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業
」 晶片 台積電 半導體 美國 川普「白手套」事情餘波 傳台積電11日起斷供陸7奈米晶片
先前華為的昇騰910B處理器內出現台積電7奈米製程產品,台積電發現後緊急斷供並通報美國商務部。據《金融時報》報導,台積電將從11日暫停生產其最先進的AI晶片。這一決定涵蓋所有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的AI晶片,並可能需美國批准才能恢復供應。台積電向所有中國AI晶片客戶發送電子郵件,強調從11日起,將暫停向中國AI / GPU客戶供應7奈米及以下更先進製程。過去美國商務部限制台積電出貨給中國華為、壁仞、摩爾線程的投片都須經過美國同意,不在管制名單的公司只要頻寬、算力符合商務部規定都可以投片。未來新規定改為,台積電出口中國公司7奈米(含)以下,只要電晶體、頻寬、晶片面積達到條件的晶片,台積電在投片前都需要取得商務部許可,換言之未來大陸所有AI晶片包含車用、GPU、自動駕駛等晶片,都要先經過商務部同意才可以投片。報導分析,台積電「白手套」事件被盯上,再加上川普對台積電施加壓力,聲稱要徵收「保護費」,似乎讓台積電下定決心投誠,與美國商務部訂定嚴苛的審查制度,要全面封鎖中國的先進製程產能。未來中國的晶片公司無法再使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恐對產品的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晶片業供應鏈將重組,未來可能需要尋找新的晶片代工廠,也可能使其目前自給自足的先進製程產能再受限。
川普未上任施壓先來!傳台積電斷供大陸7奈米以下製程 美商務部要求的
英國《金融時報》先前報導,大陸華為疑似透過第三方公司向台積電下訂類似華為AI伺服器晶片「Ascend 910B」的訂單,台積電發現後緊急斷供並通報美國商務部,如今這起「白手套事件」持續延燒,據陸媒指出,台積電從下周(11月11日)起,將對大陸所有AI公司禁運7奈米及以下更先進晶片,而台積電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原因是來自於美國商務部的下令。根據大陸媒體《集微網》報導,多個消息來源證實,台積電向大陸所有AI晶片客戶發送電子郵件,宣布自11月11日起,將暫停供應7奈米及以下更先進晶片產品。據報導分析,台積電因為先前爆發「白手套」事件被盯上,加上川普對台積電施加壓力,讓台積電決定投誠,與美國商務部共同制定了一套嚴苛的審查制度,全面封鎖中國大陸的先進製程產能。報導還指出,這項決策對中國 AI 和 GPU 公司來說是巨大的打擊,由於無法使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將對大陸晶片業產品性能、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並可能會導致成本增加和產品上市時間延長。此外,大陸晶片業供應鏈重組也將隨之而來,未來恐須尋找新的晶圓代工廠,大陸自給自足的先進製程產能,目前仍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將更加受限。報導更表示,在整起決策背後,是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微妙地位,以及中美科技競爭的激烈程度。除此之外,這也再度凸顯出中美技術冷戰恐會越演越烈,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將產生深遠影響。不過針對這篇報導,迄今為止,美國商務部還沒有公佈正式的消息,而台積電僅回應不評論市場上的傳聞。市場消息指出,台積電通知所有中國大陸AI晶片客戶,自11日起暫停供應7奈米和更先進的晶片。(圖/翻攝自網易)
台股盤中翻黑跌破23200點!矽光子族群股價重挫 聯亞盤中跌停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腳步臨近,台股受到市場觀望情緒的影響,今(28)日出現顯著波動。早盤一度在台積電、人工智慧(AI)概念股的帶動下上漲,但後續市場追價意願不高,指數翻黑,12點左右跌破23200點。另外,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針對台灣晶片業提出保護費言論後,光通訊及相關概念股表現疲弱,盤勢承壓。在大選影響下,今日台股加權指數在早盤時一度上漲近200點,但隨著主要權值股台積電開高走低,市場買氣不足,指數反轉向下。截至中午12點半,下跌0.53%,至23221.22點。電子類股和金融類股指數也分別下跌0.48%和0.15%。台積電(2330)早盤最高達1080元,但隨即受到調節賣壓影響,股價回落至1055元左右。AI概念股如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盤中回檔一度跌逾2%,廣達(2382)則下跌1%,12點左右拉回平盤。先前漲很大的矽光子族群賣壓出籠,聯亞(3081)、上詮(3363)、光環(3234)等個股普遍重挫。聯亞跌停,上詮、光環則下跌逾9%。聯鈞(3420)、創威(6530)、波若威(3163)等個股也均出現顯著下挫,跌幅介於3%至7%。另外,星宇航空(2646)25日興櫃轉上市,掛牌首日上演蜜月行情,卻遭外資減碼,今天星宇開平走低,盤中最低28.15元、重挫超過8%。華航(2610)盤中上漲超過1%,長榮航(2618)漲幅約0.6%。
ASML財報暴雷原因曝光 外媒:三星「沒有大客戶」推遲交付設備
半導體產業股票高潮迭起,荷蘭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財報第3季淨訂單額從前一季的55.6億歐元腰斬至26億歐元拖累半導體股;接著台積電財報驚艷,重燃市場對AI 需求的樂觀情緒。近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德州工廠原欲使用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的晶片製造設備,但目前已推遲交付,因目前三星電子仍未有主要客戶。另外三名知情人士也稱,針對德州泰勒市(Taylor)價值170億美元的廠房,三星也一直延後向其他供應商下訂單的時間,促使供應商尋找其他客戶並將進駐員工送回國內。根據知情人士說法,泰勒廠延後接收的設備中,包括了艾司摩爾所生產的「極紫外光曝光機」(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艾司摩爾則在15日發表的2025年展望之中,下修全年業績預測,但並未詳細說明是否受到三星延後設備接收計畫所影響。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為了讓公司跨出主要收入來源記憶體晶片業務,而野心勃勃讓三星進入晶片代工製造業,並以泰勒廠作為發展核心。如今傳出推遲設備交貨、興建新廠遇到挑戰,計畫連連遭受打擊。
省話一哥動起來3/聯發科對決高通帶旺供應鏈 外資不懼地緣政治搶買台股
來到2024年尾,手機競賽火熱展開!9月有蘋果iPhone 16、華為三摺機等重磅新品登場,10月輪到晶片業者上陣,聯發科(2454)在10月9日推出天璣9400,包括vivo、OPPO、Redmi紛紛宣布採用,高通也預計在10月22日高峰會期間發表新一代旗艦款Snapdragon 8 Gen 4,搭載自家架構Nuvia的 AI,由小米首發,均採用台積電(2330)最新3奈米製程,就是要正面對決。而神仙打架,也打出大量新手機品牌市場熱度,且AI概念將成下一步旗艦機的標準配備,連國際數據公司(IDC)都因此上修今年智慧手機的銷售成績。IDC全球季度手機追蹤報告,原本在2月時預期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成長4%,但8月最新數據提升到5.8%,達到12.3億部,主要就是AI手機的刺激消費,當然,這也顯示相關的供應鏈都有一波上漲的機會。IDC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73億部,2016年達到14.7億台最高峰,市場飽和後每況愈下,除了2021年有新冠疫情的居家辦公需求而衝上13.55億台,去年僅剩11.67億台,比最高峰少了兩成,不過今年局勢終於轉變。IDC資深研究總監Nabila Popal表示,主要受到中國及新興市場Android手機增長驅動,隨著蘋果也有AI功能,2025年iOS將成長4%,從而推動更快的升級換代;預計2024年AI手機將實現344%的強勁增長,佔總市場的18%,且因越來越多的旗艦機型內建生成式AI功能,平均售價將是普通設備的兩倍以上,進一步推動市場的高端化趨勢。Google在安卓平台上優化AI體驗,增加與iOS的競爭優勢。(圖/翻攝自googleYT)摩根士丹利基於聯發科在AI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加上利潤率改善、多元化的業務進展等,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上看1588元,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長期而言,聯發科在AI晶片市場具有巨大潛力,旗艦級處理器在2023年創造約10億美元營收,預計2024年的市場份額將增至30至35%,帶動營收增長至20億美元;不過目前邊緣AI應用相對不足,Android手機預計在Google優化AI體驗後,為Android系統的手機增加競爭優勢。大華國際證券投顧分析師蘇建豐表示,聯發科的天璣9300、9400晶片效能是領先的,所以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第四季回溫的情況下,營收跟獲利有機會出現成長。「現在主要IC設計的推動需求是AI,帶來另外一個活水,除了手機,PC和NB的產業庫存調整差不多了,IC設計類股在整個資金開始進來的情況下,只要能確定產業趨勢開始扭轉、往上走,其實業內主力很願意操作IC設計族群,他們的股性很活潑,只要資金真的進來,族群就會開始去做輪動。」「目前晶圓製造、像是台積電的訂單這麼滿,如果中游滿、上游的IC設計會不滿嗎?」蘇建豐表示,如果消費性電子開始回溫的話,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都會活絡起來。台灣業者是大陸品牌手機重要的供應鏈。(圖/報系資料照)摩爾證券投顧分析師林鈺凱表示,先前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活動上的「硬派宣言」,難免造成兩岸緊張,過去外資最擔心的都是台灣的地緣政治,但近期都回來大買電子權值股,包括台積電、鴻海和聯發科,就顯示他們認為現在的台股有利可圖,都想來拼一把。「近期聯發科也有一個平台整理區的突破,主要反應兩件事情,首先旗艦的5G晶片天璣9400剛發表,受惠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全面回溫,再加上9月營收表現好,第三季的財測是達到高標,」林鈺凱表示,天璣9400是為AI而生的晶片,又主打旗艦機款,現在使用手機的概念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有分平價、旗艦機種兩大市場,可是現在都開始聚焦在旗艦機種,連很多開發中國家、或中國大陸也都去追求旗艦機款,未來聯發科要在這個區塊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不難,所以股價近期開始出現黃金交叉。IDC數據也顯示,2024年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前三名依序為三星、蘋果、小米,接下來是vivo和OPPO。除了外界常提到的蘋概股,其實除了三星之外,法人表示,大陸品牌手機大量採用台灣的供應鏈,像是華通(2313)、大立光(3008)、致伸(4915)、臻鼎-KY(4958)、矽創(8016)等,都有機會受惠。
三星電子執行全球裁員計畫! 部分海外部門將解雇30%人力
3位不願具名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內部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公司正在裁減部分部門高達30%的海外員工。據《路透社》的報導,2名消息人士稱,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電視和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已指示全球子公司裁減約15%的銷售和行銷人員,並裁掉最多30%的管理人員。另1位消息人士表示,該計畫將於今年底實施,影響範圍將涵蓋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業務。另外6名知情人士也證實了此項三星的全球裁員計畫。不過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姓名,因為裁員的範圍和細節仍須保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將被解僱,也無法得知哪些國家和業務部門將受到最嚴重的影響。對此,三星在聲明中表示,部分海外業務進行的勞動力調整是例行公事,旨在提高企業效率。該公司表示,上述的裁員計劃沒有具體的目標,也不會影響其生產部門的人員。根據三星最新的永續發展報告,截至2023年底,該企業擁有267800員工,其中超過一半,也就是147000 人是海外員工。該報告還顯示,製造和開發人員佔據了大部分的工作崗位,銷售和行銷人員僅有約25100人,而其他領域則有27800人。1位內部消息人士還透露,全球裁員計畫的命令大約在3週前發出,三星的印度業務已向最近幾週離職的部分中階層級員工支付資遣費。該人士補充,印度子公司裁員人數可能上看1000人。據悉,三星在印度擁有約25000名員工。而在中國,三星已向該地的海外員工通報了裁員的相關事宜,預計將影響其銷售部門約30%的員工。報導指出,三星晶片業務的疫後復甦速度明顯比競爭對手還要慢,去年該業務的利潤甚至跌至15年來的最低點。5月,三星也換掉了半導體部門的負責人,以克服所謂的「晶片危機」,並試圖趕上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SK海力士半導體公司(SK Hynix Semiconductor Inc.),尤其在人工智慧所需的高階儲存晶片領域。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面臨蘋果(Apple Inc.)和中國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的夾殺;在合約晶片製造領域又長期落後給台積電(TSMC)。更慘的是,三星在印度還遭遇工資罷工擾亂了生產線。1位熟悉該計畫的消息人士指出,裁員是為了應對全球經濟放緩,所導致的科技產品需求下降。另1位消息人士稱,三星正在尋求透過節省成本來提高利潤。雖然目前尚不清楚三星是否也會在韓國總部裁員,不過1位內部人士卻聲稱,三星很難在南韓實行此類計畫,因為這牽涉到政治敏感問題,尤其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是該國最大的雇主,且在全國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裁員可能會引發國內勞工的不滿。更不要說,三星電子工會最近才舉行數天的罷工,要求提高薪資和福利。
經部將在日本設「台灣科學園區」 郭智輝透露:可能落腳九州還有「這些城市」力邀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將於9月4日到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展,先前從事半導體業的經濟部長郭智輝2日參加展前記者會時提到,經濟部將在日本設台灣科學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經濟部會先設立服務公司,他透露可能會在九州,目前包括長崎、大分、宮崎、北九州等縣市都力邀台廠前去投資,給予不同的優惠,所以還在選擇。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這次國際半導體展在南港1館、2館,海外參展廠商來自56個國家,有12個國家專屬館,集結超過1100家展商、展出3700個攤位,包括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矽光子等熱門前瞻技術一網打盡,展現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關鍵地位。郭智輝表示,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在AI世代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經濟部除了透過產業條例租稅優惠措施以及新創計畫協助業者外,也會強化半導體人才培訓,並透過跨國合作,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像是從海外吸引優秀僑生到台灣求學、然後進入產業工作,目前正推動2年學習加上4年工作實習的方案,確保國家未來20年在世界上的高度競爭力。而這次展覽預期有超過8.5萬人看展,郭智輝指出,這次有特殊作法,會請經濟部相關單位協助,提供台北市大型百貨公司的購物優惠,以及知名餐廳的優惠活動,也會開設接駁巴士等,以此歡迎來自海外的朋友。由於日前郭智輝接受日媒訪問時提到,台積電將在2030年在日本蓋第3廠,他這次表示,沒辦法替台積電回答建廠問題,重申為了協助台灣企業在海外快速落地,打算在九州設立服務中心,目前很多縣市都歡迎台灣的企業去投資,不過給的條件都不一樣。而記者會上有許多外國記者,他們詢問針對德國極右派認為補助台積電太多錢,醞釀減少補助,郭智輝表示,台積電獲得補助在歐洲設廠,應該是三贏的局面;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到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市場的議題,郭智輝表示,台灣是在幫助美國的晶片業者,從設計、製造上互補,以毛利率來說,最高的還是美國的晶片業者。
三星與台積電差距拉大 韓媒:高層遭砍薪「國民股票」流失百萬股民
據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數據,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市占率從2023年第三季的57.9%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的61.7%,同一時間,排名第二的三星市占率則從12.4%降至11.0%,加上去年虧損嚴重,韓國媒體報導,三星除了高層被減薪20%以上,原本三星電子在2022年9月時有超過600萬名的散戶小股東,今年最新數據,散戶總人數僅剩424.7萬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國民股票」之一就是三星電子,但過去半年散戶數量大幅減少,從8月15日揭露的半年報來看,截至今年6月底,三星電子散戶總人數為424萬7611人,比去年年底少了約42萬人。多家韓國媒體報導,過去1年來,共有142萬名小股東賣掉手上的三星電子股票,目前三星電子的散戶股東占比降至67.66%。雖然半導體產業有復甦跡象,但因為去年虧損太多,三星光是在晶片銷售方面的營運虧損就超過14兆韓元、約新台幣3331億元,《韓國先驅報》報導,負責記憶體晶片業務的三星總裁李正培被減薪,砍掉績效獎金後,其薪水為6.1億韓元、約新台幣1152萬元,年減了25%,而5月突遭換職的三星前半導體部門負責人慶桂顯,薪資也掉到7.3億韓元、約新台幣1732萬元,年減23%。韓國三星電子工會在7月10日還發起罷工,要求提高薪資、改善工作環境,25天後才重返工作崗位;多名8吋晶圓生產線員工爆料,三星長期存在血汗工時和休假爭議等問題,申請工傷賠償也常被拒絕,據《韓聯社》報導,首次參加罷工的6500人中,有5211人任職於半導體設備、製造及研發部門;工會也再度於8月15日起罷工4天,藉此向公司管理層施壓,要求員工加薪與獎金。
川普投顧1/「台灣要小心!」一句話掀翻全球股市 台股急摔千點台積電自貶市占避鋒頭
台股投資人7月搭了趟「雲霄飛車」,大盤上旬銳不可當,攀上2萬4新高峰,豈料美國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一席「要台灣交保護費」,讓大盤月中變天,五個交易日重摔7.83%,5兆元市值蒸發掉,如雪球滾落的頹勢,終於在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一句「9月可降息」,8月1日台股回神反彈,好不容易才收復季線,然後2日收盤狂瀉千點,收在21638.09點,市值再度蒸發3兆元、創下史上第一慘!7月底經歷凱米「穿心颱」的台灣科技廠及投資人,對川普這場「立威」祭旗,不敢掉以輕心。川普在彭博專訪時指出「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此話在7月17日一出、全球譁然,甫創新高的台股立馬遭外資狂拋,以台積電為首的電子權值股最慘,儘管有小散戶接盤,颱風休市兩天,但光是5個交易日內大盤跌掉2千點,陷入22000點保衛戰,台積電從1005元摔到924元,市值蒸發2兆元。被川普點名的次日,正好是台積電魏哲家在接掌董事長後第一次舉行法說會,儘管繳出亮眼業績及展望,但在場法人不免問到地緣政治的擔憂,魏哲家說「台積電的策略及計畫並未改變,海外部分依然會持續於美國、日本及歐洲發展。」不願具名的業者向CTWANT記者提到,在法說會時,魏哲家突然提到的Foundry 2.0(晶圓製造2.0)概念,把晶圓代工包括封裝、測試和整合元件製造等全部納入,「讓台積電的全球市占率硬生生從6成降到28%,就是怕『樹大招風』,免得被川普拿來威脅。」尤其知名財經網站霸榮霸榮(Barron`s)引用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提醒川普,全球10奈米以下的先進半導體92%由台積電製造。儘管魏哲家端正視聽,短短30秒的發言,被外界解讀「無懼川普」、「霸氣回應」,但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撰文警告,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方將對輝達、微軟及OpenAI展開反壟斷調查,擔心台積電是否會被拖下水;其他業者也擔憂,川普上台後會減少原本說好要給台積電的晶片法案補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法說會表示,海外策略及計畫並未改變。(圖/黃威彬攝)隨著拜登退選、川普勝選機率大增,台灣工商界更憂心的是川普重啟「美中關稅大戰」。為了總統大選,川普2023年2月即提出「新貿易計畫」,今年6月再提「川普互惠貿易法案」,重點就是兩國貿易要「以眼還眼」,向對方徵同樣的關稅,所以其他國家只有2種選擇,「取消對我們的關稅,或是向我們支付數千億美元!」川普說。對於川普「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並「要台灣交保護費」的新狂言,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兩位工商界大老7月17日分別被媒體追問,林伯豐呼籲「台灣必須小心」,政府要看清楚兩岸關係是否會被左右;而吳東亮第一個反應就是「是不是又要開始保護主義和關稅的大戰」。「一旦提高關稅,恐怕加劇通膨,影響降息時間等,對世界經濟情勢產生負面影響。」吳東亮嚴肅地說;同時出席工商協進會演講活動的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無奈表示,「作為晶片的買家,無論是台灣或美國製造的晶片,基於公司需求都會採購,」現在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所以內部都有在做研究討論。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宏達表示,要針對美中關係惡化作應對。(圖/報系資料照)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宏達在7月22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觀察」座談會上建議,台灣企業謹慎程度絕不亞於學者跟政府,台灣不可能丟掉大陸市場,但要針對美中關係惡化作應對,台灣跟大陸保持聯繫與投資時,可學習歐洲模式,投資大陸、但僅專供大陸市場,與其它市場無關,萬一發生狀況時可「棄車保帥」、不會影響到全體。現在台灣更應該加入東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抱團避免關稅門檻,「前總統蔡英文當選的時候就講了,但八年過去沒有做成,現在美國這麼支持我們,我們應該想辦法去加入。」蘇宏達說。
川普稱台灣「偷走晶片業」 CNN打臉:「3關鍵要素」無法複製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受訪時,砲轟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業」,然而產業專家向《CNN》表示,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靠著精準眼光創造「晶圓代工」先河,才改寫了全球半導體版圖。而「頂尖的一流工程師、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較其他地區更長的工時」更是其他地區無法複製的關鍵要素。川普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採訪時,,台灣偷走美國價值5000億美元晶片生意。不過,若干產業專家向《CNN》分析指出,台灣之所以能坐擁晶片江山要歸功於遠見、努力與投資,絕對沒有偷竊之說。《CNN》指出,連台灣的小學生都知道,舉世聞名的「晶片產業之父」是93歲的張忠謀,他在美國工作多年後返台,1987年創辦台積電(TSMC)時,當時的半導體業界巨頭還是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和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TXN)。在上述所有公司工作的張忠謀知道,台灣當時在研發和積體電路設計方面不具優勢,唯一可能擁有的優勢,甚至還只是潛在優勢,就是半導體製造。於是他決定採用在當時還是全新營運模式的晶圓代工(pure-play foundry),即根據客戶提供的設計製造晶片。《CNN》指出,正是這套嶄新的方式重塑全球電子產業格局,奠定台灣成為半導體龍頭的基礎。《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賽局》(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作者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認為:「正因為這套方式,台積電才能專注於製造,並且非常擅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為多個不同的客戶製造,擴大公司規模。」米勒表示,擴大規模對於台積電的成功至關重要,正因為規模夠大,才有更多收入用於改進晶片生產技術,並降低製造成本,使營運更有效率。如今,台積電擁有世界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並計劃繼續在該領域進行投資。而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目前全球90%以上的先進晶片均由台灣生產。專家表示,台灣在晶片之前已在紡織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其他行業嘗試過「合約製造」模式,不過晶片業表現尤為出色。台積電前研發總監楊光磊則向CNN分析:「頂尖的一流工程師、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較其他地區更長的工時,這些因素提高了台積電的生產力。而這些因素在其他地方幾乎無法複製。」楊光磊指出,目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3座工廠,但由於不同的勞動法和工作文化等原因,使其在量產上面臨阻力。楊光磊說:「台積電得找到一種方法,建立適合廠區在地的製造文化,台積電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化公司。」
川普狂語再起業界嚴陣以待 吳東亮:憂保護主義與關稅戰再起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近期接受媒體專訪,再度提到台灣拿走了所有的晶片業務,且應該付「保護費」等說法,造成17日台股重挫,企業界對此也嚴陣以待,其中,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提醒「台灣自己應該要小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擔憂保護主義再起,恐引發關稅大戰。三三會17日舉行7月例會,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演講,林伯豐在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的晶片產業能發展,是靠過去政府跟民間企業共同的努力成長,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產業韌性、人才取得,以及對晶片的研發、製造、成本控制等都能得到好的成效,才有今天的成績,不是任何一個外國政府可以邀功的。林伯豐表示,台積電是晶片的佼佼者,其他很多傳統產業在世界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努力是台灣產業成功的基本要件;對於美國總統大選,希望台灣政府自己要看清楚,他也用台語提到,「腳在阮的身軀、心在阮在我們的身體,笨才被別人(他國)左右」。而工商協進會17日也舉辦公亮講座,吳東亮被問到川普的問題時,他也認為,大家比較擔心川普上台以後,是不是又要開始保護主義?「這是我們要小心的,是不是有關稅的大戰」,一旦提高關稅,恐怕加劇通膨,影響降息時間等,對世界經濟情勢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要密切關注。宏碁執行長陳俊聖也跟記者透露,現在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所以內部都有在做研究討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美國的選舉台灣不宜指指點點,要尊重他國的社會、民主制度,他比較不擔心個別候選人的言論,但要謹慎觀察,最後當選的人是不是了解台灣的重要性。
達發董座:今年終端需求回溫 「看好四大產品線藍牙有望創新高」
聯發科(2454)轉投資的「小金雞」達發(6526)在21日舉行股東常會,並在董事會通過由達發董事長謝清江兼任九暘電子董事長。謝清江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終端需求已緩步回溫,營運表現開始恢復成長,四大產品線都有機會成長,其中以藍牙晶片業務增長最強勁,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達發科技去年營業收入為135.76億元,年減27.7%,稅後淨利為9.7億元,每股盈餘為6.47元。21日股價收在平盤的792元。謝清江表示,去年總體經濟受高利率、高通膨、國際局勢不穩定、疫後終端市場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造成市場疲弱,所以營收衰退,但今年終端需求已緩步回溫,營運表現開始恢復成長,達發今年前5月營收累計70億元,年增33.14%。謝清江表示,達發選擇的產品都是投入時間很長、技術難度高,「很適合我們的領域」,目前四大產品線中,藍牙音訊最強勁、固網寬頻最穩定,這兩項就占八成營收,還有衛星定位晶片與乙太網產品;最近在積極擴大新產品布局,像是跟聯發科一起做車用平台與研發機頂盒領域,也在研究光模組器件,「都需要時間做技術的累積」,會持續專注基本面,並加重投入高毛利晶片,積極拓展歐美客戶,並布局迭代和高門檻技術。達發為強化網通布局,先前通過認購九暘私募普通股躍升為最大股東,謝清江表示,九暘過去規模較小,在晶圓投片與封測的成本較高,未來將結合集團資源,進行體質調整,讓其原本約30%的毛利率往達發靠近,公司長期毛利率希望維持48%到50%;短期目標是損益兩平並獲利,有機會在下半年合併報表。
過度靠晶片業 專家警告台灣「荷蘭病」恐更嚴重
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警告,近年台灣經濟表現看似數字亮眼,但一般民眾卻感受不到,原因之一是台灣過度依賴晶片產業,恐怕已經染上「荷蘭病」。他指出,即使月初COMPUTEX辦得風風火火,相當成功,但台灣的AI產業仍缺乏軟體實力。此外,台灣過於依賴晶片產業,積體電路占大陸(含香港)出口比重已達59.4%,雖然ECFA和科技產業比較沒有關係,但這也意味若ECFA中止後,影響台灣傳統產業出口大陸,台灣依賴科技業的趨勢會更加嚴重。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中,邀請曾志超討論台股創新高與貧富差距等問題。曾志超警告,台灣過度依賴晶片業得了依賴單一產業的「荷蘭病」,未來將隨ECFA中止更加嚴重。根據「維科百基」資料顯示,荷蘭病(Dutch disease),原是因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導致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而經濟學中的「荷蘭病」,是特定行業(晶片)發展的增長,與其他行業(如製造業或農業)經濟發展的下滑,有明顯的因果關係,最後衍生造成該國某些行業(例如製造業、農業)競爭力被降低。曾志超解釋,台灣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覆蓋率僅一成,面臨嚴重的關稅不對等情況。若完全沒有大陸市場的話,台灣的出口值可能會更慘。2023年北京二波中止ECFA關稅減讓合計有144項,金額高達118億美元,已經占了總金額近75%。陳學聖補充,這代表獲利低、卻養活很多勞工的台灣傳統產業受到衝擊。何志勇則指出,這也代表,如今中止ECFA的政治意義其實已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台商都已轉向,不在意了。曾志超進一步說明,ECFA終止最受影響的還有農產品,因為農產品易腐,所以台灣長期依賴大陸市場的原因,除了消費習慣相似之外,就是距離近。過去鳳梨遭大陸暫停進口後,轉而銷往日本,以「民主鳳梨」打響名號,但卻頻頻爆發黑心等問題,價格也因此崩盤,可見口號式的出口沒有意義。何志勇則表示,貧富差距是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台灣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原因。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台灣最富有的前20%家庭平均財富是新台幣5133萬元,後20%家庭為77萬元,貧富差距擴大成為66.9倍,明顯高於1991年16.8倍。而且現行家庭財富中房地產價格計算採公告現值,並非實價登錄,若改以實價登錄來計,台灣的差距應該會更大。雖然央行曾反駁台灣沒有「荷蘭病」,但台灣過度依靠科技業是事實,新加坡理前總理李顯龍也曾點出此問題。曾志超則補充,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可到3.94%,看起來國內經濟很好,但是多數的台灣民眾卻感受不到之因。曾志超並批評,政府力推「新青安貸款」,貸款額度提高至新台幣1,000萬元,至於利息補貼部分,政府額外補貼1碼,加上原公股銀行減半碼,形同優惠加碼1.5碼,且貸款年限延長至40年,造成民眾會覺得不買很可惜,就拼命買,等於政府鼓勵大家炒房。陳學聖因此擔憂,民進黨所謂台灣經濟好的假象一戳即破,台灣雖然是全世界最注目的科技島,但是大多人還是在傳統產業。傳統產業雖然獲利低,但是養的員工不少,政府若放任不管,最後受傷的還是製造業的員工與一般民眾。
全球前十大晶片廠今年Q1賺到爛!輝達獨吃其中四成以上淨利
全球半導體產業歷經前兩年低迷後,近來受到AI浪潮及手機、PC需求回溫等多方因素激勵,展現強勁復甦力道。《日經新聞》報導今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片廠合計淨利年增近4倍,光是輝達就吃下其中四成以上淨利。《日經新聞》根據全球前十大晶片廠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合併營收年增6.3倍至1,488億美元,合併淨利年增3.6倍至329億美元,創下2022年第一季以來最高紀錄。十大晶片廠的第一季結算日各有不同,部分業者第一季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另有部分業者為今年2至4月。在全球前十大晶片廠當中,穩坐AI晶片龍頭寶座的輝達表現最搶眼。輝達開發的H100晶片號稱目前業界最強大的AI晶片,在全球賣到缺貨,推動輝達第一季淨利年增6.3倍至148億美元,占十大晶片廠合併淨利的比重超過四成。AI浪潮不只讓輝達事業如日中天,也造福其他晶片業者。排除輝達之後,其他9家晶片廠第一季合併淨利仍較去年同期增加2.5倍。輝達競爭對手超微同樣受惠於AI浪潮,第一季淨利1.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轉虧為盈。
Arm股價年內已漲45% 外媒:將開發AI晶片估2025年秋季量產
據媒體報導,軟銀集團旗下的矽智財(IP)大廠Arm(安謀)計劃開發人工智慧(AI)晶片,將成立一個AI晶片部門,目標是在2025年春季之前製造出原型產品,大規模生產將由合約製造商負責,預計將於2025年秋季開始量產。報導指出,Arm將承擔初期的開發成本,預計將達到數千億日元,軟銀也將出資。一旦大規模生產系統建立起來,Arm的AI晶片業務可能會被剝離出來,並歸入軟銀旗下。軟銀持有Arm公司90%的股份。據悉,軟銀已經在與台積電等公司就製造問題進行談判,希望確保產能。Arm公司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所設計的Arm架構以節能而著稱,在智慧型手機晶片領域佔據了超過90%的全球市場份額。軟銀於2016年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去年9月,Arm登陸美股上市,當年股價上漲了逾47%。今年迄今為止,在AI浪潮的帶動下,Arm股價上漲了近45%,市值達到了1132億美元。Arm上週三(8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第四季財報,總營收9.28億美元,年增47%,第四財季調整後營運利潤3.91億美元,每股盈餘為0.36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Arm預計,2025財年第一財季營收8.75億至9.25億美元,區間中點小幅高於市場預期之8.68億美元,全年營收38億至41億美元。根據加拿大Precedence Research公司估計,AI晶片目前的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到2032年將超過2000億美元。輝達目前在AI晶片領域佔據絕對領先地位,但也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軟銀從中看到了機會。
半導體、AI概念股帶頭衝!日股史上首度站上4萬點
日股周一(4日)在半導體與AI概念股帶頭衝鋒陷陣下,再度出現噴漲行情,其中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近200點到40,109.23點新高,為史上首度收在4萬點上方。受到上周五美國高科技股強漲激勵,日經指數周一開盤在半導體與AI股帶動,不久即衝破40,000點大關,漲勢最高曾超過400點,雖然終場漲幅略有收斂,但仍收高0.5%。其中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股價收盤勁揚2.37%,愛德萬測試更飆升3.67%。此外軟銀集團則上漲0.3%。日股自兩周前衝破1989年泡沫經濟巔峰期的高峰後,緊接在3月初又順利攻克40,000點大關。分析師指出這波凌厲漲勢主要由科技股所推動。在AI淘金熱的推波助瀾,讓擁有半導體上游設備與原料優勢的日本受到外資的青睞。松井證券資深市場分析師久保田智一郎指稱,投資人看好AI將持續帶動晶片業投資,使得具備相關題材的日本企業因此受惠。瑞銀SuMI信託財富管理公司的投資長青木大樹也指出,繼這波AI行情推升美股七雄暴漲後,目前尋求投資標的的投資者已將目光投向日本。雖然日本半導體業在晶片設計與生產方面不如美台韓等國家,但它在生產半導體不可或缺的設備與原料方面卻仍有很高競爭力。據日本產業省指出,就半導體原料在全球的占比來看,日本高達48%,至於在半導體製造設備比重方面也有31%,僅次美國為全球第二位。除此之外,日本企業業績良好也是支撐日股迭創新高的關鍵因素。由於日企獲利最近幾年表現亮眼,加上日本政府在推動企業改革計畫已見奏效,都有助強化外資對日股的投資興趣。相形之下,中國房市泡沫破裂引發的經濟危機仍在持續,則促使投資資金從中國轉向日本。一名大型投資公司基金經理人透露,中東資金正撤離在中國過多資金,而將部分資金投向日本股票期貨。不過日股這波急漲,也引發瑞穗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戶田浩斯警告,獲利了結賣壓將開始出籠。另外隨著美國就業數據與日美央行決策逼近,日股也將轉向高檔震盪走勢。
美國大撒幣!對晶片業發390億美元巨額補貼 台積電和英特爾等企業受惠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5日表示,商務部即將在兩個月內,對在美投資的晶片業者發放巨額補貼。補貼對象料將包括台積電和英特爾等。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儘管美國頻頻出手打壓大陸發展先進晶片技術,但中芯國際據傳已在上海組裝新的半導體生產線,最快在今年為華為生產5奈米晶片。據路透報導,雷蒙多(Gina Raimondo)談到根據美國《晶片法》發放補貼的進度。她說:「我們正在與這些公司展開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協商…接下來6到8周,大家會見到更多的宣布,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工作。」雷蒙多並未說明正在與哪些晶片業者進行協商,但她提到「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提議在美國興建的設施,是高度複雜且前所未有的設施。從規模大小、複雜度來看,它們都屬於新世代的投資案,在美國從未有過。」美媒上月底報導,隨著總統大選日漸升溫,拜登政府急欲強調自己在經濟方面的政績。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計畫在3月底之前宣布發放巨額晶片補貼,對象是台積電和英特爾等。美國《晶片法》包括390億美元的製造補貼,提供各項獨立計畫總成本的15%,每座晶片廠最高可獲30億美元補助,還有貸款、貸款擔保和稅務抵免。另據英國《金融時報》6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已在上海組裝新的半導體生產線,將利用現有美國及荷蘭設備,最快今年投產5奈米晶片。新生產線將生產華為海思設計的麒麟晶片,並運用在華為新一代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報導說,5奈米晶片仍比目前最先進的3奈米晶片落後一代,但大陸這項行動表明,雖然美國實施出口管制,但大陸半導體產業仍在逐步進步。一位知情人士說:「藉由新的5奈米突破,華為將可以升級其新旗艦手機和數據中心晶片。」
瑞昱Q3賺266億季增1.5% Q4營運趨謹慎保守
網通晶片大廠瑞昱(2379)周五(20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營收266億元、季增1.5%;同時釋出第四季展望,因全球經濟環境疲軟、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加上產業迎來傳統淡季,整體訂單能見度有限,對第四季採謹慎保守態度。瑞昱第三季營收266.78億元,季增1.5%、年減10.4%;稅後淨利潤25.72億元,季增9.6%、年減38.9%;每股稅後盈餘(EPS)5.01元。營業利益率為7.5%,季減少0.5個百分點、年減少6.1個百分點;單季毛利率為42%、季增0.3個百分點、年減6個百分點,終結季對季下滑趨勢。細分瑞昱各產品線來看,乙太網、Wi-Fi第三季業績表現不錯,Wi-Fi 6在各市場的滲透率持續增加,消費性產品也持續導入,預期年底前在PC的滲透率超過70%。雖第四季整體需求放緩、訂單能見度有限,但明年各應用都需要採用2.5G/5G乙太網,才可匹配Wi-Fi 7、10G PON以及 5G CPE等終端設備,業績也將逐步復甦。交換器方面,現階段全球電信標案持續延宕,第四季市場依舊低迷,坦言只要全球經濟不受地緣政治進一步惡化,明年電信標案將恢復動能,預期明年上半年開始復甦,加上市場因應WI-FI 7、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等需求,將推動10G PON、Multi-Gigabit 交換器需求。此外,瑞昱表示,第四季恰逢PC出貨淡季,需求也同步修正;電視出貨雖在第二季末、第三季初達出貨高峰,不過因面板與DRAM價格仍處低檔,抑制電視產量,今年全年出貨量約2億台,較去年微幅增長,電視晶片業績優於產業表現。副總經理黃依瑋表示,瑞昱第三季表現穩健,長期毛利率抱持審慎樂觀,初步目標訂在歷史區間上緣,瑞昱將朝向努力改善產品組合、擴大高階應用,並控制成本。但由於國際情勢仍有風險,訂單能見度有限,加上第四季有半導體季節性因素,故瑞昱目前對第四季營運謹慎保守。
黃仁勳坦承晶片禁令影響產業 集邦估中國加快自製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8日出席鴻海科技日,提到將與鴻海建立人工智慧(AI)工廠,並應用到各產業中,19日則在內湖視察輝達台灣分公司與拜訪廠商,針對美國晶片禁令升級,黃仁勳提到,的確會讓整個產業受到影響,但輝達會遵守規範、並全力協助客戶。美國商務部再次發布出口管制更新條款,針對半導體製造設備、HPC晶片(主要為AI晶片)等領域,以及實體清單中的企業規範。輝達日前指出,此措施將阻礙輝達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兩款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以及一款頂級遊戲晶片的銷售,分別為先進AI晶片A800、H800,以及L40S。針對美國對中方的晶片禁令升級一事,黃仁勳表示,確實會影響到中國市場與整個產業,但國家安全很重要,輝達將會遵守美國商務部的相關規定,但同樣也會持續提供市場所需,全力協助客戶。黃仁勳已經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吃過飯,他也透露,有向台積電要求擴產支援,但目前供應仍相當吃緊。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本次禁令管制範圍擴張,預估中國大型雲端業者,包括字節跳動(抖音的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對NVIDIA的高階AI伺服器需求量,將由原先大約占整體AI伺服器的5到6%,禁令後預估將降低至3到4%以下。需求面來看,TrendForce認為,儘管對中國業者對高階AI伺服器需求被迫縮減,但短期內可能促使他們在緩衝期積極備貨庫存,而NVIDIA也會設法將目前緊缺的產能,如H800先設法挪給中國客戶使用。長期來看,觀察美國自2022年連續祭出的AI晶片禁令,會加速具規模或技術能力的中國業者發展自主晶片的趨勢,如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發展ASIC、華為投入昇騰系列發展中國在地生態系等。此外,針對邊緣AI小型模型及推論晶片方面,相對效能需求較低,中國晶片業者如平頭哥、寒武紀等亦有加快投入趨勢。從供應面來看,TrendForce預期,AI晶片業者像是NVIDIA、AMD等,也會規劃符合美國禁令新規定的相關產品需求,例如發展更多TF16、TF32較中低階TFLOPS運算能力產品線,抑或往較大單顆晶圓面積發展,以降低如美國此波新禁令效能密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