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療法
」 英國 B型肝炎下個護國神山!再生醫療雙法三讀 為生醫業帶來四大重要效益
《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力挺台灣生醫產業,生醫業將繼半導體後,成為下個護國神山;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表示,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將為台灣生醫業帶來四大重要效益,最大的效益是,面對新興治療技術全球激烈競賽,將提供健全的法規,讓台灣有機會在國際上勝出;以訊聯研發幹細胞的衍生物外泌體為例,有健全的發展環境,無論新藥研發或CRDMO (委託研發代工)領域,均有打造全球外泌體研發中心與世界工廠的機會。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生醫是否能成下個兆元產業其實言之過早,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議題,近年來國際人才回流、生技產業打下根基,且再生醫療涵蓋新療法、新藥研發、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等多元化的運用,將成為電子產業後的另一個「亮點」。蔡政憲表示,台灣累積幾10年的細胞治療技術,若能銜接再生醫療製劑開發、快速審查,大眾就能享受細胞治療開發成功的新藥;舉例說明,過去5年多來國內多達305件特管辦法細胞治療計畫獲許可,對比5年前,醫界、產業投入人體臨床細胞治療每年僅個位數,近兩年則暴增到87件,足見蓬勃發展,簡單來說,細胞治療已有真實的數據,在既有基礎、在再生醫療雙法下能銜接到新藥查驗登記,大眾則能享受細胞新藥。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老年人關節退化等疾病,蔡政憲再以藥物經濟學角度為例,幹細胞再生醫學大約花費45萬元,相對於截肢進入長照,動輒花費300至400萬元,或關節受損嚴重失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其醫療花費與生命品質都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盲眼龍婆神預言?英國2024年已有3狀況實現 雷暴侵擾、GDP急遽下降0.3%
全球知名靈媒「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雖然早在1996年就離世,其生前的話語依舊受到熱烈關注,如準確預言出911事件、英國脫歐、俄烏戰爭等等。如今,盲眼龍婆對於2024年的預測似乎正在實現,讓英國人民感到不寒而慄。根據外媒《每日星報》的報導,盲眼龍婆曾經預言,表示2024年將出現巨大的經濟危機,並會影響到全球經濟體系,而事實上,英國正在面臨經濟衰退,其GDP在短短3個月內已急遽下降了0.3%。不僅如此,盲眼龍婆也曾指出,2024年將出現可怕的天氣事件和天災,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氣候破壞及輻射水平飆升的問題。報導就指出,英國近期出現了強烈的雷暴,夜空被到閃電照亮,許多民眾也在半夜遭「像炸彈爆炸一樣」的雷聲驚醒,窗外傳來的暴鳴聲讓不少人感到恐懼。對此,英國《鏡報》也提到,本土雷暴侵擾伴隨著傾盆大雨,英國氣象局也加大了天氣警報,可能在下午和晚間從東部開始形成,並會緩慢向西移動,少數地區還會有冰雹出現,提醒民眾應該注意「暴風雨般的惡作劇」。另外,盲眼龍婆還預言過,2024年醫療領域將有「巨大發展」,可能出現不治之症的新療法,而根據最近的消息證實,來自牛津大學、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共同研發肺癌疫苗「LungVax」,並從英國主要的慈善機構成功募集到了170萬英鎊(約新台幣6883萬元),用於生產3000劑疫苗。
台基核聯手台大「肝標靶」核酸新藥 陳培哲:生物研發只有做第一沒有第二
泰宗(4169)董事長徐煥清16日宣布,旗下成立100%子公司台灣基因核酸新藥由總經理王雅俊出任董座,今天並與臺灣大學簽署產學合作協議,共同展開「肝臟為標靶」的核酸藥物研究計畫,規劃2028年IPO。「陳培哲院士(中研院)說的,我絕不說NO!」「這是一項大計畫,需要獨立出來做,我也希望IPO時程可以再提前。」今天活動現場也吸引了四家證券商出席,據生技界人士觀察,「由於工研院、生技中心共同成立的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募資逾百億,鎖定三類藥物包括核酸、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業界跟著政策走,受到許多激勵。」專注新藥開發的泰宗,2023年營收9.7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20.84%,成績亮眼之外,2024年即邀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擔任計畫主持人,期望盡早完成相關先導候選藥物(lead candidate)之專利及優化與開發,後續提交臨床試驗申請(IND),針對目前全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肝癌與膽道、B型肝炎等領域,提供新一代創新療法以填補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這些年與泰宗合作密切,一年前討論跨足核酸藥物領域,像是胰島素、瘦瘦針等是以蛋白質為主的藥物,屬於短效型的,前者天天注射,後者一周打一次等,未來期能朝此方向研究以核酸為主,即可屬長效型,一年注射一次即可,受惠廣大患者,而這也是在研究上要找出安全性、有效型的新藥,並進而取得專利、達到授權商品化的目標。陳培哲院士並進一步說,「最近我比較黑,研究經費較為缺乏,泰宗評估值得冒險,研發新藥是生命產業,一直以來我也對泰宗提出許多意見,發現泰宗對新藥研發已到99%極致,有其態度與責任感」「現在是一個開始,只要是好的計畫,泰宗與台基核都會投入。」台基核董事長王雅俊則舉例說明,以2022年底美國FDA核准一款治療B型(缺少第9因子)血友病的核酸新藥Hemgenix上市,只需一次性治療就可以讓病患免於終身輸血之苦,達到完全根治,而該款新藥的訂價一劑高達350萬美元(相當新台幣逾1億元),堪稱目前全球最昂貴的藥物。Hemgenix藥物的作用原理就是將一種可以產生凝血因子的基因輸送到肝臟,並在肝臟中重新製造第9因子蛋白質,替補原本缺陷的基因功能。台基核與台大的這次合作,則鎖定開發以肝臟為導向的核酸藥物,初期藉由研究siRNA(小干擾核醣核酸)、DNA、mRNA等經脂質奈米載體(LNP)進入肝細胞後的作用,針對全身性疾病(肥胖、高血脂等)、及肝臟/肝癌與膽道疾道、B型肝炎等三大領域,希望找出抑制肝臟產生過多致病蛋白質、或是彌補肝臟無法製造足量功能性蛋白質因而致病的目標核酸,並進行優化與修飾,以及臨床前藥物開發確認與設計等,而後接續提交相關的臨床試驗申請。王雅俊說,台基核完成後續提交臨床試驗IND申請準備後,啟動增資計畫,預計2024年募資、候選藥物篩選,2026年A輪募資、臨床前研究提交IND申請,2027年B輪募資、啟動Phase 1/2臨床試驗,2028年的IPO、購併與授權的Proof of Concept。今日簽約儀式在臺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泰宗生技董事長徐煥清見證下,由台基核董事長王雅俊與臺灣大學陳培哲院士代表完成簽約。
禮來減肥藥注射筆上市有變 英監管機構:正在審查
英國藥品監管機構和保健品監管局(MHRA)上周五(10日)證實,正在審查禮來(Eli Lilly)的一種新型注射筆,該公司計劃將這種注射筆用於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的藥物Mounjaro。禮來公司上周四(9日)表示,儘管Mounjaro本身已獲批在英國作為減肥藥物使用,但其注射筆尚未在英國獲得批准,這增加了Mounjaro上市時間的不確定性。Mounjaro最初僅作為糖尿病藥物上市,不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週三批准Mounjaro用於治療肥胖症,在減肥效果上以媲美諾和諾德的明星藥物Wegovy。當被問及Mounjaro何時在可在英國作為減肥藥使用時,禮來公司沒有給出具體上市日期。該公司表示,在推出一種新療法之前,需要考慮到預期需求和競爭供應等諸多因素,確保能適當供應藥物。英國衛生大臣巴克雷(Steve Barclay)對這種新型減肥療法表示歡迎,稱它可以幫助成千上萬的人。不過巴克雷強調,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覆蓋Mounjaro之前,這種藥物還需進一步的批准。據悉,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計劃在明年3月發佈對Mounjaro用於體重管理和糖尿病的評估的最終指導。本月初公佈的業績顯示,Mounjaro第三季銷售額為14.1億美元,去年同期的銷售額爲1.873億美元。美國市場貢獻了Mounjaro的絕大部分銷售額,達到12.8億美元。
「盲眼龍婆」預測2024年7狀況 普丁恐被自己人暗殺
已故的保加利亞預言家「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因曾說出911事件、俄烏戰爭等事件,因此在去世25年後仍受到許多關注。如今即將進入2024年,她曾說出人類在2024年的7項預測,如今讓人期待是否會成真。根據《Astrofame》報導,巴巴萬家對於2024年第一個預感,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被俄羅斯人暗殺。另外她也認為歐洲恐怖攻擊將會增加,她聲稱明年將有一個「大國」進行生物武器試驗或攻擊,還預測恐怖分子將在歐洲發動攻擊。巴巴也曾表示,明年將會出現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她強調了幾個影響因素,例如債務水準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以及經濟力量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她預感到明年將會出現可怕的天氣事件和天災。短時間內發生,可能會引發氣候破壞和輻射水平飆升等問題;高級駭客將直接攻擊電網和水處理廠等重要基礎設施,網路攻擊將會增加,她預測這將導致國家安全威脅。在醫療領域帶來了積極的消息,並表示將有針對包括阿茲海默症在內的不治之症的新療法。她還表示到 2024 年,癌症將得到治癒。另外科技革命,她預見到量子計算將取得重大突破。量子運算正在迅速進步,能夠比傳統電腦更快解決問題,人工智慧將進一步加速。
全台近8萬人罹帕金森氏症 新療法!免開刀阻斷顫抖神經迴路
60歲的邱先生6年前發現自己開始出現手抖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門診,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緩解症狀;最近2年多,邱先生手部顫抖特別嚴重與僵硬,無法完成喝水等簡單動作,生活多難以靠雙手自理,也無法好好入睡,情緒大受打擊痛不欲生。經部帕金森暨動作障礙科呂明桂主任建議,邱先生與家人討論後,今年七月接受「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手術」(以下簡稱神波刀)治療:運用非侵入性的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束,找到病灶處即定位,就僅約0.4公分大小的神經組織進行熱消融,阻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治療過程病人不需要接受開刀與麻醉,對於原來有糖尿病史的邱先生更多安全保護,術後,邱先生的手部顫抖消失,能順利拿起湯匙喝湯,拿水杯也很平穩。帕金森氏症僅次於失智症,為國內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疾病,根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共77,428人,臺灣癌症防治網文獻顯示,此疾病影響65歲以上的疾病人口盛行率約1%,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增加,80歲以上的人口可達4%。主要症狀包括動作遲緩、肢體顫抖、僵硬、步行及平衡障礙等,許多病人同時也有非動作障礙問題如便秘、失眠等。呂明桂指出,許多受帕金森病症狀困擾的病友,藥物控制在疾病初期或許有效,但服藥的頻率及藥效的波動對許多病人仍是令人困擾,也有為數不少的病友無法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衛福部去年核准神波刀治療可使用於帕金森病人,無異是一大福音。呂明桂主任表示,神波刀治療不需開刀,即使病人有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病,也不必因顧慮有傷口感染風險而放棄治療。惟須注意的是目前神波刀治療仍以單側症狀為主,且接受治療者頭骨密度不能太低,否則超音波能量將無法有效傳遞到腦內治療標的。中醫大附醫神波刀治療團隊已累積豐富經驗,能以標準化的治療流程為病患改善常見的帕金森病症狀,幫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和自信心。
B型肝炎治療突破瓶頸! 816療法可消滅病毒
B型肝炎治療突破瓶頸!國際自然療法專家潘念宗9月於「量子醫學」講座發表消滅病毒的新療法,透過BDORT(O環測試法)輔以肝炎標本檢測,施以水針灸「量子醫學816療法」,有效排除體內的「汞」、B肝病毒、石棉、整聯蛋白β-1(CD29)、過量電磁波、癌幹細胞(CD24、CD44、CD133)等,幫助A肝、B肝、C肝和愛滋患者恢復健康。病症卡關 體內含汞恐有高度危險性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B型肝炎若不治療恐導致肝硬化或肝癌。然而,許多人並不知自己有B型肝炎。經過幾年COVID-19肆虐,潘念宗在治療確診者時,發現有些病患潛藏B型肝炎病毒,當排除體內的「汞」後,同時也消滅了B型肝炎病毒以及其他的病毒與毒素。汞(mercury)是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元素,也是一種神經毒物,會傷害人體的中樞系統、腎臟、大腦,甚至造成先天缺陷。潘念宗說明,體內若有汞,會造成下述危害:破壞粒線體,使細胞沒有能量,引發許多疾病。汞會破壞染色體,使細胞癌化。破壞蛋白質,使細胞酵素遭到破壞。1997年証實,汞使細胞產生病態自由基,這種因為過量的氧化壓力產生病態自由基,會破壞細胞、組織,引發炎症甚至壞死。另外,汞使得抗藥性活動基因活躍,導致藥物失效。汞也會破壞免疫系統B細胞,施打疫苗不易產生抗體。如何檢測汞是否存在?潘念宗表示,可以透過化學測定、物理測定、量子測定來檢查。化學測定:女性常擦的口紅汞含量較高,可送到衛生單位用化學測定鑑別。物理測定:物理測定的部分,目前最尖端的儀器是蘇聯聖彼得堡大學研發的 RA915 雷射分離儀器設備,可以檢查到ppb的10億分之1(十的負九次方),即使微量也可檢測出來。量子測定:使用順勢療法,把汞試劑稀釋成濃度最低的10的負400次方,透過糾纏共振現象來確認是否有汞存在,是目前最嚴格的測定方法。結合經絡穴位 量子醫學816療法利用水針灸排汞潘念宗提及,許多人施打疫苗,打的是含防腐劑摻汞的室溫疫苗。汞對人體危害甚鉅,幾乎是人類病症的卡關者。例如乳癌病患體內若有汞,「治療也一定失敗」,他因此為病人實施「先排汞、後治療」的程序。汞就如火車頭,當汞排出體外時,能帶出後面很多車箱內的毒素,跟著一起排出體外,例如病毒、EMF、石棉、癌幹細胞(CD24、CD44、CD133)等毒素。根據國際自然療法學院表示,自然療法是一種強調人體自癒力的醫學,提倡使用無副作用、無侵入性、無創傷性的方法改善病患的身體健康。主要分類有:能量醫學、環境醫學、運動醫學、情緒療法、草藥及營養療法、膳食療法、物理療法、水療法等。潘念宗表示,「量子醫學816療法」是非常精準先進的量子醫學,消滅B型肝炎需要全身清淨解毒途徑(Full Body Detox Pathway),並具備BDORT(O環測試法)、20條經絡系統、23個穴位、順勢療法、量子光儀器、太陽風暴等5項原理的知識與臨床經驗。此療法使用9393噴液,可提高長壽基因蛋白、正常幹細胞、粒線能量系統與殺手性T淋巴球,殺死躲在細胞內的病毒,並且有效排除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登革熱等病毒。以噴液體噴完全臉(約需3瓶共60cc ,噴400次)。由於臉、耳、手、腳等有諸多穴位,用雙手掌輕輕將噴液塗擦整臉、兩耳與腳底。噴過噴液後去排尿,體內毒素會隨著尿液排出。大陽風暴對電訊網和人類健康影響甚鉅 3招防堵此外,潘念宗也發現,今年7、8月診治77個病例,原本毒素、病毒出現在不同的經脈位置,但太陽風暴一來,釋放爆發性輻射,使得患者毒素病毒多集中在足陽明胃經St12「缺盆穴」,故太陽風暴不可不慎。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研究,近2百年來地球發生36次瘟疫,其中有27次與太陽風暴有關。通常人類身體約有2萬高斯EMF,但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病患臨終前的電磁波(EMF)會高到480,000 Gauss,尤其太陽風暴來臨時,人體電磁波更會高達4,320,000 Gauss。當太陽風暴來臨時,許多有病症的民眾感到身體不適,潘念宗除了使用順式療法標本的816新療法為病患診治,也提供幾個方法以減低危害:盡量不出門,不得已需出門,最好攜帶可阻擋EMF的特別傘(檔汽車前窗玻璃的遮陽板材質)。有太陽風暴的日子,回家要馬上洗澡,以降低EMF。如何知道是否有太陽風暴?以BDORT手法持480,000 Gauss的磁鐵棒,指向當地天空,兩手容易拉開即是有太陽風暴。
黃金大咖挺進1/童子賢吳東亮都來生策會當理事 科技金融董座提前卡位是因它
生技醫療產業今年可說是熱鬧滾滾,蔡英文總統高喊下個「兆元產業」,「生策會」更是結合科技界施崇棠、童子賢、彭双浪、黃崇仁與金融界吳東亮、蔡宏圖、蔡明興等「黃金大咖」,「再生醫療雙法」草案更是送立法院審查,外界預估力拼立院本會期通過,也讓台股中的生技股大漲一波。台股2023年這波生技醫療產業熱潮,從2月16行政院會通過「再生醫療雙法」草案後掀起,這包含母法《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為業界視為可為再生醫療產業發展注入強心針關鍵;同日,成立21年的生策會理監事改選出爐,可說是集結「生醫科金」四產業黃金陣容,備受注目。緊接著,2月23日,蔡英文總統接見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企業等時表示,台灣生醫產業2021年營收已達7000億元,創十年之高,政府也會持續投入研發資源、人才培育及調整修正相關法令,力促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並允諾持續推動大家關心的再生醫療雙法的立法,讓制度面更加完善。小英總統口中「再生醫療雙法」,即是這股生技股熱潮推力之一,由於涉及細胞治療醫學新領域,醫院端、生技界長期以來呼籲政府鬆綁管制以利再生醫療發展,衛福部重新檢討「特管辦法」修正條文,擴大病患的個人自由和代理範圍,制定「再生醫療法」草案。依2018年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等,衛福部再生醫療審議會針對醫院申請個案審查、許可,讓再生醫療「技術」可實際應用,向患者收費。再看被蔡英文總統視為促進生技產界發展指標平台的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理監事名單,為外界稱為史上最強的「黃金陣容」,科技、金融業大咖都進入,可望引進上千億元資金活水,為生技醫療掀開新一頁。蔡英文總統今年3月出席生策會感恩會,左為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為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圖/報系資料照)包括台新金吳東亮、廣達林百里、緯創資通林憲銘、華碩施崇棠、和碩童子賢、可成洪水樹、宏碁陳俊聖、友達光電彭双浪、技嘉葉培城、崇越郭智輝、力晶黃崇仁、瑞昱葉博任等董事長級,以及台達電執行長鄭平等,都是生策會理事,美吾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為監事。生策會還聘請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等為顧問。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於生策年會專題演講中提到,我國生技醫療產業未來將與資通訊產業並立為兆元護國神山,尤其行政院拍板通過再生醫療雙法,代表生醫產業未來將有更大的商機,並對近期開放自體細胞的治療技術認為「值得肯定」。對此發展,藥華藥(6446)執行長林國鐘告訴CTWANT記者,「樂觀其成!時代在變,法規也在變,我國能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受惠產業及病患,要給兩個讚!」藥華藥去年10月於新竹舉行動土儀式的竹北廠,鄰近竹北台大醫院,未來即可就近與醫院合作,進行細胞治療研發。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則跟CTWANT記者說,「患者治療是要希望?還是要療程?」目前我國的再生醫療雙法草案是跟著日本走,較偏向鬆綁政策,也就是說從二期臨床試驗即可申請臨時藥證,因此是給予患者有更大的希望空間;美國FDA則是在療程、新藥開發等需做過完整三期臨床試驗,這是兩者的主要差異點。張鴻仁進一步說,從病人角度立場來看,「我也是力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而且法規愈清楚對生技界發展再生細胞治療是更有幫助,才不會有灰色地帶的混沌不明「這是不對」;至於該種療程是否會納入健保給付?「我認為不會,現在有很多藥物都沒有納進健保,何況是新療法。」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為生策會顧問,由為生策會創辦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圖/劉耿豪攝)
坂本龍一癌逝 醫曝腸癌第四期「僅2成活超過5年」
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證實3月28日在東京一家醫院病逝,享壽71歲,根據《日本體育報》報導,坂本龍一於2020年6月就對外公佈被醫師診斷為罹患直腸癌,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肺部等器官。根據醫師表示,腸癌第四期,癌細胞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以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僅有20%。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大腸癌可分為前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大腸癌在早期和晚期的治癒率差很大,前期只要提早切除腸瘜肉即可根治。第一期僅需將腸壁黏膜層的腫瘤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代表腫瘤已侵入腸壁肌肉層,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三期代表有淋巴轉移,得合併手術與化療,第二、三期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四期患者還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20%。王文倫表示,對於化療反應不佳者,國際間陸續有免疫療法和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但目前仍在臨床試驗階段。所謂的免疫療法,是以打針方式來活化本身的免疫細胞,至於CAR-T細胞治療,過去主要應用於血癌、淋巴癌等非實體癌,不過近年來有研究應用於肝癌或大腸癌。若要做樹突免疫細胞治療或是CAR-T細胞治療,也得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先將相關細胞冷凍,譬如30至40歲時身體狀態良好,就可將細胞取出,若是在50到60歲時發病,就可透過基因編輯的細胞打入體內來治療。目前國健署目前有補助50到75歲的大腸癌篩檢,近年來國健署的報告也指出,透過腸癌篩檢能有效篩出早期大腸癌,但若有家族史或是抽菸習慣、肥胖、代謝症候群者,則都是腸癌高危險群,建議提早於40 歲即自費進行大腸鏡檢查,同時少吃紅肉多吃蔬果,作息維持正常,藉此避免大腸癌發生機率。
新療法問世 肝腎疾病患者福音
一位88歲陳姓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和B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雖然有這些慢性病,但是好在兒女照顧得不錯,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但是後來老太太的外形漸漸有了變化,肚子越來越鼓起,腳越來越腫脹,人也越來越喘,整個人很不舒服。從肝硬化造成 腎臟功能惡化經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門診,發現老太太的腎臟功能逐漸惡化,已從第四期的腎臟病進展到第五期,肌酣酸從2.5上升到4.4,腎絲球過濾率從18惡化到9。這已經接近需要洗腎的程度,於是安排住院治療,後續檢查排除一些會引起腎功能急性惡化的因素,像是腸胃道出血、感染、藥物等,判定是肝硬化惡化而造成的「肝腎症候群」。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王家良主任說明,腎臟是生命的活水源泉,與其他內臟器官息息相關,很多疾病,例如三高、痛風、藥物濫用等,都會引起慢性腎病。又例如心衰竭也會造成腎衰竭,稱為心腎症候群;肝衰竭也會造成腎衰竭,稱為「肝腎症候群」。以往只能移植 現有注射藥物王家良主任進一步指出,「肝腎症候群」以往一直沒有特別的治療方式,只能等待是否能夠肝臟移植。但現在臨床治療有了新曙光,一種過去用以治療食道靜脈瘤出血的藥物名為《terlipressin》,配合白蛋白一起注射治療,可以顯著減低肝腎症候群引起的相關症狀。依病況一般約需3-7天療程,老太太經過5天治療,肌酣酸降回2.4,喘和水腫也明顯改善,脫離了需要洗腎的危險,也可恢復以往的日常生活,兒女們也放心下來。腎臟是人體最重要器官之一,腎臟若有任何的改變,都會對其他的器官系統及生理活動有某種影響。慢性腎病常是冰山一角,其實有許多人患有腎臟病而不自知!」王家良主任呼籲,要積極認識自身腎臟健康狀況,維持健康飲食、乾淨飲水,運動並戒煙,以維護腎臟健康,如患有腎病要及早治療,以延續既有腎功能。
醫定感動3/護理師4年罹3癌「為孩子拚下去」 疾呼「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
醫護人員平時站在第一線治療患者,但其實他們與你我一樣,同樣會生病、染疫,也會對疾病感到害怕。一位護理師4年內罹患3種癌症,曾被宣判只剩半年壽命,但她為了孩子咬牙接受副作用極強的治療,也激勵其他癌友「我都撐下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因為希望多跟民眾、患者交流,繁忙之餘利用空檔在影音平台成立「聽聽癌症在說什麼」頻道,希望透過輕鬆的方式,分享許多動人的人生故事,激勵更多受病痛所苦的患者。李楊成認為自己的跟診護理師怡文,是他心中最堅強的神力女超人,因此特別邀請她上節目訴說自己的故事。「當我知道自己身上又發生第3種癌症時,真覺得老天很愛開我玩笑!」原來怡文在短短4年內罹患3種不同的癌症,而且都不是癌細胞轉移造成的。2014年怡文發現罹患乳癌,為了老公與3個孩子,她堅強地積極治療,好不容易控制住病情,但2016年又在屁股發現惡性極強的黑色素瘤,而且發現時已經是末期,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幸好在新療法的幫助下有所好轉,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強烈的副作用,但怡文前後打了7個月,每一次打完都痛苦萬分,還曾經在路上昏迷,心想再也不打了,但想到家人還是乖乖去治療。治療的效果很不錯,讓怡文以為終於要苦盡甘來,沒想到此時肌肉開始無力,竟又發現胸腺腫瘤,嚴重時全身都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雖然怡文一向樂觀,但接二連三的疾病,連醫師都擔心她撐不下去。但為了孩子,怡文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堅持下去」,竟然又多活了這麼多年,她以自己為例,「我這樣都撐過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李楊成說,大多數患者得知罹癌都是愁眉苦臉,他除了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外,也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支持患者的身心,他最愛在診間裡跟病人開玩笑,李楊成認為「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而且多笑可以提升免疫力」,他都這樣告訴患者,也促成他做節目鼓勵大家的機緣。陳志金醫師(左四)分享護理師同事染疫後被照顧的溫暖經歷,認為這樣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醫療院所上演。(圖/翻攝自陳志金臉書)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則分享1位護理師染疫的故事,這位護理師確診隔離的第2天突然呼吸困難,於是緊急被送回奇美醫院,當時染疫護理師因恐懼而邊喘邊流淚,照顧她的護理師學姊立刻將她擁入懷裡,哽咽說「妳回來了,姊姊會保護妳,不要擔心」。染疫護理師說,當時她轉進加護病房時仍然喘不過氣,她腦海裡閃過前幾天「20多歲女性打3劑疫苗無慢性病史,確診後數日死亡」的新聞,擔心自己也會發生同樣的憾事會。所幸在其他護理師同事們的悉心照料下,染疫護理師恢復狀況良好,也讓她感受到同事之間的溫情。陳志金說,這位護理師的染疫經歷算是有驚無險,也有著滿滿的感動,當醫療人員自己生病時,同樣會擔心受怕,也需要被關懷,但醫療人員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要如何配合治療、要相信醫療團隊能一同對抗病魔,而這樣的溫暖故事其實每天都在台灣醫療院所各個角落上演著。
重開「雞」並不難! 除藥物治療還有「這療法」
56歲的張先生工作忙碌,常熬夜加班與應酬喝酒。近半年來,張先生的勃起硬度逐漸下降,原以為是近期太過忙碌勞累導致,但每況愈下,到最後甚至無法完成性行為,而為重振雄風,自行上網購買聲稱有壯陽效果的藥物服用,不過效果有限,且服用後出現頭暈不舒服的情形,才趕緊到醫院就醫,尋求泌尿科醫師專業的協助。第4項文明病 勃起障礙與三高、心理有關根據調查,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導致房事不順,雙和醫院泌尿科吳佳璋醫師指出,勃起功能障礙除心理因素外,主要是陰莖動脈血管阻塞,可說是血糖、血脂及血壓「三高」的衍生症狀,加上近年來年輕化趨勢,儼然成為第4項文明病,男性朋友可不能小覷。調查指出,患有肥胖、三高等代謝性疾病或男性賀爾蒙低下之男性,會較早出現不舉或性行為時無法維持陰莖足夠硬度的情況;糖尿病的患者,性功能障礙風險會提高4.1倍;而有周邊血管疾病問題者,則是2.6倍,此外,像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酗酒、抽菸、長期熬夜等也會明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八成可透過藥物改善 負壓助勃器、體外震波新療法吳佳璋進一步說明,理解成因後,男性要重開「雞」並不困難,建議就算出現「四十歲只剩一張嘴」的窘況也別擔心,可以先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在醫師的診斷下嘗試藥物治療,使用政府核可之磷酸二酯酶第五型抑制劑(PDE5i),如威而鋼、犀利士、樂威壯及賽倍達等;根據觀察,約有8成的患者能逐步改善。除藥物治療,亦可嘗試使用負壓助勃器,在機器的輔助之下,陰莖進行被動性的充血勃起並幫助行房,或是利用近十年來快速發展的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Li-ESWT),利用低能量震波施予在陰莖海綿體上,促進海綿體內長出健康的新生血管,來幫助充血產生勃起。夫妻心態要正確 身心健康同步調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勃起功能障礙除生理因素,其他如生活與經濟的壓力、焦慮、憂鬱或夫妻之間感情不睦等心理因素也會造成影響,吳佳璋醫師強調,不只是心態與生活習慣調整,夫妻之間的關係經營也很重要,一起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勃起功能障礙,並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察,別讓「鳥事」困擾一輩子。
余苑綺癌指數狂飆…媽淚曝病況:站都不能站 「6分鐘影片」母愛爆棚
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余泳澐)因為罹患直腸癌,挺過70次化療,抗癌之路十分辛苦,沒想到身體出現抗藥性,化療已經無效,癌指數飆高,甚至連站都不能站,只能改成最新的放射性療程。余苑綺日前PO出女兒吃飯的影片,只見她不斷叮囑稀飯很燙,還親手餵孩子吃東西,散發濃濃母愛。余苑綺日前在臉書分享一段6分鐘影片,並在貼文中寫下「長長的吃播影片,今天吃營養稀飯。」只見女兒樂樂吃東西時,余苑綺不厭其煩地叮嚀稀飯很燙,還親手餵孩子吃蛤蜊,並特意準備了雞腿肉;最後要關掉鏡頭時,女兒不忘撒嬌說不要,余苑綺則要樂樂對鏡頭Kiss bye,母女互動相當溫馨。據了解,余苑綺日前傳出化療出現抗藥性,癌指數又升高,從原本0.3公分大小的腫瘤,變成1公分多的大腫瘤,癌指數更是從16飆到38.9,就連醫師也驚訝直呼「怎麼會爆開這麼快?癌細胞來不及殺」,加上身體出現抗藥性,化療已經無效,只能採用接受最新的放射性療程。李亞萍透露,余苑綺癌指數一直升高,目前已經來到40幾,除了腰痛跟肚子痛狀況日益嚴重,甚至連站都不能站,「代表殺死的癌細胞已經不如生長的快」。由於最新療法全台只有馬偕和萬芳醫院有,全台只有馬偕和萬芳醫院有,余苑綺選擇到淡水馬偕治療,一週要去2次,另一週則要去耕莘醫院做放射性治療。
新療法!長庚採「環孢靈素」治療嚴重藥物過敏 成果登國際期刊
藥物過敏是一種常見的免疫反應,可依發作的時間分為立即反應型(服藥後數小時內出現)與延遲反應型(服藥後3-28天出現)。延遲性藥物過敏當中,有一種病程較長且易復發的型態,稱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簡稱DRESS症候群),使用類固醇治療於減量時常有復發之情形,由於類固醇無法順利減量,在長期服用類固醇下產生許多副作用。環孢靈素(Cyclosporine)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常用在自體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使用。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針對類固醇依賴之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的病人,改用低劑量環孢靈素不但能有效消退症狀,並可有效降低疾病復發機率,避免因長期使用類固醇產生副作用之風險。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21年8月的國際免疫期刊《Annals of Allergy,Asthma & Immunology》。45歲的張先生,因鼻竇炎服用抗生素治療,竟產生廣泛性全身紅疹,就診時合併發燒,抽血顯示有嗜伊紅性血球升高以及肝指數升高情形,配合皮膚病理檢查結果,確診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醫師立即收住院並改用針劑類固醇治療,3周後病人的全身紅疹仍反覆發作,且肝指數與嗜伊紅性血球數值也仍異常,同時還出現類固醇的副作用,如高血糖與腎上腺機能不足。醫師與病人討論後,換成低劑量環孢靈素治療,2週後紅疹完全消退,後續服用環孢靈素3個月,除了成功停止服用類固醇外,病人的紅疹完全消退,且肝指數與嗜伊紅性血球數值皆恢復到正常值,也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鐘文宏醫師表示,服用藥物後產生嚴重型皮膚藥物過敏反應有許多種類,依過敏反應發作的時間可分為立即反應型與延遲反應型。立即反應型藥物疹大多服藥數小時內發作,常見皮疹表現為尋麻疹、血管性水腫等。延遲反應型藥物疹中,通常在連續使用藥物的3-28天後才出現,除了大家聞之色變,以全身破皮和黏膜潰爛來表現的史蒂文-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壞死外,還有另一種不少見的延遲反應型藥物過敏稱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簡稱DRESS症候群)」。DRESS症候群通常發生在服藥後的2到6周,最常見引起的藥物種類為抗癲癇藥物、磺胺類抗生素、痛風藥物等。臨床上會看到全身紅疹、發燒、淋巴結腫大、血中嗜酸性血球升高。相較於史蒂文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壞死,雖然DRESS症候群不會侵犯黏膜,但其紅疹為難退之臉部及全身紅腫,並且會侵犯許多內在器官(如肝炎、腎炎、肺炎、心肌炎等),其中最常見且最嚴重侵犯的器官為肝臟,若沒有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藥物疹的藥物並給予治療,後續可能會合併嚴重器官衰竭甚至是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等。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陳俊賓醫師指出,目前DRESS症候群的第一線治療為「美國仙丹」類固醇。但由於DRESS症候群病程較長且易復發,有些病人皮膚過敏反應會長達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每當類固醇減量時,病患常會反覆全身紅疹發作或內在器官異常,出現「類固醇依賴」之情形。由於類固醇無法順利減量,在長期服用類固醇下,這類的病人會產生許多類固醇副作用(如高血糖、消化性潰瘍、腎上腺機能不足、免疫低下或骨質疏鬆等)。許多病人無法承受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尤其是老年族群,因此為了降低類固醇使用,林口長庚皮膚部研究團隊提出針對DRESS症候群非類固醇藥物的新療法—「環孢靈素」。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蘇倖柔醫師表示,早期環孢靈素較常使用於器官移植後避免排斥作用或是乾癬病患,僅有零星案例報告顯示環孢靈素成功治療DRESS症候群。為證實環孢靈素的效果,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展開研究,共收錄了8位類固醇依賴之DRESS症候群的病人,收錄的標準包含使用類固醇至少3週並於減量時有疾病復發之情形或長期使用出現類固醇副作用等。結果顯示,當以低劑量(1-3毫克/公斤/天)環孢靈素代替類固醇治療病人後,除成功減量類固醇外,病人的紅疹消褪良好且嗜伊紅性血球數值與肝指數亦恢復正常。鐘文宏醫師表示,針對類固醇依賴之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ESS症候群)的病患,低劑量環孢靈素顯然是一個安全的類固醇替代藥物,在類固醇減量的同時,加上環孢靈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復發的機率,也降低因長期使用類固醇產生副作用之風險。這項研究結果將可提供臨床醫師參考,以及早減輕病人飽受類固醇副作用之苦。
余苑綺「腫瘤爆太快」惡化後首現身 曝搬新家又聞到怪味
余天與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經過不斷化療後,好不容易熬過70次化療,卻因身體出現抗藥性,只能改成放射性新療法,事後余天曾透露女兒癌指數再次升高,就連醫師都嚇到,而余苑綺本人也在近日拖著病體發文,並和兒女合照透露自己搬新家聞到怪味。余苑綺堅強面對人生與病況。(圖/翻攝自余苑綺臉書)余天的女兒余苑綺日前傳出癌指數又升高,原本0.3公分大小的腫瘤,變成了1.多公分的大腫瘤,也讓癌指數從16飆到38.9,讓她繼續辛苦治療中,加上出現抗藥性的關係,讓她只好改採新式治療法,余天日前透露,就連醫師都驚訝女兒的身體腫瘤「怎麼會爆開這麼快?癌細胞來不及殺...」,並表示會繼續做放射治療。28日余苑綺在癌症再度惡化後發文,並曬出和兒女的合照,她透露前陣子搬新家,家人卻都紛紛聞到有奇怪的刺鼻甲醛味,小孩也都跟她抱怨有怪味,正好這時收到了團購達人486先生寄給她的空氣清淨機,使用後也讓刺鼻味消失,這也讓她發文感謝對方。
「罹肺癌無藥可醫」為孩子化療苦撐 等到了!10年後迎來新療法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再度蟬聯癌症致死之冠,更有高達2成的癌友因為肺癌而死亡,肺癌對國人生命的威脅不容小覷。所幸,我國約有85%肺癌患者屬於已有多元標靶物的非小細胞肺癌,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找出致病根源,接續透過對應藥物治療,晚期患者想要大幅延長存活期絕非空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肺癌初期症狀不典型,確診時往往已發生轉移、屬於晚期,為了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高醫特別整合胸腔內外科、放射科、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心理師等科別,打造肺癌治療團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許超群主任提醒,所謂的標靶治療,就是針對癌症的致病根源進行精準控制,而基因檢測正是找出肺癌元兇的關鍵。然而,依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肺癌可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台灣以前者居多、約佔九成。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可依據基因突變型別分為許多種,以佔半數以上的EGFR最多數,次之為佔4-6%的ALK,然而,其他罕見基因型別如:BRAF、ROS1、MET、KRAS,對於肺癌患者而言仍不可忽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楊志仁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基因型類別多,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全面有效率的找出致病根源,可以幫助患者掌握黃金治療期」,許超群主任進一步指出,目前臨床上仍以單基因檢測為主,但患者若屬於BRAF、ROS1、MET、KRAS等罕見肺癌,可能在找出致病根源前,就面臨檢體耗盡需要再次穿刺採取腫瘤組織或病程惡化的困境。所幸今日基因檢測有了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選擇,單次的檢驗可以同時針對不同的基因型別進行判別,檢測時間效率大幅提升,患者也有望更快確認肺癌基因型別,鼓勵患者依照醫療團隊建議,採納可以一次性判別多元基因型的次世代基因定序,以及時展開療程,搶時間救命。提及今日的肺癌治療,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洪仁宇副院長表示,自研發出首款肺癌標靶藥物後,藥物研發的里程迅速推進,肺癌已有多元標靶可用,不僅發生抗藥性後仍有藥物可接力使用,醫師更可以依照患者對藥物副作用的耐受度調整處方,癌友不一定要忍受嚴重副作用。而BRAF、MET、ROS1等基因型別在臨床上已有新型藥物可用,透過基因定序找出致病根源後都有機會使用標靶藥物,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無法接受罹癌事實就放棄治療。為了鼓勵癌友積極配合醫囑,洪仁宇副院長分享其診間抗癌成功的案例,一名七旬婦人十幾年前確診肺癌,當時因為沒有標靶藥物可用,僅可透過化療控制病程,但該婦人仍為了子女堅持治療了十幾年。隨著近幾年藥物日益多元,為了擬定該個案化療發生抗藥性後的治療策略,醫療團隊先行將其檢體進行基因檢測並確認為ALK基因型別。正是因為團隊的未雨綢繆,該婦人在幾年前疾病惡化後,即時透過ALK藥物銜接療程,不僅治療效果顯著、病程穩定控制,其生活品質更是大大的提升。
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新冠病毒「關鍵基因」 預測哪些患者易染重症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科學家們就希望釐清為何有些感染者後會產生重症,而有些人僅會產生輕微症狀或是沒有症狀,近日,英國科學家揭示了與新冠重症相關的基因,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找到最有效的新冠療法。英國科學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身上出現23組基因差異,其中16種基因差異甚至是首次被發現。(圖/翻攝自自然雜誌網頁)這項最新研究是由愛丁堡大學和英格蘭基因學的科學家共團研究,研究人員將英國各地約7491名的新冠重症患者的基因組樣本,與1630名輕度患者和另外48400名從未感染的民眾的DNA進行分析,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身上出現23組基因差異,其中16種基因差異甚至是首次被發現,而這項研究近日也發表於《自然》雜誌上。這項研究的共同發起人、愛丁堡大學重症照護醫學顧問貝利(Kenneth Baillie)表示,「若深入研究,基因資訊未來甚至可能協助預測哪些患者將會發展成新冠重症,更重要的是,這讓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致病過程有了深刻的瞭解,並且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在英國和美國等國家的衛生部門已經開始將病情監控重點轉移至住院的重症患者身上,據貝利的說法,這能夠幫助開發潛在的新療法,將重種患者的死亡率「清零」。
與病毒共存?英國將取消確診者強制隔離規定 首開歐洲國家先河
決心跟病毒共存!英國首相強森辦公室昨(19)發表聲明,表示強森將在21日宣布,撤除所有限制民眾自由的流行病防疫法規,意味著將來在該國即使確診新冠肺炎,也不用強制自我隔離,英國也因此成為歐洲第一個廢除隔離規定的國家。根據《衛報》報導,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將在週一宣告,他將廢除英國現行限制人身自由的疾病管制規定,同時告訴國會議員稱,該國可以依靠接種疫苗、檢測與新療法來保證人們的安全。報導稱,強森聲明指出「新冠病毒不會突然消失,我們需要學習與這種病毒共存,並在不限制我們自由的情況下,繼續保護自己」,強森聲明也提到新冠疫苗的貢獻,稱「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通過疫苗的推出、測試、新的治療方法以及對這種病毒能做什麼的最佳科學理解,建立了針對這種病毒的強大保護」、「多虧我們成功的疫苗接種計畫,以及大量前來接種疫苗的人,我們現在可以制定與COVID-19一起生活的計畫」。報導稱,強森將在週一公佈更多細節,並說明他將如何監測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變種,不過有政府顧問擔憂,取消隔離政策風險很大,恐怕會消減英國因應新種病毒株的能力。
稱1000萬人為此所苦 南韓總統候選人拋「脫髮治療納健保」引熱議
南韓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各候選人拋出政見,希望可以獲得人民的青睞。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近日提出,要將脫髮納入健保,掀起正反兩派討論。根據《CNN》報導,李在明稱,1000萬人為脫髮所苦,但由於治療費用高,許多人從海外訂購藥物或求助於前列腺藥物作為替代品,因此提議將脫髮治療納入公共醫療保險。言論一出,立刻受到關注。而李在明在一段15秒的惡搞脫髮影片中,稱自己是「你的頭髮」最佳候選人,也在媒體上廣泛流傳並引起模仿。2個孩子的母親鄭多恩表示,由於6個月就必須要400萬韓元(約新台幣9.2萬元),自己因此放棄了脫髮治療,改求助一些好的洗髮精或食物。李在明的政見也引來反對派人士批評,稱這是民粹政見中的最新項目。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認為,李在明的提議是不負責任的;他承諾,如果當選,將降低藥品的價格並資助新療法的開發。針對脫髮數據,南韓國民健康保險局僅提供了每年接受住院治療的人數,到2020年達到約23萬人。李在明強調,從「身體完整性」的角度來看,脫髮納入健保是有必要的,目前競選團隊正在研究其政策潛在的財務影響。
天仙液再現3/真的有效就該上市 醫批:神藥耽誤治療疑教唆自殺
「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合城看準病患家屬「病急亂投醫」心態,以慈善基金會作為掩護,販售天仙液和飲水機並聲稱療效,甚至宣傳不得化療等扭曲觀念,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難以接受此番言論,重話表示恐有「教唆自殺」嫌疑,希望民眾尋求正規醫療途徑。本刊調查,蔡合城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末期,他宣稱以吃素、正常作息等自然療法戰勝病魔,傳奇經歷讓他成為癌末病患的救星,無數病人找他諮商或尋求心靈慰藉,他卻利用病患信任,藉機販售高價和飲水機,聲稱喝這些東西就能對抗癌症,更表示化療會「化到無止盡」,用恐嚇言論阻止民眾就醫。「講嚴重一點,這有沒有教唆自殺的嫌疑。」張文震不願對沒有藥證的「營養品」討論藥效,但他難以接受阻止民眾就醫的言論,他說,醫界對化療優缺點了然於心,而目前醫療已有多種新趨勢,醫學團隊會竭盡所能的幫患者想辦法,跟專業人員合作絕對是病患最大福利。「醫生從不把患者當活馬或死馬,我們把病患當人在盡力醫治。」張文震提到,癌症治療非常嚴謹,還有評鑑單位在監督,用藥也有標準作業指引,這都是為了確保患者的身體、心靈甚至經濟層面能被照顧到,連費用都會考慮,「而不是幫你思考從口袋挖費用出來」。張文震表示,如醫生覺得此款藥物對患者有效,則會透過學會向主管機關建議納入健保,他一路走來就一直在幫病患爭取權益,如今標靶藥物和免疫藥物都已納入健保,藥效、安全性、取得容易度和費用都會是醫生們的衡量指標。倘若標準治療效果不好,醫生也不會讓病患陷入走投無路的窘境,張文震提到,基因檢測是標靶治療的新趨勢,除免費檢測基因跟藥物配對外,醫界也在爭取將藥物免費提供給患者,一條鞭希望為病人謀求最大福利,而衛福部公布特管辦法後,也容許真正治療團隊操作,讓新療法有早期運用空間,醫生往往拼盡一身醫術,為患者的生命做最大努力。「仙丹的存在總提醒我們做得不夠,沒辦法完全安撫病人的心。」張文震提到,他常在診間看到病患家屬捧著大疊資料進來討論案情,似是想把醫學院7年教育全部裝進腦中好挽救摯愛,深刻的用心讓他感動又不捨,而仙丹利用這份關心則亂斂財,卻也是在告訴醫生們該更密切的注意患者感受,希望民眾把「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尋求正規醫療途徑才是最好的辦法。天仙液在藝人宣傳下曾紅極一時,但其配方固定,並不會依照病人狀況而調整,如使用不慎甚至會造成病情加重。(圖/社會組攝)「藥不對症,可能是毒。」林口長庚醫院中醫藥劑部副科主任陳立偉則提醒,中醫師會針對病人量身打造藥方,但天仙液是固定配方,內含的部分藥草如不謹慎使用,還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如人蔘和黨蔘大補元氣,可能會補到病害;廣藿香性寒涼,這些中藥如臨床上有需要,醫生用了之後都會觀察檢測,但商人們賣掉後都在負責收錢,根本不可能關心患者後續情況。陳立偉檢視成分表後表示,天仙液成分在中藥處方中非常普遍,而且「都不貴」,最貴的是冬蟲夏草,但冬蟲夏草的身價天差地別,從2、3萬到2、3元都有可能,而成分表上並不會註記藥草來源、製作方法等詳細資料,如患者想吃中藥,還有許多更加便宜且具備藥證的藥品可以選擇。「如果真的有效,為什麼不上市,要用這種檯面下的方式推銷?」陳立偉提到,天仙液經藝人的宣傳而曾紅極一時,家屬在徬徨無助下往往病急亂投醫,但天仙液的療效多年來並未得到證實,希望民眾購買前睜大眼睛。本刊於11月19日致電礦工兒子基金會,工作人員表示蔡合城正在接待客人不便接聽.坦承他曾使用過天仙液,但沒有販售,也否認宣傳飲水機療效,也強調基金會深知相關法規,絕對不會觸法,販售神像畫則是義賣性質,金額將捐給基金會行善。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過去曾接獲關於該基金會的檢舉,但並沒有裁罰記錄,近日將會再派員稽查,倘若確實有食品宣傳療效情節,則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依法裁罰。衛生局呼籲民眾,若有身體不適應循正式醫療管道進行治療,切勿聽信謠言購買使用偏方,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藥劑部副科主任陳立偉提醒,天仙液成分在中藥處方中十分常見而且「都不貴」,如民眾想要補充營養,還有許多合格品項可以選擇。(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