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
」 台積電 美國 川普 晶片 半導體![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6746/sm-b130a0a53e2e4600380101edd1630051.jpg)
關稅大棋步步逼近? 「這些科技台廠」擴大美國佈局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台課關稅,台灣科技大廠陸續擬具擴大美國生產布局的計畫。除最受到矚目的指標廠、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外,華碩及技嘉等伺服器代工廠、矽晶圓大廠環球晶、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等,將已有的基礎強化並擴大產能,擴大關稅壁壘的競爭優勢。台積電響應美國製造,在亞利桑那州設廠後,投資金額一路攀升,目前總金額估計達650億美元,建三座先進製程晶圓廠,生產4奈米至A16製程,而隨著川普上台,美國製造的規模只會進一步擴大。鴻海、廣達、和碩、仁寶等科技業者,原本於美國皆有生產基地,隨川普上任,進一步深化美國布局。鴻海2024年11月公告,投資10.7億元取得美國德州土地及廠房,擴產AI伺服器產能。廣達去年11月也宣布斥資72.8億元增資美國子公司QMN,和碩印第安納州據點可調整為組裝產線,且會與友商合作在美國其它地方進行生產。仁寶則考慮在北美設置生產基地,德州電力基礎設施完善,是首選地點之一。在加州地區已設立AI伺服器相關研發中心的緯創,產線已經投產;OEM廠包括華碩、技嘉、華擎,以及今年正式加入AI伺服器戰局的微星,皆在此區落地產線。環球晶去年12月與美國商務部簽署正式最終協議,將獲得美國晶片法最高4.06億美元補助,美國德州GWA新廠也成功試產12吋先進製程晶棒及12吋先進拋光矽晶圓,環球晶德州廠及密蘇里州廠可望在2025年上半年達到補貼里程碑 。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6443/sm-30f18b19be641d30b0279d1a434913b9.jpg)
外傳白宮擬審查《晶片法》「考慮重新協商」 台積電回應了
外媒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對《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條件進行修改,並正尋求重新談判部分協議,導致部分半導體補助款可能延後發放。台灣半導體業者環球晶圓證實已接獲美方通知,對此,台積電也回應了。有消息人士透露,白宮對《晶片法》提供的390億美元產業補助條款表達擔憂,特別是不滿部分企業獲得補助後,仍在中國等地大規模投資。例如英特爾去年3月獲得高達22億美元的補助後,10月即宣布投資3億美元於中國封裝測試基地。根據外媒報導,美國證券商 Baird 分析員Tristan Gerra 12日表示,證券界正傳聞美國政府要求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與護國神山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共同在美國擁有及發展多個晶片代工廠項目。Gerra透露,亞洲供應鏈中正探討英特爾將其半導體製造部門分拆為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組成合資企業。美國政府並要求英特爾,把美國已建成及正在建設的3 奈米及2奈米晶片廠項目放到合資公司。台積電提供關鍵的半導體工程師和技術專長,幫助在美國生產先進的3奈米和2奈米晶片,保證美國晶片供應穩定,並得到《晶片法案》的聯邦補貼支持。據悉,美方正審查2022年通過的《晶片法》,考慮重新協商部分協議,惟目前尚不清楚變更範圍以及對已達成協議的影響,也不確定當局是否已正式展開行動。台灣環球晶圓發言人彭欣瑜向路透社表示,「晶片計畫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已通知我們,若干條件與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和政策不符,因此正在對所有晶片直接補助協議(CHIPS Direct Funding Agreements)進行審查。」不過她也指出,環球晶圓尚未直接收到美方關於補助條件變更的正式通知。環球晶圓預計獲得美國政府4.06億美元補助,資金將用於德州與密蘇里州的投資計畫,目前這筆補助預計在今年達成特定里程碑後才會發放。台積電則表示,公司在川普政府上任前,已依據協議中的里程碑條款獲得15億美元補助,對於川普政府可能變更協議條件。發言人回應,公司將持續與晶片計畫辦公室溝通,以確保計畫順利推進。此次補助條款的潛在變更,恐影響多家半導體企業的投資計畫,未來發展仍待美方進一步說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6061/sm-1ac063d56a343ef658d7daf76c168e97.jpg)
英特爾有神隊友救援? 外媒:傳川普政府要求台積電合組晶圓代工廠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證券商 Baird 分析員Tristan Gerra 12日表示,證券界正傳聞美國政府要求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與護國神山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共同在美國擁有及發展多個晶片代工廠項目。消息尚未獲得確認,不過雙方股票已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TSM)應聲下滑 1.13% 至每股 206.38 美元。英特爾則暴漲 7.20% 至每股 22.48 美元,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升。Gerra 透露,亞洲供應鏈中正探討英特爾將其半導體製造部門分拆為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組成合資企業。美國政府並要求英特爾,把美國已建成及正在建設的3 奈米及2奈米晶片廠項目放到合資公司。而台積電提供關鍵的半導體工程師和技術專長,幫助在美國生產先進的3奈米和2奈米晶片,保證美國晶片供應穩定,並得到《晶片法案》的聯邦補貼支持。Gerra 認為此傳聞具邏輯性,展望未來,英特爾將獲得大幅現金流緩解,以至於專注設計和平台解決方案。同時晶圓廠可以吸引重要客戶下單,使供應鏈在地緣方面更加穩固。英特爾1/30 公布 2024 財年第四季業績與本季財測數字,該公司上季營收年減 7% 至 142.6 億美元,連三季走降,調整後的每股獲利 (EPS) 為 0.13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0.12 美元,但淨利則從一年前的 26.87 億美元轉為虧損 1.3 億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5759/sm-b7d2aea21ce50dcd4f9727caefd24260.jpg)
川普上任恐引通膨再起 房市將會死灰復燃?專家曝:一定跌
川普2.0上任以來雷厲風行大展身手,大打關稅戰、退出國際組織、出手戰爭的停火談判協議等,在美國利益優先、以商治國的理念下,對全球經濟及金融都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甚至讓人憂心影響台灣房市,引發台積宅崩潰、房市將雪上加霜。房市趨勢專家認為,川普政策不致影響台灣房市的下行趨勢,頂多間接影響下跌幅度。要判斷川普2.0對台灣房市帶來什麼影響,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指出,關鍵只有2個,第一是對台灣經濟是否有不利影響?第二是對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是否增高?有人認為川普二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且鬆綁國內油氣開採與減碳限制,加上大增進口關稅恐引發全球通膨再起,因此主張台灣房市會死灰復燃;但也有人認為,川普將取消或修改晶片法,針對台灣半導體AI產品大增關稅至100%,恐引發台積宅崩潰,房市將雪上加霜。李同榮則認為,川普政策2.0已經曝露川普以戰逼和與利益交換為目的治國模式,川普上任立即對哈瑪斯施壓,放話威脅哈瑪斯若不妥協停火,就會讓加蕯走廊成為人間地獄;對烏蘇之戰,私底下也暗示烏克蘭要妥協停火,否則美國軍援將會降低;另為貫徹移民政策,揚言對墨西哥加徵25%關稅,墨西哥也曾揚言報復性抵制,但最後墨西哥妥協將派一萬名士兵至邊境制止非法移民,美國也同時宣布加徵關稅延後一個月施行。這些行為都證明川普利用商用兵法達到「以戰逼和」、「利益交換」的政策目的,李同榮認為,未來在全世界地緣政治包括兩岸地緣,「美援」兩個字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就是利益交換,要「美援」就須支付保護費。 回到川普對台灣的影響,李同榮認為,川普揚言對台灣進口半導體與AI晶片加徵百分百關稅,同樣是「以戰逼和」,主要是想達到「利益交換」目的,也就是要逼迫台積電將最先進製程移往美國設廠,最後也不會取消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補助,藉以達到貿易利益與降低地緣政治產生晶圓風暴的風險,也可謂一舉兩得。因此李同榮認為,川普加徵台灣關稅危機,短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但長期而言,若台灣核心技術外移,優勢降低,保衛台灣靠美國的風險也增大,「善用Al優勢」、「以戰止戰」不輕易妥協,也是因應川普的良好對策。李同榮進一步分析,台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去年對美出超648.8億美元,年增率達83.5%,恐會涉及「201條款」而遭受制裁,台灣政府若能了解川普以商治國利益優先的個性,應善用美中台三角關係,應用自己優勢籌碼對應美國要求,才不會受制單邊壓力傾斜,導致將來優勢喪失時就會任人予取予求,尤其兩岸地缘政治緊張局勢不減反增。我國對美出進口統計圖。(圖/財政部關務署、吉家網不動產提供)另一方面,台灣的AI與半導體產業鏈等於是護國神山,美國對台晶片依賴度不容被稀釋與分解,否則對台灣經濟前景不大樂觀,至於中美商戰2.0也不可能再有中美商戰1.0對台灣製造業與資金大舉回流的紅利,何況台灣目前經濟AI與半導體一枝獨秀,傳統產業在中美商戰中節節敗退,就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非常不利,加上川普2.0政策引發全球保護主義盛行,台灣經濟增長趨緩已是預期之中。最後李同榮指出,川普2.0政策不會扭轉台灣房市下跌趨勢,只會間接影響下跌幅度,從兩岸地緣政治來看,在川普2.0政策下短線將維持恐怖平衡,長線則是不定時炸彈危機,不過暫時不會衝擊台灣房市;從經濟成長率來看,今年GDP表現不如去年,但短線美元維持強勢對出口匯差有利,對經濟發展維持溫和成長,因此也對台灣房市沒太大影響。「房市下跌趨勢不變」,李同榮強調,川普2.0新政上路,短期金融市場震盪,降息腳步趨緩,美元持續走強,也引發通膨隱憂,惟通膨因素會引發短期保值心態,對下跌趨勢的房市有利縮小跌幅,至於影響下跌幅度多少?則決定於台灣經濟與兩岸地緣政治的影響層面多寡而定。川普2.0新政上路,李同榮認為不影響房市下跌趨勢。(圖/吉家網不動產提供) 大S遺產2/3淪汪小菲掌握? 地政士揭「1情況」:最多400萬 汪小菲監護權復活 律師一句勸:守護所愛不能拋棄繼承 大賣壓時代?29年最大交屋潮來了 去年完工13.8萬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93548/sm-0f72e3603ea7ace2c5fa0c03e99ac126.jpg)
對中加墨祭關稅大棒!川普又數度點名台灣 如何因應備受關注
對中加墨祭出關稅大棒後,包括美國總統川普等人在內,川普團隊官員多次提出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台積電利用美國,甚至抨擊拜登補助台積電數十億美元的荒唐計畫等言論,未來會如何對台灣的貿易順差與半導體業出手,值得關注。中經院長連賢明接受媒體訪問直言,既然加拿大都遭課稅,台灣不要想會被排除,他更推測,川普不會只針對半導體產業,應會對台灣所有輸美產品課稅,稅率最少應該在10%以上。川普在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提到:「你知道嗎,台灣,他們偷了我們的晶片事業……還指望我們保護。」當地時間1月27日,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在佛州邁阿密舉行會議,川普致詞表示,晶片製造業離開美國跑去台灣,「我們希望他們回來,我們不想補助他們數十億美元,就像拜登實施的荒唐計畫(指晶片法案)」。川普在談話中擺明將課徵關稅。他指出,外國製造商對美國毫無貢獻,想進入美國市場就應該付錢。他舉北卡羅來納州的家具業為例,現在幾乎被中國消滅。 他強調,將提高電腦晶片、半導體、藥品與鋼鐵等產品的進口關稅,讓這些產品能夠回到美國生產;並點名台灣,指出有98%的晶片生意都跑去了台灣。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日前在參院的人事聽證會上,曾兩度提到台積電。一是他表示,期盼將半導體產業帶回美國,創造優質就業機會,讓美國回歸創新。英特爾(Intel)開創晶片產業,然後全世界開始利用美國晶片。「台積電利用了我們,從我們手中奪走它」,二是回應半導體供應鏈提問時,盧特尼克說,美國太依賴台灣,需要確保國家安全。對於川普發言,總統府曾發聲明表示,台美雙方長期在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領域上,關係緊密,共創雙贏,會持續關注美方政策,保持緊密聯繫與合作,共同面對全球的各種挑戰,助益台美雙方產業以及國家利益能夠持續穩健地發展,也在既有的基礎上能夠繼續強化台美關係。不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全球新一輪「關稅壁壘」山雨欲來,台灣是否會被持續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甚至「海湖莊園協議」是否會成真,政府都必須妥善因應,尤其川普放話不排除加徵100%晶片關稅,民進黨政府沒有「隔岸觀火」的本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3443/sm-f676e0ee0d570f9b3e7fd48ecb9d587d.jpg)
川普提議對台灣半導體徵收100%關稅 華府智庫預言:將適得其反
美國總統川普1月27日提議對台灣生產的半導體徵收高達100%關稅,同時嚴厲批評了兩黨過去共同制定的《晶片法案》。對此,長期關注工業和技術相關之公共政策的華府非營利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指出,如果川普針對台灣進口晶片加徵100%關稅,不僅不會促使台灣半導體和電子產業轉向美國,還會引發全球跨部門的關稅戰、增加美國人的成本、損害美國科技公司利益,並在關鍵時刻破壞與重要盟友的關係。ITIF的全球創新政策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在1月28日撰文分析,川普的假設是,如果他對台灣半導體的關稅提高到100%,台灣半導體製造商將轉移到美國以避免被徵收這些高昂關稅。但如果美國對來自印度、日本或馬來西亞的半導體進口徵收較低的關稅,台灣企業就會將工廠遷往這些國家,而不是回流美國,又或者美國公司將必須從其他外國公司購買半導體產品。此外,如果對中國進口晶片徵收低於台灣進口晶片的關稅,川普將會幫助中國半導體製造商,因為他們向美國市場出口的產品成本就會更低。因此,要使這項政策真正發揮作用,川普就必須提高所有半導體進口的關稅,而這可能會導致全球針對半導體產業開打關稅戰。與此同時,此類關稅將在短期內增加美國消費者和生產商為一系列消費品和工業製品所支付的價格,首當其衝的便是汽車、電腦和製造業至關重要的晶片。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44.2%的邏輯晶片進口和24.4%的記憶體晶片進口來自台灣。預期台灣半導體進口的任何重大中斷,都可能導致美國邏輯晶片價格上漲高達59%。由於晶片對無數產品至關重要,因此擬議的關稅將迅速提高許多日常用品的價格。不僅如此,加徵關稅還會提高使用台灣進口晶片的美國公司的成本。2016年,總部位於美國的資通訊技術(ICT)公司,包括蘋果、博通、高通、英特爾、輝達、賽靈思等,佔全球無晶圓廠半導體製造需求的65%左右。除非他們將生產線轉移到美國境外以避免關稅,否則關稅戰將加劇他們的生產成本。事實上,依賴台灣半導體的美國公司將產能轉移到美國以外,以經濟理性來看是合理的。除了經濟損失之外,認定外國公司或美國進口商,將取代美國消費者承擔關稅上調之成本的幻想,也非常不切實際。例如,2021年12月,經濟學家費格鮑姆(Pablo Fajgelbaum)和坎德爾瓦爾(Amit Khandelwal)評估了中美貿易戰對2021年的預期影響,結論是「美國消費者因進口商品關稅上漲,而首先面臨了加稅的影響」,且貿易戰降低了美國和中國的總實際收入。另外,2019年10月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大部分都轉嫁給了美國進口商。埃澤爾還認為,針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在短期內對促進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發展作用不大,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任何影響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沒有一家半導體製造商會簡單地關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晶圓廠並將其遷移到美國,又或者在這裡建造一個替代的晶圓廠。因此,關鍵問題在於未來能在哪裡建造新的半導體廠,而這將是公司根據需求預測提前數年做出的決定,且設廠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川普總統似乎認為關稅是晶片製造商在選擇新半導體工廠的地點時考慮的主要因素。但正如ITIF過去分析的,生產半導體可能是製造業中最複雜、最昂貴的浩大工程,其中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的建造成本超過300 億美元。因此,在進行投資時,半導體製造商不能犯錯,並會仔細評估多達500項因素,包括人才、稅收、貿易和技術政策,以及監管、環境和勞動力市場條件,然後才會做出決定。毫無疑問,關稅是一個因素,但公司優先考慮的,往往是晶片生產所需的大量零件零關稅,而不是晶片本身。單憑關稅還不足以證明,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戰,搬遷價值200億美元的晶圓廠或選擇回美國設廠,是一項明智且合理的選擇。埃澤爾還點出關鍵,川普認為美國在全球科技生態系統中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事實卻表明,從1990年到2020年,美國在全球半導體生產中的佔比下降了70%,僅剩10%至12%。如果川普真的大幅提高所有ICT產品的關鍵零件之成本,那麼很可能會損害所有依賴該零件的美國製造商,包括ICT領域和其他領域。事實上,它可能會使製造業進一步遠離美國,而不是使其回流。根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面臨高關稅的美國製造業往往會失去更多工作崗位,因為更高的投入成本和報復性關稅,抵消了進口保護的好處。川普對台灣半導體徵收關稅將完全適得其反,削弱美國科技業的競爭力並使其加速轉移到海外。埃澤爾表示,川普或許根本不需要關稅。事實上,從川普第一屆政府開始,美國就已經說服台灣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在美國進行大量投資。台積電已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3座最先進的晶圓廠。為了支持這項舉措,14家台灣半導體投入品(如化學品、氣體等)製造商已在美國建立了業務。換句話說,川普不需要威脅徵收關稅來吸引更多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回到美國,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半導體製造地點之一。川普聲稱,這些外國半導體公司非常有錢,因此不需要《晶片法案》的資金。但這不是重點,因為在美國建造和營運半導體工廠的成本,比美國的亞洲競爭對手高出30%左右,這就是為什麼兩黨要共同制定《晶片法案》,並透過25%的投資稅收抵免,以及390億美元的捐贈和貸款來解決這項難題,彌補這些企業在美國設廠的成本與損失。埃澤爾提醒川普,需要謹記的是,「問題始終是中國!中國!中國!」這應該是他關稅和貿易政策的重點,而不是拿來對付像台灣這樣的盟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3033/sm-5a48d3c2c9e40a83c70991499d55398a.jpg)
川普半導體課稅點名台灣 李彥秀籲:政府不能再裝睡
美國總統川普27日表示將提高電腦晶片、半導體、藥品與鋼鐵等產品的進口關稅,並點名台灣,指稱有98%的晶片生意都去了台灣。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29)日說,除了「情緒勒索」「大罷免內鬥」外,已經好久沒有聽到民進黨政府要「拚經濟」「拚民生」,面對川普2.0來勢洶洶,民進黨政府不能再繼續裝睡了。李彥秀說,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川普第一次針對台灣晶片製造發表談話,去年7月與10月競選期間,川普就曾說過「台灣把我們生意都搶走了,應該阻止他們,向他們徵收關稅」「台灣搶走了我們100%的晶片生意」「台灣如果要美國保護,就該繳保護費」。李彥秀認為,拜登時期用晶片法案鼓勵台灣晶圓代工廠商前往美國設廠,著眼於地緣政治「去風險化」,背後是胡蘿蔔的政策誘因;而川普則是認為台灣「奪走」了美國晶片製造業,「偷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背後是祭出100%關稅的超級大棒。顯然,昨天經濟部與總統府的信心喊話,不僅顯得毫無力量,更與川普的談話嚴重錯頻李彥秀指出,「『關稅』與『不可預測』是川普2.0最大的風險」。川普喊話的目的究竟是談判策略「多收一點保護費」,還是真的有可能實現的「巫毒貿易政策」,美國親密的貿易夥伴反而成為關稅報復最直接的受害者(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所言)?去年(2024)台美貿易順差高達648億美元,不僅再次打破歷史紀錄,增幅更高達82%(2023年356億美元已經是歷史紀錄),2023年積體電路出口占台灣出口總值已經高達38.5%,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占比更高達65.2%,全靠高科技與AI產業撐起台灣經濟榮景。顯然川普的談話,民進黨政府不能等閒視之,「縮短貿易,加大對美能源、糧食與軍品採購,」才能讓台灣在談判桌上稍微多一點籌碼,而不至於一路挨打。李彥秀說,除了「情緒勒索」「大罷免內鬥」外,已經好久沒有聽到民進黨政府要「拚經濟」「拚民生」,面對全球經貿的灰犀牛效應的高度風險。在具體作法上,首先,政府應該第一時間提供美國政府正確的資訊,台灣對美投資,過去十年成長30倍,更是台灣第一大投資標的,台灣的晶片也造就美國科技業的高度成長。李彥秀強調,政府與其信心喊話,吹哨壯膽(郭智輝說關稅對台灣沒有影響),不如把精神放在強化台灣投資環境,解決五缺問題,留住「台灣研發」「台灣製造」的時間與空間;政府應該立刻成立「經貿遊說與談判應變團隊」,匯集台灣遊說與談判的籌碼,建立一套完整「台美夥伴」論述架構,對美國政府以及國會議員進行遊說,準備後續的貿易談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2959/sm-8defe8969f03f479782f958ed901e798.jpg)
川普再點名台灣!晶片生意「98%都跑去台灣」 揚言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27日重提將提高電腦晶片、半導體等的進口關稅,讓這些產品能夠回到美國生產。另外,他也再次提到台灣,認為有98%的晶片生意都去了台灣,還抨擊拜登的《晶片法案》激勵措施是荒謬的。川普27日與共和黨籍眾議員於佛州邁阿密開會,並於晚間發表談話。他指出,「特別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對外國生產的電腦晶片、半導體和藥品徵收關稅,以便將這些必需品的生產重返美國」。川普還抨擊前任總統拜登的晶片法案,認為拜登計畫荒謬,給半導體業者數十億美元,而他們已經有了數十億美元,「他們不需要錢,需要的是激勵。而激勵的方式就是他們不想繳納 25%、50% 甚至 100% 的稅金。他們用自己的錢建廠,我們不必給他們錢,即使給他們錢,都不知道拿去做什麼」。提及DeepSeek時,川普表示,與其花費數十億美元,不如花更少的錢提出相同的解決方案,「DeepSeek提出一種更快、更便宜的AI方法,這很好。如果這是事實並且是真的,我認為這是正面的。」另外,川普表示,微軟正在洽談收購TikTok的相關事宜,他希望能看到各方對這款應用進行競標。對此,微軟與TikTok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1393/sm-43ee79bb489c688b8f38865474d6dbb7.jpg)
林佳龍慶賀川普就職 盼預算審查能支持外交工作
美國總統川普及副總統范斯20日(台北時間21日凌晨)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及第50任副總統。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政府向川普及范斯表達誠摯祝賀。此外,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表示,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全力以赴,不負使命,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外交部表示,我國政府期盼在台美關係堅實友好的基礎上,秉持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美國新任川普政府攜手強化雙方在安全、經貿、科技、教育等各領域的緊密夥伴關係,為兩國人民的福祉以及促進印太地區與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共同努力。林佳龍則表示,台灣與美國是共享民主價值的同盟夥伴,近年來台美關係在各項機制下不斷深化,積極推動雙邊經濟合作及貿易投資,讓台美經貿關係邁入全新階段。如同賴清德總統祝賀新任美國政府團隊的賀詞,台美友誼不僅歷久彌新,更持續壯大,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日益緊密,「展望未來台美關係,我們充滿信心與期待」。林佳龍提到,此次總統賴清德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慶賀團赴美,出席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仍全力以赴,不負使命,看見慶賀團參與過程順利。林佳龍並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更是這段時間以來,難得的朝野共識。他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期盼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大家都是Team Taiwan」。關於台美經濟關係的進展,林佳龍回顧,川普擔任美國第 45 任總統任內奠定了基礎、展望未來。盼能與美國新任政府在更多項目深化合作或推進,像是《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互惠互利的重要機制。林佳龍表示,期盼台美雙邊攜手努力,進一步強化經貿夥伴關係,創造更多合作成果,共同為區域與全球的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1517/sm-8fa96c17aceda00fe278cad340bd7270.jpg)
川普擋《晶片法》 專家指台積電未來補助應不致受影響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7日對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半導體關稅政策表示強烈反對。她表示,川普提議用高額關稅取代現行的《晶片法》補助政策,可能動搖國安。業界分析預警,補助一旦交由川普政府撥付,台積電極有可能無法依約取得原先的補助。雷蒙多出席「雷根國防論壇」時強調,晶片法案吸引他國企業於美國設廠,有助保障國防工業和經濟自主性,川普卻質疑補助外國企業的必要。川普交接團隊發言人休斯(Brian Hughes)表示,關稅政策旨在保護美國製造業和勞動力免受外國市場不公平競爭影響。然而,雷蒙多批評對半導體加徵關稅缺乏長遠考量,是一項「可怕又魯莽」的想法。她補充:「如果我們無法在國安問題上達成共識,那將是美國的最黑暗時刻。」晶片法案迄今已經向多家半導體企業提供補助,英特爾和台積電美國子公司分別獲110億和66億美元。然而,該政策的執行進度也遭受批評,部分公司抱怨資金分配過於緩慢。另一方面,業界專家對川普可能的政策則各有見解。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表示,川普第一任期時和台積電相當友好,加上台積電已和美國政府簽訂合約,未來補助款應不致受影響。半導體產業顧問科克(Jeff Koch)向《美國之音》指出,關稅會推升晶片在美國的價格,最終轉嫁由消費者負擔。他推測,台灣若能透過採購國防設備等途徑讓川普得利,關稅一事仍有轉圜餘地,但補助款一旦交由川普政府撥付,則極有可能無法拿下全額款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79832/sm-3d5a6f14e71c91756f1168d85d08db95.jpg)
德力拚半導體產業在地化 再砸20億歐元補貼晶片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政府計劃向半導體產業提供約20億歐元補貼。該資金主要用於開發「大大超過當前技術水平的現代化產能」,補貼一系列領域的10至15個項目,包括未加工晶圓生產與微晶片組裝等。德國經濟部發言人Annika Einhorn28日表示,新資金將提供晶片公司發展現代化生產能力,以大幅超越目前的技術水平。她指出,補助金額將在「低區間的數十億歐元」範圍。據兩名參加相關資助計劃的人士透露,補貼金額預計約為20億歐元。全球各國大舉投資晶片產業,以實現半導體在地化生產。德國經濟部11月中旬曾呼籲晶片公司,根據「歐洲晶片法案」申請新的補貼,不過最終數字仍不斷地變化。德國將於2月進行選舉,屆時可能重新規劃預算,這給目前申請補助的晶片公司帶來了不確定性。台積電德勒斯登設廠計畫是薩克森邦(Sachsen)歷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之一,今年8月德國對台積電晶圓廠合資案50億歐元的補貼計畫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當中一半資金是來自德國政府的支持,強化歐洲的半導體製造實力,實現綠色和數位轉型。德國晶片業遭遇過兩次重大挫折,一是英特爾在馬德堡的300億歐元投資案,原本有望能從「歐洲晶片法案」獲得100億歐元補助,但因財務危機使得該計畫暫時擱置。另一挫敗則是電動車需求疲弱,美晶片商Wolfspeed與德國汽車供應商ZF撤回德國西部的晶片合資計畫。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供應鏈出現中斷,加上中美關係因台灣問題陷入緊張,在擔憂該重要技術關鍵來源恐將受到干擾下,促使多國政府開始積極推動在本地進行半導體生產的計畫。2023年通過的《歐洲晶片法案》旨在加強歐盟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目標在2030年將市佔翻倍,達到全球產能的2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79189/sm-80ae1463cddc706e6453162695cdf0b9.jpg)
美國補助台積電恐生變?川普2.0將審查拜登的《晶片法案》
美國拜登政府近期力拼在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月上台前,簽署並發放5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補貼。對此,共同領導川普2.0「政府效率部」(DOGE)的印度裔生技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也於美東時間25日宣布,他即將和世界首富馬斯克,一起審查《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並坦言拜登此舉「非常不恰當。」根據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的採訪報導,拜登的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提到了她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所執行的剩餘工作,並表示,「我希望在我們卸任之前,可以將幾乎所有的資金分配到位。」對此,拉馬斯瓦米26日在X平台發文批評,拜登政府在川普1月上台之前,加速簽署並授予500億美元晶片製造補貼,直言「這是非常不恰當的,他們在權力過渡之前加速支出。」另外川普也曾經表示《晶片與科學法》「非常糟糕」,並認為關稅會是激勵國內製造業的更好方法。但他尚未提出對該法案執行情況的具體變更及建議。據悉,馬斯克與拉馬斯瓦米,將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川普指出,該機構將有助於「廢除政府官僚主義、削減多餘的監管及浪費性支出,並重組聯邦機構。」而公開支持川普的拉馬斯瓦米,則自詡為非建制派共和黨人。他曾在黨內初選時主張,讓每個台灣家庭擁有1把AR-15突擊步槍自衛,直到美國在2028年實現「半導體獨立」,但他認為美國不應該在軍事上保衛台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6655/sm-7ac7e5bf41843dda065611274f2c7fb5.jpg)
拜登搶在川普前立下「晶片法」里程碑 台積電獲66億美元補助
美國商務部15日表示,依晶片法案最終敲定將向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子公司分階段提供66億美元補貼。對此,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此次簽署協議將助攻他們在美國境內發展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根據路透報導,台積電子公司TSMC Arizona四月已和美國商務部簽署一份不具拘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商務部趕在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任前宣布此事,明顯要凸顯是在拜登政府任內,完成推動台積電等在美國境內投資先進製程晶圓廠的功績。據前述備忘錄,給予台積電的獎勵,還包括達50億美元(約台幣1637億元)的低利政府貸款。台積電將分階段拿到補助。一位美國高官說,商務部預計在今年底前向台積電發放至少10億美元(約台幣327億元)。台積電表示,TSMC Arizona位處美國境內半導體製造的最前線,對美國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和其在5G/6G及AI時代的領導地位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另外,TSMC Arizona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在美直接綠地(greenfield)投資案,預計將創造超過6,000個高科技、高薪的直接工作機會。美國商務部也在官網上發表聲明,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兩年前在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不久後,即宣布台積電承諾投資美國,創造美國就業機會,並鞏固美國的供應鏈。拜登指出,台積電的首座設施計劃在明年年初全面啟用,美國將首次生產用於最先進技術的尖端晶片,從智慧手機到自動駕駛車輛,再到運用人工智慧的數據中心。這一宣布將是《晶片與科學法案》實施的關鍵里程碑之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75574/sm-f5f6520040d96c2f5542abb8c2452610.jpg)
川普回鍋!首波施政重點是「這一國」 林佳龍:不用過度擔心台美關係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確定重返白宮,台灣國安團隊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局變化。而我國國安團隊在選後將重心放在研判川普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尤其聚焦在經貿領域的可能變動。同時也認為,中國很可能成為川普首波施政的主要施壓對象,台灣應把握此機會調整供應鏈結構,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同時加強與美方的經貿合作。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有國安官員表示,在評估美國選後局勢時,中國因素不容忽視。回顧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多期間,台灣經歷了歐巴馬、川普和拜登三個美國政府,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台美關係都呈現持續升溫的趨勢。該名官員認為,尤其目前的國際戰略結構並未因美國大選結果而改變,中國仍然是民主陣營面臨的主要挑戰。儘管美中可能加強溝通以管控風險,但美國政府不會因為執政黨派的改變,而對台灣的支持產生變化。報導中也提到,川普在競選期間時常批評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是項錯誤政策,並多次提出「保護費論」引發台灣社會關注,但台灣政府各部門對美國政黨輪替仍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報告時就表示,對台美關係充滿信心,強調雙方不僅理念相近,更是利害與共的關係。針對半導體議題,林佳龍認為,雖然缺乏進一步補助可能影響供應鏈在美國的發展,但美國的補助政策本質上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相信選後各項議題都會回歸務實面向。除了民進黨外,國民黨也積極展開對美工作,在美國大選結束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立就派副主席夏立言、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赴美,期望在川普組建新政府團隊期間,搶先與潛在閣員建立聯繫管道。國民黨黨務高層透露,朱立倫計劃在明年6、7月親自訪美,拜會美方官員及國會政要,展現國民黨對台美關係的重視。國民黨將持續維持「對話與國防並重」與「親美、友日、和陸」的外交主軸。而在今年大選前隨團赴美的智庫副執行長凌濤分析,未來台灣可能會面臨國防預算增加與矽盾效應的挑戰。他建議賴清德政府應高度重視這兩個議題,更強調過去民進黨比較親近拜登所屬的民主黨,現在需要為與共和黨合作做好充分準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75238/sm-c5ad5d8c5610947d7ca13924a10b82eb.jpg)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12月完工傳拜登川普同框 專家:未來2奈米1奈米恐怕也將落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美投資最新動態,據科技網站Wccftech報導,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與總統當選人川普,很有機會同框,共同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12月的完工典禮。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是2021年間,拜登政府將半導體生產帶回美國本土的重大里程碑,特別是蘋果和輝達等美國企業對先進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的情況下。鑒於川普明年上任總統,這場對美國及其晶片產業具重大指標意義的活動,兩人很有可能共同出席典禮。先前川普在競選期間曾砲轟晶片法案,認為只要課徵關稅,晶片商自己就會前來免費設廠。然而全世界科技業正關注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會不會加大擴廠,甚至把2奈米先進製程,提前在美國設立?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表示:「二奈米本來就是在規劃當中,不只二奈米甚至更先進製程,也將會在美國落地生根,有望在2030年出現1奈米製程,這本來就是台積電本身建廠的規劃。」柴煥欣表示:「川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能整個遷移到美國去,不單單只有台灣,南韓三星、日本甚至於歐盟的汽車產業,都會因為高關稅政策,被迫將部分產線遷移至美國。」據CNBC引述業界人士與專家的意見指出,川普如果上台,應會企圖修正晶片法案的部分優先事項與資金配置。全世界都在關注,川普的利刃會不會是世界的枷鎖,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卻令全球擔憂頭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4584/sm-ab78c5f9c0dc370ebe93e57a0449389e.jpg)
關注台美合作前景 立委籲外交部備妥川普政策應變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7日邀請外交部與陸委會,就「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美中台三邊關係及未來國際局勢發展之影響」進行專題報告。立法委員羅美玲針對美國未來對台政策,特別聚焦在川普新政府對於貿易、經濟合作及安全承諾的延續性,質詢外交部的應對策略。外交部長林佳龍回應,川普新政府的政策尚在成形,外交部將持續觀察,並確保我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穩固地位。羅美玲表示,川普上次執政時,美台貿易談判一度停擺,這與拜登政府主導下,台美於2023年達成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進展形成對比。她指出,川普的政策風格與拜登不同,對台政策難以預測,且可能強調利益交易,甚至要求台灣增加對美軍購或投資。對此,她擔心台灣是否會因此成為美中談判的籌碼,並呼籲外交部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動,以確保台灣的利益不受損害。林佳龍回應,川普新政府的政策尚在成形,外交部將持續觀察其人事與政策方向。林佳龍部長強調,「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第一階段協議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宣布實施;第二階段談判也在穩步推進,台美雙邊貿易合作基礎穩固,將持續努力確保台灣的經濟利益。此外,針對避免雙重課稅等議題,外交部也將持續爭取美國跨黨派支持。羅美玲提問,川普先前接受訪問時,質疑晶片法案對外國企業的補助政策,學界也推測他上任後可能調整對台積電等企業的補助方式,未來晶片法案內容是否會有變動?林佳龍強調,美國對台積電等企業的補助,並非純粹為了台灣的利益,而是考量美國自身供應鏈的穩定需求;在川普政府可能調整政策的情況下,外交部會密切留意美國相關政策動向,以確保我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穩固地位。羅美玲委員總結指出,川普上任後在台美關係上的政策走向需慎重評估。她提醒外交部面對美中台關係可能的新變局,不僅要防止台灣成為美中談判籌碼,更須積極維護台灣在國際上的供應鏈優勢與軟實力競爭力。林佳龍則回應,外交部已做好充分準備,並將持續關注川普新政府的政策發展,確保台灣的國家利益與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74553/sm-563b7fc421f11656cd948ebda09033ec.jpg)
川普恐取消補貼逼台積電赴美? 郭智輝:大陸台商影響較大
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對台灣半導體業屢次發表不友善言論的川普當選,外界擔憂台灣經貿將受衝擊。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表示,他認為全球都會被多課關稅,晶片法案也不只有台積電受惠,若一視同仁,對台灣影響不會太劇烈,但對於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商,就要多留意。郭智輝表示,川普的政策,若是對全世界的國家都漲10%關稅,這個對台灣應該影響不會非常劇烈,但是對在中國的台商可能影響比較大,因為他對中國要課60%的稅,所以在大陸那邊生產影響比較大。郭智輝表示,對台灣產業來說,關稅只是其中一個變數,生產銷售行為還是要看市場需求,政治影響只是一時的變異。記者追問是否會因此加速台商回流,他說「你的看法非常正確」。外界擔憂台積電是否會被刪除補助、被迫將最先進製程移到美國,郭智輝表示,法律規定的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就會改變,晶片法案還會影響英特爾等美國業者,不會這麼簡單撤銷;根據中華民國的法律,有技術保護法在,現在2奈米還不能到國外去生產,後續仍要經過投審會審查。至於先前郭智輝在立法院提到「雲豹能源為炒股,講很多不該講的話」,雲豹能源6日表示,公司財報均為公開資訊,對此說法深感沉痛與遺憾。郭智輝7日加碼表示,雲豹是在6月21日公佈這訊息,報紙也這樣登,然後股票就上漲一倍,這種事情大家可以判斷。 對於媒體報導,有外商在台灣經營綠能受阻一事,郭智輝表示,經濟部與行政院、法務部十月時曾一起到台南,宣布我們會全力防止、全力打擊犯罪,當開發商有遭受到任何不法的威脅,趕快跟我們聯絡,我們絕不寬恕這種不法的行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4503/sm-ed1ded0ac033979aecd9606cf295bec9.jpg)
川普當選美股狂歡飆漲3% 台指期夜盤冷靜小跌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靴子落地,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確定當選,將二度入主白宮,且參議院也由共和黨也暌違四年來首度贏得多數,美國「紅潮來襲」,美股6日開盤前,三大期指同步上演慶賀行情,道瓊期更是飆漲逾3%,而台股經歷早上的積極反應後,台指期夜盤趨於冷靜、在美股開盤前小幅下跌96點,暫報23,223點。元富期貨表示,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明朗化,不確定因素消除,台指6日重新站回所有均線之上,日K拉出連四紅。本周另一個焦點是在美國聯準會將於8日凌晨公布的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將會降息1碼。期交所內商品也普遍拉回整理,小臺指期下跌52點、微臺指下跌55點、電子期下跌3.15點、小電子期下跌2.8點、半導體30期貨則是小跌11點;川普選前持續釋出不利台灣半導體業言論,在川普確定勝選後,台積電ADR盤前小跌逾1%,期貨夜盤也下跌10點,報1,055元,法人指出,後續「川普」投顧對半導體業及晶片法案相關言論,將成為關鍵變數。國外指數期貨部分,連結美股四大指數的期貨商品則普遍上漲,美國道瓊期貨狂漲727點,美國標普500期貨、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費城半導體期貨也分別勁揚67.25點、173點、4.5點,英國富時100期貨也大漲70點,報8,266點。而選舉不確定因素結束,市場避險需求減少,商品期貨出現大幅下挫走勢,黃金US期大跌95.3點、台幣黃金期重挫190點、布蘭特原油期貨則是下跌14.5點。永豐期貨則預估,在美國選舉開票當下台股加權指數維持震盪偏多,待塵埃落定、市場不確定性下降後,指數上漲機率仍較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71972/sm-cf2cc5e542aef95ceabdf3961034fe96.jpg)
台積電美廠良率領先台灣 突破本土製造里程碑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新廠良率甚至超越台灣同類晶圓廠,儘管先前因工人缺乏經驗而卡關,仍順利被視為美國政府推動晶片法案、實現半導體本土製造的一大進展。綜合外媒25日報導,台積電美國子公司總裁卡西迪(Rick Cassidy)23日在線上研討會表示,亞利桑那工廠晶片生產良率較台同級工廠高出約4個百分點。良率為半導體製造的關鍵指標,攸關企業投入晶片工廠的資本是否有機會獲得回報。不過對此說法,台積電僅引述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的說法表示,美國首座晶圓廠今年4月採用4奈米製程技術的工程晶圓生產,「成果非常令人滿意、良率非常好。」魏哲家強調,對於台積電和其客戶來說,這是重大的里程碑,展示公司強大製造能力和執行力。據獨立記者高燦鳴(Tim Culpan)引述匿名消息報導,台積電開始為其亞利桑那廠首位客戶蘋果(APPLE)生產A16晶片,產量「少量但具相當意義」。高燦鳴表示,台積電一期廠區第二階段完工後,A16產量將大幅提升,預計推動新廠在2025年上半實現目標。台積電生產全球約90%的先進晶片,拜登政府今年4月宣布,將透過晶片法案提供66億美元的補助金,以及最多50億美元的貸款,幫助台積電在鳳凰城建立三座晶片工廠。亞利桑那兩間工廠則預計於2025年和2028年開始生產,部分晶片法案資金將用於建造第三家工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57354/sm-0e0073c9a6f963ae5f00b007304f2237.jpg)
總投資額達3600億!台積電今舉行德國廠動土典禮 德總理蕭茲出席
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廠(ESMC)20日舉行動土典禮,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率團親自主持。德媒透露,德國總理蕭茲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都將出席,並發表演講,德勒斯登所在的薩克森邦總理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與其內閣5位部長等官員都將出席,這是薩克森邦史上最大筆的外國直接投資案,備受當地期待。台積電在2023年8月宣布,在德國與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和恩智浦(NXP)等合資設廠,共同在德勒斯登投資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提供車用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蕭茲和范德賴恩都會出席動土典禮,顯見德國高度重視台積電的投資,期望台積電投資後,能帶動周邊半導體的群聚效益。德媒《薩克森日報》19日報導,估計有150至200位嘉賓參加動土儀式,台積電的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幾乎一半來自德國政府。這一高額資金投入,得益於去年9月正式生效的歐盟《歐洲晶片法案》,該法案放寬了嚴格的補貼規定。該晶片工廠預計將創造2000個工作職位,自2024年起獲聘為ESMC總裁的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宣布,明年開始會有一項雙重任務培訓計畫,預計招收機電工程師和微技術專家,目前已組建一支20人的團隊,一半來自台灣的同事。劉佩真分析,歐洲的強項在於設備、車用供應鏈,原本英特爾也有意赴歐洲投資,但英特爾內部問題多,現在暫緩赴歐投資,歐洲半導體產業的自主製造不強、占比僅約7%,台積電設立ESMC後,可帶動群聚效益,歐洲期望2030年半導體自主製造占比,能一舉衝破20%,並藉此強化供應鏈的完整性。前外資半導體分析師、騰旭公司投資長程正樺表示,德國廠規模相較於台積電其他廠並不算太大,且以成熟製程28奈米為主,但對台積電布局歐洲市場、擴大車用半導體版圖很有幫助。不過,由於投資金額不算高,預料台廠受惠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