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移動
」 電動車 電動機車 補助 AI 鴻海IDC:大尺寸面板10月衰退16.8% 明年Q1「這因素」淡季不淡
IDC國際數據資訊4日發布「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表示2024年10月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衰退高達16.8%,預計今年第四季難以扭轉,但有鑑於明年上半年的美國可能再次對中國的商品加關稅,有望推動2025年第一季需求成長,淡季不淡。IDC數據顯示,電視顯示面板出貨月減7.7%,顯示器面板月減17.7%、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月減28%,平板電腦顯示面板則月減13.9%。IDC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大尺寸顯示面板經過2024年第三季旺季備貨週期後,於2024年10月面臨大幅度需求修正,預期2024年第四季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季出貨亦將面臨衰退。但陳建助表示,有鑑於2025年上半年美國有可能再次加徵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加上2024年11月起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需求持穩,甚至部分入門規格的需求已開始增加,預期2025年第一季大尺寸顯示面板季需求有望成長,淡季不淡。另一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公布的11月上旬面板報價,也顯示大尺寸電視面板已連二月持平止穩,因大陸「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發威,有效帶動電視銷售升溫。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表示,第4季進入傳統淡季,但在大陸政策刺激消費下,預估友達面板事業營收與去年同期相當,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兩事業,也受總體經濟和季節性需求的影響,展望2025年,在同業「按需生產」與商用機種回溫,預期換機潮帶動下,對明年產業供需相對樂觀。群創(3481)也預期,大陸「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政策,可望讓電視面板價格持穩,第4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7%至9%,平均售價(ASP)季減3%以內,但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增17%至19%。IDC數據顯示,今年10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仍以京東方第一,占整體出貨34.4%,第二名是華星光電的14%,第三名是樂金顯示的11.7%,台灣的群創光電占11.3%,友達占8.6%。投顧預估,群創第四季營收將季減4.4%、至530.5億元,但有業外的售廠處分利益,預期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達1.46元,推動2024年正式轉盈。群創在4日盤中以15.45元撐平盤,友達則是小跌0.94%、約15.85元。
資策會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趨勢 2024 STI TECH DAY 引領企業導入生成式AI應用
為協助企業善用AI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優勢,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資策會軟體院)於今(7)日舉辦 2024 STI TECH DAY ,並首次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與趨勢」,預測邊緣AI (Edge AI)、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人工智慧代理人(AI Agent)、虛假訊息檢測(Disinformation Checking)、企業大型語言模型(Enterprise LLM)等十大AI關鍵技術,技術預測是科技管理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領域,因此資策會軟體院以國內角度,銜接世界並落地化需求,結合資策會MIC,發布了屬於台灣的「十大AI關鍵技術與趨勢」,例如先進AI在工業自動化、智慧城市、智慧移動、智慧醫療等行業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智慧城市中AI可以實現即時交通管理與環境監測,提升城市運作效率。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圖/資策會提供)。資策會軟體院舉辦2024 STI TECH DAY,邀請中華電信研究院前瞻科技研究所汪世昌所長、日本電氣通信大學曾我部東馬教授、Open Data聯盟鄧東波副會長、Vpon 威朋大數據集團劉又瑜台灣區總經理等20位產官學研重量級專家針對AI數據交換、生成式AI,以及前瞻學研網絡如何影響產業發展進行探討,吸引超過250位產官學研各領域菁英報名參與。資策會MIC王義智主任也提到,依據CB Insights資料,全球生成式AI投資金額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4億美元;此外依據創投紅杉資本預測生成式AI成熟的時間點,AI要趕上人類創作內容的能力,預計會落在2030年左右,屆時,受衝擊的領域將從目前的文本,轉換成影視、設計等內容。其中資策會觀察企業發展AI之關鍵課題:數位風險管理;在總體環境的多方面影響下,企業發展生成式AI將衍伸三大需求議題,包含垂直應用資料隱私保護、改善大型語言模型幻覺以及模型客製化方案評估。資策會軟體院蒙以亨院長也提到,在全球數位化迅速發展的脈絡下,完善的跨國數據交換機制將大幅促進台灣軟體產業的國際發展,透過公私部門的可信任數據交換,可加速創新應用發展與生成式AI的巨量訓練數據需求。軟體院身負趨勢觀測、先進研發、技術策進三大任務,建立前瞻學研網絡,掌握前瞻技術發展趨勢,也發行STAR軟體技術年報,與學研單位共創技術主題合作,持續以第三方服務串聯企業與學研單位合作,協助企業建立生態系。
AI創新應用聯盟成立 電電公會李詩欽:背後推手有「這大咖」
外貿協會與電電公會在10月23日至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 (TAITRONICS)」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AIoT Taiwan)」,23日也成立AIIA聯盟。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的AI硬體排在世界第一,但軟體只在全球第25名,要推動科研專案、政府協助,讓台灣AI產業在未來4年內推到世界前三名。今年活動聚焦「AInnovation Now」,涵蓋「AI物聯應用」、「低軌衛星」、「新創動能」和「無人飛行器」四大領域,參展廠商300多家、使用550個攤位,規模較上屆成長4成,經濟部長郭智輝、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嘉義縣長翁章梁都到場,還有墨西哥契瓦瓦州(Chihuahua)州長María Eugenia Campos Galván、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Lutz Güllner等人,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陪同參觀。郭智輝在開幕式時特別點名無人機產業,已成世界趨勢,也是總統賴清德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而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到2030年將達8000億元至1兆元,今年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就是要集結國家隊之力,推動產業往國際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今年邀請到墨西哥的州長參與,與電電公會會員廠商接洽,他們也邀請台灣ICT、半導體等產業前往墨國投資,墨西哥是打入北美市場重要關鍵。李詩欽表示,台北國際電子展自1974年舉辦以來,已走過半世紀,見證台灣資通訊電子上下游和全產業鏈發展,在這段期間,台灣電子產業從零、走到全球領先,從台灣製造、到全球布局的日不落產業,明年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創新應用展,期待未來50年,再創台灣資通訊產業奇蹟。AI創新應用聯盟(AIIA)也於23日正式成立,李詩欽透露,這次能順利集結八大公協會,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以及多位產業界先進的幫助,期許在慶祝電子展50周年的同時,大家攜手為台灣下一個50年盡早規劃,合力爭取更好的未來。李詩欽表示,台灣過去比較偏ICT產業,但半導體占了很大部分,造成資源上的排擠,他認為應該多發起本土業者與ICT產業的融合交流,所以這次的「AI 創新應用聯盟」,不僅要加大投資本土新創產業,也會協助政府將更多算力留在台灣,供本土新創業者使用。AIIA聯盟會長徐爵民表示,台灣在AI及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是推動AI革命重要基石,聯盟將聚焦智慧製造、醫療健康、智慧移動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透過四大專案小組推動技術落地,建立強大的台灣AI生態系統。「AI創新應用聯盟」成員包括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 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
鬆綁法規迎AI浪潮 政院盼連結世界人才共促科技發展
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4國際半導體展」開幕儀式時表示,順應半導體及AI產業的迅速發展,政府未來將持續政府持續透過政策調整、法規鬆綁及新規範制定等方式,望建立具有台灣元素的AI時代;同時也積極培育大量優秀AI人才,打造優質的生產與投資環境,以接軌國際。「SEMICON Taiwan 2024國際半導體展」聚焦先進製程、化合物半導體、智慧移動等產業熱門議題。該展覽將匯聚超過1,100間廠商,並規劃多元主題專區與創新館,其中包含綠色製造概念區、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國產化專區、人才培育特展等。卓榮泰表示,為迎接AI浪潮,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延續前總統蔡英文所揭示的發展方向與策略提出「五大信賴產業」,其中半導體及AI為最重要的兩項產業。現今台灣已有非常良好的AI發展基礎,政府未來將持續學習更多AI應用,以導入政府部門及民間之中,與世界接軌。卓榮泰指出,政府於2025年度總預算已編列充足預算持續推動科技發展計畫,並且將持續透過政策調整、法規鬆綁及新規範制定等方式,希望建立具有台灣元素的AI時代。除打造優質的生產與投資環境,政府亦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培育大量優秀AI人才。其中「百億青年海外圓夢基金」鼓勵優秀台灣子弟出國學習更高深的科技知能,期盼學成返國後投入國家重大建設。同時也積極延攬全世界青年好手來到台灣,吸引世界知名大廠在台設廠,一起為AI產業發展共同努力。卓榮泰強調,中華民國台灣人民深知我國在世界供應鏈上的責任重大,而全球半導體產業即將進入「黃金20年」,不論未來的時間有多長,只要世界需要台灣,政府一定會擔負起重責大任,與國人一起努力迎接AI浪潮,並與世界各國建立更多連結與合作,共同培訓人才、研發新科技、促進產業發展。
形塑未來農業食品科技生態圈 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盛大啟動
台灣首個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 近日宣布第7屆正式啟動,本屆進入加速器的10家新創公司,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未來4個月的時間中,加速器將協助入選團隊進行全方位輔導,並共同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科技化、永續化升級。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2018年起啟動「好食好事加速器」,至今已加速55家新創團隊,今年更將鏈結策略夥伴,擇優投資優秀團隊,進一步支持創新發展。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表示,今年入選參與計畫的10家新創公司,展現出無比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期待結合專業輔導及市場資源對接後,團隊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為農業和食品產業帶來更多的變革。今年入選好食好事加速器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領域。(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放眼全球,各界對農業及永續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和資源短缺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根據美國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農業科技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以每年超過12%的速度增長,而永續科技則被視為解決環境挑戰的關鍵。好食好事加速器作為亞洲重要的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一員,致力引領此潮流,持續支持和推動創新企業的發展。好食好事亦持續連結新創企業、產業專家、投資人、研究機構和政府等資源,在台灣打造一個協作共好的食農生態圈。在本屆加速器中,累積的產業業師庫已達60位以上,並確認鏈結「SIC影響力投資」、「炙星投創」、「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等成為今年度加速器協力夥伴,不僅能夠促進新創團隊技術、知識、營運的成長,還能夠推動創新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使農業、食品科技成為整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好食好事加速器於開學活動舉辦業師專家交流餐會,助新創公司快速建立產業人脈。(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綜觀入選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好食好事加速器的多樣性和創新力。這些公司將在加速器的支持下,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經營能力,並拓展市場機會。今年入選團隊介紹如下:農業科技1. 悠由數據:透過衛星遙測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作物環境並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可持續性。2. 擎壤科技:致力於解決農業噴灑問題,透過銷售農用無人機硬體和建立農噴媒合平台,為農民提供最佳的耕種規劃。3.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全方位農業創新解決方案,以仿生地下灌溉系統提高灌溉效率,並提供有機營養液及微生物資材。農業循環4. 澄交生技:利用台灣農業資源開發保健食品,推動健康和永續農業。5. 循創生技:專注於黑水虻養殖,利用有機廢棄物創造環保效益和循環經濟,並將黑水虻製成有機肥料和畜牧飼料。6. 陽光娜娜生物材料:以香蕉假莖進行酵素取纖,再生成為紡織布料、人造皮革等工業產品。7. 馳綠國際:以咖啡渣、寶特瓶、農業廢棄物成為再生原料,作為環保鞋履及各項環保材料的解決方案。冷鏈物流8. 奇點無限:專注於智慧移動問題的解決,通過數學最佳化和預測性分析技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9. Gocochain:提供冷鏈物流的智慧保全服務,透過無線溫度監測器實現即時風險管理與數據透明化。餐飲與食品加工10.Plant Egg植物蛋-煎給能:兼顧環境永續且美味健康的植物荷包蛋。關於好食好事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是台灣第一家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使命是發掘和培育具備創新能力的農業食品科技新創企業,透過專業輔導、資源和市場對接,幫助新創企業快速成長。期待透過科技和永續的解決方案,有效應對農業和飲食供應鏈所面臨的挑戰,並帶動整體產業,為未來飲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動力,助台灣成為亞洲食農科技重要據點。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見:www.hao-shi.org。
COMPUTEX圓滿落幕 科技大咖加持吸引逾8萬人參觀
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7日落幕,今年展會規模成長顯著,主要是集結全球科技界大咖帶動四天展期間共吸引8萬5,179人次的資通訊產業買主及專業人士觀展,包括日、美、中、韓、港、星、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名列前十大來源國與地區。今年COMPUTEX 2024以「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為主軸,成功吸引世界級重量買主參與年度科技產業盛會,其中最受矚目的AI PC,包括宏碁與華碩分別展出旗下首款Copilot+ PC—Swift 14 AI筆電、Vivobook S 15,以AI技術翻轉PC產業,賦予更多創新想像。智慧科技在各場域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諸多汽車相關展示也出現在今年新增設的智慧移動展區,如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集結和碩聯合科技、公信電子、瑞相科技等多家大廠,設立汽車科技主題館,展出完整智慧座艙解決方案。而在先進通訊及網路產品區,則可看見台灣於前瞻通訊領域所扮演的要角地位與實力,如亞旭電腦與華碩攜手透過微軟Azure專用5G核心所開創的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和服務,普萊德則展示業界首創跨協議能源智慧管理系統「AIoT應用管理平台(NMS-AIoT)」。另一方面,元宇宙也是蓬勃發展的科技領域之一,見臻科技展示擴增實境裝置中的穿戴式眼球追蹤技術,優化整體沉浸體驗,而矽谷的XR/AI新創公司Aemass則藉由可攜式單一鏡頭3D錄影系統,以及具全球專利的3D雲圖與AI演算法技術,在今年COMPUTEX展現為XR提供真實內容的前瞻科技。
COMPUTEX明登場!6大AI主題出爐 「9科技巨擘尬場」亮點一次看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將於明(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隆重登場,集結全球1500家科技產業菁英參展,使用4500個攤位,預期將吸引5萬名海內外買主參與,規模更勝以往。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公會特於今(3日)舉辦全球記者會,向國際媒體展示科技創新能量,並暢談COMPUTEX引領的科技未來趨勢。記者會上,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算力是AI時代最重要的關鍵,台灣擁有完備的AI生態系統及豐富的人才資源,吸引全球客戶紛至沓來,尋覓理想合作夥伴。COMPUTEX致力於運算的創新,賦予人們前所未有的可能。」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將於明(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隆重登場,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公會特於今日舉辦全球記者會。(圖/貿協提供)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指出,「台灣的資通訊產業供應鏈有40年的研發經驗和信任積累,已被國際買主認為是最有效率、可靠、值得信賴的夥伴,是全球建構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最佳選擇。」COMPUTEX Keynote以「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為主軸,涵蓋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及創新等主題。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發表首場主題演講,為精彩周邊活動揭開序幕。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將於明(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隆重登場,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公會特於今日舉辦全球記者會。(圖/貿協提供)更多主講者包含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博士、Supermicro創辦人、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NXP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Lars Reger、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博士等全球業界領袖共同分享AI領域之趨勢與洞察。COMPUTEX Forum以「Let’s Talk Generative AI(生成式AI新賽局)」為主題,科技巨擘如NVIDIA、Google、Synopsys、AWS 聚焦 AI 應用布局,並由Micron、Arm、Seagate、Ampere、PHISON等大廠共同分享如何以硬體創新支援AI技術,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將於明(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隆重登場,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公會特於今日舉辦全球記者會。(圖/貿協提供)另一方面,2024年創新與新創展區InnoVEX匯集超過30國400家新創企業,以人工智慧、綠色科技、智慧移動、半導體應用為主軸,展示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今年也有7個國家館參與,包含比利時法蘭德斯館、巴西館、法國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館、日本館、印尼館、印度館等。新創育成加速器Garage+自全球47國共294件申請中精選出來自AI& Data、Digital Solution、Energy& Healthcare、IoT & Manufacturing四大領域的36家科技新創聯合參展。另外,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題館則以「科技助力綠色生態,創新引領永續發展」為展館特色,邀請國內外傑出新創團隊參展,展示前瞻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為綠色經濟發展注入永續新動能。ESG永續治理為全球產業刻不容緩的任務,COMPUTEX以實現展會綠色轉型為己任,致力推動永續環保理念,除了延續去年大獲好評的「攤位綠色插牌」與「Earth Mission APP」,今年更首度舉辦「展覽永續設計獎SustainableDesign Award」,鼓勵參展企業於攤位中融入3R(Reduce、Reuse、Recycle)精神,以行動響應綠色展會理念,串聯產業邁向低碳、低汙染、低耗能的永續未來。COMPUTEX演講日程如下:6月3日全球記者會暨 AMD 開幕主題演講AI正在掀起一場革命,迅速地重塑運算與科技產業的各個層面。蘇姿丰博士將探討AMD如何攜手合作夥伴在資料中心、邊緣及終端使用者設備突破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極限。高通主題演講PC產業正面臨一個空前的轉捩點,由足以定義時代的創新所推動,而時下的創新,將徹底改變我們未來與PC互動的方式。高通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將剖析推動產業發展迄今的趨勢與技術,更進一步前瞻,這些趨勢和技術將如何在生產力、創造力和娛樂領域帶領人類前進。Amon同時將展示使用者可從新一代PC中獲得的AI加速體驗,及實現這些體驗所需的技術創新。6月4日英特爾主題演講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將闡述AI如何在資料中心、雲端、PC,以及全球的網路和邊緣應用中開啟新的可能,並展示英特爾下一代資料中心和客戶端運算解決方案,將AI融入到開放式生態系當中,讓創新技術得以普及,實現AI無所不在。聯發科技主題演講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將探討先進半導體技術和連接標準如何使AI人工智慧無所不在。現今的AI運算讓使用者體驗更加個人化且直覺,而生成式 AI 更將持續形塑智慧移動、交通運輸、智慧家居、企業以及工業等未來發展。6月5日美超微主題演講Supermicro創辦人、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將介紹最新的人工智慧及領先的綠色運算技術系統,使客戶能建構應用優化的IT解決方案來管理任何基礎設施。恩智浦主題演講智慧互聯機器人的時代已經到來,與恩智浦半導體技術長Lars Reger一起探討未來世界的挑戰,以及一個堅實的技術框架如何為充滿活力的未來提供方向,並進一步加速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進步。了解能夠感知、思考、連接和行動的設備如何與非常完整的功能安全、資訊安全和最新的軟體定義開發相結合,從而改變生態系統。6月6日AI進化.開創自動化新局現代工業和樓宇自動化應用,已邁入先進分析與綜合能力的需求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於此發揮關鍵作用,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博士將介紹如何應用AI開發新型自動化應用,滿足實用且經濟高效之追求。
泓德能源攜星舟快充搶百億充電商機 總座:拼3年1千座朝IPO發展
看好電動車充電商機,智慧能源品牌泓德能源(6873)於2021年成立「星舟快充」提供全方位充電營運商服務,今年首度參與17日開跑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不僅展出由星舟快充提供從投資、選址、建站、營運、設備到維修的「一站式充電營運解決方案」,提供投資加盟及彈性租賃的合作模式,以及以TITAN為名的自有品牌「充電樁設備」與「充電專用園區」,同時與士林電機(1503)聯合展出,表達雙方合作表後光儲充解決方案的決心。星舟快充打造不同規模的充電站,有與連鎖通路合作位於市區內的站點,有鄰近交流道的複合式充電專用園區。(左起)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總經理周仕昌。(圖/泓德能源提供)台灣目標2040年禁售燃油車,因此積極拓展電動車市場,但要普及電動車,就得先布建足夠的充電樁,才能減緩車主的里程焦慮問題。觀察目前電動車數量,台灣2023年新售純電小客車2.4萬輛,總量為5.8萬輛;預估2030年單年銷售量將成長至11萬至18萬輛,總量則為52萬至71萬輛,等於路上每10台車就有1台是純電小客車,銷售占比達30至40%。而星舟快充目標今年裝設248座電動車充電站,泓德總經理周仕昌表示,「3年1,000 座充電站目標不變,未來也朝IPO發展。」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因應電動車銷量不斷提高,充電設備與相關服務也必須大幅提升,才能滿足車主需求。參考電動車的銷量預估,充電設備累計至2030年預計有146億至200億的規模,至2030單一年度,充電費用則預估有96億至130億的收入。泓德能源看好充電市場商機,成立星舟快充,展開「充電站建置與營運」、「充電設備銷售與保修」以及「充電站加盟與代管服務」。為加速全台充電網絡佈建,星舟快充已與台灣聯通、城市車旅、新光三越、全家、全聯福利中心等連鎖業者及通路商合作於全台設置充電站點。同時看準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潛力,推出「投資加盟」及「彈性租賃」的充電營運解決方案,降低業主進入充電市場門檻,針對擁有土地或營業場域的業主量身打造合作方案,提供充電站建置、代管營運、軟硬體設備和引流行銷等資源,共同搶攻電動車充電商機。星舟快充開放建商物業和系統整合商經銷設備,並提供安裝建置和彈性託管服務,使業主能專注於設備銷售,由星舟快充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自有品牌TITAN充電樁設備包含7kW輕型交流充電樁,支援藍芽網路及OCPP1.6J協定,適合家用及社區場域;180kW、360kW高效直流充電樁具高度擴展性,CCS1及CCS2充電規格可靈活配置,最多可容納6台充電終端,適合商用及公共場域。不僅如此,泓德能源將與士林電機在台灣成立合資公司,展開在地化生產與銷售通路合作,共同將表後光儲充解決方案應用在各種不同場域中。未來,雙方也將一起跨足國際市場,首要目標即瞄準日本市場,並與日本在地大型商社合作,共同開發表後光儲充解決方案應用場域。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接任MIH執行長 鄭顯聰曝光下一步方向
鴻海(2317)主導的MIH(MIH Consortium)開放電動車聯盟今(30)日宣布,4月1日起由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將擔任執行長,加速智慧移動產業革新,推動建立產業標準,拓展更多商機。MIH表示,聯盟自2020年成立至今集結超過2,700家會員,成為全球移動產業重要的交流平台,最初由蔚來汽車共同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在2022年發布Project X電動車平台計畫;接下來,為解決產業共性問題及制定電動車相關標準,將由鴻海科技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接任執行長。MIH提到,聯盟不以造車為主,而是以協助會員進軍電動車及移動產業為使命,未來會透過4大策略,包含制定標準,結合台灣資通訊(ICT)產業優勢,與會員及相關組織合作制定電動車相關的產業標準;建立平台,促進會員、國際產業組織和政府之間的交流及合作;對應需求,協助會員因應進入電動車及移動產業遇到的挑戰及拓展商機,幫助會員布局海外市場,爭取商機等來實現目標。而前執行長鄭顯聰則在臉書上分享未來規劃,「我將於4/1起帶領新成立的M Mobility踏上嶄新旅程。M Mobility致力於推動最後一哩的綠色移動,為B2B客戶提供電動化解決方案,並整合了EV和AI技術。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敬請期待,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將釋出更多M Mobility的訊息。」M Mobility為提供電動車模組、系統、整車的設計及開發、車隊及能源管理等軟體研發的新創公司,戰略投資者為印度資通訊(IT)服務巨擘Tech Mahindra,其目標市場包括日本、印度及泰國。目前M Mobility已與日本公司 Hakobune展開深度合作,Hakobune為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oration)新成立的公司,專注於EV及能源管理,為企業提供員工通勤電動車、工作場所的充電設備等服務。
AI TV大車拚2/電視產品持續長大 法人估面板雙虎第一季營運可望延續第四季
每年年底因為下游備貨需求已逐漸告一段落,原本就是面板產業的淡季,但法人分析,2024年有奧運、歐洲盃等大型賽事登場,加上品牌廠庫存去化結束,接下來新產品也將在上半年陸續上市,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等面板廠營運將開始回溫。其實從面板廠近期公布的2023年12月營收,友達為219億元,為去年第四季的高點,月增9%,年增率則達22%,也推升全年營收年增率轉正。群創12月也寫下去年第四季的高點,達187億元,月增7.5%,年增率達16.5%,也讓全年營收年減率由7%,縮小到5%。2023年下半年65吋電視面板報價。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經歷長達半年產能稼動率的控制,LCD電視面板庫存水位於2023年首季已回到健康水位,需求端則伴隨節慶促銷和漲價預期心理也開始浮現,並帶動電視面板價格自2023年3月起開始轉漲,以65吋為例,2月報價110美元,3月就漲到120美元。「雖2023年第四季報價受到品牌終端銷售不如預期而開始轉跌,但在面板厰快速反應,減少生產的策略下,跌價幅度仍受到控制。進入2024年第一季,雖然步入需求淡季,但面板廠持續透過大規模的減產與歲修計畫,成為電視面板供需反轉的契機。」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說。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去年12月指出,面板產業景氣已經在2023年上半年落底,第四季是季節性淡季,隨著2024年景氣將可望溫和成長,預期整體面板市場仍會有較2023年3-5%的成長。彭双浪說,雖然產業不會有很激情的成長,但是在人機介面應用等產品帶動下,相關面板應用仍會持續蓬勃發展。友達今年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參展CES,並獲得最佳創新獎。(圖/友達提供)群創總經理楊柱祥也同樣在去年12月表示,隨著高庫存及通膨等不利因素已逐漸落幕,2024年面板整體產業秩序應會開始轉好,加上又有全球性的體育賽事,以及AI PC等產品換機潮,預料2024年下半年景氣與市況將會轉好。同時公司也在積極發展半導體封裝等非面板業務,目標2024年面板及非面板的營收比重,有機會從8比2,變為7比3。而友達今年CES展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展出Micro LED終極顯示技術量能的全新智慧座艙,包括裸眼3D Micro LED儀表板、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等多項產品,重新定義智慧座艙,也獲得CES 2024最佳創新獎。群創則是展示包括Micro LED無縫拼接顯示器、車用顯示器、電競面板等。觀察友達及群創股價表現,友達前波低點為2023年10月下旬的14.95元,1月上旬來到19.7元;群創前波低點也是在2023年10月下旬,為11.35元,1月上旬來到15.7元。法人指出,2024年的面板產業,隨著通膨趨緩,加上第二季開始將有如奧運等全球大型賽事登場,有望帶動電視等終端產品需求,同時大尺寸的需求成長態勢不變,預估平均出貨尺寸可望較2023年增加1吋以上,有助產能去化。隨著面板報價中小尺寸已止跌,大尺寸跌幅也收斂,預料整體價格走勢將從2月開始翻揚,面板族群第一季的營運將持續走揚。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持續專注面板本業,並全面優化未來生活。(圖/劉耿豪攝)
美CES大展9日上秀 台科技廠傾巢打AI PC前哨戰
全球最大、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將於美國時間1月9日到12日於拉斯維加斯登場,預計今年的AI人工智慧和車用電子是重頭戲,包括聯想、戴爾、三星、LG、宏碁、華碩、微星、技嘉等全球筆電品牌,會在此一決勝負,成為2024年AI PC的前哨戰;啟碁、智易、中磊、合勤控、亞旭等五大台灣網通廠也會推出其5G、AI、WiFi 7及物聯網等新應用產品;面板雙虎友達和群創則是以車用顯示器參賽。主辦方消費科技協會(CTA)表示,預計2024年美國消費者科技產品的零售營收將成長2.8%,扭轉2023年衰退3.1%、2022年下降2.7%的頹勢。預計這次會有超過4000家科技廠參展,吸引約13萬人次造訪。去年底英特爾發表具AI功能的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後,主要筆電品牌廠已率先發布第一波AI PC;華碩也將於台灣時間1月9日、10日舉辦線上發表會,暗示有更多AI PC新品亮相;宏碁先前已發表兩款AI PC,預計會有電競與永續產品的新作;微星和技嘉則預告,會在CES亮相2024年度新品。國科會、國發會、經濟部、數位部今年也再度組成「台灣國家代表隊」,率領近百家新創前進CES參展,包括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數位醫療、智慧生活、智慧城市與環境永續、運動科技、智慧移動等。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日前表示,把台灣的科技推進到生活的食、醫、住、行、育、樂各個層面,這也是台灣未來產業要發展的方向,把硬體包裝完後、走進全世界人類的生活。
「智慧移動主題館」10/27前 將於 AIoT Taiwan盛大登場
隨著5G通訊的普及,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萬物聯網的應用服務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智慧移動環境將如何被重新定義?今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將在AIoT Taiwan南港展覽1館1樓,『智慧移動主題館』為您解答!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年偕同「AI on Chip產業合作策略聯盟」與「SDIA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以雙聯盟雙主題的方式設立「智慧移動主題館」,主題館邀請11家業者與單位展出「車用暨無人載具解決方案」與「SDIA智慧移動解決方案」,除了邀請IC設計及系統整合相關業者展現研發技術與能量,更打造應用場域,呈現顯示科技的完整解決方案,期能帶給國內外買主不同體驗。現在就為大家搶先曝光「智慧移動主題館」的2大展示主題吧!主題一:智慧車電暨無人載具解決方案 AI創造未來無限可能受汽車智慧化與自駕車技術發展影響,汽車將導入更多的車用半導體元件與AI相關技術。以晶片研發技術見長的奇景光電、耐能智慧與倢通科技,將展出車用相關晶片與AI解決方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達方電子,將展出一系列車用被動元件;全球汽車電裝配備大廠輝創電子,將展出車用雷達與ADAS感測系統。除了自駕車議題,無人載具應用市場亦持續成長,臺灣無人機應用技術的專業團隊航見科技,將在本次展出無人載具結合雲端服務系統之解決方案。(圖/主辦單位提供)主題二:SDIA智慧移動解決方案創新驅動滿足各式顯示需求智慧顯示科技已成為各產業人機互動應用的重要媒介,目前陸海空三大交通系統都已有應用相關顯示科技。例如友達光電看準電動車發展趨勢,打造出具備防水與高亮度顯示器的充電樁;台北捷運為打造全台首座「數位列車」,與群創光電合作導入36吋4K曲面拼接廣告面板;元太科技的新世代可變色電子紙薄膜,結合動態顯示的數位科技,今年也首度應用於汽車領域;以及銳視光電研發的航空顯示器與船舶中心研發的智慧航行輔助顯示解決方案…等,各種顯示科技的相關應用,都將透過主題館完整呈現。誠摯歡迎國內外專業買主與媒體朋友,於10月25日至10月27日蒞臨南港展覽1館1樓「智慧移動主題館」參觀,共同見證智慧移動新未來!
友達豪砸204億元收購德國BHTC 董事長彭双浪:致力成為智慧移動服務解決方案領導廠
友達(2409)今(2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董事會已通過並簽訂正式協議,將以企業價值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收購德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以下簡稱「BHTC」) 100%股權。將在取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以自有資金完成交割。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友達持續強化雙軸轉型的目標,深化拓展垂直場域,延伸建構生態圈的價值鏈。透過此股權收購案,整合雙方資源,發揮互補綜效,進一步體現友達落實全球化策略布局與完善智慧移動生態圈之決心,期望提升長期股東權益及創造企業永續成長價值。彭双浪指出,友達以世界領先的創新顯示技術為核心基礎,深耕車載顯示器領域已逾20年,為汽車產業高度信賴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因應全球電動車、自駕車蓬勃發展,汽車產業經歷快速變革,顯示應用扮演著最重要的座艙體驗角色。友達從面板、車用系統、結合感測與軟體服務等人機介面整合,逐步拓展至智慧座艙,致力成為未來智慧移動服務的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BHTC成立於1999年,為MAHLE Behr GmbH & Co. KG (下稱「MAHLE」) 與 HELLA GmbH & Co. KGaA(下稱「HELLA」)各持有50%股權之合資公司,專精從事車用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s;HMI)、車用空調控制系統(Climate Control)及電子控制元件等產品之研發、製造與銷售。BHTC具備一級供應商(Tier 1)能力,與國際OEM車廠有著深厚之合作關係,使其在人機介面市場快速發展之趨勢下具備絕佳優勢。總部位於德國利普施塔特(Lippstadt),於美國、日本、保加利亞、芬蘭、墨西哥、印度、中國大陸等地均設有子公司,員工人數約2,900名,2022年度銷售額為6.19億歐元,營業利益為1620萬歐元,EBITDA為7680萬歐元,稅後純益為900萬歐元。
友達重磅收購!砸204億買「德國BHTC」 彭双浪親上火線說明
友達光電(2409)今晚(2)在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已簽訂正式協議,並將以企業價值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收購德商BHTC(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100%股權。友達指出,希望透過此次股權收購案整合雙方資源、發揮互補綜效,落實全球化策略布局與完善智慧移動生態圈決心,期望提升長期股東權益及創造企業永續成長價值。本場記者會由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彭双浪、執行長暨總經理柯富仁親自出席,說明收購成立於1999年、由MAHLE(MAHLEBehr GmbH & Co. KG)與HELLA(HELLAGmbH & Co. KGaA)各持有50%股權之合資公司BHTC,其專精車用人機介面、車用空調控制系統,以及電子控制元件等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擁有世界領先資源及研發實力,具備一級供應商能力,與國際OEM車廠有深厚合作關係,為人機介面市場快速發展趨勢下,具備絕佳優勢廠商。員工人數約2,900名,去年年度銷售額為619.1佰萬歐元,營業利益為16.2佰萬歐元,EBITDA為76.8佰萬歐元,稅後淨利為9.0佰萬歐元。彭双浪表示,面對全球生態系競爭與產業鏈架構重組,友達與BHTC的結合將發揮最佳優勢互補綜效,「利用雙方覆蓋全球的營運據點、完整在地生產基地、頂尖的前瞻研發與工程服務團隊,加速串連各地汽車產業供應鏈與價值鏈,期能為全球客戶與夥伴提供卓越多元的創新解決方案」。友達表示,本次在雙軸轉型的策略目標、升顯示技術附加價值與的深化垂直市場應用併購交易,已獲得友達光電董事會決議通過,將在取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以自有資金完成交割。另摩根士丹利為本次友達併購交易之獨家財務顧問,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 LLP)為本次併購交易之法律顧問。
裕隆攜手LINE推「LINE GO」 一鍵租車、叫車、機場接送拚年底380萬會員
看準智慧移動趨勢,LINE攜手裕隆(2201)集團聯手推出「LINE GO」,首波提供「LINE TAXI叫車」、「租車」,與「機場接送」3大功能,建立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也讓LINE GO執行長陳泰成喊出,「年底會員數由360萬人增至380萬人、合作駕駛由1.3萬位增至1.4萬位」的目標。左起Line go技術長黃佩恩、Linego執行長陳泰成、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林群盛、裕隆集團金融水平事業 總經理 許國興、LINE台灣 董事長暨執行長 陳立人、LinePlus內容業務與新業務戰略全球高級副總裁姜玄玭、Line台灣企業戰略部副總經理唐欣、LineGo營運長鄭榮富。(圖/劉耿豪攝)TaxiGo 在2017年創立,結合Line及Chatbot(聊天機器人)技術打造的叫車服務,2019年正式更名為「LINE TAXI」;今年LINE TAXI邁向4週年,已累積用戶數360萬、合作駕駛數1.3萬位、累積完成趟次3,000萬趟的里程碑。裕隆集團與LINE聯手以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移動服務)策略為共同目標,將「LINE TAXI」改名為「LINE GO」開放平台,整合裕隆集團的線下資源與服務,包含格上租車的長租與短租服務、汽車價值鏈,並以LINE TAXI高頻次會員流量為基礎,加上透過LINE通訊軟體提供服務降低下載門檻。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林群盛在會後受訪也提到,「不管是租車、叫車只要透過1個APP,用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打造優勢,且預計未來每季都會推新產品。」針對「LINE GO」的上線,LINE TAXI叫車服務再升級,增加多元車種,包括豪華多元車、6人座多元車、無障礙多元車,加上近期剛推出的「寵物友善車」,與提供嬰兒座椅的「寶寶安心車」;同時,還有業界首創「AI 語音叫車(AI-Call)」,以 LINE CLOVA Chatbot 作為服務基礎,整合語音叫車功能、微軟Azure OpenAI服務,搭配 LINE Call Plus 語音服務,陳泰成表示,「使用者透過語音講出地址或是地標就可以。」陳泰成接著說,「我們也歡迎電動車主的加入,可以提供電動車駕駛更好的收入,增加進入計程車市場的動機。」未來將持續提升整體車隊的電動車服務比例。而面對出國需求增加,LINE GO更將「機場接送」服務範圍擴大,除了雙北機廠以外,更擴展至台中清泉崗機場、高雄小港機場,預計於11月上旬上線,甚至優先針對桃園國際機場推出「即時接機」。不僅如此,全新租車服務「自遊租」上線,目前上線1,700輛,預計年底達到2,000輛,林群盛提到「幾乎全部都是油車,大約100台以內是油電混合車。」其中還有4大優勢,包含24小時聰明租還,可原地租還、甲地租乙地,共有超過600個據點,預計年底800個,或至雙北超過100個特約停車場;其中,透過AI技術最快可20秒通過駕照審核,使用手機智慧取車、解鎖,並串聯線上支付;加上車況透明,可以將車輛資訊全揭露,包括內外車況,以及清潔消毒的狀況;最後是除了提供Nissan車款以外,還有「多品牌(國產車、進口車)、多車型(七人座、油電車)」用車選擇,引進VOLVO XC40小型休旅車等豪華車款,滿足各種用途需求。陳泰成也提到,「盼3年可以獲利。」
台綜院估運具電動化產值達3.9兆 SMAT籲政府推「333補貼政策」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今 (24)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攜手台灣綜合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中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 57 萬個工作機會。SMAT 理事長邱俊榮表示,「運具電動化」是台灣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 3 3」政策,包括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每輛3千元;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每輛 3千元,提高民眾綠色消費意願;交通部補助民眾電池資費每月3百元,在油電銜接的過程,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具的使用成本。邱俊榮坦言,截至今年第2季,全台共1,439萬輛機車,其中僅66萬輛電動機車,占比4.6%;從機車銷量來看,過去3年電動機車每年都沒超過10萬輛,市售比不到12%,因此台灣在推廣電動機車普及上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蘇漢邦指出,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推估,在2040年電動運具市售比達成100%政策目標的情境下,電動運具產業預計帶動3.9%的GDP成長率,整體產業鏈產值可擴張至3.9兆元,並帶來57萬個就業機會,創造新一波綠色就業浪潮,同時也逐步提高電動機車市售達722萬輛。蘇漢邦也提到,目前電動機車打入冬南亞新興市場,近年在地緣政治與國際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全球供應鏈區域化發展,東南亞國家逐漸成為亞洲製造中心,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估,2023年亞洲新興市場成長動能高於其他區域經濟體,也高於全球及先進經濟體,而東協為全世界最大的機車市場,對於總持有成本較低的電動機車購買意願高,具龐大的人口紅利商機。他建議政府加強爭取電動機車相關產品的關稅減免,同時結合新南向政策,透過「電動國家隊」赴東協國家投資。有望帶動整體電動機車向前、向後關聯產業的發展腳步,並降低跨國供應生產、運輸成本與政治風險。
政院明年編960億預算淨零 南部4工業園區換電動機車每台補助4千元
為了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先從機車排放廢氣下手,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活動時提前宣布,明年起將補助經濟部轄下南部4座工業園區,汰舊換新使用電動機車,最多每台補助4千元;而針對傳統機車行轉型切入電動機車領域,也有補助最多11萬元,預計全年編列1.5億元預算來進行,後續也會滾動性檢討。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24日發表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致詞時表示,淨零目標是全世界共識,今年政府在此計畫上預算為680億元,明年會增加到960億元以上,一步一步投入實現,而目前台灣最有成果的就是電動機車,除了使用者多,加上機車製造產業鏈完整,可以外銷出去;邁向東南亞市場進展不錯,希望可以推進全世界。王美花表示,台灣在2050淨零轉型路徑當中,機車是重要一環,可以解決市區空氣污染問題,目前經濟部最新的4年期電動機車補助計畫,將執行到2026年,購買電動機車可補助每台7千元,而針對全台超過2萬家傳統機車行,也希望他們轉型去做電動機車,鼓勵他們購買電動機車試乘車,以及相關的電腦補助工具等,單一機車行每年最多可補助11萬元,也呼籲車廠們共襄盛舉,給這些機車行更多銷售獎勵來推廣電動機車。王美花更提前釋出政策利多,宣布經濟部自明年起,針對轄下位於南部的4座工業園區補助更換電動機車,汰舊換新後有碳權2000元、空污2000元,可跟工業園區申請相關補助,由工業區的基金來負擔,等於是一台機車最多可以拿到4千元。
倚天酷碁「酷騎桌」接單50台等出貨 總座:券商洽購進駐看盤室
電腦創新週邊與生活智慧產品供應商「倚天酷碁」(2432)今(11)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鍾逸鈞表示能邊工作、邊運動發電的「Acer eKinekt 酷騎桌BD 3」受市場看好,甚至有券商積極洽談希望簽約,讓投資人看盤時順便運動、發電,更透露預告「自己的電自己發」將成未來趨勢「所有運動器材都要能發電,這是真正的綠電」。酷騎桌去年面世、今年第2季正式上市,每台2萬9888元預購熱烈,已經有超過50台在排隊等出貨。鍾逸鈞表示,與宏碁集團共享品牌、通路、售後服務等資源,終端客戶隨商業模式多樣推進發展,透過眾籌(crowd funding)、預購(pre-order)、經銷商掌握目標客戶,確保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另一個市場期待的倚天酷碁產品是「人工智慧賦能的微移動交通工具ebii」可望在9月開賣,鍾逸鈞號稱這是一台「越騎越順、越騎越懂你的自行車」,以台灣IT加上自行車王國兩大實力,這台智慧電輔車可適應騎乘者踩踏力道、 騎乘狀況以及偏好的輔助程度,提供三種騎乘模式智慧電池續航預測,旅程電力調度避免哩程焦慮。自動防盜系統,人靠近或離開時自動解鎖或鎖定,並在騎乘時後方有來車時即時通知。希望這類智慧移動EMOBILITY產品,能對營收貢獻三分之一。鍾逸鈞表示,倚天酷碁是成立46年的宏碁集團,旗下今年掛證交所創新板的小金雞,原是倚天資訊與酷碁科技兩家公司,自2021年6月起正式合併後即開始獲利,未來公司產品都圍繞AI+ESG雙軌策略,跟雲端結合蒐集數據創造價值、節能環保,甚至與去中心化區塊鏈連結。
市值破4千億!和泰衝破800元大關創新高價 攜手聯華林德啟動氫能車先導示範
國內車界龍頭和泰車(2207)16日股價收749元,直逼2020年7月歷史高點767元;今(17)日盤中股價直衝漲停,寫下814 新天價,市值也破4,000億,衝上 4445.9 億元。今年過不到一半,和泰汽車已引進品牌旗艦跨界Toyota Crown、新能源車Toyota Prius PHEV、以及今日正式開賣的Lexus 電動車 RZ450e。不僅如此,4月的國際智慧移動展,和泰也攜手工業氣體大廠聯華林德合作,首度對外展示最新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聯華林德已與和泰汽車簽訂「氫能車輛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以及「車輛租賃」合約。(圖/聯華林德提供)近日,聯華林德也宣布已正式與和泰汽車簽訂「氫能車輛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以及「車輛租賃」合約。藉由引進第 2 代 Toyota Mirai,使相關主管機關檢視加氫站現行法規,並落實氫能發展行動。聯華林德目前計畫今年內,完成在臺南樹谷園區加氫站的建置、並在2024 年初展開試運。除了乘用車以外,和泰汽車也預計於導入Toyota H2 City Gold 氫燃料電池巴士,傳遞綠色生活全新布局。聯華(1229)氣體總經理唐靜洲指出,集團引進於歐美等地成功佈建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低碳排氫氣等技術,可為台灣氫能戰略站穩腳步。
大咖卡位富鼎1/國巨鴻海加速垂直整合車用半導體供應鏈 「不想脖子被人掐著走」
一家股本不到12億元、年營收大約40億元的中小型IC設計廠,先讓鴻海(2317)、國巨(2327)合資「國創半導體」在2022年斥資以近30億元拿下30%股權,今年股東會董事改選,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等六位大咖更全面進駐。這間富鼎(8261)為何能讓大咖爭相卡位?「都是為了電動車!其實不管是個別公司,甚至國家,大家現在都在拚電動車,重點是這些關鍵零組件,必須要有自給的能力,如果都靠別人,就等於是讓自己的脖子讓別人掐著。」光寶科(2301)總經理邱森彬告訴CTWANT記者。法人指出,富鼎從消費性電子跨足車用市場,包括IGBT及碳化矽,完整技術佈局,正好補足鴻海及國巨在車用關鍵半導體元件所欠的一塊。電動車是鴻海3+3目標中的重點,2020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宣布創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90家廠商加入。截至今年4月,共有2624家會員。鴻海跟國巨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原國瀚半導體)這次將成為富鼎新董事會的主要成員。(圖/鴻海與國巨提供)為加速自建車用半導體工應練,鴻海於2021年5月與國巨合資成立「國瀚半導體」(同年7月更名為「國創半導體」),初期鎖定平均單價2美元以下的功率、類比半導體產品,隔年10月鴻海科技日就亮出成績,展示碳化矽在內的半導體元件產品,令當時尚未加入鴻海的「蔣爸」蔣尚義為之驚艷,今年4月在「智慧移動展」,國創也終於首度展示其產品「電動車散熱模組」。一位半導體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說,「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具有大電流優勢,而富鼎所擅長的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原本就是用在大電流的產品,像是家電等,因此切入電動車,是相當合適的,也符合鴻海跟國巨的發展藍圖。」1998年由鄧富吉所創辦的富鼎,主要生產高、中、低壓的MOSFET,應用在電子產品的電池控制系統,另外還生產IGBT(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可用在電動車的馬達逆變器,公司最大優勢在於產品規格超過千種。富鼎也在碳化矽(SiC)應用完成600V蕭特基二極體(SBD)、900V及1200V高壓MOSFET開發及投產,車用關鍵零組件布局完整。鴻海半導體事業群參加今年4月的智慧移動展,展示從長晶、IC設計到晶圓代工等產品。(圖/黃威彬攝)富鼎在2022年2月決定辦理35000張的私募,儘管一開始並沒有特定的應募人,不過因為富鼎在車用產品布局完整,讓市場就一度認為,鴻海有可能會去吃下富鼎私募,最後則是由國創認購富鼎私募。據了解,鴻海內部認為,以不到30億元能拿到第三代半導體的技術並不貴。至於國創半導體及富鼎的晶圓代工產能,鴻海也已布局好。「鴻海旗下的鴻揚半導體,就是之前併購的旺宏六吋廠,目前已轉型碳化矽晶圓廠,而由廣運及子公司太極所成立的盛新科技,鴻海也在2022年7月取得10%股權,目前六吋晶圓的長晶良率已穩定。」該半導體廠主管說。據了解,盛新的八吋晶圓也將在2年後推出。「國巨是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加上之前併購的基美及普思,另外富鼎正式成為泛鴻海成員後,讓鴻海跟國巨在電動車關鍵半導體領域,等於有了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長晶及代工,以及下游的MIH平台,兩年內就有了一條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一家電動車供應商高層這樣看。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預料將成為富鼎的新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照)法人指出,富鼎新任的董事候選名單中,富鼎董事長鄧富吉仍在榜上,最關鍵的就是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根據過往經驗,2020年6月國巨入主同欣電,陳泰銘就親自擔任董事長,進行體質調整,原同欣電董事長賴錫湖也留在董事會裡面,這次入主富鼎也是如此。此外,國創半導體總經理張嘉帥也同樣列入董事名單,「這說明鴻海未來將以國創半導體加富鼎,做為集團車用半導體的領頭羊。」這名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