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裕隆 新能源車 Nissan 裕日車 電動車裕日車前10月銷37.1輛年減2.7% 總座:估明年車市銷量46.2萬輛「將每季推新車」
裕日車(2227)今(21)日舉行法說會,今年前10月總市場銷量為37.1萬台,年減2.8%,預估全年銷量為45.5萬台。對於明年車市表現,裕日車總經理鐘文川認為銷量可達46.2萬台,主要來自汰舊換新政策的最後一年。裕日車第3季營業淨利達2.91億元,較去年同期2.68億元增加,主要因營業費用的有效控管;此外,受惠於中國大陸轉投資收益增加,營業外收支達10.33億元,較去年同期8.78億元成長。對於明年新車型導入計畫,鐘文川表示,持續與母公司日產討論中,評估每季推出新特殊車款,滿足市場需求。裕日車旗下Nissan與Infiniti品牌前10月銷售16,425台,市占率為4.4%。其中,Nissan品牌銷量為15,786台,而Infiniti賣出639台,在豪華車市場市占率達0.7%。針對前三季毛利率下滑,裕日車解釋,主要受航運費增加及原物料成本上升的影響,加上市場競爭激烈,促銷費用顯著增加,但預期2025年的總市場表現將優於2024年。裕日車也觀察到中國大陸市場的變化。儘管受到美中貿易衝突、房地產問題及內需不足的影響,IMF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4.6%。政策層面,通過舊換新措施推動內需,為汽車市場注入活力。今年1至9月,中國汽車銷量達2,157.1萬台,同比增長2.4%,全年預估將達3,100萬台,成長率約3%。東風日產作為裕日車在中國的重要業務板塊,儘管因燃油車銷量下滑,導致1至9月銷售量年減8.9%,但得益於生產成本優化及薪資結構調整,大陸整體轉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1億元。2024年前三季,裕日車認列的收益為7.45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44億元。展望第四季,裕日車對大陸市場保持審慎樂觀,預期收益可維持與2023年相近的水準。面對新能源車的市場競爭,東風日產將加速本土化策略,預計優先推出4款全新日產品牌新能源車。裕日車旗下NISSAN與INFINITI品牌1至10月共銷售16,425台,市占率為4.4%。其中,NISSAN品牌銷量為15,786台,而INFINITI銷量為639台,豪華車市場市占率達0.7%。
全球PCB第一大國將換人! 陸廠「新能源車+AI」估衝出267.9億美元產值超車台灣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所出具報告顯示,2024全年,陸資PCB產業將快速成長至267.9億美元,全球市占率將提升至32.8%,可能成為全球PCB產值最大。據TPCA 2023年9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台灣PCB產值在全球市占中排名第一,陸資以31.52%居於第二,接續為日本15.9%、南韓10.67%。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所近期發布「2024中國大陸PCB產業動態觀測」。報告指出,2023年陸資PCB產業的全球市占率約為30.5%,產值達229.8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展望2024全年,報告指出,陸資PCB產業將快速成長至267.9億美元,年增長率達16.6%,全球市占率將提升至32.8%,陸資PCB將可能成為全球PCB產值最大,而隨著AI應用普及及新能源車搶市,帶動AI伺服器和車用電子相關的PCB需求顯著提升,已成為產業成長的重要驅動力。為推動半導體產業自主化,中國大陸啟動了第三期「國家大基金」,將AI晶片和高頻寬記憶體(HBM)列為核心投資方向。隨著中國大陸推動國產晶片自主化,亦將進一步推升其載板業務的成長。在新能源車領域,中國產製新能源車在全球佔比已超過六成,政府政策不僅於購車補貼與稅收減免,更進一步要求汽車製造商優先採用本土供應鏈,有助於提升陸資PCB廠商的市佔率。報告指出,面對陸資PCB的崛起,台資與陸資廠商的產品結構雖然相近,但主要客戶與終端產品定位仍有所區別,面對新競爭局勢,台資企業須審時度勢,強化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報告表示,中國大陸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基地,2023年全球有51%的PCB產品在中國大陸生產,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及全球客戶對供應鏈多元化的需求,陸資PCB廠商也加速海外布局,以尋求更大的市場機會,泰國為其首選投資地,截至2024年底,已有27家陸、港資PCB製造商前往泰國投資,將帶動為數可觀的紅色供應鏈陸續赴泰群聚。TPCA 2023年9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台灣PCB產值在全球市占中排名第一,但陸資企業近年也直起直追,估算台資廠以31.97%的市占位居全球第一,中資廠以31.52%居於第二,接續為日本15.9%、南韓10.67%。
凝聚半世紀智慧 開創創新未來 聯華神通舉辦科技教育論壇 神通50週年引領企業永續發展
聯華神通集團於2024年11月18日成功舉辦神通50週年活動,以「創新科技引領企業永續發展」為主題,完美展現半世紀的輝煌成就與未來願景。此次盛會匯聚產官學研各界菁英,共同探討科技創新趨勢,為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承先啟後 見證台灣科技產業半世紀榮光聯華神通集團從1945年創立至今,集團持續創新突破,業務版圖橫跨電腦與消費電子、IT通路與系統整合、軟體研發、石油化學與工業氣體、運輸物流、食品產業等多元領域。集團旗下神通電腦於1974年成立,作為台灣科技產業先驅,50年來開枝散葉,包括聯強國際、神基投控、神達投控以及神通資科等,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推手,見證並引領了台灣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此次神通50週年慶典活動於台北Marriott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特別邀請AMD、Cisco、Dell Technologies、Google Cloud、HPE、IBM、Intel、Microsoft、NVIDIA、Qualcomm 、Red Hat、Veeam等長期合作的客戶夥伴共襄盛舉。活動吸引眾多業界人士與會,充分彰顯聯華神通集團在台灣科技產業的地位與影響力。苗豐強董事長揭示未來發展藍圖聯華神通集團苗豐強董事長在致詞時,首先回顧集團發展歷程。他表示神通電腦自1974年成立以來,就將微處理器應用於畜牧產業拍賣與倉儲管理系統,奠定了現今資料中心的基礎。在中文電腦發展方面,更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整合性中文電腦系統,成功應用於警政資料庫及稅務處理。時至今日,神通的產品應用範圍更擴及台北捷運多功能控制、人臉辨識及電子支付等多元領域。苗豐強董事長接著表示:「垂直與水平整合策略是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兩大關鍵,垂直整合以PC產業為核心,建立從周邊配件、關鍵零組件到系統整合的完整產業鏈;水平整合則專注於系統整合能力的提升、通路的開拓,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另外在通路布局方面,他特別強調必須掌握能見度(Visibility)、速度(Velocity)及附加價值(Value)等3V原則,藉此提升全球競爭力。」展望未來,苗豐強董事長提到:「企業必須秉持快速成長與穩健經營並重的永續發展理念。台灣科技產業多年來的整合策略,已成功打造出從IC設計、製造到封測的完整產業生態系,形成緊密的產業聚落。面對新世代挑戰,數位轉型、基礎建設投資以及人才培育將是重點環節。最後感謝神通集團50年來所有員工的付出,以及台灣科技產業環境所提供的發展機會,並期待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下一個璀璨的50年。」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圖/聯華神通集團提供)。星光熠熠 產業巨擘共襄盛舉此次活動包括多場重量級演講及專題討論,各場次座無虛席,與會來賓反響熱烈。台大特聘教授李世光博士在主題演講時表示:「台灣科技產業從早期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區,逐步邁向知識密集的創新園區。如今已形成完整供應鏈,半導體產業年成長率達20.6%,IC產值與設計產值均居全球第二,製造與封測更是世界第一。近年全球掀起新一波半導體創新浪潮,大型語言模型、自駕車等應用促使產業加速轉型,面對蓬勃發展的AI市場,台灣須持續創新商業模式,整合晶片、伺服器與軟體平台,打造完整生態系,掌握未來商機。」英特爾副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汪佳慧則在「Sustainable AI Everywhere」演說中指出:「近年備受各界重視的AI,在提升營運效能、優化使用體驗的同時,也帶來高耗能挑戰,因此AI永續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為此,英特爾推出效能與能耗表現俱優的處理器產品,並攜手在地合作夥伴,深化永續布局。」汪佳慧特別強調,神通與英特爾擁有將近半世紀的深厚夥伴關係,近年更持續攜手,在智慧城市、交通運輸等領域打造出各種AI創新應用,目前雙方正攜手共同打造具備效能與永續性的AI產業生態系統,為台灣科技發展注入嶄新動能。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也從「數位化供應鏈的未來」角度,分析全球供應鏈數位化趨勢,他表示:「數位化供應鏈的未來發展關鍵在於規模化與精實管理,產業五十年來已發展出成熟的運作模式,透過垂直分工與水平整合,建立起共同的商業規範,使供應鏈資訊串聯更為順暢。在營運策略上,規模化是支撐高科技研發的核心,企業可透過擴大營運規模創造利潤。」放眼未來,數位化將使產銷協調更加順暢,從產品序號追蹤到精準掌握各通路庫存,都能帶來更高效率的營運模式。企業可透過數位化系統的建置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確保高科技產品維持合理價格,讓更多消費者受惠。」除了主體演講,活動中也以「AI時代企業數位轉型」為題舉辦座談會,由DIGITIMES黃逸平副總經理主持,台灣微軟夥伴事業群總經理 陳仲儒、台灣戴爾科技集團 技術副總經理梁匯華、AMD資深業務協理黃偉喬以及台灣思科技術長馮志良等科技大廠高層,分別就AI對企業轉型的影響,以及數位化浪潮下的機遇與挑戰交換意見。前瞻技術趨勢引領產業發展本場活動同時邀請多位專家,聚焦「AI賦能新時代」、「AI創新與數位轉型」、「AI驅動革新與競爭力」、「新能源科技創新與展望」四大議題,解析產業趨勢。聯華神通集團各事業群與全球科技大廠,也在創新科技展示區展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吸引大批與會者參觀,體驗前瞻科技發展成果。展望未來 持續引領產業發展聯華神通集團舉辦神通50週年活動,不僅是對過往成就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此次盛會再次彰顯聯華神通集團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的獨特角色,接下來聯華神通集團將持續續引領產業創新,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創新之路開啟新篇章。神通50週年慶祝活動廣邀產業、學界及合作夥伴等共襄盛舉(圖/聯華神通集團提供)。
汽車雙雄財報出爐!裕隆Q3受惠n⁷小幅成長 和泰創近7季新低
汽車雙雄裕隆(2201)、和泰車(2207)前3季財報出爐,在營收方面持續成長,不過在獲利均呈現衰退。至於第3季稅後純益表現裕隆小幅成長,和泰卻年減超過30%;展望第4季,和泰有小改款Corolla Cross、裕隆加入n⁷長程版,有望為獲利注入成長動能。裕隆前3季營收650.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裕隆表示,主要受惠日產e-POWER進口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加上納智捷n⁷車型今年度開始銷售,致使整體營收成長。不過,裕隆前3季稅後純益33.55億元,年減5.4%,EPS 3.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5元。裕隆分析,營業淨利衰退是因轉投資裕融今年以來融資業務占比減少。裕隆第3季稅後純益為12.75億元,小幅成長1.6%,每股純益1.21元,也同樣受惠於納智捷n⁷大量銷售。而和泰車方面,和泰車前3季營收2,116.19億元,維持成長態勢,不過累計前3季稅後純益160.4億元,年減13.1%,每股純益28.79元。主要因為去年同期Lexus車輛大量到港,營收基期較高;大陸經銷據點受大陸市場景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另外,和泰產險因去年第3季認列不動產處分利益,且今年上半年認列花蓮地震賠款,故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和泰車第3季稅後純益42.8億元,年減32.5%,每股純益7.69元,為近7季新低。不過進入第4季,小改款Corolla Cross銷售表現亮眼,第4季領牌預計突破1萬輛,將有助營收成長。
裕日車啟動優退方案 總座:導入新能源車拼重回10%市占
日產汽車(Nissan Motor)進行全球結構改革,除了裁員9,000人,也將進行減產20%。據了解,Nissan與裕隆合資的裕隆日產(2227)汽車也將進行人事「瘦身」,針對符合退休資格的員工祭出優退方案,員工規模將從現有約400人簡化為350人,減幅約1成。Nissan日前公布2024年4月至9月的表現,在美國、中國等主要市場中銷售不如預期,因此影響獲利表現。同時,Nissan也宣布全球撙節計畫,而國內裕日車也配合將進行員工精簡,預計將從400人簡化成350人。裕日車總經理鐘文川也在上周發信給員工表示,身處在日產大家庭,面臨同樣的財務壓力與營運挑戰,作為全球日產的一員,也被迫面臨不得不調整的現實,「希望這是一個短暫過渡期,讓我們在變局中共同尋求安穩。」裕日車表示,市場的快速變動和經營環境的壓力使裕日車必須思考更有效的組織優化,包括調整員工數量、精簡組織架構,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長遠的發展潛力。鐘文川強調,「了解這個消息會帶來很多不確定的感受和擔憂。」裕日車深知每一位同仁的貢獻,HR已在10月初推出優惠退休方案,讓符合退休條件的同仁思考新的選擇,開始另一段人生旅程,同時會提供退休金諮詢、盡可能協助尋找新職涯發展的機會。對於未來3年裕日車的發展,鐘文川表示,在產品策略一樣會持續導入新能源車,包含2台e-POWER、2台以上的電動車;在服務策略上也提供全價值鏈的智能數位開發,包含線上智能座艙、線上車主服務、線上下訂,並保有顧客UIO(Units in Operation,車輛行駛台數)的深入經營,在供應商成本低減及經銷商通路數位轉型也會進行優化。鐘文川強調,不變的是到2030年重回10%市占率為目標。
華為找白手套拖累同行 傳美國禁止台積電向「中國客戶」提供AI晶片
先前傳出華為疑似透過第三方公司充當白手套,向台積電下訂類似華為AI伺服器晶片「Ascend 910B」的訂單,被台積電發現後,台積電已主動向美國方面報告此事。而目前有消息指稱,美國商務部目前已向台積電下令,除了華為外,要求台積電停止向「中國廠商」出口用於人工智慧的先進晶片,其中包含7奈米或更先進製程的晶片,推估會對原本在禁令外的小米、阿里巴巴等中國廠商造成嚴重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是源自於科技研究公司TechInsights,他們拆解華為的Ascend 910B晶片時,從中發現了台積電的7奈米晶片。後續TechInsights通知台積電,台積電除了通知美國商務部外,同時也發布聲明,強調自2020年9月中旬後,台積電已經停止向華為供應晶片。後續台積電也循線調查,發現中國的「廈門算能科技(Sophgo)」有在當中充當華為白手套的嫌疑。而報導中也提到,目前美國商務部已經去信給台積電,要求台積電停止向中國廠商供應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AI晶片。而台積電也在第一時間向受影響的中國客戶進行聯繫,表示自11日起將會停止供應晶片。目前台灣經濟部發表聲明強調,台積電已多次與政府進行出口管制對話,會遵守所有國內及國際規定,具體問題交由台積電自行回應。而台積電發言人則表示,公司將依規遵法,承諾符合所有適用法規。報導中提到,這封美國商務部給台積電的信件屬於「知會(is informed)」類型,該類型的信件可以跳過冗長的規則制定程序,快速對特定公司施加新的出口許可要求。其實早在2022年,美國商務部就曾對Nvidia及AMD發出「知會」信函,限制其向中國出口高階AI晶片的能力,並限制蘭姆研究公司(Lam Research)、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及科磊公司(KLA)向中國出口製造先進晶片的設備。而根據香港《Yahoo科技》的報導指出,目前與台積電有7奈米、5奈米晶片合作關係的中國廠商,有阿里巴巴、百度等傳統大廠,而新能源車廠的蔚來、小鵬也是合作客戶,推估如果這項禁令屬實的話,將會對中國廠商造成嚴重的影響。
黑面琵鷺N83再度抵台過冬 搭山陀兒順風車最高時速85公里
今年1月疑似中毒被救治康復後在台南野放的黑面琵鷺編號N83,被紀錄到10月3日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驚人速度,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飛抵高雄市小港區後,之後又回到台南度冬區。由於是一般黑琵遷徙速度的2倍多,被鳥友暱稱為「颱琵」。當初救援照顧N83的台南市野鳥學會人員得知後更驚喜不已,讚嘆這種飛行速度實在太驚人。台南鳥會野鳥救傷組表示,黑琵N83今年1月17日在台南市安南區被發現時,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癱軟在魚塭中,經送往慈愛動物醫院救治,再由救傷組照顧到康復後,1月26日繫上腳環編號N83及衛星發報器帶回原地野放,並由屏東科技大學及天豐新能源展開後續追蹤。台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組今年1月接連救治一批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其中包括編號N83,康復後均一起野放。(圖/鳥友郭東輝提供)據屏科大衛星追蹤發現,黑琵N83野放後,3月21日先飛到中國大陸沿海,再於4月10日飛抵韓國繁殖地;9月29日南下度冬時,又先飛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10月3日再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速度飛越台灣海峽抵達高雄小港。之後,10月11日被鳥友紀錄到在嘉義新塭,10月30日被紀錄到已回到台南七股頂山溼地,與其他同批黑琵在一起。鳥會救傷組表示,N83被紀錄到的最高飛行速度,大約是一般黑琵平均遷徙速度的2倍多,這種巧妙利用氣流飄洋過海的飛行技巧,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是台灣首次透過衛星追蹤發現黑琵利用颱風遷移的珍貴紀錄。
三陽機車「靈獸」米蘭參展 吳奕成:2027年拚全球機車年銷破百萬台
「2024 EICMA(義大利米蘭國際二輪車展)」昨(5)日隆重登場,國內機車大廠三陽工業(2206)今年適逢70周年,由三陽工業董事長室經理吳奕成領軍SYM前往米蘭車展,將「開創、啟動」的理念推向最高點,除了展出SYM BT靈獸系列壓軸車款TTLBT以外,吳奕成也宣布「力拚2027年前達到全球機車年銷100萬台」。吳奕成也提到將開始下一階段3年計畫「開創、啟動」,開創是指在本業基礎上開創新局推動多角化經營,積極布局電動車能源市場及綠電碳權業務;啟動則為「啟動百萬台銷售計劃」,透過強化外銷,以自有品牌SYM進軍國際市場,力爭3年內達到全球機車銷量達到百萬台。展場以專區呈現SYM深耕外銷結果,以未來科技感設計裝潢呈現機種意象,以開創及啟動計劃帶出三陽的下個外銷布局,繳出亮眼成績單。今年米蘭機車展各大廠牌在電動機車與新能源動力上仍有所著墨,有關電動車的布局,三陽仍堅定推動與台灣中油組成國家隊的進程,並於今年9月於台南公開發表採用中油版本、軟碳負極材料電池的電動機車,目前正配合中油建置換電櫃中,未來也會再推出搭配中油電池的新電動車機種。由於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就是電池,三陽同步持續發展自有技術的亞福鋁電池,發展油電混和動力車種,去年推出的PE3增程概念車量產時間預定配合亞福在年底小批量產,2026年底開始正式量產。三陽強調,未來除了在燃油車上的發展外,面對全球越來越重視環保的趨勢,將更積極投入新能源車的開發。在油車部分,三陽自2018年推出「靈獸」系列的旗艦休旅重機產品,先後發表象徵鳳凰的FNXBT、東方龍DRGBT與麒麟KRNBT暢銷車款。此次登場的靈龜TTLBT透過三陽擅長的仿生設計手法,融合殼甲意象,將左右側箱的配置與車輛造型整合設計,呈現靈龜的穩重大氣,在會場引起不少討論話題。另外2款瞄準外銷市場的機種CRUiSYM 400、ADXTG,皆為符合歐洲市場趨勢潮流的設計產品,進一步拓展全球銷售。三陽表示,外銷市場部分,目前歐洲,非洲,中東,中南美洲及東協皆各有嶄獲。歐洲6大主要市場(義/德/法/西/希/荷)SYM市佔超過10%,德國註冊台數成長率最高,德、法、荷市佔率及銷售也持續提升中;非洲市場在阿爾及利亞、埃及、摩洛哥因認證取得及導入具競爭力車款,今年銷量皆大幅成長;中南美部分則以哥倫比亞(AKT)銷售呈現持續穩定成長;東協部分因馬來西亞導入對位新機種HUSKY ADX而提升整體銷量。三陽另表示,今年台灣機車市場規模雖年減至約70萬輛以上,但明年為汰舊換新政策最後一年,總市場可望再度回到80萬輛以上。至於外銷部分,在三陽持續推出高品質高科技的機種加持下,明年可望有雙位數的增長。
裕日車業外大補前三季每股賺3.61元 中華車EPS 降至5.99元年減25%
裕隆(2201)集團旗下裕日車(2227)、中華車(2204)今(5)日公布財報。裕日車累計前3季營收為187.76億元,年減4.56%,稅後純益為10.83億元,受惠於大陸投資收挹注增加,獲利年增率逆勢成長20.46%,每股稅後純益為3.61元。中華前3季獲利減少25%,每股盈餘5.9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8.01元,主因受到業外迴轉損失墊基期、大陸轉投資獲利減少所致。裕日車第3季營收為52.62億元,年減18.23%,稅後純益為1.02億元,年減73.4%,EPS為0.34元。裕日車指出,今年前9月銷售台數及市占率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主因為國產中型、小型休旅車市場競爭激烈,各品牌陸續推出新品或促銷方案,也使消費者購車觀望及比較時間拉長。同時,面對新能源車市場持續擴大,壓縮傳統汽油車銷售空間,裕日車導入Nissan Ariya、X-Trail e-Power、Kicks e-Power等新能源車款,滿足消費者對電動車駕馭感受的需求,並持續穩健銷售中。因前三季有效撙節費用支出及業外大陸轉投資收益增加,表現皆較去年同期為佳;裕日車將持續透過增加本業銷售及成本費用改善等作法提升公司財務表現。中華前3季營業收入322.20億元,年增16.28%;營業毛利51.50億元,年增15.96%;營業利益18.61億元,年增2.19%;本期淨利34.30億元,年減25.38%;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32.66億元,年減25.23%;每股盈餘5.9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8.01元。中華表示,主因去年1月至9月業外迴轉部分新安防疫險損失,今年無此情形,故EPS同比下降,加上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中華轉投資大陸事業福建奔馳,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比亞迪Q3營收首度超車特斯拉 單季賣破113萬輛年增37%
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廠比亞迪(BYD)公布第3季營收為282億美元(約新台幣9,035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更首度超越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的252億美元(約新台幣8,049億元)。以全球銷量來說,特斯拉電動車銷量仍領先比亞迪,不過比亞迪的威脅已持續擴大。據比亞迪第3季財報顯示,比亞迪今年前3季營收達新台幣2兆2540億元、年增18.94%;淨利潤1,132億元,年增18.12%。而第3季營收為新台幣9,03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04%,顯示在中國政府「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支持下,比亞迪銷售勢頭強勁。隨著中國政府不斷擴大「以舊換新」政策,中國汽車銷售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回升。今年前3季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達274.79萬輛,比去年同期成長32.13%;而今年第3季則有113.49萬輛的銷量,年增37.7%,甚至超越市場預期的110萬輛。其中,有44.3萬輛為純電車、68.6萬輛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雖然在中國市場具有強勁增長,不過比亞迪也面臨諸多挑戰,包含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及成本壓力上升等。目前比亞迪超過9成銷量來自中國,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9月報告指出,比亞迪立下今年海外銷量達45萬輛的目標,比起3月設定的50萬輛有下調。在股市方面,特斯拉的股價於30日下跌0.8%,收257.55美元;標普500指數下跌0.3%。比亞迪ADR上漲0.6%,收76.50美元。
卓榮泰對新核能抱開放態度 籲社會有共識才繼續推動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赴立法院進行「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案報告,他表示,對於核能討論,政府維持尊重態度,有關核電使用應配合法規規範、依法行政,如果未來新核能技術在安全、沒有核廢料問題、社會也有充裕共識等三個前提下,政府抱持開放討論的態度。卓榮泰表示,政府對新核能技術的態度保持開放,政府會關注國際各種新能源發展情勢,包括新核能技術在內,同時也責成經濟部及台電公司研擬核電部門留才計畫,保持人員以因應未來新核能技術的研發、核廢料等核後端處理及法律變更的可能。卓榮泰指出,所有行政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依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等相關法規中已明確規範核電廠的使用年限,現在剩下核三廠2號機,預計運轉到明年5月。卓榮泰續指,考量台灣地狹人稠且位處地震帶上,在核能發電的使用上,必須審慎考量核安及核廢料處理等問題,此外,台灣民眾對核能發電議題,也應該要有共識才繼續推動。
南陽實業油電休旅Santa Fe配額售罄 總座:品牌今年賣2.3萬台創新高
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現代(Hyundai)今(25)日正式發表第5代大改款休旅車Santa Fe,南陽實業總經理徐伯達表示,「自上周開始預接單,一周接單已超過今年200台配額。」他也看好今年達成2.3萬台銷售,將達成品牌連續5年正成長,並挑戰市占率新高。Santa Fe共導入5種車型,售價分別為GLTH-A 172.9萬元、GLTH-B 187.9萬元、GLTH-B Premium 192.9萬元、GLTH-C 197.9萬元、GLTH-C Premium 202.9萬元,其中頂規版可加價2萬選配六人座,全車系比起10月中公布的預售價微降1,000元。徐伯達也提到,「訂單中有8成都選GLTH-C及GLTH-C Premium。」由於EV電動車和Hybrid油電車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新選擇,Hyundai汽車利用新能源科技,以創新的設計開創全新駕馭體驗,南陽執行副總詹醒昇表示,「目前乘用車中油電銷售占比29%,明年目標是31%。」Santa Fe全車系引進CVVD連續可變汽門技術,搭載1.6 Turbo Hybrid渦輪油電引擎,具備218ps動力。全新外觀設計採用Hyundai家族獨特的H型設計元素,配合大面積的水箱護罩,彰顯出車輛的寬闊質感。車側的簡約方正設計襯托出充滿肌肉感的車身曲線,並搭配20吋低風阻五幅式鋁圈、大面積三角窗及橋式車頂行李架。在內裝方面,Santa Fe配備雙12.3吋數位儀表、電動調整方向盤、6.6吋觸控式空調面板、SBW電子線傳排檔及Easy System數位座艙等最新科技娛樂系統。同時,全新Santa Fe搭載Platform 3.0第三代底盤平台,並採用引擎式及車身多重框架結構,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全車也標配10具安全氣囊,並配備高達20項Hyundai SmartSense主被動安全科技。看好Santa Fe的表現,「明年希望Santa Fe月銷量可以超過100台,整年有1,200台至1,500的銷售表現。」徐伯達也提到,「預計明年會導入小車Casper。」針對原訂今年第4季要發布的國產車,徐伯達表示,「配合政府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度,會確定完全符合規範後推出,因此預計到明年才會發布」,他強調,「不過公司應對速度很快,國際車廠與供應鏈的配合也很快。」
3檔能源類股登錄興櫃 這檔短短一周股價最高漲幅69%
10月能源類股陸續登錄興櫃,17日熙特爾新能源由參考價77元上漲到最高130.5元,短短一周內最高上漲了46.5元,漲幅達69%;25日也將有佳運重機械、東方風能登錄興櫃。在政府力推2050淨零轉型計畫,至2030年預算9000億元中,近半數金額將投入在再生能源、氫能、電網及儲能相關領域,也掀起一波能源投資熱潮,包括興櫃股世紀風電、國際海洋、旭東環保等。永豐金證券表示,熙特爾新能源係以儲能相關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一家出自於台灣本土且集案場開發諮詢、EPC工程及案場維運三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該公司旗下亦有自有的儲能電池廠,相關EMS等軟體亦為自行研發。佳運重機械是台灣少見的重件運輸解決方案提供商,亦為本行業全球領導業者「Mammoet猛瑪象」在台唯一合作夥伴,主要客戶涵蓋離岸風電開發商、燃氣發電廠、氣體廠、半導體行業等,近年在離岸風電及相關能源行業崛起下,其營收占比已經達60%以上,可謂為離岸風電及能源行業生態系的一份子。東方風能為離岸風電生態系業者,目前係擁有最多大型海事工程、設備組件及人員運輸船隊之單一本土業者,旗下擁有「東方海威」、「東方建設者」等各式船隻12艘並且仍持續擴充船隊中,服務客戶包含離岸風電風場各期開發商、風機廠商或施工維運商,在離岸風電風場開發建置進入爬升期且國家政策寄望2030年離岸風力發電足額開出下,該公司所有船隊已供不應求。此外,世紀集團旗下本土最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供應商的世紀風電,另一家離岸風電海上船務服務商國際海洋,以及海上太陽光電總成組件業者旭東環保,均為永豐金證券主辦推薦,目前均在興櫃市場交易。
低碳新能源希望!SMR體積小且安全 專家:未來成熟可引進
SMR(新式核電)VS.傳統核電在全球淨零目標下,功率小、體積小、建造快速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成為低碳新能源希望。專家指出,有些型式SMR產生的核廢料僅有傳統核電廠的1/4左右,適合未來我國引進。SMR因小型化、占地面積小,場址選擇彈性就大。尤其在核能安全方面,SMR因機組功率小、設計精簡,加上冷卻劑可用液態金屬,氣體和融鹽等,可大幅降低喪失冷卻水導致燃料破損的輻射外洩風險。在建造時程上,一般來說,SMR興建只要4到5年,也比傳統大型核電廠5到8年來的快。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陸、俄羅斯、法國、日本、南韓、印度與阿根廷等國家,都有推動進行相關SMR計畫,大陸及俄羅斯並已有商轉發電。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SMR體積小,本質上安全,萬一發生冷卻水外洩,也可以採用空冷方式,所以安全性提高。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核廢料部分,他說有不同形式,像是Xe-100(採高溫氣體冷卻)大量採用石墨材料,核廢量較大,可是Natrium(採液態鈉冷卻)則僅有傳統核電廠的1/4左右,是台灣可以參考引進的型式。不過,目前SMR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葉宗洸對此表示,目前要觀注美國的奇異與西屋公司進行的SMR計畫,它們預計可在2028年完成測試,正式商轉落在2030年後,如果可行就可以引進。對於台灣能不能參與美國與菲律賓合作的海外小型核電SMR計畫,利用海底電纜高壓直流電運輸來台。葉宗洸直言並不認同,主要還是長途輸送線損大、成本高,不如直接拷貝美菲SMR成功模組,在台灣設置。
蔡英文訪歐行畫句點 外交部:深化台歐關係共護區域繁榮
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歐洲之行於20日劃下句點,期間走訪捷克、比利時、法國,並與多名歐洲議會女性議員進行交流。期間她強調,台歐之間,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也是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的好夥伴。對此,外交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台歐關係,共同守護全球及區域的安全與繁榮。外交部表示,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歐洲參與論壇期間,會晤捷克參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及眾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就增進台捷民主夥伴關係交換意見。 期間其還向故參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的遺孀薇拉致意,以感謝柯佳洛對於台灣的堅定支持。針對蔡英文參訪法國參與「台法企業交流會」的致詞內容,外交部指出,台灣與法國共享的民主價值,是雙邊經貿及產業緊密相連的堅實基礎。台法未來在半導體、新能源、無人機及太空等領域都有增進合作的潛力,呼籲民主夥伴應共同強化國際供應鏈韌性。外交部提及,我國與歐洲理念相近夥伴關係密切友好,捷克總統帕維爾於1月1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祝賀我國順利完成民主選舉,是歐洲首位公開祝賀我國大選的國家元首。台法關係近年來持續升溫,除了2023年頒布的「7年建軍法案」重申法國將持續捍衛台海自由航行權,法國也是首個就中國大陸片面更改M503航線案公開表態的歐洲國家。歐盟也持續以具體行動支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包括去年6月30日歐盟於領袖峰會結論中,首度納入對台海情勢的關切,顯示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及任何武力威脅已是歐盟全體會員國的共識。外交部強調,歐盟是台灣第5大貿易夥伴,歐洲各國對台灣投資金額已累積達718億美元,為我國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而近年來台積電等半導體與高科技廠商也展開對歐洲的投資布局,顯示台歐關係日益密切。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持續深化與歐洲理念相近夥伴的合作,共同守護全球及區域的安全與繁榮。
輝達量產版GB200明鴻海科技日亮相 激勵股價逼近200元
全球AI龍頭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上周透露,Blackwell架構AI晶片「市場需求很瘋狂」,輝達重要夥伴鴻海將於明(8)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鴻海科技日,預計鴻海與輝達合作的AI伺服器GB200量產版將亮相,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激勵鴻海(2317)今(7)日股價上漲3.5元、達到197.5元。台股今日由台積電(2330)領軍,加上鴻海、聯發科等電子權值股連袂走強,終場大盤以上漲 399.85 點,或1.79%,收在22702.56 點,站上所有均線,成交值3769.14 億元。其中,台積電跳空開高,盤中最高來到1010元,終場以1005元作收,站穩千元大關,上漲2.87%。其他科技權值股方面,鴻海終場上漲3.5元或1.8%,收在197.5元;聯發科(2454)上漲20元或1.63%,收1250元;廣達(2382)上漲5.5元或2.1%,收267.5元。鴻海科技日今年邁入第五屆,並將於10月8日至9日舉行,除了將展出兩款全新設計電動車外,鴻海與輝達合作的GB200伺服器採用Blackwell架構的AI高階晶片將在科技日亮相,備受外界矚目。據了解,本屆鴻海科技日的開幕式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將對未來願景發表談話,隨後鴻海旗下鴻佰科技(Ingrasys)總經理丁肇邦將與輝達機器人技術與邊緣AI部門副總裁塔拉(Deepu Talla),暢談鴻海與輝達的下一波產業革命。此外,包括智慧製造、衛星通訊、新能源、智慧電動車等,也將是開幕夥伴對談焦點。鴻海近日還公布9月營收為7,330億元,月增33.69%,年增10.94%,為歷年同期次高。累計鴻海前9月營收4.72兆元,也是同期最佳,年增9.7%。展望第四季,鴻海表示,下半年為資通訊產業傳統旺季,因此營運仍會逐季加溫,展望第四季營運表現,將約略符合目前市場預期。
台塑新智能進軍半導體+美國AI市場 彰濱電芯廠11月量產
「台塑不只做傳統石化能源,台塑新智能也不只是電池芯工廠,我們有新能源生態鏈,是新能源國家隊的一員。」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4日宣布,在彰濱打造的電芯與模組廠第一期完工,將於11月正式量產,客戶包括國內半導體與美國AI數據中心不斷電系統(UPS)、電動大巴電池及大型儲能案場;還研發全固態電池、微藻製造航空生質燃料,最近還成立台塑綠電公司,參與電力管理與交易市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行,各廠商都拿出看家本領,推出多種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位於彰濱工業區2.1GWh磷酸鋰鐵電芯及模組廠正式竣工,成為全台最大規模且高度自動化的鋰鐵電芯生產基地,包括「合漿、塗佈、輥分、切卷、組裝、烘烤、注液、化成」8大工序,全程在地製作,補齊國產電池產業鏈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也會建設電池回收廠,以完備循環經濟體系。劉慧啓表示,董事長要求2025年全產全銷的目標沒有改變,雖不容易達成,但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已有多項成績,像是開發出電動大巴用的電池模組,已與台灣兩家廠商洽談合作,目前有三輛電動巴士裝載該模組,準備進行上路和安規相關測試,預計到2030年前,台灣將有 1.4 萬輛電動大巴需要更換。在UPS系統方面,今年特別為美國AI數據中心開發高能量密度、高放電功率的48V50A電池模組,能量密度和放電能力均為傳統UPS用電池的兩倍,連台灣的半導體廠都有使用意願。目前全球電池芯市場主要由中國大陸主宰,但廠商需要來自非中國製、多種地區的電池供應,這就是台灣製造的機會。劉慧啓表示,第1階段會與台灣本土或美系的電池模組廠合作,由台塑新智能提供電芯,到美國組裝成電池模組,未來也會因應需求,不排除在美國設廠。台塑新智能也積極布局下一代電池技術,攜手明志科大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獲得19項專利、10 項專利申請中,全固態電池試製生產線第一工段將於10月完工,預計2027年實現量產。在微藻技術方面,除了吸取二氧化碳、開發保健產品,劉慧啓表示,將利用微藻藻油製造出航空用的生質燃料,預計最快在今年底、最慢明年初將有成果,隨著各國對航空業使用生質燃料的要求提高到至少10%,未來全球市場規模可能超過每年500萬噸。
晉好能源 聚焦太陽能與儲能技術
晉好能源是新能源設備領導品牌GROWATT的授權經銷商,2019年成立至今,以5年時間成為台灣再生能源市場的重要廠商。晉好能源持續拓展市場,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2024年Energy Taiwan展在S0724攤位展示最新的太陽能與儲能技術解決方案,為全場吸睛的亮點。展位內可看到晉好能源最新代理的GROWATT及BILLION Giga系列太陽能變流器,具有高效電力轉換技術和智能管理功能,成為市場的熱門選擇;搭配家用與商業太陽光電系統,降低電費,且無懼多變氣候,實現穩定高效的發電效益。晉好能源推出MAX系列320kW DC 1,500V變流器,專為大型地面太陽能電廠所設計,讓高效能與低成本兼具。此外,創新性的SPH 10000TL-HU儲能設備,具備UPS功能,10ms內可快速切換,支援多種交、直流應用,為家庭與商場最靈活的儲能解決方案。2022年晉好能源成為盛達集團成員,結合集團的技術與資源優勢,強化產品開發能力,市場滲透力顯著提升。今年也與集團子公司盛齊綠能聯展,展示盛達BILLION品牌在地製造MIT系列產品,包括:40-125K工商型125-150K電廠級三相太陽能變流器、120-240K DC直流快充充電樁、社區型AC充電樁。充分展現資源整合後的產品力與服務價值,以創新技術為市場帶來更多新應用。晉好能源強調,將兑現對綠能未來的承諾,2025年前將完成多項大型太陽能及儲能項目,助力台灣能源轉型;並且持續創新,配合政府的能源政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AI用電需求4年內爆增8倍 智慧能源週480家參展逾四成新面孔
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共有480家廠商參展、使用1625個展位,展覽規模為歷年最大,成長幅度達30%,國際參展佔比達20%,為歷史新高。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這次整合風光、多元創能和智慧儲能等業者,新進參展者占比達42%,顯示能源業者積極投入、搶攻淨零商機。根據經濟部預估,2028年時,AI科技的用電需求將增長八倍,未來十年全國用電量年均成長2.8%,為遵循RE100的規範,使用綠電成企業當務之急。這次能源相關參展廠商包括茂迪(6244)、元晶(6443)、士電(1503)、聯合再生(3576)及泓德能源(6873)、台達電子(2308)、友達光電(2409)、研華(2395)、微星(2377)等。淨零永續方面則有華城(1519)、有成精密(4949)、沃旭能源、柯本哈根風能開發、風睿能源及熙特爾新能源等,還有英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加拿大、荷蘭6大國家館進駐,鏈結國際商機。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出席9月30日的展前記者會時表示,台灣積極響應淨零趨勢,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宣示要二次能源轉型,包括多元綠能以及深度節能,尤其是AI和半導體產業發展,需要穩定、充足電力供應,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綠電需求成為產業剛性需求,因此政府需要提供充足、有競爭力的綠電,也將積極發展氫能、地熱、海洋能等。深度節能方面,李君禮表示,未來強化協助發展「能源服務公司」,透過專家組成的能源服務公司協助企業診斷、改善製程節能。主辦單位之一、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歐盟、美國、日本、中國等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再生能源技術,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使用者,也能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有這兩邊的需求可以對接,所以SEMI也成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成員涵蓋半導體、綠能產業等供應鏈。
美將禁止中製軟硬體汽車上路 外媒:車價恐上漲影響買氣
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持續延燒,美國商務部估計,華府禁止車輛內安裝中國軟硬體的新規定,將導致美國車輛銷量每年減少約2.58萬輛,更糟的是這將導致汽車價格上漲,恐影響車市買氣。綜合外媒28日報導,美國拜登政府稍早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提出禁止安裝中國軟硬體的車輛在美國路面行駛。美國商務部28日發表分析報告指出,有關禁令將導致美國車價上升,影響每年1,680輛至2,5841輛汽車的銷售,也損害美國製造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根據報告,禁令將影響價值15億至23億美元的中俄兩國進口汽車。 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提高四倍至100%的行政命令,已在9月27日生效。Wards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新車銷量總計達到約1,550萬輛,其中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車占了近17%。同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對美國出口僅逾1萬輛。 分析指出,從數字上來看,中國車輛銷往美國很少,每年減少2.5萬輛汽車銷量對美國車市影響也極小,但在中國已取得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優勢的情況下,美國仍以禁令、關稅作為嚇阻防止手段,著眼的是長期策略,而非短期思考。但日後國內汽車漲價的代價,恐將難以避免拜登在2月下令調查中國車輛進口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尤其是連網車技術,以及這些軟體和硬體是否應該在所有美國道路上的車輛中禁止使用。拜登表示:「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讓他們的車輛充斥我們的市場,這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我不會讓這種事在我的任內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