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廠
」 緯創 立訊 蘋果 紅色供應鏈 可成壽險唯一女董2/「一人一業做到卓越」 林文惠感謝阿公與父親身教栽培
「一人一業,每個人一輩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最好、卓越,是阿公傳承給我的人生價值觀,也是我追求的方向,一直謹記在心。」全球人壽女董座林文惠告訴CTWANT記者,她從全職媽媽順利轉身為壽險企業人,最要感謝的是家族的栽培,同樣地,她在職場上展現「女力」思維獨立,全球人壽中女性主管占比55%,更是居業界之冠。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分享阿公、台玻創辦人林玉嘉說的「一人一業做到卓越」的身教與言教。(圖/報系資料)「看這個女性主管佔比數據,所代表的是女性同仁在職場上所展現的專業能力與傑出表現並不亞於男性,都是同仁的努力而得,非公司給予女性特別的待遇或晉升名額。」林文惠也特別強調。 林文惠是台玻董事長林伯豐的長女,台玻創辦人林玉嘉則是她的阿公。她自英國雷丁Reading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返台先是進入家族事業,1998年1月婚後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家庭,教養子女。 對於過去的15年,她如何從全職媽媽變身為一家擁有1.4兆資產壽險公司董事長,林文惠親自給答案,一切要從婚前進入台玻工作說起,就如同友人形容說,「這是在栽培總經理嗎?!」 「阿公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也是非常非常樂於工作,在我看來是個工作狂,從小在餐桌上常聽到跟我父親、叔叔都在討論公司上的一些決策,對於做事情的認真態度,也同樣的要求我們每個人。」林文惠說,「父親深具有包容性,他會跟我說什麼是可以做的容許範圍內,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 林文惠大學時先在台玻資訊部實習,畢業後從台玻出口外銷業務、採購、財務部等各部門每年輪調,並隨著台玻到大陸設廠,遠赴青島、昆山廠學習。 「在青島廠時,我要帶第一批工程師到英國學習製程技術,並幫忙翻譯,為能夠清楚說明製造流程,出發前我到生產線花了二周密集學習了解生產技術,才能順利完成這個任務。」 林文惠憶起當年她在台玻的完整紮實歷練,以及阿公、父親給予的家教與身教,「這對我的人生,在家庭與孩子教育上,以及回到職場、企業經營上,都給予很大的幫助。」 林伯豐看女兒出任全球人壽董事長,「她非常像我」,欣賞長女的決斷跟用心;全球人壽的員工也說,「董事長決策明快,有想法。」 林文惠也提起當年與夫婿彭騰德認識40天決定結婚時,接受阿公建議先訂婚,經過一年春夏秋冬的相處後,才步入禮堂,婚後夫妻相處,重於分享與溝通,就連去年接任全球人壽董事長一案,也是受到先生鼓勵。 「還沒進全球人壽前,我是個全職媽媽,但也沒有閒著,從孩子讀幼稚園開始,進入家長會,身為一個新手媽媽,有很多的疑問,需要向人請益。」她因此組織動員家長,策畫活動,每周安排講座。 「家長中有小兒科醫師、美術、音樂教師、廣告界與會做財務,我就邀請他們分享小孩保健、兒童美學等,幫忙作文案行銷,還可以收費管帳。」林文惠說,「我覺得參與家長會事務,要結合大家資源合作完成目標,這不會讓我與職場脫節,對我來說也是一項很好的訓練。」 直到2009年,她隨著夫婿彭騰德進入全球人壽董事會,重返職場。新工作的挑戰更是一大籮筐,2013年全球人壽承接國華人壽後,包括之前併購的美國家庭人壽、全美人壽台灣分公司、安盛國衛,光是在全球人壽內部的保戶資訊平台系統即有二套,還有來自各個公司的團隊,通通都需要「磨合」。2009年中瑋一買下荷商全球人壽為單一股東,資產從1900億元成長逾七倍至1.4兆,穩居保經通路前三大壽險公司。圖為2024年3月在台北漢來飯店舉行成立30年慶生會。(圖/黃威彬攝) 為要將併購進來的團隊融入全球人壽企業文化,林文惠卯足全力。「我的英文名字是Diana黛安娜,HR同仁就取其音設計了一個『黛飯糰』活動,每次跟12個同仁一起午餐吃便當聚會,讓在不同部門的同仁們彼此可以更加熟稔,我也可以跟每位同仁們認識聊聊。」「我在這個機會可以聽到大家給予的反饋。」光是這一項黛飯糰,每位同仁與她至少一次午餐會。 再者,「當時公司有全球、國華二套保戶系統,習慣使用的人都希望保留那一套,我就想,全球人壽應該是將大家揉合成一套核心系統,歷經許多溝通討論,2018年4月完成,才能走到今天的階段。」林文惠說。 看到林文惠親力親為,全球人壽業務團隊也很給力,新契約市占率持續拚高。「她出席通訊處尾牙為我們加油打氣時,上台高歌周杰倫《Mojito》炒熱現場氣氛,當唱到徐若瑄《別人的》,她說這是首形容家人之間一份感情很溫暖的歌,就像我跟你們之間一樣。」 「再唱到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還用她那感性嗓音地說如同歌名,把通訊處名字刻在心裡,讓在場人士歡聲雷動。」一名出席的業務幹部說,也是全球人壽團隊為這位站在第一線的董事長按讚不已。
老廠成飆股1/戲棚下站久終成主角 定穎打入特斯拉供應鏈電動車二成營收占比PCB廠無人能比
陷入消費性電子產品庫存陰霾近2年的印刷電路板(PCB)廠,終於要見到山洞口的曙光。走訪2023 TPCA Show(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今年共480個品牌廠使用1386個攤位,較去年多,外國買主絡繹不絕穿梭會場。冷清的PCB概念股也有了人氣,其中定穎(3715)股價更是一路狂飆,從8月中的30元,2個月內翻三倍,最高來到107元。定穎是40年老廠,在台股可說是「乏人問津」,怎的突然轉身為飆股?一位PCB廠資深業務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定穎早在兩千年到大陸設廠,並切入車用市場,「2014年特斯拉到上海設廠,給了定穎打入供應鏈的機會。」如今,定穎營收來到150億元,車用HDI板(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 PCB,高密度電路板,主要用在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汽車電子等產品)營收佔比高達70%,其中電動車產品已逾兩成,放眼PCB廠無人能比。其實,定穎一開始的成軍,與車用HDI毫無關連。定穎投控前身是國內老牌PCB廠定穎電子,為前董事長曾茂昌與總經理林木銓在1988年所共同創辦,原本主要業務為承接一線大廠所外包的代工訂單,1997年轉型調整,拓展直接接單業務,到了2002年,代工業務停止,以直接接單為主。定穎也在當年掛牌上櫃,同時年營收突破10億元,以營收規模來說,已算是中大型PCB廠。「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可以算是PCB產業版圖改變的分界點,也讓定穎營運受到衝擊。海嘯前,PCB廠是大家都可以有飯吃,海嘯後只剩下前兩名可以有飯吃,定穎並非是產業領導者,在台灣排名約為第15,因此到了2012年,雖然全球營收破100億元,但也出現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本業虧損。」觀察PCB產業超過30年的法人說。在2012年8月30日董事會,創辦人曾茂昌請辭董事長,由當時36歲的業務副總黃銘宏接任。黃銘宏是在2000年加入定穎,從業務協理做起,接任定穎董座時,創下國內最年輕的PCB廠董座紀錄。定穎是台股今年下半年PCB族群飆股,也是當沖熱門指標。(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翻攝自超穎官網)接任定穎董事長後,黃銘宏就擬定了三大方向,鎖定汽車電子、伺服器及智慧裝置為未來發展目標。黃銘宏認為,主要是著眼於汽車電子化、雲端科技及手機與穿戴式裝置的未來龐大市場潛力所在。業務出身的黃銘宏原本對於生產管理並不熟悉,接任之後才發現,公司的台灣及中國廠區都是各自為政,橫向溝通管道相當貧弱,因此首要任務就是進行廠區系統整合。為要完成系統整合,黃銘宏很快就踢到鐵板,因為定穎的產品太多元。原有經營團隊在分散風險前題下,將產品多元化,但缺點是產品管理難度增加,因此黃銘宏認為,要先減少公司產品項目,從多元化轉向專一化,從而建立廠區標準作業程序,也可以降低成本開支。業務出身的黃銘宏加入定穎時,公司正好開始布局中國市場,接任董事長後既然鎖定汽車為主要目標市場,他便親自去拜訪中國主要車廠,讓定穎知名度逐漸打開。最重要的關鍵是2014年,機會上門。那一年,特斯拉決定在中國設廠生產電動車,2019年底完成設廠並開始出貨。「相對於傳統車廠,供應商要通過認證再打入供應鏈,少說也要3-5年,但是特斯拉不同,他們不會特別依賴某幾家供應商,而是讓供應商都能供貨,再分析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品質進行訂單調整,這也是定穎能夠打入供應鏈的關鍵之一。」某PCB廠資深業務主管說。定穎旗下黃石廠也獨立為超穎,準備在上海證交所掛牌。(圖/翻攝自定穎官網)從2012年到2018年的七年轉型期間,定穎僅有2014、2016、2017年獲利,仍是虧多賺少,2019年定穎宣布出售桃園廠,並資遣該廠490名員工中的420名,其餘則轉任其他廠區。關閉桃園廠後,定穎的汽車相關營收比重明顯拉高,從2014年的10%,2016年倍增到25%,2019年一舉衝過40%,2021年突破50%,2022年來到63%,2023年上半年更高達70%。隨著電動車產品陸續出貨,定穎相關營收也逐年增加,2020年為11億元,2021年為21億元,2022年則為31億元,從比重來看,則是8.7%、13.3%及20.1%。2022年定穎轉為控股公司,生產重心集中在中國黃石廠及昆山廠,其中黃石廠,自定穎獨立出去,在今年2月時已更名為「超穎」,同時也規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法人指出,一般來說,控股公司的營運模式,主要是認列子公司的獲利,這樣就能將原本的公司部門分割後再進行掛牌。以目前來看,定穎的規劃也類似。展望後市,定穎也在8月法說會上指出,泰國廠預計2024年第四季量產,生產高階多層板及HDI,供應伺服器、網通、儲存裝置及汽車等客戶所需,而2024年仍可能受到整體景氣尚未完全復甦影響,但公司在高階智慧車載及AI相關產品的技術能力和優勢會逐漸發酵。
棄蘋果成AI霸主1/不再屈就iPhone代工老三 與輝達站隊股價一個半月翻倍漲超越鴻海
7月7日,僅花了一天就完成填息創下公司掛牌以來新紀錄的AI當紅炸子雞的緯創(3231),股價以106元超過了蘋果(Apple)iPhone最大組裝代工廠鴻海(2317)的105.5元。「當台廠陸續退出蘋果供應鏈,緯創算是轉型最成功的案例。」一位蘋果供應鏈主管告訴CTWANT記者。2020年7月,緯創宣布將出售集團旗下緯新資通(昆山)、緯創投資(江蘇)及其相關業務予大陸立訊集團,並於2021年1月完成交割。2023年4月,緯創將原供應iPhone液晶顯示模組(LCM)的泰州廠關廠,又將印度iPhone組裝廠以6億美元賣給印度塔塔集團,這些動作都被市場解讀為,緯創就是要退出蘋果供應鏈。而在緯創近期的法說當中,也默默將手機從主要產品分類中移除。對於退出蘋果供應鏈的評論,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並沒有正面回應,但就集團近期的布局新調整,他在6月股東會後對媒體說明,公司都是因應「客戶」要求,也分別在越南、墨西哥及台灣都有擴廠規劃,產能自然也有調整的需求,這是全球布局考量所需要的,且因應成本控管最佳化,公司也會進行策略性整合各地資源及供應鏈。憑藉著從繪圖卡以來的合作關係,緯創也成為輝達AI伺服器的重要合作夥伴。(圖/黃耀徵攝)過去這三年,緯創大舉調整產能布局,火速轉進東南亞、南美洲,此番乾坤大挪移,早在23年前母集團宏碁(2353)企業再造時,就已演練過。2000年,宏碁集團面對產業動盪及營運虧損,一切為三,將品牌(ACER)、零組件(BENQ)、代工(緯創)進行拆分,分割成三家公司,緯創也因此應運而生,以筆電及桌機代工為主,交由當時的宏碁總經理林憲銘。1952年出生的林憲銘,是台南人,1995年加入宏碁,擔任過業務、採購、物料管理等職務。林憲銘原本與施崇棠分別掌管個人電腦事業群及電腦系統事業群,隨著施崇棠離開後,兩事業群合併,全部由林憲銘來管,並擔任宏碁總經理。在分家之後,成為緯創資通董事長。分家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曾說,「緯創的業務必須專注,相較於競爭對手,要達到專業代工的效率和水準。」被業界認為經營哲學最像施振榮的林憲銘,確實有做到,在筆電代工領域僅次於廣達及仁寶,成為「筆電三哥」,但林憲銘沒有「孤注一擲」全押筆電。2000年底宏碁啟動第二次再造,原本的代工部門獨立成為緯創,由林憲銘(右)擔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照)分家之後的緯創,除了筆電外,也積極搶進蘋果iPhone組裝供應鏈,最初是在2013年就有取得蘋果iPhone5C,但並非是主流機種,一直到2017年的iPhone X,蘋果正式將主流機種的代工訂單交由三家,讓緯創得以進入高階iPhone代工,但取得的訂單數量,仍無法與鴻海(2317)及和碩(4938)相比。儘管打入iPhone供應鏈,緯創依然持續布局其他領域,包括在2010年10月成立雲端事業總部,負責提供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s)及開發雲端作業系統(Cloud OS)及硬體架構;2020年則跨入5G、AI、電動車(EV)、AIoT、醫療等。「面對產業的變化,緯創的分散布局其實有其必要,但就沒有特別突出的成績。」法人向CTWANT記者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期間引爆全台瘋AI,他到廣達旗下雲達、技嘉、華碩等廠商攤位,沒有參展的緯創難道就被冷落了嗎?當然沒有,看看緯創5月下旬開始從55元飆到7月初最高110元,已漲了一倍就知道,這像是被忽略的樣子嗎?」原本就是輝達(NVIDIA)繪圖卡代工廠的緯創,也有GPU伺服器設計、製造,隨著輝達布局AI市場,緯創也在2017年,開始切入AI伺服器代工。根據緯創法說資料,2022年緯創的AI運算產品營收已達150億元,2023年將會進一步成長。法人直言,緯創在蘋果iPhone代工最多就是老三,完全無法跟鴻海、和碩相比,更不用說在美中貿易戰後,市場被分割,讓紅色供應鏈崛起,緯創的重要性也越來越低,現在AI的應用更廣、需求更多,這邊有更大的空間可以讓緯創發展。因應轉型需求,緯創也在2020年將昆山廠的iPhone業務轉賣給中國立訊。(圖/翻攝自第一昆山官網)
80歲老董破冰行3/世界朝5G、電動車應用前行 林伯豐領著台玻新南向
面對科技產業朝「5G、電動車應用」前行,台玻2018年開發出用於高階PCB的Low.DK玻璃纖維布。這是繼美、日後世界惟3家成功的佳績,「經國內外終端大廠認證,玻璃纖維布需求進入快速成長期」,董事長林伯豐瞇眼笑起來像個小太陽,領著台玻走在科技賽道上。在5月一個雨後下午,林伯豐接受本刊專訪,描繪著他心中的台玻發展藍圖。台玻目前在台灣有5個廠、在中國大陸近20個,依產品應用概分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容食廚、汽車」4大類。玻璃纖維能用於車用印刷電路板(PCB)與銅箔基板(CCL)。(圖/報系資料照)值得一提的是,台玻2008年結合外資在江蘇成立「實聯化工」。「台玻是全球唯一自產原料『純鹼』的玻璃製造商,完整掌握玻璃產業,這是我父親的理想,所以我們在懷安做了化工廠,主要生產上游材料純鹼,副產品是安摩尼亞,銷售狀況還算理想。」林伯豐的垂直整合計畫,綜效正逐步顯現。 台玻在中國大陸投資積極,但也不是只看中國,台灣PCB供應鏈在泰國成型,林伯豐透露,正考慮赴馬來西亞和泰國設廠,強調:「不是把中國或台灣的產能遷過去,會是新的市場、新的投資。」被問及近三年台廠紛紛布局新南向,台玻現在才起步會不會太晚了?林伯豐說:「時機要正確,沒有來得及來不及問題,要有正確企業、投資夥伴都需要正確選擇。合資,有當地華商、政府協助是更好。」他等著地利、人和的時機。三三會今年參訪台玻旗下實聯化工。(圖/三三會提供)他更發揮商人的精算本色:「現在台灣的製造成本佔整個產品的24%、中國佔12%,東南亞還沒去,不過比例一定更低;而且我的印刷電路板PCB、銅箔基板CCL客戶已經到泰國… 我們希望就近供應。」他進一步分析遷廠與否的決策:「首先要考慮技術進步、第二是市場競爭力成本、三是客戶服務。」至於中國昆山廠因當地發展成商業區,應政府要求規劃成商住使用,「搬遷到新廠,要技術提升、規模放大、品質更好、成本更低;先前(2020年)把在大陸玻璃砂廠賣掉,因為大陸人經營比外資經營有利,資產活化後的資金會繼續在玻璃行業投資;我秉持父親理念『一人一業』,專心做事。」
外媒曝光蘋果轉單中國業者組裝 富士康不再獨占iPhone訂單
富士康鄭州廠是蘋果iPhone組裝重鎮,該廠去年底曾爆發大規模抗議防疫措施活動,導致iPhone生產受到影響。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蘋果預計將和中國業者立訊精密簽約,讓立訊加入生產高階iPhone機款的代工廠行列,未來富士康不再獨佔訂單。《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立訊已經在中國昆山廠少量生產iPhone 14 Pro Max,以彌補富士康自去年11月以來損失的產量,據悉蘋果準備與立訊簽下第一筆大單。報導提到,富士康過去全權負責代工iPhone高階機款,但富士康發生抗議事件導致生產中斷,因此讓立訊成為蘋果最精密高階款手機組裝供應鏈之一。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 Lam指出,立訊取得高階iPhone訂單是一個成功的證明,代表立訊有能力開拓更多樣化的客戶。研調機構TrendForce去年12月底就曾發布報告指出,富士康受疫情影響生產,立訊將成為iPhone 15 Pro Max 組裝供應鏈行列之一。
宏致昆山增設車用新廠 袁万丁:大陸「已由世界工廠轉為市場」
連接器廠宏致(3605)昆山廠車用新廠封頂,新增研發產能,持續布局中國,被問到近期的供應鏈從中國出逃現象,該公司董事長袁万丁認為,中美對抗下這必然發生,不用過度恐慌,看待中國,要從世界工廠轉為「市場」,尤其解封後可能迎接爆發性消費;該公司電動車用連接器終端客戶為比亞迪,據悉動能後勢看好。今年的營運7月及8月全球需求急凍,袁万丁妙喻,「沒看過第三季下雪的」,但最壞情況已經過去,宏致幾乎囊括所有電動車終端品牌,近期再打入歐洲車用Teir 1的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用娛樂系統、汽車ECU等,預計明年第2、3季開始出貨,推升明年車用產品營收成長30%以上。宏致出貨給中國客戶網通伺服器,可望因Intel及AMD兩大新平台換機潮加速,讓宏致明年營運展望轉趨樂觀。此外,電子標籤連接器接單總金額高達8億元,也成為拉抬營運動能。
載板可抄底?1/三雄股價今年跌逾六成輸給大盤 法人送暖「2023年市場價格由賣方主導」
美中晶片大戰,科技廠驚魂未定之際,全球最強電路板聚落的台灣剛結束TPCA Show 2022(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超過450家參展廠商中,市場最關注的,莫過於展場入口最前面攤位的「載板三雄」南電(8046)、欣興(3037)、景碩(3189),是否觸底反彈?儘管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預估,2022年全球PCB產值可達新台幣9,111億元,年增11.4%但在美國對中國高階晶片發出禁令以及3C市場黑天鵝不斷下,以全球市佔率32.8%居冠的台廠仍籠罩一片烏雲,其中,過去三年股價大漲10倍的ABF載板三雄,今年豬羊變色,股價跌勢慘烈。載板三雄營收及獲利表現依然勇健,但隨台股大盤今年一路走跌約33%,一起淪為難兄難弟。以欣興為例,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已達15元,大賺1.5個股本,股價卻從今年高點261元跌落到106.5元,跌幅將近60%;南電更慘,從今年1月高點589元,一路不振滑落到最低177.5元,跌幅近70%;景碩則從今年高點233元,最低跌87元,跌幅近63%。日前甫結束的TPCA Show 2022,載板三雄欣興、南電、景碩的攤位位於「載板與高階電路板」專區,是展場中最顯眼的位子。(圖/方萬民攝)美系外資法人28日最新報告,由於市場需求加溫,今年的ABF供需狀況仍有17%的供給缺口,2023-2025年預估也還有14-20%的供給缺口,而美國的管制禁令,預估最嚴重的狀況也僅影響2023年15%的需求,因此「在供需仍有利於供給方的狀況下,市場價格仍將由賣方繼續主導。」在TPCA上展出通訊、伺服器等載板產品的南電,有母公司台塑集團旗下南亞(1310)支撐下,底氣十足,公司在營運展望報告中說,大型網通、伺服器、車載與工控用板等市場穩定,挹注ABF、PP 載板、銅箔基板等營收,且隨著原料及樹脂價格回升,環氧樹脂客戶補庫可望轉為積極,「10月營收會將略減,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持平。」南電指出,包括5G、AI(人工智慧)、HPC(高速運算)、AIoT(物聯網)仍是長期趨勢,因此對於ABF載板需求都還是成長,整體產業依然維持健康。同時南電也持續針對2.5D/3D先進封裝趨勢,發展更多高階的IC載板產品,拉高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景碩日前與中央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左為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右為景碩執行長兼總經理陳河旭。(圖/報系資料照)至於在高階ABF載板產能擴充動作,南電旗下包括樹林廠一期、昆山廠二期,投產動作已提早,由原定的2023年第一季,提前至2022年第三季,至於樹林廠二期仍將按照計畫,於2024年第一季投產。 載板龍頭廠欣興則相對保守一點,董事長曾子章在TPCA Show會場上指出,「以前有客戶排隊,現在少很多」,但第四季營收會力拚與第三季持平或略微成長,但因為經濟不景氣及外部整體環境的黑天鵝變數多,客戶確實有減單動作,會調整資本支出及擴產進度。在今年TPCA上,華碩(2357)集團旗下景碩也展出多項產品,對於ABF載板目前供需市況,執行長陳河旭在24日與中央大學的產學合作記者會後表示,大約是平衡,不過,「當需求恢復正常後,預料很快就會再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2023年需要觀察的,仍是俄烏戰爭及中國封控等兩大變數,目前市場預估2023年中,市場景氣就會回升。換言之,ABF載板又會開始缺貨。
台肥投資陸廠融資背書慘賠3億 曾任立院副院長前董座鍾榮吉被訴
台灣肥料公司2011年與大陸業者合資成立「旭昌化學」公司,結果旭昌營運不善,不但賠掉15億股本,台肥還幫旭昌公司融資背書保證1000萬美金,致台肥多損失3億元台幣,台北地檢署今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當時的台肥董事長、前立法院副院長鍾榮吉、台肥副總派駐旭昌董事長周偉馨、前台肥投資處長劉奕鐘3人。台北地檢署去年11月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處約談鍾榮吉、周偉馨等人到案,檢方複訊後諭令鍾榮吉150萬元交保,周偉馨100萬元交保。立委爆料指出,台肥旗下「台肥開曼」公司2011年與大陸昆山炫興公司子公司「晉群」合資成立英屬開曼群島「旭昌化學科技公司」,準備在大陸昆山設立電子級化學品廠,台肥雖握有51%股權,由副總周偉馨擔任董事長,卻無法主導掌控旭昌經營,結果旭昌虧損連連,不僅賠掉15億股本,還得向銀行申貸1000萬美元,並由台肥出面擔保,台肥損失慘重。起訴指出,時任台肥董事長的鍾榮吉、與投資處長劉奕鐘、副總周偉馨等人,卻違反台肥章程規定的「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違規為昌旭融資背書保證,並提報至2011年12月27日的董事會,建議採台肥與晉群連帶保證方式,協助旭昌向銀行融資美金1000萬元。不過,截至2011年12月31日,旭昌公司淨值僅美金1012萬多元,依台肥規定,背書保證金額不得超過旭昌淨值一半,即美金506萬多元。旭昌昆山廠營運不佳,貸款案至2013年3月自動展延1年,2014年融資限期將至,旭昌仍無力還款,台肥被迫自2014年起代位清償,共支付貸款利息及違約利息共美金1001萬7065.65元,折合台幣3億964萬5346元。之後因旭昌及昆山廠營運不善,2016年辦理解散,台肥無法收回款項損失慘重。
大陸封城衝擊蘋果供應鏈 Macbook出貨將延遲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陸當局針對確診數較多的城市採取封城措施,此舉造成蘋果供應鏈多間組裝廠因此停工,包括和碩的上海、昆山廠、廣達的上海廠,至於仁寶(2324)則是提升旗下子公司防疫等級,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廣達的停工會嚴重影響Macbook出貨。大陸上海、昆山先後封城後,牽動國際供應鏈敏感神經,11日四大指數全數收黑,除了半導體、製造業受影響外,即將在6月舉行WWDC的蘋果也相當擔心,其供應鏈組裝廠受封城影響還得等到4月底才能恢復正常。其中包括負責iPhone組裝的和碩(4938)上海、昆山廠;負責Macbook的廣達(2382)的上海廠,雖然仁寶未在上海設廠,躲過封城,但部分城市封城也打亂了電子產業的供應鏈以及進、出貨步調。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12日在推特上提到,雖然和碩停工,但至少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可以支援部分iPhone、iPad出貨,降低停工影響,但廣達幾乎是蘋果唯一的Macbook組裝廠,因此蘋果全線產品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Macbook。調研機構Trend Force也表示,目前封城的情形使得相關製造廠商都在依賴現有庫存,即使月底解封,在出貨量以及零組件需求激增下,也會讓大陸的進出口單位塞車,影響到交貨時間。
昆山突封城停工5日 南亞南電欣興:營運暫無影響
新冠疫情近來在大陸多點爆發,繼上海封城後,江蘇省昆山市政府突然實施「升級疫情防控措施」,宣布4月2日至6日全市實施核酸檢測(普篩),全面管制交通以及限制工廠停工減產、居家辦公等。由於昆山是台商聚落重鎮,包括南亞(1303)、南電(8046)、欣興(3037)、台光電(2383)等十多家上市櫃公司皆發布重訊表示配合停工,不過由於適逢清明連假,所以目前對於營運暫無影響。台塑集團旗下南亞、南電皆表示,公司在昆山廠區備有宿舍,並進行門禁管制,以廠區既有人員閉環調度,此事件不影響公司營運,暫時未造成重大影響。後續將密切觀察疫情發展,配合當地政府規定採取應變措施,確保員工安全與健康。欣興指出,配合昆山市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自4月2日起至4月6日暫時停工,並採取應變措施,以確保員工安全與健康,對財務、業務預估暫無重大影響。昆山市政府宣布「升級疫情防控措施」後,已有南亞、南電、欣興、台光電(2383)、聚鼎(6224)、大亞(1609)、精湛(2070)、迎輝(3523)、金洲(4417)、尚化(4738)、同協(5460)、鮮活果汁-KY(1256)、乙盛-KY(5243)、鼎炫-KY(8499)等十多家上市櫃公司以重訊方式宣布已配合停工至4月6日。
電子業大衝擊!大陸執行「能耗雙控」 長三角台商面臨停產壓力
中國官方為達碳中和目標全面執行「能耗雙控」,台商群聚的長三角地區面臨停電停產壓力。其中,蘇州及昆山兩地26日突擊式的通知所有廠商停電停產,當地除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不受影響,包括PCB、被動元件、ODM/OEM組裝、電源及散熱設備等產業全都被迫停產至9月底,影響層面深遠,9月營收表現恐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而10月之後是否會有二度或三度的停電停產命令仍未可知。蘇州及昆山地區之能耗雙控影響產業情況散熱廠建準26日率先在股市觀測站公告昆山廠停電停產及因應方案。建準副總經理李為仁表示,26日上午8、9時才接到臨時停電的通知,隨即展開產線的調度,由於昆山廠尚有庫存,就算有急單也可以透過廣西及台灣廠生產,再加上時間只有四天半,推測影響仍有限。不過李為仁表示,目前比較擔心「NB的供應鏈會出亂子」,特別是昆山台商多,但目前大家都還在忙亂中,要等到27日上班才能了解客戶供料計畫會否因此改變。蘇州及昆山要求當地所有廠商停電停產,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則不受影響,聯電的蘇州和艦晶圓廠,以及日月光、京元電、頎邦等封測廠,均維持正常營運。友達配合當地政府限電政策,廠區停止非必要用電,生產營運將適當因應調整。不過業者表示,政策每天都有變化,還要觀察後續的措施再做調整。不過,PCB廠及被動元件廠生產受到直接衝擊。在被動元件業者部分,電阻二哥厚聲昆山廠已經放假及停產,估停產天數達12天。凱美、麗智、九豪等則先停產3~7天,至於國巨標準型產品以蘇州廠為主要產能重鎮,因廠房位於蘇州新區且不在這一次限電範圍,還可維持正常營運,業界預期這一波停產將有助於庫存消化。蘇州及昆山一帶PCB廠包括台光電、敬鵬、柏承等均已陸續停產。位於蘇州的金像電、嘉聯益、欣興等表示配合當地政府能耗雙控政策,後續將進行產能調配,由台灣廠支援。在昆山設廠的南電、定穎、台郡同樣收到限電要求並降載生產,南電及定穎正在調配其它廠區產能支援,以及以庫存因應。台郡展開兩岸產能調度,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龍頭大廠華通蘇州廠及健鼎無錫廠目前生產營運正常,華通表示,蘇州廠主要是SMT,沒有PCB產能,可由惠州廠來因應。但惠州廠已收到通知並停電,目前是以發電機供電。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及群光在吳江設廠,台達電與群光集團均尚未接獲當地政府限電通知,但也都知悉周邊許多供應鏈已遭到限電,對營運是否有影響還需要釐清。在ODM/OEM廠部分,仁寶在昆山擁有龐大的筆電產能,和碩蘇州廠則是組裝微軟Surface系列產品線及XBOX遊戲機,特斯拉上海廠所需中控台也是由和碩蘇州負責提供,至於和碩昆山廠產能部分支援上海廠生產iPhone。至26日晚為止,仁寶、和碩、緯創仍正常營運未被限電停產,但已評估供應商停電對其工廠運作影響;至於微星、神基在當地據點已配合停電停產。
陸展開核心技術「吸星大法」 台商急賣廠帶人才走
2020年7月,台灣EMS廠緯創將大陸昆山廠(緯新資通)賣給「陸版鴻海」立訊精密;8月,可成處分大陸泰州兩座廠給陸企藍思科技。有機構分析,隨著大陸邁向產業自主,中期來看,台灣受到衝擊最大,是最有可能失去大陸市場的經濟體之一,推算中期損失將達本身GDP的10%左右。 這份報告是由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Euler Hermes)所發表。據外電引述報告指出,大陸「雙循環」策略將是十四五規畫重點,長期目標是利用國內生產滿足不斷增加的內部需求,而非透過進口;雖然最終實現產業自主將會對其他經濟體造成不利,但在實現目標前,雙循環戰略將產生積極影響,因企業可能會藉著向國外取得技術實現製造升級。今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五中全會決議中,對於十四五經濟重點目標之一,就是強調「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重大突破」。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近期在一場論壇表示,大陸十四五經濟政策重點強調內外雙循環,其中的內循環就是千方百計促消費,外循環就是要促成「進口替代」,目標是培養出自主重點產業鏈,做法是直接從國外整廠引進,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上海特斯拉,是大陸少數特許外資可以100%持股的企業。為何這樣做?李鎮宇指出,只有100%外資持有,他(外資)才會把100%技術投進去(大陸),此後上海特斯拉培養出的本地人才會散出去,人才出去之後,某個程度就挖到了技術,很快就會開枝散葉,自主供應鏈也很快就會起來;「外循環某個程度是藉由開放外資來作到進口替代,帶進來之後再COPY,整個供應鏈就複製了!」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大陸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大陸國務院日前頒布《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扶植高階積體電路、半導體,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體,據此,短期內,大陸仍將以「融台」與經濟施惠,吸納台灣企業技術與人才,長期,台灣或面臨中方進口替代;同時,大陸科技自主創新政策預期將擴大招募海外人才,恐導致台灣人才外流大陸的情形愈趨嚴重;所幸的是,台灣人才赴陸多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惟對此「陸漂族」回台謀職,則成為新興問題。大陸在十四五期間側重內循環的發展,王國臣認為,在陸台商已不能再單純地製造,而要同時考量製造與銷售,特別是隨著「短鏈革命的市場導向」(in China, for China),以及供應鏈的「去美化」,在陸台商恐進一步靠攏中資企業,特別是具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他提醒,已生根或有意願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台灣企業,慎防遭中資企業併購,或被迫加入國有企業混合改革。李鎮宇指出,「十四五」強調推動國家核心科技自主,劍指8大科技領域,紅色供應鏈有望再升級;8大科技領域為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積體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航空科技、深地深海。大陸半導體產業政策主力將扶植第三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之高功率及高頻特性使其元件可大幅提升效率,達到減少耗電量、縮小體積等優勢。市場預期大陸將於十四五期間投入10兆人民幣於第三代半導體,最值得注意的公司包括IDM三安集成、設備商北方華創。李鎮宇指出,目前大陸第三代半導體仍以4吋廠為主,台灣及歐美則有部分6吋產能,推測技術仍有落差,台廠在RF應用技術領先;同時,第三代半導體將應用於電動車、電源管理等利基市場,無法取代第一代半導體。在實現技術自主的同時,大陸將會面對包括債務上升、企業殭屍化及科技進步慢的長期風險。裕利安宜報告指出,相較美國、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大陸的研發開支更為依賴政府投資,較大的政府干預可能會導致盈利能力及創新能力較弱的國有企業產能過剩和資源錯配問題。
豪宅指名4/拼世界第一大陸設廠 連虧4年「人是最大問題」
2014年間,周國忠進軍大陸,在江蘇昆山設立300坪廠房,拼世界第一。「當初我以為去大陸,就像到新北市設分廠一樣,量產後就不會虧錢,沒想到『人』是最大問題。生產、業務都是新人,無論生產SOP和市場開發都從頭開始,問題很多。」一路和周國忠並肩作戰的太太陳白沼,苦笑著說:「他(周國忠)個性堅持,可以說有點狂,想做的事誰都拉不住。公司養那麼多人,如果賣來賣去就那幾樣產品是不行的,他才會每年要求研發新品,也因此想去大陸、走全球化。」周國忠與太太陳白沼一路走來互相扶持,陳白沼笑著說,丈夫個性「有點狂」,想做的事,誰都拉不住。(圖/宋岱融攝)談起西進過程,周國忠臉色有些黯淡,但好消息是投資逾6千萬元的昆山廠,虧了4年已見曙光,去年達損益兩平。他感嘆:「做生意當然是以成敗論英雄。以前純代工就能活,全球化之後容易被取代;多年前我的策略就是以代工養研發,以研發養品牌,以品牌吸引客戶下單開發,如今看來是對的,台灣市場畢竟不大,想永續經營,終究得將眼光放遠。」周國忠表示,摺疊式紗窗為門窗界精品,過去在豪宅較常見,但現在也吸引一般消費者安裝。(圖/宋岱融攝)門窗不是賣掉就好「有問題可以回來找我們」周國忠有1兒1女,皆在自家公司上班。在智財部工作的女兒周羿均,很支持父親的研發精神,她說:「就像我父親說的,工廠一天做幾千樘門窗,但消費者一生可能只買這一次門窗,我們希望這是他最好的體驗,所以願意投入比別人更多的隱形成本。我們是設計的人,有問題可以回來找我們,這是我們的堅持。」周羿均(圖/宋岱融攝)
違規用學生工生產iPhone 蘋果暫停和碩新業務!
澎湃新聞報導,美國手機大廠蘋果聲明,在幾周前發現其供應鏈代工廠和碩在管理學生工作專案期間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強調「已經將和碩置於觀察期,在和碩完成所有必須的糾正措施前,蘋果不會與其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和碩主要為蘋果代工iPhone,報導稱,和碩上海和昆山工廠分別是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世碩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和碩也證實上述消息,表示「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每年秋天一般都是iPhone生產旺季,這時候正逢工廠最需要人手的時候。蘋果聲明表示,「和碩相關負責人用盡辦法以逃避我們的監督機制」,指出和碩在專案中把學生工錯誤分類,並偽造文件掩蓋違反蘋果準則的行為,包括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有些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和其專業並無關聯。調查並沒有發現強迫勞動或雇傭童工的情況。蘋果稱已經採取了快速行動,確保學生安全返回家中或者返校,並獲得以經濟補償為形式的直接補助。蘋果聲明還指出,和碩已解聘直接負責該專案的高層管理人員。(工商時報 黃欣)和碩日前遭爆於陸廠招用學生工事件,外媒指出,蘋果近日已向和碩發出聲明,在完成相關改善前,將暫停與和碩的新業務合作。據外媒引用蘋果之聲明指出,和碩涉偽造文書作業,並允許學生工人上夜班或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已違反其守則。和碩9日表示,針對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和碩在發現上述事件時,立即將這些員工調離產線,並與客戶及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將員工做妥善的安排,協助返回家中或學校,並提供合理的報酬以及必要的支持與照顧。和碩也立即採取必要措施以符合RBA行為準則,透過與外部稽核合作,加強法規遵循流程,在符合客戶的要求與改善時間表下,將行為準則評鑑列為高階主管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
抓到了! 違規使用學生工上夜班 蘋果怒將和碩打入「觀察」
澎湃新聞報導,美國手機大廠蘋果聲明,在幾周前發現其供應鏈代工廠和碩在管理學生工作專案期間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強調「已經將和碩置於觀察期,在和碩完成所有必須的糾正措施前,蘋果不會與其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和碩主要為蘋果代工iPhone,報導稱,和碩上海和昆山工廠分別是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世碩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和碩也證實上述消息,表示「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每年秋天一般都是iPhone生產旺季,這時候正逢工廠最需要人手的時候。蘋果聲明表示,「和碩相關負責人用盡辦法以逃避我們的監督機制」,指出和碩在專案中把學生工錯誤分類,並偽造文件掩蓋違反蘋果準則的行為,包括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有些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和其專業並無關聯。調查並沒有發現強迫勞動或雇傭童工的情況。蘋果稱已經採取了快速行動,確保學生安全返回家中或者返校,並獲得以經濟補償為形式的直接補助。蘋果聲明還指出,和碩已解聘直接負責該專案的高層管理人員。
川普令中美經濟脫鉤 蘋果不捨人民幣求台廠「脫蘋」
最近從中美各自喊出「內循環」或「脫鉤」政策,此外,台廠如可成、緯創快速把大陸廠房轉手陸企,除明顯看出大陸台商與紅色供應鏈的格局發生變化,更窺出中美脫鉤的趨勢正在發酵中。但台商認為,脫鉤論可能還太早,要真正脫鉤沒這麼容易,畢竟美國是資本主義的民主國家,川普政治傾向不見得能完全操控美企對大陸市場的追求,這點從實際上沒有真正知名美企退出大陸可見一斑。但從台廠競爭力來看,也有台商顧問從近期緯創與可成兩起交易案發現,台商在陸供應鏈恐會因美企客戶的布局需求快速洗牌,在供應鏈出現中美兩套系統的趨勢下,美商加速培植「紅色供應鏈」,讓台商資通訊產業包含筆電、手機等代工廠被迫出局(退出大陸),恐成為台商投資大陸30多年來最大的挫敗。近期中美在貿易與科技爭端下,雙邊政策有傾向各走各路的跡象,像大陸官方發布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而川普8月下旬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不一定要與大陸有生意往來。換言之,等於提高美國經濟與大陸經濟脫鉤的可能性。甚至稍早8月23日川普競選團隊公布「川普第二任期議程」10大核心優先事項中,大陸議題被單獨拉出且排在第3,強調要結束對大陸的依賴,例如從大陸帶回100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等。但是否真如此悲觀?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卻不這麼認為,他說,雖然中美之間加強對立,但能否做到全面脫鉤仍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尤其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還是要以民間資本角度來看,而非被政治人物全盤引導。蔡世明表示,如果美國企業真可以被政治給凌駕,還能不能稱為資本主義或民主國家就有疑問;他說,30年來的中美企業往來,要美企放棄大陸市場與供應鏈不一定做得到,畢竟這跟過去美蘇冷戰時期,各自形成國家陣營、完全沒有經濟往來的情形大有不同。但他也補充,除了川普的脫鉤論外,外界也逐漸發現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也有這樣的邏輯,認定大陸就是要跟美國一爭全球一哥地位的對手,對抗大陸已非一人或一黨的訴求,而是美國整個國家戰略方向。此外,在中美對抗與脫鉤風險下,恐怕讓台商陷入更多變動與競爭風險。7月中,緯創將大陸昆山廠賣給有「中國版鴻海」之稱的立訊,被視為有助強化立訊挑戰鴻海的競爭力;隨後,8月18日供應蘋果的金屬機殼大廠可成,也宣布處分間接投資的大陸公司可勝科技(泰州)和可利科技(泰州)兩座廠給陸企藍思科技。擔任台商張老師的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袁明仁分斤,台商要做到中美左右逢源得利確實比較困難,也認為上述兩家台廠會出售的背後是蘋果公司的授意要求;他說,可成賣給藍思包含設備還有訂單,這如果蘋果不同意怎麼可能成案。袁明仁指出,中美脫鉤或許是最前面的因素,但這一局大陸供應鏈的變化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認為蘋果透過增加在大陸使用紅色供應鏈對大陸官方表態,增加紅色供應鏈以連結銷售大陸市場,避免未來被官方打壓,其他供應鏈則針對大陸以外市場;但在這次板塊變化中,在陸台廠恐失去選擇權。袁明仁說,台商在大陸投資最主要勢力就是涉及資通訊產業如蘋果手機與筆電等供應鏈,但按此趨勢發展,台灣資通訊廠商被大陸供應鏈逐漸取代的話,也會連帶影響到台商在台灣的股價。如果台商改選擇代工大陸品牌如小米、華為等產品,問題則在競爭力;袁明仁表示,這些代工都是價格導向,台企在大陸的管理經營、稅務等成本都比陸企高,選擇加入紅色供應鏈也未必就有競爭力。
美陸大戰烤蘋果1/世界工廠1分為2 電子群雄急退
台股無視疫情逆勢攀高,領漲的電子股正是靠著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大大激發轉單效應。近日,大陸「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立訊精密和「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崑山廠和可成科技2家內地子公司,更是掀起一波波話題,可謂是「最強廠妹」的逆襲。本刊調查,這兩樁交易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陸美貿易大戰去年掀開後,昔日以大陸這個「世界工廠」為主的電子供應鏈被迫1分為2,一是以大陸為首,又稱「紅色供應鏈」;一是大陸以外地區,其中以全球最大市值的「蘋果(Apple)供應鏈」衝擊最大。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台股投資人享受轉單效應帶來利多之際,最震撼的莫過於兩位深圳「最強廠妹」的逆襲:「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大陸電子代工廠「立訊精密」(Luxshare-ICT)買下緯創大陸廠;「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Lens Technology)入主可成的2家大陸子公司。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緯創是全球第三大的蘋果iPhone組裝廠,7月17日以人民幣33億元(約新台幣138億元)將昆山廠出售給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瞬間成為蘋果iPhone組裝供應鏈的老四。隔沒幾天,7月22日,緯創與和碩各自投資128億元及25.27億元購買立訊精密股票,持股分別為0.81%及0.57%。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當業界還沒摸清緯創「賣廠又投資」的下一步時,蘋果供應鏈中另一家重量級機殼台廠可成科技,8月17日宣布以14.27億美元(約新台幣420億元)現金交易,將位在大陸江蘇的2間子公司(可勝科技、可利科技)賣給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專替蘋果製作保護玻璃。
美陸大戰烤蘋果2/蘋果錢難賺 台商抉擇加入或離開紅色供應鏈
近來台股靠著電子股領軍下,一路攀高,兩度衝上萬三,背後主因正是美陸貿易之戰,隨著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轉單效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大嘉惠台灣的半導體、5G、電子代工廠等。本刊調查,立訊精密與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及可成大陸的工廠,這兩樁交易的效應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左起:藍思科技董座周群飛、立訊精密董座王來春、蘋果執行長庫克、緯創資通董座林憲銘、和碩董座童子賢、可成科技董座洪水樹。(圖/本刊繪圖組)對於可成科技的2家子公司、緯創昆山廠陸續賣給大陸企業,台商幾乎都投以羨慕的眼光。「蘋果的錢愈來愈難賺了,跟蘋果一直以來大力砍價脫不了關係。」一位蘋果供應練業者分析,去年開始就傳出蘋果要求組裝廠將15%到30%的產能移出大陸,所以可成科技與緯創賣廠「正好」。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一家已退出蘋果供應鍊的零件廠台商也說,「蘋果很賊,不斷砍價,台廠毛利都被打趴,可成科技及緯創能順利賣廠,反而要偷笑!」一名外商財務長則攤開緯創財報表示,昆山廠營收超過新台幣1,400億元,淨利率卻僅有0.2,「辛苦一整年跟白忙沒什麼兩樣,賣掉昆山廠對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6月間,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在股東會說:「2019年毛利率只剩下25.3%,比2018年底的毛利率40%更低。」據悉,今年第2季,可成科技毛利率更跌到22.92%,創下歷史新低。「這20年來,大陸積極開放,吸引了不少科技業落地大陸,這麼多年了,該學會的都學會了,電子製造服務(EMS)靠的是龐大的人力,以前工廠是台幹來管理,現在換成陸幹,甚至進一步是陸資老闆,台商已經沒有優勢。」王姓台商說,他早在2000年就到大陸投資,十分熟悉兩岸局勢。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大陸失去勞動成本優勢,不再是世界工廠,中美關係不好,兩岸關係不好,卡在中間的台商,都苦思著『如何撤退』!」一名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一針見血地說,「就算撤退,也很難『裸退』,因為外管局(大陸外匯管理局),不讓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