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生
」 癌症 卵巢癌台灣將遇經濟危機 東亞4國高齡化衝擊競爭力…這國家人口將暴崩11億
東亞4大經濟體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在二戰後與冷戰後創下經濟奇蹟,但持續下探的出生率及人口數,正侵蝕乃至威脅這4大經濟體的未來競爭力。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 )研究員易富賢(Yi Fuxian)直言,這趨勢已無法靠提升出生率來挽救。據《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來自大陸湖南並長期關注中國人口問題的易富賢指出,東亞地區出生率全球最低,其中4大經濟體的出生率排名世界墊底,日本1.36、中國1.0、台灣0.85、韓國0.7。人口結構萎縮、高齡化加劇導致勞動力減少、扶養比上升、公共服務及退休金面臨的壓力提高,正威脅這4大經濟體的長期競爭力,且光靠提升出生率來反轉頹勢幾乎是不可能的。易富賢認為,該4大經濟體非常重視教育的文化、晚婚晚生、城市人口密度高,造成高房價及高生活成本,像環環相扣的連鎖效應影響人口及出生率,其中中國大陸又多了「一胎化政策」的歷史因素。1980年至2016年的一胎化政策改變了中國人生育觀,北京結束該政策同時,也推出減少學費、改善生育保險、育兒津貼、住房優先等措施鼓勵生育,但易富賢悲觀認為,中國正步上日本昂貴且無效的挽救出生率後塵。處於「未富先老」的大陸缺乏足夠財源跟上日本過去腳步,且中國已連續7年死亡數高於出生數,2023年人口再度下降,若趨勢不變,中國老人人口將在21世紀中葉暴增1倍以上。易富賢預測,中國出生率「難保0.8」,當前有14億人口的大陸,2050年人口將低於10.2億,22世紀的2100年低於3.1億。全球出生率最低的韓國,政府斥資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補貼新手媽媽及大家庭,措施有現金及提供不孕症治療、兒童照護,部分私人企業也獎勵員工生育,如建築業巨擘Booyoung Group提供每名新生兒(約新台幣24萬元)獎勵。易富賢在提到移民是刺激人口成長方式時,表示台灣出生率雖然持續下降,但拜移民增加所賜,台灣2023年人口反而增加15.5萬人。
生育計畫應盡早執行!40歲後人工受孕難 費用恐破百萬
現代人有晚婚、晚生趨勢,但隨著年齡增長想要成功懷孕、生產,往往需要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且費用相當高。婦產科暨生殖中心診所醫師何彦秉提到,40歲以上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只有近3成,有生育計畫的夫妻應盡早進入療程,也能利用政府補助資源,以最少的費用實現生子的夢想。錯誤認知、逃避 增加不孕治療、求子困難現代人晚婚晚生,而醫師何彦秉也在臨床觀察到許多女性對不孕的錯誤認知,包括「還不到高齡的年紀不會不孕」、「月經週期正常就一定能懷孕」、「沒做過生育力檢測」等等,選擇順其自然的結果,反而錯過生育時機。此外,何彦秉醫師也發現,許多女性面對不孕症治療採取逃避心態,往往因為猶豫就醫而錯過黃金生育期。而且,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高齡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早產、低出生體重、死產等高危險妊娠風險增加,罹患慢性高血壓的風險是25-29歲女性的2-4倍錯誤認知、逃避心態、高齡產婦風險往往會增加求子困難度,何彦秉醫師提醒,根據醫學上定義,35歲以上積極備孕半年未懷孕,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確認,才能避免未來付出更大的心力及成本。40歲前試管補助較多、懷孕率較高 應盡早進入療程而現代人晚婚晚生,40歲以上女性若想要成功生子,與30多歲的族群相比,過程往往都充滿辛酸血淚史。何彦秉醫師指出,40歲以後胚胎異常機率高達70%-80%,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最終的結局多為流產,往往要嘗試較多次的試管療程才能順利抱到寶寶。現在政府的試管嬰兒補助計畫年齡在39歲(含)以下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另年齡在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者,最多補助3次。何彦秉醫師表示,0歲以上患者3次補助,若以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3成來看,約3-4次的植入療程能成功一次,以國內平均試管嬰兒治療20萬來計算,求子需要80萬元預算甚至可能超過百萬。因此醫師呼籲,有生育計畫的夫妻可以盡早進入療程,才能有效利用政府補助資源,以最少的費用實現生子的夢想,而且38-40歲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5成,35歲以下則有近6成。
WHO調查: 每6人就1人不孕! 婦科醫籲「做1事」少走冤枉路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最新調查,全球約有17.5%的成年人有不孕症的困擾或經驗,呼籲各國應積極重視。醫師表示,不孕症的困擾遠比想像中嚴重,加上時代變遷,晚婚晚生的社會趨勢,男女雙方都得重新調整心態應對。預先檢視自我身體狀況 為求子之路準備雙和醫院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許越涵建議,不論當下是否有結婚或生子壓力,男性或女性朋友都可前往生殖醫學門診進行備孕諮詢與相關檢查,女性朋友可從陰道超音波(未有性行為者可進行腹部超音波)、血液賀爾蒙及卵巢庫存量、輸卵管或子宮鏡等檢查著手;男性朋友則可進行精液分析,了解精蟲數量、型態、活動力及液化時間等,或是檢查是否有勃起障礙、逆行性射精、輸精管阻塞及精索靜脈曲張等問題。從檢視自我身體狀況的角度出發,才能替未來懷孕做準備,求子之路也會更順遂。多種因素造成不孕 卵巢因素居第二原因至於導致不孕的原因,根據調查,以多種因素占比達32.6%最高,其次則是卵巢因素,占比為31.6%,而男性因素占比則為9.5%。許越涵醫師認為,從精卵結合、胚胎成功著床到順利度過孕期,整個妊娠充滿諸多變數,不只是年齡因素,也有許多環境因子或是壓力等不明因素影響,在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外,夫妻間也該以正確的心態來共同面對。年紀增長自然受孕率降 人工生殖治療成關鍵年紀一直是女性朋友在生育上的最大挑戰。許越涵醫師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不僅自然受孕的機率會降低,流產的機率也隨之攀升;根據研究報告,女性自然受孕率,在25歲左右高達7至8成,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然受孕率將逐年下滑,到35歲後,可能只剩下2至3成;而在人工生殖治療,如人工授精或是試管嬰兒(IVF)等療程,年紀也是左右懷孕成功及活產的重要關鍵。
39歲女拚「做人」卻先迎來乳癌 不必二選一!治療後生下健康女娃
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而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44歲以下確診乳癌的年輕癌友約17.23%,佔比不低。而乳癌的治癒率高,因此對於年輕乳癌病友最困擾的,多為面臨正值有生育規劃安排時罹癌,往往要面對癌症治療與生育計畫的兩難。39歲許小姐在結婚前就跟職場女性一樣以工作為重,32歲結婚,婚後並沒有特別避孕,原本希望能透過自然受孕方式來擁有「愛的結晶」,努力了三、四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為了一圓當媽媽的夢想,跟先生討論也開始做不孕症治療。沒想到在36歲時,愛的結晶還沒來,卻先迎來了乳癌。當確定是乳癌那一刻,她哭著問醫生:「我很想要生小孩,怎麼辦?接受治療後,我是不是再也無法懷孕生小孩了?」她回憶著醫生當時告知,化療可能影響卵子品質、讓卵巢受損,想生小孩要趕快預作準備: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做生育保存計劃,夫妻倆抓緊時間在治療前冷凍了10個胚胎。考量自己年近40歲受孕不易,許小姐想盡快準備懷孕,因此趕在做完12次化療及標靶治療後,跟醫師商量是否有機會可以暫時停藥去準備懷孕。原本要吃5年的抗荷爾蒙藥,與醫師討論後先吃1年後先暫停去準備懷孕。而當醫生宣布「中獎」受孕成功的那天,在診間興奮歡呼,回家把囤貨很久的驗孕棒拿出來「狂驗好幾次,看到兩條線,真的會莫名感動!」現在,生下可愛的女兒,實現了當媽媽的願望,每週至少兩天,她會揹著寶寶一起爬山,「我要把自己鍛鍊得更強壯,好好陪寶寶一起長大。」年輕乳癌病友持續攀升,加上現代女性晚婚晚生比例高,高齡婦女求子不易,好不容易懷孕了,卻發現罹患乳癌,該怎麼辦?「為了治療,我是不是要把小孩拿掉?我可以先選擇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再接受治療嗎?延緩治療是否也會讓病情急速惡化呢?」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表示:在醫學科技的進展下,懷孕期間的乳癌治療與生育不需要二選一,早期病友原則上建議先手術處理腫瘤,不需要考慮終止懷孕。國際間具影響力的文獻報告顯示,一旦進入第二孕期,也就是滿 12 週之後,乳癌目前標準的化療方式對胎兒其實是安全的,不需要特別終止懷孕。若能積極接受並配合應有的手術與化學治療,病患存活率和相同臨床病理特徵的乳癌患者相當;研究也指出,在第二孕期後有接受乳癌化療產下的孩子,除了出生時體重稍輕,但整體健康、生長範圍、心血管功能、認知功能等都沒有差異。在懷孕時罹癌的病友可以在生產後再進行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標靶、放射線、免疫療法等。懷孕中罹患乳癌的照護需要多專科共同參與,治療計畫需更細心周全的考量,腫瘤科醫師必須與婦產科醫師密切溝通,觀察癌症治療過程中孕婦的生理變化。每個病友與家屬的人生規劃,都有賴良好的醫病溝通,共同討論以做出最佳治療方案。在現代醫療的協助下癌症已經不再是絕症,隨著癌症治療及生殖醫學技術進步,利用進步的生殖細胞冷凍保存科技,可以幫助癌症患者達到生兒育女的需求。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表示,生育保存已是現今癌症治療的一環,當醫師面對年輕癌症病患,尤其是介於15-49歲的育齡患者,需先了解患者生育經驗及未來生育規劃,若有計畫懷孕,擬定治療計畫就會考慮生育時程,同時轉介癌友接受生殖醫學團隊評估。癌症治療需要與癌細胞搶時間,為了不耽誤治療,台灣生殖醫學會建議在癌症治療開始之前,評估以下生育保存方案的可行性:男性癌友1.精子冷凍保存:過程約需2小時,包含抽血檢測、留存精液、冷凍等。2. 顯微睪丸取精手術:約需10-20分鐘,利用睪丸組織切片取得精子,並冷凍保存。適用於無法射精、無精症、無精液症等年輕男性癌症病人。女性癌友 3.卵子冷凍保存:只要確認未懷孕的狀態即可進行,透過「隨時啟動」(Random start)的取卵技術,可不須配合受限於月經週期快速取卵,快速爭取時間。過程約需2週,包含:抽血檢測(傳染性疾病、荷爾蒙相關)、 藥物誘導排卵、追蹤濾泡成熟度(透過陰道超音波)、取卵手術、冷凍等保存。 已婚癌友4.胚胎冷凍保存:因台灣人工生殖法,僅限適用於已婚患者,過程約需2周,精卵在體外受精成為胚胎,再冷凍儲存。癌症療程完成後,什麼時候可以準備懷孕呢?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胡玉銘院長表示,在癌症治療結束的五年後,必須先經由原癌症主治醫師同意,確認安全無虞後,即可轉介至不孕症生殖專科與醫師討論並評估生育計畫。若先前已有品質完好的冷凍生殖細胞,可在解凍後開始接續的試管嬰兒療程。若當初沒有進行生育保存,也不用灰心,我們依舊能從頭開始嘗試,一切都是有機會的。當醫療不斷進步,癌症治療存活率愈來愈高,生育保存成癌症治療新課題,治療不只是消滅癌細胞,治療目標也不只停留在『活下去』而已。當走過癌症這個人生逗點,也要能滿足癌友們回歸社會的各項需求,即使罹癌也能勇敢面對、積極治療、甚至規劃安排自己未來的人生,擁有自主選擇與自我賦能的機會。
60歲杜德偉驚喜現身6歲兒生日趴 一家3口溫馨擁抱
60歲杜德偉晚婚,妻子Ice小他24歲,而兒子AJ年僅6歲,連月來忙於綜藝節目《披荊斬棘2》的杜德偉,2日專程和太太從長沙飛回香港,為AJ慶生,給心肝寶貝驚喜。從畫面可見,杜德偉和太太Ice回到家時,眾人正在為AJ唱生日歌,杜德偉在AJ許願的時候悄悄到他身後,只見AJ仍專心許願,大家問他許願時最想念誰?AJ守口如瓶,直到吹蠟燭後發現有人從背後親吻他,當他一回頭時,眼前竟然是爸媽,AJ大感驚喜,3人連忙開心擁抱在一起。杜德偉投入《披荊斬棘2》工作,雖然在外地工作,但他心裡仍不時掛念著兒子,所以一有空檔時間就立刻飛魂來幫兒子慶生。杜德偉晚婚晚生,而Ice小他24歲,兒子AJ年僅6歲,也就是當AJ 成年時,杜德偉已高齡73歲,幸好天生凍齡臉,不減活力。杜德偉過去受訪時還曾提到,他跟老婆早就有默契,由她扮黑臉,他當慈父扮白臉,覺得這樣一來才無後顧之憂。雖然這次行程短暫,杜德偉與兒子短暫相聚後又得返回大陸工作,但他感性表示,「總算沒錯過兒子的6歲生日,一家人全到齊為他慶生,好開心」。
44歲高富帥男返台徵婚 徵77年後「願傳宗接代女孩」…網嗨:電話會打爆
現代人晚婚晚生,要走進婚姻殿堂,似乎沒有想像中容易。嘉義知名媒人黃淑晴,繼之前幫一位50歲護理師徵婚,對方的擇偶條件是「不動產、現金要有8000萬以上」,且不能太胖、須在70 歲以下等條件,讓她直呼「不太容易」,但後來女方還真的順利找到符合條件的對象後,黃淑晴最近又有了新任務,是幫一名44歲的高富帥男子,想找「77年後出生,願意傳宗接代的女孩」,條件洋洋灑灑開出,引起網友討論。黃淑晴在臉書表示,最近她又接到新的徵婚新挑戰,主角是一名44歲,從事地產買賣的男子,這位男生在念高中時,就跟隨爸媽移民到加拿大,現在想結婚的他已經44歲,跟父母一家三口不畏疫情返台,為的就是要找「77年後出生,願意傳宗接代的女孩」的真命天女。黃淑晴說,這位徵婚男子外在身高超過180公分,外表帥氣又英挺,人品好無不良嗜好,經濟狀況也良好。而對方開出的擇偶條件,要77年後出生,身體健康、脾氣好,喜歡爬山運動,身高158公分以上,身材勻稱,有廚房烹調經驗尤佳!黃淑晴並提到,男方不要求女孩一定要有高學歷、高顏值,也不需要是生長在富有家庭、顯赫家世的女孩子,但希望女方是個心地善良,且願傳宗接代的人,同時強調,必須是「以結婚為前提的女孩,家庭仍需保持過去傳統保守觀念,賢妻良母型,婚後接受遠嫁加拿大」,符合且願意接受以上條件的女子,歡迎各界推薦人選。而這個最新的徵婚任務曝光後,就有網友笑虧,「建議他父母在加拿大當地找就好,比較近」、「這簡單多了,別擔心、電話會被打爆」,但也有人提到:「現代女生,大部分不會廚房烹調,(叫外送比較快)生孩子怕生不出來(塑化劑吃太多)傳統保守觀念只剩50至60歲的人有吧」。
每天的死亡人數高於出生人數!美國「生育率下滑4%」 創歷史新低
少子化成為先進國家趨勢,台灣生育率更在全球殿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5日發布報告指出,去年全美初估僅360萬名新生兒誕生,比2019年少了3.75%,寫下1979年以來新低;總和生育率滑落4%,更寫下史上低點。據CDC報告,2020年美國的一般生育率(GFR)顯示,每1000位生育年齡婦女在1年中生下的新生兒數量,只有55.8名子女。自2014年以來,美國GFR每年都以平均2%的速度持續下降。至於代表每千名女子畢生生育子女數的總和生育率(TFR),去年僅1637.5,創下歷史新低。美國曾是少數生育率高的已開發國家之一,約12年前,美國女性平均生育2.1個孩子,但到2019年已降到1.6。不過自2007年以來,美國就已處在生育更替水平以下,意味每天的死亡人數高於出生人數。報告並未把出生率整體下降直接歸咎於新冠疫情。雖然美聯社引述專家分析稱,對疫情憂慮和經濟受到衝擊,可能讓許多夫妻認為此時不宜生孩子,但許多2020年生育的婦女,是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當準媽媽。女性晚婚晚生、加上經濟前景欠佳等因素,才是導致生育率持續滑落的原因。不過,以往30至40多歲女性的生育率持續上升,但去年反而下降,報告撰寫人漢米敦坦言,就連年紀較長女性的生育率也在走低,這現象令人震驚。馬里蘭大學社會學家科恩博士指出,依照歷史數據,預期今年(2021年)美國的出生率仍將大幅下降。布魯金斯學院去年12月曾估計,今年美國的新生兒數將再縮水30萬,即將陷入大規模且持久性的生育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