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
」 新物種 美國 滅絕 水母可以同步生活在陸地與水中的新品種老鼠 秘魯發現27種全新物種
秘魯西北部阿爾托馬約(Alto Mayo)地區近期成為科學界矚目的焦點。一支由「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主導的探險隊從2022年起便在當地進行調查。後續在調查約190萬英畝的森林與農業區域後,意外發現27個全新物種,包括擁有奇特頭部的「腦袋腫脹魚」和一種可以同時在水陸兩棲、腳上長有蹼足的老鼠。根據《CNN》報導指出,研究團隊調查記錄的2000個物種中,其中有4種哺乳動物、8種魚類、3種兩棲動物及10種蝴蝶被認定為新物種。據了解,這些物種雖生活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的環境中,但此前從未經過正式命名。其中一種半水生老鼠因其蹼狀腳趾而備受關注,但這種老鼠僅出現在一片受農業威脅的沼澤森林中,也因為這種水生老鼠的出現,該片沼澤森林成為優先保護地區。另一個引起關注的新物種是「腦袋腫脹魚」。該款魚類以其巨大的腫塊狀頭部,目前科學家對這部位的用途仍不甚了解。負責此次調查的拉森(Trond Larsen)推測,這個腫塊可能與魚類覓食行為有關。拉森也提到,這種獨特的特徵,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而研究人員的報告也指出,當地有49個物種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面臨滅絕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森林砍伐與農業擴張是當前最大的威脅,呼籲進一步採取行動保護當地生態。調查團隊強調,這些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也為制定保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基礎。研究人員希望,透過與原住民社區的合作,能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尋求平衡發展的解決方案。
國境之南發現新物種! 國海院命名「太平島紡錘鰕虎」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攜手海洋大學,組成聯合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調查隱蔽性魚種,意外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南沙太平島海域發現世界新種鰕虎科魚類「太平島紡錘鰕虎」。上圖採集自南沙太平島海域、下圖採集自小琉球海域。(圖/國海院提供/中國時報林瑞益高雄傳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指出,鰕虎是魚類分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全球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台灣就有超過260種。紡錘鰕虎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與亞熱帶,為岩礁及珊瑚礁區的底棲中小型魚類。此次命名的世界新種「太平島紡錘鰕虎」是棲息在珊瑚礁區的隱蔽種,不易發現。研究團隊詳細比對台灣及南海的分類學研究資訊後,運用形態學及分子證據佐證,明顯區隔近緣種的紡錘鰕虎,才確認此新種的存在。「太平島紡錘鰕虎」是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第6種紡錘鰕虎,目前發現穩定棲息於太平島約5至20米水深的珊瑚礁海域,只有極少量曾在台灣西南部小琉球海域被記錄下來,成魚體長大約3至6公分,體態透明並有許多黃色小斑點,背鰭則有2個深黑色圓斑,不同於其他紡錘鰕虎體色。國海院海生中心主任張至維表示,海大團隊過去在1994年做過零星太平島海域魚類調查,當時曾採集到與槍蝦共生、前所未見的鰕虎科魚類,於2006年以「太平島鈍鯊」公諸於世。國海院與海大團隊自2022年起共同調查太平島魚類,並在今年完成命名另一個太平島世界新種。這2種鰕虎都是以太平島周邊海域為主要棲地,因此未來對該海域的生態保育,將有助於維護這些嬌客的重要棲息地。
罕見!2.2米長「蒙面翻車魚」遭沖上美國海岸 學者:原本被認為只生活在南半球
大魚通常生活在特定的深海環境,突然出現在海岸上可能是某種環境異常或生態問題的徵兆,例如水溫變化、污染或其他環境壓力,當牠們出現在不尋常的地點時,就會引起科學界和民眾的關注,日前一條原本被認為只生活在南半球溫帶水域的罕見大魚,被沖上美國俄勒岡州海岸,吸引了大量圍觀者。根據外媒《CNN》的報導,一條7.3英尺(2.2米)長的蒙面翻車魚於4日出現在吉爾哈特(Gearhart)的海灘上,截至7日,牠仍然停留在海灘上,可能會再停留數週,因為牠們堅韌的皮膚使食腐動物很難刺穿。從水族館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出,一條扁平、圓形、灰色的魚側臥在沙灘上,旁邊還有人和車子當比例尺,能看出這條魚的巨大尺寸和體型。據海濱水族館稱,最初大家認為這種魚只生活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但「這一理論將受到挑戰,因為最近有一些魚被沖上加州的海岸,還有一條甚至遠至阿拉斯加」。這條蒙面翻車魚也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一位來自紐西蘭的研究員尼嘉德(Marianne Nyegaard)與水族館聯繫,表示自己曾經研究過翻車魚,她在查看照片後,確認這確實是一條蒙面翻車魚(hoodwinker sunfish),這種翻車魚比常見的翻車魚更為罕見,她也指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採樣的最大個體。事實上,尼嘉德在2017年發表的研究中,通過基因取樣和觀察發現,蒙面翻車魚(學名Mola tecta)是一個不同於普通翻車魚(學名Mola mola)的物種。水族館表示,「Tecta」在拉丁語中意為隱藏或偽裝,指的是這「光明正大地隱藏」的新物種。
從南半球來的?美海灘驚見2公尺巨型翻車魚 「膨脹如硬幣」嚇傻專家
美國俄勒岡州西北部的吉爾哈特海灘(Gearhart Beach)上,日前有條身長約7.3英尺(約為2.2公尺)的巨型翻車魚被沖上岸,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觀看這個奇景。不過,卻有專家指出,曾經人們認為這種魚通常只會棲息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因此也引起了各界對於此現象的討論。根據《CNN》的報導,從海濱水族館(Seaside Aquarium)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這條翻車魚的身形怪異,張著嘴側躺在沙灘上,膨脹的樣子像是一枚圓扁的硬幣。海濱水族館提到,他們在當地時間6月3日發現這條翻車魚,而一般來說,大家普遍認為這種魚只生活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中,但近期有多次在加州海岸發現翻車魚,更有一條抵達了阿拉斯加北部。紐西蘭研究人員瑪麗安(Mariann Nyegaard)收到了相關訊息過後,直言照片中的並非普通的翻車魚,而是她於2017年發表相關論文中發現的新物種「騙子翻車魚」(hoodwinker sunfish),因此她想要向水族館取得這條魚的基因樣本。後來,水族館拍攝了那隻翻車魚的更多照片,並記錄了測量結果,發現「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翻車魚樣本」。據悉,截至8日,翻車魚仍留在海灘上,而水族館也在臉書上表示,「牠可能會在停留幾天,甚至幾周,因為牠們堅韌的皮膚讓食腐動物很難刺破外皮」。
OVO推智慧投影機、可K歌電視 執行長:全年營收上看3億元
台灣正版電視盒暨智慧投影機品牌OVO,發表首款超旗艦Ultra HD智慧投影機「真4K無框電視」K9,及最新力作「可K歌HiFi電視」KT65/55,OVO 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有順表示,「OVO智慧投影機在2023年銷量突破2.1萬台,今年估計會持平。」不過在可移動電視「推推閨蜜機」及超短焦投影機的帶動下,全年營收有望到3億元。OVO表示,推出的首款超旗艦Ultra HD智慧投影機「真4K無框電視」K9,及最新力作「可K歌HiFi電視」KT65/55,即日起於 Hihibox 及 WaBay 挖貝雙平台群眾募資起跑;同時也宣布,募資突破 1,900 萬元的可移動電視「推推閨蜜機」TT1正式上市。吳有順指出,每個人使用網路的時間越來越長,帶動「大螢幕與可移動性全都要」的趨勢,因此推升新型態顯示器「智慧投影機」的成長,及新物種「可移動電視」的出現。OVO 將高亮度、高性能4K智慧投影機價格帶進入普及價位,相較於一般電視尺寸,在超百吋畫面上更可充分表現 4K 細緻畫質與沈浸感根據洛圖科技(RUNTO)2024年3月公布數據,投影機市場規模持續成長,2023年在大陸市場下滑的情況下,全球市場依然有5.2%的成長;預估今年將成長9.7%,突破2,000萬台大關,其中4K等高端機型成長率高於平均。OVO最新力作「可K歌HiFi電視」KT65/55,內建豐富影音內容、HiFi聲霸與K歌系統的「影音K三合一」4K智慧顯示器。支援4K HDR10+、杜比音效、關螢幕聽音樂、藍牙音響模式、語音搜尋點歌,以及歷經5年研發累積的新一代K歌系統。串流影視、杜比音響、卡拉OK三大功能,一機搞定。KT65 售價 29,980 元,預購價 19,988 元;KT55 售價 22,980 元,贊助只要 14,988 元。至於可移動電視「推推閨蜜機」TT1,是一款可以推來推去、轉來轉去、前傾後仰、高高低低的 27 吋FHD智慧顯示器,擁有開放自由安裝 APP,首創續航 8 小時、免組裝等眾多特色。即日起正式上市,攜手家樂福首發,並上架OVO官網、momo、PChome 24h、Yahoo、蝦皮購物等電商開賣,建議售價 29,980 元,上市推廣價只要 25,980 元。
雲林街頭「詭異抱臉蟲」現蹤!遇到鏡頭還會閃 網揭開神秘面紗
雲林街頭竟有「神秘生物」出沒!有民眾1日上傳了一段詭異生物的短片,只見畫面中有一隻非常像大蜘蛛或經典科幻電影《異形》系列中抱臉蟲(Facehugger)的詭異生物,在路上行走,當原PO鏡頭對準牠拍攝時,牠還會急忙跑到路旁的車子後面躲起來,影片發布至今以吸引逾1600則留言。對此,也有神通廣大的網友揭開了「牠」的真實身份,原來只是「風鈴木的翅果」在隨風飄動飛行。當鏡頭拍向「牠」時,牠還會快速移動,急忙躲到路旁的車輛後方。(圖/翻攝自Facebook/路上觀察學院)有網友1日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發布短片稱「???我一直看著他,默默拿起手機。被人類發現了,快躲起來」只見畫面中有一隻褐色的長腳生物,看起來有點像蜘蛛或抱臉蟲,但腳看起來更多,當鏡頭拍向「牠」時,牠還會快速移動,急忙躲到路旁的車輛後方。影片曝光至今也吸引超過1600則留言,「魔戒裡面千年樹精的僕人們,樹枝小精靈」、「抱臉蟲!」「喵的,都偽裝成這樣了還被發現,緊造!」「寄生獸」、「很認真看想說這麼大的蜘蛛」、「新物種可以上國際期刊發表」、「外星人:被發現了,快逃」、「看了很多遍,他確實是站起來快速跑走的!!!」「抱臉蟲剩下骨骼的時候。」經典科幻電影《異形》系列中的抱臉蟲(Facehugger)。(圖/翻攝自X平台)對此,也有神通廣大的網友揭開了「牠」的真實身份:「地上白色物是風鈴木的翅果,隨風飄落播種,翅果會依風向飄動飛行,若風向角度ㄧ致,或飄行到背風處,很容易在地面結團卡住,再加上這幾天又下雨,若翅果落下時地面潮濕,也會因此黏在地面不動……著地時角度剛好垂直,被風擾動就有影片中的效果。」網友也附上照片,指出這是「風鈴木的成熟果莢還在樹上時,尚未落下的樣子,外面長長褐色狀物即是影片中移動的果莢,中間白色物為其翅果,具旋轉飄行能力,藉由風力達到播種的效果,即為影片中白色飛行物。」風鈴木的成熟果莢還在樹上時。(圖/翻攝自Facebook/路上觀察學院)
比現有最大重近2倍!澳洲巨型絕種袋鼠被發現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3種已滅絕的袋鼠新物種,而其中一種體重可達170公斤,比現在最大的紅袋鼠重近兩倍,但比起也已絕種、可重達200公斤的巨型短面袋鼠(Procoptodon goliah)要輕一點。根據研究,這些袋鼠在500萬至4萬年前曾在澳洲生活過,而牠們是屬於已經絕種的原齒袋鼠屬的一部分,該屬「看起來像灰袋鼠,但通常更矮胖,肌肉更發達」。澳洲SBS新聞作了以上報導。該研究耗時5年的時間,對800多個標本進行了3D掃描。紅袋鼠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袋鼠,也是澳洲最大的哺乳動物及現存最大的有袋類。牠們廣泛分布在澳洲大陸,雄性紅袋鼠身長1.4公尺,重85公斤,站立時約高1.5公尺。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古生物學家發現3種已滅絕的袋鼠新物種,而其中一種比現在最大最健碩的紅袋鼠大出近兩倍。(圖/摘自澳洲Flinders University官網)另外,兩個新命名的絕種袋鼠和其他袋鼠,也有很大的不同,古生物學家卡爾(Isaac Kerr)表示,主要分別是牠們多以四肢行走。據研究,袋鼠是約在500至1000萬年左右開始跳躍,由於澳洲變得更加乾旱,牠們需要更有效率地移動更長的距離。絕種原因,研究人員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是澳洲原住民獵殺了牠們,但他也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牠們的滅絕是由於環境的自然變化,還是人類直接造成的重大環境變化造成的。
厄瓜多世界最大蛇類! 6.1公尺「北方綠水蚺」與生物學家共游
厄瓜多雨林中發現新物種!亞馬遜研究人員在當地發現這款「北方綠森蚺」(Northern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akiyama),科學家預估這種蛇長約6.1公尺,重達200多公斤,有望成為當今體型最大的蛇。從影片畫面可見,負責研究亞馬遜生態的荷蘭生物學家馮克(Freek Vonk)團隊在厄瓜多雨林段的水中驚喜和這條超巨大蛇類合照,研究團隊原以為為發現全球最大蛇類之一的「森蚺」(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murinus),結果發現是全新物種。根據《路透社》引述科學雜誌《多樣性》(Diversity)上所公布的一項研究,這條巨蛇雖然與森蚺看起來非常相似,基因差異卻高達5.5%。最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北方綠森蚺」另外,據20年來一直在研究南美發現的水蟒物種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學教授弗萊(Bryan G. Fry)也表示,「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遺傳差異,特別是當人類與黑猩猩只有2%差異時」,他認為這項發現證明,北方綠森蚺和森蚺在1000年前就已分離成兩種物種。過去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是穿梭在亞馬遜叢林的亞馬遜森蚺,最重可達250公斤以上,但是新發現的北方綠水蚺有可能取而代之,雖然兩個物種在亞馬遜雨林經過約1000萬年的分道揚鑣,北方綠水蚺與亞馬遜森蚺在樣貌和習性上仍有許多相似之處。據研究顯示,牠們都是靠驚人的力氣並利用肌肉擠壓殺死獵物的無毒蛇;大多生活在水中,因此兩者的鼻孔和眼睛都已經進化到頭頂,可以潛在水中一邊呼吸,一邊在水面上搜尋獵物。亞馬遜發現世界最大的蛇「北方綠森蚺」。(圖/翻攝自X)
台灣白蟻家族再添新成員! 興大團隊發現2新品種
台灣白蟻家族又有新成員!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研究團隊歷經10多年追蟻,上個月發表「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兩個新物種,也使得台灣已知的白蟻家族成員已達到5科、23種,李後鋒也計畫推動出版《台灣白蟻誌》相關書籍。興大19日發表的「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新物種同屬「木白蟻科」,李後鋒形容,木白蟻家族是研究難度高的一群白蟻,牠們比其他白蟻還要「挑食」,只吃特定溼度的木材,蟻巢四散在森林中的各個角落,且隱身在木材深處,光是要找到牠們的家就是一大挑戰。他回憶,2007年採集到白足樹白蟻,但直到2014年才收到第2個樣本,前後歷經10多年時間,不間斷的在台灣各地尋覓,經過慢慢抽絲剝繭,才終於解開牠們的身世之謎。另一個物種綠島新白蟻則在2015年首次採集到,歷經近10年才確立牠的分類地位,由於綠島新白蟻分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如同牠的名稱,全世界目前只有綠島才能看見牠們的蹤跡。多數人對白蟻的印象是威脅居家環境的害蟲,李後鋒表示,台灣的23種白蟻中,會造成危害的僅占小部分,主要為台灣家白蟻、格斯特家白蟻兩種;台灣山林間分布的白蟻則是大自然中重要的分解者,也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李後鋒表示,本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Taiwania》,完成台灣白蟻命名的階段性工作後,接下來預計推動《台灣白蟻誌》書寫與出版計畫,彙整目前所知的白蟻生物學資訊,提供研究人員及一般民眾一部台灣白蟻研究全方位指南。
Gogoro新推旗艦車種搭載高通晶片 總座:今年拚機車市場市占率達雙位數
Gogoro今(30)日舉辦新車發表會,以「電馭新物種」作為本次旗艦車款的主題,結合全新外觀、動力和科技,推出Gogoro Pulse、Gogoro Pulse Pro及Gogoro Pulse Ultra共3種車型,售價109,800元起,預計今年第二季下旬開始交車。Gogoro總經理姜家煒在會後表示,「今年Gogoro的目標是整體機車市場市占率提升到雙位數。」數位矩陣式頭燈為全台二輪獨家照明科技,具有自適應燈光系統、主動彎道輔助燈。(圖/劉芯衣攝)「2005年我們推出首款Gogoro,接著推出其他車種,是希望可以持續扎根、拓展消費族群,以達到電動機車的普及化。」Gogoro產品長彭明義提到,這次推出的旗艦車種,就是要照顧原本的消費者,帶來原本的感動,「目標族群有3種人,分別是忠實顧客、對性能有要求的人、對科技有要求的人。」而這次Gogoro Pulse在性能部分,為了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能耗的損失,Gogoro Pluse採用全新H1萬轉永磁同步馬達、空水冷複合式散熱與Hypercore 電控核心組成新一代Hyper Drive動力系統,可輸出最大9kW/4.28kgm的動力表現,最大轉速更達11,000rpm,且0至50km/h僅需3.05秒。由於性能的提升,Gogoro更強調「安全、便利」的必要性,因此首次搭載數位矩陣頭燈,具有自適應燈光系統、主動彎道輔助燈;同時也需要有「智慧、互動」功能,因此除了標配Apple錢包機車鑰匙、Apple的尋找功能以外,還配有10.25吋iQ Touch HD儀表板,可整合即時導航、電池交換站與多種騎乘模式,同時也設置彈射起步模式、電車性能音效。隨著全球對永續生活和電動化運具的需求成長,高通技術公司為兩輪車和新型汽車等領域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推動都會交通轉型。此外,全景高清觸控螢幕搭載高通新一代Qualcomm Snapdragon QWM2290晶片,是高通首次與電動二輪車合作,展現豐富數位功能與人機互動介面,並可透過熱點實現即時連網。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Laxmi Rayapudi表示:「我們期待與Gogoro合作,進一步擴展Snapdragon數位底盤 QWM2290 系統單晶片,為微移動產業建立更多創新典範。」
中國發現新物種!長有「橘色舌頭」王氏花園蜥蜴 科學家示警:不要吃
中國發現了1種新的爬行動物物種,被稱為王氏花園蜥蜴,牠是種小型生物,身長只有9公分,還有顯眼的橘色舌頭,據報導這種蜥蜴以蜘蛛和各種昆蟲為食。目前研究人員認為該物種並未受到威脅,因此沒有滅絕危機。據《太陽報》報導,王氏花園蜥蜴是種新發現的鬣蜥,這個新物種的學名是Calotes Wangi,牠的體型相當迷你,身長只有9公分,且有顯眼的橘色舌頭,據說這種蜥蜴以蜘蛛和各種昆蟲為食。研究人員在《ZooKeys》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描述了這項發現,黃勇研究員表示,「從2009年到2022年,我們在華南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調查,並採集了一批雲斑蜥蜴物種複合體的標本,發現我們認為的雲斑蜥蜴種群分佈在華南地區各處。」調查發現,蜥蜴晚上會趴在傾斜的灌木樹枝上,靠近樹枝睡覺。而目前研究人員認為該物種並未受到威脅,他們指出,確實有時「牠們會被當作藥用」,但「在實地調查中,我們發現牠的族群數量相對較多,所以目前該物種並未受到威脅。」然而,在某些地區,牠們的棲息地正在被分割。因此專家也建議,各國政府應採取措施保護蜥蜴,以防止牠們被食用和用於醫療產品,同時也要更加關注爬行動物的族群變化。
新物種武裝雙棘蟹入侵南台灣「西子灣最多」 專家呼籲別勿食
高雄漁民近年來在西子灣海域,都會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經學者鑑定後發現這種螃蟹是外來種的武裝雙棘蟹,目前由台南的漁光島到屏東的佳冬都有牠的足跡,高雄西子灣發現數量最多,不少釣客都說曾經看過,但因為不熟悉,不敢亂食用,專家也指出,由於無法確認這種螃蟹是否有毒,除了不可以亂吃外,也要預防會對原來的生態系統造成衝擊。高雄西子灣海域武裝雙棘蟹愈來愈多,日捕千隻。(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甲殼附著藻類,幾乎快隱身在礁岩之中,外型奇特的物種,西南海域的漁民,捕獲到牠的頻率年年升高,引發研究人員的好奇心,抓上岸後,發現牠是外來種武裝雙棘蟹,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一年來的追蹤,西南沿海都有牠的蹤跡,這種寶石蟹科的武裝雙棘蟹,常棲息在礁砂混合岸邊,原生地在墨西哥瓜地馬拉等緯度與台灣相近的海域,可能因此在台灣沿海繁殖。有趣的是,國海院在水下調查時,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原本就生存於台灣海域的粗甲裂額蟹(Schizophrysaspera)在水下的外觀形態非常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雖然牠體型只有10多公分,動作也較緩慢,但學者擔心外來種會威脅生態,根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林嘉瑋表示,「推論可能是因為牠本身也沒有食用價值,應該是被一些漁船,他們出外捕魚的時候困獲,然後滯留在他們的壓艙水等,到台灣他們換水的時候剛好把牠放出來」。據海洋學界調查,台灣水域已記錄外來入侵物種有27種魚類、4種甲殼類,其中近10年發現的正是「武裝雙棘蟹」,研究人員分析目前蒐集的資料發現,在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都有發現武裝雙棘蟹蹤跡,捕抓數量較多的則是在高雄西子灣,數據也顯示,全年皆為繁殖季,推測春季及秋季應是抱卵高峰。針對武裝雙棘蟹頻頻現蹤,學者表示,這款蟹因甲殼硬、所以天敵少,若要人工移除,就怕誤捕其他物種,執行較困難;目前國海院會持續調查研究牠的分布範圍及繁殖季節等,掌握牠在野外的狀況,研擬後續作為。
亞馬遜發現「外星黃蜂」!宿主被刺穿吸血、產卵 再遭幼蟲活生生吃死
科學家在亞馬遜發現全新的可怕物種,該體長僅1.7公分的「外星黃蜂」雌峰,會透過尖刺的產卵器官將卵植入受害者體內,幼蟲只要破卵而出,就能由內而外享受「大餐」。來自猶他州立大學的該項目研究者凱萊奇(Brandon Claridge)告訴《生活科學》雜誌,這種學名為Capitojoppaamazonica、來自秘魯阿爾帕瓦約-米沙納(Allpahuayo-Mishana)國家保護區的懾人黃蜂,常選擇毛毛蟲、蜘蛛或甲蟲作為宿主。雌蜂爬到宿主身上後,會瘋狂用觸角觸摸對方,等確定可以寄生,便將單顆卵植入宿主體內。該黃蜂具有獨特的產卵器官。(圖/翻攝自推特)凱萊奇指出,比起幼蟲從宿主體內「吃死」對方,並待在屍體內繼續進食,蜂群若發現有苦主被同類刺穿,進而「蜂擁而至」到宿主身上瘋狂吸食血淋巴(類似脊椎動物血液的體循環液體)的場面及習性更加駭人。團隊還發現雌峰會在不產卵情況下,用產卵器官刺傷宿主再吸血的習性,推測是為獲得讓卵發展成熟所需營養。凱萊奇也透露,阿爾帕瓦約-米沙納保護區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龐大地區,這新品種黃蜂,不過是他們新發現的109種物種的其中之一。
阿拉斯加海底「金蛋」考倒科學家 不排除「未知新品種」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近期在阿拉斯加灣執行深海探索任務,結果在其間發現一枚外型宛如雞蛋形狀的金色神秘球體。後經科學家研判後,甚至不明確其真實來歷,推測可能是某種新物種,或是現有物種的未知生命階段。根據《merkur》報導指出,這個神祕的金色蛋狀不明物體,是由NOAA在阿拉斯加灣約2英里的深度的海洋中所發現的。NOAA主要是負責研究地球的海洋、大氣和沿海地區,並使用遠程操作繪製阿拉斯加海岸附近未開發的深海棲息地的地圖。而由於這個神祕的金色蛋狀不明物體,表層上有一個明顯的破洞。一名研究人員就表示「這樣看起來,不是有東西試圖進入內部,就是內部有東西試圖闖出來」。雖然科學家已經透過調查球將金色蛋狀不明物體取回研究,但截至目前為止尚不清楚金色蛋狀不明物體究竟為何物,目前科學家正在針對金色蛋狀不明物體進行檢測與DNA分析,希望能辨別出其身分。普利茅斯大學深海生態學家豪威爾教授(Kerry Howell)表示,DNA的檢測,應該能判斷出這個物體是屬於哪個海洋生物科,但由於人類目前僅對小部分的海洋生物進行DNA測序,所以應該無法精準的判斷金色蛋狀不明物是屬於哪種物種。豪威爾教授認為,金色蛋狀物看起來很像是某種生物的蛋,如果真的是蛋的話,因為它體積相當龐大,又是哪種生物的蛋,這對海洋研究而言,可以說是件大事情。豪威爾教授也表示,在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物種並不罕見,但通常這些物種可以被歸類到一個廣泛的類別中。
9成以上人類慘遭滅絕,恐與「這件事」有關係
極端氣候對人類的威脅,或許早有先例。一項8月31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研究,指出史前人類的重大發現。據該研究,大約在80萬至90萬年前,有98.7%的人類祖先慘遭滅絕。科學家相信,這可能與極端氣候脫不了關係,但也讓現代人的祖先——「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趁勢出現。這項研究,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員——李海鵬、意大利、美國學者合力完成。他們使用自主研發的「快速極小時間溯祖(FitCoal)」工具,根據3154名在世者基因分析演化歷史,指出人類祖先在93萬年前,開始出現族群崩潰!全族群個體數,從9萬8000個驟減到1280個,這情況甚至持續了約11萬7000年。科學家推估,極端氣候可能是崩潰主因。這次事件,剛好發生在全球氣候最動盪的時期:冰河期延長,海平面下降,非洲、歐亞地區可能經歷了長期乾旱…這些氣候條件,顯然讓當時人類搜集食物是難上加難。然而,研究報告的資深作者之一、羅馬大學人類學教授曼齊(Giorgio Manzi)和他的同事認為,這一階段帶來的生存壓力,可能也催生另一種新物種: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海德堡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以及與人類近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共同祖先。而智人(Homo sapiens)則約在30萬年前開始出現。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時間的化石記錄相對較少。曼齊指出:「我們知道在60萬到90萬年前,非洲化石記錄幾乎沒有,而在這之前和之後,都有更多的化石證據。」歐亞地區也一樣,例如80萬年前出現了歐洲古老人種「前人(Homo antecessor)」,而後大約20萬年則出現空白期。然而,未參與該研究的專家,對這創新的估算方法表示懷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族群遺傳學家席佛斯(Stephan Schiffels)表示:「這有點像只從幾分鐘後抵達湖岸邊的漣漪,來推測落入湖中央的石頭大小」他認為研究結果雖令人驚訝,但仍需更多有力證據支持。無論如何,氣候變遷是人類終將面對的課題,無論結果正確與否,仍要時刻緊惕在心。
異形抱臉蟲有近親?南極海驚現怪異物種 海草莓擁有20隻觸手
電影《異形》(Alien)中,由異形卵孵化的產物抱臉蟲 (facehugger)擁有8條腿,尾巴細長,有點像長了尾巴的蜘蛛,會抱住人臉然後轉移到人身體裡,電影中的抱臉蟲,在被害者身體內成長後會破胸而出,將被害者的 DNA 與自身的 DNA 相融,成為不同形態的最終成體,沒想到如今有科學家在南極海洋發現抱臉蟲的分身!南極海洋深處發現了外觀貌似草莓,卻延伸出20隻羽星狀觸手的新物種。(圖/翻攝自推特)根據《每日星報》等外媒報導,南極洲的科學家最近在冰冷的南極海洋深處,發現了一個體型獨特的新物種,外觀貌似草莓,卻延伸出20隻羽星狀觸手,體型相當巨大,宛如外星生物一般。海草莓在南極生活的範圍相當廣,從海平面下20到2000公尺不等。(圖/翻攝自推特)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海洋學研究所的學者,在2008至2017年期間進行了多次考察,不料卻在某次拖網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這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海草莓」(Promachocrinus fragarius),認為是屬於南極海羊齒(featherstar,亦稱海羽毛)的一種,是最古老原始的棘皮動物。「海草莓」近看就跟抱臉蟲一樣詭異,細長的腕臂上分成多個小節,可以任意捲曲、擺動,與海星或海參等海洋無脊椎生物相似,但體型卻大許多,據悉,海草莓在南極生活的範圍相當廣,從海平面下20到2000公尺不等。科學家還指出,海草莓的色彩鮮艷,不像照片上看起來的單調,顏色從紫紅到暗紅不等,游起泳來有如海中的大毽子一般,這項新研究也刊載在今年7月發表的同儕審查期刊《無脊椎動物系統學》(InvertebrateSystematics)中。相關報導在網路上也引發不小討論,有網友看了表示,「發現新品種外星人」、「可能是從隕石來的」、「異形啊」,甚只有網友直呼,「這是讓人最不舒服的生物」。海草莓在南極生活的範圍相當廣,從海平面下20到2000公尺不等。(圖/翻攝自推特)
南韓獨島發現「圓杯石珊瑚」 1872年前曾在菲律賓東部現蹤
8月16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院(KIOST)表示,目前在獨島西南海域發現了韓國未記錄物種丁香石珊瑚科個體,並將其命名為「圓杯石珊瑚(Paracyathus rotundatus)」,已向韓國國內學術雜誌進行了報告。圓杯石珊瑚的特寫。(圖/翻攝自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院)2202年8月,韓國海洋科學技術閔元基(Wonki Min)博士的研究團隊與禹錫大學黃成鎮(Seongjin Hwang)教授的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在獨島西南海域水深7公尺處,發現了韓國未記錄物種「圓杯石珊瑚」,雖然該物種曾在其他國家曾發現過,但在韓國還是第一次見。通過對該物種的形態特徵和分子生物學分析,研究團隊將該物種歸類為丁香石珊瑚,學名為「Paracyathus rotundatus」,因其突出的外部形狀是倒圓錐狀,故將其命名為「Paracyathus rotundatus」,韓文意思是「圓形側杯石珊瑚」。此次報導的石珊瑚在1872年首次在菲律賓東部薩馬島發現,雖然其主要棲息地是熱帶水域,但這次卻在遙遠的北部獨島海域發現。在2021年與2022年時研究小組還在獨島海域發現了稀有的亞熱帶魚類「扇尾線魚」和「藍魚」,這意味著獨島海域的海洋生態系統受熱帶、亞熱帶環境的影響較大。這一發現表示KIOST的獨島可持續利用研究有著很大的成果。KIOST總裁姜道亨(Dohyeong Gang)表示,「發現以前在韓國水域中未發現的新物種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我們可以確保海洋生物資源的主權,並檢查海洋環境變化的規模」,之後他們將繼續開展研究,監測包括獨島在內的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變化。
17歲高中生踏青抓螃蟹 一查驚見形態超特殊「竟是地球新物種」
大陸廣西省玉林市17歲少年張逸軒熱愛自然和生物,去年在容縣都嶠山某個山澗發現了幾隻螃蟹,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直覺這些螃蟹並不尋常,於是帶了7隻回家研究,經過顯微鏡下解剖觀察後發現,這種螃蟹跟同屬的其他物種相比,雄性腹肢末端比較狹窄,且邊緣外翻,近日證實是新物種,命名為「卷肢華石蟹」。《玉林日報》報導,張逸軒今年17歲,是玉林高中一名準高三學生,個子不高,濃密的黑髮下是一雙看起來有些迷糊實則清明的小眼睛,下巴故意蓄起的小鬍子彰顯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沉穩。張逸軒父親透露,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最大的樂趣就是跟小夥伴摸魚捉蝦,因此造就了兒子熱愛大自然的個性。張逸軒從小就特別喜歡魚蝦蟹。(圖/翻攝自玉林日報)或許是受了爸爸的影響,張逸軒從小就特別喜歡魚蝦蟹,後來智慧型手機興起,為了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爸爸媽媽一有空就帶他到戶外玩,去擁抱大自然。去年,張逸軒在容縣都嶠山某個山澗發現了幾隻螃蟹,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直覺這些螃蟹並不尋常,於是帶了7隻回家研究。經過顯微鏡下解剖觀察,張逸軒發現這種螃蟹跟同屬的其他物種相比,雄性腹肢末端比較狹窄,且邊緣外翻,通過查閱大量文獻,並從形態學的角度鑑定,認為這種螃蟹是一個新物種。在網友建議下,張逸軒聯繫到南昌大學鄒節新副教授,並將標本寄往南昌,在對方指導下,他進一步提供關於這種螃蟹的生活環境、產地等相關信息,結合基因分子檢測,這種螃蟹被確定為新物種「卷肢華石蟹」。
中山大學發現新物種「無眼魚」 研究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刊登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生活在澳洲聖誕島與菲律賓邦勞島海下水蝕洞(anchialine caves)中,有一種咖啡色小型鯙科魚類,為了適應無光的洞穴,具有極小的眼睛、甚至無眼。團隊今年3月正式發表為新物種並命名為「豆眼鰭尾鯙」,研究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刊登於網站。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及「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發現,洞穴魚類在適應少光或無光環境的同時,身體也產生了相對應的改變,其中一項便是眼睛退化或完全消失。團隊指出,豆眼鰭尾鯙是第1種已知在海下水蝕洞棲息的鯙科魚類。一般裸胸鯙多被認為是海洋性魚類,只有極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或汽水域,豆眼鰭尾鯙則罕見地在洞穴中的淡水層被陷阱捕獲,但暫時無法確定其是否真的棲息於純淡水,亦或從洞穴下層海水尋餌料味道游至淡水中。廖德裕表示,豆眼鰭尾鯙最大體長約40公分,主要鑑別特徵是比例極小的眼睛,在海水魚類極為少見。這次發現的9尾魚類樣本中,有2尾的左側眼睛已經完全消失,暗示著豆眼鰭尾鯙可能正處在適應無光環境的演化過程中。為了解洞穴魚類的組成、適應與演化,中山大學團隊今年5月前往菲律賓巴拉望著名的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調查,團隊深入完全黑暗的地下河中,意外調查到其他種類的裸胸鯙與魚類棲息於洞穴,目前團隊正分析此次採樣結果,並規畫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
香港驚見「24隻眼睛」神秘生物!專家曝身份急籲:有毒別碰
香港一群生物學家在當地的生態保育區,驚見擁有「24隻眼睛」的神秘生物,經基因分析發現,原來神秘生物是箱形水母的新物種。對此,生物學家將牠命名為「米埔三槳水母」,並提醒此種水母大多具有毒性,呼籲民眾切勿因好奇觸碰。據港媒《明報》報導,由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帶領的浸大研究團隊,3年前在香港的米埔自然保護區發現約400隻的「米埔三槳水母」,身體呈現透明、身寬約1.5公分、觸手約10公分長,且與其他箱形水母一樣擁有24隻眼睛,直到近日才基因分析出,為三槳水母科的第4個物種。研究團隊表示,新物種「米埔三槳水母」與普通水母生長的環境條件不同,牠們生活在水溫約為26℃至27℃的半鹹水河口濕地,不過鑒於全球已發現的箱形水母均有毒,雖然新品種的毒性尚未可知,但若看見「米埔三槳水母」仍應避免觸摸,以防出現過敏反應。研究團隊透露,這是香港首次發現箱型水母,此消息令人相當興奮,因為這意味著當地的生態環境,擁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值得繼續研究及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