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管制
」 台積電 晶片禁令 AI晶片 美國 晶片管制傳「字節跳動」砸2200億元買輝達晶片 挑動美晶片管制敏感神經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大陸科技巨頭「字節跳動」據傳將在2025年斥資70億美元(約新台幣2293億元)購買輝達晶片,此傳聞引起市場注意,意味字節跳動找到方法突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晶片禁令。字節跳動已發展出自家的AI模型與應用程式,包括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豆包」,以活躍用戶數計算,11月約為6,000萬人,是中國最大的AI聊天機器人App。字節跳動積極進軍人工智慧領域,為輝達在大陸的最大買家,甚至是輝達在亞洲的最重要客戶,預料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硬體消費者之一。外媒披露,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一直與東南亞或其他海外資料中心營運商接洽,希望能率先在「境外」使用輝達的Blackwell晶片,預估2025年投資在AI晶片、資料中心、海底電纜等硬體上的資金將超過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52億元)的規模。張一鳴還向供應商保證,公司未來2年內的資本支出,將超過其他任何中國科技大廠。字節跳動在檯面上相當低調,鮮少就投資AI領域發表看法,最要是美中關係不佳,美國持續針對大陸晶片業設下限制,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眼中釘,另一方面,字節跳動旗下子公司TikTok在美國面臨強制出售令,恐再讓字節跳動成為狙擊的目標。現階段,美國針對晶片管制措施的漏洞進行補強,但防止「第三方市場」的效果有限,輝達也多次被點名違規轉賣先進晶片給大陸,但輝達屢屢否認此事,強調公司遵守美國政府的相關規定,責任歸咎於難以管理的黑市。目前普遍認為,字節跳動是使用美國法規的漏洞,在大陸境外的資料中心使用輝達晶片,不過對此,字節跳動不願回應媒體詢問要求,甚至稱報導不實,輝達同樣未回應相關問題,足已見此事的敏感程度。目前輝達的最大客戶為微軟,下單量超過48.5萬枚晶片,接著是字節跳動與騰訊2家大陸科技巨頭,排第四名的是臉書母公司Meta,但下單量僅微軟的一半,後續則是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及AI新創產業xAI,亞馬遜與谷歌緊追在後。
稅收超徵規模上修至5100億 史上第2大!
財政部11日公布全國賦稅收入,前11月整體稅收已經達到3兆57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36億元外,也已經超過預算數規模,俗稱超徵金額3377億元,達成率110.4%。財政部上修今年超徵規模4900億元到5100億元,可望創歷史第2大超徵規模。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影響稅收有利因素,為台股的交易量能維持高檔,證交稅表現相對亮眼;但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股利發放年減1成,不利綜所稅盈餘分配所得扣繳稅款。財政部分析,今年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落幕、不確定因素消失,台股受激勵、交易熱絡,不過,近來陸美晶片管制升級、外資做空,課徵關稅使通膨再起,導致台股震盪,後續跌深反彈與輝達表現佳等多空因素交織,使11月呈現量縮價跌,月底收在2萬2263點,較10月底跌558點,日均成交金額4314億元,年增幅24.3%,為2023年6月以來次低水準。近日通膨擔憂再起,台灣11日再度上演股匯雙殺,台股盤中大跌200多點,收2萬2903點,跌破2萬3千點關卡,成交量3289億元;新台幣32.45元開盤,盤中最低探32.511元、貶0.71分,楊金龍防線失守;金融市場靜待美國11月CPI數據出爐,不僅影響美股、台股年底前的走勢,也左右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與降息趨勢。國泰金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2.8%;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表示,市場要持續關注川普2.0的措施進展,可能帶來金融波動,不過,資金面仍是充沛,雖然金融情勢指數在「趨向寬鬆」區間內,但可能壓抑民眾消費情緒。據統計,11月證交稅收226億元,歷年同月的次高,年增率27.2%,僅低於2021年的11月稅收,連續19個月雙位數正成長,但幅度已經逐漸收斂。累計前11月證交稅收已經達到2646億元,是歷年同期最大規模,年增率49%,已經超過全年預算數559億元,證交稅表現相當亮眼。
台灣電價已與南韓相近 如再調整恐讓通膨更嚴重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台灣電價與東南亞、大陸相比有點偏高,如果再調整恐造成更嚴重的通膨,不排碳的核能可以打擊通膨、抑制電價,讓台灣的碳排降低,出口的產品碳稅也會降低,對於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有利。至於台積電出口大陸晶片管制,他則認為應該靜觀其變,也希望雙方早日達成共識讓管制早日落幕。中研院長廖俊智11日呼籲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的機會,童子賢出席2024綠色科技新創競賽頒獎典禮前面對媒體詢問,表示支持廖俊智的主張,因為每度不排碳的能源都很重要,不應該放棄。童子賢指出,近期大家見面都會談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影響,因為川普不理會氣候變遷議題,認為應多用石油、多賣天然氣,並主張不要綠能和電動車,但川普主張與悖離全球趨勢需再觀察,否則按其政見,不利減緩地球暖化。過去多次表示台灣的電價在全球偏低,但是歷經這幾年的調整,童子賢認為現在電價已經跟南韓在伯仲之間,相比東南亞、大陸甚至有點偏高,電是台灣百工百業基礎,再調整恐造成通膨更加嚴重。童子賢說明,台灣沒有生產能源,需仰賴進口,如果要防止地球暖化趨勢以及確保台灣的能源安全,更該考慮的是能源成本,不應讓民眾無法負擔,如果不放棄核二、核三廠,可以相對降低通膨。「最重要的是核能不排碳,符合減緩地球暖化的趨勢」童子賢說,雖然綠電也不排碳,但發電成本高,未來其他先進國家可能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碳稅,若有效降低排碳,對產業競爭力也有幫助。市場傳出,美國升級對大陸先進製程晶片管制,童子賢說,最近10年的國際環境比1990年時還要緊張,對抗全球化的方式就是把製造移回自己的國家,這叫反全球化,並非只有美國管制晶片,近期大陸管制無人機關鍵零件。在兩大經濟體的對抗中,台灣只能靜觀其變,希望減少摩擦,早日達成共識,讓全球回到經濟合作架構下。
台股重挫547點「台積電暴跌35元收1050」 股民分析:還沒跌完
台股今(12日)開低走低,盤中重挫超過500點,終場收在22987.77點,下跌547.87點。其中台積電下跌35元,收在1050元,跌幅逾3%,權值股聯發科和鴻海的跌幅也超過2%。有專家分析台積電利空,明年獲利恐出現5至6%的影響,可能還沒跌完,後市還有一波跌勢。華為研發的AI晶片「昇騰(Ascend)910B處理器」疑似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技術,引起美國關注,傳出美國縮緊晶片管制措施,台積電停止向中國客戶出貨先進經驗,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若規範發酵,將影響台積電5至8%營收,此事也讓台積電早盤暴跌30元,重挫近3%。此外,外資大增台股期指淨空單,飆破5萬口創新高,創下歷史新高,也引起股民擔憂,相關話題在PTT引發討論,「這次真的壓身家又破史上最高空單記錄了,尖叫聲!」、「外資空單準備血洗台股了」、「羨慕都不怕的勇者,果然該空手了,看不懂了」、「反轉?外資空單大增,還沒跌完」、「外資到底看到什麼了,一直空」。據《工商時報》報導,金控旗下期貨分析師表示,台股跟隨美國大選後行情連漲5個交易日,就目前位階而言,指數已經來到23500點之上,上檔面臨7月中旬高檔回落的大量套牢賣壓,短線不易一舉突破,研判以來回測試震盪墊高的可能性較大。至於台積電利空,目前市場仍在觀察進一步影響,許多投資顧問分析,台積電先金晶片需求強勁,流失的中國客戶可望由其他美系客戶填補,淪為最快情況的機率不高。不過,中國被列為出口管制對象,在此狀況下,台積電明年獲利恐會出現5至6%的影響。
台積電通知美國接獲詭異訂單 外媒爆料「中國試圖突破晶片管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台積電近日表示由於接獲詭異的訂單,推測有人試圖透過像台積電下訂,為華為生產美國規避出口的AI晶片。目前台積電也就此事已向美國商務部通報,根據《路透社》引述《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出口管制其中一個關鍵條款,舊式是禁止全球晶片製造商利用美國技術或設備來為華為及其產品生產晶片。這項管制自2022年生效,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軍事能力的擴展。自2020年9月中旬以來,台積電就停止向華為供貨,後續也沒有因此成為任何調查的對象。但由於《金融時報》曝光此事件,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其股價也因此下跌了1.5%。報導中提到,台積電收到一個類似於華為AI伺服器晶片「Ascend 910B」的晶片訂單後,就主動向美國商務部通報相關情況。Ascend 910B是一款用於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的AI處理器,其應用範圍涉及人工智慧技術和語言模型的開發,先前Ascend 910B曾由中國的中芯代工,但遭爆量率僅2成左右,產能難以擴大。而目前美國商務部與華為均未對這起事件對外界做出回應。
美組團明年1月赴竹科南科 助台廠了解晶片禁令「勿踩」紅線
美中科技戰僵持不下,美國拜登政府今年10月擴大對中國出口晶片管制。經濟部官員證實,美國規劃組團赴重點國家辦理國際會議。由於台灣是半導體產業重鎮,為協助台廠業者了解規範,預計明年1月在新竹、台南科學園區舉辦會議,向半導體材料製造、IC設計和設備等業者說明禁令最新細節,避免誤踩紅線。美國10月17日更新出口管制禁令,縮緊對中國出口半導體相關產品等規範,以彌補晶片禁令自去年底實施以來的關鍵漏洞,避免中國獲得先進晶片製造工具與技術,若違反美國管制規定,企業未來產品出口至美國及金流等業務活動方面皆會受影響。經濟部官員表示,美國晶片禁令目前仍在預告期,更新的細節很多,將協助美方聯絡使用美國技術的台灣業者,規劃在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南科學園區召開說明會。透過說明會可以讓美國政府官員與半導體製造、IC 設計、材料和設備等業者直接溝通、面對面確認,現場也會提供問答 Q&A,避免台灣廠商未來誤踩貿易紅線。經濟部官員說明,我國業者需注意兩種出口管制,一種是國內針對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的規範實體清單,配合瓦聖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針對有武器擴散風險的國家地區進行防堵,更新軍商兩用清單,但軍商兩用變成軍用的影響範疇較小,對業者影響程度較低。官員補充道,美方組團赴各國與相關業者釐清疑義,台灣由於掌握先進半導體關鍵製造技術,因此是重點國家之一。美方預計明年1月訪台舉辦相關會議,也會赴他國辦理會議,包括日本、韓國等半導體材料供應、設備大國。
APEC峰會落幕…與美中互動引關注 張忠謀:想談的今年都談到了
APEC峰會落幕,張忠謀17日出席領袖代表國際記者會時指出,他跟美國總統拜登有相當多的互動,但沒有正式的雙邊會談,不過,與好幾位美國資深官員,包含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白宮主管《晶片法》的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都有相當多深入對談。據悉,話題觸及半導體與晶片。至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張忠謀則說沒有任何談話,也不曉得台灣代表團有無跟大陸有互動。張忠謀表示,這次會議跟逾十國有談話互動,內容方面,主要集中和平、經濟發展以及供應鏈韌性等議題,其中有些是關於半導體,「我想談的今年都談到了,沒有遺漏的」。據了解,張忠謀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進行會晤時,就談及台日間人員往來、青年交流及科技產業合作等正面進展,雙方均樂見包含半導體在內雙邊產業合作蓬勃發展,連結日漸深化。他並透露,岸田文雄表達對台積電在日本投資進展很滿意。岸田文雄也表達支持並鼓勵我國持續參與WHO、ICAO等國際組織、也鼓勵台日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共同貢獻國際社會,並重申重視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日方立場。針對曾有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及,美國護衛台海穩定有期限,期限就是半導體能不能獨立,張忠謀對此不加以評論,僅表示「只要看表面,就知道不是這樣子」。他隨後強調,「要在美國重新建立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事業,簡直是不可能,尤其在短期不可能。」那麼美國商務部想要重新在2030年活化美國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生產群聚,這會如何影響台灣和韓國?張忠謀說,對台灣或是韓國,當然都會有新的競爭,但坦白說,如果在產業,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競爭是無可避免。台灣跟韓國都已經經歷過很多競爭才達到今天的現況,競爭是很常見的事。他也重申,對於之前說過全球化已死,特別是晶片,目前他還是保持這個立場。談到美國《晶片法》,他認為「蠻浪費的」,因為美國《晶片法》是多年總計補貼390億美元,但台積電就是平均每年投資300億美元。對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端晶片管制一事,張忠謀說,事實上他是支持美國的,當然有沒有效是另外問題,但至少以台積電而言,會完全支持禁運。
NVIDIA疑繞開美國禁令 為中設計3款新高階AI晶片
據中國媒體報導,面對美國升級晶片禁令,輝達(NVIDIA)已為中國完成了三款新型高階AI晶片的設計,預計下個月量產。外界普遍猜測,此舉就是要再次避開美國政府禁止向中國出售高端AI晶片的禁令。據悉,輝達即將推出的三款新型高階AI晶片名為GX H20、L20 PCIe和L2 PCIe,皆基於AI晶片H100設計。外界普遍猜測,輝達此舉旨在繞開美國政府禁止其向中國出售高階AI晶片A800和H800的命令,黃仁勳近期來台,便是為了中國改版的新晶片,調整供應鏈而來。H100和A100是美國政府去年首次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中首批受限產品。為了避開禁令,輝達特別為中國市場開發並提供性能較弱的A800和H800作為替代方案。然而,美國在10月中旬祭出新AI晶片管制政策,嚴格控制輝達部分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800和H800兩種產品銷往中國,導致AI股供應鏈包括鴻海、緯創、廣達、技嘉全數有壓。有消息稱,此舉造成輝達手上價值50億美元的訂單受到影響,相當一部分可能被迫取消,主要涉及中國企業。不過,當時就有廠商預期,該公司早已為中國研擬新的「改良版」AI晶片,預計本月將發佈,輝達的中國客戶可能在數天後收到這些AI晶片。供應鏈消息指出,相較於先前H100,這次輝達重壓的H20新晶片在半精度(FP16)的性能將低於150 TFLOPs浮點運算,效能明顯低於輝達主流解決方案、華為Ascend 910B的替代方案。且由於CoWoS封測封測產能限制,H20已針對CoWoS的設計進行修改,預期下個月將啟動量產。看好輝達將在中國市場強勢回歸。
美擴大晶片管制 傳半導體巨頭AMD中國廠裁450名員工
美國上周擴大對中國晶片管制後,受此影響的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在中國上海的研發中心傳出將開始進行裁員。有中國網友爆料,人數達到450人、比例約10至15%,其中顯示卡技術部門(RTG)部門是重災區。此外,美國EDA巨頭新思科技(Synopsys)的中國公司也傳將宣布裁員。據科技媒體芯智訊上周五(20日)報導,有網友爆料稱,AMD將開始在中國裁員10至15%,即300到450名員工左右。這次裁員的重災區是AMD的Radeon系列顯示卡技術部門,而據AMD第二季財報,顯示出淨利低於去年整整94%,可能也是招致這次大裁員的成因。而員工賠償方案據說為N+4,或N+7(就是依年資再加發4個月或7個月薪水)。中國是AMD在海外最大市場,2022年AMD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52.7億美元,占總收入22%。而AMD上海研發中心成立於2006年,是除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員工總數約3000人。主要負責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和加速處理器(APU)等產品設計開發和測試,曾為AMD貢獻不少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據內部人士爆料,AMD上海研發中心內部的會議室25日都被人力資源部門預訂完,此舉被視為裁員前兆。報導稱,10月17日,美國再度升級限制,使更多的輝達和AMD的GPU產品被列入管制,直接影響到AMD在中國的相關研發工作。在此背景之下,傳出AMD將在中國進行裁員的消息並不意外。此外,作為全球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巨頭,新思科技也傳出召開全員大會,預示可能會有裁員動作。新思科技自1995年在中國成立公司,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武漢、西安、南京、香港等城市設立機構,員工超過1500人,擁有完善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體系。報導稱,美國的相關限制對於新思科技的影響主要在於,無法向已經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例如華為海思等)供貨,這也確實對其業務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在越來越多中企開始加入自研晶片所帶來對於EDA的更多需求下,影響程度還是相對有限的。
外媒:美荷聯手加強對中晶片管制 限制ASML出口維修服務
隨著美中競爭局勢緊張,近期荷蘭與美國政府將對全球最大曝光機廠商艾司摩爾(ASML)祭出更多限制。據彭博社引述美國政府匿名官員報導,荷蘭在6月份推出的新法令,要求ASML須先獲政府許可,才能為受管控的設備提供維修和備件服務;美國則將限制ASML販售深紫外光(DUV)設備至約6家中國工廠,包括中芯(SMIC)。根據報導,拜登政府將援引「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對中國半導體企業進行限制。FDPR規定若外國設備供應商的產品含有美國零組件,即使占比很低,美國政府仍可限制銷售。根據報導,荷蘭最新規定從9月開始,禁止ASML在未取得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出口DUV微影設備到中國。美國也禁止ASML在未獲其允許下,向中國六間廠商出售舊型的DUV曝光機,消息人士指出其中一間廠商是中芯國際旗下的工廠。先前川普政府便是引用相同規則,針對華為限制相關技術出口,使該公司數年內在智慧型手機和5G相關設備市場失去競爭能力。因此中國半導體企業在遭受FDPR同樣待遇後,預計數年內將嚴重影響中國半導體的各項開發與生產計畫。半導體研究公司SemiAnalysis創辦人帕特爾(Dylan Patel)表示,荷蘭跟隨美國腳步,不希望中國擁有生產最先進半導體的能力。若中國半導體企業無法獲得荷蘭的曝光機設備,將在全球的先進邏輯和記憶體晶片市場中,處於劣勢。帕特爾認為,新管制將大幅限縮中國晶片業者未來的計畫。他們將被迫延後、甚至取消某些較先進製程技術的開發計畫。報導指出,新的美荷聯手管制措施,除遏制中國升級晶片製造能力以外,一定時間後,也可能削弱中國企業在相對先進晶片方面,建立起的現有產能。主因為中國國內能提供維修服務、或替換外國設備零組件的選項較少,而ASML在關鍵的DUV設備又幾乎是壟斷地位。
疫控鬆綁大利多2/就跟著習近平政策走!新舊經濟雙尬 槓桿型陸股ETF報酬率逾3成
隨防疫鬆綁,中國ETF重獲市場青睞,國內上架的25檔中國ETF中,以「中信中國50正2」一個月報酬率34.54%的績效居冠。「正2陸股槓桿型ETF跌深現在雖看漲,吸引很多投資人入場,就長期投資策略來說,還是要緊跟著中國政策走較宜。」群益投信ETF經理人洪祥益告訴CTWANT記者。目前國內新台幣計價的中國ETF,主要追蹤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的中國境內A股指數,包括上海綜合指數(上証指)、深圳成指、滬深300指數,MSCI指數則是追蹤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從ETF名稱就可知道是追蹤哪個指數。」洪祥益表示,「舊經濟」以金融股、地產股為主,例如中國平安(保險),「新經濟」則指互聯網等創新科技公司,「例如上証、上証50、上証180、滬深300、中國A50等,多以『舊經濟』個股為主」,「中國科技50、深圳中小、深100,則是A股科技公司占比較高」,「以阿里巴巴、騰訊、京通等互聯網為主的,則有中國50、MSCI中國」。而近來人氣最旺的中國ETF,就屬「中信中國50正2」,一個月淨值報酬率近35%,在前五檔報酬率約13%到19%的表現中,遙遙領先。投資人還可以加碼嗎?尤其美中科技戰中,美國擴大晶片管制加上缺乏日本提供化學材料等,中國晶片及科技發展後勢難料。「股市愈跌愈用力買,但不一定跌多就會漲得多,是要在好的多頭趨勢回檔加碼。」洪祥益提醒,「中國政府執行政策堅定,因此要跟著政策走!」寧德時代電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圖為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圖/中新社)到底市場會看好哪一類股趨勢?「過去中國作後端產品,從20大會、五年計劃要發展高端科技,就是要突破美國卡脖子的問題。」他分析,「像是電動車的電池,寧德時代EV的技術為全球領先,還有太陽能、風力、儲能等新能源也是重點。」群益基金經理人張菁惠則以群益深証中小100 ETF(00643)為例,成分股科技含量較高,占比最高達6.86%的為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次高為立訊精密占比4.09%,還有開挖重要金屬鋰礦場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全球市佔八成的電池電解液大廠天賜材料、隔膜大廠恩捷都在名單中,「這一檔就是以『新經濟』發展趨勢為主的ETF。」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雖消費力降低,中國民眾的儲蓄金額則從2021年增加幅度1.4兆人民幣,來到2022年前十月的的5.4兆。」台新投信亞太部主管葉宇真表示,以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來說著墨內需市場,看好民眾儲蓄金額高、疫情解封的報復性消費,根據Lipper統計, 該檔新台幣計價近一個月來報酬率2.05%,美元計價的則為7.20%。葉宇真進一步說,近期港股反彈最為明顯,主要是港股可以作空,要回補空倉,而陸股A股是不能作空的,遂港股前十月跌深之後的回漲較上証指、深証指大。至於全部A股2022年三季度是盈利低點,A股盈利有望在低基數基礎上逐步回升;目前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11.3倍,低於五年均值1.2個標準差,且位於2016年和2018年的低點,今年市場估值下跌幅度過大,預期2023年有望回升。
美中晶片割喉戰1/不只台積電 還有這10大科技被列入美國關鍵報告
「國慶日魔咒」再度大大發威!台股11日一開盤就爆跌500多點,權值王台積電更是大跳水,終場跌掉36.5元,只因連假前美國對中國祭出新一波晶片管制,如同2018年國慶日後,台股狂瀉660點創紀錄,同樣有美中貿易戰及國安基金備戰等熟悉場景。「美國近期的晶片禁令動作有點出乎意料,現在的世界,幾乎所有東西都需要用到晶片,但當美國已設定中國就是最大對手,全球半導體產業都走到一個選邊站的十字路口,要不去中、要不就去美的兩邊化。」一位不具名的半導體廠商高層告訴CTWANT記者。而令台灣科技廠神經緊繃的,美國禁令清單上不只有晶片,「還有印刷電路板(PCB)、光纖、電子代工,下游的路由器、伺服器、交換器及液晶顯示器,電動車及電池等十大科技。」這位高層透露,這些全列在美國2月發布的《ICT關鍵供應鏈報告》中。讓台灣科技廠聞之色變的這份關鍵報告,其實是延續川普時代的抗中貿易戰,源頭則要追溯自2015年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為要從「世界工廠」晉身為「製造強國」,「中國製造2025」列出「三步走」:第一步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2035年達到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第三步,2045年中國建國百年時,進入世界製造強國,與美國並列,包括2020年16/14奈米製程正式量產,2025年半導體自製率七成等目標。前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當時的制裁清單就挑明對著「中國製造2025」相關技術。(圖/CSET提供、新華社)這個計畫,在川普2016年選上美國總統後,被視為「挑戰美國霸權」,從而在2018年啟動貿易戰,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當時的制裁清單就挑明對著「中國製造2025」相關技術。隨後,這項計畫從中國媒體及兩會工作報告中登出,但美國抗中力道絲毫未減。美國重要智庫CSET(美國科技安全智庫)2020年4月就發布了一份重量級報告「AIChips:What they are and why they matter?」明確提出抗中戰略就是:鎖定AI晶片。這份指引著美中科技戰略的報告中提及,人工智慧(AI)將是國家安全重要的一環,但AI系統難被限制,除了硬體,也就是AI晶片及製造設備等,而這些供應鏈集中在美國,美方若要控制AI技術發展,可從出口政策做限制。AI晶片有GPU、FPGA、ASICS等三類,而使用7或5奈米的最新晶片效率比舊晶片好上33倍,而中國在AI晶片設計及製造上,仍倚賴美國,例如Nvidia和AMD,以及晶圓廠台積電。總得來說,這份報告指出,中國缺少AI晶片供應鏈中和新技術的發展,而美國及盟友國的競爭優勢大,AI晶片技術及相關發展及應用極具關鍵戰略價值,接下來,就看如何運用這些優勢。據此,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制裁華為開始,2020年又制裁中芯,還不足以對抗「中國製造2025」,尤其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開,中國等陸續封城,導致供應鏈中斷,引爆全球晶片荒,加深美國意識到晶片供應鏈掌控上的脆弱與不安。因此拜登當上美國總統後,「川規拜隨」,2021年2月就下令研究ICT關鍵供應鏈,一年之後的2022年2月提出了《ICT關鍵供應鏈報告》,仔細盤點全球供應鏈,今年直接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台灣有十大科技也入列。拜登上台後所推出的晶片法案也是延續川普時代的政策,要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目標,甚至還加大制裁力道。(圖/翻攝自SOSOrdi.net Entraide informatique臉書)先是8 月9日先通過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助晶片廠商在美國設廠,自建半導體供應鏈,聯合台韓日組晶片四方聯盟;與此同時,今年初先通知EDA設備商出口中國禁令,8月底限制Nvidia及AMD的AI及GPU等高階AI晶片不得輸出中國,10月7日端出規模更大的新一輪管制清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從點到面,這次全面圍堵,這當中有三項重點,一、禁止高階晶片出售中國,二;禁止相關技術流入中國,三、禁止美國人(含持有美國護照的中國人)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工作。「這等於是把產品、技術、人才一起打,因此,英國倫敦金融時報形容美國要把中國『打回石器時代』,「晶片戰爭已沒有回頭路,台灣受到衝擊會最大!」謝金河說。財經專家黃世聰則表示。「美國禁止高階晶片輸美,對『中國製造2025』影響很大,這讓中國的半導體技術被限制在某種層次,讓中國技術停滯,也會讓中國壓力更大。」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指出,近年來中國的科技技術崛起發展讓美國人嚇到,讓美國為了保持領先,才會使出這樣的手段,「美國禁令將決定權掌控在商務部手中,就像蝴蝶效應,關鍵是美國審核的嚴格程度。」一位法人告訴CTWANT記者,被列入關鍵報告的十大科技台廠,未來恐壓力重重!半導體設備廠成為最近受到最強烈管制的產業,其中龍頭廠ASML也宣布,將根據拜登政府的新規範,停止對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圖/ASML提供)
限空令失效? 台積電尾盤下殺至395元 台股重跌270點收12810
儘管金管會11日宣布擴大限空令,仍擋不住台股跌勢。台股今(13日)開高走低,大盤急轉直下,慘跌超過130點,萬三大關失守,台積電收盤跌2.5元或0.62%至395元,台股收盤則跌至270.51點收12810.73點,創2年來新低。台股開盤後台積電雖最高彈1%至401.5元,然金融、航空壓盤,指數低於平盤附近弱勢震盪。台股失守萬三大關後,台積電漲勢一度回到400元下方,航空雙雄則殺跌停,傳產、水泥、金融及觀光飯店壓盤。中午12點過後,台股跌幅擴大到1.4%,超過190點,盤中最深跌到12889.22點,台積電則新漲06.2%或2.5元回至400元,長榮、華航跌停,金融、傳產及航運齊殺,觀光股集體跳水。下午1點後,台積電再收斂漲幅至398元,台股下殺超過260點,最低至12812.75點,而台積電收盤跌0.62%或2.5元至395元,台股終場重挫270.51點收在12810.73點。另外美國昨晚公布的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幅0.4%,比市場預期的0.2%更強勁,暗示聯準會為遏制通膨將有更多升息。加上美國將公布通膨數據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投資人觀望美股小跌作收。美股週三收盤,道瓊跌0.1%,來到29210.85點;納斯達克跌0.09%,來到10417.10點;標普500跌0.33%收3577.0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0.9%,來到2198.60點。此外,週五美國將發布9月零售銷售數據。摩根大通、富國、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全球4大銀行,均將在本週五公布財報。法人也提醒,台股保守氛圍仍在,加之目前成交量能萎縮、各期均線偏空排列,和考量美對陸祭出更嚴格晶片管制、俄烏戰爭可能升級,預測台股仍有下探壓力。
華為「至暗時刻」晶片斷供 無翻盤計畫手機業務恐退場
美國政府對華為祭出的IC晶片斷供禁令15日正式生效,包含台積電等公司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被喻為華為「至暗時刻」。據大陸《證券時報》從華為產業鏈方面了解,華為目前並沒有B計畫,後續可能從高端手機降維轉戰至汽車、OLED螢幕驅動,並搭配軟體、手機周邊產品來補洞;另接觸華為高層消息也傳出目前恐無具體對策,主要還是尋求國產替代方案。雖然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14日強調,高端手機Mate40會如期而至。但從現實面來看,在未有高端晶片取代方案前,等到華為庫存耗盡而美國禁令未放鬆或解除,華為恐怕只能退出手機業務。甚至也有經銷商透露,現在華為手機要拿貨已變很難,除非同步搭配手錶、平板、耳機等產品,若從週邊拿貨,價格又高出幾百至幾千元人民幣不等。美國去年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黑名單後,5月15日祭出進一步手段,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來保護美國國安,等同升級對華為的晶片管制。在此禁令下,台積電等公司如要為華為代工晶片,將需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執行,另包含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也都表示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雖然美國方面給了120天的緩衝期,華為在這期間也大量備貨儲貨,但晶片斷供仍舊到來,從9月15日起正式啟動。由於在高端晶片方面,比如7奈米、5奈米等,陸企仍難以媲美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因此華為高端手機必然受到影響。據了解,由於之前備貨充裕,華為手機業務至少可以支撐到2021年第1季。至於華為的核心產品海思「麒麟」處理器,目前華為依舊沒有放棄。但之前華為海思只負責晶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等其他環節基本由台積電等公司完成。雖然海思已加速轉型升級試圖打造完整的晶片產業鏈,擺脫對美技術設備依賴,但面對技術門檻與光刻機設備等難題,短期難以解決。同時華為晶片斷供也對合作夥伴造成一定影響。華為長期合作高層也透露,公司長期與華為合作,產品採用的底層晶片一直是海思,現在公司正尋找接觸新的晶片替代通路,以確保業務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