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
」 幼兒園 板橋 中醫 巴比妥 新北市班上一堆問題學生…台中媽淚訴「國小兒被欺負」 驚人數據曝:情障生10年暴增
校園霸凌頻傳,讓家長擔憂子女的安全。台中一名媽媽淚訴,國小兒子的班級上很多問題學生,擁有情緒行為障礙,以致於一直被欺負,學校也沒有積極處理,結果同樣的事情不斷上演,讓她心力交瘁,壓力大到失眠,眼淚流不停。原PO在《爆料公社》APP指出,這2~3個禮拜內,兒子在學校陸陸續續被班上同學欺負,包括被勒脖子、液體噴眼睛、灑熱湯、撞到流鼻血、打耳光等,讓當媽媽的她無法承受,而且每一件事發生當下,學校都沒有立刻通知家長,「那身為家長的我,該怎麼即刻處理?」原PO指出,勒脖子的學生是單親,校方已安排輔導,並通報教育局;噴眼睛和打耳光是同一人,朝全班亂噴,對方家長僅表示「我有詢問孩子了,孩子說那是水…」,但她認為重點是行為而非水。此外,還有一名女同學,原本很熱心要幫兒子抬湯桶,卻故意放開,讓湯灑出來燙到腳,當天下午又把人撞到流鼻血,校方解釋女同學在台上擦黑板,不是故意的,但原PO詢問級任老師,得知「老師當下也有勸導那女同學不能在講台上玩,但孩子就是不理會老師,就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讓她覺得根本是故意的。原PO對學校的處理作法感到失望。(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不只如此,還有同學玩水把頭髮弄濕,接著朝兒子甩頭,還拿髒拖把用臉,甚至試圖用舌頭舔兒子的臉,兒子受不了伸手想制止,卻反被打耳光。學校卻表示該名同學是情緒障礙學生,一直有在服藥,但只要情緒爆炸,就需要2名以上的大人才能壓制,卻又刻意招惹和捉弄大家。原PO痛批,學校只會給官腔回應,要約對方家長見面也沒有結果,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我的感受是現在犯錯的孩子,都覺得道歉完就沒事了…發生了再道歉就好!無限循環」。原本班上有22人,已經有3個轉學,而且還有很多問題學生,而且無法轉班,讓她相當痛苦。據了解,「情緒行為障礙」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CTWANT》日前報導,根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3是台北市1821人。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認為,「情障生」的激增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黃宜靜建議:「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
校園戰場1/情障生10年暴增1倍 家長憂「孩子怕午睡時被打死」
今年3月,台北高中生暴打代課老師,引發大眾關注;5月,彰化國一生拿字典砸老師;6月,高雄某國小驚傳學童隨機攻擊事件,家長透露「孩子害怕午休時被打死」。上述這些學生都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生。根據行政院資料,112學年總計有1萬1209位情障生,較前一年增加1010人,若與102學年的6061人,更足足增加1倍。什麼是情緒行為障礙?依據《特教法》而訂定的「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所謂的跨情境,是指除了學校以外,還在另一個場合如安親班也出現情緒異常;一般教育及輔導資源等介入協助仍無改善或成效有限。「這其中最大的關鍵是在校表現,例如過動症孩子就算有醫療診斷,但若在學校時並沒有情緒異常,就不會被鑑定為情障生。」依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三是台北市1821人。少子化的校園,情障生比例卻逐年增加,今年9月開學後,就有不少老師上網哀號「小一竟有10多個ADHD(過動)、亞斯伯格症」。任職於新北市小學的特教老師嘉嘉(化名)表示,以往開學前會先收到特殊生資料,然後再媒合有意願、有經驗的導師,「但現在幾乎班班都有特殊生,有時若沒人願意多接幾個孩子,那就只能抽籤決定。」專家認為情障生大幅增加,與現代生活壓力、節奏過快,孩子沒時間學習調節情緒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黃鵬杰攝)黃宜靜目前諮商的孩子中,一半以上主要是情緒行為相關問題,她認為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另外,過度頻繁依賴3C電子產品也是原因,許多孩子一生氣就滑手機、看短影音,或許當下轉移注意力讓情緒緩和下來,但如果經常重複這樣的模式,就變成情緒只是轉移、卻沒有被解決。「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美國臨床心理諮商師Anthony Hanseng十月來台參加「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他表示自己也是ADHD個案,他提供3個3C產品使用建議給家長:第一,青少年使用手機應限制在2小時,避免接觸過長時間;第二,讓孩子在睡前30分鐘不使用手機,才可以讓腦內調適到適合睡覺的狀態;第三,身為家長、師長必須以身作則,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把手機收起來。他強調,3C成癮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必須從每一個人開始努力做起。
9成8女性有痛自己忍 前三名疼痛部位出爐
女生真的比較痛!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受荷爾蒙波段影響,女性相對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甚至還會因為生理、心理的交互影響下增加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但最新「疼痛認知行為調查」卻顯示,面對疼痛,有高達98%女性寧願忍痛也不處理,最常感受的疼痛類型前三名分別是頭痛、肌肉酸痛、經痛,。臺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藥師表示,若長期置之不理,有可能使疼痛影響層面擴及身心。10月11日是台灣效法聯合國「世界女孩日」所創立的「臺灣女孩日」,在屬於台灣女孩的這一天,呼籲女孩們珍視自己的特別之處,就從愛自己開始。國內外有多項文獻資料都指出,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機制,甚至是社會文化不同都有所影響。例如:荷爾蒙對女性在不同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中的疼痛感知影響顯著、神經系統的差異的影響或是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的形塑都會讓女性疼痛感知較為敏感。同時,女性也因為荷爾蒙波動、基因和免疫系統的差異所致,更易罹患「慢性疼痛」。且根據國內疼痛認知行為調查顯示,女性最常感受的疼痛類型前三名分別是頭痛、肌肉酸痛、經痛,而在覺察自己疼痛的比例也較男性高。疼痛也會對心理造成影響,據調查指出,有高達96%女性曾因疼痛影響心情,其中更以因為疼痛變得煩躁或易怒為大宗,其次則是容易感到力不從心。王明媛藥師說明,當身體接收到刺激時,會將疼痛的訊號傳遞給大腦,讓我們感受到疼痛,同時大腦也是感受情緒的中心,所以兩者會容易互相影響,導致身、心皆感受不適。疼痛情緒影響會加深心理上的「孤獨無助感」,就此埋下影響親密關係的種子。王明媛藥師表示,過去曾有一名30歲女性前往藥局,自述每次經痛都相當不舒服,希望能向藥師尋求能改善經痛的止痛藥。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原來該名女子已經不只一次因經痛引起的負面情緒導致與男友爭吵,可見疼痛對於生活造成的影響深遠。調查也顯示,近4成女性曾因疼痛與家人或伴侶產生衝突、也較容易因為疼痛發生而感到孤獨或認為沒有人理解自己。不過即使如此,大多女性疼痛發生時還是選擇「有痛自己忍」,自己忍耐不告訴任何人或希望別人主動關心,不願訴說的主因竟是不希望影響別人。王明媛藥師提醒,忍痛並無法減輕疼痛狀況,若不想讓疼痛逐漸演變為慢性疼痛、影響身心健康。王明媛藥師建議遇到疼痛問題的第一步為「先釐清疼痛原因」,並且掌握「黃金一小時」的止痛時間,主動尋找正確的方式舒緩疼痛,快速緩解疼痛是關鍵。若需要在空腹時服用,建議選擇含有溫和不傷胃成份的止痛藥,目前市售止痛藥經衛福部核准,按照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無虞,但若民眾對藥物有疑慮,也可以主動到社區藥局請教藥師建議,了解正確的疼痛管理用藥知識。不過如果疼痛持續未緩解,就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開朗4歲兒突變易怒!食慾下降狂啃指甲 醫生揭原因:缺乏父母抱抱害的
大陸4歲男童小宇(化名)原本活潑開朗,最近突然變得易怒,不僅食慾下降,還喜歡啃指甲。經過醫生檢查,孩子竟得了「皮膚飢餓症」,主要是太少得到父母的擁抱或親暱互動引發的病症,嚴重恐怕會影響發育。對此,醫生提醒,父母適時的抱抱是避免孩子產生「皮膚飢餓症」的良藥。《滄州晚報》報導,由於父母工作比較忙,小宇大多數時間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就連放假期間也住在爺爺家。2位老人平時精心照顧小宇的生活,覺得孩子有吃有穿就沒什麽問題。有時,小宇和小夥伴玩累了跑回家,想讓爺爺、奶奶抱一抱,但祖父母覺得不能太慣著孩子,經常會擺擺手拒絕。暑假快結束時,父母把接小宇回家後,發現他有些不對勁,孩子不僅食慾下降,吃東西比以前少了很多,還常常獨自在一旁默默啃指甲。起先,小宇媽媽還以為兒子缺鈣,特意買來一些鈣片讓他服用。沒想到,小宇回到幼兒園沒幾天,老師就反映小宇易怒、敏感,跟小朋友發生小摩擦就會大發脾氣,甚至還會推其他同學,上課時也常心不在焉。媽媽趕緊帶著小宇到市中心醫院兒保科就診。兒保科主任高超經過詳細檢查和耐心詢問發現,小宇得了「皮膚飢餓症」。醫生解釋,「皮膚飢餓症」是孩子小時候極少得到父母的擁抱、親昵造成的,建議小宇父母多抽時間陪孩子,適時給予擁抱和互動,觀察他心理狀態,並定期複查。高超進一步說明,幼年時代缺少撫愛,缺乏身體觸摸的孩子,往往會有咬手指、啃玩具、哭鬧不安等症狀,這就是「皮膚飢餓症」的表現,多數孩子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進而導致身體發育受影響。「最嚴重的後果是對孩子心理的影響,他們常常會有孤獨、膽小等情況。」高超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需要抱抱,父母一定要適時給孩子擁抱,避免他們產生「皮膚飢餓症」。
4星座常動怒還怪東怪西 雙子生活不順易疑神疑鬼
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狀況,有些星座會推卸責任,塔羅牌老師艾菲爾在臉書列出4個星座,屬於易怒體質外,不僅無法面對困難或挑戰,還搞得周遭的人壓力倍增,其中平時樂觀又八面玲瓏的雙子座,遇到生活不順遂會變得疑神疑鬼,還會對人酸言酸語表不滿。請同時參考太陽、上升、月亮星座。●雙魚座:性情反复、喜歡牽拖雙魚座天生情感豐富,但也因此容易受情緒波動影響。生活中出現不如意的狀況時,他們會表現出強烈反應,甚至可能會把問題歸咎於他人或環境。這種情緒化的反應讓他們容易陷入牽拖的狀態,無論是工作上的挫折或是感情中的不滿,往往會以悲情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他們的個性讓他們在壓力下特別容易情緒失控,常常不自覺地把內心的不安和挫折感擴散到周圍的人身上。●摩羯座:遷怒他人、暴跳如雷摩羯座雖然平常看起來冷靜自持,但一旦遇到生活上的挫折或壓力時,他們的反應卻異常強烈。由於他們有著強烈的控制欲,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容易遷怒於他人或外界。也會因為自己無法掌控的變數而感到焦躁不安,進而對身邊的人發火或暴跳如雷。在這種情況下,摩羯座往往很難冷靜下來反思問題的根本原因,而是選擇用指責或批評來發洩情緒,使得人際關係一度緊張。●雙子座:酸言酸語、疑神疑鬼雙子座天生就聰明靈活,但也容易因為多變的個性而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不順時,常以酸言酸語表達不滿,甚至疑神疑鬼地揣測他人的動機。這種過度敏感和多疑的態度,使得他們容易誤解他人的意圖,進一步引發內心的不滿和焦慮。雙子座在情緒不佳時,往往缺乏耐心,容易對周遭的一切感到挑剔,進而激化矛盾。這種情緒化的表現,不僅影響他們自己的心情,也容易讓人際關係陷入困境。●巨蟹座:情緒失控、怨天尤人巨蟹座情感細膩,對外界的敏感度極高。當生活不如意時,他們容易情緒失控,表現出強烈的抱怨情緒。他們總是覺得自己被外在環境壓迫,因而不自覺地怨天尤人,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這種負面情緒的積累,使得巨蟹座面對困境時,常常難以冷靜下來思考解決方法,而是選擇將責任推卸到外部因素上。他們需要學會調整心態,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波折。◎命理、占星等說法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板橋幼兒園疑似餵藥案 新北市府遭監察院糾正6大問題
新北市去年發生餵藥案,監察院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指出新北市政府為查扣重要影像證據、行政調查爭議、醫事檢驗規劃及安置就學缺乏完整配套、對醫事檢驗結果說明草率、司法介入與協作、兒童證詞採信等六大問題及意見,促請教育部衛福部、法務部確實檢討改敬。新北市於112年5月發生某幼兒園疑似餵食幼兒不明藥物及不當對待之重大爭議事件,引發家長及大眾對教保服務安全性的質疑與恐慌,更有多名家長向本院反映數名幼兒在幼兒園遭捏臉、責打、罰站舉雙手、被帶到3樓非屬幼兒園空間作為處罰等情事。監察委員葉大華、蔡崇義、林郁容就新北市政府對整起事件處理過程有無疏失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認定新北市府行政調查未盡確實、醫事檢驗結果說明及就學安置處理失序,均有違失與不當,經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8月15日通過糾正。監院並要求教育部、衛生福利部、法務部以本案為鑑,就行政調查、司法早期介入協作機制、兒童證詞鞏固與衡平審酌等欠缺完備之處,確實檢討改進。調查報告指出以下問題及意見:一、幼兒疑遭不當對待,新北市政府卻未查扣重要影像證據監委表示,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等皆明定地方主管機關知悉違法事件時,應即命幼兒園保存與事件有關之證據、資料,以利調查進行。但教育局迄今仍無法取得重要影像證據。此外教育局稽查作為也不確實,未確切掌握該幼兒園監視器實際數量。監委表示,新北市政府本案徒有稽查作為,錯認司法介入即不得確認重要證據,致本案行政調查在欠缺重要證據下作成結論,未依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幼照法對兒童受不當對待善盡查明之責,致迄今幼兒實際受照顧情形真相未明,新北市政府確有違失。二、行政調查及司法偵查證據影像檢視爭議新北市政府表示本案家防中心5月15日上午啟動司法早期介入機制通知新北地檢署,接獲檢警通知,偵查中不得對外透露,故教育局要求稽查同仁不要查扣監視器。但新北地檢署卻表示,主責檢察官是教育局入園稽查後才獲悉此事,也無要求不得查扣。監委表示,在新北市政府畫地自限及新北地檢署偵查本位下,家長遲未能觀看影像了解兒童受照顧情形。三、新北市政府對醫事檢驗規劃及安置就學缺乏完整配套監委表示,幼生疑遭餵食不明藥物,亟需公權力介入釐清,但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卻推諉幼兒園處理。而教育局對幼生離園就學安置也處理不周,導致部分幼生未被妥善安置,新北市政府各項處理流程資訊紊亂及延宕,嚴重折損家長信心。監委提醒,本案凸顯幼照法修正後,教育機關處理此類案件經驗不足,欠缺兒童權益保護思維,教育部允應審慎檢視現有規範與指引尚不足處,儘速精進處理機制及承辦人員兒保意識。四、新北市政府對醫事檢驗結果及裁罰公布說明草率反致事實無法澄清監委指出,新北市政府專案採檢幼生血液,針對檢驗結果,專家明確作出「檢出無法判定是否餵藥,僅能作為醫療照護參考」、「4位微量檢出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干擾」等結論,但檢驗報告還未向家長說明,新北市政府就對外召開記者會,將未經專家會議討論、非專案採檢之12位學童檢驗結果一同公布,且記者會說明顯與實際裁罰事實不符。監委表示,新北市政府提供家長檢驗報告方式欠缺嚴謹,未確保家長收到檢驗報告同時獲得專業解釋,未發揮即時澄清之效,致家長更加恐慌、事態擴大,實有違失。五、司法早期介入啟動時機與協作問題監委強調,司法介入應保護涉案兒童最佳利益、及時向兒童及父母提供充分資訊。新北市政府雖有諮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但後續教育局與既有司法早期介入體系協作缺乏兒保意識,導致未能發揮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功能。六、兒童證詞採信與衡平審酌問題監委指出,多位家長表示幼兒入園後,有情緒不穩、撞牆、易怒等難以釐清之身心變化,離園後卻又改善,並表示幼兒陳述被餵食藥水外,亦有其他不當對待情事。雖教育局行政調查過程中曾訪談家長、疑似行為人、幼兒園人員,卻未訪談幼生,亦未協助家長釐清幼兒異常反應,逕以「無積極證據證明」、「行為人否認」認定無不當對待事證。而新北地檢署以偵查證詞「與警詢陳述不一致」、「行為與細節出入」作為受害兒童證詞難以採認原因,也未在一開始使用司法詢問機制,致不起訴處分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以偵查似有不完備發回續查,皆反映我國幼童於行政調查及司法偵查之不利處境。
7成台人鎂攝取不足!將增糖尿病、癌症風險 醫點名「7族群」該吃保健品
「鎂」是人體中含量第4豐富的礦物質,僅次於鈣、鉀、鈉,在300多種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在已開發國家中,人們通常缺乏維生素D、鎂,國人亦有約70%鎂攝取不足,但由於鎂缺乏時的症狀不易辨別,長期下來恐引發糖尿病、骨質疏鬆、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問題。魏士航日前於粉專發文提到,鎂的補充對人體來說有5大功用,包括改善血糖、維繫健康心血管、強化骨骼、促進放鬆及神經修復、放鬆肌肉。而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鎂攝取大多僅達參考攝取量的6至7成,在臨床上,缺鎂的症狀大多不具有特異性,常見的有腸胃不佳、疲勞虛弱、肌肉緊繃、易怒急躁、記憶力下降、壓力大、心跳異常。魏士航說明,要評估鎂的缺乏並不容易,當發現血清鎂偏低時,通常代表著身體缺鎂的狀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長期下來更會促成許多慢性疾病的產生,包括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缺鎂時血管內皮細胞也會受損,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風險)、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缺鎂和偏頭痛、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焦慮及憂鬱都有關係)。魏士航指出,現今人們的飲食包含了許多過度加工的食物,排擠了含鎂食材的攝取;再者,現代的土壤因為過度開發,其養分含量已經不如以前;最後,現代人普遍處於長期高壓的狀態,鎂缺乏與壓力調節能力降低有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卻也容易導致鎂的過度消耗。事實上,壓力與缺鎂之間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此,魏士航建議平時可攝取富含鎂的紫菜、堅果類、全穀類和深綠色葉菜類及海鮮,若是諸如壓力大、外食族或常吃加工食品、愛攝取咖啡因飲料者、「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病史」、「長期服用胃藥、利尿劑等藥物」、酗酒者、年長者的7大高風險族群,則應選擇直接補充營養保健品。
藥劑師警告12種「絕不能與咖啡同服」藥物 部分感冒、過敏藥也中標
對不少人來說,每天早上一杯咖啡,是開啟忙碌一天的鑰匙。不過有藥劑師警告,某些藥物不應與咖啡一起服用,否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副作用」。英國《每日郵報》訪問了任職於網路藥房「SingleCare」的藥劑師珍妮佛布爾喬亞(Jennifer Bourgeois)博士,以及明尼蘇達大學醫學中心的藥劑師哈維恩格漢彌爾頓(HaVy Ngo-Hamilton),點名了12種藥物,警告不應與咖啡同時服用。一、抗抑鬱藥布爾喬亞指出,咖啡因可能會與抗抑鬱藥發生互動,導致血壓危險性上升。特別是老一類的抗抑鬱藥,如三環類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會阻止身體正常代謝咖啡因,導致其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引起持續的高心率和高血壓。藥物例子:氟伏沙明(Fluvoxamine)、苯乙肼(Nardil)、反苯環丙胺(Parnate)。二、非處方感冒和過敏藥部分非處方感冒藥含有偽麻黃碱(pseudoephedrine),會刺激大腦反應。與咖啡一起服用可能會加劇這些症狀,使人感到焦慮和緊張。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這些藥物。藥物例子:偽麻黃鹼(Sudafed)、呱芬那辛(Mucinex)。三、糖尿病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任何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會增加血糖水平,咖啡內有糖或奶更是如此,因此又喝咖啡又服糖尿藥,會降低藥物效果;建議先密切監測血糖水平,再決定應與咖啡同服這類藥物。藥物例子:胰島素(insulin)、二甲雙胍(metformin)。四、抗生素布爾喬亞指出,某些抗生素會抑制咖啡因的代謝,導致血液中咖啡因水平上升,使人感到心跳加速和緊張。藥物例子:環丙沙星(Cipro)。五、薄血藥(抗凝血藥)咖啡因會抑制薄血藥的分解,使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一旦身體有輕微損傷,可能導致過量出血。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服用薄血藥後至少等待6至8小時再喝咖啡。藥物例子:華法林(warfarin)。六、降壓藥咖啡因會增加心率和血壓,與降壓藥的效果相抵。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喝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降壓藥。藥物例子:β受體阻滯劑(beta blockers)。七、甲狀腺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任何食物或水(包括咖啡)都會減少身體對這些藥物的吸收率。建議空腹用水服用這些藥物,並等待30至60分鐘後才再攝取咖啡因。藥物例子: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八、阿茲海默症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使血腦屏障變緊,減少阿茲海默症藥物進入大腦的效果。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才再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藥物例子:多奈哌齊(Donepezil)、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e)。九、骨質疏鬆症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減少身體對骨質疏鬆症藥物的吸收,使其效果減弱。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骨質疏鬆症藥物。藥物例子:利塞膦酸(Risedronate)、伊班膦酸(Ibandronate)。十、哮喘藥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加劇哮喘藥的副作用,包括易怒和不安等。建議在喝咖啡4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哮喘藥。藥物例子:氨茶鹼(aminophylline)、茶鹼(theophylline)。十一、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藥物布爾喬亞指出,咖啡和ADHD藥物均屬興奮劑,合併使用會導致過度刺激。藥物例子:阿得拉(Adderall)、哌甲酯(Ritalin)。12 抗精神病藥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減少身體對抗精神病藥的吸收,使其效果減弱。建議躁狂症發作時完全避免咖啡。藥物例子:氯氮平(cloz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奧氮平(olanzapine)。
馬斯克聲稱變性長子「已死」 兒出聲反擊他「冷漠又易怒的自戀狂」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近日在一場採訪中,痛批美國的青少年變性問題源自「邪惡」的「覺醒思維病毒」,而他在大兒子澤維爾(Xavier)變性後發誓要「消滅這種病毒」,還宣稱他的兒子澤維爾「已經死了」。如今已改名薇薇安的馬斯克長子則反唇相譏,他只是個「冷漠又易怒的自戀狂」,不但壓根在她的生命中近乎缺席,而且在她小時候表現出某些女性化特質時還會殘忍的攻擊她。馬斯克的跨性別女兒薇薇安.珍娜.威爾遜(Vivian Jenna Wilson)原名澤維爾.亞歷山大.馬斯克(Xavier Alexander Musk),他在2022年4月向加州洛杉磯郡提出申請,要求在法律上更改性別為女性,並改名除去父親的姓氏,改從母親的姓氏,更揚言斷絕與父親關係,「我不想再以任何方式、形式與我的親生父親有任何關係。」維維安當時說道。馬斯克2024年7月22日接受心理學家和保守派評論員彼得森 (Jordan Peterson) 採訪時表示,自己的長子澤維爾「不是一個女孩」,並自稱他是被騙去為大兒子簽署變性相關文件的。馬斯克在訪談中宣稱他心中澤維爾「已經死了」,還表示澤維爾出生就是同性戀,有輕微的自閉症,這兩個特徵導致了她的性別焦慮。馬斯克在訪談中還痛批所謂的「覺醒精神病毒」(woke mind virus)。馬斯克認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某種身份危機,但這只是成長的一部分,而成年人很有可能操縱那些有身份認同危機的孩子,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性別是一種錯誤並需要進行變性。他自稱在澤維爾身上看到了這種「覺醒思維病毒」的禍害,此後他「發誓要消滅這種病毒。」7月25日,薇薇安出面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獨家專訪時,表示馬斯克並沒有被騙,雖然一開始有猶豫,但當他同意自己接受治療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薇薇安公開抨擊馬斯克,稱他「冷漠、易怒又自戀」,還強調若馬斯克在關於她的事情上公然對數百萬觀眾撒謊,她「不會就這麼算了」。薇薇安指出,從她記事起,馬斯克就不是一個會給予孩子支持的父親。雖然馬斯克和母親同樣擁有共同監護權,但他很少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和兄弟姐妹都是由母親或保姆照顧,而且只要見了面,馬斯克就會斥責她。薇薇安還表示,馬斯克是個冷漠的人,而且易怒又自戀。當她還是個孩子時,馬斯克就會因為她表現出來的女性特質而攻擊她,並迫使她表現更男性化,包括在小學時就強迫她讓聲音變低沉。對於薇薇安的說法,馬斯克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我要讓他們後悔一輩子」 察覺青少年憂鬱症13特徵
「我就是要讓他們後悔,讓他們一輩子都活在內疚裡」,一名年僅16歲卻已自殺多次的高一男孩所說的。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統計資料,15至24歲青少年族群死亡原因自殺排名第二,且死亡率逐年上升。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陳昱文醫師指出自殺的青少年有13個共通性特徵,呼籲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即早就醫可獲得適當幫助。「我的開心很重要嗎?」陳昱文醫師表示,他問過男孩:「你這樣做開心嗎?」,而男孩則反問:「我的開心很重要嗎?」。在深度了解後,發現男孩父母極為重視成績,導致男孩從國小就對成績非常在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都很疏離,再加上考試不理想時父母會表現出無法接受的樣子,才會想透過行為尋求解脫,並讓父母後悔對他的逼迫。憂鬱症需要家人一起面對憂鬱症是現今普遍性的大腦疾病,大部份都可透過衛教與抗憂鬱藥物治療。陳昱文醫師向男孩一家人說明有何副作用,之後為男孩安排藥物與心理治療,父母也須積極配合調整,學習溝通、同理、接納,並以不批判的心陪伴、關心孩子近況,給予合適的幫助及肯定讚美。一同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認識與抒發情緒的方法,終於在2個多月後看見男孩和父母臉上的微笑。察覺憂鬱症的13個共通性特徵根據衛福部2022統計,15至24歲青少年族群死亡原因中,自殺排名第二,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有10.7人,且自殺死亡率逐年上升。陳昱文醫師表示,青少年自殺原因也不如表面單純,其中包含情感、課業、霸凌等多重壓力,都需進一步了解個別狀況。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憂鬱症,且有13個共通性特徵,如若能早期發現介入治療,家長與醫師、老師共同合作,就能盡快陪伴孩子走出低潮、享受青春。13個共通性特徵: 1.情緒容易衝動易怒 2.有憤怒或好鬥的行為表現 3.有反社會行為,例:損害他人利益或傷害他人安危的行為 4.用較極端方式宣洩負面情緒,例:丟東西、捶牆壁,甚至是自殘 5.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調適方法,例:明知道酗酒不對,但仍以酗酒紓壓 6.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 7.掌握現實有困難 8.總是感到失望 9.焦慮,特別是關注在身體的病痛或輕微的失望 10.自以為是 11.刻意用優越感來掩飾自卑及不確定感,摒除來自他人的關懷 12.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傾向 13.崇高偉大的幻想交替著無價值感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張老師專線:1980生命線專線:1995出處:臺北醫院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醫師曝:中藥精油按摩穴道有效緩解
酸的藥物如烏貝散,或清熱化痰濕的中藥以外,常加入健脾與滋養胃陰的中藥以修復胃黏膜,並針對產生胃酸的原因加以治療。例如:過飽或食入難消之品加以消食,情志鬱悶或易怒加以疏肝理氣,暴受風寒加以袪風散寒,過食生冷加以溫補脾胃。如何有效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作,首先就是要減少壓力,放鬆心情:壓力及心情的好壞也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重要關鍵,有空要出門去郊外走一走,放鬆心情,不只心靈放鬆,也能讓腸胃道真正的休息。賴睿昕院長睡前拿薄荷油按摩1)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寬),兩條肌腱中間。按壓內關穴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2)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最高處。噁心想吐,尤其伴隨頭痛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也有助腸胃收縮消化。3)足三里:小腿的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寬)。將食指放在膝眼上,其餘三指自然貼近小腿,無名指下緣所到之處即是。足三里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強化腸胃功能,防止胃痛。除了以上三大顧腸胃的穴位之外,也可加強腹部按摩。以中脘穴(位於肚臍與胸骨尾端連線的中間點)為中心點,在穴位四周熱敷,然後再以畫圓方式按摩,也有助促進消化,解除便秘,強化腸胃功能,能減少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另外,賴睿昕中醫師說明劇烈咳嗽時會提高呼吸肌的負擔,造成肌肉緊張,緊接著胸部、背部就可能跟著僵硬,使血液流動惡化,而透過適度刺激中府穴,可望幫助放鬆僵硬緊張的肌肉,同時改善附近的血液流動,使咳嗽、呼吸困難的問題得以緩解。賴睿昕中醫師提醒,下列的生活型態和居家治療方法,將有助舒緩咳嗽的狀況:充分的休息。休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能更有效抵抗病毒侵擾。喝大量的水或是乾淨的清流質液體,讓身體飽含水分。減少抽菸或戒菸。避免去潮濕、濕氣重的地方。咳嗽時喝什麼可以舒緩?賴睿昕院長強調,「其實喝微溫的水最好。吃完其他食物,最好也喝一點温水清一清,可以避免殘餘物刺激喉嚨引發咳嗽。」如果喉嚨一直乾癢不舒服,可以喝一些簡單的茶飲,舒緩咳嗽。《薄荷麥冬茶》薄荷 1錢麥門冬 2錢600cc 以保溫杯滾水沖泡,燜一下放涼後飲用。薄荷精油 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可治咽喉腫痛,疏肝解鬱。麥門冬 養陰、清熱、潤燥,能滋養潤肺,減少乾咳。除此之外,蜂蜜水也有鎮咳功效,可以泡淡淡的喝,但必須為純正不含糖的蜂蜜。
「依託咪酯」是什麼? 電子菸濫用成國人健康隱憂
】近期,台灣非法添加依託咪酯的電子菸(俗稱“上頭菸”)濫用問題日益嚴重。「依託咪酯」是一種超短效靜脈麻醉藥物,通常在手術麻醉過程中使用,由專業醫師控制劑量,以達到鎮靜和麻醉效果,然而有些不肖業者將其添加到電子菸油中,並在夜店或社群媒體上向年輕族群兜售,宣稱這些電子菸為“客製化調製配方”,引誘年輕人嘗試。這種行為對於國人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依託咪酯」有哪些危害?依託咪酯的主要作用是鎮靜和麻醉,但其濫用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何逸群解釋,濫用依託咪酯電子菸可能引發精神恍惚、情緒易怒、行為紊亂、語無倫次、專注力顯著缺損、肌躍症(短期、不規律的肌肉不自主收縮)、皮膚發黑等症狀。更嚴重的情況下,依託咪酯濫用會導致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像“殭屍”般渾身顫抖,無法站立。抑制呼吸中樞,若與酒精等其他中樞抑制劑合併使用,極易引發呼吸衰竭、昏迷等致命症狀,依託咪酯具腎上腺毒性,會抑制腎上腺素的合成,導致脫水、噁心、嘔吐、厭食、發燒、胸腹背痛、關節痛、虛弱無力、低血糖等症狀;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腎上腺危象,導致低血壓、休克、低血糖而危及生命,長期濫用可能對腦部及內分泌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濫用問題的嚴重性何逸群醫師指出,最近在急診與成癮科的門診中,陸續出現因使用含依託咪酯電子菸中毒或成癮而求診的個案。這些個案多在朋友推薦下開始使用,逐漸增加使用量與頻率,最終出現嚴重的身心問題。這些案例充分說明了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對社會的威脅。有不肖業者甚至聲稱這些電子菸是“合法替代大麻”的選項,吸引民眾嘗試,進一步加劇了其濫用的嚴重性。這些電子菸的泛濫不僅危害使用者個人的健康,也對其周圍的親友和整個社會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呼籲一:政府加強管制與查緝面對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問題的日益嚴重,政府相關單位應立即採取行動,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加強對依託咪酯的管制,應該加強查緝非法添加依託咪酯的電子菸及其原料來源,並嚴厲取締製造與販售這些產品的不法業者,只有通過嚴格的法規和有效的執法取締,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這一問題的蔓延。呼籲二:醫療界提升警覺與戒毒資源醫療界應該提升對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問題的警覺,並提供相應的戒毒資源,並讓醫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士對依託咪酯的危害加強應對,診斷和治療相關病患時提高警覺。此外,醫療機構應加強對成癮治療的資源投入,為受影響的個案提供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幫助他們回歸健康生活軌道。呼籲三:教育單位與民間反毒團體協作教育單位和民間反毒團體也應攜手合作,加強對年輕族群和廣大民眾的宣導工作,學校應該在健康教育課程中增加有關依託咪酯及其濫用危害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防範意識,民間反毒團體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宣傳活動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傳遞正確的信息,幫助他們遠離這些危險物質。媒體也應發揮其輿論引導作用,通過報導和專題節目,揭露依託咪酯電子菸的危害,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不要輕信不法商人的虛假宣傳,通過反毒教育,有效防止依託咪酯電子菸的濫用,保護國人的健康。呼籲四:年輕人提高警覺,拒絕不明來源電子菸年輕人是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的主要受害群體,因此他們更需要提高警覺,遠離這些危險物質。年輕人在面對同儕引誘時,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輕易嘗試來路不明的電子菸產品。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反毒宣傳活動,將所學知識傳遞給身邊的朋友,共同抵制這些危害健康的產品。電子菸危害你應該知道的事在國內根據藥事法,擅自走私進口的人,不是沒有刑事責任就沒事,依托咪酯依法應該由醫師診斷評估後,開立處方才能使用,沒有執照就販售,或是沒有拿到處方調劑供應,違反藥事法最高罰200萬,未經核准擅自輸入或製造屬於偽禁藥,最高可處十年徒刑,併科最高一億台幣想鑽漏洞罰則不會比較輕。年輕人應該學會辨識虛假宣傳,不要被不法商人的虛假所迷惑,非法買賣依托咪酯不僅成為口袋肥羊,還可能受罰,可謂害財又害命,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問題已經對台灣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能對此掉以輕心。政府、醫療界、教育單位、民間反毒團體以及每一位公民都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這一挑戰,才能有效遏制依託咪酯電子菸的濫用,保護國人的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建設一個健康、安全的台灣共同努力。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成癮防治科何逸群醫師
公車狂按喇叭發戰鬥邀請 他怒下車對決!賓士男被「叭回車上」卻挨罰
高雄苓雅區發生一起行車糾紛,一輛白色賓士今(25日)上午找到一處停車格後打算倒車停靠,卻剛好擋住後方公車的去路,公車司機長按喇叭示意賓士車駛離,怎料此舉引起賓士男不滿,竟怒敲公車玻璃嗆聲,場面一度火爆。對此,警方表示,賓士駕駛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可開罰600元。據了解,該起衝突事件發生於今天上午10時許,一輛白色賓士C300在光華一路併排準備停入路邊停車格,但卻因此導致後方公車無法往前行駛,司機狂按喇叭要求對方開走,被按喇叭的賓士男心生怒火隨即下車理論,甚至一度出拳敲打車窗玻璃。雙方互不相讓猛爆口角,2人在街頭展開激烈對峙,僵持許久後賓士男才終於放棄停車,將車輛駛離現場。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砲轟公車司機,「這公車按這種喇叭就是要吵架的…」、「喇叭也不用按成這樣吧!到底在易怒什麼」、「這次的公車司機才是叫情緒管理差吧…」、「沒水準的公車司機 可以這樣按哦,憑什麼你公車最大」、「公車是故意在挑事的吧~」、「亂按喇叭也可以罰了呀」、「這次我挺C300。」對此,苓雅分局表示,尚未接獲相關交通違規報案或檢舉,經檢視影片,自小客車駕駛併排臨時停車之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第1項第4款,可處新台幣300元至600元罰鍰,已通知駕駛人到案說明,若涉及刑法恐嚇或強制行為,將依法查處。
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 精神科醫師曝「常見13個共通性特徵」勿輕忽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統計資料,15-24歲青少年族群死亡原因中,自殺排名第二,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有10.7人!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年年上升,精神科醫師呼籲,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即早就醫可獲得適當幫助。16歲自殺多次少年 了解原因、用藥與溝通「我就是要讓他們後悔,讓他們一輩子都活在內疚裡」,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昱文表示這是一名年僅16歲,卻已自殺多次的高一男孩所說。他問過男孩:「你這樣做開心嗎?」,而男孩則反問:「我的開心很重要嗎?」與男孩深聊後了解,男孩父母極為重視成績,從國小開始自己對成績非常在意,且因為親子關係、同儕關係都很疏離,沒有知心好友,考試結果不理想時,父母又表現出無法接受的樣子,男孩才會想透過行為求救解脫,並讓父母後悔對他的逼迫。陳昱文告訴男孩一家人,憂鬱症是現今普遍性的大腦疾病,大部份都可以治療,並衛教憂鬱症與抗憂鬱藥藥物的使用,也說明有何副作用,之後為男孩安排藥物與心理治療,而男孩的父母也積極調整自己,學習更好的溝通,並以同理、接納、不批判的心陪伴,關心孩子近況、給予合理幫助及合適的肯定讚美,一起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認識情緒與抒發情緒的方法,終於在2個多月後的門診,看見男孩和父母臉上的微笑。青少年多重壓力 憂鬱症自殺風險高陳昱文醫師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具有兒童精神科次專科的醫師,因此病人不僅有成人也有未滿18歲的孩子,他表示,高齡者、青少年自殺的人數都有上升,青少年自殺原因也不如表面單純,包含情感、課業壓力、霸凌等的多重壓力,都需進一步了解個別狀況。而憂鬱症、焦慮疾患、有酒精或藥物濫用、飲食疾患及精神病的人,自殺風險較高。親師留意13個共通性 早期發現、介入協助治療陳昱文提到,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憂鬱症,且有13個共通性特徵,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家長與醫師、老師共同合作,就能盡快陪伴孩子走出低潮、享受青春。13個共通性特徵如下:情緒容易衝動易怒有憤怒或好鬥的行為表現有反社會行為,例:損害他人利益或傷害他人安危的行為用較極端方式宣洩負面情緒,例:丟東西、捶牆壁,甚至是自殘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調適方法,例:明知道酗酒不對,但仍以酗酒紓壓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掌握現實有困難總是感到失望焦慮,特別是關注在身體的病痛或輕微的失望自以為是刻意用優越感來掩飾自卑及不確定感,摒除來自他人的關懷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傾向崇高偉大的幻想交替著無價值感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張老師專線:1980生命線專線:1995
不肖業者電子菸偷加「依託咪酯」害成癮 醫曝症狀:殭屍般顫抖、無法站立
非法添加依託咪酯的電子菸,又稱「上頭菸」,近期在台灣濫用問題日益嚴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何逸群指出,依託咪酯是一種超短效靜脈麻醉藥物,原本應用在手術麻醉過程中使用,須由專業醫師控制劑量,以協助達到鎮靜、麻醉的效果;然而,不肖業者卻將其添加到電子菸油中,在夜店或社群媒體上向年輕族群兜售,宣稱為其客製化調製配方,使民眾掉以輕心。何逸群表示,目前在急診與成癮科的門診中,陸續出現疑似因使用含依託咪酯電子菸中毒或成癮而求診的個案,多名個案在朋友推薦下,逐漸增加使用量與頻率;而在重複使用之後,出現精神恍惚、情緒易怒、行為紊亂、語無倫次、專注力顯著缺損、肌躍症(短期、不規律的肌肉不自主收縮)、皮膚發黑等症狀,也因使用依託咪酯電子菸的緣故使得人際功能受損,這些案例也代表我們不可輕忽,依託咪酯電子菸濫用已嚴重威脅國人的身心健康,有不肖業者更聲稱這是「合法替代大麻」的選項,吸引民眾嘗試,其遭濫用的嚴重性不容小覷。何逸群說,使用這類含有依託咪酯的電子菸,除了成癮的可能外,更可能出現嚴重戒斷、身心症狀,依託咪酯作用於中樞神經,大量使用甚而會導致意識混亂、昏迷、肌躍症,甚至像「殭屍」般渾身顫抖,無法站立;另一方面,依託咪酯會抑制呼吸中樞,若合併酒精等其他中樞抑制劑使用,容易造成呼吸衰竭、昏迷等致命症狀。何逸群提到,依託咪酯具腎上腺毒性,會抑制腎上腺素的合成,腎上腺素不足,可能出現脫水、噁心、嘔吐、厭食、發燒、胸腹背痛、關節痛、虛弱無力、低血糖等症狀,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腎上腺危象,出現低血壓、休克、低血糖而危及生命,長期濫用可能對腦部及內分泌系統造成損害。他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積極評估依託咪酯的濫用危害性,參考其他國家做法,儘速加強管制,同時加強查緝非法添加依託咪酯的電子菸及其原料來源,並取締製造與販售的業者,教育單位、民間反毒團體及媒體也應攜手合作,加強宣導。他也提醒,年輕人勿受同儕引誘,更勿聽信不肖商人介紹,嘗試來路不明的電子菸產品。
失智症初期「10大症狀」曝光!睡眠障礙也上榜 醫示警:一定要好好調理
一名女性病患因為頭暈、記憶力差等問題,經過醫師精準分析,可能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示警,一定要好好調理,否則約20%在5到10年後會演變成失智症,而失智症依據發生症狀有分為初期、中期以及晚期。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列出可能的失智症「初期」症狀:1.記憶變差:近期事務經常記不得、忘記幾年幾月幾日、常找東西、忘記別人講過的事情等等。2.言語表達退步:說話不如以前的流暢。3.個性情緒變化:易怒、多疑、猜忌、猶豫不決、突然變得孤僻等等。4.迷路:原本熟悉的路口或是車站會多想一下,甚至是迷路。5.妄想:怕伴侶不忠、兒子不孝、鄰居偷東西,甚至因此與人爆發衝突。6.行為異常:重複動作,東西收了又拿出來,同樣問題反覆提出,坐立不安,經常愛往外頭亂跑。7.視幻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例如房間看到過世的家屬、動物、昆蟲等。8.睡眠障礙:晚上不睡走來走去、日夜顛倒。9.飲食問題:吃過了還要再吃,吞嚥變得不順,備餐變得緩慢。10.生活能力下降:穿衣猶豫不決、計算能力下降、烹調能力下降。劉博仁指出,自己是利用抽血檢測腦退化物質乙型類澱粉蛋白以及濤蛋白來初步預測,這種IMR技術可以測出超微量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或是濤蛋白。劉博仁提到,研究顯示,如果將血漿中特殊乙型類澱粉蛋白(Aβ1-42)濃度乘以濤蛋白濃度,所得的數值可以做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評估指數,如果在455.49 (pg/ml)2以下,則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低,如果介於455.49(pg/ml)2到642.58(pg/ml)2之間,則可能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此時積極的大腦調理對於逆轉可能的阿茲海默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已經高於642.58(pg/ml)2,此時算是高風險,應立刻去神經科檢查,甚至包括磁振造影,以利早期確診並積極治療。
明日「芒種」燥熱天氣即將來臨 6大禁忌曝光「4種人沖煞」
明(5)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這天的到來也代表著夏天即將來臨,燥熱的天氣準備迎接各位。而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則表示,芒種當天有6大禁忌,另外還有4種人容易沖煞,不得不注意。小孟老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解釋,芒種到來也代表夏天到了,將會迎來又燥又熱的節氣,同時芒種也象徵大麥,小麥,穀物都發育成熟農民辛勤搶收的日子,也是芒果盛產的時刻,因此稱為芒種,也有人將芒重稱為忙種。小孟老師表示,這段時間燥熱易怒,可以多喝綠豆湯、桑葚、黑棗汁來退火。除此之外,芒種當天也有6大禁忌是不得不注意:1.不宜喝太冰:芒種天氣過熱,不宜喝太冰冷的飲品與冰食,以免身體冷熱變化太大,導致頭暈目炫,或者產生耳鳴。2.不宜吃芒果:芒果容易引起溼疹,過度食用會讓身體癢或引發皮膚過敏,因此愛吃芒果的朋友僅量避免不宜食用過量。3.不宜洗冷水澡:芒種日天氣熱,很多人運動後喜歡洗冷水澡,切忌務必保持溫度適中,以免身體刺激過大引起感冒。4.不宜剪髮:芒種日在古代是屬於忙碌的節氣,因此古人不會在這個日子剪頭髮,若在此日剪髮代表未來一年你會很清閑,財運會減少。5.四種人沖煞:芒種當日沖馬與牛,雙魚座與摩羯座,這三類人不宜前往較陰的地方,或者到海邊以防止煞氣沖入,影響到身體。6.不要浪費米糧:芒種為農夫辛苦栽重日與收割日,因此米飯一定要吃完,過度浪費容易財氣空空。
泰國女子帶5個孩子報案尋找失聯警察丈夫 發現丈夫竟有5妻16孩
泰國知名人士Gun Jom Phalang(下稱Gun)經常協助當地遭欺凌、性侵的弱勢族群與女性,因此經常登上該國新聞版面。近日他再度帶著一名帶著5個孩子卻遭到拋棄的婦女,前往泰國皇家警察總部,尋找她失聯的丈夫。該名女子向泰國皇家警察抱怨,自己遭到了在特種警察部隊服役的丈夫無情拋棄,而這位有權有勢的男人總共擁有5名妻子和16個孩子。據泰媒《BrightTV》報導,Gun先生帶著的這名婦女向媒體表示,自己與丈夫在一起已經16年了,該婦女雖認定對方是自己的丈夫,但兩人實際上沒有登記結婚。雖然如此,她並不覺得自己的家庭有什麼問題,丈夫也很照顧她與孩子。然而在3年前,事情有了變化。丈夫可能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所以開始漸漸對她疏遠,偶爾還會對她施暴,當她提到希望丈夫提供家用時,丈夫還會變得特別暴躁易怒。後來她才知道,丈夫已經瞞著自己,與前妻重新登記結婚了,而且這名男子除了她以外,還有其他4名妻子,以及總共16個孩子。這名婦女向泰國皇家警察總部的女性官員陳述,後來丈夫終於失聯,而她獨自撫養5個孩子2個多月之後,存款也終於見底,手頭上只剩下幾百泰銖。她表示孩子們沒有飯吃,沒有奶水可喝,因此請求泰國皇家警察能夠伸張正義,找到她的丈夫出面,討論怎麼對孩子負責。Gun先生則補充說明,這名婦女曾2度向丈夫服役的部門投訴,但從未得到任何答复,於是只能透過他尋求幫助。他還表示,希望這名警官能早日出現並且面對,因為他發現婦女的五個孩子中,一名孩子有「特殊問題」,而另一個孩子則患有心臟病,而且沒有上學接受教育。Gun先生向媒體表示:「我想告訴那個男人,他是個警察,有責任保護人民。但如果家人都照顧不了,他又怎麼能保護人民呢?」
了解維生素B!為什麼吃B群可以提神? 睡前吃B群真的會影響睡眠嗎?
B群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維生素之一,許多人會在早上吃B群保健食品,覺得這樣可以提振精神,好面對接下來的日程。也因為如此,B群保健食品常有睡前不可以吃的說法,不過真的是這樣嗎?食藥署在臉書「藥博士 正藥說」上為民眾解答。缺B會有能量枯竭感 補B群可改善但仍要適度休息疲勞可分為「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食藥署表示,「生理疲勞」指的是運動或勞動後的肌肉無力或疲勞感;「心理疲勞」則包含記憶力衰退、易怒、憂鬱、嗜睡等,不過事實上2者很難區分,也常常會同時一起伴隨出現。許多人想吃B群來改善疲勞的問題,但它真的有提神的效果嗎?食藥署說明,B群是幫助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維生素,可協助糖類、蛋白質與脂質轉化為生活所需的能量,同時也是維持神經結構與傳導的重要成分。因此,若缺乏維生素B可能會導致能量無法滿足大腦、肌肉的持續需求,就會感到「能量枯竭感」。這時補充維生素B可以維持人體的能量轉換效率,進而有精力充沛的感覺。不過,食藥署強調,若民眾感到疲勞的話,適度的休息仍是很重要的。睡前吃B群會影響睡眠? 食藥署:可改善睡眠障礙而許多人也相當好奇,B群可以在睡前補充嗎?會不會因此影響到睡眠呢?對此,食藥署表示,由於維生素B並非透過刺激中樞來提神,因此理論上並不會影響睡眠,而且它甚至還可以改善因維生素B缺乏所造成的睡眠障礙。維生素B有「這些」幫助 巴金森藥交互作用也減少另外,食藥署提到,有研究指出,補充部分維生素B可改善運動後的疲勞感,也可降低酒精濫用者的失智風險、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睡眠結構紊亂、改善一般人的注意力和情緒等。不過,許多B群保健食品有較高劑量的維他命B6。過去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病人所使用的左多巴藥品會與維生素B6產生交互作用,減少左多巴在體內的濃度。但食藥署表示,現今的左多巴大多會與多巴去羧酶抑制劑併用,多巴去羧酶抑制劑可以減少左多巴在身體周邊組織的代謝,增加進入到神經系統的左多巴劑量,同時多巴去羧酶抑制劑也可以抑制維他命B6與左多巴的交互作用,因此這類交互作用目前已很少影響到實際的藥品治療。
跨性別者「女變男變女」後悔了 無家可歸歎:身體整組壞光光
英國33歲跨性別者沃森(Sinead Watson)20歲遭男子嚴重性侵導致精神創傷,3年後在專業診所建議下由女變男,但變性造成的身體傷害,以及後續的感情破裂,讓沃森帶著破碎的身心再次變成女性。儘管明知會遭到跨性別族群的攻擊,沃森仍選擇站出來揭發當前變性制度的荒謬。據《太陽報》報導,時年23歲的沃森帶著「只要變性所有問題都會消失」想法進入性別診所,並在被診斷為性別焦慮症後,幾乎毫無阻礙的由女變男。如今,這決定令沃森後悔萬分。現年33歲的沃森坦言,從乳房割除手術的麻醉中清醒時,「意識到自己犯下可怕錯誤」,但已經沒有回頭路,使用雄激素及手術後遺症,讓他處於永久性疼痛及不適中。沃森以男兒身生活5年後,於27歲再次變成女性,然而3年戀情的結束,又讓她跌入深淵,過去半年甚至無家可歸並與酗酒對抗。沃森以自身經驗指控,性別診所當時只是不斷宣揚「逃離女性身體」,卻沒做深度諮詢,不談論她剛從精神病院出院、有創傷及虐待史、有自殺傾向,「相反的,我只能做自我診斷」。另個讓沃森不解的,則是跨性別人士論壇對她與其他意識到「自己犯下可怕錯誤」的徬徨,只給予「這很正常,你會克服的」回應。經過與其他相同遭遇人士對談,沃森發現自己與所有人都有極度憂鬱、自殺傾向和易怒,且發生階段都在20歲出頭。她認為,所有性別診所都應該關閉,避免更多女性、年輕人及兒童受害。對此,跨性別族群視沃森的言論「背叛了群體」,對她展開猛烈辱罵,沃森則反批「我的身體被毀了,得到的支持和同情卻很少」,並指「大眾不會永遠無知」,樂觀認為性別診所終將全數關閉。◎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