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 陸股人民幣「破7」陸股三大指數重挫 法人倒看好「政策紅利」
人民幣重貶,中國A股三大指數全面大跌,「北向資金」淨流出45.12億元。中國人民銀行9月15日宣布,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調降至6%以拉抬人民幣,這已是人行半年內二度出手,仍擋不住人民幣的頹勢,資金依然加速從中國外流,導致人民幣在本周雙雙「破7」陸股重挫,相關投資是否可切入仍備受矚目,國內唯一聚焦中國高股息的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上市以來,儘管面臨市場波動,仍持續受到投資人青睞。截至9月8日,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規模由2021年底的新台幣243.4億元增加至265.6億元,成長9.1%;總受益人數由年初的10萬 9458人成長至12萬9349人,成長幅度達18.2%。法人表示,00882成立才一年半,日前二度獲准追加募集,此次金額甚至高達195億元,後續規模將有機會挑戰500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外股票ETF,由此可以看出陸股受惠政策紅利,存股族逢低搶進,陸股未來不悲觀。陸股自7月5日以來一路下修,再大幅修正的空間有限,且疫後經濟復甦與政策將合力推動消費相關板塊的基本面進一步,居民收入預期回穩,下半年消費板塊的盈利有望明顯改善。中國政府同時加速基礎建設,設立5000億人民幣基建基金,投入以新基建為主的建設,可望提振鋼鐵價格回升,挹注中國經濟後市看漲。在全球廣受升息與通膨雙向衝擊下,高股息產品仍為防禦型投資標的首選,建議投資人加速優化策略,迎向紅利先機。法人表示,人民幣全線急貶,也讓中國官方祭出一系列穩增長、保交樓政策,政策紅利可望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中信投信表示,除大陸外,各國對於疫情的影響接近尾聲,邊境逐漸開放。疫情重創大陸經濟,陸股7月歷經爛尾樓風波相對疲弱,有了政策護城河護體,金融、地產及基建類股可望受惠,投資人可鎖定以中國高息標的為主的ETF,盡早布局。
突破美科技圍堵!中芯國際悄售「7奈米」晶片 據傳抄襲台積電
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最近傳出在美國的科技圍堵下取得重大突破。半導體資訊分析公司TechInsights於19日在網站發文指出,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國際目前正在交付使用7奈米製程的比特幣挖礦晶片,這遠比該公司成熟的14奈米製程技術先進許多。TechInsights還聲稱中芯國際可能抄襲了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導致雙方在未來恐將發生智財權爭議。據悉,台積電過去曾2度提告中芯國際專利侵權。據資訊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的報導,目前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都擁有比中芯國際7奈米更複雜的技術製程。中芯國際的成熟製程是比7奈米落後2代的14奈米技術,而7奈米製程又比台積電和三星電子最先進的技術落後約4年。TechInsights也在文章中指出,中芯國際可能抄襲了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導致雙方在未來恐將發生智財權爭議。自2020年底以來,美國川普政府就開始禁止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等公司在未經美國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向中芯國際出售可用於製造10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晶片的光刻機等設備。因此TechInsights的報導,顯示出中芯國際雖然身陷美國的科技圍堵,但仍然透過龐大市場和資金吸引技術秘密流入,使製程提升了2代。也不禁讓人懷疑美國出口管制機制的有效性。雖然美國的科技制裁實際上已重挫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的智慧型手機銷量,但華為先前也傳出正在進行「南泥灣項目」,同時還正在推進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塔山計畫」,期望與其他中企攜手建設中國自身的晶片供應鏈。中國國內龐大的新基建、電動車、5G和AI等技術和資金需求帶來了其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優勢,由於中國已經可以在14奈米以上的中低階晶片自給自足,若美國還要將更先進製程的晶片禁輸中國,那三星、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將失去中國市場的龐大商機,而且目前仍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取代,因此就連美國的英特爾都不想放棄中國的半導體市場,目前已透過子公司「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投資中國的蘇州順芯半導體。據傳,也有歐美的半導體廠商避開合資的方式與中國當地的相關企業進行秘密的技術合作,只為了搶先佈局中國市場。
政策錯誤執行又遭清零打擊內需 中國經濟內循環成一片死水
中國目前面臨三大難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那就是內需經濟信心不足、出口經濟萎縮、原物料和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輸入性通膨,後2個因素肇因於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加息周期,以及短期內難以落幕的俄烏戰爭,2者皆為中國政府難以干預和影響的範圍,但中共當局唯一可以調控的內需經濟卻也因多項政策的錯誤執行而被嚴重打擊。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跟隨美國聯準會進入貨幣緊縮週期,全球經濟活動和進口需求勢將放緩,這會打擊中、日、台、韓等主要出口國的出口經濟。再加上俄烏戰爭、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原物料大國的資源民族主義紛紛抬頭,最容易推高各種商品價格的大宗商品輸入性通膨也讓許多原物料和能源進口國叫苦連天,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但中共當局早在多年前就為了應對可預期的極端氣候災害而大量囤積糧食,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也效仿印度的左右逢源,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盡量保持中立,因此獲得了俄國較為低價的能源供應。但擁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中國,卻陷入內循環經濟呈現一片死水的窘境,這要歸咎於2個原因,第1是中共當局去年提出的多項重要政策被錯誤執行,第2則是中國的防疫封控打擊了民眾、企業和國內外投資人的信心。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台灣宜蘭人,現居北京(圖/達志/路透社)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中共在去年提出的雙碳目標、打擊補教業、房地產整治、科技監管和共同富裕其實是多項長期和全國範圍的重要政策,目標分別是針對能源汙染、基礎教育資源外流、房地產泡沫、P2P等投機產業過於興盛、資本壟斷和貧富差距過大等國家長期發展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這些重要政策卻被「短期化、地方化和碎片化」的執行,扼殺了騰訊、阿里巴巴、滴滴等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更打擊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防疫封控更是重創內需經濟的元兇之一,由於民眾預期封城會因新一波的疫情而再度實施,導致工作停擺失去收入,所以就會傾向過度儲蓄不想消費,連帶影響企業收入,而企業也會因為封城的預期心理而取消原本的擴店和擴產計畫,人民不想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就形成內需經濟疲軟的惡性循環,但動態清零政策也確實讓中國的染疫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遠遠低於歐美各國的數據,所以封控政策的執行有好有壞,相當兩難。騰訊馬化騰(左)和阿里巴巴馬雲(右)(圖/達志/路透社)中國內需經濟的「寒冬」反映在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的大動作裁員,騰訊底下的兩大部門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與PC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為上半年的裁員重災區,而下半年,多個部門還是會繼續裁員,其中,PCG旗下各部門的裁員比例甚至會達40%到50%。此前,騰訊也多次預告集團將步入「寒冬期」,營收和成長都會放緩。中共當局目前除了放寬房地產、補教業和科技監管的打擊力道,試圖恢復內需經濟的信心之外,還利用資金充沛的公部門和國有銀行向疲軟的市場注入資金,不只如此,中國政府還計畫推動新能源、新水力和新基建的重大項目投資來刺激內需經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試圖在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時,防止中國經濟增長過度放緩。
PC產業逆風! 資策會:2022年NB出貨2.2億台年衰退10.3%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預估2022年全球筆電出貨2.2億台,較2021年衰退10.3%,全球桌機出貨7984萬臺,衰退2.7%。歷經2020、2021年疫情驅動PC市場高成長,本來即預期2022年宅經濟效益收斂,卻又遭逢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實施封控等影響,加劇全球經濟衰退與通膨,降低市場消費信心。產業顧問林柏齊指出,產品組合成為2022年影響PC品牌市占關鍵,商用、電競PC占比高的品牌廠更具優勢,Chromebook主力品牌廠較弱勢;另外,隨著M1系列自製晶片持續更新,Apple下半年出貨大增,預估Apple PC市占持續成長,其筆電市占將成長1.5個百分點。綜觀PC產業關鍵議題,林柏齊表示,黑天鵝效應持續左右下半年的出貨,臺灣資訊產業應更加留意物料採購與庫存管理,避免利潤受到衝擊,針對物料採購,下半年IC料件缺貨將較2021年緩解,量與價開始出現談判空間,不過金屬與塑料受到戰事影響,成本提升,隨著中國大陸工廠逐步復工,第三季零組件料件短缺狀況有望改善。庫存管理部分,林柏齊認為,高水位材料庫存已成為未來新常態,成品庫存下半年將減緩。針對運輸物流,因應北美、歐洲與中國大陸不同地區因素,也影響國際運費的漲跌幅度,預期運輸成本將隨著供需調整逐漸回穩。全球伺服器市場狀況,受惠於雲端服務業者擴建資料中心、中國大陸數位中國與新基建政策商機,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出貨成長5.2%,達1367萬台,且逐年穩定成長約5%,短中期的成長關鍵來自於資料中心建造、伺服器處理器新品推出以及智慧資料中心驅動,長期將來自5G邊緣伺服器及AI特化伺服器應用普及、占比上升的影響。林柏齊指出,隨著數據、算力與算法大幅成長,資料中心建造者未來將提升發展AI應用與混合雲架構的資源配置,且將更加重視淨零碳排與資安議題。
二輪世界/ 新加坡外商投資20億在台灣電動車快充式充電樁
Seraya Partners基金旗下之新加坡商亞斯銳能源公司(Astrid Renewables Private Limited)在台成立的晟颺再生能源(股)公司,於今日與電動機車大廠能海電能(股票代號4586)及台灣電動巴士大廠凱勝綠能(股票代號2246)簽訂電動機車充電椿(站)資產,營業,買賣,及合作契約書,三方將於3年內在全台(包含離島)建置超過7,000座電動機車快充式充電樁(站),總金額約新台幣20億元。Seraya Partners 是一家註冊於新加坡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致力於亞洲新基建的投資開發,包括綠色能源產業、及數字基建產業。基金表示,電動機車及電動巴士為下一代主要綠色運具, 未來在台灣政府的政策推動下,將會出現高速增長。為協助台灣政府快速實現綠色能源轉型,基金將會在全台,重點投資相關產業,促進該行業的發展。晟颺再生能源公司表示,此次投資除將運用台灣在科技發展方面的優勢,完整建置台灣的充電網路外,未來也將攜手能海電能、凱勝綠能及其他相關國內廠商,將此商業模式複製到東南亞各國,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菲律賓等,讓台灣綠色產業跨入國際市場。能海電能(4586)成立於2006年,是台灣擁有快充電動機車整車的專利權,以及相關快充式電池產品 和電源管理,並具規劃建罝和管理各式充電站的專業能力。營業項目包含以快充式電動機車銷售、各式電動車充電站之規劃與設置(含電動公車、汽車及機車)及開發儲能系統等。目前推出的EV-50輕型綠牌車,價格僅為$39,900元,且採用高安全性的長利科技磷酸鋰鐵電池,使用快充樁補電,僅需6-15分鐘即可充電至80%,車身並附設家充孔可直接在家充電。能海為擴充營運資金,已於近期董事會通過1.5萬張的私募案,將有助於順利完成此重大合作案。凱勝綠能(2246)為台灣電動巴士生產大廠,營業項目涵蓋開發、組裝、生產及銷售台灣政府所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站)槍線設備及電動機車快充電池等,並致力開發更多節能環保的綠色運具與相關產品。熟悉 電動摩托車市場人士表示,充電分為「充電式」及「換電式」,以目前 熟悉 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分析,換電式的電動機車雖然是目前市場主流,但究其原因是台灣地窄人稠,容易建置完善的換電池站。然而,放眼國際市場,多數車廠仍是以充電式電動機車為主, 主要是 換電站的資夲支出 和軟硬體設備費用高昂, 折舊龐大 ,不適用於幅員廣大的歐洲及東南亞地區,因此設置快充式充電樁(站)將是未來市場主流, 也是凱勝綠能和能海 電能兩家公司 ,未來努力的方向。
金牛狂奔 明年Q1主力戰將有這16檔
新年度即將到來,市場關注台股的焦點族群投資動向。市場專家表示,基本面、籌碼面及做夢題材將合力撐起近期的盤面重點,可挑選前11月營收超越2019全年,且法人持股占比大增、近一月來持續加碼的個股,包括敦泰、亞德客-KY、撼訊等16檔三高股,預料將扮演2021年首季領漲的主力戰將。16檔三旺題材股2020年進入尾聲,雖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台股表現仍逆勢強勁,即便外資累計減碼金額高達5,931.44億元,大盤期間漲幅仍有超過18%。接近年底封關,配合企業獲利進入向上軌道,法人圈普遍對金牛年表現依舊抱持正向看法,「業績增溫、資金簇擁」為兩大關注重點。據統計,逾1,600檔上市櫃企業中,符合前11月營收已超越2019全年,以及獲三大法人大力相挺,這一年來持股占比增加超過5個百分點以上,近一月加碼規模突破千張的個股,共有敦泰、亞德客-KY、撼訊、金像電、力旺、天鈺、京鼎、驊訊、致茂、國光生、天宇、動力-KY、宏碁、優群、茂矽、圓展等16檔,兼具基本面、籌碼面支撐,上攻動能看旺。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目前因大盤量縮震盪,以及外資期貨操作保守,使得盤面震盪表現,但整體架構持續偏多,並且基本面復甦趨勢不變,營運表現亮眼具題材支撐的個股有望持續扮多頭指標。觀察上述個股,可分為疫情受惠、電子拉貨以及景氣復甦三大類型,包括防疫、遠端商機股,5G、智慧機供應鏈,以及工具機族群等,代表多方資金鎖定目聚焦有實際業績貢獻,2021年可望更旺的個股,股價表現「進可攻,退可守」。外資法人預期,亞德客-KY受惠電池相關與機械下游需求強勁,帶動第四季業績表現淡季不淡,年增有機會挑戰兩成幅度。且因中國大陸5G、新基建及全球電動車動能持續增長,訂單能見度高,外資目標價喊上千元,目前三大法人持股達83.82%。凱基投顧也分析說,市場看好加密貨幣可能取代黃金,成為對抗通膨的標的,帶動比特幣衝上歷史新高,2020年來漲幅達220%,具挖礦概念的板卡族群再度躍居盤面指標,撼訊前11月營收326.85億元,三大法人年初以來持股占比大增10.5個百分點,加碼力道猛烈。
陸電動車自駕研發今年超越美國 原因竟是「交通太亂」
今年以來,特斯拉、蔚來等新車廠市值快速超越豐田、賓士、通用等傳統車廠,市場看重新車廠的原因,除了新能源(電動)的概念外,最重要的還是「智慧汽車」的概念;因為透過「智慧汽車」的平台,許多新科技可以找到商用的出路。而在智慧汽車的關鍵技術中又以自動駕駛最受矚目,美中在自駕技術及運用上,目前位居世界前沿,競爭已是難免的。中美在自駕產業的發展上領先全球,因為北京與加州每年展示的自駕車路測報告已是各國業者必讀的。根據兩地的報告則可以推斷出中美之間的自駕環境的異同之處,像加州較關注「脫離報告」,即依照人工接管自駕車的次數來推斷測試車輛「脫離」自駕狀態的次數或里程;而北京的自駕路測報告不僅涵蓋了道路測試、產品測試及設備系統測試資料,在測試內容的深度和測試方法的多樣性上,北京的自駕路測報告顯得更嚴謹。大陸的自駕研發與政策配套起步比美國晚,但現在已有後來居上的態勢。從演算法及資料量看,谷歌的Waymo曾經領先,並依靠測試資料的領先,轉化為演算法能力領先,但今年初的加州路測報告顯示,Waymo這兩項指標已經被百度的Apollo超越。據了解,大陸自駕技術後來居上是因為大陸的道路狀況比美國更加複雜,因此對於技術的要求更高,迫使大陸業者必須更加努力研發;再加上,大陸5G 技術、新基建政策和智慧交通戰略,各主要城市都推出自駕創新示範區,這些大環境都是美國做不到的。6月10日,電動車第一大車廠特斯拉(Tesla)股價突破1千美元,總市值1837億美元,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車廠。在這股電動車熱潮帶動下,大陸在美國上市的三大電動車廠──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近來股價大漲,其中,蔚來的總市值已越過戴姆勒,成為全球市值第五大的車廠。但研究機構已經警告,2018年建立產線迄今,蔚來僅賣出6萬輛左右的電動車。據《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美東時間11月23日,新能源汽車股集體走高,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報收美股521.49美元,市值達到4943.2億美元;而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當日漲幅均超過10%,股價創歷史新高:蔚來漲12.45%,報收每股55.7美元;小鵬汽車大漲33.98%,股價首次突破70美元,至72.2美元;理想汽車漲14.48%,報收43.64美元。一夜之間,大陸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的市值增加超過260億美元;其中,蔚來的市值達到754.4億美元(約合4947.3億元人民幣),超越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五,與市值約為5025億人民幣的比亞迪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小鵬汽車的市值也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大關,達到519.7億美元,超越本田,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10;小鵬汽車的市值也已經超越上海汽車集團,排名大陸車企市值第3;理想則以365億美元的市值,超越福特汽車位居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14,大陸車企第5。今年以來到11月,蔚來汽車股價狂漲1105%,而今年特斯拉漲幅為496%。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數據顯示,蔚來的企業價值/遠期銷售比(enterprise value to forward sales)到19.7倍,幾乎是特斯拉2倍,也遠高於小鵬和理想汽車。
5G我最強1/用戶數撐起一片天 美國圍堵華為5G恐失敗
今年7月,台灣甫邁入5G的通訊新世代的慶祝氣氛之時,對岸的大陸,雖在面對美國貿易戰施壓、排山倒海的巨大壓力阻撓5G為首的科技發展,但是5G建設並沒有因此停歇,最新統計,大陸5G用戶數持續成長已超越1億用戶數,似乎完全不受到這些貿易戰影響,大陸正在告訴全世界,靠自己也可以建構出全球最大的5G市場!根據中國電信運營商發布的最新數據,中國5G用戶已經超過1億戶。以中國移動為例,目前擁有約7,000萬個5G用戶,這個數字是在近6個月以來,飆升了10倍。相較之下,韓國的5G用戶接近700萬戶,美國約有100萬戶,即使加總起來都遠不及大陸。今年,大陸新建5G基站數量累計到6月底,已經達到41萬個,這個數字已經超越目前歐洲5G基地台數量。根據大陸媒體《環球網》報導,大陸在新基建政策帶領下,北京希望5G成為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一大利器,並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在各地建設5G基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3大運營商已處於「戰鬥狀態」。大陸5G用戶數突破1億,5G手機年產7400萬支。(圖/翻攝自華為)電信設備商Ericsson統計的數據指出,全球今年將有1.9億的5G用戶,其中一半都在大陸,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歐洲數位經濟智庫IDATE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5G技術進步比預期的要快,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之下,大陸處於標誌性的領導地位。」《日經亞洲評論》報導中也提到,中國去年向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提交了830份與有線通信規範有關的技術文件,這些文件數量不僅位居世界首位,更超過了其後的3個國家韓國、美國和日本的總和,這些文件不但可以作為審議新標準的基礎,更意味著發言權。眾所皆知,大陸及美國之間的貿易戰起源自大陸國家發展訂定的「2025中國製造」國家政策綱領,在這個政策下,大陸的目標是在2025年晉身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科技大國,美國為確保自己的利益與優勢,兩國才開始打起貿易戰;傳聞目前有一份由官方正在起草名為「中國標準2035」的中期戰略的補充案,推測主要內容為確定以5G為首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將加大。
鴻海集團布局新基建 工業富聯攜手騰訊雲深度合作
鴻海科技集團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工業富聯)與騰訊雲計算(騰訊雲)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在工業互聯網及數位化產業、市場拓展、產業投資、生態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成為發展新基建跳板。根據協定,雙方將共同推動雲計算、智慧終端機硬體設備的產品發展,推進大數據、物聯網、資訊安全、人工智慧等技術,具體在工業領域落地,共同助力5G通訊、資料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共同建設數字產業合作夥伴生態圈。在全球產業數位化升級浪潮中,雲計算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雙方而言,雲計算均為重要戰略業務佈局之一。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表示,資料中心在新基建領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角色上看,工業富聯偏硬,騰訊雲偏軟,雙方強強聯合、硬軟整合,能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全新的產業生態。未來以5G、AI為代表的智慧社會已看到曙光,雙方將發揮引領作用,為人類社會開創智慧互聯的新局面。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富士康卓越的製造和科技服務能力,引領傳統製造向智慧製造轉型升級,希望結合騰訊的技術和生態優勢,以及工業富聯在製造領域的生產能力、數位化、技術能力,在數位化產業領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發力新基建,持續探索創新的合作模式。工業富聯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鄭弘孟表示,後疫情時代是危機也是轉機,雲計算的重要性凸顯了連接經濟、產業、民生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工業富聯與騰訊雲的合作形成「堡壘體系」。工業富聯主要服務企業、雲服務提供商、互聯網服務商、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等不同類型客戶,提供雲與邊緣計算、存儲所需的算力及軟硬結合解決方案。騰訊雲服務涵蓋全世界各國家、地區的政府、企業和個人用戶,在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產品與服務。
陸股新亮點5G 國人有ETF可追
隨著大陸產業加速變化與「新基建」等新契機的到來,也讓台灣鎖定陸股的ETF產品發行產生變化,從過去的金融地產等相關主題,轉進聚焦到包含大陸5G等科技型主題,主要看好大陸在政策、市場、應用及供應鏈4大優勢加持,大陸5G相關科技產業具有發展前景。復華中証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說,由於過去金融、原物料、地產等主要陸股核心產業,卻也是前幾年讓陸股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進而讓投資人對陸股降溫。反觀這幾年大陸增加最多的都是科技相關的ETF,這也將會是未來趨勢。舉例來說,統計到4月底為止,大陸掛牌科技類ETF共有22檔合計規模1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比已接近1/6,且都是在2019年5月後所發行。具體從各大通信相關指數表現來看,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6月5日為止,以大陸A股為主要投資標的的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漲幅16.03%,領先其他兩檔以全球市場為主的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7.14%,以及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1.66%;也優於向來作為觀察科技股指標的NASDAQ指數的9.38%。另觀察大陸今年規模成長最快的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今年規模成長214億元,追蹤的也正是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據復華投信新發行的「中國5G通信ETF基金」,也同樣是追蹤該指數的績效表現,這也是台灣首檔追蹤大陸5G指數的ETF,可成為台灣投資人掌握大陸5G行業週期受益通訊產業與相關個股的最直接的管道。實際上,5G通訊相關ETF趨勢與商機也不僅限大陸市場,其他市場也同樣被台灣投資人關注到,例如元大投信近日展開募集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就是追蹤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成分股自重點5G發展國家的相關個股市值與流動性中篩選,並要求過去1年營收需有超過30%來自關鍵科技相關業務的企業等標準。至於,為何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近期表現相對強勢?廖崇文分析,大陸5G發展因為擁有4大優勢,也就是國家政策支持、5G最大市場、深度互聯網應用及完整產業鏈,讓5G題材成為布局陸股投資新亮點,由於相關建設才剛起步,基本面有較佳成長契機,成為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的誘因,預期將是未來10年最具成長潛力的陸股指數。廖崇文也說明,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作為大陸第一個5G概念指數,具有高度代表性。由於大陸5G尚處建設初期,成分股目前主要以設備商居多,每半年會判斷5G行業週期各階段受益的通訊產業鏈環節,進行成分股調整。同時也會確認企業主營收需有一定比例以上來自於5G才會納入。廖崇文更說,尤其從2020年開始,大陸對5G的發展已不再是投資概念,而是真實的進入到建設商機階段。據大陸主要電信商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5G基站的建設並未受到疫情太大影響,今年目標仍是在年底前完成約70萬個基站,單一國家占全球新增基站數的5成,建設速度仍是全球之最。此外,根據報告顯示,到4月底為止,全球目前有283個5G相關裝置如手機、顯示器等,當中65%都來自於大陸企業,加上目前面對疫情影響,似乎只有大陸因較早控制住進而還在發展中。觀察大陸官方具體砸下多少錢?廖崇文說明,為提振疫後經濟表現,大陸官方日前公布的「新基建」7大領域年內投資規模將達1.2兆元,其中又以5G為領頭羊,此外,5月召開的兩會中,估計在2020至2025年的6年間,將投資1.4兆美元發展5G及AI等關鍵技術。5月5日,珠峰大本營開通5G訊號。(圖/新華社)
陸股這檔吸金大黑馬ETF 台股瘋搶進
伴隨新基建熱潮,加上又有全球最大市場利基,讓大陸5G概念題材躍居陸股今年來資本市場最熱的話題;據統計,陸股股票型ETF今年新增規模前五大,就有兩檔是連結大陸5G指數,其中,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增加213.5億人民幣最吸金。這股5G熱,也吹向台股資本市場,為了提供有別於以全球5G概念的投資商品,投信業者也在今年搶進聚焦大陸5G市場,其中由復華投信拔得頭籌,在6月29日開募國內首檔大陸5G ETF。由於5G建設商機剛起步,這兩年讓科技類ETF規模在陸股資本市場迅速崛起。根據WIND統計至4月30日,陸股掛牌股票型ETF總規模為6,435億人民幣,其中科技類ETF共有22檔,規模合計1,180億人民幣,占比近六分之一,且均為2019年5月之後所發行。進一步分析,今年來規模增加最多的前十大ETF有9檔是科技類ETF。其中,新增規模最多的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為去年9月發行,而且是首檔大陸5G ETF,今年來規模大增213.5億人民幣;增幅居第五的銀華中証5G通信主題ETF也吸金53.2億人民幣,兩檔所追蹤的指數皆為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5G指數被視為大陸新經濟下最強的股市指標之一,隨政策利多帶動,也驅使投資人風格偏好從價值型切換到成長型,資金從傳統大盤型ETF流出轉向成長型或主題式ETF。廖崇文指出,儘管2020年陸股及全球股市皆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中証5G通信指數表現仍強勢,反映出5G發展所帶來建設商機以及企業獲利高速成長的預期,將是布局科技股或陸股不可或缺的標的。
大陸兆元基建投資 爆款機器是這台
「一上線就被預訂,一下線就被運走。」被視為基建「晴雨表」的挖土機最近在大陸銷售火爆,同時,大陸鋼材市場也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在挖土機和鋼材銷售火熱的背後,業界人士指出,大陸強化新舊基建投資已成為「六穩」重要抓手,隨著開工速度加快、兆元(人民幣,下同)專項債發行提速,大陸基建投資將繼續修復。《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5月,納入統計的大陸25家主機製造企業共銷售各類挖土機械產品3.17萬台,較去年同期增長68%,這已經是連續3個月大漲。根據柳工集團發布的數據指出,將上調今年挖土機銷售目標,預計大陸銷售2萬2000台以上,樂觀看待挖土機行業增速,大陸需求會達到較高標準。分析人士認為,挖掘機銷量飆升背後是大陸基建項目工程落地加速。中聯重科土方機械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張翅表示,尤其是大陸大面積復工復產以來,1、2月被疫情壓制的需求,在這2個月開始充分釋放,基建領域對挖土機需求率先走強。而作為基建投資重要支撐的鋼鐵行業,也呈現供需兩旺格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數據顯示,5月,鋼鐵行業新增訂單指數為52.9%,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從大陸近期批復項目及各地開工情況來看,以傳統基礎設施項目為主的基建投資正在發力。據基建通大數據顯示,5月有超過7100億元的重大鐵路、公路、地鐵以及機場等項目發布最新建設動態,涉及項目達40幾個。新基建投資也在加碼。據統計,大陸已有23個省市近期發布與新基建相關的實施方案或年度投資規畫,比如重慶、長沙、廣州分別開工或簽約一批新基建項目,在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雙管齊下,大陸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加快修復。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則表示,根據各地出台的基建計畫,大陸第二季基建投資將大幅回暖,預計今年全年基建總投資可能達22兆到26兆元。
陸豪砸1.4兆美元拼科技 台灣這2家被點名
在美國壓力下,大陸近期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改以「新基建」延續科技戰略。外電報導,大陸將在「兩會」通過財政計畫,未來6年投入約1.4兆美元發展5G、AI等關鍵技術,在科技領域與美國搶奪主導權,預料華為、阿里巴巴、商湯等科技巨頭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大摩此前的報告稱,未來11年,每年大陸將為新基建斥資1,800億美元,這規模是過去3年平均的2倍之多。台資企業也有望參與這場新基建盛會,廣達、研華皆被點名能分到新基建紅利。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不斷質疑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認為這是一項中國竊取美國技術的戰略,也憂心中國科技因此趕超美國。為求貿易戰和解,大陸官方自2019年幾乎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取而代之的是「新基建」,也在大陸疫情趨緩之後成為振興經濟的主力。根據發改委定義的新基建範圍,涵蓋5G、衛星網路、AI、物聯網、數據中心、智慧交通、監控系統、無人工廠等,與中國製造2025高度重合。其中,上海、浙江、廣東、雲南等省市已陸續推出人民幣(下同)千億以上的新基建計畫,項目均在發改委的範圍。工信部旗下賽迪智庫此前白皮書稱,預計至2025年會對新基建直接投資10兆元。市場預計,大陸在2020年將釋出4兆元財政資金打造基礎設施,當前正在召開的兩會將通過相關法規。報導指出,該項巨額投資計畫將要求大陸各級政府和私營企業裝設5G、安裝鏡頭和傳感器、開發人工智慧軟體,以支持自動駕駛、自動化工廠及大規模監控等領域發展。大陸廣撒資金扶持科技建設,有實力的大廠將是直接受益者,如5G龍頭華為已得到大陸三大電信商多數大單,雲端巨頭阿里與騰訊也在各地大舉投入相關建設。股市上也看出端倪,超級電腦巨頭中科曙光、蘋概股歌爾聲學等科技股是年內表現最搶眼的幾檔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