌,除了賦能台灣的指標垂直產業轉型外,也能創造應用軟體方案輸出全球的實質效益。遠傳電信井琪總經理表示,高雄市近年積極投入轉型成綠色智慧城市,發展躍進、成績斐然,高雄港旅運中心是南台灣海上的重要門戶,遠傳很榮幸與臺灣港務公司攜手打造智慧營運管理平台,並建立智慧商情平台與3D智慧營運圖台,未來可進一步結合5G專網推動港灣運行自動化,以低軌衛星影像協助資產監測並確保環境安全,利用數據分析與洞察支持旅運規劃與營運決策,導入多項綠能減碳解決方案,以科技協助港務公司達成作業安全、營運效率、服務品質、永續發展等發展策略四大目標。同時,遠傳深耕在南台灣的經營,去年底已進駐旅運大樓,打造遠傳在高雄第一個敏捷智能辦公室,引入遠傳的敏捷文化與創新思維,擴大人才招募並加速與南台灣的產業、公部門合作,共同努力實現數位轉型與淨零永續。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智慧城市的建構,需要政府與企業夥伴攜手共同參與,高市府與中央持續攜手推動亞灣2.0方案,整體方案預計投入170.39億元,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投資環境、獎勵補助及輔導資源,建立國際智慧科技研發聚落,擴增完備如IC設計、金融科技、智慧影視、永續石化、智慧航港等重點產業,期能共同推動國際型智慧科技解決方案與創新商業模式驗證,讓高雄成為產業解決方案輸出新南向的關鍵戰略基地。
台灣上半年獲APEC 補助6件計畫 累計近4年47件超越美國居首
依APEC官方甫公布之2023上半年APEC補助計畫名單,我國獲得6件計畫補助,使我國近4年累積計畫達到47件,超越美國的46件,躍居所有會員體第一名。經濟部今(11)日召開「參與APEC科技合作成果發表會」,公布今年獲APEC最新通過的2件計畫為工研院的「AIoT精準漁業技術」及金屬中心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AIoT精準漁業技術」是整合工研院遠洋漁業AIoT加值系統及金屬中心的垂直起降(VTOL)定旋翼機,可找出漁船最適航線與魚群熱點分布,以輔助遠洋漁船加速漁場搜尋,未來推廣至APEC區域後,可協助區域漁業數位轉型並提升魚探價值。「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則鏈結臺北榮民總醫院,透過醫療大數據平台結合AI分析及智慧製造技術,打造可優化生理數據監控及病灶影像判讀等智慧醫院服務方案,將有助提升醫生診斷的精準度與醫療服務品質,該技術具高潛力推廣至APEC經濟體的區域型醫院,將輔助提升醫療品質及效率。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APEC是我國少數由官方參與、具正式會籍的國際多邊組織,主要目標為促進亞太區域內經濟及技術交流與合作,另為鼓勵會員將該國之成功經驗分享至各會員體,APEC每年亦向會員提供計畫經費補助,促成技術交流及跨國合作,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經濟部近4年共有包括工研院之「智慧機械雲」、「AI Box數位醫療」、「3D列印積層製造」及「AIoT精準漁業技術」、金屬中心之「牙科數位轉型」及「智慧醫院解決方案」、資策會之「數位分身技術」等7項科研技術獲得APEC支持。
台智雲結盟和碩 導入5G O-RAN搶全球雲端服務商機
華碩旗下雲端服務商台智雲(台灣智慧雲端服務)上周五(14日)宣布與和碩聯合科技(4938)合作,導入其5G O-RAN開放式架構基地台解決方案,共同鎖定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文化創新以及教育娛樂等垂直應用領域,爭取全球5G雲端服務商機。台智雲積極布局5G AI雲網合一解決方案應用於產業數位化市場,與和碩聯合科技結盟,同時亦完成5G AI Ready Platform行動邊緣雲平台,及AI HPC(AI超級電腦)公有雲整合。而由和碩自行開發、與工研院協作完成的「O-RAN開放式架構基地台解決方案」,提供支援O-RAN O1、E2及3GPP介面。經搭載於台智雲行動邊緣雲平台,可在符合O-RAN標準下,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高擴展性(High Scalability)、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的5G接取網路涵蓋,為客戶帶來完整5G專網雲端服務新體驗。台智雲5G AI Ready Platform的實際應用,以智慧物聯網中的自動製造領域為例,可從材料運輸、製造流程的感測器、成品包裝倉儲與物流等環節,全部透過無線連線串接,完成及時資料蒐集、統整回饋和低時延誤差精準操控,並結合元宇宙平台內的數位分身,建構新世代遠距工廠應用及工業元宇宙。此外,台智雲亦提供區塊鏈和數位韌性服務,提供安全合規、低成本、高效率和簡易便捷的技術服務,賦能企業數位創新及永續營運能力。
英業達首次參展MWC 微軟認證助造5G智慧工廠實力
英業達展現雲端計算、無線傳輸、智慧裝置與物聯網供應商技術,今年首度參展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MWC 2023 大展,攜手趨勢科技及其5G資安子公司訊勢科技 (CTOne) 及新漢,共同展示部署由訊勢科技所研發包含端點及網路層的趨勢科技多層式混合網路資安防護的 5G 專網及 AR/VR 應用於新漢智慧工廠案例。英業達5G企業專用網路解決方案,是基於微軟Azure Private 5G Core的核心網路軟體與英特爾5G優化CPU伺服器整合而成,並專注開發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以及應用案例。目前5G專網解決方案與5G賦能的數位分身 (5G-enabled digital twins) 已於微軟Azure Marketplace上架,供客戶下載及評估。而上述新漢智慧工廠之案例,經微軟錄製為全球成功案例之一,並正於 MWC 公開播放中。微軟產品管理副總裁 Shriraj Gaglani表示:「隨著與英業達共同創建5G Next Lab,我們期待能探索出次世代的5G、物聯網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為全球企業客戶帶來新穎及創新的服務,加速他們的轉型進入工業4.0。」英業達2022年底5G Next Lab 開幕,與微軟、趨勢科技及新漢簽署四方合作備忘錄後,彼此技術整合、方案落地、爭取客戶。除智慧工廠應用案例之展示外,英業達亦將展示建構5G 專網之硬體,包含多種以O-RAN 為基礎之無線電單元 (Radio Unit) 以及基頻單元 (Base Band Unit),可提供客戶依不同需求選擇產品組合。
Lenovo發表6項2023關鍵科技趨勢 元宇宙、遠距上班成焦點
隨著科技日益智慧化與高度整合,人工智慧和邊緣運算的廣泛應用,Lenovo 也發表在2023 年起將成為主流的關鍵科技趨勢,包含全息投影、可變形裝置、企業元宇宙、智慧化商店、多接取邊緣運算及新形態商業模式等6項日新月異的科技,落實數位轉型。在新興的混合工作模式下,協作技術將扮演重要角色,遠端工作者能採取「全息投影」的方式參加會議。無論是簡報、產品發表或與外部廠商開會,即便團隊分散世界各地,也能透過擴增實境和混合實境技昂昂昂昂家術緊密合作。除了能呈現真人比例的「全息投影」外,還有能與實物互動的虛擬「數位分身」,彷彿真人到場出席會議,真實感倍增。Lenovo Glasses T1是一款穿戴式個人顯示器,方便用戶隨時隨地觀賞內容。(圖/Lenovo提供)Lenovo的Cyber Space技術概念是「phygital」(實體數位化)的可能應用之一,透過使用一層半透明半反射的特殊鍍膜玻璃,創造虛擬人像進行互動。2022 年 Lenovo 和 Motorola 發表兩款前瞻裝置,用戶可隨時根據情境改變裝置形態,滿足混合、行動時代的使用需求。Motorola 312 Labs 創新小組設計一款捲動式螢幕概念手機,收起時螢幕長度只有 4.5 吋,比多數高階手機更小巧便攜;但若需要使用更大螢幕來完成工作或滿足看電影、玩遊戲等娛樂用途,此概念機的螢幕也可以從 5 吋延伸至 6.5 吋,等同現今高階主流機種的大小。Lenovo Glasses T1則是一款穿戴式個人顯示器,方便用戶隨時隨地觀賞內容。當越來越多消費者注重便攜、具隱私安全且可延展的設計,個人「穿戴式」螢幕的市場將蓬勃發展。目前元宇宙的技術發展階段大概等同於 90 年代中期的全球資訊網 (WWW),意味著元宇宙大躍進時代即將來臨。根據Lenovo的元宇宙與混合辦公調查 (Metaverse and Hybrid Work Study),新加坡的在職勞動者中,超過半數相信企業主有能力部署元宇宙辦公環境,跟上元宇宙快速發展的趨勢。團隊必須學習在企業元宇宙(Enterprise Metaverse)沉浸式空間協作、分享與工作,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擁抱元宇宙,進一步提升技術採用率,形成正向發展。因此,促進元宇宙普及的不是飛行模擬等娛樂遊戲,而是「工作模擬」的沉浸式培訓。此外,Lenovo ThinkReality VRX 頭盔即將上市,全新解決方案有助企業執行虛擬實境協作,並提供快速且具成本效益的沉浸式培訓。Lenovo 認為未來元宇宙將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協作場域,想法和技術能互通有無,而不再是被單一巨頭掌控的封閉生態。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台灣去年零售銷售額高達4.2兆台幣。為有效達成零售管理,在不久的將來,商店可能會利用 AI 伺服器分析各走道監視器的影像,還能監控進貨狀況,並留意是否有商品被掃貨,以保持庫存充裕。這將增加店家追蹤商品周轉率,即時調整供需,進而推升獲利。在消費者結帳時,AI 攝影機也將仔細比對購買品項和實際帶走的商品,確保消費者購買品項正確無誤,避免發生現今自助結帳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全美擁有 2,750 間門市的美國連鎖超市 Kroger,便利用 Lenovo Edge AI 伺服器監控自助結帳的異常狀況。Lenovo 邊緣運算伺服器能即時處理影像數據,若有商品未被正確掃描,可同時處理 20 個高解析度攝影機影像的 Lenovo AI 伺服器系統會在結帳螢幕跳出善意提醒,遠端解決問題。未來「智慧城市」將藉由智慧攝影機管控交通狀況,蒐集到的大量資料不須傳送至遙遠的資料中心,而是透過多接取邊緣運算平台(MEC)處理,代表任何問題皆可在毫秒內解決。先前 Lenovo 在香港展開為期九個月的測試,透過智慧移動技術串聯車輛、交通基礎設施、行人和網路,並即時分享資訊,減少壅塞和事故發生;此外,邊緣運算還可能用來控制紅綠燈,降低車輛行駛能耗,幫助城市達成空污減量目標。在教育和日常購物等生活化應用層面,邊緣運算伺服器也能提供全息教學和擴增實境購物體驗。2022 年 Statista 一項針對亞太區企業員工的調查顯示,66% 受訪者有意願採用混合辦公模式,僅 11% 偏好進公司上班。未來的辦公室對創新科技的需求也將發生改變,企業模式將更著重於動態調整,整體辦公體驗和相關解決方案與服務都可由第三方供應,代表大部分企業有硬體或辦公設備使用需求時,將改採「以租代買」服務模式,減少發展新業務的經常性支出,讓新創公司更快速且靈活地擴大規模。因此,Lenovo 推出可供企業租借的完整辦公室解決方案,包括IT 基礎架構、技術支援和效能分析,以及雲端和資料基礎架構服務,而非僅提供硬體或軟體,為滿足多元的商業模式。
亞洲生技大會今登場 個人醫療再進化!生物融合可預測疾病走向
「2022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2)」今天登場,默克全球首席科技長Laura Matz發表「生物融合:對個人化醫療的未來潛在影響(Bioconvergence: Potential Future Impacts to Personalized Medicine)」的專題演說,透過分享「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這項革命性的跨領域創新趨勢,說明生物醫學如何結合數位科技與高速電腦運算技術,逐步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精準醫療大未來。「生物融合」是以跨學科專業駕馭整合「數位科技」、「材料科學」與「生物科技」,以加速發現新科學並擴大其影響力。這項整合有助於實現個人化醫療的理想,透過分析個人生物特徵,為病人量身訂製治療策略,以最佳劑量與治療組合,讓療效最佳化。這項整合將為生醫產業開啟全新的機會和療效選擇,特別是針對個人生物特徵,為病人量身訂製治療策略的精準醫療將有正面啟發。Laura Matz表示:「生物融合的革命性發展正蓄勢待發,不僅大幅加速個人化醫療進展、提升藥物研發的效率及創新醫療的成效,更強化人際與人機間互動,這將需要彙整生命科學、醫療保健與電子科技的能量。」默克旗下事業體橫跨醫療保健、生命科學與電子科技,具備「生物融合」所需之跨界科技整合的獨特能力,因此將其視為未來發展新機會。在生物融合領域,默克專注於三大關鍵技術:類神經網路型態運算技術(Neuromorphic Computing)、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科技以及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Laura Matz進一步說明,默克致力於研發類神經網路型態運算技術,透過模擬人腦運作模式,強化電腦高效運算能力,以研發AI人工智慧等相關科技應用;數位分身技術在未來不只能透過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產能,同時可以加速臨床試驗並降低成本。進一步,將數位科技運用在轉譯醫學,透過多種生醫資料庫串聯,從藥物探索、早期測試到臨床試驗,更精確找到治療標靶、病人族群、用藥劑量,得到對藥物研發的關鍵洞察。這種嶄新的藥物研發模式,有助加速藥物研發進程、增加臨床試驗成功率,加速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醫療理念。Laura Matz更以臨床試驗中,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提前6個月預測疾病進展,並找到早期預測指標做為案例分享。藉由這項精密分析,改善了人類對發病機轉的了解,進而可以超前部署,治療、預防以及密集監測等各項必要措施,最終得以造福病人。除了大數據進行預測與分析,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導入人體生物資料,針對個人的基因資訊,量身打造精準用藥建議,使用相對應標靶用藥的精準醫療,亦是未來重要趨勢。默克去年參與衛生福利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攜手產官學研醫,期盼透過次世代基因檢測提升醫療照護效能、促進真實世界數據應用,並建立高效能的臨床試驗系統,以加速新藥研發。Laura Matz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合作平台,透過各方的貢獻,將有助於推進台灣精準醫療到次世代里程碑。」
遠傳投10億元領頭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 推「心生活」、「大人物」2大共創計畫
元宇宙議題發燒,電信業也吹起風潮,遠傳電信(4904)鎖定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應用,初期準備了10億元銀彈宣布成立全台第一個「5G元宇宙加速器」,並找來國發基金及國內多家創投及加速器,要共同開創元宇宙商機。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早就開始布建元宇宙最重要的驅動引擎,透過數位轉型方式深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雲端等技術的應用,因為看到元宇宙的價值是在以人為出發、有意義的場景與價值,以Mobile Circle(心生活)在5G網路上打造食衣住行育樂平台,此次要透過5G元宇宙加速器來找出消費者切身有關的元宇宙應用。井琪強調,元宇宙是3D的虛擬世界,如同實體世界的數位分身,人們透過AR/VR等人機界面,可以從事社交、商業、金融、娛樂遊戲等活動,感受沉浸式的體驗,甚至還可以超越在實體世界中的一些限制,譬如,空間距離和速度,所以虛擬世界必須和實體世界互補互融。她並以自己兩個女兒為例,個頭比較矮的老大,在元宇宙虛擬角色上選擇是身高比較高的人物,就是一個對現實的補償。井琪認為,和實體世界要能互通、互補及互融、實現實體世界中的不能,才是元宇宙吸引人的地方。從產業的角度來看,臉書(Facebook)透過改名Meta,規劃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除了希望給企業帶來新的成長曲線,也是市場上龐大的資金需要新出口、技術渴望新應用及用戶期待新體驗的因素。遠傳5G元宇宙加速器2大計畫包括「遠傳心生活共創平台」,聚焦提供消費者多元豐富的行動數位生活體驗及「遠傳大人物生態圈」,則瞄準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將專注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深耕在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能源領域等解決方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陳耀祥指出,5G真正的意義在於數位經濟與數位轉型的應用服務,虛實合一需要靠5G的基礎建設。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認為,台灣新創團隊充滿活力,但需要有豐富的資源挹注,才能讓好點子發展成深具價值的服務。國發基金副執行祕書蔡宜兼表示,全球元宇宙大餅市值達8,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2.4兆元),他形容今年有黑天鵝、綠天鵝(綠能)、灰犀牛(疫情)等各種世局多變的情況,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機會。未來如果有需要,國發基金也將一秉初衷,全力支持加速器與新創團隊發展。
3D虛擬人偶替你開會 疫情期間免出門
疫情蔓延,學校和企業紛紛開啟「遠距教學」或「在家上班」模式,現在還有一種新的「3D虛擬人偶」,可以代替你去開會,就像自己面對面跟同事們溝通。不過,前提是必須擁有一套VR(虛擬實境)軟硬體系統。使用QRcode讓電腦和手機裡的app同步,完成VIVE Sync虛擬會議平台安裝。(圖/馬景平攝)有了這套VR裝置,一開始可先讓電腦軟體與App同步,設計一個自己專屬的「虛擬人偶」,例如髮型、膚色、眼鏡、服裝、鞋子都可以隨喜好挑選並更換。然後,在需要開會時,就可由自己或其他同事申請一間虛擬會議室,然後發出邀請,讓大家的「數位分身」都進來開會。從手機版「Sync XR Avatar Creator」app,設計一個自己專屬的3D虛擬人偶。(圖/馬景平攝)接著,就能開啟簡報檔。有趣的是,這簡報尺寸的大小就跟電影院螢幕那麼大,可以讓多個「數位分身」在螢幕前指手畫腳的進行討論,甚至還能開啟3D物件,以360度無死角方式讓參與會議的人更清楚明瞭,這一切都在虛擬空間內進行;包括企業培訓、演說訓練、遠端會議甚至遠距教學都是實際應用的範圍。戴上一體機式頭戴式顯示器VIVE Focus Plus,就可進入虛擬會議室跟同事們開會。(圖/馬景平攝)這套VR(虛擬實境)系統是HTC提供的「VIVE遠距應用解決方案」,軟硬體包含一體機式頭戴式顯示器VIVE Focus Plus或VIVE Focus,以及「VIVE Sync -VR虛擬會議平台」。
2020總體環境兩大特色:平庸化成長與破碎化市場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2020年高科技產業展望,除了有限的經濟緩步回升,市場也將走向破碎化,彈性的供應體系逐漸成形,美中貿易與科技衝突持續帶來不確定性,更使大環境雪上加霜,難有明顯的成長動力,AI、AR及VR等新科技可望進入商業化應用。資策會MIC副所長洪春暉指出,針對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與科技制裁,高科技製造業者需持續分散生產據點,因應未來可能發布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制裁措施。加上多國持續發展智慧製造相關政策,以誘因吸引國際業者投資設廠,驅動高科技製造業者在多元國家展開佈局,使生產據點更分散與破碎,可預期規模經濟生產型態將朝Made-in-Everywhere轉變,往更貼近市場、講求變樣變量、具彈性的智慧製造生產模式與供應體系發展。新技術的觀測重點可以放在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區塊鏈(Block Chain)、雲端(Cloud)、資訊安全(Cyber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與5G等。商業化的應用可以看到複製實體的數位分身、模擬化妝品的AR試妝、提供真人訓練的虛擬VR教室;企業透過點數互通、開放API來建立新生態與發展新應用;業者運用IoT蒐集消費者數據,打造「零售即服務」營運模式,販售數據成為零售業核心;數據推動訂閱制走向利基市場,提供更精準的服務等。洪春暉認為,面對充滿不確定性與挑戰的2020年,臺灣業者除了持續佈局多元區域市場外,更須掌握相關新興科技以開發新應用與新產品,並適當導入生產流程中,因應分散化市場挑戰,甚至發展出新的營運模式,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從變局找到競爭力提升的轉變契機。
AI+HI 打造台灣科技農夫 轉型智慧農業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傳統農業要如何跟上腳步,導入有效的科技進行產業提升,由資策會領軍,整合經濟部技術處「數位分身計畫」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智慧農業計畫」研發計畫,以人工智慧AI+人類智慧HI人機跨智慧協作技術達到數位轉型目的,此計畫更獲得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連續三年評比人工智慧AI+人類智慧HI這樣的「數位分身」技術是全球未來十大關鍵技術之一,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協理蘇偉仁以台灣的養殖漁業為例表示,產業面臨小農結構人力不足、新技術導入成本高等痛點。「智慧農業數位分身」讓智慧養殖場的AI結合智慧漁民的HI,打造智慧化監控、精準化生產之能力,協助養殖漁業數位轉型,可降低農民導入成本50%、提高生產效率30%。此計畫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在全球1,000餘項創新技術軟體與服務類激烈角逐下脫穎而出,12月5日將在舊金山舉行頒獎典禮。蘇偉仁指出,「數位分身技術應用在農業上,協助小農經驗數位化積累,並透過群體經驗與人工智慧交互作用,精進農業技藝,解決農業智慧化最大挑戰」。目前農業雖已有許多IoT大數據,但環境藏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如氣候變遷、作物成長表現、水質變化等,縱使具備大數據但仍得依靠農民自身經驗來判斷下一步種植、養殖行為,高度倚賴農民個別經驗,不僅無法穩定供應一定品質、數量的作物,少子化的狀況下,也面臨到傳承接班的問題。「數位分身」技術目前全球應用案例多運用於航太、製造業,目前只有台灣與荷蘭率先投入數位分身在智慧農業的研發,農業、漁業及茶葉都是可以應用的領域。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 經濟部科專勇奪5大獎
素有科技產業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2019年獲獎名單出爐,經濟部技術處支持的科技專案大豐收,共有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紡織所等4個單位,勇奪5項大獎,為我國研發機構在國際爭光。今年獲獎5項科專技術包括「RAIBA可動態重組與自我調節之電池陣列系統」、「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智慧農業數位分身」、「DIFA高間距噴氣織機」、「協同搬運模組」,已分別與台大醫院、致茂電子、台鹽綠能、紡織業秀平等機構及業者展開合作,落實科專產業化的成果。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台灣列為全球4大「超級創新國」,感謝研發法人以科技專案,將創新科技驅動產業永續發展,提升產業及國家的競爭力,2018年法人科專促成廠商投資金額新台幣577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科技專案經費,創造4.39元投資效益,歷年至今科專已累積近3萬筆專利暨可移轉技術資料,補足企業的技術研發需求,成效亮眼。林全能指出,科專成果已經連續12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榮耀,細數12年來獲獎的53項技術,超過9成獲獎技術已技轉國際大廠或國內廠商,例如儒鴻、中鋼、台泥、有量科技等,也有不少獲獎技術成立新創公司,讓創新真正落地產業化。獲獎的科專中,工研院全球首創「RAIBA可動態重組與自我調節之電池陣列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控制電池模組的放電負載,可整合新、舊電池模組的儲能系統,解決未來電動車數量大增,隨之衍生的汰役電池問題,創造資源永續再利用與再生能源商機。工研院首創全球唯一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經台大醫院同步測試證實可有效活化免疫T細胞,未來可望成為癌症治療要角。(圖/工研院提供)癌症至今仍是人類大敵,工研院首創全球唯一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經台大醫院同步測試證實,這項技術可有效活化免疫T細胞,為「精準醫療」帶來新商機,預計在2020年推出臨床用GMP等級的產品,成為癌症治療要角。「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今年由WTWH媒體集團接手舉辦,原R&D Magazine也更名為R&D World雜誌,該獎項是研發領域極為推崇的科技研發國際大獎,每年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挑選出100項年度具重大創新意義及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的商品化技術,今年已邁入第58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