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瓊華
」 金管會 施瓊華 保險局 防疫險 理賠金管會人事異動 保險局長王麗惠16日上任
金管會今天(16日)將舉行新任局處長交接宣誓儀式,新任保險局局長由參事王麗惠陞任,法律事務處處長則由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調任。王麗惠出自政治大學財稅系、保險研究所,與主委彭金隆皆為政大校友。彭金隆今天下午4時也會親自出席主持金管會例行記者會,預計每月將定期說明相關新政策的進展內容。原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及法律事務處處長徐萃文於113年7月16日退休,遺缺由王麗惠及林志憲接任,該人事案於行政院113年7月8日令核定,並均於113年7月16日生效。保險局局長由金管會參事王麗惠接任。(圖/翻攝金管會官網)保險局局長王麗惠於民國79年取得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考試金融保險類科及格,她畢業政治大學財稅學系、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精算研究所碩士;公職生涯曾任財政部科長、金管會保險局科長、副組長、組長、主任秘書、副局長。法律事務處處長則由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調任,他是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學系,於民國82年取得公務人員高等考試金融法務組及格,公職生涯曾擔任行政院科長、金管會保險局專門委員、副組長、教育部專門委員、副處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參事、國家發展委員會參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處長。
樂觀搶打金融亞洲盃 彭金隆稱金金併採個案審視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30日表示,針對近期市場傳言新光金與中信金有意合併案,金管會無法評論個案,不過對於金融業壯大規模打世界盃,金管會樂觀其成「是個可以想像的目標」。市場傳言,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分別找上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等,提出希望與新光金合併的建議,為的就是能盡快解決新光人壽增資財源難題。據了解,國泰金與富邦金聞訊紛紛婉拒,僅中信抱持不排斥的態度,儘管中信金與新光金皆推稱不予評論,合併可能仍在金融圈傳得沸沸揚揚。對此,彭金隆3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時表示,市場上有關合併案子本來就都是傳言,不會在定案前由官方證實,而金管會身為金融機構的主管機關,能做的就是會密切關注所有動向,但實在無法評論個案。彭金隆直言,若是壽險業者缺乏資金,合併並不會因此立刻改善窘況,合併會仔細分析過利弊得失,是否提合併來改善壽險體質,這需要看他們的具體計畫才能決定。彭金隆強調,任何金控合併案都對整體金融業的影響巨大,牽涉到市場競爭及市場安定,不只須金管會同意,公平會也須審酌評估市場結合行為,層面相當複雜,至少目前金管會未接獲相關合併申請案。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 24日金管會已收到新光人壽的財務改善報告,目前金管會內部刻正評估可行性,主要在評估是否能達到資本適足率(RBC)200%的金管會監理目標。施瓊華直言,改善財務計畫無法從報告看出能否達標,因有些假設性情境需再確認,將請新光人壽再做一些補充,討論完後會跟新光人壽溝通,有望於一個月內確認方向改善具體。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則追問彭金隆對於「金金併」的看法,彭金隆則稱,之前已經有成功的案例,金融業整併壯大規模打「亞洲盃」是可以想像的目標,只是很多條件都必須滿足。
壽險公會5月將提IFRS17接軌報告 陳慧遊籲金管會新主委:「彭老師快去拍帥照」
壽險公會陳慧遊18日接受CTWANT採訪時,就520即將接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祝福「新人新政新氣象」,並幽默地提醒說,「快點去照幾張帥照,因為經過折磨之後,不會像現在這麼年輕。」陳慧遊說,幾次參加頒獎活動,看到現在的主委黃天牧之前當局長的時候,比現在青春洋溢的許多,經過試煉之後,彭老師(彭金隆現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管系教授)不會像現在這麼年輕,趕快去拍幾張照片。「由於彭老師比我們還了解壽險業,對他要提出甚麼期許,不敢當,我想有一個學保險的人上來,對於學保險業專家來說,這裡就是他最大的場域,可以一展所長,我們對彭老師充滿信心,也對黃天牧主委、保險局長施瓊華也充滿感謝。」陳慧遊說。陳慧遊說,一年半任期中,施瓊華局長在主委黃天牧的支持下,去年也提供三波的指導與優惠,這陣子也公布新政策措施,對保險業來說面臨新的困難有凝聚共識也不容易,我們也要精進,同業溝通更順暢,也要努力溝通達成共識,不要讓主管機關為難,我們也會盡快提出新方案。關於淨值比等對保險公司財務評比的指標,陳慧遊進一步說,「彭老師當學者可以自然奔放的論述,未來擔任主委之後,我們也不敢期待他會這樣做,因為這牽涉國家體制,但我們業者會內部先研議於這三周作關於IFRS17接軌正式的報告,新政府也非常關心此案,預定五月上旬完成報告,會在報告中提出我們最新的主張。」
立委憂金管會「人去政息?」 黃天牧:我們常請教也採納彭金隆教授建議
立委李彥秀18日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時,肯定他以往的堅持、謹慎、穩重的處事風格,相信在5月19日之前都會堅守在金管會的工作崗位上。黃天牧將隨520新任總統就職卸任,他答詢時強調,「過去也都常請教彭教授(新任主委彭金隆),參考他提供的建議,他是保險專家。」準閣揆卓榮泰16日公布一波財經首長,包括金管會主委由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擔任,金融業界多認為其進入內閣重要任務,包括坐鎮領航保險業2026年順利接軌IFRS17,加大「打擊金融詐騙」力道,深化金融創新科技、資訊安全與監理等。立委李彥秀今天在財委會質詢現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提到黃天牧是金管會以來任期最長的一位主委,並表示她在這二個月期間,看到黃天牧答詢時的態度認真、謹慎,給予立委們許多說明與協助,肯定他任期之間的成效與表現。不過,李彥秀也提到說,她擔憂會不會「人去政息?」對於保險業在2026年接軌IFRS17、CIS 2.0,保險局16日已公布第三階段在地化、過渡性措施,壽險業在 2023 年底前持有的可贖回債,在最近可贖回日前的利息可納入適格資產,依據保險局長施瓊華的說明,依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 (IAIS)發布的ICS 2.0規定,可贖回債因於存續期間可能被贖回,不具固定收益性質,故非屬適格資產,不利保險業者進行資產負債管理。黃天牧曾就此表示,包括考慮國情、循序漸進、差異化管理、設有誘因機制並五年定期檢討,將透過這五項原則,針對規模大中小推出差異化管理措施。保險局也將依2013年度起至首次申請時之累進增資金額占風險資本比率,給予1~4次獎勵措施選擇權利。黃天牧說,彭金隆教授(新任金管會主委)是保險法專家,過去以來金管會也常請教彭金隆教授,採納他提供的一些建議,對於未來政策執行都會有很大的協助。16日確定黃天牧將卸任金管會主委一職後,隔天在財委會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當天他即去電致賀彭金隆教授,並將由金管會主秘蔡福隆擔任交接的聯絡窗口,各局室也會全力配合520的交接作業,在這之前的一個月期間,他仍會戰戰兢兢地做好金融監理工作,穩定與發展金融市場。他也提到說卸任後的動向,會先好好多陪陪家人。
RBC未達標飯局喬免罰? 專家批保險局淪飯局經紀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1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坦言,日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羅明才,邀請保險局搓合壽險公司與立委飲宴,席間清一色只有藍白立委「自己也是當天才知道」,引發各界批評。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日進行第1會期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席間不少民進黨立委關注,羅明才日前要求金管會保險局出面,搓合各大壽險公司董事長與藍白立委餐敘,引發綠委不滿。民進黨新科立委李坤城批評,餐敘目的美其名是希望新進委員能夠了解壽險業的狀況,但目前有多家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法定標準200%,背後清償能力堪憂。金管會本應拿出行政裁量權處理或裁罰,目前卻靜悄悄,難道「飯局都喬好了」?對此,保險局長施瓊華備詢坦言,餐敘當日才知民進黨立委不在名單內,不過僅約7家壽險公司與會,餐敘大約2小時就結束「只是自我介紹」。一旁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強調,站在金管會立場,針對財委會召委的要求,業務單位一直以來都會盡量處理,若其他委員有不同意見,金管會虛心檢討,未來也會更周延。財委會另一位召委郭國文則認為,金管會及保險局應該要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立委是監督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監督業者,不應是立委透過行政機關要求業者,非常不洽當。對此,不具名金融學者向CTWAN分析,一般壽險公司資本不足其實並不罕見,多會以賣不動產、引進策略投資人處理,自己觀察市面上目前3家資本不足的業者,確實也都提出財務改善計畫。學者表示,若從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兩項指標觀察,因為二者皆是以資產的「市價」做為計算基礎,本來就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動影響,無法完全反映壽險公司的背景財務體質,其實壽險公司對於保費收入,現在也都有提存準備金與「財務再保」,因此倒閉倒不至於,但是保險局淪為「飯局經紀」,真的該批!
新光金董事會通過新壽現增70億是否達標? 保險局施瓊華:等看到計劃案再說
針對新光金控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新光人壽2種二個管道的70億元增資案,據了解,透過「子公司盈餘上繳」初估約有68億元,2億元是金控自有資金。是否符合金管會要求範圍中,保險局長施瓊華20日表示,「等看到(計劃書)再說。」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出席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她透露,到2023年底為止,宏泰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已回升達到法定門檻;目前僅有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增資速度還須加快,而三商壽去年在現資部分也非常努力。根據重訊,新光金控19日董事會通過對新壽現增70億元議案,將會依金管會要求,本月22日前提報改善計畫。不過,董事會中,名譽董事長、大股東吳東進派的兩位董事與獨董許永明皆對增資討論案提出反對。新光金表示,首季對新壽的70億元現增,資金來源包含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等子公司盈餘上繳,與金控自有資金,實際金額將等各子公司年報經會計師核閱、並經各子公司董事會通過後才較明確,但初步估算確定可有70億元。對於新光金控使用「子公司盈餘上繳」來做為對新壽的增資來源,局長施瓊華進一步表示,接下來就是要看有沒有符合銀行法的一些相關規定。新壽對金管會承諾,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各現增70億元,去年新光金僅用帳上現金現增新壽15億元,金管會要求今年要補上55億元,加上今年原本就要增70億元,共計125億元,首季即會完成70億元。新光金控表示,將請財顧在3月中提出方案,3月底召開金控董事會討論,儘速提出對新壽再增資55億元的方案,與新壽6月底RBC要達標的具體計畫,送金管會核准。
保費衰退拼出路2/苦了快90歲老董燒腦拚增資 三商壽業務部隊強韌獲利回穩
產壽險公司今年前三季罕見的增資發債超過1700億元,延續去年防疫險理賠風暴,以及準備2026年接軌「大魔王」IFRS 17與ICS 2.0版。據最新公布的半年報資料,21家壽險公司中,新光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2867)、宏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RBC都未達到標準200%門檻,面臨增資經營財務壓力。金管會保險局統計,壽險業今年前三季增資的公司有台銀人壽6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25.25億元、中華郵政18.03億元及遠雄人壽1.24億元,截至9月底共增資104.52億元。核准6家壽險公司申請發債1110億元,用於資金需求,提高清償能力等,分別為國泰人壽350億元、富邦人壽250億元、南山人壽150億元,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各130億元,及中國人壽100億元。產險界增資的則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00億元、富邦產險160億元、兆豐產險60億元、中信產險50億元、和泰產險45億、南山產險15億元,共增資達530億元,扣除南山產險,其他五家皆為防疫險苦主。CTWANT採訪到保險局長施瓊華,她說,新壽準備發行130億次順位債,允諾年底前完成;宏泰人壽則原本要出售在淡水的土地,雖還未完成買賣交易,但在淡水的一些大樓出租收益來看,有機會在年底前達標。至於三商壽要在年底前完成五億股(以25日收盤股價5.09元粗估,可能約25億元)增資到位,賣地或策略投資人、私募等籌資也還沒有具體進展,89歲董事長翁肇喜也多次被找到金管會討論,是保險局認為年底前能否達到RBC標準200%,相對另二家較為棘手。三商壽2021年投資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失利,重創營運,稅後虧損一度高達67.2億元,EPS為負2.31元,資本適足率(RBC)190%未達到法定標準,面臨開業近30年以來最大虧損財務困境,遂於去年10月3日,由三商行創辦人、88歲翁肇喜親自掌舵出任三商壽董事長,迄今也滿一年。保險局長施瓊華(左)表示,今年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的匯兌利益則有投資獲利表現。圖為2023年8月產險公會會員大會,中為產險公會理事長、泰安產險董座李松季。(圖/李蕙璇攝)「三商壽的保單商品、業務部隊都是有競爭力的,前三季首年度新契約保費28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已經看到第三季獲利回穩,單季稅後淨利25.8億元,前三季累積稅後虧損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已縮減36億元。」壽險同業主管觀察說。但這名壽險主管也坦承地說,「如果沒有通過大魔王壓力測試,業界也不敢輕易出手投資或是併購三商壽!」三商壽儘管也有受到登錄業務員減少影響,但在轉型以投資型商品為銷售主力商品,持續培訓考照及激勵方案促使,業務部隊仍拚出較同業的好成績,不僅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6%,保障型商品的健康險、傷害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也成長逾11%,自結RBC與今年度第二季相比亦回升至150%以上。此外,保險局統計,壽險業去年10月起連續6個月稅前虧損,直到今年6~8月受到新台幣重貶匯兌利益,恢復獲利動能,只是台美利差擴大,今年前八月在避險工具成本累計高達2291億元,光是8月就315億元,不僅都是史上新高,還等於是「花掉了,有去無回的」,嚴重衝擊壽險業獲利。財委會立委吳秉叡、高嘉瑜等10月16日在立院質詢該如何因應壽險業獲利減少,三家壽險資本適足率RBC不達標是否「會接管?」保險局長施瓊華答詢證實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匯兌利益有投資獲利表現,「還須等待台美利差縮小,降低避險成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答則強調,穩定金融市場秩序,會在平常透過監管要求業者準備金充裕等配套措施,作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接管」,期盼能降低未來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可能性。CTWANT進一步觀察擁有大型壽險金控獲利表現,今年前九月獲利成長力度最多為中信金(2891),幅度高達50%,旗下的台灣人壽(包含子公司中信產險)累計稅後淨利達144.6億元,較去年同期100.2億元大增了44億元。國泰金(2882)旗下的國泰人壽的保費收入表現,雖仍是業界第一,但在前九月的稅後淨利303.3億元,較去年同期467.6億元減少了164億元,且比疫情前2019年賺的305.6億元略少;產險則從今年6月起轉虧為盈,累計獲利9.6億元。至於今年前九月最賺錢金控的富邦金(2881),子公司富邦人壽累計稅後淨利431.3億元,則較去年同期的836.1億元減少快一半;產險虧損額度則是從去年同期的逾百億大幅縮小到24億元。中國人壽累計合併稅前盈餘12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230.6億元減少;新光人壽則虧損79.1億元,但去年同期則獲利達53.5億元。這五家金控僅有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的獲利呈現成長,國泰、富邦、中國人壽都是衰退,新光人壽虧損狀態,看樣子要恢復往昔水準還須繼續覓新出路。
癌症高價藥悲歌3/傳統型癌症險能理賠?保戶怕未來確診不合用 盼「轉換保單」
癌友希望能用健保身分住院接受自費口服型標靶藥,只要符合「住院必要」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便可獲得實支實付住院理賠,此次卻成了健保署清查對象之一,主要是今年以來健保給付癌友1天住院醫療費達16億元而被健保署、醫界與保險公司注意到。CTWANT調查,產壽險公司這三年來就已注意到上述此況,保戶申請理賠金額愈增,面臨保單虧損,而陸續停賣「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近30張保單,其中就有一家人壽公司至今已停賣架上全部的實支實付險,而還未推出新版保單;有三家人壽改版後的實支實付險的理賠設有上限,醫療雜費額度也減少許多,保費計算費率也同步提高。一名癌友跟CTWANT記者說,並非每個患者都有投保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等,多數是依靠健保;有買商業醫療險者,多數投保基本的醫療終身險與附約的實支實付住院日額險,過去二、三十年來多數重大疾病需住院治療,保戶也順利獲得理賠,如今癌症患者因為新劑型口服標靶藥物以健保身分住院自費使用,而凸顯此況,據2019年非正式統計,目前國人有七成未投保癌症險。對此,網友熱議「癌友是否買對保險?」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則回應CTWANT記者說,「實支實付險雖非只針對癌友,但是涵蓋所有疾病治療,因此我們很殷切盼望商業保險可以『補位健保』,達到『可用、好用、實用』的三用條件,也希望『先解禁渴』,健保署、金管會、保險公司等能儘快檢討保單住院條款定義,才能隨著新藥技術的更新,跟上潮流。」至於癌症險上市三十多年來,壽險公司主管分析說,從傳統型癌症險演進到目前一次性給付癌症險、療程型癌症險、照護型癌症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等,甚至還有加強給付標靶治療項目,較新版本癌症險確實愈能涵蓋到先進治療法與高價藥物。癌症患者接受標靶藥物等療效愈來愈加顯現,逐漸成為健保癌症花費較多項目之一,但非每項標靶治療都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圖為亞大醫院放射腫瘤科。(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譬如說,癌症險「一次性給付」理賠100萬、300萬等大筆保險金方式,即是目前癌友作為接受新型療法的一種財務轉嫁負擔,由於保戶領取到一筆保險金之後,可以自行決定該保險金用於何種治療與哪些藥物等,也就不會受到要不住院的理賠條件。全癌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就提到,許多癌友與家屬也相當憂心,過去買的傳統型癌症險如今很難派上用場,因為僅單純給付保障化療與住院治療等費用,未來是否可以提供「轉換保單」從寬認定體況與費率,才能對接舊型保單不符醫療技術更新的缺口。一名壽險業務通路主管則建議,民眾投保醫療險可就「自己在家裡擔任的經濟負擔程度」與「保大不保小」兩點思考,再依財力規劃,譬如說,壽險身故金一年期保額千萬元的保費數千元,再附加實支實付病房、住院日額與住院醫療雜費等;並優先考慮透過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加大醫療保障,而相對來說原位癌、零期癌等所需醫療費較低,可待財務有餘力時,再附加癌症險。此外,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提到「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並非單獨針對癌症設計的保障保單,當初保險公司主要是考量保戶住院期間須負擔較大的醫療費而就實際花費加以理賠的商品,因此在設計上較少涵蓋門診或非住院保障項目,可研議調整示範條款,請保險公司重新計算相關發生率、費用率等。施瓊華也告訴CTWANT記者,會將癌症病友們的「轉換保單」建議提供給保險公司研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則表示,目前各保險公司也會商議如何調整實支實付住院保險的示範條款等,並且更加宣導相關癌症、重大疾病、重大傷病保險資訊。
電動車保單最快明年問世! 李松季:將朝3面向設計
根據統計,2022年自用電動車投保車體損失險約2.6萬件,較前一年的1.4萬件成長近一倍,產險公會理事長、泰安產險董座李松季今天(11日)表示,理事會已於7月底決議,由汽車險委員會組專案小組研議推展電動車專屬保單。據了解,研議電動車保單的專案小組成員包括泰安、富邦、南山、國泰世紀、新安東京及和泰產險等六家公司,預計年底擬定保單條款,加上蒐集資料、研擬費率等,該保單最快明年問世。目前電動市場最大區域為大陸,當地已有電動車的專屬保單,另外還有充電樁的附加條款商品;特斯拉則有自售的電動車險保單;日本則是像台灣一樣是在一般的車損險屬於混合型。產物保險公會今天召開第9屆第2次會員代表大會並補選理監事;保險局長施瓊華致詞時表示,「我也是搭乘電動車,曾經被關過,車子停在那裡也不動。」政府現在的政策也是公務車要全面電動車化,由於電動車的構造和一般汽車不同,車損險保單商品內容也會有差異,提早因應電動車趨勢是需要的,保險局也非常支持產險公會的做法。產險公會祕書長李松季表示,由於電動車車價、車輛零件、維修方式及損失幅度等皆與一般燃油車不同,目前雖然電動車輛數比重仍低,但產險公會為帶領產險業界不斷往前邁進,已由汽車險委員會組專案小組研議推展電動車專屬保單,將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分離開來,從條款、費率、從人因素等面向多方研究並設計電動車的專屬保單。李松季進一步說明,有鑑於多國碳排放政策日趨嚴謹的背景下,各國的汽車產業面臨燃油車限制以及新能源車補貼的雙重政策推動,加速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電動車市場迅速發展,全球各大車廠產能迅速擴大,電動車勢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電動車成長的原因包括全球環保意識崛起、各國相關政策的推動、汽車電子化的趨勢等,除了特斯拉(包括自售電動車保險),相關傳統車廠包括豐田(Toyota)汽車、福斯(Volkswagen)汽車、 通用汽車(GM),也都宣告要斥資投入電動車領域,足見未來電動車取代傳統汽車的方向逐漸確立。
一招救壽險股1/宏泰賣地、三商壽再增資 「大到不能倒」就是要撐住
台灣經濟復甦腳步不一,科技產業的庫存風暴已近尾聲,壽險公司則尚未脫離淨值風暴。21家壽險公司中被點名需改善資本的三商壽(2867)已兩度增資近百億元,宏泰人壽(2876)也正準備賣地籌80億元,到年底能不能「Hold住3%淨值比」門檻,業界人士坦白說「就是要撐住!」這一波壽險公司的淨值風暴,源自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通膨,2022年3月16日暴力升息,點燃股債雙殺,整體壽險業去年9月底淨值失守兆元大關,下探7年低點,海外投資部位大的壽險公司首當其衝,其中擁有全國超過666萬保戶、有效保單逾1178件的南山人壽(5874),去年第二季、第三季淨值比率從1.72%掉到負的0.83%,國泰人壽(5846)淨值比也掉到2.64%,皆未達金管會規定的3%門檻。為搶救淨值,壽險大咖紛紛申請變更經營方式,將海外投資債券部位從會隨市場波動的OCI(綜合損益)部位,改列不會波動的AC位置,在金管會點頭下,才順利暫時解除危機。美國聯準會26日宣布升息1碼,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達2001年初以來最高的5.25%至5.5%。(圖/CTWANT合成、聯準會提供)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曾因看到多家金控配不出股息,認為是這一波暴力升息讓金融機構拉警報,開始出現後座力,隨著多家壽險公司選擇資產重分類,南山、國泰不僅拉高淨值比,還高於新光、中國、台灣人壽等。不過,宏泰人壽淨值比仍遠低於3%,在去年上半年、下半年連續兩期的淨值比1.64%、1.13%,三商美邦人壽的2.00%、2.19%也未達標,更是2022下半年唯一一家未達資本適足率(RBC)200%的規定。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就說,「自助才會天助!」保險局3月底發函要求三商壽、宏泰須於限期內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而三商壽在3月24日才完成第二次增資25.25億元資金到位,現在又要展開第三次增資。宏泰人壽則是在5月11日公布經董事會決議,將公開標售新北市淡水區新市段147、148地號兩筆土地。「一家是資本不足,一家是資本顯著不足」保險局長施瓊華說,「兩家壽險得需增資改善,若以宏泰公布處分土地來看,估計約可入帳80億元應有助改善。」宏泰人壽大股東林鴻南為宏泰集團執行董事,「前幾年市場有傳出南哥(林鴻南)有意將人壽包裹投信、證券等金融事業打包出售,但最後不了了之!如今大家都在準備2026年接軌ICS,去年突來的淨值風暴嚇壞了保戶,也嚇醒了市場買家,經營保險公司大不易,也不敢輕易出價買。」宏泰人壽大股東、宏泰集團執行董事林鴻南。(圖/焦正德攝、報系資料照)「宏泰有豐沛土地資產可撐,三商壽投資苦吞鉅額虧損,大傷元氣了!」壽險同業感慨地說。三商美邦人壽大股東翁肇喜2022年10月臨危受命,以88歲高齡回鍋三商壽董座,他大讚三商壽資產1.4兆「金水」,親自坐鎮要辦現增引進策略投資人,12月29日遂以27.6億元將所持有的復華投信30.71%股權出售給南山人壽,處分利益約13.6億元,賣出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再加上今年3月下旬完成25.25億元現增到位等,盡心盡力救三商壽,只是到今年上半年淨值比為2.84%,仍未達3%門檻。除了增資、賣地「自助」外,三商壽、宏泰人壽仍要拚保費收入,2020到2022年這三年來,宏泰人壽保費收入市佔率從0.62%下降到0.57%,去年拉回到0.66%,勉強維持基本盤:三商壽則是一路都有成長,從4.22%到4.40%再增至4.92%,今年上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達205億元,年增19%。「接下來就要看這二家要挺得過。」金融業者說。
台大北榮長庚加入「保險理賠醫起通」 壽險公會陳慧遊:3年完成130萬件理賠總額400億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今天(4日)宣布,臺大、台北榮總、長庚、 慈濟、振興等醫院將加入「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讓這項創新的保戶服務適用範圍擴大到19家醫院25個院區,已涵蓋台灣半數醫學中心。陳慧遊表示,這一創新節省民眾時間和精力,提高理賠效率,讓保戶能夠更快 速、方便地獲得醫療保險金的理賠,109年7月至今已完成近13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3天,理賠總額近400億元的成果,現在也已有超過20家產壽險公司加入服務行列。陳慧遊還特別提到,產壽險公司共同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推出理賠/保全 一站式服務,其中最重要的催生者即是保險局長施瓊華,堪稱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之母;並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與局長的督促下,保險公司「改過向善」、調整體質、成長茁壯,持續累積社會信任,提供保戶健康與財務更全面的保障。臺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致詞時也呼應陳慧遊所稱「保險業的改過向善」,他提到如果晚交保險費會被催繳,但申請理賠卻讓保戶等待,如今可以透過「保險理賠醫起通」加速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與品質。壽險公會於109年7月與8家產壽險公司共同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推出理賠/保全一站式服務;110年5月壽險公會與台北市政府、北市聯合醫院、國泰醫院、新光醫院和萬芳醫院合作推出了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將一站式服 務延伸至醫院。陳慧遊說,能促成這項保險、醫療跨域合作絕非壽險業能獨力完成,還要特別感謝前台北市黃珊珊副市長以及居中協調的前台北市府陳郁文參事。
不保證紅利3/保戶怨報酬低、申訴多賣不動投資型 分紅保單也曾吃過那些虧
根據CTWANT調查,有大型人壽公司猶豫跟不跟進富邦人壽重賣「分紅保單」,卡關在「怎麼跟保戶說紅利會有多少」,「如果不敢給推估金額,保戶根本興趣缺缺;一旦給分紅試算表,又怕被申訴沒照實給,重演當年『投資不漂亮,還得硬生生擠出紅利』的慘況,進退兩難呀!」一名逾30年資深業務幹部跟CTWANT記者說。國泰人壽董事、資深執行副總林昭廷在5月26日國泰金控法說會後,對於國壽推不推分紅保單,則是跟CTWANT記者證實說,「還在研究中」,「分紅保單過往在國壽占比不多,高利率保單則是經過十幾年後,現在已降到三成以下」;「以前分紅保單的申訴多,業務員銷售時不容易說清紅利怎麼算,且不保證給紅利,這都是國壽還在考慮的原因。」另一家壽險業務幹部說,多年前,有保戶跟金管會保險局申訴,抱怨說業務員給的保單分紅試算表,在保單到期後有數十萬元,結果一看帳戶根本沒這筆紅利就吵著要提出訴訟,「那個紅利試算也是保險公司給的數據,給程式公司跑出來的,結果保險公司說可以跟保戶和解,但這筆紅利得業務員與公司各出一半,這非小數目,嚇壞了業務員。」依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受理的「分紅保單」申訴案件,整理出在「壽險利益表」、「保險契約建議書、計畫書」、「保證給付紅利」、「利差紅利、死差紅利的計算」等類別。通常保險公司主張的理由,從公布的評議書舉例來看,有說「商品DM簡章載明有『本簡介僅供參考之用』字樣,詳細內容應以保單條款為準」,「簡章標示『本紅利以假設利率10%計算僅供參考用』,如利率變動時,則比照變動利率調整」,「已確實告知保戶紅利之性質及定義,並無疑義」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保險公司業務員招攬分紅保單時給的試算「壽險利益表」,載明「期滿可領回累積紅利的金額」。目前市場資金有流向銀行端的高利率美元定存、債券等商品,保險局也緊盯著利變險的宣告利率。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有一例就是說紅利會給到255.4 萬元、145.4萬元兩種分別,但保戶在分紅保單到期後領到的紅利3萬8,638元,與壽險利益表所載金額相差太大;保戶提出申訴主張,應依投保時A銀行公告存放款基本利率(一年期)7.75%及依該基本利率每年之變動推算累積紅利,共計79萬2,895元。另一例的保戶則是抱怨說,「明明保險公司都一直強調,這幾年賺錢穩健,還持續對保戶推銷新保單」「可是等到分紅保單到期後,卻又稱保單投資標的不賺錢,沒有辦法給紅利,令人難以接受」。CTWANT進一步檢視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所推的分紅保單,商品DM已經用紅色粗黑提醒說「紅利是不保證給付」之外,還清楚提供各年度「解約金一覽表」;在保險公司、保經公司等業務通路,則也沒有給「紅利試算表」,皆是避免過往這些爭議。身兼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的保險局長施瓊華則就「分紅保單」終身壽險提醒說,民眾要先了解自身需求是重「保障」還是「分享紅利」,如果是「紅利」這一部分,就要多了解保險公司會如何就分享公司盈餘、分配紅利的計算方式,並且可以試算在賺錢、虧錢等不同的報酬率的計算紅利的情況,避免日後給付保險金可能產生的爭議。施瓊華並指出,投保保險著重在壽險、健康醫療險等保障,主管機關也一再提醒保險公司在招攬保單時,要跟保戶解釋清楚這一張保單會理賠哪些項目、保險金計算方式等,尤其「不保證給付紅利」等項目,也要讓保戶很清楚了解,才不會有認知落差。
防疫保單理賠上看3000億 恐得花30年才能打平
3月20日後,新冠肺炎確診輕症不列為法定傳染病,防疫保單之亂終於畫下句點;產險業主管表示,保險理賠有延宕特性,現在正處理今年1、2月的確診理賠案件,理賠新制推出後,估防疫保單總理賠金額可控制在3000億元以內;根據過去經驗來看,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逾2100億元,合理利潤僅4至5%,近3000億元龐大理賠的損失,恐怕要花30年才能彌平。產險業主管表示,防疫保單讓產險公司陷入史無前例理賠風暴,除了理賠天文數字外,短短一年內也驚爆千億元的增資潮,有產險公司董事長甚至下台負責了;面對近3000億元的理賠天文數字,主管坦言,花30年彌平損失,對年紀較長的高階主管來說,「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根據金管會統計,防疫保單自去年元月至今年2月底止,累計理賠金額已超過2530億元,產險業主管表示,防疫保單自3月20日起,理賠新增案件與金額幾乎可以定義「解脫了」。主管分析,現行有效保單幾乎在今年5、6月將陸續到期退場,假設接下來還有一波疫情高峰,從3月20日至6月底為止,全台有100萬人確診,由於新冠肺炎重症率僅0.5%,換算下來,最多有5000人符合重症或死亡,即防疫保單理賠標準,相對於去年疫情高峰,有產險公司單日就收到逾1萬件理賠案件,兩者相比是小巫見大巫。防疫保單仍以處理先前確診理賠為重心;富邦產險昨公告,2月稅後虧損仍達23.39億元,主要是防疫政策陸續解禁,加上春節連假效應,今年1、2月實際確診率波動較大,理賠申請件數自2月也因長假後有所回升。國泰產險也指出,今年累計前2月賠款達66.6億元,幸好去年12月已提存相關準備金93.8億元,因此,今年賠款由已提存之相關準備金沖抵,對損益影響程度縮小,期望獲利表現能回歸正常。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產險業110年投資、核保利潤都不錯,該年度合計獲利近200億元,若未來能恢復110年的獲利水準,應該能加速彌平損失,回到正軌。
債券、外匯及接軌利多 黃天牧送壽險業三大禮
為了讓壽險業回穩,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送出兔年三禮,黃天牧3日在壽險公會春酒中透露,近期就會開放保險業從事附買回及附賣回交易標的,從國外公債擴及公司債,二是儘速檢討外匯準備金提存公式;三是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會對台股、不動產及公共建設給予在地化監理,黃天牧說:「目標是讓所有壽險公司努力後都能順利接軌。」壽險公會3日舉行理監事會及春酒,原訂副總統賴清德要到場給壽險業打氣,但因南投輔選行程,改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出席,鄭文燦說在公務人員等財產申報中,幾乎都可看見壽險保單,滲透率極高,亦代表壽險業安定社會、提供保障的力量。黃天牧則是送出鴻兔大展的三禮物,一是擴大開放保險業資金運用項目,附買回(RP)及附賣回(RS)標的,由公債擴及一定等級公司債,有助業者更靈活運用、調度現金、增加收益率等,這部分近期應就會宣布。二是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提存公式,在壽險公會遞出報告後,即會儘速檢討,壽險業者表示,初步建議就是提存上限由國外投資總額9.5%,改為未避險部位一年外匯風險值95%,目前約為7.65%;動用下限由前一年餘額20%,改為六個月強制提存金額總和;另外避險成本亦可增提或沖抵,以平均歷史避險成本(目前約1.4%)為基礎,避險成本變貴時,超過1.4%的部分,有25%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但避險成本低於1.4%時,減少的部分亦增提25%準備金。這部分黃天牧承諾會盡速檢討、評估可行性。三是2026年要接軌國際保險負債會計IFRS17及新清償能力指標ICS,黃天牧承諾會有在地化、本土化的監理,特別是台股、不動產與公共建設,務必讓所有壽險公司經過努力後都能順利接軌,不是讓大家過不了關。保險局長施瓊華亦承諾會跟壽險公會好好溝通,儘速拍板政策,讓壽險業者能有時間準備及因應。
利變保單之亂1/壽險業集體亂升「宣告利率」 金管會開罰13家人壽下架21張保單
由於民眾發現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不一,現售保單比停售保單高,掀起「利變保單之亂」,保險局8月18日重罰踩到「未公平待客」監理紅線的13家業者,勒令下架保單多達21張,祭出壽險界史上停賣處罰最大規模案。CTWANT記者調查,這13家業者簽具改善承諾書,而對「舊保戶權益」補償措施,就要看9月1日保險公司官網最新公布的「宣告利率」會是如何?保戶熱切關注。遭勒令停售的20張保單業者為元大、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富邦、友邦、台新、全球、宏泰、第一金、遠雄與台銀人壽。其中,元大、富邦人壽各3張,中國、台灣、南山、國泰人壽各2張,其他家各1張,並包含台新人壽先前4月裁罰停售的1張;另外還有全球人壽在裁罰前自行下架的1張。金管會避免壽險業者「不當調高」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影響公司財務健全與保戶權益,繼四年前開罰7家人壽公司後,這次再出手整頓。圖為保險局長施瓊華。(圖/翻攝自金管會臉書)一名保險業資深主管說,「其實,受到升息、通膨的影響,隨著利率走升、美元變強,壽險業所推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從去年底迄今的吸金強度,可說是各保險公司保費來源主力,一旦遭到停售、被限制業務範圍的話,影響威力非同小可。」「投資型保單在今年已經大幅衰退近五成,整體保費收入減少超過15%,尤其在4月保險局展開調查後,儘管6月美國升息3碼,但壽險公司未再調升宣告利率,買氣受到衝擊」,保險業者指出,「只要影響到保戶權益,就是踩到監管主管機關金管會的紅線,一定要趕快補救改善。」這樁利變保單之亂,起因是4月間有保戶發現,「為什麼業者最新推出的美元計價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已提高到3.3%,保戶一兩年前買的或已停售的舊保單商品的宣告利率理應提高,卻仍在2.7~3%左右,沒有變動。」因而向保險業者反映,並至金管會保險局陳情。保險局抽查後發現,「有調高」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共13家壽險,包括元大、富邦、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友邦、台新、全球、宏泰、第一金、遠雄、台銀人壽,且確實對新、舊利變型保單商品「沒有」同樣反應利率,只調升現售保單、未調整停售保單,對新舊保戶「無」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符合公平待客原則。CTWANT記者調查,保險局準備開鍘「重罰」被抽查到的業者之際,保險局長施瓊華在8月10日與各家人壽公司總經理業務聯繫彙報會議中,允諾「只要大家承諾不再犯,可以從輕裁量」。隔日,也就是在11日下午4時許,保險局說明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處理結果的幾個小時前,13家壽險公司總經理具名簽署四項承諾書,讓「利變之亂」風波,先畫下句點。「已經要求保險公司全面檢討停售、現在架上銷售的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若不符利變保單應注意事項規定,可依《保險法》等相關規定,可以停售保單、保單簽署人員記點及限制業務等」。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11日表示。這四項「包含兩不」承諾書為,「不以同業競爭作為宣告利率的考量因素」、「不以市場預期利率作宣告考量因素」、「宣告利率公式設定明確」、「同一區隔資產調整宣告利率時,現售與停售保單要採一致標準,以符合公平待客原則」。業者已於12日將改善計畫書提交給保險局。接下來,保戶及主管機關將緊盯,9月1日22家人險公司公布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有無落實「保證不會亂哄抬數字」承諾,以及如何補償過去按標準「應」同步調整宣告利率的停售商品,做到公平待客原則。
想玩沒防疫險2/產壽險公司終於鬆口! 安達產險8月1日「旅平險」搶先上架
國旅補助7月17日上路後,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表示,現正朝「同步開放出入境觀光」研議中,然「缺少理賠海外突發疾病保障」的旅平險,面臨無險可買怎麼辦?CTWANT調查,產險、壽險業者已接到「關切」,近期緊鑼密鼓開會調整保單設計,產險公司預計2日在公會做最後討論,預計最快8月上旬重新上架。根據CTWANT上網到各家產險官網調查,美商安達產險率先在今天(8/1)重新開放民眾投保「旅平險」,且包括「海外突發疾病保障」,也就是說會理賠新冠肺炎等法定傳染病者,其等待期是90天,舉例來說,當你要出國購買這一張旅平險保單時,投保前90天又有確診等疾病做過治療的話,就沒有辦法理賠。CTWANT記者也進一步了解安達產險這張「新版」的旅平險,預計8月中可以網路投保,目前僅開放民眾到安達臨櫃或是透過保經代通路辦理投保。由於安達率先上架旅平險引起保險界討論,紛紛詢問為何可以找到再保公司合作?是否有接受投保件數胃納量的限制?據悉,安達為一家跨國性公司,母公司考量各國疫情發展趨勢而重新加入跟COVID-19疫情有關的法定傳染病發生率的風險係數,因此在「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的上限從過去200萬元調降到100萬元,「外突發疾病門診、急診的醫療費用保險金」,則是隨之連動設計成「限額為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之1%」,保費也會因此調高;安達雖會隨著疫情發展注意投保件數胃納量,但因其為國際性公司,核保件數預期會比國內產險公司的數量多。旅行社業者認為開放國境配套措施中,民眾及旅行團可以投保的「旅平險」非常重要,期盼交通部觀光局儘快協調金管會能鼓勵保險公司,儘快將停賣的旅平險重新開賣。圖左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右為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圖/趙文彬攝)目前壽險公司已達初步共識,第一階段開放銷售新版的海外旅平險、旅遊不便險等,即「排除理賠法定傳染病」,以因應疫情指揮中心隨時調整的出入境管制人數政策。該建議已於上周彙整予產險公會,各產險公司2日在產險公會進一步研議新版的《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示範條款》,便可儘快將產壽險共識送至金管會。「現在就等產險、壽險公會儘快提出,重新規劃旅平險相關保單送件申請。」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如此告訴CTWANT記者。據CTWANT了解,保險業者原本有意提出在既有旅平險的「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約險中,批註「法定傳染病為除外不保障範圍內」,即不包括第五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第二類的猴痘等,送交金管會保險局審核獲准後,便可立即恢復架上保單開放投保。不過,由於依規定無法在《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示範條款》單一刪除不保法定傳染病等字眼,仍須重新提出一張全新的「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示範條款」,即可在這張保單重新定義保障理賠範圍。一名保險界高層說,「也就是說,新版的保單還是會『排除』法定傳染病,未來一旦衛福部將新冠肺炎疫情視為流感化,不再列入法定傳染病的話,才有可能恢復原有的旅平險的『海外突發疾病保障』附約險與附加條款。」對於日本、泰國、越南等國家仍要求入境旅客,須有理賠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的醫療保險,而且還有最低額的保額規定,像是越南、泰國都須有最低保額1萬美元的防疫健康險,日本則是1000萬日圓保額的防疫醫療險,在旅遊當地機場或是網路上可供民眾先行購買。「我們也知道民眾有防疫醫療險的需求,各保險公司也在找再保險業者的合作,希望能再推出可以理賠新冠肺炎等法定傳染病的海外突發疾病險等。」產險公會秘書長沙克興說。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中)呼籲政府應該盡速協調保險業,恢復海外突發疾病的理賠保單,或由政府出面、比照日本政府推出旅遊健康保險保單。(圖/報系資料照)「國外的保險公司都有銷售防疫醫療險,我國也應該提出保險配套政策,像是公股保險公司、中央再保險公司等是不是可以幫幫忙,讓旅客出國也可以買到相關的防疫健康醫療保險。」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說,此外,民眾和業者本身也須審慎思考旅遊中的可能風險。對此,多家產險總公司坦白地跟CTWANT說,「由於Covid-19持續變異,重複感染性高,導致商品定價及風險控管不易,加上大部份再保公司均採保守態度,目前暫時還無法考慮推出新商品。」隸屬於長榮集團的中央再保險公司,目前財政部持股逾2成,總經理兼發言人鄭靜芬透過書面回覆CTWANT說,「中再保目前還有小量承接國內旅平險的再保業務,多為身故與失能,未來會考量法定傳染病是否具有可資信賴的損失經驗資料,且商品設計費率需適足,同時亦考慮加設最高累計賠償限額之條件,以控管風險累積額度。」中再保的回覆是「有條件」考慮承接法定傳染病相關理賠保單,與目前產險公司合作的國外再保業者所持態度約略相同。也就是說,海外旅平險暫時回不到過去了。
大魔王來襲2/看壞台股「投資踩雷」大虧 三商壽再增資引進策略投資人
「市場屢傳壽險公司有意出售,目前看來,宏泰人壽看起來沒有想賣,三商美邦人壽的大股東則是想找策略投資人,可能想繼續經營」,「投資踩雷被金管會監管,對既有大股東來說是很關鍵的示警。」一名保險界資深主管跟CTWANT記者說。三商壽代理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宏昇日前表態,「未來除公開市場現金增資外,也計畫引進策略投資人。」根據CTWANT調查,三商壽(2867)過去九年都有辦理增資,今年3月21日完成的35.26億元增資則是十年來的最大一筆,宏泰人壽則是在去年就先減資再辦理增資,因而被市場點名「有意出售」。宏泰人壽隸屬宏泰集團,去年完成減增、增資後,淨值比、資本適足率皆符合規定。左為大股東林鴻南。(圖/焦正德攝、報系資料照)近來,表現最令人傻眼的,就是三商美邦人壽。去年底資本適足率僅203.62%的三商美邦人壽,為壽險業吊車尾,好不容易今年第一季完成35億元增資,未料該季又虧損33億元,等於資金才到位又幾乎燒盡,最後大股東兼董事長陳翔玠、副董翁翠君雙雙請辭。三商壽1993年成立,大股東三商投控,與富邦、國寶、中興、興農及幸福5家業者同時申請設立。2000年,三商人壽和美商萬通集團合作更名為「三商美邦人壽」。2004年,三商投控董事長陳河東腦溢血驟逝,4個兒子陸續進入集團,長子陳翔立掌管母公司三商投控;次子陳翔中負責三商電腦;唯一學金融、現年51歲三子陳翔玠與么弟陳翔玢是雙胞胎,陳翔玠主掌三商美邦人壽,陳翔玢負責三商家購、三商餐飲等。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萬通退出台灣,三商買回萬通全數股權。翁翠君則是三商投控大股東翁肇喜的女兒,曾擔任過三商美邦策略長,後為三商壽副董,與擔任董事長的陳翔玠一起經營管理三商壽。其實,壽險業在2021年台股、美股大漲,獲利創史上最高的一年,全年稅前盈餘3,885億元,年增率達88.5%,三商壽卻僅賺10.9億元,年衰退24.6%,今年第一季自結虧損為33.2億元,則是投資踩雷看壞台股後勢,押在「元大台灣50反1」所致。三商壽幾年來營運財務狀況受到金管會緊密監督,圖為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3月10日,三商壽的風控長請辭,接著在4月14日,董事長陳翔玠、副董翁翠君也提出辭職,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就證實兩董請辭,主要是負責公司投資收益不佳,金管會也已對三商美邦特別監管,保險局將定期注意其財務狀況。三商壽總經理一職,則是不斷更迭,六年來從孟嘉仁、楊棋材到張鎮坤更換數次,2021年由財務長兼資深副總陳宏昇接任總座,現還代理董事長。5月27日三商壽法說會中,投資長林大鈞就指出,疫情爆發後,公司考量淨值於2020年決定投資「元大台灣50反1」,雖於去年逐步出清,實現虧損20.6億元,但到2021年底未實現虧損還有70億元,3月底未實現虧損62.7億元。一名保險界資深主管說,「8月就要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淨值比、資本適足率RBC數據,股市下跌,RBC也會跟著調節採取逆景氣循環計算,股債波動,對壽險公司投資來說,反而是逢低買進、逢高獲利出脫,只要投資沒有再出槌,應該還是挺得住!」51歲陳宏昇入社會即進入三商美邦人壽,服務迄今逾25年,一路受到三商壽栽培到去年擔任總經理。(圖/三商美邦人壽提供)保險局長施瓊華則於6月30日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中,就壽險業淨值狂掉說明,「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和央行的升息,國際股市多下跌,債券殖利率彈升,造成壽險業持有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減少,導致淨值滑落」。施瓊華並進一步補充說,但實際上,利率走升時,保險業負債缺口會縮小,即負債面若反映升息,壽險業淨值不會像現在這麼低,且新錢投資報酬率可望拉高,升息對壽險業長期為有利影響;加上現行保險業資產面採公允價值衡量,負債面採固定利率,待接軌IFRS 17才會以公允價值衡量。
防疫保單逾200萬「在途件」皆已核保 施瓊華:上半年4家產險須增資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30日)宣布,防疫保單200多萬張在途件,各產險公司皆已完成核保,近兩天將會陸續出單或者回覆未承保的原因,總計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共543.3萬件。由於產險界在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超過所收取的保險費,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目前12家承保防疫險產險公司皆已召開董事會討論,金控旗下的產險公司皆承諾相關增資作業,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也正在做評估。施瓊華指出,今年上半年將有4家產險的資本適足率RBC會低於規定的200%,或者是淨值比低於3%而達到需增資指標。保險局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台灣人壽也已於6月3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增資中信產險40億元;另2家預估今年下半年增資,2家係已申請獲准以重大事故準備金沖回。保險局長施瓊華也感謝各家產險加班完成防疫保單件數,由於過去產險界未曾處理過廚此龐大的保單量,因此能將200多萬「在途件」趕在6月底前完成「非常不容易」,而在核保後理賠作業,仍繼續督促保險公司公平待客原則;至於在核保、續保及理賠爭議上,將請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儘速處理申訴案。保險局今天也宣布「強化財產保險業天災保險(商業性地震保險及颱風洪水保險)準備金應注意事項」 修正案,明定「巨災」係指地震、颱風洪水、傳染病、恐怖攻擊、信用及保證風險所致之損失;巨災所致異常損失僅得於負債項下之危險變動特別準備金辦理沖減或收回。
體檢產險業 郭國文:輕忽巨災、專業度不夠
隨著防疫險之亂相關指引陸續推出,下一步除了確保產險業者都有按照保險局指示,進行核保與理賠外,就是要防亂,產險公會日前想申請161億「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度過防疫險理賠,引發立委擔憂;對此,立委郭國文、林楚茵和鍾佳濱等人今(15)日召開產險業體質大健檢記者會,指出業者輕忽巨災、專業度不夠,未來將透過修正制度面,預防下一個「防疫險之亂」。郭國文指出,保險局一再稱防疫險之亂爆發前,就多次提醒業者要注意風險,甚至下架理賠金額過高的商品,更稱「鐵血」保險局長施瓊華已嚴格把關,是平亂象功臣。但他認為,今天或許因保險局長採俾斯麥風格,但未來不一定如此,產險業者對於風險分散的標準不該取決於誰當主管,連全台最有錢的金控富邦,這次都一度發生輸不起爭議,更凸顯要強化風險分散監督機制,確保業者不會擔心慘賠而賴帳。郭國文表示,「再保險」是重要風險分散手法,尤其產險特性就是會有「巨災」的風險,比如颱風、地震等狀況,導致一次大規模理賠。他認為,保險局可針對巨災訂定最低再保險比例,確保所有業者都賠得起。郭國文指出,過去10幾年來,台灣產險很少發生慘賠,即便高雄氣爆、莫拉克颱風等大型災害,都沒有所有業者一起大賠的狀況,導致業者似乎輕忽巨災的衝擊,才會有今年防疫險再保險比例幾乎全跌至5成以下,業者仍信誓旦旦地販賣商品。「輕視巨災破壞力,也引導出下一個產險業病徵,就是經營階層專業度不夠!」郭國文指出,清一色產險業董事長、總經理的公開資訊,與保險直接相關背景的人恐怕不在多數。據業界觀察,管理階層屬於正宗產險出身的更是少之又少。他強調,若產險背後母公司只將產險業視為集團下的一分子,負責金控、人壽的跨售工具,產險業就不可能真正蓬勃發展,管理階層的獨立性,對產險業發展具相當重要性。此外,郭國文也指出,礙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限制,評議中心無法公開當事人資訊,但實際上,若遭評議中心評為有責任,就應該揭露給消費者知道,才有保障。他認為,應該將揭露業者評議敗訴案,納為《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內容》一環,藉此提升投保人對業者的誠信評估。林楚茵指出,保險公司是民眾發生事故時最重要的依靠,倘若一再發生糾紛不僅沒有「商道」,嚴重損及客戶信賴,也會讓民眾在日後選擇保險公司上多加考慮。她強調,基於金融服務公平待客原則,保險公司應該友善經營、落實誠信,評議中心應就此次防疫保單之亂,公布各公司遭申訴及申請評議的客訴量。林楚茵表示,一方面透過統計客訴,讓民眾能選擇適合的保險公司,另一方面保險局也應以此為鑑,作為未來新保單發行的審查依據。她強調,不能再讓產險業成為金融秩序的亂源!
防疫險之亂「行政減災」被破功 五家產險「承認」可重複投保
金管會保險局今天(7日)再次強調,包括和泰、中信、明台與新安東京產險,不可以拒絕已經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案件;兆豐產險也於傍晚在官網宣布「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也說,產險公司會對有疑慮案件通知民眾,確認是否有意願投保及重新簽名即可。一名資深保險界官員跟CTWANT記者分析說,防疫險之亂爆發以來,其中可以看到產險公司欲透過「行政減災」方式,來降低承保防疫保單數量與理賠金額,譬如在保險公司可做的審核範圍內,對民眾投保防疫險的家數、張數設定上限的「核保」政策。如今看來,透過民眾與保經代等業務通路合力,提供產險公司招攬業務相關規定QA網頁截圖與教育訓練資料,部分公司不僅未設限,甚至還說可以接受「重複投保」且不限家數與張數,依照民法契約精神與規定,產險公司理應履約而非招攬收件後單方面毀約。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像是和泰、中信產險,就是因為在其產險公司的官網或是保經代等業務通路,有說明表示可接受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即表示同意「重複投保」;明台產險則是有與業務通路約定「上限3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防疫險保單則是在今年1~2月銷售,非為4月確診率驟升時期,更應儘速核保。兆豐產險則於今天(7日)則是在官網公告最新聲明,對於國內防疫政策由清零轉為共存,隨著「居家照護」、「自主通報」、「數位健康證明」、「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後視同確診」⋯等防疫政策的調整,兆豐產險秉持著官股企業精神,放寬理賠條件,以減輕醫療量能負擔,全力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兆豐產險並說,現經評估防疫保單風險胃納量造成之整體財務影響,於疫情依然嚴重之際,提供民眾充足保障,本公司於核保綜合考量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兆豐產險將持續關注國內疫情發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動員一切資源,全心全力加速出單及理賠作業,若有延遲及耽擱,尚請見諒!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由於停賣效應與疫情所致,業務員搶時效而便宜行事,因此可能為保戶代簽名,雖違反《保險法》規定,但難將責任全由保戶承擔,業務通路也與有責任,因此先前就已請保險公司就有疑慮案件,聯繫保戶本人確認投保意願重新簽名補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