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
」 考古台中少婦「擁抱嬰兒」遺骨掀議 專家:可能因疫情相繼去世
近日台中安和遺址挖掘出的母嬰遺骨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該遺址屬於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根據學者推測,這對母嬰可能因疫情去世,並由家人安葬。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張母親抱著嬰兒的遺骨照片,並附上台中安和遺址的文化背景,「目前在台中發現早的史前人類。4,800年前的台中少婦抱著她六個月大的孩子,台灣台中,大坌坑文化,西元前2800年。照片是一名年輕媽媽,估計年齡在20至25歲之間,身高160公分),她低頭凝視著左臂抱著的嬰兒(50公分),依骨架判斷,嬰兒已有6個月大。他們是2014年發現的48具排列整齊的骨骼遺骸之一。由科博館屈慧麗博士的團隊挖掘出來。這是中部地區罕見之大坌坑文化遺址『安和遺址』。本遺址的年代跨越 5,000年至3,500年前」,瞬間引發大批網友關注與討論。據悉,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包括新北市的大坌坑遺址;台北市的芝山岩遺址;台中市的安和遺址;台南市的南關里遺址與八甲遺址;澎湖縣的菓葉遺址;高雄市的鳳鼻頭遺址;以及台東縣的長光遺址等。大坌坑文化(台灣話:Tuā-hun-khinn bûn-huà)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大坌坑遺址。該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和附近島嶼一帶。從各遺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測年代不一,大致上約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根據台中市文化資產處的資料,安和路考古遺址位於西屯區協和里,屬於台灣大坌坑文化及牛罵頭文化的過渡期,現已規劃為安和公園。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屈慧麗博士曾於2015年率團隊在安和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了48具排列整齊的人骨、陶片及鯊魚牙等生態遺留。這些遺跡顯示當時台中地區與海岸線相當接近,保存了極為完整的史前墓葬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具年輕女性人骨,俯視懷中6個月大的嬰兒,這對母嬰遺骨距今已有5000年,女性年齡約為20至25歲,身高約160公分;嬰兒約50公分,性別不明,推測出生不足半年。女性遺骨顯示缺少部分牙齒,可能與當時原住民的拔牙習俗有關。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屈慧麗博士表示,安和遺址的挖掘是在當地進行市地重劃時發現的大量史前遺跡。該遺址分為兩層,較上層為牛罵頭文化,較下層則為大坌坑文化,母嬰遺骨屬於後者。遺骨旁發現了鯊魚牙和仿鯊魚牙的閃玉項鍊,表明當時的生活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台中遺址應非常接近海岸線。對於母嬰是否因天災死亡的網友猜測,屈慧麗表示,遺骨的排列整齊,且有精美的陪葬品,顯示這並非類似龐貝古城那樣因天災而突然死亡的情況。初步推測,這對母嬰可能因疫情相繼去世,由家人一同安葬於此。
16年前帶走澎湖箭型玄武岩 加拿大遊客心不安現道歉寄還
加拿大遊客寄還16年前帶走的玄武石,只因狀似箭頭,認為有其歷史文化上意義。(圖/中國時報許逸民攝)澎湖縣政府收到1份遠自1萬公里外寄來的包裹,裡頭附上1塊箭型的玄武岩和1封道歉信,原來是1名加拿大人16年前到澎湖旅遊時順手帶走,這些年對自己行為感到不安,認為這石頭還可能有其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因此寄回到澎湖歸還和道歉,也盼這個石頭能找到休息之處且重新回到自然的家。澎縣政上月14日收到署名Redhead的包裹後,移交給農漁局處理。包裹內附上1封信,說是2007年拜訪澎湖時,順手取走的約6公分長石頭外,信中也向澎湖先民、他們的後代、居民、縣長,及澎湖的自然環境道歉。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樂見這塊產自澎湖的玄武岩回到了澎湖的土地上,將交由專人鑑定是否為石器遺跡。澎湖群島有90個島,除花嶼外,餘都是玄武岩質火山島,而現今保存最完整的石器工廠在澎湖七美嶼,這些遺址是屬西元前2000年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者發現其玄武岩石器不僅輸出至台灣西南部,同時也到大陸福建沿海一帶,顯示七美當時石器生產是史前時代世界最尖端的製造場之一。澎縣府指出,雖然自1991年起陸續公告貓嶼野生動物保護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青螺國家級溼地、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但早期法規尚未完備,偶有民眾破壞環境帶走玄武岩塊或是咾咕石(珊瑚礁岩)以為紀念,而今隨著保育意識提升,教育知識水準提高,已較少發生破壞情事。
台北城故事1/蛋黃區挖出古監獄遺蹟 導覽活動遭喊停惹怒考古界
誰說台北城沒故事?緊鄰台北市金華社會住宅基地的「台北監獄(台北刑務所)圍牆遺蹟」在考古團隊的悉心發掘下,不但發現保存完整的尖底(V形)明溝,還發現薰蒸室遺跡,以及2件疑似圓山文化時期的史前陶,不料當學者和考古團隊合作,預定8月起在發掘現場等地舉辦推廣教育時卻遭台北市都發局喊卡,理由竟是全案將進入文資審議程序,相關活動都要停止,讓考古學界相當錯愕,直呼北市府相關單位太離譜!台北刑務所原先是在1896年(日明治29年),日本殖民台灣第2年,借清朝參府衙門舊址加以修補而成,當時名稱為「台北縣台北監獄署」,並於1904年另擇地興建「台北刑務所」,牢房呈放射狀,透過中央走道與中央戒護台連結,1963年遷往桃園龜山。據了解,考古團隊這次發掘的尖底(V形)明溝與以往日據時期的U形水溝大不相同,目前文獻也找不到尖底(V形)明溝的記載。至於薰蒸室遺跡,以往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這次發現呈凸字形結構,其作用可能是對送進監獄的衣物及用品進行消毒,減少傳染病發生。「台北監獄圍牆遺蹟」發掘出保存完整的尖底明溝,還發現「薰蒸室」遺跡。(圖/黃威彬攝)考古團隊挖出2件的史前陶,目前研判是一個是陶把,另一塊帶點厚度,則疑似是用來支撐陶罐的傳統器具陶支腳,至於究竟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的圓山文化,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訊塘埔文化,考古團隊目前還不確定,初步研判陶質接近圓山文化,距今約3千年,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台灣考古學會」理事長、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江芝華指出,從考古結果來看,台北市其實是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深度的首都,市民卻不斷失去第一手認識歷史的機會,作為管理文化政策的文化公務單位,未積極讓市民親近歷史、學習歷史,這樣的態度更別談會妥善地面對這些好不容易留存下來的證據,這些遺物及蘊含的故事非常可能被打包放置在另一個空間中。江芝華表示,台北市歷經多次都市更新,很難看到先民遺留下來的痕跡,因此「台灣考古學會」等民間團體原本希望透過這次考古發掘、舉辦小旅行,以小型導覽方式,讓民眾注意地下還有很多早期遺留。她強調,考古遺址屬於市民大眾共同的歷史財產,不應由行政單位決定能否去看它,台北市政府的行政團隊有推廣公共教育的責任,卻停掉民間團體舉辦的推廣教育,讓她覺得不可思議。「既然市府不願做,那麼就民間團體來做!」江芝華表示,台灣考古學會將在8月4日下午4點到5點,在考古遺址附近的金山公園特色遊戲場入口集合,民眾在這段等待文資審議的日子裡,屆時可帶杯飲料來趟古蹟微導覽的散步之旅,現場將有專家學者透過周邊的展示,認識或許對你我都陌生的「台北刑務所」。疑似圓山文化時期的2件史前陶出土,將台北城的歷史拉長了數千年。(圖/翻攝台北市文化局官網)北市府文化局表示,原先安排的導覽活動由都發局負責,文化局並未要求停止舉辦,詳情需洽都發局;都發局表示,日前因考古團隊挖出2件的史前陶,文化局通知暫停揭露作業並組專案小組審查。因此考量尊重相關文資審議作業,都發局後續待文資委員審議結果再行公告教育推廣活動相關資訊,以達到讓參訪民眾了解參訪地點、周圍的遺蹟和人文軌跡的目的。
初夏藝遊台東1/打開史前館的全新方式 深耕南島文化、穿梭台灣3萬年
近期最受矚目的台東藝文景點,大概就是將於5月19日重新開幕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史前館休館兩年多進行大整修,除了建築再造與常設展廳更新,也透過展覽展示南島文化扎根台灣的當代性。建築部分,在尊重原建築師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設計的前提下,主要負責設計的建築師陳哲生讓入館地景與大廳空間從視覺上變得更開闊,彷彿館舍被「打開」來了,展覽空間也新設南島廳與適合親子族群的探索館,同時讓台灣史前史廳的參觀動線變得更順暢。5月20、21日還將推出精彩的開幕系列活動,包含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職人導覽、建築師陳哲生帶路探訪史前館、無塑慢市集以及「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開幕晚會等,部分事先報名活動仍保留現場名額,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磊勒丹.巴瓦瓦隆《煙路之源》畫作延伸在館內各處角落,以俏皮面貌讓人會心一笑。(圖/魏妤靜攝)藝術家韓旭東為「台灣史前史廳」量身打造大型畫素木雕創作《海風》,象徵移民無畏風雨抵達台灣,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圖/魏妤靜攝)走進史前館,首先會發現有一些新的公共藝術在各處等著民眾「挖寶」,例如一樓側廊的木作平台上,有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作品《時間織軸》,透過舊衣回收的線材纏繞製作,以此講述部落織布文化的傳承;而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畫作《煙路之源》,藉由「煙」象徵文明導引的軌跡,彷彿還能穿越時空,讓觀者思索從過去、未來與進化的想像。有趣的是不僅一樓入口處有大幅畫作,由此延伸的相關圖案也貫穿博物館各空間,在樓梯、化妝室等不同位置以有趣面貌出現。全新的台灣史前史廳帶大眾重回3萬年前,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回顧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故事。(圖/魏妤靜攝)「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設置了修復室,讓民眾動手體驗如何將碎片拼組成陶器原貌。(圖/魏妤靜攝)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拍「文物記錄照」,彷彿自己也化身博物館員。(圖/魏妤靜攝)接著準備走入常設展廳「台灣史前史廳」,原本大眾以往得先上2樓參觀,現在則以地下室為起點,讓人體驗考古需向下挖掘的特色。根據考古學證據,台灣史前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至少3萬年!期間還陸續吸納來自各地的移民、包容不同的故鄉文化,我們可以從各時代留下的物質變化,一窺台灣土地上各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景。史前館考古團隊也精心創作劇本,打造大型牆面RPG互動遊戲「黃金傳說」,讓民眾透過互動認識史前交易和製作金屬器物的工序,也讓博物館變得不那麼嚴肅。逛完展廳可別急著走,在地下室還有個「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只見漫畫家辛卡米克創作出的多隻屁貓角色竟變身博物館員,帶領大眾直擊博物館後台,我們可以透過隨機拿到的陶器碎片學習單,找尋碎片對應的實際年代,並透過學習單編號找到對應文物,自己動手拍一張文物記錄照。南島廳的印尼巴龍獅舞面具來自由台灣各工業區移工及看護組成的Singo Barong Taiwan舞團,他們會在台灣巡演舞劇、紓解鄉愁。(圖/魏妤靜攝)南島廳有一區透過球衣、影像等展示原住民族在運動界的活躍與艱辛,例如職棒球星林智勝於2015年WBC的實戰球衣。(圖/魏妤靜攝)另一常設展廳「南島廳」,入口以「世界開始的地方」為主題製作一部長度約3分鐘的動畫,融入雅美族/達悟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來西亞伊班族、吉里巴斯與夏威夷等地南島族群的創世起源神話,也帶出展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主軸。在這裡將透過6大單元,從南島族群的視角理解大洋多元文化面貌,還有自史前至今,台灣島上不同人群移動的軌跡與文化的交會,呼應策展概念的「島是船‧海是路」。我們可以在此看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2005年致贈給台灣的舷外浮桿船「臺馬號」、蘊藏帛琉工藝技術的故事板、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性別等,拓展了當代南島視野。民眾可在創意工坊使用特製的史前磨石與鑽孔器,親手打造一個玉器配飾。(圖/魏妤靜攝)以小型迷宮打造的「害羞的史前豬」區域,可讓小朋友在各角落尋找躲起來的史前豬。(圖/魏妤靜攝)親子族群更不能錯過空間從1樓延伸至2樓的「探索館」,在1樓以大型繪本方式,讓孩子們同理與了解原住民族被迫離開家園的遷徙故事,另外還有可體驗「鑽玉」DIY的創意工坊,以重現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讓民眾帶一個小玉飾回家。在2樓還有史前探索遊戲區,以「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等6大主題區,讓小朋友透過觀察、尋寶與動手操作等方式,無形中對史前歷史更加親近。博物館中庭鋪上人工草皮讓民眾可以自由休憩,也更加融入天際、山稜線的地景中。(圖/魏妤靜攝)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電話:(089)381-166地址: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開放時間:09:00~16:00,週一、二休網址:https://www.nmp.gov.tw/、https://reurl.cc/AdGkR8備註:即日起至112年6月30日免費參觀,112年7月1日起正式收費,全票100元、團體票80元、優待票60元
密技中心腳?石雕男子被野獸包圍 手握「重要部位」難倒考古學家
近期有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1.1萬年前的石雕,但是上面的內容卻難倒眾位考古學家,因為石雕上有一名男子被四周的野獸包圍,而男子卻手握著自己的重要部位,如此突兀的畫面讓考古學家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指出,英國《古物》(Antiquity)期刊日前刊登了土耳其考古學家厄茲多安(Eylem Özdogan)的研究報告。內容指稱厄茲多安於2021年在土耳其東南部的烏爾法地區(Urfa)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一個高約70至90公分、長約3.7公尺的浮雕壁畫。這幅浮雕壁畫分成兩個場景,左側是一頭公牛與一個人類彼此相看,而右側則是一名男性被2旁的野獸給包圍,但是中間的男性不僅沒有做出逃跑的跡象,反而是手握著自己的重要部位,似乎完全不擔心左右兩旁的野獸。厄茲多安表示,這幅石雕壁畫是目前已知最早「描述場景」的壁畫,但是對於壁畫中男子手握重要部位的意涵,目前考古學界仍然沒有討論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台東黑矮人傳說「係金耶」? 6000年前骨骸給答案
台東「黑矮人」可能真的存在,根據澳洲大學資深研究員洪曉純(Hsiao-chunHung)等人在台灣東部山區的洞穴中,發現6000年前的女性骨骸,經過研究,首次證實了6這個狩獵族群可能是真的。這個研究小組10月4日在「世界考古學」雜誌發表名為「台灣黑矮人和東南亞史前史:小馬洞新發現」的文章,根據內容表示,研究員針對在台東成功鎮小馬洞內發現的骨骸進行頭顱型態研究,在研究該頭骨的DNA時,發現與大約同一時期的非洲樣本很接近。研究員指出,他們找到的股骨與頭骨來自同一個人,是一名年輕女性。儘管並未找到完整的骨架,但估計這名女性的身高僅139公分,另外還發現,這名女性的大小和形狀和生活在目前於南非和菲律賓部分地區的黑矮人相似,不過研究員還無法確定黑矮人是到台灣前身材就已經矮小,還是後來才形成這樣的特徵。研究小組首次證實了6000年前黑矮人狩獵族群可能真的存在,也就是流傳數個世紀的「矮人族/黑矮人」傳說,可能是真的。文章指出,除了蘭嶼的達悟族,台灣其他原住民族都有關於「小黑人」的傳說,稱他們身材矮小,皮膚黝黑,捲髮,且生活在偏遠山區。自清朝時期、日本殖民時期以及1945年以來,研究人員記錄了約258個有關原民部落對「小黑人」的描述。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類似傳說在不同群體之間並不一樣,有些原住民族認為「小黑人」是他們的祖先,有些則視為敵人,也有族群只在1000年前,他們殺死了最後一群黑矮人。根據清朝時期的紀錄,這些深色皮膚的民族說的語言和「南島族群」不同,這個黑矮人族群有可能在台灣生活了幾百年後,因為一群具有不同特徵的新石器時代農民,在西元前4800年來到台灣,並定居於小馬洞穴附近形成部落,迫使黑矮人搬遷至偏遠山區。紀錄也指出,黑矮人被日益孤立或與「南島族群」的語言差異,導致他們在台灣減少和消失。這項研究證實了台灣黑矮人這個古老族群的存在,但並未解釋這個群族群發生什麼事,研究指出,他們顯然在其他早期「南島族群」抵達時就已經消失了,不過研究員也不確定黑矮人生活在台灣前於哪裡生活,但推斷可能在菲律賓、婆羅洲或亞洲大陸的其他地方。
清大北竿考古出土大量陶石器 填補馬祖發展史的缺口
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畫,現場出土大量陶石器。(圖/清大人類學研究所提供)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畫,現場出土大量陶石器。(圖/清大人類學研究所提供)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畫,現場出土大量陶石器。(圖/清大人類學研究所提供)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畫,在短坡西南側挖掘出土大量陶器與石器,對於馬祖列島史前島嶼資源利用與經營策略提供溯源證據的重要連結,文化處將著手評估是否指定為縣定考古遺址,讓馬祖發展史的輪廓更為清晰。去年11月清華大學邱鴻霖教授獲連江縣前縣長楊綏生提供消息,在北竿短坡山山頂發現細小破碎的疑似史前陶片,希望能前往進行調查與確認,邱教授前往調查,在短坡山山頂南面的道路崩塌邊坡發現大量的史前陶石器與生態遺留。經文化處長吳曉雲會同文資審議委員、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人員前往現勘,確認此地為蘊含豐富文物的重要史前考古遺址,決議對此崩塌邊坡中所裸露的考古文物進行搶救,防止後續風雨侵蝕坍塌對遺址的破壞。今年7月起邱鴻霖教授帶領清大學生對考古遺址執行搶救工作,過程中發現大量史前陶片、石器與生態遺留,成果豐碩。邱鴻霖表示,短坡山遺址的發現,從年代與考古文化上的意義而言,可視為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晚期進入青銅時代之前的時期,填補了馬祖列島史前時代距今3200至3600年前的缺口,從地理位置考量,也呈現出東南沿海史前時代對島嶼資源利用與經營策略的重要轉變。文化處表示,本次緊急搶救並非正式的考古試掘,9月12日已決議先將遺址列冊管理,後續研商規畫正式的考古發掘,並評估進一步指定為縣定考古遺址的可能,更完整地揭露遺址對馬祖列島與中國東南沿海史前文化史上的重要意義。
桃園千人連署守護文化資產 憂心清朝劉銘傳鐵路遺址不保
桃園文化資產工作者組成「搶救清代鐵道遺址群小組」,發起千人連署守護文化遺址活動,短短2週已有1500 人參與連署,今天上午10點帶連署書到桃園市政府正門口召開記者會,希望爭取一個文化遺址共存的車站。桃園文資人士指出,桃園火車站附近進行捷運施工時,挖到清朝劉銘傳鐵路遺跡,雖然桃園市長鄭文燦曾在市政會議要求所有開發案必須要有備案,還要求各局處盡可能避開遺址或預做準備,不過2020年6月間遺址出土後,2年來,相關單位態度消極,台灣僅存最早鐵路遺跡恐將消失,因此要求桃園捷運局立即停工,變更捷運與鐵路地下化設計,提出以原址原地保存的雙贏方案,並將全區指定為法定文化資產,把捷運綠線與鐵道地下化的公共藝術經費用於遺址保存與展示。文資人士指出,130 年前,經外國技師精密的勘量,將臺灣第一條鐵路鋪設經過桃仔園城南門外,並設置一座票房車站,帶給桃園全新的時空格局。就在捷運綠線與鐵路系統工程進行前,意外發現全台最完整的清代鐵路基礎與日據時期車站遺構,後來更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訊塘埔文化遺址,如果這些遺址和文化資產沒有妥善保存,將立即消失。目前發現文資的地方分為捷運局與路鐵局管的兩部分,鐵路局部分經民眾提報,目前正在審議中。而捷運局部分,已開始施工,處理過程疑點重重。在文化局文資審議許可下,桃園捷運局遂在8 月5 日回填考古遺址,並在其上灌漿,並即將全面開工在遺址位置打樁,而民眾於8月5日以歷史建物再次提報,但文化局仍未回覆,也未要求捷運局停工,讓文資人士十分憂心,強調文資審議疑點重重,桃捷G07 站不應動工。
他河邊撿像甜甜圈石頭 鑑定竟是新石器時代「流星錘」
大陸有位大陸石器收藏愛好者,平常沒事就喜歡到河邊撿石頭,近日他撿了一塊圓形石器,看起來甜甜圈,經專家鑑定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打獵用的「流星錘」。據《江南都市報》報導,66歲的諶祖華是一位石器收藏愛好者,居住於南昌市,他平常在潦河撿了不少石頭,還把石頭全部存放家中,像一間小型博物館,諶祖華妻子說,「我們家裡就是一座石頭屋。」近日諶祖華撿到的石頭上面有打磨過的痕跡,他查了大量石器時代的資料,並把石頭和網路上的照片做比對,發現2個長很像,於是請考古學家進行鑑定,專家判斷他撿的石頭,半數均為新石器時代石器;其中一塊直徑9公分的圓形石器,還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打獵的「流星錘」。他的家中放滿石頭收藏。(圖/翻攝《江南都市報》)考古學家表示,舊石器時代石器是打製,新石器時代石器則是磨製,新石器時代人類學會打磨石器,還會用繩子綁石頭讓狩獵更加順利。諶祖華說,他在去年3月租了一間房子命名為「潦河奇石文博館」,展出自己珍藏的200多塊石頭,「我想讓安義人乃至更多地方的人都能夠看到我的石頭。」而他的博物館不收門票,如果民眾前來參觀,他也會變身導覽員講解。
清朝鐵路出土1/桃園捷運挖到「寶」? 台灣最老鐵路遺址恐不保
全台最早鐵路遺跡恐將不保!桃園火車站附近進行捷運施工時,挖到清朝鐵路遺跡,雖然桃園市長鄭文燦曾在市政會議要求所有開發案必須要有備案,還要求各局處盡可能避開遺址或預做準備,不過考古界人士披露,2020年6月間遺址出土後,2年來,相關單位態度消極,並未讓大眾積極參與討論清朝鐵路遺跡應否保存,連遺跡現場導覽解說也只開放短短2周,導致許多想深入了解台灣鐵路歷史的民眾向隅,呼籲桃園市政府和捷運施工單位正視此問題,讓更多民眾參與討論。台灣考古學會理事長、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江芝華指出,桃園火車站附近挖出的清朝劉銘傳鐵路,是全台僅存一段的台灣最早鐵路遺跡,此外,當地還挖出日據時代鐵路基座和便所,加上附近的桃園火車站是國民政府後來蓋的,小小的一段鐵路,涵蓋並見證台灣135年來的鐵路歷史,堪稱是活的鐵路教室,無法理解開發單位為何只是圍住現場、不讓更多民眾接觸觀看,導致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遺跡在幹嘛。江芝華指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考古遺產保護與經營憲章1990》規定,積極的公眾參與為考古遺產保護政策中不可或缺一環,而考古遺產保護的主要目標是原地保存,對公眾展示考古遺址是推廣理解當代社會起源及發展的主要方法。以德國科隆為例,興建輕軌鐵路時,就與考古單位進行討論和規劃,並加強深度以避免觸及考古遺址。再以日本為例,若有重大考古發現,會主動安排各級學校及民眾參觀,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進行公共教育,而不是像桃園這種作法。負責現場考古發掘的庶古文創公司是台灣第1家考古專業公司,本身也是考古學家的庶古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正宜表示,現場已挖出長500公尺、寬8公尺以鵝卵石鋪成的鐵路遺構,鵝卵石是固定鐵軌所用,初步認定是清朝劉銘傳鐵路的雙股(兩條鐵路車道)鐵路遺跡,另外還有日據時代的鐵路遺構,包括二爪磚、鐵路基座等,再加上國民政府來台時期的鐵路建設,形成台灣唯一一段完整的鐵路發展史。台大人類系副教授江芝華呼籲相關單位:清朝鐵路遺跡不管是要保存還是開發,都應該讓社會大眾充分知悉並進行討論。(圖/趙世勳攝)庶古文創公司課長戴志家還指出,現場還挖到陶器及玉器碎片,證實桃園火車站附近在45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朱正宜和戴志家強調,清朝和日據鐵路遺跡是全民的文化財,希望能透過全民參與討論,聽聽社會大眾的意見,再決定保存方式。中華民國鐵路文化協會理事長劉宥緯也呼籲保留這段鐵路遺跡,但是不能為了保留而保留,應該做好相關展示讓民眾和遊客充分了解台灣的鐵路歷史。據了解,桃園捷運施工單位正對劉銘傳鐵路遺址翻模和3D掃描,並進行提取約20平方公尺遺跡。桃園市文化局雖曾開過一次文資審查會,後來不了了之,但桃市府是否會再召開文資審議會,至今仍不明朗。江芝華副教授指出,因為遺址現場說明導覽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周、且名額有限,還有許多想親眼見證和親身感受的人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它,而且遺址應該留下或離開,不應只由少數「專家」來決定,因此台灣考古學會發動民眾一起打電話給桃園市文化局或是捷運工程局,希望讓更多人見證台灣鐵路這段百年歷史,再決定遺址怎麼處理。桃園市府捷運工程局總工程司張俊雄表示,遺址現場受限於路寬和四周建築物,且與桃園捷運路線高度重疊,無法進行工程變更,如果採取現地保留,可能連鐵路地下化也沒辦法做,目前已經提取20平方公尺的清朝鐵路遺構,先請考古公司庶古文創予以保留,未來將放置展覽館。另外也根據文化局的文資審議會決議,翻模並3D掃描鐵路遺構、並提取日據時代便所等文物,未來活化遺址文物資產的部分則由台鐵規畫展示。至於當初遺址現場展示的時間和場次,則根據文化局意見辦理。桃園市府文化局則表示,遺址是否現地保存,目前還沒定案,臺鐵及相關單位還在規劃方案,後續會送該局的審議會討論。另外,未來地下鐵路完工後,將於桃園新站內規劃相關文物展示空間。桃園捷運施工還挖出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左),以及日據時期便所(右)。(圖/庶古文創公司提供)
最古老人像遺跡藏致命陷阱 「沙漠風箏」運作原理曝光!
人類新石器時代研究出現重大進展!考古學家在約旦東南部的沙漠中發現有9千年歷史的石雕遺跡,部分文物甚至完好無損,調查團隊還在遺跡中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大型人造雕像與大型石製陷阱「沙漠風箏」(desert kites),並在讚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不由得想像起先人在9千年前的大地上狩獵瞪羚的畫面。據《每日星報》報導,由法國和約旦組成的聯合團隊,在22日發表這座遺跡的研究報告,表示這座建立於新時代時代的建築群已有9千年歷史,遺跡中出現用於狩獵瞪羚與其他動物的完整獨特設施,以及包含西亞和中亞地區古人常用的石造陷阱「沙漠風箏」,這種陷阱多為由2道或多道綿延數公里的石牆組成,讓被驅趕進陷阱內的動物被一一補殺,並因從高空俯瞰形似風箏而得名。儘管現址遭到沙漠覆蓋,但當地9千年前可能是綠意盎然的狩獵寶地,讓古人類得以在此建構巨石建築與發展文化。約旦考古學家阿布亞力亞(Wael Abu-Azziza)指出,該遺跡除了有沙漠風箏外,還有神殿、祭壇、圓形住宅、有大量瞪羚骨頭的露營地,與被認為迄今最古老的大型人造雕塑,讓人們得以一窺9千年前人類的生活樣貌,尤其是石雕與神殿的出土,更令新石器時代的藝術與文化研究提供巨大貢獻。曾經在中東奔馳的阿拉伯瞪羚與山瞪羚,因人類過度獵捕以及人為沙漠化而成為「易危物種」甚至被認為可能滅絕,其中阿拉伯瞪羚數量已少於1萬頭、山瞪羚最後一次出現在人類面前也已是1987年的往事,令人在讚嘆古人巧奪天工的同時,不免對「時過境遷」感到憂傷。
考古學家發現最古老鼠疫桿菌菌株! 5千年前20多歲男子受感染
黑死病在14世紀橫掃整個歐洲,奪走數千萬人性命,導致歐洲人口減少1/3以上,如此兇惡的細菌其實有著古老的歷史,專家對5000年前一名狩獵採集者的牙齒和骨骼進行分析,竟發現導致黑死病的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古老菌株。根據《鏡報》報導,科學家19世紀時在拉脫維亞發現一具約5000年前的男性骨骼,並將其命名為代號RV 2039,初步鑑定骨骼的主人生前年齡約為20至30歲。專家也在同樣一處地方發現另外3人的骸骨,因此推測他們可能同屬於一個狩獵採集團體。(圖/翻攝自期刊《細胞報告》網站)科學家隨後採集RV 2039牙齒和骨頭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同時進行病毒、細菌病原體測試,意外發現鼠疫桿菌的古老病毒株。科學家隨後針對細菌基因組進行重組,並且和其他古老細菌進行比較,發現這確實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鼠疫桿菌病毒株。「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在這個早期菌株中已經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鼠疫桿菌的完整基因組,只缺少幾個基因」,科學家發現,這個古老的鼠疫桿菌病毒株缺少了一些基因,使它沒有能力將跳蚤作為載體並將黑死病傳播給人類,因此推測RV 2039得到的疾病大概比中世紀的黑死病溫和得多。考古學家克勞斯(Krause-Kyora)表示,與RV 2039埋在同一處的其他人骨骼並沒有發現鼠疫桿菌,因此推測RV 2039是受到囓齒動物咬傷感染疾病的,表明這種細菌並沒有高度傳染性。科學家表示,這樣的發現直接推翻了有關鼠疫導致新石器時代末期西歐人口銳減的假設。(圖/翻攝自期刊《細胞報告》網站)
神秘愛爾蘭巨型古墓比金字塔還老 學者:新石器時代已有「死者崇拜」信仰
考古學界又有新發現,愛爾蘭紐格萊奇古墓(Newgrange)是世界知名的巨大神秘史前古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前左右,比巨石陣和金字塔還要古老,而部分學者近日指出,該古墓顯示新石器的人們,已經有「死者崇拜」的古老宗教基礎。外表就像一座小山般的格萊奇古墓大約建於新石器時代,是世界知名的古墓遺跡,比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還要早600年,比巨石陣還要早700年左右。這座古墓施工精巧,裡面除了有綜橫交錯的通道,石壁上還有許多精美雕刻。更讓考古學家驚訝的是,這座古墓精巧的結構設計與天文現象相當有關係,冬至時太陽光會透過屋頂的孔洞照亮整個墓室。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座古墓是基於當時人們對天文學的信仰而建造,不過也有部分專家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該古墓顯示,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已經有「死者崇拜」的宗教信仰,會祭祀已故祖先。考古學家認為,愛爾蘭著名的古墓遺跡格萊奇古墓代表史前人類已經有祭祀祖先的信仰。(圖/達志/美聯社)
英國批准巨石陣下挖隧道 男子自稱「亞瑟王轉世」示警恐有神靈作祟
英國政府批准了「A303公路升級計畫」,預計在舉世聞名的巨石陣底下,挖出一條長3公里的隧道。消息傳出後,就受到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環保團體強烈的抗議,有一名自稱是「亞瑟王轉世」的男子出言警告,如果真的開工的話,工作人員將會遇到神靈作祟。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英國66歲男子羅斯韋爾(John Timothy Rothwell)在讀過亞瑟王的傳記後,自覺自身經歷與亞瑟王極其相似,逐漸認為自己就是亞瑟王轉世,更於2016年改名為亞瑟.潘德拉貢(Arthur Pendragon),並自封「不列顛德魯伊之王」。目前潘德拉貢是環保團體成員、新德魯伊教徒領袖。針對巨石陣的開挖計畫,他建議工作人員要向巨石陣的聖靈祈禱,因為他認為巨石陣是一片墓地,周圍埋葬著數千位新石器時代死者的遺體,隧道的開挖工作會驚擾到死者,屆時恐有神靈作祟,「如果打擾到死者,沒人保證不會發生事情。」崇尚自然的現代德魯伊教徒會冬至、夏至這段期間,在巨石陣舉辦慶典。潘德拉貢先前也不斷抗議英國政府想在巨石陣附近設置交通建設,他認為「巨石陣不僅是世界遺產,而且也是全世界異教徒朝聖的聖地」,而且他強調,自己並非反對隧道的計畫,但實際評估下來,這次的計畫弊大於利,所以他極力反對。
楊麗花要她「穿肉胎裝」 陳亞蘭面有難色
陳亞蘭率葉麗娜、陳怡真、何佩芸宣傳台視、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陳亞蘭在第一單元中下跪認母,一舉跪出1.61收視率,她透露:「將再發主要演員便當,劇情保證讓觀眾滿意。」陳亞蘭在《忠孝節義》第一單元「萬古流芳」降齡演出,挑戰演出18歲的趙武一角,被認有裝可愛的嫌疑?陳亞蘭幽默說:「這角色跟自己的年紀差不多」。第二單元「孝感動天」緊接登場,改編《二十四孝》中虞舜的故事,陳亞蘭笑說,因時代背景是「新石器時代」,楊麗花曾建議她做一套如裸體般的肉胎裝,她聽了面有難色,覺得像在整她,最後因顧及美感而作罷。「我是楊麗花」選秀冠軍何佩芸透露楊麗花超暖,有一場戲她一直沒演好而爆哭,楊麗花沒生氣,還溫柔地說:「妳不要哭,妳慢慢演,我準備了一百個鏡頭讓你NG,若是超過一百個,我就幫妳看妳的劇本,來跟妳說怎麼演比較好,妝哭花了,就再去補妝。」台視、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每週一到週五晚上八點台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