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 明朝 中國 搜奇我就「閃」!這村逾千人擁有獨特姓氏可追溯至明朝 網好奇問:有閃電俠嗎
中國安徽淮南市有一條村叫「閃沖村」,原因是村內的住戶都姓「閃」,全村約有1500人,村民表示,據傳,這是以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賜的姓。對此,有網友就調侃,有沒有村民叫「閃電俠」,沒想到村內長者表示,還真有村民叫「閃電鋸」。中國安徽省的閃冲村,有1千多位村民姓「閃」。(圖/翻攝自縱覽新聞)根據《大皖新聞》、《安徽網》等陸媒報導,閃沖村是一個回族聚居的村落,據了解有6、7百年的歷史,村內有近1500名姓「閃」的村民,主要以務農為生。有趣的是,這個擁有獨特姓氏的村子,有很多人的輩分是「電」,報導引述村民閃點爍的說法,「有叫閃電光的,閃電亮的,電爍、電鋸,這些名字都有,但是叫閃電燈的暫時沒有」。閃點爍還補充表示,他們的祖先在明朝時,被明太祖朱元璋賜了回族13姓,其中就有閃姓。不過,也有人表示目前沒有確切的文字,能證實這個姓的來源。這個獨特的姓氏在網路上曝光後,立刻引起大陸網友熱議,「我叫閃電俠!」、「閃電戰有嗎?」、「有叫閃瞎眼的嗎?」、「我班主任叫閃電闊。」另有人回憶之前去醫院體檢,前面一位排隊的奶奶叫「閃電雲」,當時就覺得是非常特別的姓氏。
山城重慶2/蘇軾自號「東坡居士」 都是因為「這個人」
與重慶有關的古今名人不勝枚舉,譬如南宋僧侶道隆是重慶涪陵人,他東渡日本傳佛法,後來成為日本臨濟宗建長寺派開創人。又如明朝女將秦良玉是今重慶忠縣人,她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是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女英雄。 而文人之間最值得稱頌的,莫過於宋代大文豪蘇軾對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東坡情懷」,這段跨越時空的仰慕之情便發生在忠州,也就是如今的重慶忠縣。 白居易酷愛拈花惹草,幾乎種植成癮,他擔任忠州刺史時,在城東的山坡上種杏栽桃,便將當地命名為「東坡」,並留下兩首〈東坡種花〉及〈種桃杏〉等名詩。200多年後,蘇軾赴京做官船過忠州時,感念白居易曾在忠州做過刺史,於是停船登岸並到東坡賞花。再過20年,蘇軾被貶至黃州,他在黃州像白居易一樣栽花耕種,從此自號「東坡居士」。 忠州巷子的青石板路兩旁,仍保留著許多古老建築。(圖/王若攝)回到如今的忠縣,原先的忠州老城區因為三峽水利工程,已淹沒到只剩四分之一,成為三峽水庫區唯一留存的半座原貌舊城。僅存地勢較高的老街在當地政府重新規劃下,改名為「忠州巷子」,仍保留著許多古宅、木雕、石刻等寶貴的文化遺產。 走進忠州巷子,踏在彎曲起伏的青石板路上,兩旁多是民初時期的老建築,和幾棵古老的黃葛樹,彷彿走入倒流的時光隧道中,見證老城曾經的興衰歲月。東門舊址外,昔日的東坡花園仍在,桃、柳、木蓮依舊茂盛,只是換了新貌,添了詩廊、東亭、東樓、慕白軒、白蘋橋……,和紅牆上的兩首〈東坡種花〉一同追憶白居易。 要深入認識白居易,可走趟到忠縣城西長江北岸的白公祠。這是明末忠州知州馬易從為紀念白居易而建的祠堂,清道光年間又增建劇台、蓮池、醉吟閣,並在蓮池旁蓋四角亭。 白公祠依山面江而建,最初是明末時為紀念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圖/王若攝)目前的白公祠景區,由由山門、蓮花池、樂天祠堂、白園、詩碑林、醉吟閣、白居易塑像、洗墨池、四賢亭、木蓮園以及加修的園林長廊、亭榭組成,整體建築新舊參半,多屬明清風格,總佔地約1.3萬平方公尺。 再加上因三峽工程而受保護的丁房闕、無銘闕、關帝廟、太保祠、老官廟等眾多古蹟亦相繼遷至白公祠,除可了解白居易畢生事蹟,也能親睹忠縣珍貴的歷史文物,很值得花上大半天細細品味。 在忠縣,還可吃到道地的酸菜魚,這是起源於重慶的一道名菜,台灣許多川菜館也都吃得到,但口味略有不同。當地餐廳的廚師說,酸菜魚主要原料多為草魚片、酸菜、泡椒、花椒、生薑等,烹飪時必須先炒香泡椒、薑,再加湯燉煮酸菜和魚。好吃與否的關鍵在於酸菜,尤其使用老醰酸菜烹煮的酸菜魚,入口後酸到回甘的湯頭,簡直人間美味。 酸菜魚首重酸菜,酸、辣、麻又回甘的湯頭十分美味。(圖/王若攝)如果說忠縣的白天,因東坡花園而繽紛,那麼忠縣的夜,必因《烽煙三國》而璀璨。從張藝謀在桂林的《印象劉三姐》開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已是大陸許多著名景點的招牌。重慶忠縣《烽煙三國》的主要觀眾,多半是到長江三峽旅遊的遊客,他們在遊輪停靠忠縣後,白天走訪忠州古蹟,夜裡看完《烽煙三國》再回到遊輪,繼續下一段旅程。 《烽煙三國》是以三國歷史為劇本的實景大戲,主軸是以關羽為主的忠義故事,再結合三國時期一些重大事件,譬如降漢不降曹、赤壁之戰、華容放曹等。整場實景劇共70分鐘,在3.5萬平方公尺的大場景水上舞台演出,觀眾台可180度移動,共出動300多名演員、50多匹戰馬,聲光效果震撼效果完全不輸張藝謀的「印象系列」。 《烽煙三國》以關羽的忠義故事為主軸,在大型的水上舞台演出。(圖/王若攝)
茶鄉南平1/走訪朱子三大書院 巧遇朱熹第32代後人
走出高鐵武夷山北站,立刻被空氣中淡淡的綠色香氣吸引,直到接近市區,看見接踵而開的茶莊,才確認那股香氣應是茶香。此處屬於福建省南平市,俗稱「閩北」,位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面積約有三分之二個台灣大。 南平在先秦時即有閩越國,也算是歷史悠久。又因境內山明水秀,孕育出名茶武夷山大紅袍,以及因茶而衍生的建盞文化,加上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琴書五十載」,是以整個南平市,隨處可見民眾飲茶談理,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要在南平探訪朱熹文化,首先必去位在建陽區的「考亭書院」。這是朱熹晚年定居之處,也是他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書院原建在建陽的麻陽溪畔,書院裡有學堂、食堂、宿舍、操場,和一座跑馬場,規模不小。朱熹晚年在考亭書院講學八年直到去世,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到考亭求學問道,形成理學史上著名的「考亭學派」。 1966年,考亭書院下游的西門發電站建成後開始蓄水,書院被淹沒,後人將書院牌坊撈起,並遷至玉尺山下的現址。這座牌坊設立於明朝嘉靖年間,高10公尺、寬8.6公尺,為四柱三間五牌樓的結構,上頭「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據傳是宋理宗的御筆。 寒泉精舍是朱熹位母親守孝之地。(圖╱王若攝)寒泉精舍是朱熹創立的第一座書院,位在現今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書院倚朱熹母親之墓而建,也是他為母親守孝之地。朱熹在寒泉精舍時期奠定了其學術體系的基礎,共完成《資治通鑑綱目》、《伊洛淵源錄》、《近思錄》、《論語集註》、《孟子集註》、《論語或問》、《孟子或問》等著作。 朱熹在南平住最久的地方,則是武夷山市的五夫鎮。根據解說員表示,朱子14歲時,父親朱松在臨終前把家事託付給住在五夫鎮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便在自宅旁興建一座五開間的房子。這房舍在群峰疊翠的屏山腳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畔,景色非常怡人,劉子羽又闢出菜地、魚塘,供朱熹一家自給生活。在五夫鎮居住期間,朱熹考取進士,走上官途,並撰寫大量的理學著作。後來,朱子為此屋取名為紫陽樓。現今的紫陽樓,則是在2017年重新修建。 興賢古街保有10多處朱子文化遺址,圖為朱熹講學的興賢書院。(圖╱王若攝)朱熹14歲到五夫鎮,63歲才移居建陽,在五夫鎮「琴書五十載」,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至今五夫鎮內還完整保留着30多處理學文化遺蹟,其中又以1公里長的興賢古街最多、最集中,有朱熹講學立說的興賢書院,有濟災救荒的朱子社倉,以及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等10餘處古建築。 2016年12月,南平市政府在五夫鎮的文公山下,矗立起一尊高聳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也成為朱子故里的新地標。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創作,雕像高23.66公尺(71尺),寓意朱熹71歲的生命歷程。雕像中朱熹面容慈祥,左手持卷、右手撫心,好像正對著訪客講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 五夫鎮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高23.66公尺。(圖╱王若攝)意外的是,本刊記者也在此行採訪到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在武夷山下經營「石上英岩茶廠」的朱建才,同時也是南平朱子文化的推廣者,茶廠工作室中擺放的盡是與朱熹文化相關的書籍與書法。記者一行人與朱建才飲茶談理,聽他娓娓說著先祖的事蹟,頗有時空錯亂之感。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右)在經營茶廠的同時,也極力推廣朱熹文化。(圖╱王若攝)
《全家有智慧》阿翔為拿下獎金 勝負欲爆棚鍥而不捨追問提示
《全家有智慧》第七季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也吸引不少藝人或觀眾想來挑戰台語實力。在最新一集中,節目一開場來賓阿翔忍不住主持魂上身,跟著主持人林美秀喊「嘿!」,林美秀聽到忍不住笑場,笑罵阿翔:「你跟我嘿什麼?」阿翔理直氣壯地說:「湊熱鬧,你嘿,我不用嘿嗎?」被逗得樂開懷的林美秀說:「不好意思,我今天帶打手來。」而阿翔的對手,是上個月剛拿下第兩座廣播金鐘獎的屠潔,也帶上老公伊森跟工作夥伴一起拚台語拿獎金,希望能將金鐘運勢延續到節目中。兩隊台語實力勢均力敵,其中一個關卡,是兩隊要在林美秀跟阿松的答案中二選一,毫無頭緒的阿翔,發揮柯南精神點出阿松的異樣:「阿松剛才在講答案的時候,我覺得他講得有點卡卡的,可能是假的。」阿松緊張舉出雙手投降,「我們都不知道正確答案,製作單位沒有給答案。」節目進行到下個關卡時,阿翔更不死心想繼續套話:「你們都不知道答案?多少講一點啦。」林美秀馬上回答不能講,阿松也口風超緊:「不會讓你隨便問出來!」一來一往的攻防戰,讓阿翔最終只能靠自己。阿翔(左4)節目中不斷對阿松(右5)套話要提示。(圖/公視台與台提供)而屠潔在關鍵時刻答題時,自信滿滿回答:「國姓指的是『鄭』」但卻答題錯誤,讓屠潔難以置信地直問原因,阿翔也一頭霧水的說為什麼答錯?阿松說明:「如果題目多加一個字,國姓爺姓什麼?就是『鄭』,但如果是國姓,明朝就是姓『朱』。」雙方聽完恍然大悟,下一題輪到阿翔時,卻反覆猶豫不決,阿松笑稱阿翔被剛才的陷阱題,害到現在頭腦不清楚了:「現在你要想想看是陷阱,還是要相信自己。」最終回答正確答案時,讓阿翔鬆了一口氣。本集節目內容在11月25日晚上八點第14頻道公視台語台《全家有智慧》。
藍營杯葛災害準備金 郭國文痛批:連救命錢都不審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1日)邀請行政院主計總處等單位列席業務報告,但開會前,藍綠立委針對上周財委會將《財劃法》送出委員會的議事錄是否該確認吵成一團,立法委員郭國文痛批,面對藍營立委對官員動粗,阻止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災害準備金、第二預備金等預算,藍營嘴巴上說要開會,卻用身體阻止會議進行,連人民的救命錢都在阻擋。財委會今日邀請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審計部審計長陳瑞敏率所屬單位主管業務報告並備質詢。郭國文表示,今早處理議事錄時,民進黨立委的立場堅定,並提案指出,上週審查《財劃法》時,在未徵詢停止討論、未有停止討論動議下,就違法剝奪實質討論等,諸多違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院議事規則》的缺失,故審查結果應該無效,議事錄也應不予確定。郭國文指出,根據財委會慣例,都是等會議尾聲才處理提案,因此召委賴惠員指示行政院副秘書長李國興先上台針對中央政府軍公教調薪、災害預備金與第二預備金等預算進行報告,一切皆符合法定程序與慣例。然而,國民黨立委不斷阻止官員上台,且藍委賴士葆一開始先阻擋保護官員的郭國文,後續更直接把目標放到李國興身上,對他動粗並拉離備詢台。郭國文質疑,明明朝野就有審預算的共識,為什麼國民黨連災害預備金都要阻擋?難道人民的救命錢對藍營如此不重要,審不審都沒關係嗎?郭國文更痛批,國民黨一手拿著「我要開會」的手牌,另一手竟然阻擋官員報告,不讓議事進行,同個時刻可以言行不一,實在格外諷刺。
常德桃花源1/陶淵明的烏托邦原型 日本臨濟宗、茶道發源地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1,600多年前,東晉陶淵明虛構了一個讓世人心之嚮往、兩岸學子背到滾瓜爛熟的故事,就發生在湖南常德;還有唐代詩豪劉禹錫、明代闖王李自成等各種歷史故事,都曾在此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2024年CTWANT記者踏進這個文人墨客筆下的美麗新世界,此處已建起規模龐大的「桃花源旅遊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桃花源鎮。桃花源鎮始建於秦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後又開始復興,想尋找故事裡沒有階級、沒有剝削,人人自得其樂的理想世界;或是十里桃花拍美照,單純感受一下田園生活,都能在此找到答案。「2016年時,台北松山慈惠堂堂主郭葉子來這交流,我們都是王母娘娘的道場,一起聊母娘文化,不過台灣的傳統繼承得更好,我們因此學習很多,非常高興。」桃川萬壽宮道長徐理順向CTWANT記者說。桃花源過去是大型的道教聚集地,唐、宋最顛峰時有72座道觀,而萬壽宮是道教的第35洞天、第46福地,歷史已近1700年,宋徽宗還曾親自題字送來匾額。徐理順透露,這裡修復時挖到很多古文物,其中有一塊五彩斑斕的砂岩,自然形成的圖案看起來像鳳凰,覺得很神奇,當時不敢動它,就原址埋了回去。夾山寺方丈釋來見說,禪茶就是禪與茶的結合。(圖/朱明甫攝)「很多台灣、韓國、日本的師傅都會來這參訪茶道的源頭,」同樣是在湖南常德,除了道教聚集的桃花源,還有佛教聖地夾山寺。夾山寺方丈釋來見送給CTWANT記者一塊自種自產的茶磚「結緣」。他說,這裡的茶在唐代時就很有名,有部經典叫《碧巖錄》,是南宋圜悟克勤禪師,在夾山寺做了十年的方時整理出來的巨作,他也寫下「茶禪一味」這四字,弟子把這喝茶文化帶到江浙一帶,其真跡也被帶到日本,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這經典也成為日本佛教臨濟宗和日本茶道的鼻祖。「禪茶就是禪與茶的結合,」釋來見說,僧人因打坐時間長、運動少,所以喝茶可促進消化,也是怕打瞌睡來提神,跟茶有很多緣分,所以寺院漸漸建立起一套喝茶文化。一般寺廟只喝茶,但夾山寺是自種、自摘並有製茶基地,讓悟禪問道的人可先到茶園去採摘,茶室給所有人倒茶後,開始互相討論、產生思想的激盪。夾山寺有自己的製茶基地。(圖/陳曼儂攝)「其實禪茶對我來說,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但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這也是禪宗的奧妙,」年紀還不到30歲的夾山國家森林園區的解說員唐偉說,這裡產的茶品質非常好,只是名氣不大,家家戶戶都會喝綠茶、紅茶或黑茶,「其實我覺得就是主打著一個開心、自由、隨意,喝的就是個心境。」唐偉笑著說。夾山寺景區除了禪茶,也可「巧遇」李自成的「闖王陵」,這位攻入明朝首都導致崇禎皇帝自縊、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闖王,有一傳說是他起義失敗、為了金蟬脫殼而出家做了和尚,歸隱於夾山寺。唐偉表示,當時是因為農民發現這裡的林場融雪特別快,在1980年後才被考古專家發現有寫著奉天玉大和尚墓的所在地,挖出了墓誌銘、坐化缸、骨灰罐等,還出土很多皇帝用的器具,經過研究發現是李自成。傳說闖王李自成最後出家做了和尚,歸隱於夾山寺。(圖/朱明甫攝)特別的是,這裡還有個「地下行宮」,因為李自成早上當和尚、但晚上會回到地宮睡覺,所以在地下鑿了個四通八達、隨時可逃走的地道,有很多出口,裡面還有放置床鋪和武器,「現在也還可以通行的喔。」唐偉輕輕地把密道的其中一個出口打開,透露出一股神祕的氣息。
宜昌巡禮1/屈原其實是「超級大美男」! 探訪秭歸險灘賽龍舟看飛天橙子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有個萬古寺村,被稱為華夏屈氏第一村,不僅是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臍橙之鄉。屈原的第68代子孫屈家明告訴CTWANT記者,「千里之外的台灣彰化寶廍里,也有200多人姓屈。」2015年起兩岸屈氏後裔開始交流,一起過端午節。明朝時,村民為了紀念屈原在此建立了寺廟,因為傳說屈原從祖父輩就住在這裡。明末清初時當地居民被大規模搬遷,但朝廷特批此地能留下千人在此為屈原守靈,「後來發現,原來台灣也有屈氏後代。」屈家明九年前開始到台灣交流,屈氏後代也會一起來過端午。「在秭歸,端午可是要過整整一個月!」屈家明告訴記者,五月初五叫頭端陽、就要開始準備,出嫁的姑娘也會回娘家,龍舟全部搬出來開始訓練;而大規模的祭祀儀式和龍舟比賽在十五日,叫大端陽;五月二十日會放河燈,象徵瘟疫、災難和不幸隨著江水遠離村民,更會有載歌載舞的娛樂活動,二十五日為末端陽,如果有賽龍舟者不服輸,可以再比一次。「而且我們的賽龍舟是不一樣的,是在峽洲險灘,打鼓的人在中間,也因為很危險,所以船頭是站著人,幫忙看漩渦,最大的龍舟可以載50人,南宋詩人陸游就曾來看過這裡的賽龍舟,寫下『鬥舸紅旗滿急湍』的詩句。」屈家明驕傲地說。「其實屈原也挽救了端午節,」中國地質大學特聘教授、屈原文化傳承人鄭承志向CTWANT記者解釋,在大陸的每個地方,端午的過法都不盡相同,端午節其實早於屈原誕生前就有了,起源的說法很多種,像是吳越民族的圖騰崇拜、或是古人對天象觀察總結出陽氣最盛的一天要驅除瘟疫等。 百姓把屈原當作保護神,成為端午節的符號。(圖/朱明甫攝)但屈原影響最大,因為「對政治家來說,屈原是忠臣;對文學家來說,是中國文學的老祖宗;對老百姓來說,幫助我們以民歌形式進行創作,讓人民都能寫作詩歌。而且他是一個愛民的官員,所以百姓把它作為一個保護神,各類人都喜歡他,才能成為一個節日的符號。」鄭承志說。「文獻寫道,屈原其實是個子很高的『超級大美男』,連女性都嫉妒,」鄭承志說,且他的衣著、飲食都很有品味,走起路來、身上的玉器配件叮叮噹噹響。他很早就提出「廉潔」一詞,以直諫聞名、以法度護廉、以文章傳言,最後用生命捍衛了自己的理想,對後世產生很高的影響,司馬遷對他評價很高,甚至以「日月爭光」來形容他。當地企業作出秭歸特有的橙味粽。(圖/陳曼儂攝)在屈原故里,粽子會是什麼樣的呢?屈家明說,最傳統的粽子,就是以糯米包出三角形,中間放一顆紅棗,表示「一身潔白,熱血紅心」;面對網路新時代,這裡還有橙子口味的粽子,屈姑集團文旅公司總經理熊本旭說,因為秭歸大量種植橙子,為拓展更多銷路,加上秭歸粽子歷史悠久,所以用橙汁泡米、果肉做餡料,還有加橙皮丁來促消化。「現代人追求更營養的生活,所以做成這樣,能讓傳統粽子的食用人群更廣,也可讓我們的橙子賣得更遠,」熊本旭說,因為新鮮的橙子運輸和保存比較難,所以做成產品,再加上趣味的卡通造型包裝,可以做成旅遊特產,並結合屈原文化的禮盒包裝,一年四季都可販售,且用網路購物讓更多人買到,也能讓屈原與粽子文化流傳更廣。企業活化當地農產品,做成許多文創商品。(圖/朱明甫攝)因為在屈原故里的萬古寺村,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橙子上市,被稱為「發家致富的黃金果」,屈家明說,這裡的橙子品質非常好,三年結果、五年可豐收,且樹齡長達四、五十年,在村里600戶人家,有一半都已去城裡買房買車,「過去要結婚,女方會問是否有房有車,在這裡,就問你有幾棵橙子樹。」2023年3月,村裡也成立無人機服務隊,因為橙子樹長在深山陡坡,坡度在35度左右,最高的還有60度,過去搬運工都是用打杵、背簍將橙子一點點運出來,採收季時要天未亮就出發,所以採摘搬運的人工很貴,1斤橙子大約要3毛5的成本,但用無人機的運費只要1毛5,完全善用了現代科技。
好好的日子不過了!中國旅行社推「流放之旅」 體驗「放逐寧古塔」
黑龍江牡丹江的鏡泊湖旅遊集團近日宣佈,將於2024年冬天推出「流放寧古塔」的沉浸式旅遊項目,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根據鏡泊湖旅遊集團的影片顯示,這次將重現《甄嬛傳》中的經典橋段,有不少網友表示想要體驗穿囚服、戴枷鎖的感覺,還有人提問是否會有囚車來增加真實感。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鏡泊湖景區的「流放寧古塔」項目預計在12月啟動,具體內容仍在準備中,包括是否真的會讓遊客穿囚服、戴枷鎖等細節尚未公佈。消息曝光後,就有網友建議,若是「流放」就應該逼真一點,不要販售烤串等美食,而是提供簡單的冷窩頭,以便更好地還原歷史情境。鏡泊湖景區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當地冬季下雪時間長,進入12月後積雪才會穩定不化,因此計劃的活動將結合當地的冰雪旅遊特色。據了解,事實上,寧古塔並不是一個有塔的地方,而是滿語中「六個」的音譯,據說是因為滿族祖先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有六個兒子在此生活,因此得名。至於寧古塔的險峻,明朝進士王家禎在《研堂見聞雜錄》中提到,寧古塔位於遼東極北,距離京城七八千里,冰雪覆蓋,幾乎無人踏足。由於地理環境險惡、氣候嚴酷。在清代,寧古塔是一個以流放重罪犯人著名的地方,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之一,位於現今的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舊城),後來在清康熙年間遷移到牡丹江寧安市的寧安鎮(新城)。因為氣候惡劣、冬季極為寒冷,清朝曾將許多重刑犯人流放至此,男犯女犯皆有,甚至有老人和小孩,流放過程中的艱辛和目的地的惡劣環境,令許多犯人「寧上黃泉,不下寧古塔」。歷史上,寧古塔因其偏遠的位置和極端的氣候,被認為是比死刑略輕的流放地。在《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甄遠道因涉嫌私藏叛黨詩集被發配至寧古塔,而皇帝雍正特許他「不必給披甲人為奴」,這已被視為一種恩典。
會考打假球1/八成竹縣學生擠不進縣立高校 竹科媽媽批2028年改計分制忽悠考生
竹苗區「入會推動委員」為平弭該區國中會考計分爭議,宣稱將於2028年把區內會考從三級分改制成五級分,卻被家長團體吐槽「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質疑2025年豈能決定拍板2028年教育計畫,以新竹縣政府為首的入推會分明「打假球」忽悠家長和學生。據了解,108課綱上路以來,主打12年國教「就近入學」與「模糊計分」,分數計算上分為「七級分」、「五級分」、「三級分」三大類別,北北基考區因人口眾多,「七級分」制度行之有年;竹苗區、桃園連江區、台中區、高雄區則以「三級分」施行多時,另五級分則多為單一縣市,包含宜蘭區、雲林區、屏東區、花蓮區等。本刊調查,竹苗區以「三級」分數A、B、C作為拆分依據行之多年,並非全台唯一,看似運作成熟,但由於新竹地區的幼兒成長率逆向上升,學校與學子呈現「僧多粥少」情況,學生競爭相當激烈,會考成績只要差一題就可能從上學通勤15分鐘變成1.5小時,不少學生和家長因而回頭對分數斤斤計較。就以其中貓膩明顯的英文科來講,得30到和得89分者,竟同為B級分,入學換算積分相同,實在詭異,不少家長因而進一步主張以「五級」拆分,希望把原始積分鑑別出來。為爭取新竹地區學生就近入學權益,以竹科媽媽為主體的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四處陳情,也曾到新竹縣政府國慶升旗典禮舉牌抗議。(圖/翻攝自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臉書粉絲團)「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羅君儀指出,全台每年約有18萬名國三生,以會考成績搭配多元入學管道考入自家學區的高中職;然而,大新竹區因竹科紅利等因素,每年新生兒人口居高不下,逆少子化衍生縣內「無校可唸」的窘境。她舉例以2024年來說,新竹縣市高達1.1萬名學子,縣市高中職額度則不到萬人,特別是新竹縣市公立高中並不多,因而即使成績排名在前30%表現中上的學生,恐怕也可能被迫摸摸鼻子搭1.5小時的校車跨縣市到苗栗就學,高中三年每月砸近萬元新台幣搭高鐵往返台北甚至台中,「就近入學」簡直成了笑話。另一名自救會家長潘思齊也批評,2024年由新竹縣主責的竹苗入推會,聽到自救會大聲疾呼,亟欲在教育政策上回應家長,因此近日提出2028年「竹苗區改成五級計分」的政策。然而,每一年的入學政策,都必須由前一年入推會依照當時情況重新審視並報教育部核定,今年就要談4年後的制度變革,根本是開空頭支票,2018年宜蘭縣入推會也曾經決議2020年改為七級制,當時就被教育部打臉太早提案,未予核定而退回。她直言,2028年百里侯換人、輿論氛圍沒人說個準,現在說2028的計分法,只是打假球安撫家長。新竹市立培英國中校長潘致惠直言,新竹市家長對學生的未來職涯想像很開放,加上竹市是老城區高中職完備,因此較少長途跋涉通勤的學生,對於會考改制,也沒有太多反彈聲浪。(圖/記者方萬民攝)而屬於明星國中級的新竹市立培英國中校長潘致惠則指出,過去新竹縣、市未分家,不少高中職教育資源集中在新竹市,新竹市家長大多認同多元適性發展,新竹市不同學力程度的孩子,多仍能在市區找到車程半小時內自己能就讀的高中職。然而,新竹縣公立高中只有國立竹北與市立六家、湖口、竹東、關西幾家學校,對全竹縣每屆6,000名起跳孩子確實不夠,加上新竹縣竹北不少竹科家長,他們的生活軌跡便是一路念書長大,如今過著穩定的中上生活,當然會希望子女在課業上穩扎穩打,在高中端有限的情況下,只好回頭對分數斤斤計較。潘致惠直言,以培英國中來說,每屆800名左右畢業生,受「三級分」改成「五級分」影響者,其實大約6人左右,不到1%,但到了2027年「龍寶寶」入高中,雙竹將面臨1.8萬名學生搶不到1.2萬席竹縣市高中職缺額,屆時新竹縣入學困難會更難解決,當局必須及早處理交通和增班配套。
北韓先偷跑!南韓議員呼籲:盡快申請跆拳道為「世界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官網8月9日的消息,北韓已於今年3月單獨向UNESCO申請登記將跆拳道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此,南韓全北特別自治道議會議員於4日呼籲,「我們必須盡快申請為UNESCO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世界知道韓國是跆拳道的故鄉。」據韓聯社的報導,北韓已於今年3月向UNESCO總部提交「關於將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傳統武術-跆拳道列入非遺名錄」的申請書。據悉,這項跆拳道申遺結果將於2026年出爐。對此,韓國(KOREA)跆拳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進團團長崔在瑤8月接受電話採訪時曾表示,已得知北韓單獨申遺的消息。如同韓朝傳統摔角共同入遺一樣,韓方曾與朝鮮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就韓朝共同推進跆拳道入遺達成一致,朝方此次卻單獨申遺。如今,南韓全北特別自治道議會議員4日也在會議上提出《關於督促跆拳道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註冊的提案》,並強調:「韓國和北韓非正式地承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註冊跆拳道,然而北韓卻在3月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傳統武術跆拳道』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註冊。」然而,南韓國家遺產廳對此非常不積極,該名議員感嘆:「他們回應說,要到2028年才能申請登記,政府的消極或冷漠態度最終將向國際社會表明朝鮮是跆拳道的祖國」,於是他敦促「政府應在2025年3月申請註冊,並與國際社會合作,防止朝鮮單獨登記。」根據相關規定,有意申遺的各國須在每年3月底前提交非遺申請書。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旗下評審機構將綜合考慮非遺的意義、價值和傳承等因素,最後敲定入遺名單。據悉,韓國今年3月已申請「韓紙製作的傳統知識與技術及文化實踐」入遺,但跆拳道未成為申遺計畫。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隆重呈獻「大美不言」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最新隆重呈獻「大美不言」展覽,這個耗費七年籌畫,被譽為國際下半年最重要的展覽,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一起共同策展,將三方最珍貴的寶物,展出最令人讚嘆的工藝極致美學,從2024年9月26日至12月29日,千萬不要錯過!如果錯過台北展,明年2025年1月23日至4月20日,大美不言將原汁原味也將移至嘉義故宮南院!(圖/品牌提供)本次『大美不言』展覽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三方共同策劃,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策展團隊、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策展人兼亞洲與伊斯蘭藏品館長 Béatrice Quette,以及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典藏與展覽總監Alexandrine Maviel Sonet的專業,三方深度交流後的結晶,透過沉浸式「舞台場景」(tableaux)型態,將 260 餘件瑰麗作品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展件涵蓋陶瓷、玉石、玻璃、銅器、銀器、金飾、傢飾、服飾、雕塑、平面藝術、珠寶與鐘錶等,總數逾260件瑰寶。展場分成五大主題展區:「自然萬物」、「動靜有形」、「奇幻仙境」、「神祕莫測」和「五彩繽紛」,邀請觀眾們穿越時空,看三方如何將不同時空、東西方、跨領域的精彩作品做最有力量與深度的碰撞!包括96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80件裝法國飾藝術博物館藏品和85件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典藏珍品,真正展現藝術無國界的雋永魅力。主要精彩作品除了上周已經許多新聞曝光的清,乾隆皇帝年間的洋彩玲瓏轉旋瓶、19世紀法國奢華製品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由塞弗爾國家瓷器廠長期借出的布洛瓦帶蓋長頸壺、和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的ZIP 項鍊,這三件主要作品是一進入展間最令人驚豔的強烈碰撞,三件作品擺在一起巧妙生動,活靈活現,加乘了美件品項的視覺效果!(圖/黃筱婷攝)自然萬物展區明,永樂皇帝在位時的剔紅菊花圓盤漆器、清,康熙皇帝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日本京都明治時代的摺疊屏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日本明治時代伊勢形紙(模板)和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於1933年獲取專利的Mystery Set 隱密式鑲嵌技術的CHRYSANTHEMUM胸針日本京都明治時代的摺疊屏風。(圖/品牌提供)明,永樂皇帝在位時的剔紅菊花圓盤漆器、清,康熙皇帝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和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的CHRYSANTHEMUM胸針。(圖/品牌提供、黃筱婷攝)動靜有形展區明朝的端石海天浴日硯、法國1984年《向竇加致敬》(HOMAGE TO DEGAS) 雕塑「波浪」(Wave) 系列、端石海天浴日硯_明(1368–1644 年)by國立故宮博物院;《向竇加致敬》(HOMAGE TO DEGAS) 雕塑_「波浪」(Wave) 系列 by法國,1984 年_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歐普藝術御門》(OP ART MIKADO)手鐲1970 年by 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煙盒1962年by 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圖/品牌提供)Secrets神祕莫測展區:故宮的翠玉白菜領軍,與梵克雅寶1971年印度風格項鍊、裝置藝術博物館的如意三足花瓶一起展演。(圖/黃筱婷攝)
洪健益公布「親手便箋」 蔡壁如:拿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疑涉京華城弊案遭羈押禁見,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洪健益日前發出不自殺聲明,指控民眾黨前立委、時任柯市府辦公室主任蔡壁如介入京華城案,19日再度公布蔡壁如要求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及副市長林欽榮,與京華城方代表會面的便箋。對此,蔡壁如20日回應,便箋陳情的是京華城的容積變成560%,是監察院糾正後的容積率,而檢調現在調查的是2020年以後多給出20%的獎勵容積,拿著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理性的人都知道就是為了毀滅民眾黨。洪健益日前發出不自殺聲明,指控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是「京華城案隱藏版人物」,不僅公布京華城案被告朱亞虎給蔡壁如的手寫信,更指控蔡壁如曾和朱亞虎多次約在顧問辦公室碰面,自己手上還有蔡壁如的手諭。對此,蔡壁如回應,「演過頭了,洪健益發不自殺聲明,我要發不在場證明。」洪健益19日再度公開蔡壁如的手寫便箋,並希望蔡壁如兌現「提告」承諾,上法院認證文件是否屬實,是否涉犯圖利罪。對此,蔡壁如20日在臉書發出聲明,強調「有明確證據就請交給檢方」。蔡壁如表示,議員拿出一張2017年,陳情人拜會林副市長,蔡壁如請林局長要出席的便簽,當年陳情的是,京華城的容積是由392%變成560%,這是監察院糾正後的容積率。2019年她就已經離開台北市政府,市府職務與她無關。檢調現在調查的是2020年以後;「為何北市府之後把560%,多給出20%的獎勵容積?」這已不是她的業務範圍,她也從未參與。蔡壁如質疑,一位議員甘冒「加重毀謗罪」,透過媒體放話、含沙射影,潑髒水,不計毀譽的拿著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意欲為何?相信理性的人,都知道就是為了毀滅民眾黨。建議議員如果有明確證據請交檢察官,在司法前面大家就「直球對決」,由司法釐清吧。
「叔圈頂流」劉奕君遭兒劉怡潼爆料愛搶遊戲機 白宇帆時裝劇被評演技差吐心聲
古裝懸疑劇《繁城之下》由王錚編劇並執導,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領銜主演。劉怡潼雖然是「叔圈頂流」劉奕君的兒子,卻從沒想過要蹭父親的名氣,劉奕君也不曾主動打電話誇他,這次卻聽到寧理前輩說:「你老爸誇你演技進步。」他也很感謝爸爸給自己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和機會,「但是我也知道我不能依賴他,我要靠自己去闖出一片天空,也會一直努力地學習和進步,用實力來證明自己。」愛開玩笑的他還主動爆料:「小時候爸爸常常會送一些禮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事,買了一款遊戲機,結果自己搶著玩,還對我說你不要玩太久傷眼睛。」劉怡潼演紅了小捕快高士聰。(圖/緯來)劇中,劉怡潼演紅了小捕快高士聰,性格單純善良,講義氣、說話簡單直接,往往一針見血,在曲三更(白宇帆飾)一度迷失自己時,也是高士聰及時點醒了他,讓他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而他不僅讓曲三更對他刮目相看,也是觀眾想將他保護起來的小可愛。曲三更則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在一個充滿市井和煙火氣的江南小鎮裡,這個年輕小捕快唯一的靠山就是他的師父冷捕頭。偏愛小人物的白宇帆當初看到曲三更這個角色時,覺得非他莫屬,因為自己是一個很感性的人,「選擇劇本的首要標準就是能打動自己。」角色命運的曲折能讓他共同情感,他才有信心通過自己的詮釋,讓這個角色「活起來」。《繁城之下》由白宇帆(右)、張昊唯(中)、劉怡潼(左)主演。(圖/緯來)白宇帆說:「自己第一次改變表演方式,希望是一個沒有表演的表演,為了是讓白宇帆與曲三更融合在一起。」飾演宋辰的老戲骨寧理也誇讚白宇帆:「他故意抹掉主角光環,努力地貼近角色,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白宇帆近期因為時裝劇《城中之城》被網友評演技差,但樂觀的他表示:「很幸運,得到了很多導演與製片認可與信任,會一直精進自己表演,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對的起他們得這份信任,或許現在有很多的不足,但這個是我當下、我這個年齡,我能做到的最好表演,十年後回過頭來看,我沒有什麼遺憾或是後悔的事情,我覺得夠了。」白宇帆近期因為時裝劇《城中之城》被網友評演技差,但樂觀的他表示:「很幸運,得到了很多導演與製片認可與信任。」也會一直精進自己。(圖/緯來) 該劇與大多數懸疑劇著重情節不同,以人物刻劃為其特色,每位看似無辜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另一面。劇情講述明朝萬歷三十七年,江南蠹縣的小捕快曲三更(白宇帆飾)師父冷捕頭(王策飾)離奇死亡,隨之接連發生兇案,曲三更攜手典史宋辰(寧理飾)、同伴高士聰(劉怡潼飾)、冷桂兒(向涵之飾)、鳳可追(張昊唯飾)等人深入調查,意外揭開塵封二十年懸案的故事。在劇情發展中,冷捕頭的行事風格黑白難分,令人難以辨識其忠奸立場,透過對案件真相和劇中人物逐層解析,作品也展現出人性的多重面向。《繁城之下》將於明(14日)晚間九點在緯來育樂台全台首播。
人神之約千年相護 神民不分貧苦一同
在道教界大小科儀中,頭綁紅綾、肩披法索、左手持帝鐘(或龍角)、右手持七星劍(或五營旗),腰繫龍虎裙、口誦法咒、赤腳踩罡步,這是紅頭法師最常見的形象。舉凡請神、收煞、送煞、禳災、開營、犒兵、收魂、蓋魂、過火、造關限...皆可見其身影,而其裝扮便是傳自於道教閭山派,重要法脈之法主公派。法主公真正的頭銜是「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簡稱「法主聖君」、「都天聖君」、「張聖者」,客家族群稱「聖君爺」。玉皇上帝封『監雷真聖君』,明朝正德皇帝封為『法主公』。祂的年代可遠溯至神農氏時代,至今已經數千年,當時祂是一位名醫,也是道術強大的高人,得道升天後為世人所膜拜,由於道法高深,可說是道士的祖師爺,至今很多道士都有供奉張公法主。壽生廟主祀張公法主,副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孫佛娘。(圖/壽生廟提供) 高雄市橋頭區芋寮里的壽生廟,主祀張公法主,副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孫佛娘、西方佛祖(釋迦牟尼佛)及南海觀音。張公法主起乩、退駕及辦事時會行拳腳套路,為乩童文化中少見之特色。祂生平極注重禮數,不論入本境或去他境,都一定要遵守“入境下馬”之原則。生性最為厭惡二事,堅持 ”不見紅、不見色”,即使乩生遠在家中坐,廟宇之中只要有人逾越界線,便會起乩狂奔出來訓斥。是故來本廟參香之廟宇、陣頭或表演團體,都必須事先告知並遵守,避免尷尬傷和氣。藏身鄉下的壽生廟,是全台灣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法主公廟。(圖/壽生廟提供) 張公法主及天上聖母金身都是凌姓祖先(西元1661年)從大陸帶過來,渡海來台開墾來到現今的芋寮里落腳,已經三百六十余年。壽生廟的起源,最初神明是在一間像草寮一樣的公厝奉祀在社里中央,因為低窪、狹窄、損壞故暫寄於民宅,濟世期間取名『救世壇』。 於民國四十九年遷來現址重建正名為『壽生廟』。因舊址原廟較小(磚造)、屋頂也損壞了,故於民國七十七年再度拆除重建。至今芋寮里的人口有相當大比例都是姓凌,而且主祀張公法主的壽生廟是全台灣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大廟,村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都信奉張公法主,是最主要的信仰中心。現今的壽生廟既是地方公廟更是凌傅家廟,於民國八十一年重建落成後,從牌樓到廟宇都更為壯觀、宏偉。凌𣱣川是現任主任委員亦是張公法主金子(代言人)。(圖/壽生廟提供) 芋寮壽生廟靈魂人物主任委員「凌𣱣川」,從小便信奉法主公參與廟中大小事,於出社會後更是積極投入服務,先從陣頭的參與訓練,再到最基本的敲鑼打鼓養成,最終至可以獨當一面的紅頭、桌頭,一路走來甘之如飴,因深得民心而獲推主委一職。 前法主公金子(代言人)服務一甲子後仙遊,因選金子條件極為嚴苛,依傳統需三代清白、三代同意方可成立,故後繼無人延宕多年。張公法主遂於民國一〇五年言明採乩,凌主委年少時曾有此機緣,因父母念及剛出社會,事業正在拚搏並要顧及家庭,此階段不宜而作罷。如今事過境遷、萬事俱足,三代皆同意為其服務,乃於同年遵循正統開始閉關禁乩,出關後隨即至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掛號、採乩,成為新一任法主公金子。本廟濟世日請教問事皆為義務,完全不收取任何費用。(圖/壽生廟提供) 壽生廟每逢農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簡稱三六九日)晚上九點奉請神尊降駕濟世。註:1.農曆七月暨送神至翌年接神期間無問事。 2.特殊緊急案例不受上述所有的時間限制。 3.本濟世為懷之精神請教問事全部為義務。 內容多以家庭、身體(疾病、卡陰)、事業、考試、求子、求姻緣最多。張公法主只會在重大慶典、科儀、公事或需決策、細說時才會降乩,平時除非是緊急事件才會主動回來,並在空檔時接受問事。平常問事皆由天上聖母降四駕辦理居多。觀音佛祖則是以開示為主較少辦事。 常見辦事科儀有過關限(小祭改有祭五鬼、祭半天、車厄關、年運關、四季關、平安關、喪喜關、刀尖關...等)、下地府(求元神保命)、補運(延壽)、拜契(收契子)、耕花(求子嗣)、牽絲緣(求姻緣或續緣)、斬命魔、打盆、牽水藏...等。
剴剴之死/古代虐童怎判? 專家揭:元明清殺千刀
男童遭兒盟認證保母虐死,引發社會譁然。而也有人好奇,古代虐童會怎麼判?對此,《李的歷史故事》解釋,虐童不在大赦範圍,「虐待兒童,均是殺千刀的罪。」《李的歷史故事》在臉書發文,古代虐童叫「採生折割」,是丐幫用來斂財的手段,「用非法的方式獲得幼童,然後虐待、折斷、或砍去其身體器官,讓其成為外型奇特的殘障人士,再到市集當中和動物一起展示,藉以獲得圍觀群眾的賞錢。」《李的歷史故事》說,「斬其四肢、用藥水使之皮膚潰爛,再黏上蛇皮;從麻布袋打開後,兒童會緩緩扭動爬出,吐著舌頭,就像蛇一樣,稱之為『人面蛇』。十個小孩中,絕大部分都會不堪負荷死去,只有一位能成功活下來,變成犯罪份子的搖錢樹。」《李的歷史故事》指出,「《大明律》規定,無論任何人只要犯了採生折割罪,一律凌遲處死、家產沒收賠給受害孩童家屬、犯罪者家屬則流放兩千里、同夥和共犯通通處斬,里長知情不報打一百棍。這個罪特別的是,天下即便大赦,也不包含採生折割罪,而且元明清三朝以來都是越判越重,所有人認為虐待兒童,均是殺千刀的罪。」《李的歷史故事》說,「虐童致死案,我怎麼看都覺得奇怪,丐門採生折割是為了賺錢,但是犯罪保姆虐童是完全無利可圖的,既無利益,為何虐人?或許人間真的有惡魔。」此文曝光後,不少人紛紛留言「古代的法律反而比現在的法律還更保護兒童呢」、「古代比現代還正義」、「這世界上本來就是有純粹的惡」、「請立委諸公恢復明律」。《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磨刀霍霍1/國民黨團提優先法案 聽證調查權不容官員藐視國會
立法院新會期將在本月20日開議,掌握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組織法、吹哨者保護法與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等列為優先法案,國民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洪孟楷表示,過去8年立院成為「行政院法制局」,未來在野勢力將建立立委調查權與聽證權,可以依法調閱政府資訊,不容官員藐視國會。國民黨新科立委翁曉玲指出,她己經草擬完成國會改革法案和NCC組織法修正案,這段時間已有不少委員拿著其他法律草案要她連署,可以感受到新科立委都躍躍欲試,期待自己的法案早日送審,讓新國會耳目一新。現行7名NCC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委員互選主委、副主委,翁曉玲說,她草擬的NCC組織法修法方向,希望參考美國、韓國等國作法,由行政院提名NCC主委,送立院審核任命,其他NCC委員則依照選舉產生的政黨比例,由朝野政黨推薦,這樣就能避免執政黨政治力伸進NCC干擾運作。新國會開議後,NCC主委人事案預料將是立院最優先處理的人事案,在野黨黨主張除主委副主委由政院任命外,其他委員應依政黨按比例推薦,希望路降低NCC的爭議性。圖為NCC現任主委陳耀祥遭在野立委抗議鏡電視案「雙標」。(圖/黃鵬杰攝)她指出,本屆NCC委員遭詬病「綠油油」,決策引發很大爭議,讓獨立機關的公正性受到質疑,政府的公信力受挫,絕非國人所樂見,因此盼望透過組織法修正後,能帶進NCC更多元聲音、決策更透明。翁曉玲也強調,自己在學校教法律,自然會重視法律草案的品質,更會避免有違憲的可能。國民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洪孟楷則說,藍委都期待立院快開議質詢、審法案,黨團初步整理,國會改革法案、上屆已進入二讀的吹哨者保護法,以及具有時效性、務必在三月底前完成修法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都可望列入優先法案名單。其中,吹哨者保護法鼓勵吹哨者出面提供真相,國會改革案就是為修正民進黨過去八年完全執政,立法院成為「行政院立法局」、官員備詢實問虛答、反質詢,違背憲法義務,藐視國會等問題,立院未來依法調閱政府資料,也不得遮蔽掩飾。立委傅崐萁擔任國民黨團總召後,頻頻出招,立院開議後,還要邀請所有藍委到花蓮召開共識營,就議事運作、優先法案、召委選舉策略交換意見。(圖/周志龍攝)至於「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則是不再設定核電廠延役申請期限,由主管機關審核,在加強檢視核能安全無虞後延長運轉,以達到國際氣候承諾目標,解決國內能源需求攀升。立委葉元之則表示,他希望能進教育委員會,優先關切108課綱議題,他說政黨統獨立場可以被尊重,但不應該波及教科書內容,讓教育被扭曲。例如部份中學歷史教科書內容,為去中國化,甚至傳遞台灣人系出南島民族的觀念,台灣史更遭切割破碎,清朝統治以前就只有明鄭時期與大航海時代,及史前時代。他也接到許多民眾反應,台灣史清朝內容為何那麼短,明朝台灣史為何只有明鄭時期,脈絡很怪,他因此盼修法,讓課綱制訂及過程能更透明化,而非少數課綱委員片面決定。
賴清德拜票突遭女子強吻 他露尷尬笑容、身邊維安傻眼來不及阻止
距選舉只剩11天,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2日在嘉義縣、市和雲林縣做最後衝刺,同時為黨籍立委候選人輔選,全力催票,今上午先到水上鄉璿宿上天宮參拜,受到鄉親熱情歡迎,全場不斷高喊「總統好」、「凍蒜」;但當賴要轉身離去時,一名女子突攀住賴脖子送上一吻,賴清德疑似嚇了一跳,露出尷尬笑容,身邊維安人員也傻眼,來不及制止。賴清德一早在嘉義縣長翁章梁、立委蔡易餘、水上鄉長林緗亭等人陪同下,先到璿宿上天宮參拜,受到廟方人員、大批鄉親熱情歡迎,林緗亭與當地木瓜產銷班青農特別送木瓜給賴清德,並以水上木瓜天天被戰鬥機的聲音干擾,就像電影《KANO》木瓜鐵釘理論,反而長得特別好來象徵台灣,盼賴清德帶領台灣走正確的路。賴清德致詞表示台灣人就像木瓜,《KANO》裡的木瓜受到壓逼就長得愈大、長出更多木瓜果實,展現生命力,台灣也一樣,400年來的歷史,從荷蘭、明朝、鄭成功、清朝、日本再到國民黨政府,這10多年才開始做自己的主人,卻遇上壞鄰居,飛機、船艦經常駛到台灣周邊,處處打壓,這時要特別堅持、團結,國家才會特別強盛、經濟特別好,人民才能過好日子。賴清德說,台灣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台灣人心存善念、與人為善的民族,指台南發生地震時,短短一個禮拜收到逾40萬筆的捐款,代表台灣人民很有愛心,中國發生地震、颱風,我們也出錢、出力給予援助,日本也一樣,若中國不放棄對台灣的武力攻打,我們也要做好準備,包括國防力量提升、強化經濟實力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避免中國輕舉妄動,這就是蔡英文總統的路線,也是他所落實的方式。賴清德離去前,不少鄉親爭相與他擊掌,而賴將上車前,有一名中年女子要求自拍合影,賴清德微笑配合,轉身時該名女子突親了賴一下,一旁維安人員要制止已來不及,反倒蔡易餘等人看了笑得很開心。
你被騙多年?課本「杜甫畫像」另有其人 竟是他腦補畫自己
許多人在學生時期,都會拿國文課本中的古人惡搞,唐朝詩人杜甫更是榜上有名,但其實杜甫畫像不是杜甫真的樣貌,是畫師蔣兆和以自己的長相虛構出來的,許多古人也是如此。冷知識bot在微博發文說,杜甫的畫像畫的其實是畫師自己,杜甫的畫像很早就被納入國文課本,10年前網路上更流傳多種「杜甫很忙」惡搞塗鴉。冷知識bot表示,很多人以為那是古人畫的,但它其實是已故現代畫家蔣兆和(1904-1986)在1959年的作品,當時他接受邀請要畫杜甫的畫像,但他看了古書都找不到形容杜甫樣貌的內容,所以他就拿自己的臉畫了。蔣兆和落款時寫,「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千載豈知逢新世,萬民歡唱大同時。我與少陵情殊異,提筆如何畫愁眉。」綜合陸媒報導,因為古人沒相機,畫像的人力成本高昂,就算是名人也不一定能讓容貌畫像流傳,如果畫了經過千百年,畫像不一定能保存完好,這讓古人的長相很神祕。「杜甫很忙」惡搞塗鴉。(圖/翻攝微博)據了解,蔣兆和除了畫杜甫是「腦補」,畫其他古人時,也是拿親友跟名人當範本,如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是醫學家岳父蕭龍友,宋朝天文學家祖沖之,以陸氣象學家竺可楨為原型。冷知識bot補充,畫劉徽、張衡、張仲景、僧一行、孫思邈等人也是如此。儘管如此,不少人說,「我覺得蔣先生主要是畫出了符合杜甫人物形象的神態吧」、「臉雖然未必一樣,但是那個感覺對了」、「畫中的杜甫早已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類人」、「但畫的還挺貼切,彷彿就該是這個樣子」。臉書粉專魚漿夫婦笑說,「我們玩的杜甫,其實不是杜甫。」
冬至週五到來!吃湯圓眉角多 專家分享「開運6招」改變運勢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即將於22日(週五)到來,這天除了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日子外,傳統上過了這天,天氣會變得更加寒冷,民間習俗也會在這天吃湯圓滋補身子。而現在命理師柯柏成也在FB上分享冬至當天專屬的「開運6招」,以此來幫助民眾改變運勢。午睡或早點睡命理師柯柏成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2023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上午11時27分09秒交節氣,因為在午時交節氣,時間上方便的朋友建議在下午13時以前這個午休時間打個盹,甚至只是閉目養神都可以,只要有15分鐘就可以保養元氣,讓冬至一陽來復的純陽之氣開運整個冬天,真的狀況不許可的,這一天晚上最晚11點就要就寢,晚子時進入深層睡眠最佳,不好睡的朋友,最起碼也要強迫自己閉上眼睛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起碼15分鐘以上。北方吃餃子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相傳漢代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一路上看到受凍的老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做「祛寒嬌耳湯」的食物,布施給民眾。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著吃起來,就是現在的餃子最初原形,冬至吃餃子也就成為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習俗。南方吃湯圓南方的冬至比較流行吃湯圓,應該是南方氣候較為溫暖,冬至並不流行餃子,習俗大概最早追溯到明朝時流傳著「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的俗諺,民俗由來其實眾說紛紜,大多都是約定俗成,其中最通俗的原因,就是「取圓以達陽氣」,從今天開始過後白天日照越來越長,以象徵「團圓、圓滿」的湯圓來迎接,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在台灣冬至民俗花樣就更多了,湯圓一定要吃兩色、雙數,湯圓傳統有沒包餡的紅、白兩色,象徵了「陰陽交接」,紅、白湯圓分別代表金與銀,兩種湯圓都吃才能包金包銀,如果是吃包餡的大湯圓得吃雙數,才不會「落單」。吃豬腳麵線另外吃豬腳麵線延壽、除晦氣也是台灣民俗在冬至的開運食物,如果過去一年甚不如意,冬至這一天來碗豬腳麵線,象徵壞運過盡、好運來;這個部分只是說明台灣一般民間習俗,如果民眾吃素的話,會比較建議單純吃碗素麵線就可以讓壞運過盡,開運效果並不亞於豬腳麵線。拜月老求桃花柯柏成也提醒,因為冬至因為有過年之意,如果要祈求姻緣桃花的,錯過了中秋拜月老,冬至這一天就要記得去月老廟拜拜,供品方便用湯圓的就要用雙數的紅白兩色湯圓,湯湯水水不方便的話,麻糬也是最佳供品選擇,口味顏色不拘但要雙數,象徵雙雙對對,除了月老之外,城隍夫人也是祈求姻緣的對象,不方便到月老廟的能找到城隍廟也是很好的選擇。拜玄天上帝求運勢除此之外,柯柏成表示,今年的冬至與過去不同,由於2024甲辰年起會由北極玄天上帝開始掌天盤,過去事業不順,年底面臨裁員減薪,或者是從事業務的朋友要衝業績,這一天一定要去玄天上帝廟上香祈福。
花4年追回失竊明代花瓶「市值8000萬」 英國警祭40.6萬獎金繼續找「雞缸杯」
瑞士日內瓦遠東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Far Eastern Art)曾於2019年發生竊案,當時失竊了3件明朝時代的文物。而目前英國警方已經追回其中一件市值約200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8000萬元)的明代花瓶。由於目前還有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去向不明,英國警方也開出1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40.6萬元)的懸賞金,希望能徵求到破案線索。根據《衛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019年6月,當時瑞士日內瓦遠東藝術博物館有3件明代的文物。在事件爆發後,2020年7月,一間拍賣行向英國警方舉報,指稱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來信人要求對拍賣品估價,而估價的拍賣品疑似就是失竊的花瓶。(圖/翻攝自Metropolitan Police)後來警方循線調查,查到發信人是拉明 (David Lamming) 。最後英國警方派出臥底警察,於2021年10月與拉明接觸,雙方同意以45萬英鎊交易。之後英國警方便在交易地點、倫敦一間飯店成功逮捕拉明與共犯賴特 (Kaine Wright)、恩赫瓦 (Mbaki Nkhwa)。目前這3人於2023年3月認罪。當時瑞士日內瓦遠東藝術博物館所失竊的,除了這件花瓶外,另外還有一個瓷碗,而這件瓷碗曾現身於2019年的香港拍賣行,後來瓷碗也順利的歸還給博物館。目前僅剩下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仍舊去向不明。而為了早日尋回雞缸杯,目前英國警方祭出1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40萬元)的懸賞金,希望能徵求破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