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腿樹蛙
」「斑腿樹蛙」每次產卵近千顆!威脅原生蛙類 林試所:將加強復育保護工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委託東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外來種斑腿樹蛙控制與監測計畫」調查,發現斑腿樹蛙在台灣幾乎全境擴散,加上牠們每一次產卵都會產出近千顆卵,已經嚴重威脅到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對此林試所表示,未來將會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同時呼籲民眾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減少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林試所指出,近年來台灣自然環境生態受到外來種蛙類威脅,有些以寵物引進後被丟棄或逃脫,有些則隨著景觀植物或貨物來台。這些外來種蛙類,除了美洲牛蛙外,近10到20年間還有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海蟾蜍以及溫室蟾等5種外來蛙類在台灣被發現。其中,又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除了台東縣外,其他地區均可見其足跡,嚴重威脅台灣自然生態。林試所表示,斑腿樹蛙每次產卵數量可達近千顆,嚴重佔據了原生蛙類的棲息地,尤其是在蝌蚪階段,因斑腿樹蛙的數量龐大,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生存空間也面臨威脅。研究人員分析2015、2019與2023等3年在翡翠水庫周邊的聲景監測資料後,發現斑腿樹蛙的叫越來越多,相比之下,和牠們生態習性相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則越來越少。林試所也表示,雖然調查顯示斑腿樹蛙入侵後,原生蛙類叫聲活動有所改變,但之後仍須進一步探究外來蛙類對原生物種的影響,以擬訂相關保育策略。林試所透露,未來將持續監測外來蛙類的分佈和數量,預測受威脅的生態敏感地區,採取適當措施加以控制;並呼籲飼主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此外,還要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
營造保育類大鱗梅氏鯿種原棲地 縣府於太武池進行野放
為營造僅存金門的保育類魚種合適的生存環境,縣府11日於太武山上的太武池辦理「金門保育類魚種大鱗梅氏鯿野放活動」,於此區域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大鱗梅氏鯿目前已列為國家保育類野生動物,在台灣本島可以說是已完全絕跡,目前僅知在金門本島的水域中還僅存少數不穩定的族群,期待恢復過往生態榮景。楊鎮浯縣長表示,金門地區每逢下半年秋冬時節係為枯水期,於2020及2021年更是面臨金門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不僅對農業灌溉造成影響,更使得原生淡水魚類棲息地面臨嚴重的威脅。近幾年縣府除了增加蓄水空間、導入再生水系統,在林務局經費挹注下,在進行水域基礎工程的同時,同步進行移地保育、外來魚種、龜類以及斑腿樹蛙移除等行動,後續則透過營造原始生物棲息環境,等到環境合適的時候,再將物種送回原始棲地。縣長楊鎮浯今日上午,與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陳課長至瑩、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蘇課長芊遐、金湖鎮代表會蔡主席乃靖等代表,共同於金門太武池野放金門保育類魚種大鱗梅氏鯿。(圖/金門縣政府提供)建設處李有忠處長表示,金門除知名的歐亞水獺外,大鱗梅氏鯿與金龜等同樣為金門重要的保育類物種,此次選定太武池作為保種基地,係該水域為光前溪上遊區域,自然環境較為穩定,外圍環境干擾程度低,不易受到外來物種之侵襲,先前利用旱季已先將太武池中的外來種魚類及垃圾全數移除,且未來若水情穩定,此區域將自然溢流至下游的龍陵湖等區域,從源頭進行管理,透過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再生魚坊陳光耀透露,除了太武池環境改善,目前與縣府合作,陸續在許多水源較為穩定之農塘進行改善作業。淡水水域生態系較為脆弱,許多外來魚種因為不當的放生或是刻意引入,影響自然生態,後續威脅原生魚種生存及原始生態環境,如要恢復則需要發揮更大的心力來執行!
罕見「攀鱸」小金門現蹤跡 離水不死還會走路爬樹
一種過去在金門常見,離水不死,還會走路和爬樹的奇魚-「攀鱸」,在田野消失多年後,最近又在小金門發現它們的蹤跡,在〈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光耀成功繁殖後代下,目前數量已有數百隻之多,推測金門可能是全台唯一的棲息地,引起保育人士的矚目。陳光耀說明,攀鱸能以特化的器官直接吸取空氣,並能用鰓蓋在地面上攀爬,生命頑強,早期金門地區長輩稱攀鱸為「中斑虎」,意即攀鱸是一種比俗稱「中斑」的「蓋斑鬥魚」還兇猛的魚。多年前他為了一見攀鱸的廬山真面目,還特別前往海南島,看到它離水在地面爬行,心中真是說不出的感動,而徒手抓它時被像似鋸片的鰓蓋剌傷,更是讓他印象深刻。陳光耀指出,攀鱸為亞洲特有,僅分布於東南亞及南亞,包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泰國、馬來群島、菲律賓等地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中國南方、南嶺以南的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福建等地的各類淡水濕地,而在臺灣之攀鱸標本紀錄有2筆,因此可推測金門是攀鱸在國內僅有的棲息地。縣府農林科也表示,以往浯江溪、西浦頭、慈湖農莊常可見到攀鱸,如今已難再發現它們的蹤跡。今年縣府委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執行「金門外來種烏龜及斑腿樹蛙移除計畫」,也特別前往小金門進行水系調查,執行過程中發現近2年因乾旱導致水域棲地大幅減少,使得魚類及兩棲爬蟲類等族群岌岌可危,而透過這項計畫案介入物種保育,並於排水溝、風水池中尋獲泥鰍、攀鱸、餐條、台江擬蝦虎等珍貴物種,更調查到疑似新紀錄種-弓背青(魚將),將以物種保種為主,後續視水域棲息環境狀態,再將它們回歸大自然。縣府建設處強調,除了歐亞水獺外,金門其實還有許多珍貴需要保育的物種,而生態環境改善、外來種移除、移地復育等保育業務也需要不斷的滾動調整,方可尋找到最適的處理方式,此次外來種移除計畫一併保護了地區珍貴的物種,也希望這些種子未來能擔任復育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