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 AI![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94896/sm-c4e0aca9aa3d938186913320bd772f57.jpg)
AI影像識別技術助攻 機場通關效率大躍進
隨著國際旅遊熱潮回溫,機場通關排隊時間成為旅客關注的焦點。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2023年(民國112年)桃園國際機場國際及兩岸航線的進出關人次達3,535萬,若加上高雄小港及台北松山機場,總計突破4,104萬人次,創下疫情解封後新高。面對湧入的旅客人潮,如何提升通關效率成為當務之急。為解決機場通關瓶頸,科技業者積極導入AI影像識別技術於X光行李檢查設備,藉由深度學習技術,快速掃描行李內物品的形狀、紋理、材質及有機無機特性,有效識別違禁品。該技術可大幅降低人為誤判,減少重複檢查時間,協助海關人員迅速篩選可疑物品,進而縮短旅客排隊時間。根據專家指出,AI影像識別技術能在數秒內完成判讀,遠超過傳統人工作業的效率,提升整體機場運作流暢度。導入AI人工智慧的機場X光機檢驗,可以預先示警難以辨認的違禁物品,降低海關查緝人為誤判的機率。(圖片來源:碩文拓智慧科技)AI智慧檢驗系統初期將聚焦於槍(刀)械、肉品及液體等物品的檢測,透過不斷累積影像分析數據,未來更可應用於毒品查緝、空運郵包及貨品檢驗,進一步提升通關安全與效率。此外,AI系統亦可整合各國不同的違禁品規範,透過影像與文字資料的融合學習,建立預警機制,為全球機場提供更智能化的解決方案。除了提升檢查效率,AI技術的導入還有助於減少人力資源負擔,讓海關人員能將精力集中於更具挑戰性的查驗工作,提升檢驗的精準度與安全性。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的報告顯示,許多國際機場已陸續採用AI檢測技術,並獲得旅客正面回饋,認為能有效降低排隊時間,提高旅遊體驗。目前,多家科技公司已成功研發適用於各國機場的AI影像識別系統,並將縮短旅客通關時間列為關鍵測試項目。隨著技術持續優化,AI將成為未來海關查驗的重要輔助工具,協助機場有效疏解人流壓力,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與營運形象。展望未來,機場通關不再是漫長等待,而是一場科技帶來的高效體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滙聚攜手赫曼咖啡 以ESG理念為核心 開創科技廠團購新模式
隨著永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企業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簡稱ESG)的實踐需求日益提升。滙聚智能與赫曼咖啡共同宣布攜手合作,將以ESG理念為基礎,透過團購平台把高品質、環保友善的赫曼咖啡產品帶進台灣科技廠區,為員工提供美味與永續並存的消費選擇。雙方強調,這次合作的初衷不僅在於銷售咖啡,更希望透過團購這樣貼近消費者的模式,讓科技產業員工在日常生活中更輕鬆地參與環保行動,進而影響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共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此次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合作,專為科技產業團購打造的精品咖啡產品。此合作結合ESG理念,推廣環保友善商品,期望透過科技園區員工的支持,為永續生活注入新動力。 (圖片/CTWANT)從咖啡到科技 團購注入綠色價值滙聚智能販賣機執行董事陳建伶表示,這次合作充分結合了雙方的專業與願景。滙聚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而赫曼咖啡則在咖啡生產領域深耕多年,特別是在節能減碳和友善環境的實踐上,為業界樹立了典範。「赫曼咖啡在ESG的實踐上令人敬佩,從選豆到包裝,他們的每一步都以永續為考量,這與滙聚的理念不謀而合。」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親自展示咖啡品鑑過程,展現品牌對咖啡品質的高度重視及專業精神,為推廣環保與永續價值注入新活力。 (圖片/CTWANT)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指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更在於是否能夠為社會帶來長遠的正面影響。他提到:「赫曼咖啡在設計每一款產品時,都將節能減碳作為優先考量。例如,我們工廠採用高效能冷卻系統與用電監控技術,成功降低用電峰值,將碳排放減少至最低。」雙方的合作模式將通過滙聚智能販賣機的團購平台展開,員工可以輕鬆在線上下單,商品則由赫曼咖啡直接配送至科技廠區內的福利委員會,讓消費過程更簡便,並縮短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滙聚智能販賣機結合碳捕捉技術及冷鏈配送車隊,與赫曼咖啡共同打造低碳環保的產品供應鏈。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拓展合作範圍,推動永續理念融入更多行業團購需求。 (圖片/CTWANT)智能與永續結合 打造全方位低碳生活滙聚智能販賣機作為領先的智能販賣解決方案供應商,長期以來將環保與科技結合,持續優化其產品與服務。此次合作中,滙聚特別運用了旗下具備碳捕捉技術的智能販賣機以及冷鏈配送車隊,確保產品從運輸到消費過程中每一步都能盡可能減少碳足跡。此外,滙聚也在推動「友善農業」計畫,將在地小農友善栽培的農產品融入團購商品,並開發更多與赫曼咖啡協同設計的創意產品,讓團購平台成為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通路。執行董事陳建伶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合作,展示企業如何在商業價值與環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滙聚販賣機與赫曼咖啡的結合,代表的不只是兩家公司的理念契合,更是對全體消費者的一次邀約,邀請大家用實際行動參與永續。也期待藉由這樣的合作模式,為更多企業提供借鑒。」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攜手推出低碳烘焙精品咖啡豆、環保咖啡膠囊及回收材質包裝袋,倡導「綠色消費」理念。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表示,希望透過產品傳遞環保價值,讓每位消費者的選擇為地球帶來改變。(圖片/CTWANT)團購市場新亮點 員工生活中實踐環保此次合作的重點商品包括採用低碳烘焙技術製作的精品咖啡豆、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咖啡膠囊,以及由回收材質製作的包裝袋。所有商品都以「綠色消費」為概念,希望讓消費者透過每一次購買支持環境友善的理念。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特別提到:「我們的產品並不僅僅是提供一杯咖啡,而是希望藉由它讓每位消費者了解到,他們的選擇如何為地球帶來正面影響。」未來,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計劃擴大合作範圍,不僅限於科技廠區,也將探索其他行業的團購需求,推廣更多環保友善的生活用品,讓永續理念在全社會生根發芽。滙聚智能販賣機攜手赫曼咖啡,從產品製作到運輸全程減碳,推出低碳烘焙精品咖啡及環保包裝商品,致力於推動環保與永續消費的落實。 (圖片/CTWANT)團購合作展望 將ESG價值傳遞給消費者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的合作,是一次將ESG理念落實到日常消費領域的成功示範。隨著計劃正式啟動,他們將持續追求創新,並探討更多結合科技與永續的可能性,為企業與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綠色選擇,讓「一杯咖啡的力量」成為環保行動的最佳寫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84514/sm-608ad39f1528844145dd1c5d0bce0781.jpg)
白袍科技2/「機器人藥師」小房間調劑化療藥物 老面板廠養出全球X光感測金雞母
一個「機器人藥師」在完全密閉的小房間內,把藥劑抽出、調配、混合⋯⋯,有條不紊地工作,在12月5日登場的「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上,意外成為主角,引來媒體和廠商瘋狂拍照。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隻「智能化療調劑機器手臂」是有特殊任務,「癌症化療藥物調配的過程,精準不容誤差,需仰賴專門訓練過的藥師,在特製的負壓空間中調配。然而,化療藥物具有毒性,要是調配的劑量不對,甚至殘藥處理出錯,對於病人或操作的藥師都有危險性。」這部台灣土生土長的第一套化療調劑自動化設備,來自老牌面板廠群創(3481)的智慧醫療事業,由4月成立的「智能及自動化解決方案事業中心(IAS)」負責,目前已在奇美醫院上線使用,有兩台銷售實績。「More than panel.(不只是面板)」群創董事長洪進揚5日在自家展區上語帶笑意表示,這是他近年瞄準的新賽道。台灣面板產業曾風光無限,2008年中國廠商崛起,市場供過於求,產業陷入困境,眾家廠商為脫困求存,紛紛尋找全新的應用戰場,智慧醫療就是其一。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右)和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左)在展區前受訪。(圖/鄭思楠攝)十五年前,奇美電子併入群創,原有的X光感測業務隨之整合為群創的一個事業部,2019年該部門分拆成立「睿生光電」,專注於醫療面板業務,以數位X光攝影系統為核心產品,將傳統醫學影像檢查過程數位化,拿下全球X光感測器市場的領導地位,連續3年賺逾半個股本,成為群創旗下「金雞母」,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7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水平。「睿生深耕逾20年的X光平板感測硬體製造實力,跨足AI影像學習、軟硬整合等應用,致力擴大智慧醫療市場。」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直言,去年X光感測器持續去庫存,今年需求漸入佳境,預期今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而今年4月成立IAS,由群創兩位協理廖健宏、陳靜倩共同領軍,目前團隊共有200多人,專注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AI加值應用三大產品線。廖健宏穿梭在日前的醫療科技展上,展示「智慧藥局」在不同醫療情境下的應用技術成果,「就是從自動化技術的基礎出發,解決醫護人員及病患就醫的痛點,提供更優化、防呆的加值功能。」比如「智慧調劑台」,就是整合AI數位軟硬體系統,結合電子標籤與引導提示燈,能協助藥師快速辨別與管理藥品,「藥流雙向櫃」則搭載數位顯示看板,可有效即時追蹤藥品的調劑進度,縮短病患取藥時間。群創近幾年積極轉型,智慧醫療就是公司瞄準的新賽道之一。(圖/鄭思楠攝)「從睿生光電到車用解決方案CarUX,以及先進封裝的FOPLP半導體事業部,群創都在鼓勵內部創業,現在也希望把這個精神導入醫療體系,發揮貢獻。」董事長洪進揚預估,2025年群創整體醫療事業將有雙位數成長,也將視市場狀況評估,不排除IAS未來循睿生光電模式IPO。與此同時,被視為「慘業」的面板產業,近期開始釋出正向展望。法人表示,面板市場正逐步走出庫存修正低潮,近期報價止跌回穩,群創第二、三季已連續兩季獲利,雖然仍無法弭平首季虧損,前三季稅後淨損25.5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29元,但轉機題材已現,市場對其前景抱有期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1906/sm-9223eed6e648a849d8dbab85c97a11c0.jpg)
台灣25大國際品牌價值147億美元創新高 「這公司」11度封王
「2024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今日(10)公布榜單,與去年相比,今年前5名仍分別由華碩、趨勢科技、聯發科、旺旺集團、研華蟬聯。根據榜單資料,2024年前25名台灣國際品牌總體價值達147.55億美元,較去年增長7%,創下歷史新高,並連續五年超過百億美元。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調查由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委託全球第一家獲得ISO 10668認證、國際權威品牌價值調查機構Interbrand進行鑑價。今年榜單前25名品牌包括,華碩(2357)、趨勢科技、聯發科(2454)、旺旺集團、研華(2395)、巨大(9921)、宏碩(2353)、中信金(2891)、台達電(2308)、國泰金(2882)、中租-KY(5871)、光寶(2301)、美利達(9914)、聯強國際(2374)、統一(1216)、美食-KY(2723)、正新(2105)、喬山(1736)、微星(2377)、中鼎(9933)、威剛(3260)、元太(8069)、克麗緹娜、創見(2451)、技嘉(2376)。華碩電腦(2357)以品牌價值22.74億美元,第十一度登上榜首。趨勢科技以22.04億美元緊隨其後,第三為14.04億美元的聯發科(2454),以28%的價值成長登上今年漲幅之冠。第四名為食品業的旺旺集團,已連11年以傳產食品唯一列名前五大國際品牌,品牌價值11.04億美元。第五名是工業電腦領導廠商研華,品牌價值為8.51億美元。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表示,「品牌經營是長期的承諾,體現了我們持續創新及追尋客戶滿意度的決心。華碩深感榮幸,更激勵我們在數位新時代中不斷創新,邁向全球AI與綠色科技的領導地位。」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也強調,「隨著產業環境快速變遷與AI科技應用的加速演進,研華緊隨潮流積極開創新局。憑藉結合邊緣運算硬體實力與 Edge AI SDK 軟體整合方案,以『產業驅動(Sector Driven)』策略推動AIoT解決方案的全球落地,助力半導體、醫療、智慧工廠等關鍵行業實現高效能、高附加價值的智能化轉型。」主辦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表示,台灣各領域品牌緊跟全球發展趨勢,積極布局AI相關應用服務,估計明年25個大品牌的價值就能衝刺150億美元。Interbrand表示,針對今年產業環境,對台灣品牌提出三項建議,第一是「回歸人本價值」,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品牌應將技術創新融入核心價值,確保與用戶需求相符。第二是「從企業文化到品牌文化」,品牌傳遞的價值需與客戶實際體驗一致,並加強與不同目標客群的互動。第三是「品牌資產化管理」,品牌需要長期投入與管理,避免短視行為導致成長機會流失。根據Interbrand的全球品牌榜行榜資料,長期投資對品牌發展至關重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80002/sm-4c661f155a71cacc16998f454d0ce5c0.jpg)
劉媽媽認命了!「東區店王」租金砍半找回老房客 雄獅重返三角窗開智能店
疫後旅遊復甦,雄獅重返台北東區、忠孝復興捷運站「劉媽媽三角窗」黃金店面,斥資近2000萬元打造數位智能化門市。不過相較2019年雄獅退租前,月租金要價百萬以上,一個疫情打壞行情,「東區店王」跌落神壇,目前平均月租金腰斬剩60萬元。雄獅旅遊正式回歸台北東區商圈,複合式的「Lion Square」忠孝門市,結合旅遊產品、餐飲服務、數位智能3大元素,不僅從原本18坪的室內空間退縮5坪做為行人友善空間,並設置業界首創「智能櫃」,提供24小時寄取件,同時結合集團旗下餐飲品牌 gonna共樂遊,販售咖啡飲品與咖啡豆。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此次重返台北東區三角窗,除了看準東區原有的高消費力和穩定客源,近年大巨蛋啟用帶動東區商圈轉型與更新,新品牌匯集也有助於提升商圈吸引力,可望觸及更多消費者,因此斥資近2000萬元裝潢,「過去雄獅在這個黃金三角窗待了12年,這裡是雄獅的精神象徵。」該門市店址為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該店面不僅極具廣告效益,且易匯聚人潮,因此過去即為東區「店王」,盛傳店租行情最高曾達每月120萬元,惟近期受消費模式改變衝擊,實體店面式微,忠孝東路四段有不少租金降價的情況,加上該店較為狹小,可供使用業種較為侷限;不過也因為位置地點極佳,即便疫情衝擊,房東在店租行情降幅有限,致使該店有多年時間未有效利用。這次順利找回老房客,肯定與房東心態動搖、願降租金有關。據了解,雄獅於2007年至2019年曾承租於此,而後因為在忠孝SOGO對面找到更大、全棟店面,因此退租黃金三角門市,沒料到2020年碰上疫情,觀光業一落千丈,東區店面也乏人問津,原本的「東區店王」,就在雄獅退租後,只能租給短期棉被、服飾促銷的業者。如今隨觀光業復甦,老房客再度回鍋,知情人士透露,雄獅於去年底承租進入裝潢,合約一簽5年,平均月租金60萬元,幾乎是疫情前的一半價。不過過去營業額5億元,這次雄獅重返,黃信川也表示,這邊客群含金量非常高,目標營業額6億元,疫情間有很多行業都歇業,雄獅沒休息,都在上班,疫情反而給了一個很棒的反轉機會。對於過去雄獅門市最多曾達80間,他也表示,「Lion Square」忠孝門市是全台第26間門市,明年目標拓展到30家店,就不會再展店,因為消費行都為轉向手機、網路,智能化、無紙化會是未來趨勢,未來新門市也都會朝數位智能化服務邁進。雄獅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北市東區客群含金量非常高,有商辦、捷運、百貨,地點非常好,新門市目標營業額6億元。(圖/林榮芳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77554/sm-261f7c6d3aab914446dba2520d22816b.jpg)
「喫茶趣」武夷之友 兩岸青年以茶會友共享茶文化
活動在福建武夷山舉行以茶為媒,邀請臺灣青年沉浸式感受「喫茶」樂趣,體驗中華茶文化魅力。體驗營為期五天,以「住茶宿、吃茶膳、行茶徑、品茶趣、探茶鄉、泡茶湯、賞茶戲、學茶舞」為遊覽線路。在16日的茶文化交流會上還進行了第33屆全球華人青年「時報金犢獎」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文創大賽頒獎。本項賽事由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主辦,攜手武夷山水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武夷山水茶食、茶器文創商品設計為命題,設置「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讓傳統茶食、器具與年輕群體的創意進行碰撞,設計具有實用性、市場性,符合不同使用場景的茶文化產品。體驗營中,九曲溪畔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來自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來自台灣的青年與當地武夷學院相互交流,互加好友(圖/張厚煒攝)。此次體驗營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體驗活動。在武夷山現代化茶企的參觀中,一場科技與茶文化的「跨界對話」讓臺灣青年們大開眼界。智能泡茶機與茶藝師的「同台競技」,岩茶智能化精加工生產線,無不彰顯「茶科技」在茶產業發展中的無限可能。茶文化交流會更是此次活動的亮點。主辦方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在這裏,大家分享自己對茶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和體驗,增進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葉國盛老師與我們一同漫談福建名茶文化,全面解讀福建名茶的獨特之處,讓大家更加深入地瞭解福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安興老師帶台灣青年們領略岩茶製作技藝的博大精深,感受武夷岩茶大紅袍的獨特魅力。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讓來自台灣的青年人更深刻體驗茶文化的精髓發揚傳承千年的中華茶文化。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圖/張厚煒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73445/sm-ddf78753d17be13a64c12d40088a5f30.jpg)
金控競逐AI金融科技 Chat GPT、QR Code跨行ATM提款吸睛
「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今天(1日)登場,各家金控展示新創科技互動式體驗,包括中信金首度亮相的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台新金發現逾6成台新銀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而擴大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以及玉山金「居家小秘書」普惠金融服務等,多項創新科技吸引民眾目光。內建人工智慧(AI)的台新金控就在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中大秀實力,台新銀行副董事長尚瑞強(中)、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左)、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資深副總黃天麟共同出席。(圖/台新金提供)中信金控展示7項創新金融應用,「智能安全防詐網」AI SKYNET神盾聯防科技平臺串聯綿密風險偵測網路,強化阻詐成效;首創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的「GPT ATM」,語音指令搭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能辨識多種語言,實現更便捷的ATM操作,此外,「AI客戶助理」如真人般親切互動亦吸引民眾目光、踴躍體驗。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永豐金此次展區以萬花筒為概念,創造出色彩斑斕的視覺效果,並融入體感互動裝置。後排中為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圖/永豐金提供)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表示,中國信託動員近2,000位同仁打造「智能防詐安全網」,建置「神盾聯防科技平臺」(AI SKYNET),AI技術分級帳戶風險並整合客戶資訊,於中國信託行動銀行 APP操作可疑交易時即跳出警示訊息,防詐成績截至目前累積阻詐28億元,2023年新增警示帳戶數較2022年減少近25%,2024年前9月亦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迄今已從ATM交易破獲14起詐騙案並逮捕15位車手,積極防堵詐騙。中信金首度曝光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則吸引民眾目光,「GPT ATM」顛覆傳統ATM操作,支援中、英、印、泰、越、日、韓七國語言,搭載AI語音辨識技術,用戶僅需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更可根據交易紀錄、地點與時間提供個人化建議,並推出AI運勢分析,為用戶增添智能化服務體驗。台新金控旗下的台新人壽運用AI機器人,協助客戶透過對話即可填寫表單,體現出AI是如何融入日常金融服務中;台新銀行運用Chat GPT 4o語言模型結合時下熱門的MBTI設計出趣味問答,使用者可快速得知自己的個人特質,進一步獲知適合的Richart金融產品與Richart Life點數服務,感受全方位的便利生活金融服務;台新證券數位投資工具「台新Woojii APP」具備智慧選股功能,透過簡單的測驗就能推薦民眾適合的投資策略。台新銀行並運用AI偵測及大數據分析建立防詐機制,「戰神模型」正是防詐核心,協助實體分行及數位通路建立防詐網路,一同守護客戶的資產;「程式撰寫助手」則可加快程式編寫速度,減少重複性工作進而提高生產力,還有「辦公室軟體協作工具」一起協助員工減輕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台新金控運用大數據分析發現,逾6成的台新銀行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為滿足客戶需求,台新銀行攜手財金公司推出「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將服務自台新銀行帳戶擴大至他行客戶也可使用,民眾於財金公司展區即可體驗「台新ATM QR Code無卡提款」。國泰金主打「未來金融家」主題,像是國泰產險則推出業界首創「點數或電子票券抵換保費」新繳保費方式;國泰人壽將百萬級用戶(突破120萬)「FitBack健康吧」鼓勵用戶持續健康行為,「FitBack健康吧」結合國泰小樹點生活圈激勵機制,用戶完成任務可換取小樹點兌換商品;投保指定外溢保單並持續完成健康任務,最高可享有10%的保費折減。國泰證券的「台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主題以及國泰投信App主打全新ETF服務及共同基金申購或買回的兩大專區,吸引許多民眾觀展體驗。根據集保數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全台ETF受益人數已超過1,368萬人,利用打包一籃子股票或債券的ETF投資已成為大眾主要理財工具。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銀行推出的「大戶DAWHO數位帳戶」,一站式整合存款、理財、貸款、換匯及證券等服務,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金融需求,DAWHO數位帳戶除了提供消費、儲蓄與彈性資金功能,還整合定時定額存美股平台ShareShares、大戶投及ibrAin智能理財等工具,鼓勵民眾可以透過科技工具了解與規畫財務。而在「大咖DACARD APP」則整合生活繳費稅與信用卡管理服務,包括檢視信用卡申辦進度、開卡啟用或國內、外交易設定等,加強防盜設定讓客戶便利又安心,以此創造最佳化客戶使用體驗,全方位滿足生活金融需求。玉山金控的「居家小秘書」展示玉山端到端的普惠金融服務,顧客可於e指申請平台一站式完成台外幣帳戶、信用卡、房信貸、證券帳戶等服務申請,還可以下載行動銀行App進行24小時線上換匯、設定匯率高低點通知,加入e.Fingo會員完成指定數位交易累積點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69761/sm-87aedcc33203511dc188f338894e2675.jpg)
晶圓代工產值明年看增20% 集邦:「機器人商機」將爆發
AI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正讓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場景變得智能化、方便化。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集邦)預估,2025年機器人商機將爆發,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將成為新商業模式,工業機器人將逐漸轉向以服務機器人為主。全球調研機構TrendForce「AI時代 半導體全局展開 – 2025科技產業大預測」研討會16日舉行,集邦科技分析師們從晶圓代工、記憶體、AI Server、面板級封裝、AI PC、機器人等不同領域,預測2025年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AI應用帶動高效能運算晶片的需求熱度已近兩年,高算力應用成為先進製程及整體晶圓代工產業最大驅力。集邦預估,各應用別在2024年將陸續結束長達兩年的庫存修正週期,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迎來20%的成長,台積電表現仍將一枝獨秀,其餘晶圓代工廠也可望有近12%的年成長。另外,集邦預估,2025年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包括用於物流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可擴展解決方案機器人即服務(RaaS)與改進之人機互動應用。集邦認為,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將成為新商業模式,企業可租賃而非購買機器人,從而降低前期成本和風險。RaaS實現先進機器人技術自主化,使中小型企業能從智動化中受益,該趨勢將推動創新並增加機器人技術在各產業使用。 集邦表示,工業機器人將逐漸轉向以服務機器人為主。開發商致力於研發新的AI控制接口,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機器人編寫程式等新功能,結合視覺、AI演算法和機器人零組件,使自動化流程更加智慧。在人型機器人之多模態交流互動、檢索資訊、摘要文本、擬定排程與藝術創作等能力增進下,可解決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難題,2025年人型機器人發揮空間將日漸寬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65938/sm-0d5820d8acfc870e6cbf034e4cd7aa34.jpg)
蘋果退出OpenAI融資談判 微軟加追10億美元!
OpenAI傳聞高層換血之際, 美國科技巨擘蘋果(Apple)27日退出了OpenAI的融資談判。蘋果上個月傳出將參與OpenAI的新一輪融資談判。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指出,蘋果原先預計在這輪融資中投入65億美元的資金,然而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將不再參與OpenAI融資輪談判,而該談判預計在下週一結束。此外,報導中指出,OpenAI大股東微軟(Microsoft)、輝達(NVDIA)等公司也正在向OpenAI進行融資談判,該報導補充微軟在投資130億美元之後,預計再投入約10億美元的資金。上(8)月,外國媒體就曾報導,蘋果有望參與此輪融資,而這項融資案可能讓OpenAI的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這將使OpenAI成爲歷史上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如今,傳出蘋果退出談判,雖然融資談判尚未完成,參與者和投資金額都可能會發生變化,但仍然引起外界關注。8月,OpenAI營收達到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倍,預計今年的年營收將達到約37億美元。但是,OpenAI仍預計今年將虧損約50億美元,主要是由於運行其服務的成本以及員工工資和辦公室租金等其他費用。OpenAI最大的成本來自與微軟的合作伙伴關係,OpenAI將大量資金用於微軟的雲計算系統。今年6月的今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宣佈與OpenAI合作,要將ChatGPT整合到iOS 18、iPadOS 18和新版macOS中,Siri在需要時可接入ChatGPT提供建議。但是在7月末,蘋果個人智能化系統Apple Intelligence初版首次在iPhone落地,其中並未融入ChatGPT,計劃ChatGPT的特殊功能明年在iPhone上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61533/sm-3001c66a9dda3b3d60984fea18270e33.jpg)
華德電巴衝日本市占一成 董座:3年拚最大業者
台日聯手!電巴大廠華德動能(2237)與日本住友商事合作的電動巴士方案6日於日本國際興業株式會社東京池袋營業所舉行通車典禮,本次投入運行的電動巴士由華德提供技術授權及完整系統,再由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組裝,通過日本車輛審驗認證及取得運行執照,國際興業巴士將於9月9日投入東京池袋區高島平站正式運行。日本國際興業為橫跨交通運輸、飯店、休閒旅遊、貿易以及房地產的集團,在日本營運約450 條路線市區巴士,也營運高速、機場及旅遊巴士,為日本指標性交通運輸集團。華德動能自2022年起與日本交通運輸業者合作,而車王與華德提供的電動巴士及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最大目的在降低日本公車的運營成本、增加就業機會、實現零排碳運輸,並加速智能化及提高乘客舒適性電動巴士普及。華德電巴穩居日本電動巴士巿占率8%,車王電兼華德董事長蔡裕慶指出,年底前在日本巿占率突破10%,目標3年內成為日本占有率最高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並指出華德已建構完整的「電動商用車生態系」,在日本的合作不僅只是電動巴士,還包含符合CHAdeMO標準的車王充電機、車隊管理平台以及智慧充電軟體系統。今年華德將台灣最大公車動態系統服務廠商銓鼎科技完全併入,以加速建構智慧型交通運輸系統與車隊管理完整生態系,包括國內、外的售後服務,未來能以「服務、製造整廠輸出」方式,持續布局海外市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57235/sm-c6b5c3b7a091ac6a773c420ad0fc2556.jpg)
台泥大陸廠光儲整合超猛! 年減碳7999噸+省近1億元電費
認真做好節能措施可省下多少錢?台泥 (1101)去年在大陸的兩個廠就省了近1億元。台泥19日發布最新大陸可持續發展報告,提到今年底將完成兩岸水泥廠國際科學減碳目標SBT1.5度路徑設定,其中光是在廣東英德廠、廣西貴港廠的光儲整合系統,就減碳7999噸、節電效益近1億元。台泥19日股價收在32.7元、小跌0.46%。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建材消費市場,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雖然大陸水泥需求短時間內不會起來,但是若2025年起大陸水泥業全面納入碳交易市場,台泥在大陸的競爭力將更強,凈利潤會往上成長。台泥表示,目前於廣東英德廠、廣西貴港廠分別完成8MW、7.89MW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搭配大陸水泥業最大之43.2MW/107.3MWh與5.6MW/33.54MWh儲能系統,2023年共減少1401萬度外購電力,節省電費支出近4000萬元,相當於減少7999噸CO2e排放;儲能系統透過峰谷電價差,2023年為這兩廠區節約近5000萬元,節電整體效益近1億元。台泥在大陸江蘇句容廠也規畫建置光儲整合系統。台泥也早在2022年11月,於江蘇句容廠全礦區導入14台無人駕駛電動礦車,可自動規畫最適化路徑,減少礦山現場人力需求76.9%;生產流程包含倉儲、出貨也都導入自動化技術,像是英德廠從水泥裝袋至裝車疊包,不需任何人力作業;韶關廠的智能化倉庫,具有無人自動叉車,可自動執行包括搬運、收貨、上架和領料等任務,有效提升75%倉庫維運的工作效率。台泥杭州營運總部的公亮大樓,預計今年第四季落成啟用,以「綠色、健康、智慧」為核心理念,採用低碳水泥、部署太陽能發電,搭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打造的儲能系統、51支DC-DC快充樁,已取得世界級綠建築LEED金級預認證、健康建築WELL鉑金預認證與大陸綠色建築評價標誌二星預認證。台泥13日公布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645.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5.49億元,年增19.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2.2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26億元,減少約14.7%,每股稅後純益(EPS)0.51元。除了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營收及獲利皆減少,花蓮的和平電廠與工業港、水泥廠也受震災影響,預期要到年底前陸續恢復正常。不過台泥提早佈局歐亞低碳水泥市場,認列土葡子公司營收後,讓台泥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的營收都較去年同期增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54639/sm-26e52122bd644d04028f1a7383d16af2.jpg)
亞尼克搶北捷人流商機 砸千萬廣設51台二代販賣機
知名生乳捲品牌亞尼克繼2018年推出全台首座24小時甜點販售YTM(蛋糕販賣機),去(2023)年全面進行YTM二代機升級。今(2024)年,看好捷運每日百萬人流與可期商機,亞尼克宣布捷運YTM全新30站點開幕、大台北51站盛大串聯營運啟動,成台北捷運最大智販甜點品牌。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表示,「亞尼克在2018年投注YTM蛋糕販賣機開發,提供方便、省時與智能化服務。綜觀已營運21站YTM二代機與一代機使用率比較,最佳使用率可達200%。」主要為二代YTM採用透明櫥窗,能清楚看見商品,且能賣的品項不限生乳捲,也包含圓形蛋糕,可銷售品項超過8種。此外,「就目前測試結果與使用經驗,二代機故障率大概是0.001%。」相較一代故障率落在1%至2%之間,下降很多。根據亞尼克捷運YTM銷售觀察,以及針對YTM LINE好友進行YTM使用習慣調查顯示,捷運YTM 使用者超過6成仰賴捷運通勤(61.5%),超過7成是女性嚐鮮族(71.4%),主力客群以25歲至35歲最活躍(34.2%),購買尖峰時段落於下午5點至下午7點下班時段最愛買;主要購買動機為犒賞自己或分享家人朋友(53.9%),其次嚐鮮順便買(36%),訪客送禮/返鄉伴手禮(8%)。根據以上結果,可以發現通勤族在回家路上很容易購買,因此未來仍朝住商區域站點發展為主。看好捷運每日百萬人流與可期商機,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左)投注YTM蛋糕販賣機開發並進駐北捷。圖右為台北捷運局商業發展處商管中心主任陳坊次(圖/亞尼克提供)歷時1年開發的亞尼克YTM二代機以「看得見」、「更好買」及「明星商品買得到」3大特點進行優化,尤其O2O (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智能服務,包括消費者可透過亞尼克官網即時查詢全台YTM庫存;透過官網先線上預定,再去YTM提領,避免缺貨撲空;隨享卡會員原有寄捲服務或寄捲轉贈的受贈友人皆可在YTM提領。吳宗恩也指出,今年亞尼克在投入YTM擴點上,編列至少1千萬元預算,目標今年YTM衝破70台,且挑戰占總營收15%以上。他也透露,「高雄捷運也有在接洽。」盼透過南下發展,也增加品牌成長動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52371/sm-3a7873b885459aa592f148e3daf7a285.jpg)
亞洲生技展秀鱸魚胜肽技術
2024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將於 7 月 26至 29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 1 館及 2 館盛大舉行。安永生技此次將展示設備優勢與嚴謹製程;使用日本專利CAS(Cells Alive System)細胞活存冷凍技術的加工產品,可依客戶指定魚種客製化服務,推出可冷凍的生食級生魚片以及鱸魚胜肽創新技術。而安永生技剛通過MSC與ASC的永續漁業認證,展現負責任的加工生產態度。 安永生技致力於綠色經濟永續發展,剛通過國際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與國際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認證,這兩項認證都是國際最知名的水產品環保驗證標章,也是永續漁業的驗證指標。ASC係針對養殖水產品,而MSC係針對海洋捕撈漁業,藉由負責任的管理,將水產養殖和捕撈漁業對大自然環境、海洋及水質的影響降至最低,落實永續漁業精神。台灣目前已有38間加工及通路業者通過養殖水產品ASC CoC驗證、35家業者通過漁撈水產品MSC CoC驗證,顯示台灣水產業者對於永續水產品以及環境友善的重視。 安永生技亦著力於水產加工的全魚利用,促進台灣漁業的永續發展。2023年以「全魚利用技術」榮獲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2024年再以「安永鱸魚胜肽(UNITIDE):一種創新關鍵具傷口癒合功效素材」榮獲該發明展金牌及特別獎榮譽。鱸魚胜肽利用安永胜肽產製技術(ANYO Enzyma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簡稱AY-EE產製技術)製成。(圖/安永集團提供) 此項創新技術的重點在於利用鱸魚精副產物作為基質,篩選適合的複合酵素及開發最適水解條件進行純化提取,最終製得具有特定機能的鱸魚胜肽(UNITIDE)。該項成果正在申請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並且擬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安永生技為台灣首家引進日本ABI株式會社《CAS細胞活存技術CellsAlive System》的業者,CAS技術除了能完整保存海鮮的水分與鮮度,還有低溫熟成的效果,解凍後魚肉口感比現撈美味。安永生技以智能化養殖模式輔以CAS技術,透過半導體級水產加工廠,建立一條龍式的食品供應鏈守護食安,促進台灣養殖漁業加值、升級。 現場展出的安永鱸魚精-健康御品,來自於安永集團高規格的魚精生產線,不僅是獲得日本、比利時等國肯定的世界金獎級產品,更是一款落實「全魚利用」的商品,獨家專利AY-FPP分段精準加壓萃取技術,萃取出金目鱸魚的營養精華,每包5,000mg蛋白質及434mg的支鏈胺基酸,除提供產前及產後之營養,對於病後的患者,更是重要的營養補給來源。 經動物實驗結果,有助於延緩運動後疲勞發生,並已取得台灣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Physiology》,獲得學術界的支持。鱸魚精的副產物,則開發胜肽產製技術(AY-EE)製成鱸魚胜肽及寵物食品配方技術(AY-PFF)製成寵物食品。此三項技術將全魚利用率由41%提升至82%,先進的萃取技術亦勇奪日本與美國的發明展金獎。同時,安永鱸魚精-健康御品也是台灣首支取得「碳標籤」的魚精產品,讓「綠色消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落實永續經營理念。 安永生技彌陀廠被譽為半導體級的水產加工廠,除擁有世界前三大、亞洲首座大型CAS低溫冷凍保管庫,生產線更獲ISO22000、HACCP等國際認證,結合完整的食品安全評鑑監督審核機制供應鏈,並設有微生物實驗室、檢驗分析實驗室,以及全魚三清全自動化產線,嚴格控管產地源頭、生產製程及倉儲配送流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47668/sm-cf3b7e4160ffc393d7b78e453fa4da4a.jpg)
崇友Q2營收較上季成長2.75% 電梯維養數攀升助穩健成長
崇友(4506)公佈2024年6月合併營收為3.9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9%,主要受到部分案件完工認列短期遞延影響,惟崇友仍不斷深化旗下三大業務成長動能,累計2024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2.58億元,較上季成長2.75%表現。崇友指出,累計第二季新梯(含汰舊換新)、維修保養營收比重分別為50.87%、49.13%,隨著政府、民眾對於電梯運行安全、專業合格廠商的重視,以及商辦市場需求明顯提振,帶動新梯、汰舊換新業務銷售表現保持穩定水準,不僅如此,目前維修保養台數已攀升至42,768台,有助於持續堆疊集團營運穩健成長貢獻。崇友表示,近年集團致力於完善電梯技術研發及創新,結合電梯物聯網(IoT)等系統帶動電梯、維修服務面向升級,提升建商客戶、一般民眾人性化電梯搭乘體驗,完善新梯研發技術與量產品質、高妥善率電梯運行,及即時專業維修保養服務等面向,助力旗下新梯、汰舊換新、維修保養等三大業務保持良好營運動能,保持集團於電梯市場領先地位。展望2024年下半年,崇友維持審慎樂觀看法。崇友仍積極與客戶安排訂單完工認列排程,同時持續聚焦「堅尼西斯」、「崇友」2大自有品牌發展策略,並不斷提升自有電梯品牌的研發技術實力,朝智能化、節能、超高速電梯安全運行等研發面向突破,致力於提升產品性能、保持電梯市場領先地位。此外,汰舊換新業務隨著政府、民眾對於電梯運行安全、專業合格廠商的重視,皆有助於持續擴大旗下新梯、汰舊換新和維修保養三大業務動能,進一步帶動集團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創歷年新高水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32819/sm-02e4459d2930c692a7386806d7672e2a.jpg)
爭鮮砸63億蓋桃園廠 5企業增資創逾百就業機會
投資台灣事務所今(25)日再添5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台商回台方案的友威科技、根留企業方案的爭鮮,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八野爺食品、富利康科技、瑞憶科技。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了三大方案」已吸引1,472家企業約2兆2,570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5萬1,618個本國就業機會。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友威科技研發製造真空濺鍍機、蝕刻機及從事真空濺鍍代工業務,並以自有品牌「UVAT」行銷世界,為掌握市場成長性,決定投資逾15億元於台中市大雅區建置企業總部,擴大研發及生產。爭鮮餐飲集團在全球已有超過600家門市,旗下擁有爭鮮迴轉壽司、爭鮮gogo、爭鮮Plus、定食8以及MAGiC TOUCH,為全台最大迴轉壽司品牌。為提升市場競爭力,規劃投資逾63億元在桃園興建新廠及建置智能化生產線,安裝雲端智慧管理系統與自動化倉儲,以優化生產工序及提升產品品質。而八野爺食品主要生產鳳梨酥、手工餅乾等糕點,因應業務成長與持續研發新品,規劃於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設立生產中心,採用智能化設備,提升製程效率與穩定品質。本案預計投資金額為1.8億元,創造10名就業機會。富利康科技專門生產陶瓷纖維濾管及陶瓷纖維觸媒濾管,可針對工業廢氣進行過濾與去除有害物質,防治空氣汙染並回收熱能,降低環境負擔。看好各國環保意識抬頭帶來的商機,富利康科技規劃招募147名本國員工,投資5.3億元於高雄和發產業園區興建新廠,設置智慧化生產系統,以即時管理訂單與維持產品品質。瑞憶科技主要研發及生產GPS行車安全警示器、行車紀錄器、GPS追蹤器、雷達測速器、指紋鎖等安全科技產品,並行銷美國、加拿大等十餘個國家,取得多國產品專利證書。計劃在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建廠,增設行車安全警示器產品產線,導入ERP系統及自動化控制組裝設備。本案投資金額超過4億元,可替嘉義地區新增40名本國就業機會。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有307家台商投資約1兆2449億元,創造87,626個就業機會;「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87家根企業投資約5,520億元,創造27,957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吸引978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600億元,帶來36,035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20家企業排隊待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31876/sm-4e796a024b8cbc33f194cbc83566af37.jpg)
中華開發資本再次攜手群創光電!設立「群創開發貳基金」, 擴大跨產業合作綜效
中華開發金控 (2883-TW) 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於2021年首開金控攜手台灣產業龍頭企業成立產業基金之先例,與群創光電共同成立「群創開發基金」,投資戶表現亮眼;今年看好車用及顯示相關應用技術持續創新,於三月完成「群創開發貳基金」的設立,基金規模暫定為新臺幣33億元,將延續並放大與群創光電的合作綜效。開發資本資深副總林束珊表示,「群創開發基金」投資成果豐碩,已協助多家投資戶成功上市或興櫃,基金總評價現金倍數為1.41倍。憑藉著強勁的資源及合作優勢,「群創開發貳基金」聚焦「永續、車用、智能化、智慧城市」,投資機會包含資安、節能、車用智慧座艙、電動車衍生技術、相關AI運算、物聯網應用等,加上顯示產業生態鏈及相關企業具有的技術獨創性及國際市場競爭力,可以提供產業獲利及成長動能。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進一步說明,開發資本積極與產業龍頭及領域專家進行策略合作,發揮自身投資管理的專長及紀律,將更多資金導向在產業發展及投資報酬部分均有前景的區塊。例如群創光電的Mini LED及Micro LED面板技術、X光檢測、半導體扇出型面板級封裝及液晶衛星天線等前瞻應用穩居市場領先地位,隨著車用/行動載具、智慧工廠、智慧城市、及數位健康等應用產業加速成長,皆可強化「群創開發貳基金」的獲利來源。開發資本擁有超過60年的產業投資經驗,基金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新台幣520億元,建立資源豐沛且完整的投資生態圈,協助客戶升級轉型不遺餘力,與生態圈夥伴共榮共好,同時持續為基金投資人創造穩健的報酬;群創光電則是全球前三大面板廠,營運版圖橫跨歐亞大陸,產品應用多元,技術布局具前瞻性,在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及後疫情時代,強強聯手將大幅提高競爭優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29859/sm-68b3c8eeb0f39e0e906f8a03a6904a44.jpg)
劍麟Q1營收12億元年增12.15% 優化中國、波蘭生產效率
汽車零組件大廠劍麟(2228)公布2024年3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4.2億元,呈現月增10.83%、年增2.06%水準;累計2024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2.43億元,年增12.15%。劍麟表示,受惠主要客戶對於膝蓋式及側邊安全氣囊或氣簾、預縮式安全帶精密導管等產品拉貨表現持續攀升,推升第一季汽車事業銷售較去年同期持續成長。劍麟長年與全球主要一階(Tier 1)汽車安全零組件供應商客戶深厚業務合作基礎,並因應客戶車用安全件產品設計需求共同開發,同時持續優化中國、台灣及波蘭等地生產效率,奠定客戶良好業務黏著度,近年與客戶共同開發新案穩健增加,隨著後續新品陸續交貨貢獻挹注,創造集團新一波成長動能。展望2024年第二季,劍麟持審慎樂觀看法,看好隨著平均每車配備安全零組件數量提升趨勢明確,有助於持續擴大客戶下單動能,加上集團持續採取高值化車用安全件產品開發設計、設備智能化與工廠智慧化發展,皆有助於帶動集團整體訂單能見度、接單動能保持良好水準,以期帶動未來營運成長態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29535/sm-5c164216395a7b3ef5a0ee6eaa7671a1.jpg)
女車主「駕駛座自瀆」片瘋傳疑行車紀錄資料外洩 車商回應:絕無可能
科技智能化的時代,如何保護用戶隱私,成為讓許多人憂心忡忡的問題。近日中國網路上有一部女子在車內自瀆的影片瘋傳,有網友從鏡頭角度推斷,懷疑是汽車自帶的內部行車紀錄器所拍下,更推論影片是否由車商後台洩漏,一時間引起車主人心惶惶。不過該車廠商「高合汽車」發布聲明,稱「公司後台從技術和法律層面上,都無法遠距離獲取行車紀錄器的畫面」。陸媒《界面新聞》報導,近日一段女車主在車內自瀆的淫穢影像,在中國網路瘋傳。由於鏡頭的拍攝手法,像是行車紀錄器的畫面外洩,因此一度引來網友質疑,可能是車商惡意竊盜行車紀錄器畫面,並洩露車主個人隱私。不過「高合汽車」在9日發出聲明,強調近日網路流傳的「高合車內攝像頭拍攝照片洩露」絕對不是高合官方獲取或洩露。高合汽車也表示,車內行車紀錄器鏡排拍攝下的影片數據,並不會上傳雲端,也因此公司後台從技術和法律層面上,都無法遠距離獲取行車紀錄器的畫面。高合汽車還表示,請公眾「不信謠、不傳謠」,並稱該公司已經報警並採取必要法律手段,以保護品牌與客戶的名譽。CTWANT提醒您:根據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提醒大家勿加入跪求、私給等行列以免觸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22837/sm-46c186df053256382e6b52004bab3d6d.jpg)
三陽砸逾48億元廈門擴廠 2月機車銷售市佔近五成居冠
為達成3年內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目標,三陽工業(2206)子公司廈門廈杏摩托於8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擴廠計畫以擴充產能,預計投入人民幣11.06億元(約新台幣48.36億元)。三陽表示,會在廈門現有廠區的閒置土地擴建新廠,預計今年上半年動土,新廠落成後,將導入智能化生產設備,預計逐年將年產量提升至50萬輛以上。同時,三陽也提到,除了新建生產廠房外,現有廠區旁的閒置土地,也會增設倉儲空間,並設置全新大樓,目前規劃建設期3年。三陽旗下二輪、四輪銷售表現優於預期,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 494.08 億元、年增 29.57%,前三季稅後純益48.93億元、年增89.5%,EPS 6.17元,創同期新高。至於今年機車市場表現,2月雖然領牌天數減少,三陽新發表的水冷機種JET SL+持續熱銷,整體JET系列領牌5,807台,躍居2月份全市場銷售冠軍車系;三陽國民車系的WOO、活力、全新迪爵、時尚流行車系的CLBCU、Fiddle車系、或是運動性能的DRG、MMBCU皆穩定銷售,因此三陽在2月市占再次超越上個月(43.8%)的表現,達到44.9%,穩居銷售冠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20461/sm-17459cda70a887adf8943e2124da47d5.jpg)
籲加速建林園新四輕 林岱樺:520前送高雄市民大禮
立法委員林岱樺27日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日表示,中油高雄林園石化廠的舊四輕營運迄今超過40年,乙烯量產已經無法充分供應,中油擬斥資新台幣823億元蓋新四輕,但卻因為行政流程延宕,導致預算增加,高雄地區民眾期待落空,更無法滿足產業需求三輸,呼籲行政院應於今年5月20日新政府上路前核定,送給高雄市民淨零轉型的大禮。陳建仁回應表示,會來加速評估核定;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說,此計畫對台灣石化產業非常重要,跟產業界與地方溝通很多次,目前還有些意見再確認,確認後就會進行後面的程序。林岱樺表示,台灣每年乙烯需求總量超過400萬噸,主要來自中油及台塑集團,台塑主要供應集團內下游企業,而國內各級產業乙烯原物料主要還是由中油供應,現在每年有超過40萬噸需要進口。中油四輕已經運轉40年,設備過於老舊,生產效率逐年遞減,還有花巨額費用養護、大修,能源消耗上更無法滿足全球淨零排碳的趨勢,在經歷過高雄氣爆、石化工安事件頻傳後,高雄鄉親對新四輕有相當的期待。「四輕內所放置的原物料和產品皆屬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或毒化物,四輕若不加速汰舊換新,只會讓高雄地區民眾面臨更巨大的風險,高雄民眾已經沒辦法再承受重大工安事件的再度發生。」林岱樺指出,四輕原本預計2022年啟動程序,展開環境影響評估,2025年動土、2028年投入生產,但目前因為行政流程延宕,造成如今三輸的局面,以目前流程來看,要等到2030年才會正式投產。林岱樺說,由於新四輕將創造4.5萬個就業機會,其中600個是新增就業機會,將可帶動地方發展以及周邊商機外,產業升級後,導入智能化設計與管理,引進低碳製程,使用低碳燃料,可以降低污染,還給民眾乾淨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