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食
」提倡吃蟲!生態研究員發「醬漬椿象卵」食譜 學者:別亂吃
林業署嘉義分署日前在環境教育課油炸荔枝椿象惹議,近日臉書社團又流傳「醬漬荔枝椿象卵」食譜,引發廣泛討論,網友問,「這真的能吃嗎?」。而原PO是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基於氣候變遷等理念才會提倡吃昆蟲。對此,有學者認為,部分昆蟲有毒別亂吃。李宗宸在中研院當生態研究人員,也創立臉書社團「台灣昆蟲食同好會」,近日他發了一篇「醬漬椿象卵」食譜,李宗宸說,「去年發現曬在外面的衣服被荔枝椿象產卵而第一次嘗試食用新鮮荔枝椿象卵之後,發現它沒什麼味道,就覺得它應該很適合採用醬漬鮭魚卵的作法來處理。」李宗宸表示,「取兩個卵片加入醬油、清酒、糖等調味料之後稍微密封置於冰箱保存,直到再次想起它的存在後再拿出來食用。」至於吃起來的口感,他解釋,「就是醬油,蟲卵外殼雖然看起來有點萎縮,但口感其實就維持偏革質到脆。」李宗宸強調,其實荔枝椿象卵很適合醬漬,建議減少醃漬時間,或增加調味料增加風味。事實上,李宗宸過去也有用橄欖油、蒜片等炒蟑螂,同樣引發網友討論。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李宗宸說,他沒有要大家跟風,只是提倡吃蟲,他吃的蟑螂、荔枝椿象蟲卵,都是自行繁殖或採集,風險比較低,不過吃蟲還是有風險,希望網友在看獵奇文章時,也能關注生態永續議題。中興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唐立正則說,一般在非洲落後國家或是糧食缺乏地區才會吃蟲,台灣食物來源充足沒必要,而很多蟲體內都有毒,吃了可能過敏,如荔枝椿象的毒素噴到人眼,也會短暫失明,東南亞國家在食用時,會先丟到紹興酒逼出毒素,之後才炸來吃,考量不同國情,台灣民眾還是別亂吃。
「大蒜加洗衣精熱水」能趕跑小強大軍? 專家打臉了:沒效還可能招蟲
蟑螂是令許多家庭頭痛的問題,且即將迎接蟑螂大量橫行的夏天,到時貪熱怕冷的小強,活動力加倍,恐連翅膀都特別有力。對此,有網路影片教學,只要在噴霧瓶中加入洗衣精、大蒜、熱水後噴灑,就能讓蟑螂不再出現。但專家則指出,其實該做法對小強大軍根本沒用,甚至還有可能招蟲。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於20日發文指出,近期在社群平台上瘋傳1段教學影片,其內容為教民眾將大蒜、洗衣精、熱水混合,再將液體裝入噴霧瓶,聲稱只要噴灑在家中各處,就不再會有蟑螂出現。但研究蟑螂多年的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蔡任圃表示,他曾用洋蔥、薑、大蒜做過實驗,發現蟑螂不但不怕,甚至還會啃咬食用,唯有把洋蔥、薑、大蒜切到極碎,讓氣味非常濃烈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起到驅趕蟑螂的效果。蔡任圃指出,但影片裡的大蒜只是稍微切片,且再加入熱水與洗衣精稀釋後,氣味還會更不明顯,其濃度根本不足以驅趕蟑螂。此外,肥皂水乾了以後也對蟑螂毫無殺傷力,反而還有可能因為裡頭含有酯質,而吸引昆蟲食用或是造成家裡發霉,導致許多意想不到的反效果。蔡任圃說,還不如拿肥皂水或洗衣精摻水噴蟑螂,蟑螂全身被泡沫覆蓋後,堵住氣門就會窒息而死。清潔業者、宜家事業有限公司病媒防治部副理陳楷元也表示,雖然大蒜氣味較濃烈,但過幾小時後就會氧化、消散,根本無法驅趕蟑螂。
日本餐廳推蟲料理「蚱蜢燉飯、水蟑螂西打」 顧客大讚美味
台灣拉麵店之前推出大足王蟲拉麵引發討論,日本東京一家餐廳把昆蟲融入料理,有蚱蜢燉飯、蠶生魚片、水蟑螂西打等餐點和飲料。顧客吃了大讚,一切都很美味。據《路透社》報導,身為上班族的山本,對吃蟲感到有興趣,他26日光顧東京一家網美咖啡廳「Take-Noko」,店內的玻璃容器裝有甲蟲、螞蟻和蟑螂等。山本說,他小時候就會吃塗醬油的蚱蜢當零食,而他在Take-Noko吃了蚱蜢燉飯、蟲豆腐等食物,喝了水蟑螂西打,他也大讚這麼多種的菜餚選擇很有趣。昆蟲拼盤。山本表示,一切餐點都很美味,特別是水蟑螂蘋果蘇打,清爽又可口,就像在吃青蘋果一樣。據悉,Take-Noko的咖哩加入蟋蟀,而生魚片是肥美的蠶寶寶,蘋果蘇打加入水蟑螂當裝飾,聽說味道像蝦。Take-Noko經理三浦美智子說,蚱蜢、蠶和黃蜂,在傳統上是給肉魚類短缺的內陸地區居民吃的,這在二戰期間和戰後糧食短缺的情況下流行起來。加幼蟲的杏仁豆腐。聯合國認為,昆蟲可以當作一種蛋白質食物來源,供應到2050年增至97 億的全球人口,現在昆蟲也漸漸被接受。因為畜牧業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而極端天氣也造成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人們對昆蟲的高敏品質、營養產生興趣。雖然一些消費者覺得,吃蟲真的很噁,不過日本有豐富的昆蟲食品烹飪歷史。報導指出,包括日本敷島麵包公司PASCO在內的幾家公司,用蟋蟀粉製成的蛋糕和零食,加工食品製造商日冷(Nichirei)和日本電報電話(NTT),也在過去一年內投資昆蟲企業。近期有媒體報導昆蟲粉被用於學校午餐和零食,蟋蟀一詞也在日媒上流行起來。三浦美智子表示,他們的店常常被訂滿。老闆齊藤表示,他在9年前創立公司 Takeo Inc,將其發展到食品業務,提供蠍子到狼蛛等 60 多種節肢動物美食。
她餵1歲半女兒吃蟋蟀「整隻直接塞嘴」 補充蛋白質超省伙食費
在某些地方,昆蟲是當地居民的家常菜,這種特殊飲食習慣也叫做食蟲性(Entomophagy),雖然昆蟲看起來可怕卻富含高營養價值,像是日本德島的小松島西高中與在地蟋蟀生產廠商合作,研發出一款添加蟋蟀粉末的南瓜可樂餅,加拿大美食部落客蒂芬妮(Tiffany Leigh)就坦言,她餵食18個月大的女兒「吃蟋蟀」補充蛋白質,不僅營養成分豐富,還可以省下每月400美元左右,約新台幣1.2萬元的伙食費。蒂芬妮認為蟋蟀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圖/翻攝自@ leightiffany_IG)蒂芬妮(Tiffany Leigh)投書《商業內幕》表示,過去在泰國或越南等地旅遊時,非常欣賞昆蟲入菜的烹調方式,本身也吃過炸狼蛛腿、螞蟻、蟋蟀甚至蠍子串,隨著物價飆漲,為了壓低生活開銷,她靈機一動,開始替18個月大的女兒「改變菜色」,展開為期三周的實驗。蒂芬妮過去都是讓女兒吃牛肉、雞肉與豬肉,但她也表示,女兒相當喜愛一款類似奇多的蟋蟀零食,不過剛開始吃蟲蟲大餐,當她被餵一整隻烤蟋蟀時,立刻吐出來,於是她把蟋蟀攪拌在麵粉糊裡煎成鬆餅,女兒果然開心吃下去。蒂芬妮表示,蟋蟀蛋白粉的蛋白質含量為65.5%,「僅僅2大湯匙的蟋蟀粉,就能提供一個寶寶100%的每日所需蛋白質。對於我的20磅重(約9公斤)寶寶而言就是每天9-14公克,或者平均11公克」。另外,《紐約郵報》也引用美國營養師珍娜(Jenna Werner)說法,蟋蟀富含多種營養價值,包括維生素B12、鈣、鐵、鎂、脂肪酸和鉀,這些對兒童或成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價格更低,如果人們可以接受、願意吃的話,確實不失為一種營養來源。不過珍娜也表示,部分使用者仍須考慮窒息與甲殼類過敏風險,並確保昆蟲食品獲得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或第三方認證。對此,蒂芬妮也強調,這樣做不僅是冒險精神,還有實用性,「我也吃了一些,並且明白為什麼。你沒辦法分辨出來蟋蟀在這些鬆軟的蛋糕裡。唯一的區別是口感尾韻有一點堅果味」。如今,她決定繼續在三餐加入其他可食用昆蟲,例如螞蟻、蚱蜢和蠕蟲。 蒂芙尼時常拿蟋蟀代替傳統肉類餵女兒。(圖/翻攝自推特)
日本無印良品推出「蟋蟀仙貝」!味道「嚐起來像蝦」掀熱議
因應世界糧食危機,近年來「昆蟲食」逐漸受到全球關注,因昆蟲食材除成本低外,營養價值也高,且比起牲畜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較低。日本無印良品(MUJI)也曾在去年針對「昆蟲食」的概念,表示將研發「蟋蟀仙貝」,現在即將正式上市!下週日本無印良品網路商店將首波預購,消息一出,也在推特上引起討論。日本無印良品去年曾表示將和德島大學共同研發「蟋蟀仙貝」,並於今年春天推出,掀起一番討論。而這款「蟋蟀仙貝」即將上市,將在本月20日於日本無印良品網路商店進行首波預購,未來也將在日本實體店鋪販售,至於海外是否也會開賣,目前尚未提及。(圖/翻攝日本無印良品官網)由於世界人口迅速增長,未來的糧食安全和環境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而昆蟲食材除了營養價值高、成本低外,與牲畜相比,對於環境所造成的負荷量也更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也建議將昆蟲食品作為牲畜的替代品。日本無印良品官網也指出,「蟋蟀仙貝」所使用的蟋蟀是在衛生安全的環境中飼養的,會將牠細磨成粉後製成,味道嘗起來就類似蝦。(圖/翻攝日本無印良品官網)「蟋蟀仙貝」開賣消息一出後,引起熱議,更成了推特上的熱門關鍵字,網友紛紛表示「終於有大廠注意到昆蟲食品」、「可以理解環保的想法,但或許不用講這麼清楚是哪種昆蟲」,更有網友驚嘆表示「蟋蟀仙貝」原來不是盜版的,而是真的有這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