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病毒
」 新冠肺炎 疫苗 Omicron 變種病毒 英國病毒會直攻心臟! 研究揭新冠死者「組織與DNA遭破壞」曝驚人變化
隨著新冠變種病毒的重症患者比例降低,外界預期疫情可能朝流感化發展。但一項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不會是流感」,解剖結果表明,新冠確診死者的心臟組織及其DNA都受到傷害,這影響是過去嚴重呼吸道病毒上所看不到的。綜合外媒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 (UQ)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冠雖與流感一樣均屬嚴重呼吸道病毒,但新冠病毒「會直接攻擊心臟並破壞組織的DNA」。團隊在解剖7名未接種疫苗的巴西確診死者、6名普通死者及2名流感死者遺體後,確認僅有新冠確診死者的心臟組織DNA受到損害。率領這項研究的庫拉辛哈博士(Dr Arutha Kulasinghe)指出,儘管受損心臟組織內檢測不到病毒粒子,不過受損組織出現過度發炎反應,以及發生DNA受損及修復相關的組織變化,均能指向是由新冠病毒造成這些反應。此外,DNA受損及修復機制的變化促使基因不穩定性發生,這通常出現在癌症、動脈粥狀硬化、神經性退化疾病和糖尿病。所以從這些層面來看,「新冠不會是普通流感,它會讓健康的人出現心血管問題」,其長期影響及對心血管的傷害,超越了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
美波士頓大學合成新病毒老鼠致死率80% 第一作者是台灣人!
近日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研發出一種新的新冠狀病毒株,實驗室人員讓新的變異株感染實驗室老鼠,發現致死率居然高達80%,也引起外界抨擊,波士頓大學表示,實驗目的是為了對抗未來的疫情;也有博士後研究員表示,合成的新病毒與原本的武漢病毒株相比,其實治病性是變低的。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來自台灣!蘇一峰20日於個人臉書發布指出,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發出致使率高達80%的新冠變種病毒株,該研究第一作者是來自台灣的博士研究員「陳大元」(Da-Yuan-Chen),蘇醫師也在自己的留言處貼出研究員的資料連結。並忍不住搞笑說「台灣買不到核彈,可以發展生化武器,誰說台灣沒人才!」蘇一峰醫師在臉書表示,新型病毒株第一作者居然是台灣人。(圖/蘇一峰醫師 FB)研究員陳大元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為中興大學獸醫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同時也是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目前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病毒學、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據英國《每日郵報》及其他外媒報導,此病毒株是將新冠肺炎原始病毒株和Omicron BA.1變異株的棘蛋白結合,新製造的病毒株的病毒量也比BA.1高出5倍,消息曝光後引起國際關注,以色列政府專家夏皮拉(Shmuel Shapira)更批評,「這根本就是在玩火!應該要完全禁止。」不過波士頓大學學者柯里(Ronald B. Corley)也跳出來澄清表示,實驗並沒有增強新冠變異株的能力,研究目的是為了檢驗Omicron的致病能力,認為《每日郵報》的報導根本是誇大報導,斷章取義。也有博士後的研究員在討論區版面上發表文章,希望大家不要被誤導,與武漢病毒株相比,其實這個合成病毒致病性是變低,且實驗用的是基因工程老鼠,並非正常老鼠,因此這項實驗只能在不同新冠病毒兼做比較,不能用此來評估對人體的傷害程度。
新冠變種病毒株流行…確診常見症狀跟著變 流鼻涕、打噴嚏也可能染疫
新冠病毒一變再變,英國佐伊健康研究發現,隨著變種病毒株出現,染疫最常見症狀已經從疫情流行初期的發燒、嗅味覺失常,轉變為流鼻涕和頭痛,此外喉嚨痛和咳嗽也是在幾週前最常見的症狀。根據《鏡報》報導,英國大部分地區的新冠病毒水平目前在穩定上升,確診率在10天內上升31%,尤其疫情在老年族群的增長特別明顯;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在9月23日至10月3日期間,英國約有17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較9月18至26日期間的130萬人增加,若以年齡段區分,70歲以上族群染疫率最高,最新調查中約有3.7%的人染疫。此外,根據英國佐伊健康研究項目(Zoe Covid),由於新形態的新冠變異病毒株出現,感染後出現的症狀已經出現變化;在大流行初期,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嗅味覺失常以及喉嚨痛,但最新研究指出,接種過1劑或多劑COVID-19疫苗的人,染疫後最常見的症狀是流鼻涕和頭痛,接著依序是打噴嚏、喉嚨痛、持續咳嗽。數據還表明,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喉嚨痛,接著是頭痛和流鼻水。根據佐伊健康研究項目數據,隨著病毒變異,因為新冠肺炎而呼吸急促的人比以前少了,而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接種過疫苗的感染者更有可能出現打噴嚏。對此,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公共衛生專家拉姆齊(Dr Mary Ramsay)表示「我們觀察到COVID-19病例和住院率持續上升,因此我們繼續敦促那些有資格接種疫苗的人挺身而出,疫苗是今年冬天預防重病和住院的最佳保護措施,接種第一劑疫苗永遠不會太晚」。
精測8月營收4.4億創新高 半導體展將秀全新探針卡
中華電信(2412)子公司中華精測(6510)今(3日)公布2022年8月營收營收達4.41億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月增31.4%,年增13.8%,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27.92億元,年增8.5%。精測表示,8月營收一方面是反映探針卡(Probe Card)訂單遞延效應,另外測試介面板Gerber接單量也優於預期,帶動單月營收改寫歷史新高。公司強調,今年整體穩健成長之目標不變,惟受到大環境氛圍保守,市場需求趨緩,第四季訂單能見度受半導體供應鏈庫存調節影響,預估全年營收年增率為個位數成長。精測表示,探針卡於7月受到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影響的產能調控、客戶驗證遞延等相關訂單,包括有智慧型手機AP晶片、HPC相關處理器晶片、SSD控制晶片等測試需求於8月穩步回溫。另外,精測以自有板廠製程技術持續精進、產能擴充之優勢,贏得美系客戶高階測試介面板Gerber商機,為8月營收增添成長動能。一年一度國際半導體展2022 SEMICON Taiwan將於9月14日正式登場,中華精測在3天展期將展出多款全新MEMS探針卡,並於9月15日以「Thermal Challenges in The Fine Pitch Testing Solutions」為題,發表最新半導體測試介面技術。
南韓境外防疫再放寬「取消入境前48小時PCR陰性證明」 落地免簽延長至10月30日
南韓政府今(31日)稍早宣布再放寬境外防疫限制措施,自本週六(3日)起,將取消所有入境旅客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PCR)結果證明,或24小時內快速抗原檢測(RAT)陰性報告,不過旅客在入境後24小時內仍需接受PCR檢測。據韓媒《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第一控制官兼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李基日(이기일)今日稍早表示,從下個月3日起,所有乘飛機、船舶抵達南韓的旅客均無需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但旅客入境後24小時內仍需於當地進行PCR檢測。南韓從今年5月開始陸續鬆綁防疫限制,而此項防疫再放寬消息宣佈後,引起當地旅遊業反彈,稱入境前的核酸檢測效率不彰且欠缺精準,反而會加重旅客負擔。對此李基日指出,旅客入境後24小時內接受PCR檢測,是為了降低新冠變種病毒從國外流入和傳播的風險。另外,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日稍早也在官網表示,南韓限時落地免簽證措施將延長至10月30日止,在期限內持台灣、日本、澳門護照人士將可免簽證入境南韓,以下為3項詳細公告。1. 「大韓民國電子旅行許可(K-ETA)制」原開放104國護照人士申請,自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止,延長追加開放持日本、臺灣、澳門護照人士申請,欲申請民眾可請自行至K-ETA 網站。(申請費用為1萬韓元,約新台幣210元)2. 停留資格、停留期限 : 觀光(B-2-1),停留期限90天。3. 注意事項:一、 因申請人數眾多,審查所需時間增加,敬請最晚於搭機72小時前至K-ETA網站完成申請。二、為因應COVID-19疫情,審查可能有所強化,建議接近實際出發日前進行申請。三、 如您在取得K-ETA後換發護照或個人資料有所變更時,一律需重新申請K-ETA。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日稍早在官網發布新消息,稱南韓限時落地免簽證措施將延長至10月30日止。(圖/翻攝自臉書/駐台北韓國代表部 - 주 타이베이 대한민국 대표부)
意外!經部公布外銷訂單 7月再度翻黑
意外!經濟部22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由於全球受通膨壓力、終端需求走弱、大陸經濟放緩,導致下游廠商進行庫存調整緩慢,加上去年同期屬高基期,7月外銷訂單表現低於預期,金額降至542.6億美元,雖歷年同期次高,但年減1.9%,終結連紅,再度翻黑。展望8月,統計處長黃于玲解釋,5G、高效能運算以及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及數位轉型雖然需求續強,又遇到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備貨旺季即將到,可望支撐外銷接單動能。但全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終端市場需求持續疲弱,加上俄烏戰爭、台海情勢等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新冠變種病毒反覆不定,將抑低外銷接單成長動能,預估8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15億至530億美元、年減3.7%至年減0.9%,提前預告將2連黑。黃于玲表示,全球經濟情勢影響國際終端消費,包括美國升息帶動全球央行跟進升息,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導致終端需求疲弱,產業鏈目前優先進行庫存調整,導致訂單成長較保守;另不確定因素仍多,包括疫情反覆、各國因應措施不一,近期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東西方角力持續,例如俄烏戰爭未解,台海緊張情勢等,再加上大陸限電政策延長,增加更多不確定因素。從地區別來看,美國訂單金額175.7億美元,來到歷年同月新高,年增6.9%,其中以電子產品增加14.5億美元、年增30.5%最多;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11.4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年減22.6%,已連續4個月負成長,在貨品中,以電子產品減少10.8億美元、年減16.8%最多,光學器材減少8.4億美元、年減42.5%次之。中國大陸接單則出現2009年4月以來最大減幅。黃于玲指出,大陸8月限電狀況勢必會影響生產活動,短期內要有明顯成長挑戰較大。且外需終端產品需求趨緩、要大幅增加生產相對較難,內需在解封後雖有回復,但恢復力道沒出現「放大性回復」,短期來看大陸經濟放緩走勢不變。另歐洲訂單96.6億美元,為歷年同月第二,年減5.1%,以基本金屬減少2.9億美元、年減36.2%較多;東協訂單65.8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2.9%,為連續26個月正成長,其中以電子產品增加11.2億美元或增79.7%較多。
新冠變種病毒BA.5來襲 醫師提醒「聲音沙啞」恐是感染前兆
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病毒不斷變異,最新的BA.5也入侵台灣。日前醫師黃軒就在臉書專頁分享,英國研究發現除了「喉嚨痛」,是Omicron最常見的症狀,接下來就是「聲音沙啞」,可能也是Omicron的主要症狀之一。醫師黃軒17日上午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Dr. Ooi Hean」中發文提醒民眾,「BA.5來,請注意這聲音」,很多人得了Omicron,以為會以發燒,咳嗽、失去嗅覺和味覺症狀為主,其實在Omicron病毒感染,這些症狀愈來愈少了,當然少部分的人,還是會有的。醫師黃軒分享「聲音沙啞」有可能是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圖/翻攝自黃軒醫師Dr. Ooi Hean)他指出,綜合英國醫學期刊資料顯示,英國研究人員收集了63002確診Omicron的病人數據,分析了這些人的症狀,發現除了「喉嚨痛」,是Omicron病毒感染一最常見的症狀,接下來就是「聲音沙啞」,可能也是Omicron 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之一。而且沙啞聲音,不只是沙啞,大家都以為聲音沙啞,就是失去聲音才算,但其實,沙啞的聲音聽起來因人而異,聲音可能會變得更加刺耳、更粗糙、更低沉、一時叫不出聲音、聲音一時之間,變輕柔細語、無法大聲說話、大笑起來,也一直沒有什聲音發出來、高音分裂或唱不出歌、一直在用力發聲、忽然不太説話了。這些「任何音調行為,忽然改變了」,都是沙啞聲音的前兆或症狀,在Omicron流行期間,非常重要,因為有可能是感染到BA.5病毒的症狀之一。研究人員也發現這些沙啞的聲音,在接種疫苗或未接種疫苗者身上,都是一樣的,發燒、咳嗽、失去嗅覺和味覺,在Omicron病毒的感染者身上很少見,較常見在之前的Delta 上。黃軒補充,Omicron症狀維持天數比較短,約6.87天,之前Delta的症狀持續約8.89天,且接種2次或3次以上的疫苗,在Omicron病毒肆虐期間,可以減少住院的風險。
飛利浦開啟空氣清消新紀元 白殺戰隊齊發上市
全球照明領導者昕諾飛(阿姆斯特丹歐洲證券交易所代碼:LIGHT)應用35年專業紫外燈消毒經驗,推出飛利浦UV-C空氣消毒機(大/中白殺)和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以業界齊全、可對應各類型空間需求的各機型,為商辦與民眾提供乾淨好空氣。近日全球多國極端高溫屢破歷史紀錄,台灣連日逼近40度的高溫讓人離不開冷氣房,隨著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增加,門窗緊閉的環境再加上人流所帶入、累積的病毒,讓仍不可輕忽的新冠變種病毒、以及隨之於秋冬接棒流行高峰的流感病毒等空氣中有害物質逐漸累積勢力、伺機而動。「用酒精消毒物品表面已經成為全民日常」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醫師提醒,「WHO世界衛生組織已證實2,氣溶膠傳播為 COVID-19 主要傳染途徑之一,而據觀察,病毒持續不斷變種,在後疫情的風險下,民眾與病毒共存已成為必然趨勢,運用紫外線消殺解決方案,降低空氣傳播的風險是阻斷疫情擴散的主要方法之一,不但很有消毒殺菌效果,也非常經濟環保」。飛利浦秉持著35年的紫外線照明經驗,透過實驗室反覆實驗和延續國外成功案例,一貫精準地為人們打造由裡到外的安心生活環境,讓消毒不再只是「表面」功夫。飛利浦倡議除了雙眼可見的物品要消毒,吐納的空氣也需要徹底清消-空氣潔淨除了仰賴傳統空氣清淨機濾的功能之外,還需要多一機UV-C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飛利浦擁有市面上超完整的空氣消毒產品線,齊備全系列機種,不論是公共或居家場域,皆提供更精準、更全面的空氣消殺解決方案。飛利浦全面守護生活中的各大場域,安心的生活,就得從呼吸乾淨空氣開始。飛利浦UV-C空氣消毒機-超級大白殺,內嵌4支紫外線燈管迅速殺除空氣中細菌;移動輪設計無須固定安裝,輕易實現全領域消殺。(圖/昕諾飛Signify提供)飛利浦第一代UV-C空氣消毒機-超級大白殺,自推出以來廣受消費者喜愛,其安全高效、和人機共處的產品特點,讓各大公共場域、餐廳、辦公室、醫療場所和民眾私宅紛紛添加一機。為符合不同空間的使用需求,飛利浦持續推展適用各情境各場域之空氣消毒解決方案;新推出之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及UV-C空氣消毒機新機型種(大/中白殺)承續第一代空氣消毒機將空氣以循環方式吸入再以UV-C燈管淨化後排出之安全有效技術,並依照坪數大小和使用習慣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最貼近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的商品。單人小宅防疫神助手「小白殺」一指消除空氣中有害病菌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承襲UV-C空氣消毒系列簡易使用、安全操作之傳統,在使用上無紫外光外洩疑慮,輕巧的桌上型大小可以讓使用者走到哪清消到哪;全新「靜音模式」更可讓使用者即使在睡夢中都不需關閉機台,靜享乾淨空氣。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使用全程無紫外光外洩之疑慮;可人機共處之特性讓使用者不需受限使用空間與環境。(圖/昕諾飛Signify提供)三重空氣消毒機制 「中白殺」「大白殺」為各場域高品質空氣把關飛利浦空氣消毒機,延續第一代的產品優勢,推出適合家戶場域使用的「中白殺」、「大白殺」;透過結合HEPA、活性碳濾網和UV-C紫外線消毒燈三重空氣過濾和消毒機制,可以有效對空氣中有害病原體進行消毒。消費者可以依使用場地大小選擇「中白殺」或「大白殺」兩款空氣消毒機。即日起,在全台各大線上通路皆可以NTD $8,900的價格入手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和以NTD 19,900及NTD 29,900購得飛利浦空氣消毒機(中白殺和大白殺)。透過簡單的增添一機,為居家環境及所在場域提供更安心、更有保障之乾淨空氣。
韓國重啟國境「觀光人數增2倍」 台灣旅客較去年增266.5%
為振興觀光,韓國7月初已重啟國境,開放海外旅客前往觀光自由行,也放寬台灣人申請韓國觀光簽證條件,民眾不需預約,只要填妥簽證申請表,並準備6個月內拍攝的2吋照片、護照與身分證正本和影片、來回機票訂位證明,並親自前往駐台北韓國代表部就能申辦,10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申辦也不需提供存款證明。早在放寬簽證條件之前,由於韓國免除入境隔離政策,台灣觀光客早已迫不及待湧向韓國觀光,根據韓國觀光公社統計,今年6月訪韓外國人較去年同月增加195.6%,其中來自台灣的觀光客較去年增加266.5%,如今隨著7月初再度放寬簽證條件,7月數字勢必翻倍成長。根據韓國觀光公社統計資料,顯示6月訪韓觀光客達到22萬7713人次,是去年同月7萬7029人次的近3倍。以國家區分,來自美國觀光客共5萬5444人次最多,較去年增加205.3%;與韓國實施旅遊泡泡的新加坡觀光客更是從去年6月的95人次,大幅增加至1萬462人次;台灣、香港分別增加266.5%及738%,因清零政策緊縮防疫規範的中國觀光客人次則減少1.6%,至於6月出國旅遊的韓國人次則較去年增加419.6%,來到41萬2798人次。為因應快速增加的海外交通需求,大韓航空自7月起也積極恢復國際航班,航班數規劃在9月前達到疫情前的5成以上。另一個台灣人熱愛觀光的國家日本,雖然日本政府已從6月10日起有條件開放觀光客入境,但由於限定團客進出,6月外國旅客入境數約12萬400人中,多數都是過去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入境的技能實習生與留學生,截至6月底止僅有252人入境觀光,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表示,由於辦理簽證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到6月底止以觀光目的入境日本的人數較少,目前預估7月之後以觀光目的申請入境的人數有1萬4000多人,甚至會更多。不過,近來日本疫情再度升溫,新冠變種病毒「BA.5」變異株的疫情持續擴大,28日全國單日確診人數創下新高,達到23萬3000多人,也將影響觀光客旅遊的意願。
癌友盼新冠口服藥放寬給予 醫師支持能降低長新冠風險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但新冠變種病毒BA4、BA5已在歐美和亞洲多國爆發,再次引起國人擔憂,有癌症病友團體向立委陳情,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給予藥物交互作用低的新冠口服藥標準相當嚴格,希望有關政策可以重新檢討;對此,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表示,醫界普遍期盼能放寬醫師給藥限制,不只能讓輕症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降低,也能減少民眾罹患「長新冠」的風險。據了解,癌症病友確診時會為了服用新冠口服藥,而停止使用抗癌藥物,但部分病友必須規律服用抗癌藥物,無法停用抗癌藥物,卻也怕同時使用兩種藥物會有交互作用,顧慮相當多。有基層醫師指出,政府實際上有採購藥物交互作用低的新冠口服藥,只是領用困難,影響基層醫師開立處方,導致有需要的患者難以取得交互作用低的口服藥,迫使基層醫師陷入兩難困境。蔡明忠指出,以國外經驗,民眾確診時,只要醫師覺得沒有特別禁忌,都不分年齡給藥,而效果也非常好,能降低7到8成,甚至9成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他說,相較國外給藥採取比較寬鬆的態度,台灣卻限制多,例如有年齡限制,但台灣確診死亡率又比國外高,甚至到院前死亡、確診後幾天內就死亡的新聞,都常見媒體露出,因此非常希望政府能放寬給藥標準。蔡明忠表示,放寬醫師給藥限制,醫界其實普遍有這樣的期盼,因為不只可以讓輕症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降低,也能減少民眾罹患「長新冠」的風險。他說,即便政府採購新冠口服藥物有預算成本問題,但就算再貴,人民的健康也不能打折;如果買得不夠,那又是什麼原因? 蔡明忠擔憂,現在看到很多50歲到65歲區間的台灣確診民眾死亡,雖然多數死亡原因還需進一步確認,但建議政府真的要放寬用藥年齡與條件,包括高血壓等慢性病者,不應該被排除。他說,政府應該用較開放的態度治療病情,讓確診者得到最好的照顧,除了降低民眾罹患長新冠的比例,也不要讓病人家屬最後覺得遺憾是不是因為少了什麼治療,而讓中重症患者因此死亡,這是醫療服務民眾的目標。蔡明忠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視確診死亡者的原因,檢討是否能更放寬給藥限制,包括年齡層降低到40歲,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也能用藥,甚至年輕人症狀明顯,醫生覺得有必要用藥就給,讓醫生做臨床判斷。他認為,新冠疫情來得突然,藥物使用安全也要考量,但在死亡率如此高的情況下,國外有實際經驗,台灣為何不能參照呢?將近8000多人死亡,這些家庭都有遺憾,政府應重視、給予交代,並檢討現行的給藥限制。
福又達唾液篩遭爆驗不出omicron 藍營要指揮中心給交代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指高端疫苗大股東投資、福又達進口的韓國「福吉美」快篩,被日前才剛獲准在台上市的第二家唾液試劑業者踢爆,無法檢驗出omicron病毒株,黨團要求食藥署立即針對業者爆料調查,查明是「假消息」,還是「真的是事實」?並應立即提出長庚檢驗中心針對「福吉美」做的檢驗數據,讓購買該款唾液快篩的家長及染疫兒童交代。國民黨團書記長萬美玲指出,查閱澳洲政府網站提供的「福吉美」原廠說明書內容,在該快篩可以檢驗中的各種新冠肺炎病毒中,都未列入omicron病毒株,韓國迄今也仍未准許福吉美在韓國上市。萬美玲還說,食藥署才剛在5月23日剛剛核准的第二家台灣業者代理韓國PCL唾液快篩,根據台灣代理商資料顯示,「PCL SELF TEST - COVID19 Ag」是南韓食品醫藥品安全處正式批准的唾液新冠家用快篩試劑,還說「福吉美」偵測不到omicron,他想請食藥署說明,PCL唾液快篩代理商所言,只是同業間的競爭手法嗎,還是事實?衛福部曾表示,委請長庚檢驗中心針對福又達福吉美唾液快篩進行檢測。(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萬美玲還說,他的選民曾告訴她,購買「福吉美」替家中兩個相繼感染omicron的小孩檢驗,一開始用福吉美檢驗都是陰性,但小孩發燒越來越嚴重,家長覺得情況不對,趕快再用快篩試劑檢驗,居然是陽性,緊急就醫後證實確實感染,「福吉美」是否能檢驗omicron病毒株,食藥署趕快說清楚。藍委林奕華說,食藥署網站上只列了福吉美中文操作說明,如想看原廠英文說明書,必須另行到食藥署網站的另一處查閱,她查閱了福吉美原廠說明書,能檢測的變種病毒並不包括omicron病毒株,她還到澳洲食藥署網站去查,結果澳洲網站上所列的福吉美說明書也是完全沒提到omicron病毒株,但他到德國網站查閱,網站就非常清楚列出快篩試劑究竟能不能檢驗出omicron病毒株,但福吉美並沒未在德國販售,他也因此要求食藥署立即比照德國作法,清楚註明市面快篩所能檢驗出的新冠病毒株。代理韓國PCL唾液快篩的台灣進口商以表格說明,福又達福吉美唾液快篩可以檢驗的新冠變種病毒。(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林奕華說,國內只有32家業者可以進口快篩,唾液快篩也只有兩家業者,指揮中心之前一直排斥快篩,直到omicron病毒株在台灣大爆發,才密集核准快篩進口,如果福吉美不能驗出omicron病毒株,台灣的福吉美又比東南亞國家賣的貴,豈不是開家長玩笑?他也想問食藥署,過去醫材EUA不是都跟著美國、歐盟走,很少看到引用澳洲EUA,如果真的非依照澳洲EUA開放福吉美,食藥署是否能夠多開放幾家拿到澳洲EUA、可以檢驗出omicron病毒株的口水唾液快篩?否則唾液快篩價格降不下來,家長只能付高價購買,不是很冤枉?林奕華指出,食藥署曾在公文中宣稱,曾為開放福吉美口水唾液試劑,委請長庚大學檢驗中心針對福吉美唾液快篩進行測試,但之後卻改用澳洲EUA作為福吉美可以進口台灣的依據,難道是因長庚的準確度數字不夠漂亮嗎?如今,福吉美再被同業踢爆檢驗不出omicron病毒株,指揮中心應立即公開長庚測試數據,讓家長瞭解福吉美準確度究竟為何?福吉美究竟能不能檢驗出omicron病毒株,如果不行,那麼多家長冒雨排隊搶購,甚至可能因為檢驗結果,錯失染疫兒童緊急送醫的黃金時間,豈不成冤大頭?韓製「福吉美」(Gmate)唾液快篩由高端疫苗大股東投資的「福又達」獨家進口,因為可以提供嬰幼兒免受快篩戳鼻之苦,一度引發家長搶購,但國民黨立院黨團先前指控,「福又達」唾液快篩拔得頭籌在台販售,但之前其他廠商也送食藥署審核卻無法過關,疑似圖利特定對象,而且台灣價格賣得比東南亞貴,「難道台灣人盤子當不完嗎?」。立委林奕華提出原廠仿單質疑,福吉美唾液試劑能夠檢驗的新冠變種病毒病毒omicron(如圖紅線所示)。(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
很多孩子走了 藍委再批新台灣模式未先買兒童疫苗 誰要下台?
藝人郭彥均PO文「很多孩子都走了」爭議繼續燒,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繼日前到刑事局自首「散布假消息」後,31日再開記者會質疑,疫情讓很多孩子走了,但是政院及指揮中心卻沒有官員負責。黨團說,指揮中心在4月快速放寬防疫政策,但對兒童疫苗卻「落後部署」,現在才說兒童疫苗陸續到貨,凸顯政府在4月時完全沒準備,就貿然開始新台灣模式、防疫新生活,導致家長寧願凌晨2點鐘去排隊,也要讓小孩趕快打到疫苗,現在很多孩子都走了,更多長者也走了,只有民進黨政府至今沒有人出面負責。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4月6日蔡英文總統在官邸召開防疫會議,預告「疫情將會大規模爆發」,當時邀集了高雄市長陳其邁、桃園市長鄭文燦,就是不見疫情嚴峻的雙北市長,上周五(27日)蔡英文總統再度邀集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到官邸開會討論疫情,卻仍未見到雙北市長,難道蔡政府防疫真的是在分顏色?他還說,總統開防疫會議,應該就是擔心「疫情將大規模爆發」,卻沒告知每位縣市首長都要加強防疫,導致從4月1日迄今有1309人死亡,中重症大量增加,這難道沒有法律責任?國民黨團呼籲監察院和檢調主動介入調查,還給人民公道,還給1309位病故的家人一個公道。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謝衣鳳指出,4月6日蔡總統宣布台灣進入重症減災與病毒共存,4月17日指揮中心宣布,給莫德納疫苗EUA、讓6到11歲兒童接種,但家長痛批美國都不同意讓莫德納給兒童接種,4月18日指揮中心又火速通過輝瑞BNT兒童疫苗的EUA,要提供給5到11歲兒童接種,但是當時國內根本沒有採購BNT兒童疫苗,一直到5月16日,指揮中心首批採購的77.76萬劑BNT兒童疫苗才到貨,回顧兒童疫苗的時間序,請問指揮中心及政院一直宣傳的「超前部署」,真有做到嗎?她還說,當時國民黨團曾開過很多次記者會,質疑衛福部沒有使用226億的防疫特別預算,為什麼沒有提前部署兒童疫苗?在宣布重症減災政策的同時,如果已經發現兒童重症率高,那麼,兒童專責病房夠嗎?立委洪孟楷說,蔡英文總統這兩天才剛在臉書寫下,兒童疫苗「有陸續到貨」,但是蘇揆從4月開始宣布防疫新生活後,才開始採購BNT兒童疫苗並且到貨,那麼,BNT兒童疫苗在1個半月以前有沒有準備好?這才是家長最想問的問題,難道政府可以在沒有任何準備下,就貿然開始防疫新生活?洪孟楷表示,疫苗訂貨、到貨、然後再由中央分配疫苗到地方,都是不同的事,一直要打到人體內,兩週後才能形成保護力,現在政府一直強調疫苗訂貨了,但分配到地方等環節是否有做好溝通?中央宣布增設大型接種站,馬上被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是「白痴政策」,新北市、台中市也沒有接收到相關訊息,若根本沒有增加醫護人員人力,豈不又是「挖東牆補西牆」?他指出,國外比台灣更早流行新冠變種病毒,也犧牲不少生命,台灣的疫情來得比國外晚,防疫其實就是「開書考」,但別國考過的考卷,台灣「過了半年在考」,卻仍能搞得荒腔走板、不及格,10個孩子已經走了,還有25個孩子現在仍因重症搶救中,家長到底還要流多少悲傷眼淚才能阻止悲劇繼續發生?
兒童患6疾病確診後容易得重症 專家指打疫苗可減少死亡風險
國內疫情急遽上升,幾起兒童死亡案例引發家長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掀起一波討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19日發文指出,如果孩子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心臟、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等危險因子,確診後重症的風險較高,施打疫苗可以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國衛院表示,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進入台灣社區,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雖然因為國內疫苗施打覆蓋率的提升,讓絕大多數的確診者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但極少數中重症患者,尤其是兒童死亡案例,也讓家長憂心忡忡。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國內又掀起新一波討論,讓家長遲疑到底該不該讓發育中的孩子接受新興類型疫苗。竹南國衛院所發行的《國衛院podcast》請到國衛院論壇COVID-19學術文章轉譯專家,同時擔任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以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諮詢專家的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解說現行開放施打兒童新冠疫苗的劑量調配,疫苗的保護力以及其常見與罕見的副作用,並且提供四個考量面向,讓大眾能依據各自家庭的情況評估是否施打兒童疫苗。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以來,各年齡層確診者的人數與佔比,12歲以下兒童的感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雖然兒童染疫多為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但越來越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被統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依據國外數據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3,且有3至6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齊嘉鈺指出,如果孩子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心臟、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等危險因子,確診後重症的風險較高,又或需要出入人多聚集場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與衛生習慣的孩童,施打疫苗可以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另外染疫後對孩童長短期的影響與後遺症、家中對染疫孩童的照護人力,以及家中是否有免疫力較低的幼童或老年人,都是需要審慎評估的依據。
疫情爆發2年…這10%是「天選之人」 科學家:天生有抗新冠基因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席捲全球,但英國據稱至今仍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從未感染新冠肺炎。科學家推論,這10%的「天選之人」,之所以從未染疫,除了是因為落實了防疫措施,這票人可能因為擁有罕見的,天生抗新冠的基因變異,才順利逃過新冠威脅。據外媒《哈芬登郵報》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數據顯示,英國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每10個人中就有9人確診新冠肺炎,等於英國有約10%的民眾,可能從未感染新冠。紐約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針對這群「天選之人」的遺傳基因展開研究。據悉,這項研究的篩選標準很嚴謹,其中包括了經實驗室確認,此人從未感染過新冠、未戴口罩等防護設備,卻近距離接觸病毒,以及接觸病毒時,並未接種疫苗等條件的人去進行研究。但為何有部分人接觸病毒後,卻沒有染疫,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鼻子、喉嚨和肺部受體較少,所以病毒難以和身體結合。科學家也認為,這一小部分人可能有罕見的基因變異,才具備了對抗新冠的能力。
通膨、升息衝擊財報 台股Q2保守看待
受通膨、美聯準會(Fed)升息、俄烏戰爭、新冠變種病毒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台股4月初起震盪修正。凱基投顧表示,從基本面觀察,通膨惡化的衝擊實不容忽視,其對終端消費的打擊及代工廠無法將高原料成本進行轉嫁的現象已開始充斥各產業,企業在4月中旬即將展開的財報季,恐面臨獲利下修的壓力,因此,保守看待第二季前半季台股表現。凱基投顧建議,現階段布局包含抗通膨之高殖利率類股與原物料類股、升息受惠之銀行類股、戰爭受惠的軍工國防與綠能類股,以及剛性需求支撐之必需消費、雲端/資料中心、汽車電子等族群。針對產業,在NB訂單方面,在高通膨與全球經濟解封的雙重壓力下,除原受惠疫情紅利的TV與消費性NB訂單持續下修之外,電競NB或商用NB也開始出現雜音,凱基投顧預估,今年NB出貨量將由年減2%下修至年減6%。就手機訂單部分,因全球通膨惡化,導致中國安卓手機第二季復甦希望落空外,就連蘋果(APPLE)iPhone也出現砍單現象,尤其剛推出的iPhone SE3更面臨顯著的訂單調整,預估今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由年增0.6%下修至年減2%。高通膨除了造成客戶砍單潮之外,凱基投顧也觀察到,許多代工廠或中間商,苦於無法將高原料與高運價轉嫁給下游客戶,此現象已擴及塑化、鋼鐵、成衣、製鞋、汽車端子、8吋MCU(微控制器)、DDI(面板驅動IC)等。此外,歐洲地區在通膨與俄烏戰爭夾擊之下,市場共識已將歐洲今年的GDP預估值由俄烏開戰前之4.0%下修至3.3%,而屬非必需消費品的手機、Desktop、NB與自行車等恐怕將面臨下修。通膨惡化也將逼迫Fed更激進地升息,市場目前預估,Fed今年恐將升息9~10碼,高於Fed最新利率點陣圖之7碼,同時Fed最新貨幣政策會議記錄當中亦預告將加速縮表,勢必增添國際資金流出台股的壓力。
香港新冠死亡率居全球之冠 年長族群疫苗施打率不高「屍滿為患」
曾是抗疫模範生的香港,過去7天的疫情死亡率居全球之冠,根據香港媒體指出,當地醫院太平間屍滿為患,甚至出現屍體堆疊的狀況,報導稱,這波疫情的死亡病例多為年長族群,原因就是疫苗施打率不高,加上港府在先前疫情平緩時未做好防疫工作,導致這次疫情死亡率攀升。香港這波疫情的死亡病例多為年長族群,原因就是疫苗施打率不高。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彭博社》等媒體報導,香港有78%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但70歲以上人口僅48%完成接種,今年初,80歲以上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口更只有25%,但這波由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引爆的疫情中,有超過600家養老院和殘疾人士支援中心爆發疫情感染,逾3150名院民、900名員工染疫。香港這波由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引爆的疫情中,有超過600家養老院和殘疾人士支援中心爆發疫情感染,逾3150名院民、900名員工染疫。報導引述了港府2月27日發布的統計,這波死亡病例中,有91%都是未完成兩劑接種的患者,另外據WorldMeters網站7日的最新統計,香港過去一個星期新增的病例超過30萬例,死亡病例高達1317例,等同每百萬人當中就有177人死亡,成為全球之冠。香港過去一個星期新增的病例超過30萬例,死亡病例高達1317例,等同每百萬人當中就有177人死亡,成為全球之冠。除了死亡率攀升,當地醫院太平間已經無法提供死者安置,傳出屍疊屍的情況;不少公立醫院被迫將屍體停放在急診室儲藏區,殯儀館也因為冷凍貨櫃不足被迫將屍體擺放停車場,有家屬控訴親人染疫去世後被迫直接火化,無法舉行葬禮,情況宛如湖北武漢最初爆發疫情時的慘況。除了死亡率攀升,當地醫院太平間已經無法提供死者安置,傳出屍疊屍的情況。報導稱港府雖然實施「清零」政策,但香港不像紐西蘭、新加坡等國實施清零政策同時,利用鎖國期間做好防疫,包括提升疫苗接種率,特別是老弱族群,才會導致如今的窘境。
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與交易量雙創新高 40%交易與私募股權基金有關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PwC)發布《2022全球併購產業趨勢報告》(Global M&A Industry Trends 2022)指出,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和交易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超過62,000件、金額為來到5.1兆美元(約新台幣141.75兆元),預估2022年將持續2021年的熱絡氣氛。PwC表示,2021 年全球公開的併購交易額年成長57%、來到5.1兆美元,超越2007年的4.2兆美元,併購交易量超過62,000件,年成長24%,再者雙雙創下歷史紀錄。值得一提的,交易額在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併購就有130件。進一步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的可支配資金水位在2021年底達到2.3兆美元,創下歷史紀錄,檔比於2021年初的餘額高出14%,分析是主要受惠於創紀錄的籌資活動,並突顯出2022年PE將有更多資金可用於併購。經統計,2021年有將近40%的交易與私募股權基金有關,已明顯超越過去5年平均約25%的占比。報告中分析,後疫情時代,企業更加專注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事業,因此紛紛盤點手上的資產及轉投資,將非核心的事業出售給更合適的買方,造成了spin-off/carve out這種型態的併購交易較過去明顯增加許多。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董事長劉博文表示,在全球併購市場創下歷史紀錄的一年之後,大家都在評估接下來的走勢會是如何? 總體而言,2022 年的交易市場熱度依然不減,尤其當好的併購機會出現時,不管是一般企業、PE或是SPAC等買家之間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在此同時,利率上升、通膨升溫、政府加稅和併購監管加強等不利因素,將會對2022年全球併購市場能否再創高峰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年初以來,我們也已經看到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物價上漲、供應鏈缺口、烏克蘭局勢,再加上新冠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蔓延,在在都令我們對今年併購市場的潛在變動保持警惕。PwC提醒,2022年除了私募股權基金將持續在併購市場發揮影響力,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也是2022年的併購要角之一,目前仍有500多家SPAC、手握1,600億美元(約新台幣4.45兆元)的資金在尋找併購標的,加上有2年內必須完成交易的時間壓力。
女接種加強針爆嚴重副作用 腦血管破裂、記憶力衰退:蔬果名字也記不得
為抵抗傳播力強勁的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株,專家建議民眾接種第3劑疫苗加強針,不過馬來西亞一名女子近日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後,竟然出現嚴重副作用,不但頭暈目眩,還出現腦血管破裂症狀,被緊急送醫治療,不料更可怕的是,經過6天治療出院後,女子竟然出現記憶力衰退、不識字症狀,就連最簡單的蔬果名字都變得不認識,「就連幼稚園課本我都唸不出來」。綜合馬國媒體報導,馬來西亞一名女子在臉書表示,自己在1個月前接種了新冠疫苗加強劑,沒想到3天之後她開始感到頭痛欲裂、血壓飆升,還有嘔吐、癲癇等症狀,第二天甚至開始出現語無倫次的症狀,家人驚覺事情不妙趕緊將她送醫治療。女子到院後,面對醫生提問完全無法回答,醫生趕緊對她進行急救,事後證實女子腦血管破裂、有中風徵兆。經過急救後女子在醫院住了6天,沒想到出院後,她的健康狀況竟然變得更糟,雖然不再有血壓飆升、嘔吐等症狀,卻出現記憶力衰退、不識字的可怕情況。女子表示「我可以和人正常交談,但我卻不認得很多東西,連簡單的水果、蔬菜名稱,我也記不得,我連幼稚園的課本都唸不出來」,這樣的情況深深影響女子的生活,她也透露自己目前還有左眼視力逐漸模糊的病狀,讓她的心情也大受影響。一名馬國女子驚爆自己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後,出現記憶力衰退等嚴重副作用。(圖/翻攝自MH DAILY)
年關將近換鈔需求大增 行員戴面罩上陣⋯台銀:換鈔SOP做到更周延
新冠疫情持續擴大,加上年關將近,民眾換新鈔需求大增,公股銀行如臨大敵!換鈔龍頭台銀表示,經緊急開會討論,本周起提前開放台銀ATM提領新鈔,期先分散需求;下周開放臨櫃換鈔,如人潮太多,將利用戶外空間加開臨時櫃疏散。對於是否以消費者身分證單雙號分流換鈔,銀行主管表示,這需由指揮中心與主管機關討論決定。過年時銀行總擠滿換新鈔人龍,但今年新冠變種病毒肆虐,許多企業已啟動居家辦公或分流措施。惟銀行業者私下表示,這在換鈔業務上行不通,因正常開放臨櫃換鈔都應付不來,不可能做到銀行員工居家、分流,讓想換鈔的民眾全擠在一起等候,反更易導致疫情傳播。拉長時間 減少臨櫃需求公股銀行近來緊急開會,台銀總經理許志文指出,台銀將會透過兩個措施因應,首先提早自本周起讓民眾可以在台銀ATM領新鈔,將時間拉長,減少臨櫃需求。此外,銀行公會訂有換鈔SOP,台銀會參考盡力做到更周嚴,如加強收鈔進來後的消毒工作、數鈔機保持一定距離、行員要戴面罩等。民眾進來採實名制,為拉開距離,如人潮擁緊,將比照去年勞工疏困貸款申辦時,將人流引導至騎樓開放空間,避免所有人都擠進銀行大廳。一銀總經理鄭美玲表示,15日已開會討論,就旗下可換鈔的36家分行,盤點安排特定備用櫃台,以隨著分散人潮。彰銀發言人陳斌指出,做好防疫,分組、異地辦公等措施都會考慮,近日將開會討論,但不會影響換鈔,一定會讓民眾方便換新鈔。央行鼓勵民眾 發數位紅包中央銀行表示,雖下周一才開始換新鈔,但近日赴銀行辦事民眾增加,會要求銀行做好相關防疫措施。此外也鼓勵民眾以數位方式紅包轉帳傳遞心意,包括利用手機門號轉帳發放數位紅包,除可避免人潮群聚,亦可節省社會資源,並達到數位轉型之效。事實上,包括街口、悠遊付、LINE Pay等電子支付業者這幾年都有發「數位紅包」,不只能一對一轉帳發紅包,也可以發一筆紅包到群組裡,群組內成員靠運氣分錢,拿多拿少天注定,讓發紅包多些樂趣。財金公司今年則加入發紅包陣容,民眾若要包紅包給親朋好友,不必問對方帳號,只要知道手機號碼就能轉帳,快速又方便。前提是要先在網銀(或App)裡設定,把手機號碼與帳號連結,紅包才能收進戶頭裡。
羅一鈞警Omicron難防:症狀輕微到沒警覺 最常見是喉嚨痛癢
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株在世界各國發威,其強大傳播能力更讓它擠下Delta,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雖然從目前確診個案觀察,Omicron確診個案大多為輕症,但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就提醒,就是因為Omicron病症輕微不容易被察覺,確診者通常都是後續疫調才回想起來自己曾出現症狀,因此即使症狀輕微,民眾也應該要提高警覺。桃機群聚一再擴大,日前更傳出有幼兒園幼童確診,羅一鈞今日於記者會上說明,目前確診的兒童症狀大部分是輕症或無症狀,專責病房也都有兒科醫師照顧,因此目前照顧並不複雜,不過在心理部份,除了需要家人協助,也有社工提供支援。關於Omicron確診個案部份,羅一鈞說明,目前出院的前50例患者以成人為主,住院時間落在10至14天之間,在這些人當中,以喉嚨痛算是最常見的症狀,以案17630傳染的個案而言,有約13人出現症狀,不過由於病症並不算明顯,因此有很多人是在疫調時,才回想起自己有出現相關症狀。羅一鈞表示,這說明Omicron導致的症狀很可能輕微到民眾沒有察覺,因此更是要提高警覺,如果知道曾與相關足跡重疊或接觸史,即使是似有似無的症狀出現,或是輕微喉嚨痛、流鼻水、鼻塞等似感冒情況,都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