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組
」 台電 缺電國民黨質疑「麥寮電廠展延」是因核三除役 台電澄清強調:不會缺電
針對立法院國民黨團質疑麥寮1號機延約是因缺電,台電指出,麥寮1號機延約是業者在5月主動聯繫台電,希望補發因不可抗力因素,未發完的電量,與核三1號機依法除役無關,也沒有所謂以煤廢核的情況。核三1號機除役後原已規劃由容量更大的豐德新機組替代,供電無虞。台電說明,麥寮1、2號機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生煤用量於2015年向雲林縣政府申請展延時遭減量,因此機組需要停機或降載,導致合約期間部分電量未發足,所以業者主張不可抗力,主動提出將短發電量繼續發完。台電強調,雲林縣政府也已表達,因麥寮電廠操作許可證尚未到期,只要符合法定條件,應可繼續運作。台電合法履約,只同意在2025年底前,將原發電總量發完。針對今年的供電狀況,台電表示,下半年雖有部分機組陸續除役,但也有新機組加入供電,今年7月核三1號機除役,但民營豐德電廠3號機加入供電。9月麥寮2號機除役,但同時新上線大潭9號機;12月還有大潭7號機及興達新1號機上線。新上線機組發電容量比除役機組更大,不會缺電,各月份供電能力皆大於尖峰負載需求。
沒有缺電 台電公布數據:下半年逐月盤點供電無虞
針對近期設備故障或事故造成之停電,外界誤解係因缺電造成,台電再次說明事故停電並非缺電,不然不會修好就有電可用。經濟部也要求台電,針對今年下半年逐月盤點,雖有部分機組陸續除役,但也有新機組加入供電,確保全年供電無虞。今年7月核三1號機(95萬瓩)除役,但民營豐德電廠3號機(110萬瓩)加入供電;9月麥寮2號機(60萬瓩)除役,但同時新上線的大潭9號機供電能力112萬瓩,即使考量天然氣調度,仍可貢獻發電60萬瓩,各月份供電能力皆大於尖峰負載需求。至於冬天空污季(10至12月)雖須配合減煤而減少發電,但因冬季用電負載較低,且有再生能源出力,加上12月大潭7號機(91萬瓩)及興達新1號機(130萬瓩)上線,皆可滿足負載需求。另外,針對今(20)日環團關心麥寮電廠除役議題,台電補充說明,麥寮2號機預計9月除役,麥寮1號機部分,先前因配合地方主管機關調整操作許可證之生煤用量,導致合約期間部分電量未發足,履約不完全,故麥寮電廠向台電提出將短發電量繼續發完之要求。地方主管機關雲林縣政府也表達,因麥寮電廠操作許可證尚未到期,只要符合法定條件,應可繼續運作。台電基於補發電量仍屬履行原購售電合約,並未超出原合約發電總量範圍,故在麥寮1號機可合法履約之前提下,同意於2025年底前補發。台電廣告
降低肺癌中風機率 藍黨團再籲賴政府檢討錯誤能源政策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再度請教即將就職的賴清德準總統,有沒有看到國衛院日前提出的研究報告?會不會震驚?能不能別再「死抱」民進黨非核家園的幻想,持續燒著你所謂的「乾淨的煤」,讓國人用肺來發電?黨團也提醒賴準總統,台中火力發電廠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難道還要繼續增加新機組,讓世界看到台灣空氣的髒?黨團鄭重呼籲重新檢討錯誤的能源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13日公布長騎追蹤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除了肺癌之外,細懸浮微粒(PM2.5)也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空污及火力發電產生的細懸浮微粒(PM2.5)議題,也再度引發討論。黨團書記長洪孟楷表示,賴清德準總統曾經說過一句驚世名言「台灣燒的是乾淨的煤。」,但從國衛院和環境部的研究報告顯示,事實證明全世界沒有所謂的「乾淨的煤」,PM2.5就是國內癌症、慢性病、阻塞性肺病、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殺手。他強調,燃煤發電在科學上就是高污染發電,即便是用最有效率的機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天然氣發電高達1.7倍,更比再生能源更高出17至69倍。他因此在520前夕,再次要向賴清德準總統喊話,蔡政府8年能源政策當中,20%再生能源占比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高達8成的火力發電,是否應懸崖勒馬、回頭是岸?能不能著手降低空污,保護國人健康?賴清德已經提出2030年降低因癌症死亡人數1/3的台灣願景,但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一名是癌症,癌症第一名就是支氣管及肺癌,這是當下正在發生的問題。洪孟楷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空污是癌症死亡重要環境因素,是第一級致癌物質,請民進黨還要緊抱非核家園神主牌,綠能又無法達標下,各縣市陸續出現跳電、停電,卻還要火力全開來發電,難道真要讓台灣民眾繼續「用肺發電」嗎?請問民進黨政府,台中、北北桃的國人,有欠你們什麼嗎?為何還要把癌症風險帶給民眾?藍委李彥秀表示,錯誤的能源政策讓蔡英文總統宣示10年不漲電價,變成8年電價漲幅高達35%。人民承受高電價,還要擔心隨時跳電、停電。更可怕的是,國衛院的空污對健康評估研究報告顯示,PM2.5除了帶來肺癌高風險外,還對慢性阻塞的肺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都息息相關。他提醒,健保上千億元的支出,除了肺癌,空污也都和慢性阻塞的肺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病也有關係。衛福部資料更顯示,健保心臟病支出約200億元、中風相關支出約200億元、糖尿病支出約400億元,總計也將近上千億元的健保醫療支出,都與空污造成的疾病有關。李彥秀認為,若能及時調整能源政策,相對地可以逐步減少健保對相關疾病的支出,國人也不用為錯誤的能源政策,付出健康的代價。她還說,2022年亞洲鄰近國家平均餘命,日本84.8歲、南韓83歲,都高於台灣的79.8歲。2022年國人死於心臟病有23,668人、死於糖尿病有12,289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有8,720人;這三大疾病都跟空污PM2.5有關,台灣高超醫療技術或許可以救治病人,但無法挽救錯誤的能源政策毒害國人,也無法挽救用肺發電後續產生的副作用,請賴政府正視能源政策檢討的急迫性。
今夏用電將創新高!估增148萬瓩 台電拚夜尖峰備轉率7%
台電最新夏季電力供需預測創4108萬瓩新高,比去年多148萬瓩,相當得多準備一大一中機組。台電表示,會從增加新機組與需求面調度著手,把夏季夜尖峰牛棚(備轉容量)撐在7%以上,拚不落入供電警戒。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在與中小企座談時,則建議廠商要自己配置不斷電系統,確保生產。工總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政府應該要確保水電穩定來源,水電就如同糧食一樣不可缺,台灣這兩項是欠缺的,政府應該有所準備才能留住企業。強調只要提供穩定的水力和電力,企業才能穩定扎根,尤其台積電水電用量大,而台積電是台灣重要的企業、全球知名的企業,政府要有相關配套措施與充分的準備。潘俊榮進一步表示,站在工總的立場,也會盡量建議、與政府好好溝通產業的需求。王美花22日到台南與中小企業座談,遭廠商訴苦跳電、停水等問題。24日她在立法院表示,如果是連續製程24小時的廠商,還是要備置不斷電系統,避免纜線或設備故障,造成產線損失 。而歷經415限電危機後,緊接而來夏季供電,因核三1號停機令人憂心。依據台電最新預測,今年半導體景氣恢復,整體最高尖峰負載估計會升到4108萬瓩,創下新高,比去年多出148萬瓩。台電表示,今年供應端雖少掉核三1號,台中也少1台、興達少2台機組,但同時新增大潭7、8、9號3台,豐德3號等機組,離岸風機與太陽光電也陸續建置中。另外,藉由時間電價時間帶挪移,夜尖峰可以減少用電100萬瓩,其他還有「批次生產時間電價」、輔助服務等,預估夏季期間夜尖峰仍可維持在7%至8%左右,不至於落入6%警戒線下,當然這不算入臨時性的跳機。整體而言,夜尖峰備轉率仍認為可維持跟去年同期差不多。
天然氣低碳技術大突破! 中研院推「去碳燃氫」已能用於發電
國產淨零技術新突破!台灣電力公司與中央研究院14日共同舉辦「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成功串接到小型商用發電機組,先在台電的高雄興達電廠做示範點,將裂解出來的無碳氫,混入天然氣中,大約可以節省5%的天然氣,除了可以零排碳,過程中取出超高純度的碳還可以再賣給民間廠商,成為有價值的化工原料。「能源轉型是一棒接一棒,能源科技的創新,將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總統蔡英文14日親自出席且全場聆聽技術發布會,可見其重視程度。蔡英文表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共識,政府已宣布在2030年前,將投入9千億元來推動12項關鍵戰略,今年3月也提出「淨零科技方案」,每年至少投入150億元,加速淨零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國際上現有的技術還無法淨零,所以要找到適合台灣的新技術,而「淨零五支箭」就包括「去碳燃氫」,台灣一年有近3億噸的碳排,其中有50%來自發電,所以先選擇發電量最大的天然氣來減碳。過去做法大多是甲烷裂解出氫,過程中還是會排出二氧化碳,國際做法是進行碳捕捉和碳封存,但這次中研院的技術,是將天然氣高溫裂解後,用自己獨特的技術,產生出氫氣和固態碳分離,所以不會以氣體的碳方式排出,而是形成純度相當高的固態碳,這個技術除了能在台電的天然氣機組旁直接設置機器投入發電,省去運送和儲存氫氣的成本和風險外,未來也能與民間廠商合作。這次的去碳燃氫技術是中研院研發,整合進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而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點,會先以5%氫氣比例取代天然氣,預計今年12月開始混燒,預計一年可減少7千噸碳排。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目前還沒有做到大型機器,是因為包括西門子、奇異、三菱等發電機組廠商都還在開發混燒氫氣機組,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所以也希望可以藉此讓各種新創企業一起來參與,打造出各種可能性。而這次由興達電廠示範後,未來也可以利用既有的機組做調整,所以台電近期買的新機組,供應商設計時就已經預留空間,未來能轉換成燃氫的準備。
核二廠2號機將期滿除役 陳建仁強調:供電無虞
核二廠2號機預計14日期滿除役,外界擔心是否會對供電造成影響,加上萬物齊漲,未來水電費恐也會雙漲,行政院長陳建仁今赴立院備詢,會前受訪表示,經濟部還有台電已經對於電力供應有很好安排,包含相關調度、以及新機組的建設,這部分供電無虞請大家放心。此外,針對個資外洩事件頻傳,近期電商蝦皮和旋轉拍賣個資外洩疑慮等問題,使得詐騙集團有機可趁,對此,陳建仁表示,關於高風險的電商平台,事情發生數位部有掌握,也做專案行政調查,要求電商立即改正。陳建仁指出,相信數位部積極努力之下,呼籲電商要做好個資外洩的管控,讓人民不要受到影響,全民要提高警覺,收到不明APP、WIFI和電話,要提高警覺不要受騙,會要求數位部繼續加強,該罰就罰、該查就要查去保民眾不要受到詐騙影響。
先進製程是吃電怪獸 台積電1奈米廠年耗電恐高達「百億度」
台積電1奈米廠預計落腳桃園,先進製程使用的微影設備是吃電大怪獸,根據半導體產業界人士評估,雖然目前廠房數還不清楚,但1奈米廠耗電量絕對高,年耗電量有可能逼近百億度。學界擔心,在核電煤電基載電力大減下,新廠恐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但台電強調,會靠大潭新機組與向民營電廠購電因應。先前《彭博社》已有報導,先進晶片因要倚靠極紫外光(EUV)微影製程,這些設備需龐大電力才能運作,預期到了2025年,台積電用電量將占全台12.5%。這還只是2025年,近日曝光的台積電1奈米廠可能進駐桃園計畫,這家護國神山用電量還要墊高,一位半導體產業界人士表示,台積電尚未提出建廠計畫,尚不清楚會有多少廠房,但一個晶圓廠計畫完成恐得4到5年,加上先期環評,最快完工也在2028年之後了。由於先進製程用電量越來越龐大,3奈米廠年用電量就約70億度來說,這位半導體界人士評估,1奈米廠用電量可能不會少於80億度,甚至接近百億度。以政府電力報告,2028年全國負載約4200萬瓩來說,光1奈米廠,就相當全國用電量的2.3%左右,之後台積電整體用電量合計應該超過全國15%以上。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這座台積新廠用電量並不在長期電力供需報告內,經濟部要靠加強電網與高壓雙迴路只說了一半,未來三年基載核電除役,煤電也從43%降到30%,再生能源進度落後,又不可能有充足天然氣可供發電。「如此勢必要先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戶。」對於1奈米廠可能用電百億度,台電發言人吳進忠回應:「台積電還沒申請,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台電會從電源與線路兩端著手。假設1奈米廠選在龍科三期,這裡離大潭電廠與龍潭超高壓很近,等於是在「水龍頭」旁邊,線損最小,供應最方便。他強調,電源部分,除三接蓋好後,自己有大潭電廠7到9號新燃氣機組可支應。另外,民營電廠(IPP)在桃園當地有海湖、新桃、國光三家,而先前2025到26年民營電力招標,只有中佳與九威電力2家簽約,還有剩餘二期容量可以擴增,且未來業者也會採用更大容量燃氣機組。線路部分,吳進忠表示,目前大潭電廠輸配線路到竹工至龍潭超高壓,是否需要擴充,屆時會再檢討,不論如何,一定會滿足台積建廠需求。
台電採購民營發電「僅1家投標」 三接再外推、協和四接延遲⋯恐隨時缺電
缺電危機絕非開玩笑!台電預計2025、26年起要向民營電廠(IPP)採購270萬瓩燃氣發電,但近日第一階段150萬瓩招標,卻僅有1家來投,無奈流標。台電內部也緊張,拜託有電廠開發意願企業主趕快參加。如三接再外推案公投到時未過,當年備轉容量率恐將跌破5%,同時協和電廠四接案也鎩羽的話,缺電隨時會發生。因應核二、協和電廠老燃煤等機組2025年前除役,加以台商回流、台積電南科2奈米廠設置,台電啟動第四波IPP燃氣機組採購,共分2024、2025~2026、2027年後三個階段,向民營電廠購買新機組發電。目前2024年已經由森霸電力拿到110萬瓩,但是2025到26年共270萬瓩招標狀況卻不妙。270萬瓩招標狀況不妙上周台電先進行2025年150萬瓩招標,結果僅中佳電力一家投標,不符政府《採購法》3家參與規定,因此流標。台電會擇期再開二標,惟潛在民營電廠都有土地設置問題,前景不樂觀。目前唯一1家投標的容量是60萬瓩,等於2025年還少90萬瓩。且2026年釋出的120萬瓩也看不到有意願廠商,新增供電規畫能否如期,實在很令人擔心。以經濟部長期電力預供需測來說,2025年本樂觀有16.9%備用容量,但如三接再外案未如期完工運轉,要少4.7%。若2025年民營電廠又僅新增1家供電,則再少2.3%,合計備用容量會跌破10%,換算成每日備轉容量率,不足5%,供電拉警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雪上加霜的是,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設第四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案(簡稱四接),前日環評初審地方以保護珊瑚生態大反彈。如不順利,光靠臨時建的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連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都喊出颱風來臨可能夏天有7天斷氣風險,又影響5%到6.5%供電。對外界指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曾文生認為兩案情況不同。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支持能源轉型,呼籲台電要與地方充分溝通。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則向立委蔡適應喊話,善盡立委職責,緊盯台電與經濟部作為。立委蔡適應服務處主任林明智表示,蔡適應已建議台電將FSRU列優先選項,但尊重環評委員的專業判斷。台電強調,會再向環評委員補充詳細資料,評估各種計畫可行性爭取支持。
核三將除役 核四不重啟!專家:2025缺電問題必發生
繼核一、核二後,核三廠1、2號機也將提出除役計畫。台電證實,因2部機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將分別在2024年7月、2025年5月到期,將依法於永久停止運轉的3年前,即7月27日前提出除役計畫,為此,台電將會在今日向原能會申請除役許可。這也意味,若核四不重啟,核一、核二與核三依規定先後除役,台灣將在2025年中邁入以燃氣、燃煤為主力,輔以再生能源發電的非核家園時代。核三小百科對此,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直言,即使台電為因應國內用電量增加、核電陸續除役,大舉興建大型燃氣機組,但首先中油三接興建至少遲延逾2年,且還有公投問題,另台電籌建的燃氣接收站也在環評中,亦即未來將有一段時間,台電將面臨空有新機組,卻無足夠燃氣可用難題,可以預期2025年台灣勢將缺電。因新冠本土疫情衝擊,核四公投延至12月中,外界關切核四應否重啟問題間,核三將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23條規定於今日向原能會提出除役計畫。核三廠2部機組,分於1984年、1985年啟用,有別於核一、核二,是台灣唯一使用壓水式反應爐,裝置容量各95.1萬瓩,年發電量共逾140億度電,運轉以來,累計發電量逾5000億度電。台電指出,除原能會,除役計畫還須通過環評審查,才能取得除役許可。台電已於2019年8月13日向環保署提送核三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本案也已進入二階環評,後續也將依照環評相關法規,配合主管機關環保署進行審查。面對核電廠陸續除役,但經濟發展、台商回流,國內用電量激增,台電推動多項燃氣機組興建計畫,繼通霄後,目前還有大潭、中火、興達,加上未來將發包的協和電廠新增燃氣機組,估計將投入逾4600億,將增加10部機組、1226萬瓩的裝置容量。惟梁啟源直言,政府告訴大家不缺電,台灣今年仍發生2次大停電,如今大舉籌建大型燃氣機組,如同面對缺電病症開出一帖「安慰劑」處方,因三接等接收站興建時程延宕,將導致台電陷入空有機組卻沒氣可用窘境,另每部機組裝置容量都逾百萬瓩,占未來尖峰用電約2.5%,若有一部機組跳電,勢將考驗供電系統的穩定度。梁啟源強調,政府明知燃氣機組有供氣遲延問題,且再生能源機組推動不如預期,卻不肯檢討現有能源政策,執意要讓核二、核三如期除役,可以預期2025年缺電問題必然發生。
中火卡關解套!獲政院「特種建物執照」 拚2025年發電
中央出⼿打壓地⽅。⾏政院昨以中市超越法律解釋,發給台中火⼒電廠「特種建物執照」,讓遭台中市政府都市審議卡關1年3個⽉的2部新燃氣機解套,可以正式動⼯,趕在2025、2026年發電。經濟部同時提出退讓條件,願在2026年拆除2部舊燃煤機組與1⽀煙囪,這是官⽅⾸度給出時間承諾。實現增氣減煤政策⾏政院發⾔⼈羅秉成表⽰,台中及全國⽤電量逐年攀升,中火需要新建燃氣機組,政院核定該計畫後,希望能在2025年後陸續上線發電,此⼀重⼤的增氣計畫更讓國家「增氣減煤」的能源政策,補上最重要的⼀塊拼圖。他強調,台中市經濟發展快速,⽤電量持續增加,2018年⾄2020年成長7%,中火發電量已不⾜以⽀應;⽽全國⽤電量也持續成長,2018年⾄2020年成長2.6%。台中市需要新建燃氣機組,滿⾜地⽅與全國⽤電需求。中火執⾏「增氣減煤」,要蓋2部新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260萬瓩,原本預計上線後把廠內1到4號舊燃煤機組轉為備⽤,平時不發電,遇到機組維修或供電緊急時才啟⽤。但台中市政府不同意,堅持⾄少先拆2部,更在2018年提出港埠專⽤區的重⼤建設應依規定辦都市審議解釋,要求中火新機組需走都審,令此案卡住。拆機組恐增調度難度營建署昨作出中市府要求都審超過法律授權解釋,由政院發給中火特種建物執照,就此替中火解套,接下來就可以動⼯興建。經濟部長王美花召開記者會,拋出只要第1部燃氣機組在2025年併聯供電,就會在隔年拆除2部燃煤機組及1根煙囪。強調與中市府是「異中求同」,因此請台電再精算⽤電需求成長後作此決定。這是政府⾸次承諾會拆除中火1、2號舊燃煤機組,與過去堅持先轉備⽤機組態度相比有軟化。不過特照申請依照內政部申請規範,須符合⽤途特殊、構造特殊、重⼤災難後復建需要等5原則,宏道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志揚認為,⾏政院到底是⽤哪⼀項發出特照,有必要講清楚。台電董座楊偉甫說,中火燃氣機組2019年8⽉就是準⽤特照形式申請,只是後來中市府要求都審,尊重地⽅⾏政權展開溝通。台電私下表⽰,所有電廠⼀向都是⽤特照申請,本來中火就不必經過都審才拿特照。中火1、2號機組占供電容量近3%,提前拆除,恐讓2026年後備⽤容量率跌破15%。楊偉甫說,拆除確實會增加調度難度,但會盡最⼤努⼒,維持運轉中機組可靠度。
5月用電破紀錄!7月供電剉咧等⋯機械業者「憂6缺」 台電:實屬罕見
疫情讓用電大亂!昨天全台用電量暴衝到3802.2萬瓩,一舉打破去年7月歷史紀錄,創史上新高。這也是5月份首次破3800萬瓩,等於夏天電量高峰提前報到,不僅讓人為7月供電捏把冷汗。台電自身預估夏季用電將持續飆高,但寄望4部中大型歲修機組回歸,協助電力穩定。大型機組回歸 助穩定昨用電創新高,備轉容量率掉到6.6%,屬吃緊黃燈。先前最高紀錄是2020年7月23日的3802萬瓩,這次高出0.2萬瓩,一舉超越。根據統計,歷年最高用電量最高前10名,竟有5名就發生在今年5月,台電以「實屬罕見」形容。台電表示,以往用電高峰多出現在7月盛夏期間,這次是因高溫少雨,加上疫情升級學校停課小孩宅在家、民眾轉居家辦公,空調猛開,讓「暑假因素」提前報到,用電才飆升破紀錄。根據統計,今年1至4月用電量已比去年成長4.6%。可怕的是,5月份就打破7月正夏紀錄,接下來用電著實令人擔心。對此,台電也默默修正電力供需預測,7月中旬後的最高用電已亮出3890萬瓩新高數字,比去年最高時多出2.3%,且這還只是預估,實際用電量可能更高。機械業者 憂新6缺用電吃緊,機械公會昨日公布廠商調查,機械生產業者都表示生產面臨「缺料、缺艙櫃、缺疫苗、缺工、缺電、缺水」新6缺的挑戰。機械公會表示,現在原物料價格大漲,尤其鋼材漲幅幾乎倍增;另有最多69%的廠商反映缺工問題;缺櫃以及缺疫苗並列第2多瓶頸;其他還有41%憂心缺電,32%憂心缺水。面對夏季供電挑戰,台電回應,會努力維護好發電機組、強化需求面管理,另外協和4、興達2號等4部大修中發電機組,預計6月中到7月中陸續重返行列,另還有民營新機組加入商轉,預期可穩住供電。至於6月用電,因周末將有梅雨鋒面報到,台電認為,用電量預期不會像5月這麼高,可能下修到3500萬瓩。今天周五則預估用電則也是在3800萬瓩左右,備轉率因中火9號機達到滿載發電,估計為7.7%。
2035年燃煤機組全除役!台電:翻轉太大,難給承諾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昨提出新機組「一換二」,在2035年燃煤機組全部除役主決議。對此,台電私下喊苦「翻轉太大」,除役時間比內部規畫提早太多,無法馬上給予承諾。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表示,國會通過後,經濟部會審慎評估,是否影響供電,內部還要精算,要整個配套來看。蔡其昌想法是中火每完成1部新燃氣機組商轉,順利運轉2年後就讓2部舊燃煤除役,但不拆機,保留緊急危機時可上場,最晚10部燃煤機組在2035年全部除役,如此仍比台電規畫的2046年全部退役快11年。昨傳出此消息時,台電內部有點傻眼,說「翻轉太大」,比原定計畫早很多。台電發言人張廷抒正式回應表示,先看周五立院三讀是否通過後再來研究,台電會依國家政策決定。至於提前除役是否影響供電?他說,台電會根據供電量、未來用電需求等計算,需要一些時間,沒那麼快有答案。台電內部表示,談提前除役,就得讓新燃氣機組上來,有新的才能讓舊的退下,唯有做好銜接,穩定供電,才能照決議去走。主管能源的曾文生,並未一下子否定蔡其昌提議,只說內部還要評估、精算,要整體配套看。至於蔡是否提前告知將開記者會主張中火燃煤提前除役?他則搖頭不回應。
最新10年電源開發計畫曝光!新增830萬瓩供電 燃氣商機最大上看千億
最新一期十年電源開發計畫即將出爐。配合2025年非核家園計畫,未來新增發電將依賴燃氣、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多元化的發電來源,其中燃氣所創造的商機最大,預估上看千億元。經濟部將在第一季內公布「長期電源開發計畫」,未來九部新燃氣機組、離岸風電等新計畫內容最受矚目,預計2029年裝置容量將新增燃氣730萬瓩、離岸風電400萬瓩,扣除容量因素後,合計增加830萬瓩供電能力,相當於增加2020年備轉容量率約17.29%。根據台電規劃,將在通霄電廠原址新設五部各66萬瓩的燃氣複循環機組,高雄大林電廠內設置兩部各70萬瓩的燃氣機組,協和電廠兩部各130萬瓩燃氣機組,總計九部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合計高達730萬瓩。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通霄二期採用天然氣發電,原先都由中油供氣,但中油考量整體供應的充足性,拒絕供氣給台電,因此台電規劃在台中港建立天然氣接收站,這是台電首座自建天然氣接收站,且後續供氣操作都由台電進行。大林電廠方面,台電規劃電廠內的舊電廠機組拆除後恢復空地,為求最大土地利用,因此將推新機組,且由於南部地區太陽光電數量龐大,為因應可能的電源供應缺口,因此新電廠機組同樣採取燃氣模式,能在最短時間提供穩定的電源。此外,經濟部正持續規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每年釋出1GW裝置容量讓開發商競爭,預計從2026~2029年,累計會有4GW裝置容量可以併網,依現有容量因素20%來推估,可望新增100萬瓩裝置容量,有助於穩定供電及提供產業供應鏈對於綠電需求。台電指出,相關計畫仍要通過環評,完工與併網時程都需依進度估算,會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爭取各機組在期限內完成併網發電,確保電源供應充足,滿足企業與社會用電成長需求。
【口罩廠心聲1】政府徵用加班趕 血汗微利共體時艱
在新冠肺炎爆出後掀起的「口罩之亂」,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管制口罩出口後,仍是一罩難求,全台灣大大小小的口罩工廠合中央強制徵用,產線全開、加班趕工生產口罩,但這樣賣命血汗的生產,業者透露其實利潤根本不高,但國難當頭,共體時艱;只是每天這樣生產,口罩還是不夠,業者也納悶「到底口罩都到哪裡去了?」「員工們都趕加班趕到很累了,還得擔心不織布等原物料會斷貨,這樣的生產聽說要到4月底,還真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負荷得下去?」生產醫療口罩、防護衣等不織布醫療物資的廠商說,他自疫情傳出後工廠被徵用,一直忙到現在;因為政府一聲令下,業者配合以很低的聯標價格生產,全部提供給政府,外界還以為相關產業跟業者在這個時候可以賺很多,其實不然,因為跟以往由醫院等醫療機構採購的相比,政府收購價低很多,這樣的價格只能算是微利,但國家遇到了這樣的危機,只能盡力共體時艱,協助政府度過疫情衝擊所帶來的口罩荒。蘇貞昌14日到新北市視察口罩設備生產新機組時表示,目前政府擴建60條口罩產線同時進行,將原本半年的工期縮短為一個月,再加上政府協助的9台機組配置給相關廠商,每條生產線一日可產10萬片口罩,60台機組每日可產約600萬片口罩,3月初即可達到每天產能1000萬片,號稱台灣將成為世界第2大口罩生產國。政府花費二億,擴建國內口罩生產量能,不過就在蘇貞昌視察口罩設備生產機組工廠的前一天,還傳出有未被政府徵用的合法口罩工廠,低調以1 片5元販售給附近鄰居,讓人質疑,是不是政府根本未先完全掌握國內原有工廠的生產數量,也還沒充分利用既有產能,就急著花錢建置新的生產線。經濟部長沈榮津鬆口說,徵用口罩是先從大規模業者開始,經濟部進一步解釋因人力有限採分階段徵收,目前政府徵用的前三批共29家的量能已超過總產量的8成,後續新的產線在交機後將會提高口罩產量。
躍升全球第2大口罩生產國 蘇貞昌:最快月底日產1000萬片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地延燒,行政院1月底拍板投入1.8億元新建口罩生產線,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上午,前往新北市視察口罩新機組,蘇貞昌表示,最快再2個禮拜,我國口罩產能就能達到每日1000萬片,躍升成世界第2大的口罩生產國。政府新購置60台機具,明天第1批機台送出後,最快在2月底至3月初,口罩產能可增加600萬片,每日能達到1000萬片,台灣將成為世界第2大口罩生產國。隨著我國口罩產能逐步提升,蘇貞昌也指示,國高中及小學開學後,將由教育部提供口罩,但強調應正確使用,非必要不需配戴。蘇貞昌表示,口罩的配置分成幾個階段,第1階段是實名制購買,所有國人每7天可以買2片;第2階段是把增加口罩產能,並優先提供給醫護同仁、基層診所、重大疾病患者、警察、大眾交通運輸司機,或是必須特別服務的第一線產業人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