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行
」【生態評論情報】專家學者黃玉輝、方力行: 科學論述才是學者們共同願望,勿用不實資訊誤導國人
隨著公投日期逼近,三接應否遷離現址公投案之討論也逐漸白熱化,今有專家學者投書CTWANT,表達對中油公司的支持。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黃玉輝強調,中油在大潭興建三接,不論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還是再外推方案,都進行操船模擬,過程相當嚴謹,觀塘港進出碼頭只有一個直線就能到達繫泊船位,操作單純多了。對於藻礁,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方力行打趣地說說,藻礁本身是一座空房子,海流送來各式各樣的流浪兒童,混濁海浪帶來難咽的食物,無情漂砂削減不幸的個體,持續空出位置讓新的娃娃不停加入,好像一座興旺的育幼院,外界對於藻礁生態的評論,顯有誤解。身為航海界老兵,對於近期各界對於三接毫無科學憑據的論述,黃玉輝不吐不快。他說,自己在台中港擔任22年引水人(領港),每個港特性不一,非所有船長能掌握,為了船隻安全,每一艘船進出港口,都需要領港來引領船,國內像他一樣的引水人不到100位,通常要擔任一定噸位以上的船長數年,還要經過國家考試、訓練取得執照後才能擔任。中油建三接曾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操船模擬,即建置出未來港口的環境,輸入各種海象、漲退潮條件後進行模擬,為求得客觀數據,要有許多引水人及具有操船經驗者參與,累積出相當次數後才能找出適切的安全規範,中油在迴避替代修正方案時做了113次操船模擬,再外推方案又做了68次,雖然再外推方案僅多外推455公尺,幾乎不構成海象會產生差異的條件,港廓設計的差異也不大,他強調「有幸兩次皆有參與,但中油願意重新再做操船模擬,可說是相當謹慎」。他強調,較之台中接收站位於台中港,東北季風時受側風影響、進出港口需經二次大轉彎,三接的觀塘港的操作單純多了!至於用浮動式接收站(FSRU)來取代有防波堤港口之論述,黃玉輝則不客氣批評「毫無操船經驗的書生之見」,目前世界上能設浮動式接收站的地方,必定是河口內或封閉式海灣,終年沒有湧、浪的水域,台灣夏季常有颱風,冬天有東北季風,颱風來臨前漁船可進港避風浪,但FSRU這種大船只能到外海躲風浪,但大船進港綁都綁不住,反造成港口設施的大災難。身兼海生館創館館長、珊瑚礁學會創會理事長的方力行榮譽教授投書指出,近期國家地理雜誌、更早前的「科學月刊」都有類似報導,都將殼狀珊瑚藻形成的藻礁生態系,描繪成和高生產力、棲地穩定、生物種類豐富多樣,生機滿眼,洋洋大觀的珊瑚礁類似,其實這種印象多為表象觀測的美麗串連,和藻礁生態系真正運作的方式,相去甚遠。他形容,桃園殼狀珊瑚藻藻礁有「科學本尊」,影響藻礁生態變動的環境因子和影響10公尺以深亞潮帶生態變動的環境因子全然不同,兩者的生物群聚組成分析結果各自獨立,是兩個不同的生態體系。藻礁的生物多樣性來自於台灣西海岸各種生物幼苗隨著洋流傳播的逢機著生,並不是因為殻狀珊瑚藻提供了豐富的生產力,因而創造了現在的生物多樣性。他說,更有趣的是,頻繁的物理擾動(含能量輸送)及其帶來的有機物(如有機碎屑、浮游生物)反而成為藻礁生物多樣性得以維持的基礎食物,因此殻狀珊瑚藻在這個生態系中所扮演得角色,其實只偏重在提供了物理性的多孔隙基質而已。方力行強調,現今社會資訊越來越多元,如何讓以科學和保育為名的知識傳播更貼近真實,應是學者們共同的願望。
【生態情報】「藻礁何去何從」的專文 看見桃園藻礁的本尊
十一月的國家地理雜誌240期有一篇「藻礁何去何從」的專文,之前的「科學月刊」雜誌也有類似的報導,都將殼狀珊瑚藻形成的藻礁生態系,描繪成和高生產力、棲地穩定、生物種類豐富多樣,生機滿眼,洋洋大觀的珊瑚礁類似,其實這種印象多為表象觀測的美麗串連,和藻礁生態系真正運作的方式,相去甚遠。運用客觀、公開的資料,大數據數理生態分析,並整合生物與環境參數的系統性變動,桃園殼狀珊瑚藻藻礁的科學本尊面目如下:1,影響藻礁生態變動的環境因子和影響10公尺以深亞潮帶生態變動的環境因子全然不同,兩者的生物群聚組成分析結果各自獨立,是兩個不同的生態體系,無法混為一談2,藻礁的生物多樣性來自於台灣西海岸各種生物幼苗隨著洋流傳播的逢機著生,並不是因為殻狀珊瑚藻提供了豐富的生產力,因而創造了現在的生物多樣性3,通常低生產力的生態系如果穩定,生物多樣性會逐漸降低,但觀塘海域劇烈擾動的環境,使得藻礁區棲地的生物經常遭淨空,因此能一直維持著生態系發展停在早期,物種加入多但不穩定的狀態4,劇烈的環境擾動正是讓適應力強,但一般不易成為優勢群聚的邊緣性物種(如:殻狀珊瑚藻,柴山多杯孔珊瑚),在此具有競爭優勢的原因5,更有趣的是,頻繁的物理擾動(含能量輸送)及其帶來的有機物(如有機碎屑、浮游生物)反而成為藻礁生物多樣性得以維持的基礎食物6,因此殻狀珊瑚藻在這個生態系中所扮演得角色,其實只偏重在提供了物理性的多孔隙基質而已不妨用科普的說法打個比喻,藻礁本身是一座空房子,海流送來各式各樣的流浪兒童,混濁的海浪帶來難咽的食物,無情的漂砂削減了不幸的個體,持續空出位置讓新的娃娃不停加入;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好一座興旺的育幼院!現今的社會資訊越來越多元,如何讓以科學和保育為名的知識傳播更貼近真實?應是學者們共同的願望。方力行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