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
」 台股 寒流 氣象署 天氣 新光三越![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96756/sm-0de57541880c7054ca1244f07beecb30.jpg)
建商避風頭! 開工量創5年來最低 專家曝:仍有大批餘屋等去化
房市凍、買盤冷,建商以靜制動,暫緩開工度過這波房市寒冬。根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全台建案開工數達12.7萬宅,為近5年以來最低,六都中又以新北市下滑62.9%最多。專家指出,建商手頭仍有大批餘屋待去化,加上央行動作仍頻,開發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為12萬7883宅,為近5年新低,亦是連2年衰退。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去年歷經多年的房市多頭,建商手頭仍有大批餘屋有待去化,加上去年央行動作頻頻,開發商延緩開工暫避風頭,致使開工量回歸平靜。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觀察去年開工數據,7月全台開工量達1萬7331宅,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主因是當時央行限貸、銀行限縮土建融情況逐漸嚴峻,加上政府當時尚未出重手打房,未來景氣仍備受看好,致使當時建商不管是迫於資金壓力或看好房市熱潮,皆加緊開工腳步,惟該年9月後央行推出第7波信用管制,重挫開發商信心,此後月份房市表現冷淡,致使2024年開工量較顯平靜。去年全台住宅開工數創5年最低。(圖/住商機構提供)全台開工量連2年下滑 新北大減6成最劇進一步看六都2024年住宅類開工宅數,台北市達1萬1164宅,較2023年同期成長17.5%;新北市僅8528宅,較2023年同期大減62.9%;桃園市則約2萬6,466宅,較2023年同期成長48.4%;台中市高達3萬3185宅,為全台各縣市最高,年增率達16.5%;台南市2024年共有8367宅開工,較2023年減少37.7%;高雄市2024年住宅類開工量達2萬437宅,年增率約36%。六都開工數以新北市銳減最多。(圖/住商機構提供)賴志昶指出,台中市、桃園市不管是軌道經濟、重劃區等議題,皆炒熱地方房市,已成為建商發展重鎮,磁吸各大品牌插旗,因此開工量持續高漲其來有自;至於新北市開工量大減,主因是過去推案集中部分重劃區,有頗多餘屋待去化,且適逢央行打炒房,市場買氣趨冷,亦讓建商有意延緩開工避避風頭。徐佳馨提醒,開工量多寡可視為房市風向球之一,惟去年不管是土建融限縮、央行限貸及第7波信用管制等衝擊,就算2024年寫下7月歷史天量,但全年度開工量仍處偏低。過往適逢政府打房會使得建商採取先建後售模式,但又必須考量自身財務與外在市場環境,是否會改變建商心態,有待時間觀察。 大賣壓時代?29年最大交屋潮來了 去年完工13.8萬宅 大S遺產2/3淪汪小菲掌握? 地政士揭「1情況」:最多400萬 荒廢近20年 高雄觀音山地標「鬼樓」1.8億拍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6631/sm-125a245cd720850f94f2c159e7997b73.jpg)
新光三越氣爆現場封鎖 台中嬤突破封鎖線控「玻璃被震碎」索賠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於13日上午11時許發生嚴重氣爆事故,導致4人不幸罹難、37人受傷。強烈爆炸力造成建築外牆破裂,玻璃窗框飛散,周圍滿地殘骸。事故發生後,百貨公司已被勒令停業,並圍起封鎖線,然而今(15日)有一名阿嬤突破封鎖線,要求新光三越賠償她家被氣爆震碎的玻璃。事故發生後,現場氣氛低迷,不僅造成百貨內部嚴重損害,連周邊住戶也受影響。一名住在新光三越斜對面、距離約280公尺的阿嬤,14日上午9時許獨自走到百貨公司,突破封鎖線。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該名阿嬤向安管人員表示氣爆震碎了她家二樓的落地窗玻璃,要求賠償。安管人員擔心現場仍有掉落物威脅,勸導她離開封鎖區,並建議透過電話與百貨公司聯繫後續處理方式。此外,新光三越於14日下午5時許召開記者會,公開對外說明,強調將全力負起責任,並持續關懷罹難者家屬及傷者。公司表示,事發當下已緊急疏散人員,並與警消配合將傷亡降至最低。為表達慰問之意,新光三越承諾提供每位罹難者家屬新台幣100萬元補償,並派員前往5間醫院探視傷者,發放慰問金。公司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全力投入善後處理,確保受影響民眾獲得妥善安置與補償。目前百貨公司何時能復業仍待進一步確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6558/sm-c149df9764f16a46d6cb820eaf85b719.jpg)
新光三越氣爆釀死!員工爆料「公司先安撫VIP」:廣播都沒有
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日前發生嚴重氣爆事件,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台中市政府已勒令該店無限期停業。然而卻有消息指出,當時店內並未立即疏散人員,管理單位在第一時間竟優先安撫VIP室客人,直至爆炸發生約20分鐘後才通知撤離。台中市新光三越13日上午11時許發生氣爆意外,釀成4死37傷,死者包括澳門籍鄧姓夫婦及34歲陳姓男職員及23歲林姓女樓管,根據台中市消防局與相關單位的調查,氣爆可能與天然氣(瓦斯)外洩有關,現場目擊工人更指出,當天上午10點半,疑似有廠商使用砂輪機切割瓦斯管線,後續施工至東北側時發生爆炸。新光三越14日下午5時許對外公開說明,表示會盡全力善後,並持續關懷罹難者家屬。 新光三越上午先發聲明表達哀痛並承諾會負起所有責任,事發當下緊急疏散人員並用警消配合將傷亡降至最低。新光三越提供罹難者家屬各別新台幣100萬作為補償,並派員前往5間醫院探望給予慰問金。 新光三越以人為第一優先,緊急應變小組,持續全力投入相關善後工作。新光三越也發出聲明,強調顧客與員工安全為第一優先。然而有自稱是該百貨員工的網友在Google評論區爆料,質疑當時店內並未立即疏散人員,直至爆炸發生約20分鐘後才通知撤離,期間甚至未透過廣播警示。此外,該名網友還指稱,管理單位在第一時間竟優先安撫VIP室客人,讓員工憤怒不已,痛批「是想賺錢想瘋了吧!」另有員工向媒體透露,爆炸當下有櫃位直接從眼前消失,樓管才趕來通知大家撤離,顯示店內應變措施可能存在疏漏。不過目前該則Google評論已經遭到移除。氣爆事件發生後,台中市政府已勒令新光三越中港店無限期停業,並要求相關單位徹查事故原因。台中市消防局也強調,將進一步調查施工過程是否涉及違規操作,並追究相關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96475/sm-41e24bc11029eee3a4ab9ed6102e0114.jpg)
氣爆釀4死37傷!新光三越再發聲:即日起暫停營業
台中市新光三越13日上午11時許發生氣爆意外,釀成4死37傷,死者包括澳門籍鄧姓夫婦及34歲陳姓男職員及23歲林姓女樓管,新光三越14日傍晚再次對外說明,更新相關進度。 新光三越14日下午5時許對外公開說明,表示會盡全力善後,並持續關懷罹難者家屬。 新光三越上午先發聲明表達哀痛並承諾會負起所有責任,事發當下緊急疏散人員並用警消配合將傷亡降至最低。 新光三越提供罹難者家屬各別新台幣100萬作為補償,並派員前往5間醫院探望給予慰問金。 新光三越以人為第一優先,緊急應變小組,持續全力投入相關善後工作。為確保受影響的顧客、 員工及品牌夥伴能夠獲得即時協助,新光三越已設立「新光三越台中店意外事件受害人專線0800-008-011」,提供即時諮詢與後續追蹤服務。該專線於每日10:00至18:00由專人受理,提供必要的支援與協助,確保相關需求能夠得到妥善處理。 新光三越自昨日起也暫時停止營業,全力配合政府相關單位指示進行調查與辦理環境安檢工作。 至於同仁的工作權益,將依照現場作業需求進行彈性班別調配,務使同仁權益和薪資不受影響;受影響的品牌夥伴,也第一時間關懷聯繫,進行盤點缺損與積極討論補償方案。 新光三越重申並強調,整起事件以「人」的各項善後將為第一優先 ,負起所有該承擔的責任,公司正全力處理,並與政府相關單位密切配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6360/sm-e6552a26c31b862036ecc0935f06fd4c.jpg)
新光三越氣爆釀4死37傷 公司聲明:負起所有該承擔的責任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於2月13日發生氣爆事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共4死37人輕重傷。對此,新光三越於14日發表聲明,表達深切哀痛,並強調將負起所有該承擔的責任,全力進行善後工作,確保員工及相關人員權益不受影響。事發當下,新光三越第一時間展開緊急疏散,並通知消防與救援單位,積極配合搶救行動,盡力降低人員傷亡。公司高層,包括總經理吳昕陽與執行副總吳昕昌,隨即趕赴現場,承諾「以人為本」,優先處理善後事宜。新光三越表示,對於罹難者家屬,將提供每戶新台幣100萬元慰問金,以表哀悼與關懷。此外,公司代表也趕赴五家醫院探視25名傷者,並提供慰問金,確保傷者獲得必要的支援與照顧。為妥善應對事件,新光三越已在現場設立專案應變小組,指派專人負責傷者與罹難者家屬的協助事宜,包括治喪安排、撫卹補償及持續關懷。同時,公司也將投入社區重建計畫,以減少事件對當地居民與商家的影響。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即日起暫停營業,並全力配合政府相關單位進行調查及環境安全檢測。對於受影響的員工,公司承諾將彈性調整班表,確保員工薪資及權益不受影響。此外,公司也已與受影響品牌商討補償方案,確保合作夥伴的損失降至最低。新光三越強調,對於此次意外,公司將負起全部應有的責任,並以「人」為最優先考量,確保所有善後工作妥善進行。公司也向社會大眾致歉,並感謝政府相關單位、台中市政府及消防救援團隊的即時協助。目前新光三越正密切配合調查,並積極處理後續事宜,期盼盡快釐清事故原因,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