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董事
」 新光金 吳東進 吳欣儒 李紀珠 吳欣盈![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6242/sm-a2f1106393a339df5c24f37cb12c5969.jpg)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百貨教父」吳東興見證台灣百貨發展史 在台店數超越日本
台中新光三越13日傳出氣爆案,目前已知多人傷亡,新光三越是國內百貨龍頭,過去一向由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堂哥吳東興家族經營,吳東興早在1980年就看好信義計畫區,打造出全台最大百貨公司,把荒地變黃金,見證了台灣百貨產業史,雖然吳東興在2020年辭世,不過吳東興家族經營新光三越30多年,讓新光三越一舉成為百貨龍頭,店數甚至超過日方規模。吳東興2020年辭世享壽81歲,其帶領新光三越版圖遍及兩岸。(圖/新光三越提供)吳東興是新光集團主要創辦人吳火獅之兄吳金龍的長子,1974年,新光集團由吳火獅主導成立新光百貨,由吳東興擔任總經理,之後找來日本伊勢丹合作,擴大百貨規模,轉型為日式風格的百貨公司新光三越,吳東興也接掌新光三越董事長至今。根據《遠見》雜誌報導,這位百貨教父把荒地變黃金,打造出全台最大百貨公司,原來早在1980年,吳東興就看好信義計畫區的發展潛力,據他生前回憶,1997年新光三越A11館剛開幕時,附近根本都沒有人,「我在開幕前一天站在門口攔計程車,要等半個鐘頭才有一輛」,隨著捷運加持,短短幾年內,以新光三越為中心,向外輻射發展成新商圈,也讓信義計畫區由荒涼轉繁華。吳東興的父親吳金龍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的大哥。(圖/報系資料照)新光三越在信義計畫區穩坐龍頭,也是國內百貨霸主,全台共有15間分店,總營業面積近30萬坪,2007年甚至進軍中國,在蘇州、重慶和成也有3間店面,外界也稱許吳東興「眼光好,及早進場卡位」。新光三越過往一向由吳東興家族出任董事長,日方擔任總經理,維持台日共治平衡,不過在2004年底,吳東興獲得吳東進、吳東賢與吳東昇3位堂弟奧援並勸退日方,把總經理實權收歸在吳家手上,吳昕達接任總經理位置,吳昕陽也升任執行副總。另據《新新聞》報導,吳東興很早就把3個兒子帶在身邊學習,父子4人齊心經營新光三越,早在他過世前,他就啟動接班計畫,由長子吳昕達任新光三越總經理,次子吳昕陽擔任執行副總,三子吳昕昌負責新光影城與電商等。不過在2019年,新光三越上演一場家族內部的經營權大戰,突然遭受「外力」干擾,讓吳家父子差點丟掉經營權,而這個「外力」不是別人,而是來自於吳東興的堂弟、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的逼宮。過去,無論吳東進、吳東亮、吳東昇兄弟間如何內鬥,都不會扯到新光三越,不過大家長吳桂蘭2016年過世後,吳家兄弟的互相傾軋情況再也無人能阻止,戰火因而蔓延到新光三越。吳東進意圖奪下新光三越董座,並一舉跨過無限徵求委託書的持股10%門檻,但吳東進此舉惹毛了一向在家族紛爭中保持中立的吳東興,也激怒家族其他成員,吳東興改派次子吳昕陽接任總經理,取得日方支持,再找上堂弟吳東亮、吳東昇等人協調吳家內部,才化解危機、穩住經營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86442/sm-7dd5ccafee3c7c185d8468678f4910a8.jpg)
「新新併」審核中!新壽30日宣布全員留任 魏寶生:已與六工會協商
「新新併」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已於今年12月3日向金管會遞出合併申請文件,該合併案契約截止日為2025底,雙方同意也可以再延長,30日新光金子公司新光人壽宣布,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新壽經理人及員工安置計畫,並已於同日公告於新光人壽內網,安置計畫以全員留任為主軸,希望透過留任獎勵讓全體員工都能安心留下來,一起與公司攜手打拚成長。新光人壽魏寶生董事長表示,相信過去這段時間,員工對於「金金併」的議題都很關心,因為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對於合併後的員工安置計劃,絕對是在兼顧公司與員工的永續發展所提出來的。本計畫已與公司的六個工會多次協商討論,過程平和順利,並經過董事會決議,對於同仁工作權的保障,留任獎勵都有明確的規範,除了已向同仁公告相關內容外,也鼓勵大家繼續留下來打拚,安心地拓展業務,與公司一同前行。但若同仁有自身職涯規劃,公司雖然不捨,也會給予祝福,提供優惠的計算方案,期待符合每個人的需求。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於11月法說會也曾表示,站在新光人壽立場,2026年就要接軌IFRS 17與ICS,合併案盼愈快愈好,不希望拖到最後一刻,由於新壽高利率保單多,資金成本相對高,若能有台新金進來較穩當,壽險子公司預計2026年接軌時合併,若合併案拖到明年底,風險自然會增加。新光金、台新金與工會之員工安置計畫協商會議甫於今年 11 月 29 日正式召開。至於新光銀行部分,新光銀企業工會在今年9月19日選舉,理事長由32歲李孟庭當選擔任,為銀行業產業工會35年來的第一位MA出任的工會理事長。新光金控透露,正在進行實質討論員工安置計畫,且不管員工是否加入工會一體適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81164/sm-f7844e42cd29786b080eece94fe996a8.jpg)
吳東亮風寒缺席台新金聖誕點燈 總座透露:明年股利政策現金多發一點
台新金控6日舉行聖誕祭點燈儀式,董事長吳東亮風寒缺席,由總經理林維俊主持,他提到新新併的目前進度之外,在股利政策上可能朝向「現金多發一點,股利少一點」,對於明年展望趨勢「很樂觀,為台灣自己鼓掌加油一下,榮景應會持續下去」。現場出席的還有台新金獨董王美花、台新人壽副董吳昕豪、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與旗下銀行、保險、證券等子公司高階主管等。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在「新新併」進度上先等待新光銀行工會選出協商代表,台新秉持希望大家都能留下來一起努力的心態,希望兩家人力資源整合,雙方有最強的人力資源池,為更大更好的金控努力,目前與台新銀行工會溝通不是問題。對於媒體聯訪提問到股民關切明年的股利政策,林維俊說,「有信心配出有競爭力的鼓利,回報給投資人及股東」,仍需等明年董事會通過才可以確認。目前台新金至11月底的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到1.35元,還要再加上12月的獲利,及可以分配的未分配盈餘的話,原則是朝多一點現金股利、少一點股票股利去發展。林維俊並說,展望明年,台灣經濟表現相對不錯,政府也陸續上修經濟成長率,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控制在不錯的水準,環顧世界「台灣應該為自己加油一下」,並預期明年榮景應該持續中,他也提到,川普重回白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即代表變數。台新金今年連續第十二年舉辦以「幸福樂園·新願成真」為主題,在臺北市仁愛圓環打造夢幻聖誕樂園,巨型甜點燈飾搭配華麗旋轉木馬,與高達15公尺的認真永續聖誕樹,合體形成超夢幻打卡點。熱門的聖誕限定專屬優惠合作商戶也突破40家,除到店家消費享好康優惠外,同時聯合推出線上「掃點活動」,掃點就可抽台新POINTS,持續第二年針對聖誕活動自願性減碳,以實際行動親身實踐,號召大家一同節能減碳,邁向永續未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79739/sm-b0102edd5afad1dc6cec3e2aa3bb6fa7.jpg)
新光金前10月淨利逾200億元 董座:望明年發放股利+盡快完成「新新併」
新光金(2888)29日舉行法說會,與台新金控的合併進度,持續受到法人關注。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表示,與金管會持續溝通中,由於雙方的合併契約上,訂有最後截止日期,明年底前要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但雙方同意的話可再延長。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表示,站在新光人壽立場,2026年就要接軌IFRS 17與ICS,合併案盼愈快愈好,不希望拖到最後一刻,由於新壽高利率保單多,資金成本相對高,若能有台新金進來較穩當,由於壽險子公司預計2026年接軌時合併,若合併案拖到明年底,風險自然會增加。法說會上也傳出好消息,因今年獲利回穩,新光金財務長林宜靜表示,已具備配息的量能,股利政策會考量「新新併」合併時程、股東期待、資本水準、子公司盈餘上繳狀況等四因素。換言之,明年新光金有機會在暌違兩年後,重新發放股利。林宜靜表示,今年前10月稅後純益201.0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淨損24.31億元虧轉盈,前三季EPS已達到1.24元,前十月也有1.25元,旗下子公司營運穩定,具備配息量能。特別是新壽的投資收益,受股匯波動影響大,年底前主要的目標為穩健經營。林宜靜表示,股利發放考量四大因素,一是合併時程影響到股利何時發放,二是要發放多少,會考慮到股東的期待,同時也會看資本水準與子公司盈餘上繳狀況。目前很難給予股利政策明確時程,不過今年獲利大幅提升,已具備配發量能,會在年底結算後向董事會提案。而對於「新新併」的進度若一直未送件,是否會有最後期限?陳恩光表示,雙方合併契約訂有最後截止日,時間為2025底,截止日後若未取得主管機關核准,雙方可解除合併契約,如果同意也可以再延長,並授權由雙方董事長決議。林宜靜表示,公司持續跟員工、工會密切溝通,相當誠意的傾聽員工心聲,新光銀工會近期工會代表選舉,已選出協商代表,會進行實質討論。員工安置計畫也還在討論中,且不管員工是否加入工會一體適用。她強調,與台新金合併後規模與綜效均可放大,希望提供更多元的舞台,讓員工有更好的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67475/sm-2d56cac603356e010edfedf2c87907eb.jpg)
新新併重頭戲10/9登場 92萬名股東大抉擇台新金總座「這樣說」
眾所矚目金融史上的三角戀「新新併」,重頭戲本周來臨,新光金(2888)與台新金(2887)將於10月9日分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換股合併案。新光、台新各有43萬、49萬股東如何選擇,結局尚難預料,為本周金融市場關注焦點。金管會對中信金公開收購新光金一案予以緩議後,「贊成合併派」與「反對合併派」連日來在媒體上交火,金管會呼籲雙方股東理性溝通,「新新併」能否成,10月9日新光金股東會成關鍵,而中信金則照常召開10月11日的股臨會。 新光金股東會形成兩派股東的委託書徵求戰,目前徵求已截止。據新光金日前公布的委託書徵求名單,共有高達29組徵求人,其中「贊成」新新併的共有16組徵求人,以台新金董座吳東亮的夫人彭雪芬、新光金董事吳邦聲領軍;「反對」新新併的則有13組,以新光金股東林伯翰為首。同時持有新光金股權2成的外資股東也相當關鍵。據新光金日前公布,外資常參考兩大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與GL,皆在投票建議報告中贊成「新新併」。兩大主權基金加州教師退休系統(CalSTRS),與北歐退休基金瑞典AP2等機構法人,也投下贊成票。為搶下外資投票,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走訪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歐洲等地,積極爭取外資支持,並透露會議成果顯著,「原本就有信心,現在是信心滿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64808/sm-ef0c57c03cb6b9bf808cf9ef89c83ae4.jpg)
搶人大作戰1/新新併徵求委託書開打!外資電子投票10月6日開獎
台新金、新光金「新新併」從8月22日公布以來迄今,歷經中信金搶親、金管會不通過中信金收購案,三角戀結束後,接著登場的是10月9日兩家金控股東臨時會,「新新併」能否過關,新光金近二成外資與近五成小股東意向成為決勝點。此外,9月24日起至10月6日是電子投票期,雙方陣營勝算有多少,答案即將揭曉。CTWANT記者調查,由支持「新新併」的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及反對「新新併」的大股東林伯翰領軍的兩大陣營,共排出29名徵求人,動員全國727個徵求據點,全力收委託書;同時,台新金與新光金也各自向外資端出說帖,解釋併購綜效。這場金金併大戲,可說是高潮迭起、峰迴路轉。一個月前,中信金先是在8月20日重訊董事會通過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一案;22日台新金與新光金宣布合併喜事的100%換股比例(台新金0.6022股普通股換新光金控普通股1股),隔天,中信金即公布決議以0.3132換股比例加現金約4.09元的價碼收購新光金。台新金再於9月11日加碼到0.6720股普通股及0.175股辛種特別股換發新光金控普通股1股,雙方除了比嫁妝,各路人馬還吵開來,重訊及廣告通通來。眼看三角戀越打越火,中秋節前夕,主管機關金管會終於發聲,對中信金公開收購一案予以「緩議」,孰料,中信金不放棄,要再接再厲重修計畫案送件,中秋節後,金管會乾脆把話說開,金融秩序為重,緩議就是不同意,中信金這才喊停。讓這場熱鬧不已金控三角戀,回到「新新併」。新光金股東洪士琪(右)、林伯翰各為贊成、反對與台新金併購一方。(圖/記者方萬民、周志龍攝)接著的重頭大戲,就是新光金及台新金股東臨時會的賽前賽:委託書大戰。新光金股臨會9月10日停止過戶,18日公布公開徵求委託書名單,支持「與台新金合意併購」的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夫人彭雪芬、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領軍的新勝、王田毛紡、臺灣新光等共16人,徵求上限共48%,徵求通路為全通、長龍、聯洲及台新、富邦、華南永昌、康和、國票、大昌等六家證券共414個徵求據點。不同意此案則有新光金股東林伯翰、新光國際開發等13人,徵求據點為中信、元大證券與中國信託銀行等共313處。雙方陣營徵求人共29名,為金控併購案史上最為激烈一仗。CTWANT調查,贊成台新併購新光金與反對的兩方陣營,皆各自拜訪外資等大股東,尋求支持之外,也正在透過公開徵求委託書的方式,獲得小股東散戶的支持,「上周三就開始搶人大作戰,沒想到近幾日正逢大雨,假日的件數未如預期,過去通常二周內可以完成徵求作業的速度,希望這次也能趕緊達標。」一名不便署名的徵求據點工作人員跟CTWANT記者說。至於在外資的意向部分,「去年新光金董事全面改選中,公司派的多次金管會裁罰,讓公司派大幅失去贊成票。同樣的,現任的公司派也需要用營運績效和公司治理的改善來獲得外資的支持。」長期外資投票顧問及公司治理諮詢的外商公司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說。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曾說,20年前與新光金控談合併案,是大哥吳東進邀請的。左為吳東亮夫人彭雪芬。(圖/記者黃耀徵攝)以去年「改革派」洪士琪約可掌握新光金8%股權,加上公開徵求委託書拿到38%股東支持,以46%取得一般董事8席、獨立董事2席共10席,勝過吳東進派的5席。而在吳東進、吳東昇掌控的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新纖、新光保全等的占比股權約有15%。「但這次不是董事改選的議題,而是併購案,現有的經營團隊否能趁勝追擊,就要看如何遊說外資能接受,併購後的新光金的綜效是可預期的。」馮欣宜說,外資應該會最常問的「合併後可以帶來哪些好處?」外資如何評估看待併購案?馮欣宜解釋,除了從「估值、市場反應、戰略原理、談判和流程、利益衝突、公司治理」這六面向觀察,還可「從買賣雙方獲得價值是否合理,且能實現在交易上戰略的意義的成本、收入協同效應;交易條款的公平公正確保提供股東最好的保障;合併後的公司治理好處是更勝於以往嗎?」據了解,這正是兩家金控向外資端出的說帖要點,台新金總座林維俊、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等積極拜訪外資拉票;反對合併的股東南下搶票。雙方正使出渾身解數固樁,力拼誰的手上能夠將收到的委託書數量到最大值化,就能增加勝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61897/sm-38cec707fe5fb6f51f7ec6827bdc8875.jpg)
新勝新光實業反擊 指林伯翰等「惡意竊錄剪輯編造音檔」提告5人背信
新光金(2888)併購案持續延燒,有周刊以竊錄音檔報導指吳東亮滲透新光金董事會,今(9)日新光金大股東新勝與臺灣新光實業發出聯合聲明反擊,有心人士為影響合意併購案,抹黑新光金董事、股東及家族成員等,包括彭雪芬、吳東亮、吳東明及吳東勝等數人,據此已對新光金創始三大股東家族之一林登山長孫、大台北寬頻董座林伯翰等5人提告背信。新勝與新光實業9日聲明指出,已對林伯翰先生及其他涉及惡意竊錄及剪輯編造並予非法散播之人等,依法提起最嚴厲之刑事告訴,以正視聽、以扼不法,並維全體股東之合法權益及金融市場秩序之穩定。以下是新勝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新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聲明一、 本公司家族成員及若干外部有心人士,為其私利,恣意濫訟,並以不實資訊不斷對本公司董事、股東及家族成員等進行抹黑攻訐,以圖阻撓進行中之合意併購案件,破壞金融市場秩序甚鉅,實已難容。二、 因此,本公司受害之董事、股東及家族成員等,包括彭雪芬女士、吳東亮先生、吳東明先生及吳東勝先生等數人,今日已對林伯翰先生及其他涉及惡意竊錄及剪輯編造並予非法散播之人等,依法提起最嚴厲之刑事告訴,以正視聽、以扼不法,並維全體股東之合法權益及金融市場秩序之穩定。聲明稿。(圖/新勝、新光實業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59161/sm-9ff413e0970f6ea241fb64476c0e6309.jpg)
傳股東不滿新新併換股比例「怒告董事背信」 新光金發重訊回應了
台新金宣布併購新光金,換股比例為台新金0.6022股:新光金1股,傳出有新光金股東認為權益受損,憤而對新光金董事等人提告特別背信。對此,新光金今(28日)發布重訊澄清,換股比例係考量雙方營運狀況、每股股價及未來經營綜效與發展等因素,經雙方多次協商議定,並無某特定股東對若干董事所不實指述之違背法令情事。針對媒體報導「新光金股東提告董事背信,質疑換股比例不合理」一事,新光金表示,本案係屬股東與本公司董事、法人股東之單一股東負責人間之爭議事件。有關報導內容所提之合併案,本公司均依規辦理相關程序,如成立工作小組;簽訂保密承諾書;選定外部財務顧問、會計師及律師等專家顧問,辦理嚴謹之查核盡職調查;及委請獨立專家協助就換股比例之合理性提供意見等。新光金指出,換股比例係考量雙方營運狀況、每股股價及未來經營綜效與發展等因素,經雙方多次協商議定,換股比例並符合立本台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張書成會計師所出具之合理性意見書所載換股比例合理區間。新光金強調,按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係採取合議制之決策方式,非任一或少數董事得以掌控決議結果或影響其他董事之表決意願,並無某特定股東對若干董事所不實指述之違背法令情事。本合併案業經本公司第四屆第二十一次審計委員會及第八屆第二十二次董事會決議通過,相關審議程序均合法合規辦理,並將於113年10月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提交議決後,始向主管機關正式提出本合併案之申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58056/sm-2c326e644fedc301481e4607b4a6768c.jpg)
吳東亮證實新新併前「有接觸中信大股東」 22日晚簽約會不見吳東進
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22日與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握手簽約,代表兩家金控合意併購之案的邁向一大步,並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提請於10月9日雙方股東臨時會通過此案。對於中信金也公開表示要採公開非合意併購新光金之案,吳東亮也對此回應媒體詢問說,「有跟中信大股東接觸,大家都熟識。」媒體所指稱的大股東應是指現任中信金董事辜仲諒。吳東亮說,台灣社會很小,很多老闆都認識,和辜家也算是二代交情,本來上一輩就是很熟的朋友,大家都是很熟識的朋友,坦白說,早在幾個月前市場上傳言,我有和對方主事者、大股東見面討論併購案,在召開股東會前就有謠傳,我們有努力在接觸,希望最好是不是能夠大家可以和平共存,不要有這件事,但很遺憾的是,我很努力說服對方,但能力有限,沒有說服對方。吳東亮進一步說,但我們該做能做的事情也很努力地去做,我相信努力了兩三年,合法合規,大家一起努力走到了今天,是不容易的,就像今天董事會終於通過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案,對員工、股東、客戶都會盡全部力量去努力的,而另一家忽然間丟出這個想法(指中信金董事會通過收購新光金),也沒有看到怎麼做,與我們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也就中信金欲合併新光金之案提出比喻說明,對方說的就如同像是「天邊的彩虹,碰不到也摸不到」,而台新與新光金的合併,就如同「桌上的牛排,看得到要三分熟就給三分熟,要有五分熟也會端上」,這是對等合併,責任共擔,成效共享,雙方的股東都是一家人,共同共享成效,不是請對方的股東打包走人,這是很不同的。吳東亮並進一步說,有看到媒體上的評論上「就像是結婚一樣,給很高的聘金,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台新與新光金合併案的100%換股方式,已是最好的安排,整體的思考,包括員工的安置,努力按著既定計畫往前走,短期的股東,長期的股東,對短線的股東,大家想一響,從4月26日開始啟動合併案,市場上就開始傳,新光金的股價就自動的在變化,到上周8月13日,市場上已經自動給我們的股東加了20%~30%,希望股東能夠把握這個機會,繼續當我們台新新光金控的股東。林維俊則說,1992年從美國回台正在籌設台新金控,我們很多幹部也是從新光金控過來的,我們的源就是在新光,而且更名之後的「台新新光」的新光的名稱還是保留在,這是我們對新光的共同記憶,在更多的產業同樣的提供服務,台新與新光的合併,與中信要合併新光金的意義是非常不一樣的。至於中信金20日則正式宣布,董事會決議通過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控之案,吳東亮說,是大哥吳東進的想法,吳東亮接著並強調說,「很早以前,他是找我談合併的。」吳東亮並就今天併購案簽約會現場未見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身影,進一步說明,「我常常看到大哥,今天簽約會都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他現在已經不在新光金董事會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43392/sm-6bfc743518def866d53f40884d947af4.jpg)
新光金董座為股價不到10元道歉 與台新金併購「像談戀愛有意願優先」
新光金控(2888)今(14)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承認112年度財務決算表冊及虧損撥補案,並決議通過章程修正案、董事選舉程序修正案及長期資金募集案;新光金控113年1至5月已轉虧為盈,累計合併稅後淨利為102.09億元,EPS為0.66元,合併總資產達5.1兆。新光金控14日召開股東常會,左起為新光金控總經理陳恩光、新光金控董事長陳淮舟、新光銀行董事長賴進淵、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圖/新光金提供)對於小股東提問新光金股價不到10元,形容自己像「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對新經營團隊感到失望,新光金董事長陳淮舟為此當場向股東鞠躬致歉,允諾會更努力經營好公司經,為股東創造更高價值。陳淮舟表示,新經營團隊接手時,新光金虧損90多億元,歷經一年來努力,今年前5月自結稅後賺102億餘元,讓他對如此成績感到非常滿意,但股價表現也令人感到委屈。陳淮舟並說,經營團隊力拼獲利表現,接下來努力的目標是要讓新光金股價要高於10元,而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即是子公司新光人壽2026年接軌接軌IFRS 17及ICS新制的增資案,在強化資本結構部分,需要儘快符合主管機關規定。至於是否與台新金控併購?或是與其他金控併購?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表示,由於新光金普通股現金增資案須儘快於八月前完成,且面臨接軌IFRS 17的挑戰考慮合併之案就如談戀愛,需找到對方有表達意願者為優先。112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因各國央行以升息抑制通膨,使金融市場波動遽大。新光金控合併稅後淨損73.24億元,每股虧損0.48元。主要因人壽子公司受台美利差擴大、外匯避險成本增加影響,112年合併稅後淨損171.08億元,其他子公司則表現穩健,其中銀行及證券子公司獲利分別為67.91億元及24.99億元,均創歷年次高。新光金控合併股東權益達2,460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16%,每股淨值為15.56元;合併總資產為4.95兆元,較前一年度成長逾2%,依資產排名為國內第五大金控公司。新光人壽為降低避險成本並累積合約服務利益(CSM) ,商品銷售策略著重在外幣及分期繳、價值型保單,112年初年度保費收入及總保費收入分別為388.59億元及1,675.13億元;外幣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215.25億元,占整體初年度保費收入比率55.4%;CSM自2020年起每年皆達成累積300億元之目標。新光銀行112年放款業務穩健增長較前一年度成長7.0%,淨手續費收入成長10.1%,在經營規模日益擴大下,合併總資產已突破1.2兆元,且資產品質維持良好,逾放比及呆帳覆蓋率分別為0.12%及1,107.13%。元富證券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經紀業務,而自營與債券業務亦表現不俗。112年經紀業務現貨及複委託業務市占率皆為3.43%,市場排名第六;融資業務市占率為5.11%,市場排名第七;財富管理業務的平均信託資產規模則是達141.28億元,較前一年度增加14.5%,各項業務均顯著成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37149/sm-3be6beef0e7461f2741c3fbb4e592b61.jpg)
金金併再起2/睽違22年露曙光!新光台新金股價皆漲 新光人壽增資找解方
國內第一樁「金金併」、富邦金併日盛金去年順利完成,今年4月下旬,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重燃希望,市場再傳「金金併」,股民也掌聲響起,新光金股價受激勵近期從8.32元走高到9.18元,台新金則從17.6元站上高點18.85元。對此,台新金(2887)總經理林維俊5月3日回應,「正面看待任何可能併購機會。」「新光金、台新金都是出自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家族第二代,吳東進、吳東亮兄弟二十年前也曾談過合併壯大,之後不了了之,但看到其他家金控透過併購案的壯大,新光金過去這些年來所繳的成績單不甚漂亮,也讓新光創辦人家族之一的洪家第三代洪士琪重啟此案。」一名金融界高層說。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45年創設新光商行貿易起家,之後創辦新光紡織進入紡織工業,1960年代創辦新光產險、新光人壽、大台北瓦斯、新光百貨娛樂、台灣証券投資等,1986年心臟病猝發辭世。2002年2月政府開放金控,准予銀行、保險、證券跨業經營,吳東進、吳東亮兄弟各自成立新光金、台新金控,吳東進一句「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頂會合」留下伏筆;當年六月,兄弟倆在母親協調下,並肩坐下來宣布要談合併,記者會上吳東亮喊出響亮的新名字「台灣新光金控」,但此事一周後告吹,第一樁金金併美事便無疾而終。兄弟各自爬山後,以台新銀行起家的台新金透過併購壯大,2005年取得彰化銀行經營權,未料在政府改朝換代後,2014年台新金未取得經營權,認為財政部違反「彰銀經營權的契約認定」纏訟六年,直到2020年台新金出手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才有了轉圜。「2020年對台新金來說,是開啟併購很關鍵的一年,美商保德信集團決定出售在台灣的保德信人壽,台新金重整併購眼光,排除勁敵成為保德信買主,也決定與彰銀說掰掰。」這名金融人士分析,當時主管機關要求六年內出脫彰銀股權退場。台新金控2020年8月,以55億元併購美國保德信人壽,於2021年6月獲金管會核准並於月底完成併購交割程序,並更名為台新人壽。(圖/CTWANT資料照)未料,同一年,2020年5月,前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因涉及大股東干政等公司治理遭金管會裁罰停職。此事,讓擱置多年的新光金台新金合併案,重新又被提起,新光金董事洪士琪(現為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新光集團創辦家族洪家第三代)、吳東進堂兄弟吳東明三度在董事會提案研議金控合併案,推「新光金、台新金」研議合併。隔月,台新金董事會也決議啟動與新光金合併之可行性評估,成立合併研究委員會下設立合併研究小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與吳東亮之子、台新銀兼台新證董事吳昕豪都是小組成員,吳東亮本人更在股東會上,對關切金金併的小股東回應「會努力、積極審慎評估」。然雙方的努力,始終沒有下文,直到2023年「新光金董事改選」前,在「改革派」「公司派」的交鋒下,外界才知道合併案「被已讀不回」,期間,吳東亮兩度寫家書給大哥,新光創始家族成員也居中協商多次,一方急著改變現狀,一方認定遭奪權,毫無交集。這段改選戰期間,新光金董事林伯翰爆料提及,台新金在2022年6月到10月間五度發函新光金,提出以0.584股台新金換1股新光金的方式合併,承諾增資新光金200億元。此案之後並無進展。2023年6月,「改革派」取得新光金經營權,日前重啟合併案之際,新光金控公開訊息自曝,「當時的董事長未落實執行邀請執行研究事宜,且未對其他金控公司來函表達意願一事予以處理」,也就是說,當年此案被冷處理。如今,隨新政府改組內閣,新光金順勢重啟合併案研議,金金併及換股比例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對合併案持保留態度的獨董許永明即說,換股方式以市價而非以淨值為基礎,若換得比例更差,在合併議題可能存在之下,股東參與增資的意願會降低,除非存在有控制權溢價。2024年4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通過「金金併」一案,持保留意見為董事吳欣儒、李增昌、賴慧敏及獨立董事許永明,圖為新光金控創辦人吳東進去年2月出席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擴建院區新建工程。(圖/黃威彬攝)一名金融界高層跟CTWANT記者說,「觀察這二年來吳董(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對『新光台新』兩家金控合併案的看法,從審慎評估可行性,到解決新壽增資、談合併時間點等,都一再拋出他的立場與各種解方。」「顯而易見,二家金控合併,自始至終就是『新光人壽』,金控合併的最大助益,即是可挹注營收量能大引擎的『保險業』,新壽的RBC一天沒處理好,就很難讓兩家金控併得漂亮。」這位高層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37148/sm-99e376a907a0b4b4f3e411c24670005a.jpg)
金金併再起1/重啟新光台新金控合併「救新壽」 2025年底接軌IFRS17前加速
今年1月底台新金控(2887)董事長吳東亮才公開說,「2026年之前不可能談與新光金控(2888)合併」,4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通過研究合併案可行性。何以兩家金控合併事宜短短兩個多月有了驚人進展?CTWANT調查,關鍵在於4月16日準閣揆公布金管會新任主委名單,新人新政給了合併案新契機。6月14日兩家金控同一天開股東會,合併案一事將成焦點。「真沒有想到金管會主委會換人,讓新光人壽增資的窘困,可能帶來一道曙光,也牽動到新光金、台新金的金金併的可能性再現。」一名金融業高層跟CTWANT記者分析說,「尤其是今年可能的降息機率大增,國際情勢外匯利率變動如此快速,得提早準備才能跟上趨勢。」新光金控過去20年已挹注新光人壽逾千億元,雖總資產逾4.95兆元,因現增額度不足,短時間內難解決其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法定門檻問題,尤其新光人壽已連續二期RBC未達標200%,今年以來新光金控已於第一季完成對人壽注資70億元,並另積極規劃進行籌資125億元,且新光人壽亦已規劃發行次債80億元,然面對主管機關要求今年6月RBC達標仍有其挑戰。更棘手的是,為因應2025年底RBC達標之鉅額資本缺口(2026年接軌IFRS17、ICS2.0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新光金2022年前已三度變更資本額,疲於增資,2023年則提出自救方案,但未能獲主管機關(金管會)同意,仍只能修改章程調高額定資本額因應。新光金控發言人、副總經理林宜靜指出,4月26日董事會通過的提案,指的是續行2022年5月20日董事會決議與其他金控公司進行合併可行性之研究,「確實是要解決新光人壽增資問題」。據CTWANT調查,當時,台新金及新光金各自提案研究合併之可行性,兩年下來毫無進展,一關鍵在於當時的新光金董事長未落實執行邀請執行研究事宜,且未對其他金控公司來函表達意願一事予以處理;及新光人壽完成增資速度,且還要契合吳東亮先前對合併案談話重點的「股東權益」。為趕在2026年保險業者接軌IFRS17國際會計新制,新光金「改革派」洪士琪在大股東吳東亮等力挺下,2023年6月選勝改組董事會。新光金控自己就清楚道出立場,「若仍以現金增資於2025年底前補足鉅額資本缺口,任務實在艱鉅;且若於2025年底無法順利接軌ICS,屆時新光人壽將遭遇經營上之困境!經營團隊應另尋解決之道」。新光金控2023年6月由大股東「改革派」取得經營權之後,首要任務即是解決新光人壽增資一案。(圖/報系資料)去年12月新光金即委託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對金控、新壽等,花了三個月所做出的一份財務分析報告,讓新光金新經營團隊正確面對增資問題及挑戰,及加緊研議日後合併可行性。據了解,這份報告內容建議新光金控研議出售子公司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籌措資金等,換來保住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RBC符合法定的200%門檻。然今年3月20日,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會面新光金控兩位大股東吳東進、吳東亮兄弟時,清楚傳達「不願見賣子公司籌資」。主管機關首長的回應,幾乎澆熄兩造對重啟合併一事的想法。未料,4月16日,準閣揆卓榮泰宣布金管會新任主委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新人新氣象讓新光金重燃盼望。2024年4月16日,準閣揆卓榮泰宣布金管會新任主委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圖/周志龍攝)12天後,4月26日,新光金再度啟動「金金併」一案,經過二個多小時討論,董事會投票以11:4通過此案,持保留意見四票則為董事吳欣儒(吳東進女兒)、李增昌、賴慧敏及獨立董事許永明。「近年全球金融環境變化劇烈,新光人壽面臨的經營困境及挑戰,僅憑己力解決,恐力有未逮;因此若能把握改變契機,引進資源並改善體質,不僅能解決新光人壽問題,更可壯大金控規模進而為台灣金融發展再創新局。」新光金控贊成重啟合併案董事期盼,老東家能再創新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18898/sm-2207737583c476926194dddfc4f7243b.jpg)
新光金董事會通過新壽現增70億是否達標? 保險局施瓊華:等看到計劃案再說
針對新光金控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新光人壽2種二個管道的70億元增資案,據了解,透過「子公司盈餘上繳」初估約有68億元,2億元是金控自有資金。是否符合金管會要求範圍中,保險局長施瓊華20日表示,「等看到(計劃書)再說。」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出席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她透露,到2023年底為止,宏泰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已回升達到法定門檻;目前僅有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增資速度還須加快,而三商壽去年在現資部分也非常努力。根據重訊,新光金控19日董事會通過對新壽現增70億元議案,將會依金管會要求,本月22日前提報改善計畫。不過,董事會中,名譽董事長、大股東吳東進派的兩位董事與獨董許永明皆對增資討論案提出反對。新光金表示,首季對新壽的70億元現增,資金來源包含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等子公司盈餘上繳,與金控自有資金,實際金額將等各子公司年報經會計師核閱、並經各子公司董事會通過後才較明確,但初步估算確定可有70億元。對於新光金控使用「子公司盈餘上繳」來做為對新壽的增資來源,局長施瓊華進一步表示,接下來就是要看有沒有符合銀行法的一些相關規定。新壽對金管會承諾,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各現增70億元,去年新光金僅用帳上現金現增新壽15億元,金管會要求今年要補上55億元,加上今年原本就要增70億元,共計125億元,首季即會完成70億元。新光金控表示,將請財顧在3月中提出方案,3月底召開金控董事會討論,儘速提出對新壽再增資55億元的方案,與新壽6月底RBC要達標的具體計畫,送金管會核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18713/sm-9f7ad0bb1fd6562ed2b381cbc66af7b4.jpg)
金管會再三催促 新光人壽今年擬現增70億+發債80億
新光人壽上周六(17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再現金增資15億元,加上去年還有55億的現增未完成,今年將現增70億元,力拚上半年到位。同時決議再次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籌資,上限80億元,等於今年至少要有150億元資金挹注來提高資本適足率(RBC)。金管會催促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儘速辦理現金增資,新光人壽上周六舉行臨時董事會。新光金表示,今年預計是要現金增資70億元,其中55億元為2023年已通過分次發行但尚未發行的私募現增額度,再加上另通過15億元私募現增額度,確定新光人壽今年會現增70億元,但資金來源還沒有確定。為讓RBC回到200%,新光人壽上周六也決議再次公開募集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上限80億元。新光金表示,預計將以發行新台幣計價為主,票面利率部分還要向市場詢價,得視市場行情及客觀情勢在董事會決議起1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會先向金管會申請額度。而每張面額、發行價格及發行利率等授權由董事長全權處理及決定。值得注意的是,今(19日)舉行的新光金董事會才是重點,將決定新壽今年能否順利拿到70億現增。現已將金控現金增資列入討論案,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派董事,預計仍將建議新光金應盡快辦理現金增資進而注資新壽,以趕在22日前提改善計畫給金管會。新光金17日代子公司新壽發布重大訊息,為增加自有資本,強化財務結構、提升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新壽董事會決議私募現增發行普通股,額度上限15億元,私募對象為100%持股新壽的母公司新光金;私募普通股價格將參考訂定時新壽最近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或核閱的財報所顯示淨值,評估計算後的每股淨值及私募價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09028/sm-84c06fbd53785b015bb7a3bc71fdbe7d.jpg)
新光救火隊2/魏寶生首曝「推薦他當新壽接班人」 這二人是貴人更是恩人
「足球很重視teamwork團隊合作(一隊10名球員、1名守門員),我這生沒踢進幾顆球,但是我很會傳球,要製造機會給很會射門的人……。」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新年前接受CTWANT專訪時說,他從國小開始踢足球,「我打前鋒左翼位置,時時傳球給隊友。」這位65歲老將,如今身在60高齡的新光人壽轉骨戰場上。魏寶生40年的公職與金融業職涯中,僅在擔任保險司副司長、保險局長時接觸到新光人壽。「15年前和洪副董吃過飯認識就沒再聯絡,但對他不陌生,知道他曾離開(新光金董事會)後回來,歷經父親過世……。」去年5月,魏寶生自凱基銀董座退休出任富盛投顧副董事長半年多,有天接到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電話,說不到三分鐘,就接受新挑戰。在金融界人士眼裡,魏寶生接掌新壽,要同時面對大虧百億元、資本適足率低於法定門檻200%及增資逾百億等難關,不是跳火坑就是去救火。「這是最後一役!」魏寶生給了自己目標,他翻出過去所有人脈資源,分享給新壽,並一一認識團隊,讓隊員各就戰鬥位置。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接受CTWANT專訪時提到,他已多次以個人立場建議副董洪士琪(左)有做接班人的準備。(圖/李蕙璇攝)「要改革新光,就是『人』與『文化』。洪副董非常熟悉新光人壽的人事,我來做公司治理。」魏寶生口中「最認識新壽人」的洪士琪出任副董,與熟稔保險法規、國際事務的魏寶生分工合擊,新光吳家第三代吳昕達具有建築師資格,擔任不動產管理委員會主席,加速資產活化;新光資歷逾30年的黃敏義續任總經理,劉信成擔任通路長,壽以祥、歐陽志祥等副總接下公司治理主管、總稽核。這位空降董座只找來一名老資歷精算師加入,「幫我看看並給予協助,新壽總精算師是林漢維。」魏寶生還打破全工時及固定薪資考核舊制,開放業務員內部創業,今年起新進用業務員改採部分工時制,提高獎金、加薪,同時拚投資型保單市佔率、保障型商品保費收入,接著「就放手由同仁們去做,我當新壽同仁們的特助。」魏寶生還兼任新壽啦啦隊長。「我跟自己說當董事長,三年任期,檢視我的績效,做得好再說,做得差肯定滾蛋。」已當上祖父的他不戀棧,猶如在場上踢足球般也不畏戰。2004年,中信金前董事長辜濓松夫婦(中)率團參訪花蓮和平港,魏寶生(後排左一、左二)夫婦也一同出席。(圖/魏寶生提供)「我小時體弱,參加足球校隊,後來有個中鋒從台南佳里國小(當時知名足球學校)轉到民生國小,我們為之一振,還踢進北市前三強…」,「學校還問我要不要保送到介壽國中繼續踢足球,我哪敢跟父母說,乖乖地念書升學。」魏寶生提起兒時足球緣。從交大海洋運輸學系畢業時,魏寶生為要出國讀書,考上公務員進入經濟部國貿局,沒多久就獲部門主管推薦,被當時經長蕭萬長選中,圓了他海外夢,外派美國華府六年,還拿到喬治華盛頓大學、班傑明富蘭克林大學的國際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兩個碩士。「原本只想實現出國夢,沒想到還當了20多年公務員。」魏寶生返國後,先後獲時任經濟部政務次長張昌邦、財政部長林全、證期會主委林宗勇等重用,一路從證期會第一組組長(發行市場管理)、證管會科長,出任財政部保險司長、改制後的金管會保險局第一任局長,達到公職高峰。魏寶生與父親魏煥章年齡相差52歲,是家中的老么,有三個哥哥與二個姐姐。(圖/魏寶生提供)為何一路走來都有貴人相扶持?「你自己要努力呀,才會被看見的。」魏寶生直率地說,就如同他踢足球,「要衝撞,要左彎右繞,就是要打出自己的一條路。」而躍身保險局長的關鍵?魏寶生思索片刻後告訴CTWANT記者,「應該是2004年我拿到美國艾森豪獎金」,「林全與辜濓松應該不只是貴人,是恩人!」「對我職涯中的影響最為深遠。」「林全提拔我做保險司長兼主任秘書,我父親曾是財政部專門委員兼科長,我說過當年當公務員是想到國外,沒想到最後能超越我父親,是林全所賜,我非常開心與感恩!」魏寶生滔滔不絕地說。魏寶生(左)擔任保險司長兼任主任秘書,達到公職高峰,圖為與時任財政部長林全夫婦合照,左二為當時的國有財產局長李瑞倉。(圖/魏寶生提供)中信金前董事長辜濓松當時是中華民國艾森豪基金會董事長,每年都會向美推薦台灣候選人,「張昌邦曾以台灣第一位證管會主委獲艾森豪獎,我也想追隨,成為第一位拿到艾森豪獎金的保險司長!」「張次長把我引介給辜先生,當時保險正開始發展,可能因此推薦我。」當年度與魏寶生同時競爭艾森豪獎金,據悉還有辜濓松的長子辜仲諒、前101董事長陳敏薰、裕隆集團嚴凱泰等。CTWANT記者採訪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布2024年退休,雙首長制回歸單一董事會,據了解,魏寶生也以公司治理、永續經營角度,多次跟洪士琪建議,「要有做未來successor(接班人)的準備」。「我也會跟大股東們提出我個人想法,於公,未來我是要走的。我現在坐董事長位子,就要做準備」,「我會推薦洪士琪,因為這半年多共事相處中,我觀察他是年輕一輩裡,少數剛柔兼蓄、穩健成熟的人。」魏寶生向CTWANT記者親口證實。這位擅長前鋒左翼的老足球員,不只扮演救火隊,還使出渾生解數,要將球傳給可得分的隊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05450/sm-623ac26c6f1a61a84d6ef229b76c5ff7.jpg)
吳欣盈酸外交部為「斷交部」 游毓蘭:與商業場合不同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日前代表我國到杜拜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回國後稱活動遭大陸阻擋、打壓,返台後卻痛罵外交部對不起納稅人、還一度諷「斷交部」,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游毓蘭今(19)日在黨團記者會後表示,對此游毓蘭坦言,不該批評外交部是斷交部,不滿應該針對在吳釗燮部長。游毓蘭表示,「我們對於外交部的不滿,主要針對在吳釗燮部長,他經常口無遮攔,把外交部長當國防部長來當」,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本來就相當艱難,當部長向對岸如此敵意叫囂,本來就不容易。外交部同仁這趟到COP28的努力相當不容易,游毓蘭說,她過去以警大老師、NGO領導人身分參與過許多聯合國會議,「我知道必須要低調,也要實質參與,希望吳欣盈能體諒,畢竟這與商業場合不太一樣。」游毓蘭認為,外交是整體的,外交部在COP28現場做的努力,很不容易,必須要低調但做到實質參與。希望吳欣盈能夠體諒,「商業可能錢多聲量就大,但是在外交上面的確有需要低調務實的地方。」此外綠營大酸吳欣盈就任新光金董事後,市值縮水4800多億,根本毫無財政管理能力。對此,立委李德維表示,吳欣盈在新光相關表現應該由社會及股東做評價。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02612/sm-77bf59421a19dff189c4a4ef1ced13d2.jpg)
公主拚大選2/吳欣盈選立委連外公都傻眼 吳東進:沒捐款給民眾黨
「吳欣盈是因有新光集團的關係才能受民眾黨提名嗎?」一名熟稔選戰的人士跟CTWANT分析可能性不高,「柯P本來就不按牌理出牌」、「吳欣盈本身就是話題製造機,打出這張牌不就讓很多人驚訝地瞪大眼睛!」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的雙重國籍問題,她自己在臉書上預告「12月5日見真章!」但在5日這一天,吳欣盈人已在杜拜參加COP28大會,新光集團吳家則齊聚一起慶祝新光人壽60歲生日。對於外界傳聞「因為新光出錢而讓Cynthia(吳欣盈)進政壇」一說,吳東進公開證實,「自己沒有捐任何款給民眾黨」,「不希望大家誤會民眾黨與財團勾結。」面對媒體詢問吳欣盈選副總統一事,父母吳東進、許嫺嫺與妹妹吳欣儒坦言,「登記那天才知道」「事先沒跟家人商量」,並給力喊加油。事實上,吳欣盈從「新光金大公主」轉身一變為「立委」到「副總統候選人」的三級跳,一路走來,都是出自「勇於做自己」。吳欣盈出生美國,在台灣是讀台北美國學校,曾擔任學生會長,之後她赴美國衛斯理學院取得國際關係、美術史雙學士,這一所知名學校也是蔣宋美齡、連戰女兒連惠心的母校。2022年11月2日,吳欣盈宣誓立委就職,她的四叔、新纖董事長吳東昇開心地在旁為她拍照留念。(圖/黃鵬杰攝)後來她在倫敦美林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分析師服務三年,並再赴英國科取得陶德藝術學院文學碩士期間,擔任英國保守黨副黨魁彼得·萊利的國會研究助理,這應該是她第一次近距離參與國際關係政治時刻。吳欣盈2003年回台灣後,先是做時任新光金控董事長、父親吳東進的特別助理,2007年並進入新光金控董事會擔任董事、新光人壽副總經理;之後吳東進延攬前金管會副主委、前國民黨立委李紀珠擔任新光金副董,爆出兩人關係緊張「雙姝爭」風波,2017年吳欣盈卸新光金董事,改由妹妹吳欣儒上陣。此外,這位新光大公主的前一段婚姻也引人關注。2011年,吳欣盈與華南金控董事、林家大公子林知延結婚,二年後鬧婚變,林知延提離婚訴訟、吳欣盈為了「守住7顆胚胎不遭銷毀」而拒絕離婚,雙方纏訟5年直到2019年3月法院判決離婚。就在吳欣盈結束前一段婚姻同一年,獲民眾黨提民為不分區立委時,對於大公主棄商從政,新光金內部人士多送上滿滿祝福。吳欣盈曾說過,她要從政,不但父母親不知道,就連外公許勝發也很訝異。「外公聽到我獲民眾黨提名不分區立委時,很訝異地說,『我不知道妳對政治有興趣』,父親的反應則是『哈哈大笑』,起初不同意」親友也曝「她要碰政治,事前真的沒跟家人商量過」。吳欣盈稱接受「柯盈配」完成這50天競選任務,勤跑基層拜票。(圖/報系資料照)吳欣盈的母親許嫺嫺為許勝發次女,許勝發創辦太子汽車、萬泰銀行,曾代表國民黨做過第一屆增額立委,吳欣盈的舅舅許顯榮為現任台灣工商企業聯合會理事長,也曾任國民黨立委,吳欣盈的四叔吳東昇則擔任過台聯黨立委。去年11月,吳東昇、許顯榮叔舅兩人還陪同吳欣盈宣誓立委就職,今年吳欣盈以副總統候選人身分出席許顯榮舉辦的工商聯合晚會,就在「柯盈配」離席之後,許顯榮拉起國民黨提名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手高感「凍蒜!」被媒體抓住做文章。吳欣盈家族的政商關係綿密,外公家族與國民黨,叔叔是加入台聯黨,她則以民眾黨籍身分出任不分區立委、副總統候選人,不但在家族從政史上寫下新頁,對民眾黨及柯P而言,吳欣盈的出線,對外宣稱是既能達到「兩性平衡」,其國際觀、財經背景也能與柯文哲互補。民眾黨推出吳欣盈選副手重磅決定,或許是一張能在選戰中製造話題的新牌,「柯盈配」能不能成好牌選得漂亮,就看民眾買不買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62202/sm-1a2e495628bf0fb1b4c33d7b52b32b5f.jpg)
新光金董座陳淮舟出任 吳欣儒辭去總經理
新光金(2888)今天(9日)完成15席董事改選,由「改革派」取得超過三分之二的10席董事,洪士琪選後說「這是跨出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勝選後一個責任的開始」;傍晚董事會推選陳淮舟出任新光金董座,並一致推舉吳東進創辦人擔任名譽董事長。吳欣儒則辭去總經理一職,暫無公布新人選。新光金今天一早九時許召開股東會,期間,許多小股東輪番砲轟經營績效不彰、屢有重大裁罰、未發股利等事項,甚至要求新光金應對創辦人吳東進在任期內發生的金管會裁罰案做罰款追討,讓今天將卸任董座的許澎聽了尷尬,僅說「尊重股東的意見」,股東會開了快五個小時、下午一時四十分許才開始就董事改選投票,直到快下午三時選舉結果出爐。現為彰化銀行董事陳淮舟,9日當選新光金董事及被推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照)此次最高票當選為「改革派」提名的獨立董事陳彥希(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為台新金就併購彰化銀訟訴的主要法律團隊律師,第二高票還是改革派提名的勤敏會計事務所的主持會計簡敏秋,第三高票當選則為「公司派」提名的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新光金與新壽獨董的許永明。一般董事前三名高票當選董事皆為「公司派」取得席次,最高票為吳東進次女吳欣儒、現任新光金控總經理,第二高票為新光銀行董事長李增昌,第三高票則為新光三越百貨業務本部財務副總經理賴慧敏。「改革派」提名最高票當選董事的陳淮舟,則以第四高票當選,洪士琪本人得票數排至第七名,魏寶生得票數則為第九名。現為彰化銀行董事陳淮舟,在選前也是新光金控董座熱門討論名單之一,為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學院財經碩士,曾為台新金推派出任彰銀董事長,並擔任過台新金總經理、台新銀行總經理等,也正因為如此,被視為吳東亮派色彩濃厚。新光金控晚間十時許發布新聞稿,公布新任董事長陳淮舟歷任台新金控總經理、台新銀行總經理、彰化銀行董事長及總經理,在金融業有超過50年的資歷,對於金融業務十分熟稔,將帶領公司持續穩健發展各項業務。今天的股東常會中決議通過承認111年度財務決算表冊及盈餘分派等兩案外,亦通過長期資金募集案及第8屆董事選舉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262088/sm-aefbead8c28a1dbbd842d648f500cdfa.jpg)
新光金吳東進時代落幕! 「洪士琪改革派」勝選奪10席拿下三分之二席次
新光金(2888)今天(9日)股東會暨15席董事全面改選,股東出席率達85.9%,「洪士琪改革派」取得8席普董2席獨董的過半數席次,「吳東進公司派」取得4席普董1席獨董,將由最高票當選人吳欣儒召集第一次新董事會以推派董事長,外傳魏寶生呼聲高。改革派拿下3分之2席次。新光金當選董事12席為吳東明、洪士琪、林敦仁(林柏翰叔叔)、魏寶生、吳東興么兒吳昕昌、吳邦聲、陳淮舟、林詩梅(以上為改革派提名)及陳俊宏、李增昌、吳欣儒、賴慧敏。(以上為董事會、新光三越提名)。3席當選獨立董事為簡敏秋、陳彥希(以上為改革派提名)及許永明(以上為董事會提名)。新光金董事長許澎今天是他任職最後一天,也是最後一次主持新光金股東會,一開場就「向股東道歉」,並續說「原本評估動用公積金,考量未來發展需求決議不動用」「對於無法配發股利,要向股東們說抱歉」。新光金去年稅後盈餘21.69億元,每股盈餘0.1元,每股淨值13.41元,合併總資產規模4.85兆元,較前一年成長3.5%,資產排名為國內壽險業第五名。新光金「改革派」認為其董事提名候選人,包括魏寶生(圖)及陳淮舟等,多在銀行、壽險與證券及公職、民營等擁有豐富資歷。(圖/報系資料照)選前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接受《工商時報》採訪,坦然表示接受「洪士琪改革派」所主張依投票表決董事席次,但他也對於新光金控因為在公開徵求委託書部分而失去經營權表示希望僅此新光金一例,不應再發生於金控業。洪士琪也跟媒體說「大家都是一家人」,先預告選舉將順利落幕。「洪士琪改革派」先前接受CTWANT採訪時提到,這次提名人選名單及結構來看,可知改革派並非為了私利而作出這次提名的決定,是為了解決新光金長久以來的問題的第一步,「唯有透過改變董事會,新光金才能被徹底改造,而全體股東終將同蒙其利,故此次作法是對公司、股東、員工及客戶都是正向的,最後達到四贏」。改革派也強調,重組董事會後再依照各董事的專業,執行各項整改措施,為公司帶來不一樣的未來,創造更長遠穩定的價值。「新光金不乏優秀人才及完整之產品線,但因為長期未有正確之領導,以致經營績效不如同業」,故改變董事會後,可以先將經營狀況予以穩住,然後再往下紮根並尋求各種改革契機,步步穩健朝好的方向前進,並在有效提昇經營績效及獲利後,股東信心也會回升,如此更能強化面對鉅額增資的韌性。股東會期間,許多小股東輪番砲轟經營績效不彰、屢有重大裁罰、未發股利等事項,甚至要求新光金對創辦人吳東進做罰金的追討,讓許澎聽了僅說「尊重股東的意見。」魏寶生以第九高票當選董事,他曾擔任財政部證期局組長,職掌證券發行管理事務;擔任保險局局長及主任秘書,熟稔保險管理並擅長溝通協調。其後轉任民間企業,亦曾擔任美亞產險及友邦證券之董事長,是一位同時擁有保險、銀行、證券專業且具有橫跨公職、民營企業之人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261562/sm-bb4c12a7b68ca26d3188b3057d170188.jpg)
新光金改選電子投票「出現無效票」? 挺公司派或改革派6/8「真相大白」
新光金(2888)將在6月9日召開股東會暨全面改選董事,針對有揭露的「外資投票結果」,據CTWANT了解,挪威政府主權基金出現「無效票」,係因應選15席董事,卻有「多投」異常,投票公司派候選人17席大於應選席次,而被視為無效,電子投票最後統計結果預計明天出爐,可進一步了解「外資與散戶」的意向。依據新光金董事選舉程序辦法規定,被選舉人數超過應選名額,選舉票無效,因此挪威政府主權基金票投公司派17席,大於應選15席,而被視為無效票。據傳,「吳東進公司派」有獲得外資6.53%投票,但外界認知一向支持「公司派的挪威政府主權基金,卻出現無效票。熟捻外資投票的人士指出,外資實際投票結果要等到明天電子投票出爐才知道,但對於「改革派」爭取外資部分,據了解人士透露目前僅能說公司派在爭取外資支持並無佔上風;加上外資票數並非以兩方候選人全部權數加總來比較,據透露「公司派」外資票分散於全部15席席次,「改革派」外資票多集中在2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對改革派的有效票數來說較為相對優勢。據新光金股權結構來看,外資持股近19%,若「公司派」得到6.53%的外資票,對照近19%外資股權還有近13%空間,而以往外資大多傾向支持公司派,過往ISS報告,有時會推薦建議支持公司派一般董事提名,有時也會支持公司派的董事長、總經理。而今年新光金「吳東進公司派」的董事候選人也包括其女兒、現任總經理吳欣儒,但相較過往ISS報告,今年對新光金的報告,較無明顯出現支持建議;至於外傳有其他外資參考挪威政府主權基金的跟風式投票,據熟稔人士分析說「外資投票之所以不投董事,是因為多數外資機構主要仍參考 ISS來投,所以造成本次一般董事12權數沒有投票」,「也可能是造成公司派原本應有一般董事的12權累積票全都變成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