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
」 GDP 賴清德 美股 美國 中經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5422/sm-217b346414354be404c0470300b24cc8.jpg)
賴清德協商五院 林岱樺籲柯志恩公開表態反罷免
賴清德總統今(10日)邀集五院院長協商國是,立法委員林岱樺表示,此舉符合人民穩定政局的期待,並表示在總統協商五院的同時,她也要為市民向中央說出「高雄五願」,分別是政局穩定、反罷雙傑、錢還高雄、投資高雄、提高城市競爭力,並呼籲國民黨市黨部主委柯志恩公開表態反對政治操作罷免。林岱樺說,「高雄五願」第一項願望是期待政局穩定,反對紅色資本資訊供應鏈滲透台灣,以守護台灣安全,維護高雄產業發展。第二個願望,是促進南北均衡,重新審視財劃法和總預算,不要因為黨派之見而刪除高雄建設,應該「錢還高雄,壯大南方」。林岱樺認為,第三個市民願望,就是守護優質立委,「反對罷免雙傑」。許智傑和黃捷都是高雄市的優質立委,她反對特定政治團體操作罷免,也要求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柯志恩公開表態,回應高雄市民的期待。此外,高雄市「大南方S廊帶」是重要的經濟重鎮,林岱樺說,第四個願望是希望中央地方合作,行政立法同步,推動大南方計畫,創造高雄更優質的投資環境。最後,高雄市民也希望,以先進產業帶動傳統產業,以產業帶動街區經濟,讓市民增加收入,家戶增加所得,以富強的高雄面對國際新經濟秩序的競爭。林岱樺表示,這五個願望簡單明確,期待五院合作穩定國政,讓中央資源能公平分配,支持高雄建設,以民眾福祉為依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90340/sm-397960fe72d8f27d4b4f993806a201d6.jpg)
中經院估今年GDP成長3.22% 川普上任「4重點」要緊盯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6)日發布最新經濟成長預測,院長連賢明表示,全年GDP預估為3.22%,呈現逐季成長,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而通膨部分,在國內電費、水費尚未調整之下,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93%,仍舊低於通膨警戒線2%。中華經濟研究院16日舉辦2025年經濟展望論壇。對於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模式,中經院認為,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內需與外貿相對均衡成長,內需貢獻2.43個百分點,國外淨需求貢獻0.78個百分點。院長連賢明說,2024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為4.3%,預測今年為3.22%,數據較去年稍微偏低,不代表經濟展望不好,主要是去年基期較高,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對經濟看法審慎樂觀。至於CPI部分,中經院則較前次略為下修至1.93%。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表示,在電力等公用事業費率未明顯調升,及基期因素考量下,全年CPI年增率仍可望略低於2%。至於通膨是否再起。連賢明指出,由於地緣政治,加上川普揚言上任後採行加徵關稅等措施,恐拉抬大宗物資、原物料價格等國際價格。有關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預估2025全年平均價位約為31.73元,較2024年之32.11元升值約0.38元。中經院直指今年經濟四大不確定因素,分別是一、主要國家貨幣走向;二、地緣政治與川普上任各項政策期程;三、中國大陸經成長率走勢及兩岸關動向:四、國內資本支出與廠商對未來信心展望。對於川普即將上任,連賢明表示,有四個觀察點,首先是實施時間點,川普上任後是否會馬上開打關稅戰。第二,關稅是一次到位,還是逐步調整?第三,加徵關稅是所有國家一體適用,還是不同國家有不同作法。第四則是台灣主要出口產業為資通訊產品,這類產品目前在國際上是免稅,之後會不會把這部分列入,需要持續關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9713/sm-a6a36f8d653ba706a0a5bb219a6573d9.jpg)
蘋果遭控「App Store抽成過高」且排擠對手 涉603億元賠償金
蘋果公司(Apple)的集體訴訟案13日於英國開庭,係因遭到指控濫用App Store主導地位排擠競爭對手,並向App Store內應用程式消費收取「過高且不公平」的費用,恐面臨高達15億英鎊(約新台幣603億元)的損失賠償金。根據外媒《法新社》(AFP)、《歐洲動態》(Euractiv)報導,這起訴訟在2021年5月提出,指控蘋果「在iPhone和iPad等iOS裝置上排擠其他APP商店」的做法,已違反歐洲及英國的競爭法規。該訴狀指出,大約有2000萬名英國的蘋果用戶可能因此被多收費,且蘋果會對App Store內應用程式銷售收取「30%佣金」,此舉被形容為「犧牲一般消費者的利益」。這起官司由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學者肯特(Rachael Kent)和律師事務所Hausfeld共同提出,預計在倫敦競爭上訴法庭(Competition Appeal Tribunal)進行為期7週的審理,以向蘋果求償總計15億英鎊的預估損失。該訴訟旨在控訴蘋果利用App Store壟斷市場,迫使用戶只能使用自家系統,並藉此提高自身獲利。肯特以約會平台Tinder為例,指出這「30%附加費用」,會與用戶在App Store下載大部分應用程式,或進行程式內消費等活動有關。肯特認為,任何在2015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15日期間在英國版App Store購買應用程式或是訂閱的用戶,都可能有權獲得蘋果的賠償。對此,蘋果堅稱這項訴訟「毫無法律依據」,並引用2022年的聲明表示,App Store收取的佣金與其他所有數位市場相似,且App Store內85%應用程式都可以免費下載和使用。蘋果也在聲明中提到,「我們歡迎有機會與法庭討論我們對消費者堅定不移的承諾,以及App Store和蘋果寶貴技術為英國創新經濟帶來的許多益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88431/sm-ba91a56c93de3c008b3e49ad4e55a33c.jpg)
美元走強、台股匯齊挫!新台幣回貶收32.8元
美國經濟強勁,美元指數7日回升。新台幣兌美元早盤只升回貶,貶值1.4分為32.883元,盤中最高至32.846元,再度轉為貶勢。美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穩定且服務業依然強勁,市場擔憂聯準會(Fed)可能放慢降息步調。7日美元指數收漲0.2%,至108.55;今早美元指數小升至108.6附近。目前市場預料本月Fed將暫停降息,美元維持強勢。新台幣兌美元今開盤為32.760元,貶值2.1分,盤中下探32.830元,貶值9.1分,與台股盤中同步加大跌幅。新台幣兌美元交易區間在32.750元至32.830元,截至收盤,新台幣兌美元為32.883元。新台幣本周隨著台股連兩天大漲,轉為升值兩天後,8日一早開低走低,重回貶勢。台股隨著台積電(2330)開低,也呈現漲多回檔,早盤股匯齊挫。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服務業活動在2024年12月加速,投入品支付價格的指標飆升至接近兩年高點,顯示通膨壓力仍存。數據公布後,美國利率期貨市場預計本月Fed聯準會暫停降息的機率達9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88332/sm-1735b544cae6fbae438baca68ab61601.jpg)
蘋果二度遭「賣出」評級7日股價下挫 陸媒:平價版iPhone量產有望救市
美東時間7日,蘋果(AAPL.US)股票短短三個月內二度下調至「賣出」評級;同日外媒曝光,iPhone代工生產廠商富士康正在展開招工。美股7日晚間因最新經濟數據,引發美國通膨再抬頭的擔憂,美股市場重挫,蘋果收跌1.14%,報242.21美元。MoffettNathanson的分析師Craig Moffett7日將蘋果的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並設定188美元的目標價。Moffett表示,雖然蘋果仍然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有關蘋果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股價卻出現了毫無根據的上漲。近期Alphabet(GOOGL-US)的反壟斷案件,可能威脅到蘋果每年來自 Google 約250億美元的搜尋收入。Moffett也強調,新的人工智慧(AI)軟體更新已經發佈 ,iPhone 16的銷售卻相當平淡。他表示:「我們不僅沒有看到任何升級週期的跡象,消費者也對AI的功能無動於衷。」不過根據陸媒引述產業鏈人士透露,蘋果春季「平價版」iPhone新機型,將於1月中旬開始量產。目前iPhone代工生產廠商富士康正在展開招工。產業鏈人士透露,富士康招工是為了iPhone新機量產做準備。市場人士認為,蘋果2024年秋季發表的iPhone 16基礎機型需求低於預期,iPhone 16系列銷量承壓,預計新款iPhone的推出,有望抵消iPhone 16銷量疲弱產生的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84543/sm-a27e7488867d9fad4f2ffbe737fca4e6.jpg)
三大指數開低走高!「三巫日」美股強勁反彈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通膨壓力緩和,激勵美股20日強勁反彈,當日恰逢美股三巫日,市場波動劇烈,三大指數開低走高,漲幅皆超過1%,道瓊指數終場大漲將近500點。市場期待年末的聖誕行情為2024年畫下完美句點。三巫日指股票選擇權、股指期貨和股指選擇權合約在同一交易日到期,意味著交易量激增,價格波動加劇。道瓊工業指數盤中震盪高達千點,終場上漲1.2%或498.02點,報42,840.26點。標普500指數收高1.1%,報5,930.85點。科技股掛帥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收在19,572.6點。然而20日強勁反彈也未能收復前幾日的失土,三大指數周線同步收黑,道指與標指全周挫低約2%,那指周線下跌1.8%。日前聯準會(Fed)在12月例會鷹式降息,引發美股狂瀉。投資人期待聖誕行情到來,但分析師基於美國公債殖利率飆高,和市場仍在消化聯準會的利率前景預測,對聖誕行情看法保守。美股將於24日提前休市,26日回復交易。此外,美國即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有耐久財訂單。根據《股票交易者年鑑》,自1969年以來,每年最後5個交易日與隔年的頭2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漲幅為1.3%,這段時期被稱為「聖誕行情」。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11月年增2.4%,低於市場預期。報告出爐後,交易員對明年第二次降息時間預測由12月修正為10月,第一次降息維持在3月。美元指數由2年高點108應聲下滑,終場下跌0.55%,報107.82。美國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4.2個基點,降至4.52%。加密資產20日亦出現大幅波動,比特幣在PCE出爐後急速下挫,最低降至9.2萬美元,隨後出現V型反彈,一度逼近10萬美元大關。在個股部分,丹麥減重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因新藥試驗結果不佳,拖累ADR收盤挫低將近18%。在本國股市跌幅超過2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82032/sm-a3dd8a157b2bd0e221ea0fcf31e8cb3f.jpg)
美中貿易戰升級 台股11日開盤暴跌200點成2萬3千點保衛戰
投資人等待美國新經濟數據,猜測美國聯準會下周是否再度降息,加上指標性科技股疲弱,美股主要指數連日走跌,道瓊更連續四個交易日收黑,讓台股11日開盤就急摔,以23108.36點開盤後,直接重挫到22880.57點,下跌超過240點,更摔破2萬3千點大關,台積電(2330)一度大跌20元,後續跌勢稍緩,成2萬3千點保衛戰。因傳出中國官方對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被認為是美中貿易戰升級的反制行動,台股10日一度跌逾200點,最低曾至23071.43 點,終場跌148.17點或0.64%,以23125.08點作收,失守5日線,成交量3248.46億元。11日再度開盤即下挫,主要電子股大多下跌,但光電、電子組件,以及水泥、玻陶類股逆勢上漲。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科技股作為美中貿易戰影響最大的產業,在川普第一次執政時,當時股價也曾劇烈波動,但因產業成長趨勢不變,讓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類股報酬率高達272.35%及138.67%,就算是水泥、電器電纜及資訊服務等類股,也在景氣帶動下,報酬率分別達到81.88%、81.28%及80.8%。電子權值股方面漲跌互見,在9點45分左右,台積電跌10元、在1055元;鴻海(2317)在平盤192元上下;台達電(2308)漲6元、在409元;廣達(2382)跌2.5元、在290.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跌25元、在1325元,大立光(3008)漲45元、在2490元。但其實聯發科10日剛公告的11月營收為452.42億元,儘管月減11.49%,年增5.04%,創下同期新高,累計前11月營收4889.02億元,年增25.43%表現強勢,受惠於旗艦晶片需求穩健,今年第四季表現將優於預期,外媒更加碼爆料,蘋果將改變部分Apple Watch型號的內部配置,將首次採用聯發科開發的數據晶片,降低對英特爾的依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前一日大漲5.59%至每股185.17美元,主要是因傳出新晶片在量子運算領域出現重大突破。但其他科技大老則沒這麼幸運,輝達遭中國發動反壟斷調查,股價再跌2.69%;傳出可能被那斯達克100指數剔除,美超微股價下殺8.20% 至每股40.54美元,但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出面表示,他有信心公司不會從那斯達克下市。美股10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54.1點,或0.35%,收在44247.83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9.45點,或0.25%,收在19687.24點。S&P 500指數下跌17.94點,或0.3%,收在6034.9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24.14點,或2.47%,收在4894.70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79632/sm-5f3a4252ea46cf2e9d503a330a5fcb42.jpg)
近3年新高!GDP上修破4 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出口暢旺、民間投資活絡,主計總處29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數據,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的3.9%上修至4.27%,調整0.37個百分點,創近3年新高、居亞洲4小龍之冠,也高於全球平均2.7%;主計總處也同步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29%,較8月上修0.03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表示,台灣經濟表現不錯,只是產業復甦不太均衡。蔡鴻坤分析,AI應用浪潮帶動資通訊、電子零組件、伺服器等出口表現非常好,這些產品占出口68%以上,而台灣是出口為導向國家,出口貢獻經濟成長率50%。此外,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近日進機,蔡鴻坤指出,2奈米一台機器價格不斐,而台積電有領先帶頭作用,對民間投資有一定的挹注;蔡鴻坤說出口、投資皆優於預期,是這次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的主因。蔡鴻坤進一步指出,「台灣幸好有AI,帶來相關產業鏈成長」,舉例來說,AI延伸很多算力需求,且算力全球大概90%都由台灣廠商提供,有利於出口、投資擴增;蔡鴻坤表示,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上修為4.27%、3.29%後,皆優於牛津經濟研究院對全球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7%及2.8%的表現。不過,蔡鴻坤也坦言,台灣產業發展不太均衡,全球傳統產業有產能過剩等問題,部分傳產出口表現仍疲軟,就像台股個股表現一樣,會漲的多是AI相關股票,產業呈兩樣情。國內通膨CPI部分,受近月接連颱風豪雨推升蔬果價格,加上外食費、房租及醫療費用等服務類價格漲勢延續,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2.18%,上修0.01個百分點。展望明年,服務類物價仍具上漲壓力,惟基數已高,加上蔬果價格可望逐漸回穩及國際農工原物料及油價走跌,整體CPI漲幅將續呈放緩走勢,預測CPI上漲1.93%,上修0.02個百分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79623/sm-aba39f90306a1c772be8e16fce9f007a.jpg)
東京通膨升溫...日銀升息機率大增 日圓衝上149
日本最新經濟數據顯示,11月東京核心通膨年增2.2%,大幅高於市場預期,使得日本銀行(央行)12月升息的機率大增,消息帶動日圓兌美元匯價一度衝上149.53日圓兌1美元,創下6周新高紀錄。通膨升溫強化日銀可望在12月升息的市場臆測。報告出爐後,日圓兌美元匯價一度躥升至149.53日圓,創下10月21日以來新高水準,稍後來到149.91日圓,漲幅1.1%。本周迄今日圓勁升超過3%,可望寫下7月以來最大周線升幅。日本總務省29日公布,不計生鮮食品價格的11月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10月的年增1.8%攀升至2.2%,大幅高於市場預估的年增2%,主因是能源補貼減少。11月整體東京CPI年升2.6%,相較於10月的年增1.8%,反映食品價格上漲。東京核心通膨被視為是日本全國物價趨勢領先指標,這是日銀在12月19日召開例會前的最新一份通膨報告。日銀總裁植田多次表示,日本經濟表現若符合日銀預期,將會調升借款利率,此翻言論讓11月的升息機率預測翻升一倍。交易員預期日銀12月例會升息1碼的機率目前來到60%。近期包括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反映,日本經濟溫和復甦。此外,29日出爐的最新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仍維持緊俏,且10月工業生產和零售額皆較前月上揚。美國正值感恩節假期,貨幣市場交投清淡,美元兌其他貨幣下跌。研究機構City Index資深市場分析師辛普森(Matt Simpson)表示:「日圓成為最新的交易動能,沒有什麼能阻止日圓在交易清淡的假期期間上漲。」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29日一度跌至105.61,觸及2周新低水準,稍後回升至105.95,跌幅0.1%。不過美元仍朝著11月月線收紅2%的方向前進,主要受到川普勝選帶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78715/sm-1babc17d5db1adeda8e8512f1313376f.jpg)
閣揆表態「參與新核能技術」 潘思亮籲:觀光出口立國+速修太魯閣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等內閣公部門官員首度與工商界早餐會於26日登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是第一次聽到卓院長關於供電的政府態度,尤其是表態的「參與新核能技術、開放態度」等談話「是一大亮點」。晶華酒店董座潘思亮則提出建言參考日本政策,重新對台灣擬定「觀光出口立國」的逆差變順差,全面開放外籍生等赴台學習與工作;儘快修復太魯閣、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台灣觀光地標。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的早餐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政府非常重視,大家發言踴躍到早餐會言長時間,代表院長非常重視,能源、產業發展、金融、觀光、生技等,有感受到政府的誠意,更加有信心,一起來為台灣經濟打拼。關於核綠能共存議題(核能小型發電機組、綠能、新能源等,以及修法核三廠延役等),吳東亮說,有感受到卓院長的主動,再三盤點電力供電量能並強調這幾年供電絕對穩定,而且今天還是首次聽到院長提到「參與新核能技術」的政府開放態度。對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對全世界的經濟產業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政府也是少數有跟川普政府打過交道的政府,已成立台美交流工作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主導經濟關稅等,是全體性的,跨部會的協調。被吳東亮稱為「觀光專家」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則提到在早餐會上,有建議政府可參口依照日本觀光出口立國的政策,重新定義台灣的觀光業為「出口導向,利差變成順差」的觀光立國政策,可以賺外匯的,吸引更多國外觀光客,看到日本政府這幾年努力將從數兆的逆差到有順差,吸引更多觀光客進到日本旅遊,出口順差達到五兆,相信今年更是加倍。潘思亮表示,日本觀光業變成日本出口業第二,日本第一出口業是汽車業,相當於台灣的半導體業,觀光業也帶領日本經濟的復甦。我們現在是逆差的四千億,把觀光訂為出口導向,可朝「均衡地方發展、發展地方特色」以及「重要的配套措施」,像是少子化缺工,開放五年實習生簽證工作等,大家現在都看到許多外國人在日本觀光業工作,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全面鬆綁外籍學生、外籍實習生所有的限制,另一個是提到台灣是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是太魯閣,還在修復中,請政府加緊腳步修復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對於網友建議五百元鈔票圖案改成中華隊,並設定為國定假日,吳東亮則也回覆說,「放假已經很多了,應該要紀念,不一定要放假」,至於是否鈔票改版,日本最近才全面改版,這可以由社會達共識討論,我也會贊成。至於卓榮泰強調明年軍公教加薪3%幅度,懇請工商界一起來加薪,吳東亮則回應說,包括台新金控等與許多企業,過去的加薪幅度都不少於3%,還有更多企業會比這樣的加薪幅度更好;而這對中小企業會比較辛苦,需要政府協助。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則說明今天工商早餐會27項提案74建議中,與行政院交流的很大成果進展,即是就創新經濟、健康台灣、金融發展、優惠稅制、綠色經濟等六大面向的提案與建議中,有三點成果。包括推動AI人才培育,包括經濟部與輝達等合作未來四年培養20萬人才,增加教學能量;二是推動生技醫療產業,政府啟動匡列100億元投資,金控公司創投部分投資生技比例大幅放寬;三是開放參與公共建設兆元促參引導國內保險業資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之下,保險公司可以投資。這三大類是非常重要的成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72459/sm-e7290644a3995976c5a5ec1da48b86bb.jpg)
「智慧城鄉數位治理交流論壇」臺中登場 落實數位共榮.打造韌性臺灣
全球智慧化時代來臨,臺灣擁有完整ICT產業鏈與頂尖人才,也積極在各領域布局智慧賦能應用,提升治理韌性與國際競爭力!為了在打造數位國家與創新經濟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服務永續、產業升級、地方受惠、與民眾有感等目標,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近年推動「智慧城鄉生活應用發展計畫」,從地方與產業需求出發,攜手各縣市政府與服務業者建立公私民夥伴關係(PPPP,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期望透過普及創新智慧應用,加速數位服務落地、並縮短城鄉數位落差。為促進地方政府在數位服務及產業推動的交流,數發部數產署於10月29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才樓舉辦「數位共榮.打造韌性臺灣:智慧城鄉數位治理交流論壇」,邀請深耕數位治理領域的學者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分享智慧科技的應用趨勢與影響力,並聚集六都數位治理及產業發展推動代表進行圓桌論壇,探討智慧城市執行現況與未來發展規劃。從「創新思維」與「科技趨勢」出發 探討臺灣數位治理的挑戰與發展潛力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城鄉數位轉型,包括「交通管理」、「健康照護」、以及「韌性治理」等智慧化服務,全方位落實數位應用,為城市治理開啟更多發展機會。本次活動邀請到智慧城市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張智強、以及逢甲GIS研究中心主任暨終身特聘教授周天穎擔任專題講者,透過產業、學術、與實務上的交流討論,共同探索臺灣在數位應用上的挑戰與解方,進一步為城市治理的未來藍圖奠定發展基礎。六都代表齊聚 助力臺灣成為全球智慧城市模範本次論壇也集結六都重要數位治理及產業發展的推手們,邀請研考會、數位治理、資訊發展等局處,從「數位平權」、「AI應用」、及「城市治理」等多元議題出發,分享六都在智慧城市治理上的寶貴經驗與亮點成果,如新北市在2023年成為全球首座取得ICF(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完整智慧城市認證的城市、臺南市也因數據交換平台推動有成,而獲得亞太資訊服務業組織(Asian-Oceanian Computing Industry Organization,ASOCIO)的肯定。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促進更多城鄉投入智慧治理的行列,共同將臺灣發展為數位治理典範、甚至是智慧應用服務輸出國,讓世界看見臺灣智慧城鄉百花齊放的創新實力。「數位共榮.打造韌性臺灣:智慧城鄉數位治理交流論壇」已全面開放報名,欲瞭解更多論壇資訊,歡迎至iEvent,登錄報名,掌握有限的參與席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71877/sm-2909814663ec0f750f9f5963167d2cde.jpg)
AI動能持續!中經院上修今年GDP至3.96% 通膨連3年破警戒線
中經院今(25)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受惠於強勁的人工智慧(AI)需求,以及股市熱絡,共同促進了台灣經濟「內外皆溫」的特徵,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96%,較7月預測的3.81%上修0.15個百分點,接近4%水平。同時,還預測明年成長率維持在3%之上,達3.03%。中經院預測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3.96%,較上次預測上修0.15個百分點,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其中,內需貢獻3.07個百分點,而國外淨需求貢獻0.89個百分點。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台灣的外銷在過去幾個月連續突破500億美元,這不僅推動了投資的增加,也穩定了內需的成長。展望2025年,預測經濟成長率為3.03%。連賢明說,台灣AI產業預估還是會繼續成長,但幅度應會慢慢下降。針對通膨問題,中經院指出,由於電價調漲及颱風等天災造成蔬果價格上揚,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測將達到2.17%,連續三年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展望2025年,預測CPI年增率為1.96%,有機會降至2%以下。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是否會衝擊台灣經濟?連賢明表示,美國總統大選一定會牽涉到全世界,一定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包括利率政策及產業政策,但台灣的半導體的產業、尤其在AI的部分,應該動能會持續,相對衝擊沒有那麼大。中經院同時提醒,雖然台灣經濟表現穩健,但未來仍需留意4大不確定性,包含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中國經濟成長走勢及兩岸關係動向,國內投資支出及廠商對未來信心展望,以及地緣政治、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政經走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70782/sm-d52645b1b3b15f3bd937cc2489fceb8b.jpg)
常搭飛機、坐長途航班注意了!未來將擬「頻繁飛行稅」 最高多付500歐元
一張機票裡,除了一般的票價以外,還包含了燃油附加費、機場建設費、安檢費、戰爭保險費、檢疫稅、各城市出入境稅等等費用,而目前歐洲正計畫徵收「頻繁飛行稅」,稅額也將隨著飛行次數增加而調漲,希望能藉此減少汙染,也能籌措綠色資金。根據環保運動組織「Stay Grounded」官網指出,「Stay Grounded」、新經濟基金會(NEF)和其他機構共同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民調發現,西歐有52%受訪者在1年內完全不搭飛機,只有11%的人每年飛行超過3次;以收入超過10萬歐元(約新台幣346.7萬元)的家庭為例,有35%每年會搭乘3次或以上的來回航班,而收入低於2萬歐元(約新台幣69.3萬元)的家庭,僅有5%每年會飛行3次或以上。該報告提議,「頻繁飛行稅」未來將將實施至歐洲經濟區(EEA)和英國出發的所有航程中,預計可使歐洲航空稅收入增加6倍,高達約640億歐元,相當於整個歐盟年度預算的30%,同時減少5分之1的碳排放量。至於該如何計費,該報告認為,若1年中僅搭乘2次航班以內,不會被課徵「頻繁飛行稅」,但當搭乘較長,需要多收取50歐元附加費;長途、商務艙、頭等艙則要多收取100歐元。從第3、4次搭乘開始,每張機票將加徵50歐元的「頻繁飛行稅」及其他附加費用;第5、6次搭乘,費用則提升至100歐元;第7、8次,稅額則再調升至200歐元,此後每次搭乘稅額改為400歐元。有90個組織和47名學者簽署了一份公開聲明,表達對「頻繁飛行稅」的支持,包括綠色和平組織、國際行動救援組織(Action Aid International)、提倡稅收正義的組織「Taxmenow」等等。「Stay Grounded」認為,這項政策是一種創造社會公平的方式,以解決大多數富裕常客因過度飛行造成的污染問題,同時能同時增加收入,以擴大提供鐵路及公共交通等建設;如果是偶爾乘坐飛機的旅客,則不會增加任何財務成本。NEF高級研究員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Mang)表示,為阻止氣候崩潰,歐洲目前面臨巨大資金缺口,「頻繁飛行稅」恰好能為此作出貢獻,像是風能、太陽能的投資,也可用於救濟因氣候危機而出現困難的國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70505/sm-d597da9e0ae85e98b90699f6a30d9a69.jpg)
APEC經濟領袖峰會代表人選呼之欲出 傳總統指派林信義出任
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11月中將在秘魯舉行,針對經濟領袖峰會總統特使人選,據悉,總統府方面屬意過去曾出使過APEC峰會的企業代表與會,目前已將名單和祕魯主辦國交換意見並正作業中。據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為內定人選,總統府預計下周對外公布,最快可能21日(下周一)就可揭曉答案。今年APEC年會即將在11月10~16日於祕魯利馬舉行,領袖會議15~16日二天召開,主題是「賦權、包容、成長」,與行政院經發會三大分組主軸相契合。據悉,行政院已核定指派行政院政委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雙首長出席部長級會議,近日內總統府也要公布經濟領袖代表人選。近幾周來,我方一直和祕魯交涉出任APEC經濟領袖峰會代表人選,在釋出林信義的名單後,祕魯方面並無異議,祕魯於10月17日來台遞送邀請函,我國也將領袖代表人選資料送交主辦方,目前正進行最後行政作業中,幾乎已確定,總統賴清德擬指派林信義出任。林信義頗獲府院高層信任,2005年他曾代表前總統陳水扁出席韓國釜山經濟領袖會議,520後續聘為總統府資政,7月間賴清德曾親自邀請他出任台杉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長,卓揆8月間延攬他出任經發會顧問,擔任創新經濟小組召集人,9月3日正式頒發證書。知情人士表示,林信義不但是企業界人士,擔任過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卸任公職後一直擔任總統府資政,且出席過APEC部長級年會及經濟領袖峰會,非常了解政府政治和財經事務運作,和APEC各國領袖互動也有經驗,加上他謹慎低調、行事沈穩,都是這次出線的主因。蔡政府6次指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蔡英文前總統出席APEC經濟領袖峰會,但張忠謀已93歲高齡,不適合再舟車勞頓,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原本就屬意指派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代表出任,因其曾任副總統、行政院長,有助於提升台灣與會層級,但在中國壓力下,未獲秘魯主辦方同意。據悉,祕魯希望由無政治背景者參與,府方曾討論很多腹案人選,先前傳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只是過程中被討論諸多人選之一,但從未拍板定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70058/sm-f568b8fae97b9ba17113cc91b4582321.jpg)
國發會人口報告出爐!估「 46年後」台灣僅剩1497萬人 只有老人增加
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終於出爐了!國發會報告指出,台灣未來總人口數將持續下降,我國總人口將由今年的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之1497萬人,換言之,46年後台灣總人口大減844萬人,其中,0-14歲幼年人口減少171萬人,15-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920萬人、幾乎是雪崩式下滑,而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248萬人。國發會表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點維持2025年、「人口紅利」結束時點維持2028年以及長期老化程度再提升等趨勢不變;國發會表示,我國即將進入人口轉型關鍵時點,人口減少與高齡化雖將對經濟、社會帶來深遠影響,但也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創新經濟的新契機。國發會表示,今日會議與政委陳時中偕同各相關部會,參考國際現況及案例,共同研議強化因應策略,包括在少子化方面,研議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對象、延長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在勞動市場方面,持續擴大中高齡及婦女勞動參與、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對策、及持續厚植產業人才培育等;在經濟與產業方面,應積極應用AI技術強化產業升級轉型,並降低產業人力需求等。在財政收支方面,研議因納稅人口減少、社福支出增加,而影響財政穩健之因應作法;在社會環境方面,研議因應超高齡社會,持續擴充醫療及照顧服務能量,及導入智慧科技,創造健康及照護新模式等作法。後續將視情況每季或每半年檢視執行成效,並滾動式調整優化或新增相關創新政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68448/sm-da738ea7de3eb105812f4d802348452a.jpg)
賴清德喊加強打詐打炒房 實現「居住正義」
今天是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總統賴清德在國慶大典上致詞時表示,自己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所以他要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政府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賴清德致詞時提到,台灣的經濟實力不是奇蹟,而是全體國人的共同打拚。我們要以「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為目標,把握世界趨勢的變化,繼續站穩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除了「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外,台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的「五大信賴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布局全球;我們同時會推動中、小、微型企業的轉型發展,行銷全世界。賴清德表示,自己也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要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賴清德強調,政府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我們會一起走、繼續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68439/sm-7871c289ba4ebbbb38367b5d0864af03.jpg)
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為台灣喝采 賴清德提出「四個不變」
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他在演說時從中華民國從113年前推翻帝制建立民國開始說起,提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及美麗島事件,細數中華民國到台灣的發展過程;賴總統也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以下是他的演說全文: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吐瓦魯戴斐立總理閣下伉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海內外貴賓,現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一起為今天美麗的台灣喝采,迎向明天更美好的台灣。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然而,民主的夢想,曾經在熊熊戰火中被吞噬;自由的理想,長年在威權統治中被侵蝕。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75年前的古寧頭戰役、66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我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台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前前後後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一批批同樣懷有民主夢想、自由理想的人,無畏犧牲,前仆後繼,用生命推開民主的大門,一百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各位國人同胞,中華民國曾經在國際社會被驅逐;但是,台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但當我們的朋友遭遇天災危難,面臨百年大疫時,我們毫不遲疑,伸手援助。「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是台灣人民愛好和平、與人為善的行動!過去,台灣人民用「一跤皮箱走遍全世界」,開創台灣的經濟成就。現在,台灣科技運用一顆晶片驅動全世界,成為繁榮發展的世界動力。台灣人民多元無懼,我們的妮妃雅是世界皇后;台灣人民勇敢無畏,台灣的女兒林郁婷是世界拳后。17歲的蔡昀融,用他沉穩的雙手,奪得世界第一的木工榮耀;20歲的陳思源,傳承了父親的技藝,勇奪冷凍空調的世界冠軍。新一代「台灣製造」的年輕人,再一次擦亮「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招牌。我要感謝一代又一代國人同胞,同舟共濟、風雨同行。現在,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茁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更要向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華民國始終屹立不搖,台灣人民始終堅韌不移。我們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此;我們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樣貌。身為總統,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我的使命也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堅定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靠實力確保和平,讓世世代代皆能安身立命。我的使命更是,照顧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生活生計,積極發展經濟,擴大投資社會照顧;並且,讓經濟發展的成功果實,和全民共享。然而,國家的挑戰未曾間斷,全球的挑戰也正是台灣的挑戰。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世界的永續發展;突如其來的傳染病,衝擊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而威權主義的擴張,也在在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威脅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三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韌的台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圖/黃耀徵攝)我們要強化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更會持續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電力穩定供電,並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以及先進儲能,來穩健邁向全球「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我們要有效防堵國際傳染病,並且提升國人平均餘命、降低不健康年數,以及落實醫療平權,讓人民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台灣。我們更要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台灣人民越團結,國家就更安定;台灣社會準備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台海也更和平穩定。台灣有決心致力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成就全球的安全和繁榮,也願意和中國共同因應氣候變遷、防堵傳染病,以及維護區域安全,追求和平共榮,為兩岸人民帶來福祉。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支持中國、投資中國,以及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力的提升,無非就是期待中國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對內重視民生、對外維護和平。當前國際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每日皆有無數的無辜人民死傷於戰火中,我們希望中國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能夠發揮影響力,和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也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在國際情勢越混亂的時代,台灣將更沉穩、自信與茁壯,成為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力量。我相信,一個更強大的民主台灣,不只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理想,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我們會持續壯大台灣,推動跨領域的經濟發展!台灣的經濟實力不是奇蹟,而是全體國人的共同打拚。我們要以「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為目標,把握世界趨勢的變化,繼續站穩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除了「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外,台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的「五大信賴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布局全球;我們同時會推動中、小、微型企業的轉型發展,行銷全世界。各位國人同胞,我們也會持續落實跨區域的均衡台灣!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對於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以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895億元,總共達到7,241億元,創下新高。同時,在治水預算上,比今年度增加159億元,總共達到551億元,來協助全國各縣市,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我們也會加速提升全國路網的安全,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同時,我們要完善捷運網絡,串起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也要進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打造串聯南北的中部科技聚落,啟動「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我們也會加速推動東部交通路網的安全,讓東部鄉親有更安全回家的道路,並且要加強離島地區的基礎設施,提升生活品質和觀光能量。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更要落實跨世代的照顧人民!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會繼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並且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增加托育費用補助,也會提升幼兒園的服務品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有責任幫忙照顧。各位年輕同學,我們會繼續落實高中職免學費,持續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的學費。更進一步,我們已經成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年輕朋友的夢想,政府有責任幫忙圓夢。各位青壯年朋友,明年,基本工資會再調升,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再增加。我們會擴大社會投資,在生活、工作、居住、健康、扶老攜幼等面向,提供更多的支持。青壯年朋友的家庭負擔,政府有責任幫忙減輕。全國的阿公阿嬤,明年,台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會提早啟動「長照3.0」,逐步落實慢性病防治的「888計畫」。我們也要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且強化社會安全網,加強弱勢照顧,以及落實對青壯世代等各年齡層的心理健康支持,來具體實踐全人、全齡、全社會的照顧。我也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我要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我們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我們會一起走、繼續走!今天,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前總統,以及不同政黨的領袖,都來到現場,我要感謝各位的參與。這代表著,國家一代又一代的實力累積,也代表著,台灣多元民主的價值與意義。國家要團結、社會要安定。感謝近期韓國瑜院長和卓榮泰院長,開啟朝野的合作,將促成朝野黨團會商。民主國家的政黨,對內競爭,藉由競爭推動國家進步;對外團結,爭取國家利益。無論我們來自哪一個政黨,無論我們主張什麼政治立場,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不能凌駕於人民的利益。因為這正是創建中華民國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所秉持的精神;這正是衝破威權的前輩,犧牲奉獻、追求民主,所帶給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啟示。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會不分黨派,不分你我,相聚於此。我們大家,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我們都要有共同的信念: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我們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我們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我相信,這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夢想,也是台灣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的理想。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中華民國加油!台灣加油!不分彼此,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66964/sm-bcfa2c0e729783cf44a01398e01b76f3.jpg)
陸港股大暴走2/看好中國大型科技股Q4行情 這三檔ETF後來居漲
在中國大陸924金融新政刺激下,台股水泥、鋼鐵、塑化類股近期股價上揚,投資人笑呵呵。不過,CTWANT採訪多名法人證券分析師,有的認為需進一步了解這些企業真正會受惠中國房市帶來營收成長占比多寡;有的則建議挑選被動性ETF檔數有限之下,也可關注主動型基金。 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表示,中國股市已經歷長達3年以上空頭走勢,滬深300指數最大跌幅超過45%,部分中小型股指數更甚,市場投資者情緒十分低迷。在這種情況下,超出市場預期的經濟及救市政策,都有機會使股市產生一定幅度的反彈,且反彈的力道可能相對強勁。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舊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參考日本經驗,強力且持續的貨幣寬鬆政策是走出通貨緊縮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換句話說,美國現正進入降息循環為中國人行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相應環境,但是能否有效扭轉民眾及企業對於未來經濟長期衰退的預期,進而增加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仍有待觀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調整房屋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建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受此影響,近期房地產、金融保險類股帶領加權指數大幅反彈,「這些產業類股漲幅已高,後續持續大幅上漲空間有限。」林永祥表示。 林永祥進一步分析說,反觀在未來長期貨幣寬鬆政策環境,及中國政府特意引導科技領域自主發展的產業背景下,中國大型科技股有望接棒迎來2024年第四季的反彈行情。 CTWANT根據CMoney統計成交量排行榜與公布資料來看,從9月24日到截稿前,台股中國主題非槓桿型的ETF的成交量榜首由中信中國高股息 (00882)奪冠,依序則為中信中國50(00752)、國泰中國A50(00636)、群益深証中小(00643)、復華中國5G (00877)、富邦深100 (00639)等。台股多檔中國大陸主題ETF從924金融新政宣布以來近一周,股價高漲。圖為復華中國5G通信ETF掛牌典禮。(圖/復華投信提供) 進一步觀察2024年以來股價漲幅排名,富邦深100(00639)漲幅達24%拔頭籌,其次為群益深証中小(00643)的漲幅20%,復華中國5G(00877)的漲幅則為19%,國泰中國A50 (00636)、中信中國50(00752)的漲幅各為17%、13%,中信中國高股息 (00882)漲幅則為10%。 以這六檔ETF成分股來看,包含寧德時代、美的集團、五糧液、比亞迪、東方財富、格力電器、立訊精密工業、牧原食品、北方華創科技、順豐控股、中際旭創、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中興通訊、成都新易盛通信技術、兆易創新科技、州茅台、招商銀行、長江電力、中國平安、騰訊控股、CASH、阿里巴巴、拼多多公司等為主,包括電動車、電池的巨頭、電商平台等大型科技股。 至於主動型基金部分,以中租基金平台的統計來看,25038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證券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5%,31007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則是上漲了12.60%,36003華南永昌中國A股基金漲逾5%,55010兆豐中國A股基金漲逾4%,以及20028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26014摩根中國亮點基金、30014滙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等也都起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65178/sm-2906e84da360eff0cad707041df823f1.jpg)
中國放水救市發威陸港股齊飆! 抄底2倍ETF「這一檔」漲近35%
中國大陸推出相關房貸利率下調等救股市措施,吸引外資資金流入港股,恒生指數(Hsi Index)24日升753點後,恒指半日再升近400點,續逾千億成交;滬深300指數漲逾3%。法人分析,對於想要抄底大中華股市的投資人,推薦港股優於A股;根據CMoney資料,相關港陸股槓桿型ETF表現上,00665L富邦恒生國企正2漲幅近35%;00650L復華香港正2、00753L中信中國50正2的漲幅則超過20%;00637L元大滬深300正2、00633L富邦上証正的漲幅則是近13%~14.45%;00655L國泰中國A50正2的漲幅為9.34%。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理總局、中國證監會24日聯合舉辦發布會,公布一系列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三大方向支持經濟和股市發展,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RRR)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創設新政策工具支持股市。恒生指數(Hsi Index)24日升753點。00665L富邦恒生國企正2經理人黃煜翔表示,若要逢低布局中國相關部位,比較適合以00700富邦恒生國企作為核心持股,並藉由00665L進行短期策略操作,來參與中國政策利多機會。由於槓桿型ETF屬策略交易型工具,風險較原型ETF高,投資人應注意相關風險。專家指出,港股優於A股理由,包括AH溢價指數處於近5年相對高點、港股新經濟產業佔比較高,另外今年內地資金投資港股的熱情也是歷年之冠;反映在南向資金指標上,今年以來截至9月24日,南向資金淨流入已超過4,900億港幣,若維持相同速度至年底,將有機會創下單年度歷史新高。而近來阿里巴巴在香港完成雙重主要上市,並被納入滬深港通合格名單,美的集團也在香港掛牌上市,其IPO集資金額為近3年最高,港交所預告接下來將迎來大型新股上市潮,持續增添港股投資話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64862/sm-8b74dfeaa28617cc0d1d7d2430afb76a.jpg)
台股24日再戰季線受阻 電子金融休兵跌逾百點
前一日美股小幅上漲,市場期待持續降息等消息,但台股24日開盤下跌11.74點,以22273.79點開出,最低一度摔到22154.55點,跌逾百點,電子與金融股全開黑走跌,不過貨櫃航運等類股相對強勢。投顧表示,這次美國聯準會的降息動作,呈現多空重大分歧態勢,近期持股宜設停損,操作上以次產業強勢族群個股為主。投顧表示,美國聯準會降息利多告一段落,但若指數能站穩季線,再越過頸線22545點,指數就有機會呈現N型上攻,大盤在今年底到明年第1季間仍有機會創高。三大法人23日同步站在買方,外資買超115.9億元,已連三買,加上投信連26買,激勵23日台股終場上漲126點,收在22285點,距季線22323點僅剩一小步,不過24日以小跌開出,後勁無力。權值股仍是帶動台股起伏的主力部隊,台積電(2330)將在10月17日舉行法說會,10點左右,台積電小跌5元、在972元左右;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小跌1.5元、在178.5元,台達電(2308)元,廣達(2382)小跌3.5元、在253.5元;高價股的聯發科(2454)反而漲5元、在1150元,大立光(3008)跌30元,在2600元。美國聯準會上周宣布逾4年來首次降息2碼,刺激股市上漲,然而美國最新經濟數據表現不佳,美國9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連續第3個月萎縮,創下15個月新低,服務業擴張速度也放緩,強化市場持續降息的預期。23日收盤,美股道瓊指數上漲61.29點,或0.15%,收42124.65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5.95點,或0.14%,收17974.27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6.02點,或0.28%,收5718.5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5.75點,或0.51%,收5025.8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