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記錄
」 柯文哲 台股 京華城 國民黨 民眾黨![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90599/sm-6b1576a2828036f041bf979218276b40.jpg)
網朝聖苗博雅曾痛批馬政府「不該拿死囚的血來暖民調」 黃揚明幫緩頰:今晚7點前都來得及
32歲死刑犯黃麟凱於2013年以童軍繩勒斃王姓女友及其母親,被逮捕後遭依強制性交殺人罪等罪嫌起訴,最高法院認為「惡性至極、罪責至重」,於2017年7月3日死刑定讞,直至本月16日,法務部原訂晚間9點執行槍決,因故延誤1個小時,最終在晚間10時02分伏法,而這也是總統賴清德上任後第一件死刑執行案。如今,網友翻出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約於10年前痛批前總統馬英九「總是挑選聲望低迷時執行死刑,將死囚當成提款機」、「死刑顯然淪為執政者操弄民調的手段」、「再冷,也不該拿死囚的血來暖自己的民調」等言論的文章,紛紛留言朝聖「迴力鏢回來了」,媒體人黃揚明更整理出苗博雅過去最晚是在槍決後21小時才發文,她因此喊話應該至少等到今晚7點以後,「相信他一定不會讓支持者失望。」苗博雅於2015年6月5日在臉書發文指,自2010年以來,馬政府總是挑選聲望低迷時執行死刑,將死囚當成提款機,掩蓋蔡英文訪美新聞,死刑顯然淪為執政者操弄民調的手段,馬政府這樣操弄,是在侮辱理性支持死刑的民眾。苗博雅指,執行死刑的時機不涉及死刑存廢問題,縱然支持死刑者,也不會認同這樣粗糙操弄的手法,「陳前總統任內暫停執行死刑,即使在聲望最低迷時,也從未以執行死刑拉抬聲望,與馬政府高下立判。」苗博雅說,若國家堅持要保留死刑制度,就應該更完善死刑執行的程序,以美國為例,美國某些州份雖然保留死刑,但對於死刑執行都有充分預告期間,在數個月到半年之前,提前公告執行的對象和日期,讓社會有機會深入了解案情,也可確認一切法定救濟程序都已窮盡,避免成為政治操弄下的工具。苗博雅批,馬政府歷次執行死刑都是「黑箱程序」,沒有充分說明「選擇」死囚的程序和標準為何,去年倉促槍決使杜氏兄弟含冤而死的悲劇,羅瑩雪至今仍然不願面對,法務部應儘速公佈歷次挑選執行死囚的會議記錄及評估報告,供社會大眾檢視,最後喊話「英九、瑩雪,再冷,也不該拿死囚的血來暖自己的民調,好嗎。」如今不少網友紛紛回去朝聖,留言「協尋2015年的阿苗」、「迴力鏢來囉」、「出來打球阿苗」,而黃揚明稍早更在臉書粉專發文「這次我要幫苗博雅說話!」,他整理出苗博雅的臉書粉專自2015年4月18日成立後,不含昨天的死刑執行,歷經4次死刑執行,前4次她最晚是在槍決後21小時才發文,「所以昨天晚上約10時左右槍決執行完畢,應該至少等到今晚7點以後,他若還沒有發文,才算是破了先前的最晚發文時間紀錄。請別急,請稍安勿躁。既然苗博雅秉持一貫堅定支持廢死立場,相信他一定不會讓支持者失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89404/sm-6d40d93a7b6b02d1041c11d9c2eaac10.jpg)
性平會記錄稱林郁婷是跨性別選手? 教育部認錯:文字簡略造成誤解
教育部網站日前公告一份「性別身分資格選手參賽的權益保障措施-以拳擊選手林郁婷為例」會議記錄,讓外界誤以為教育部認定林郁婷是跨性別選手,引發爭議。教育部今澄清指出,會議記錄中結論文字過於簡略而導致外界誤解,已立即進行下架更正,並將在修正後重新上架。教育部網站公告113年12月26日第11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4次委員大會記錄,報告事項三「性別身分資格選手參賽的權益保障措施 - 以拳擊選手林郁婷為例」之決議提到,一、體育署將投入資源建立跨性別參賽機制、身分認定SOP;二、將以拳擊選手林郁婷為例,保障跨性別選手參賽權。林郁婷是女性選手,但教育部的這篇會議記錄讓人誤以為將林郁婷認定為跨性別選手,引發爭議。教育部今澄清,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會議中,「性別身分資格選手參賽的權益保障措施 - 以拳擊選手林郁婷為例」是報告案,而關於選手性別認定及參賽權益的相關議題則為獨立的建議及裁示事項。教育部表示, 當日的性平會報告事項是性平會委員關心林郁婷選手在巴黎奧運期間遭遇的網路霸凌事件,要求體育署報告事件的處理過程及維護選手權益的具體作為,體育署也表示林郁婷在巴黎奧運女子拳擊參賽資格受到國際奧會支持並無問題。性平委員對於體育署與中華奧會的合作表示肯定。教育部說,會議中,性平委員進一步關注國內賽會(如全中運、全大運)對於性別認定及參賽權益的相關議題。會議建議體育署參考國際奧會(IOC)的相關政策,制定明確的標準作業程序,並投入相應資源支持運動員的性別組別認定與參賽權益保障。教育部強調,此部分的延伸討論屬於獨立的建議及決議事項,不同於體育署對林郁婷遭遇的事件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7388/sm-a930e6dd0717622c11bd51688ac386c6.jpg)
台股周跌367點!市場靜待CES 「老實樹」9日開講機器人概念股備戰
台股3日收在22,908.30點,再度失守23,000點,一周以來下挫367.38點,各類股幾乎盡墨,僅運輸類股上漲1.89%,包括貨櫃三雄、航空股等。法人分析,川普即將就任,留意美元爬升,不利新興市場;市場關注CES展帶來強心劑;大立光法說老實樹開講,留意是否會戳破機器人光學模組泡泡等;建議短多行情見好就收。永豐投顧指出,1月9日為大立光法說會,先前機器人題材氾濫,機器人各個機構零件都輪漲過,大立光身為光學模組龍頭廠商亦因此題材輪漲過。以大立光發言體系嚴謹實在的風格,可能會對尚未有出貨動能的題材澆冷水,留意機器人光學模組題材暫且消風。進一步觀察本周個股股價表現來看,「貨櫃三雄」反應美東碼頭若罷工,航商將調漲運價,長榮周漲2.43%、陽明周漲2.25%、萬海周漲4.57%。長榮航周漲2.84%,主因總統賴清德元旦談話拋出觀光小兩會,建議先由「台旅會」與「海旅會」進行協商;交通部觀光署則表態,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將依執行狀況滾動檢討,觀光署也重申,目前兩岸觀光旅遊相關規劃基礎上,相關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兩岸觀光重起曙光,有利航空業者。CES展自1月7日至10日開展,市場關注輝達CEO黃仁勳演講及新產品問世,關注的新產品為Jetson Orin Nano Super機器人及將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支援人形機器人Jetson Thor、顯卡RTX 50系列 以及 Blackwell 系列出貨數量是否如市場所預期,期待輝達能為AI供應鏈帶來新的刺激動能。CES展後的下一個焦點-FOMC會議紀錄及非農就業,將影響市場情緒。1月9日 Fed將公布前次會議記錄,雖然Fed主席已在12月18日FOMC會議表明「 未來降息必須謹慎。針對川普所提議的經濟政策,目前尚不宜做出任何結論」,但是市場投資人總是抱有期許,希望能從蛛絲馬跡中獲取一絲樂觀希望,故不排除前次FOMC會議將澆熄因CES展所帶來的樂觀股市氛圍。1月10日美國將公布非農就業數據,若數據優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強韌,則期待Fed 3月降息希望落空,總之市場依舊看重通膨相關數據,作為判斷2025年Fed降息的步調。永豐投顧指出,預期在CES展期間,市場將關注機器人、伺服器及顯卡新產品的上市,將帶動短多氣氛,但是1月20日川普即將上任及1月22日台股封關長假11天期間,美國科技股超級財報週展開,變數仍多,在封關前,市場資金見好就收也是符合投資人的心理反應,故預期短多行情延續性不長,建議見好即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77873/sm-7a6ff2668a60633a4a4454eccb3887d9.jpeg)
被爆找謝宜容開會改紀錄!李正皓秀公文 網友諷「國昌也被摸頭了」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公務員輕生,分署長謝宜容涉及職場霸凌,被記2大過免職。事件持續延燒,政治評論員李正皓近日在直播中爆料,黃國昌辦公室接獲陳情後,曾要謝宜容前往開會,事後還特地發函要求修改會議記錄。PTT上也引發討論,網友表示「我相信謝真的很會打點上面的人了,連黃國昌都能被摸得那麼好。」李正皓20日晚間開直播爆料,公開黃國昌辦公室公文,上面寫著受文者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時間為11月9日,內容為「本辦公室接獲陳情,貴署北區分署回報本年11月6日至本辦公次說明之內容結論有明顯錯誤」,其中兩點分別為,第一點「本辦公室接獲陳情,貴署北區分署於回報內容中會議結論表示,委員辦公室理解並支持不渲染為錯誤記載」。第二點指出北分署「擅自做出內容不實的結論」,完整發言逐字為:「會如實轉達分署長今天跟我們說的部分,我也會跟委員進行報告,那請放心我們絕對不會去渲染這樣的案件,因為既然家屬的希望是這個樣子的話,我們絕對不會讓北分署或是讓家屬經歷第二次的傷痛。」李正皓指出,透過公文可知當天謝宜容曾到黃國昌辦公室,他質疑黃國昌辦事後「發現出事了」,才趕快發文要求修改會議紀錄。對此,黃國昌痛批「我覺得這些綠營側翼名嘴胡說八道,自己要有底線!」他表示辦公室同仁於6日聽勞發署代表的說法,但勞發署「完全沒有講實話、都在演戲欺瞞」,他持續追蹤調查,才叫勞發署再派人到辦公室,他要親自問清楚,結果謝宜容就選擇請假神隱。PTT上有網友以「笑死黃國昌私底下跟謝宜容喬喔」為題發文,眾人討論熱烈,紛紛表示,「太離譜了,真的是太離譜了」、「這個還蠻好笑的,國蔥也被向上管理了」、「國昌也被摸頭了嗎」、「難怪謝這麼囂張 原來蠢草才是靠山」、「不是謝宜容背景硬,而是她很有交際手腕,直接搞定黃國昌欸」。李正皓秀出黃國昌辦公室發函的公文。(圖/李正皓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77712/sm-2b91c97ba38079e7d8f268175c10d2ed.jpg)
海科館長霸凌案延燒 藍營指控館長曾找政風揪爆料者
國民黨踢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上月才剛傳霸凌事件,但海科館館長陳素芬開會時,卻直指檢舉霸凌案的吹哨者「造謠抹黑」,下令政風單位揪出爆料者,並將報告呈報上級。國民黨除提出海科館會議記錄佐證此事,痛批海科館內部稽查霸凌機制「形同虛設、讓檢舉人心生恐懼」外,國民黨也指控,海科館館長陳素芬透過MOU簽約方式,將6000萬元採購案給大兒子、二兒子,懷疑其中有極其嚴重的利益輸送。國民黨在10月25日就曾召開記者會,直指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是民進黨秘書長、基隆市前市長林右昌市長任內的教育處處長,後來出任教育部轄下海科館館長,當時就曾有媒體爆料,陳素芬涉嫌在職場裡面霸凌員工,怒聲斥責所有在海科館裡的基層同仁,根據媒體披露陳素芬罵人錄音帶,內容是要求一位想要申請「特休假」的員工,怒批「乾脆退休算了」。另有海科館內獸醫師,竟然依規定申請外出受訓,也遭陳素芬高分貝痛罵,陳甚至對該獸醫怒喊「海科館不是人才培訓機構」。參與記者會的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根據海科館11月15日的開會會議紀錄,明確提到「近期媒體對於館方負面報導影響甚巨,請各組主任對內同仁宣導,對於管理之意見應循體制內處理,若有造謠抹黑情事,本館應鄭重澄清,請政風針對不實指控調查並彙製報告」,離譜行徑與已被踢爆的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謝姓長官非常類似。凌濤質疑,卓榮泰昨天才剛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下令各部會一週內針對內部霸凌案玩成調查,但海科館調查對象卻是內部吹哨者,似乎也沒有要出調查報告的跡象,他要求政院一定要深入調查,全台究竟有多少部會還在調查吹哨者?甚至拒絕提出調查報告,才能釐清真相。凌濤說,據他瞭解,海科館被霸凌受害者迄今情緒仍不穩定,報案資料顯示甚至一度與家屬失聯,但海科館迄今還不提出調查報告更無人負責,難道真要犧牲寶貴人命,海科館才會有行動嗎?凌濤還說,吹哨者、受害者對外求救,竟然被海科館請政風調查,難道這就是卓榮泰口中的「調查報告」嗎?原來調查報告是抓「為公務員的爆料」?他也對卓榮泰提出靈魂拷問「記者會怎麼開的?比勞動部道歉記者會還差勁」,因卓榮泰開記者會只說要各部會調查,完全不叫這些惡劣的官員停手,等於持續讓官員派出東廠鷹犬去追殺受害者,到底是什麼麻木不仁的心態? 凌濤沉痛表示,海科館霸淩受害者至今情緒仍深受影響,根據報案資料,他一度與家屬失聯,而海科館至今沒有調查報告、無人負責,「難道還要再失去一條寶貴的人命,你才要動作嗎」?呼籲卓揆、教育部及海科館,若持續追殺吹哨者與受害者,才會讓敢講話員工很大的壓力。國民黨發言人康晉瑜也強烈質疑,海科館被爆出霸凌案之後,至今已經28天沒以交出報告,但因為卓揆要求各單位一週內都要提出報告,國民黨一定會持續監督,以免中央部會別又讓公務員的生命逝去。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另檢舉,陳素芬利用公家資源,花6000多萬透過MOU簽約,把採購案通通給大兒子的公司「New school」、「NOAA」。她還說,陳素芬二兒子在2021年6月初,曾透過智崴資訊科技公司名義,接下「潮境智能」沉浸式智能環境展示系統設計競賽的標案,她指出,崴公司第一次不符合資格,第二次卻成功得標,反而其他兩家聲譽更佳的公司未能拿下標案,讓她直呼非常離譜,要求海科館對外說明原因。根據媒體報導,陳素芬今天進入海科館上班,但隨後立即請假兩日,海科館透過秘書室主任說明,採購程序都依據採購法辦理,公開招標,完全合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76450/sm-e6032cca4703c0eb0df4c52f77d00f17.jpg)
北市影委會總監連任16年 顏若芳批市府養出殭屍單位
台北市議會今(15日)進行教育部門質詢,市議員顏若芳揭露,台北市電影委員會不僅未列管委員建議事項,導致大量業務無執行進度,連最基本的英語網站等了4年都還沒建置完善,她痛批,影委會總監饒紫娟已連任16年,還可以繼續連任,已讓影委會淪為殭屍單位。顏若芳表示,日前她曾向北市府索取影委會執行委員建議情形的資料,而根據北市府最終提供的資料,從2019年到2023年的5年來,各委員針對影視發展提供的建議僅有7項,但經她實際查證會議記錄,卻發現有至少11則委員建議事項「被消失」,進而導致影委會忽視、未執行許多委員對北市影視發展的建議。顏若芳舉例,2021年11月18日的影委會會議,曾有委員關心北市影視人才媒合平台的雙語化作業,並強調媒合平台的功能「主要是給國外的劇組或影人」,但經她查證,時至今日影視人才媒合平台的雙語化作業的英語網站仍然在建置中尚未上線,她質疑,影委會花了4年還做不好一個英語網站,效率堪憂。顏若芳指出,影委會官網自2022年底新增了「台北場景簿」的環景720線上實境勘景功能,但她卻發現,場景簿內總計228處的勘景資料中,僅有約25.8%(59處)有提供720度實境勘景功能,而且在「特色田園基地」的分類場景網頁中,華語網頁可以正常呈現14處特色田園基地場景,到變到英語網頁時卻一處都無法呈現。顏若芳再以中山區的27處勘景點網站為例,竟有至少10處沒有英文介紹,且就算有英文介紹,其翻譯品質依然慘不忍睹,她揭露幾乎所有場景的英文版網頁,場勘申請方式都是「建議找一家台灣製片公司來協助申請(It is recommended to find a local production company in Taiwan to assist with the application)」,不知所云,讓國際影人無所適從。顏若芳痛批,總監饒紫娟在影委會任職已有16年,總監沒有任期,委員二年一任,到2026年這屆委員任期結束,同一總監就已經把持影委會18年了,且還可連任,但迄今不僅基本功全沒做好,還對委員建議視若無睹,根本是「影委會習近平」。她認為應全面整頓,否則影委會一年7000萬補助預算卻淪為殭屍單位,實在對不起市民,也對北市影視音產業發展的幫助有限。顏若芳要求,文化局應督導影委會重新盤點並列管過往委員建議事項執行情形、儘速盤點轄下網站雙語化建置進度,而若饒紫娟任期屆滿,文化局應到民間尋才選任其他總監,並建立任期制度、民間影人定期聯繫制度,以避免獨裁的「一人影委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72513/sm-c078d2eb3b0175cddae5c77354a698de.jpg)
黃珊珊遭爆「收受威京政治獻金」! 她澄清:藍綠都拿過
京華城案延燒,北檢持續約談相關證人。今(29日)又有週刊爆料,檢方以「市長時期的舊屬尚未傳喚」為由聲請延押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例如曾收受威京集團子公司「中工機械」政治獻金的時任副市長黃珊珊。對此,黃珊珊今在臉書發聲明澄清,每筆政治獻金都有公開申報、一切透明,絕無不法,且「中工機械」的政治獻金也有給過邱議瑩、陳麗娜、黃柏霖、江永昌等藍綠政治人物。鏡週刊今爆料,北檢25日以「市長時期之舊屬及相關證人尚未傳喚」為由聲請延押柯文哲,例如2020年後陪柯與市議員應曉薇召開3場便當會的副市長黃珊珊,以及曾在市府與朱亞虎會面的蔡壁如。其中鏡週刊比對政治獻金申報,指稱黃珊珊2018年參選市議員期間,曾收受威京集團所屬中華工程子公司「中工機械」20萬元的政治獻金;另中工保全經理高銘鴻及威京會計陳慧玲,還在2022年至2024年縣市長選舉與總統大選期間,共拆18筆、捐80萬2000元給柯文哲、黃珊珊等人,其中黃珊珊分2次收到共10萬元。針對媒體報導政治獻金乙事,黃珊珊今早在臉書粉專發聲明澄清,政治獻金有政治獻金法規範,公開上網、一切透明;經查,中工機械對各黨派候選人均有政治獻金。黃珊珊強調,對於過去選舉期間所收到的政治獻金,均依法如實申報,對於每一筆政治獻金都心存感謝!黃珊珊也補充,經查,中工機械除107年選舉曾有政治獻金給游灝、黃敬平、王欣儀、秦慧珠、耿葳、張斯綱、黃珊珊、戴錫欽、林姿妙以外,在109年選舉中,亦有政治獻金給邱議瑩、陳麗娜、黃柏霖、江永昌及沈智慧之紀錄。「同樣,任何個人捐款至政治獻金專戶,亦都如實公開申報,絕無任何不法。」黃珊珊續稱,副市長任內,身兼府會總連絡人,負責議員質詢事項及座談會,但非本人業管事務均交由各局處分工依職權後續處理,有關議員座談會提案均有會議記錄及相關局處官員列席當場回應,市府公務員後續依法行政,不容扭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72230/sm-e133f8948a1957f94803938a04156df9.jpg)
醫學中心8家變10家遭監察院糾正 林靜儀:尊重委員
監察院27日指出,衛福部未依公告《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辦理112年醫院評鑑,將臺北區醫學中心由8家增加為10家,有違醫學中心評定原則,傷害建立不易的醫院評鑑公信力。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尊重委員,但不影響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監察院指出,《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已明定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臺北區」上限家數為「8家」。但衛福部卻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至10家,已傷害醫院評鑑的公信力。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113年10月16日通過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衛生福利部所提的糾正案。監察委員表示,衛福部自辦理醫院評鑑以來,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是在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醫院期待,但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此次,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實不符合行政作業一致性原則。此外,監察委員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的部分負擔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這是監察委員就112年醫中的評鑑結果,今年6月,監委已約詢衛福部,衛福部也僅能就當時原有的會議記錄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審查,其他狀況並不清楚,已無從確認。衛福部對監察院的糾正予以尊重,也會虛心檢討,並將監察院意見提供給醫策會。林靜儀強調,由於評鑑已經完成,因此對於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不會有任何更動,臺北區醫學中心維持10家。至於,目前正在針對中區、南區及高屏區醫學中心進行評鑑,是否也會增設醫學中心的家數?林靜儀說,目前尚未收到醫策會評鑑結果,沒有聽說會增設,若醫策會認為需要增設,仍會予以尊重。一名醫界代表表示,監察院算是寫出醫界心聲,切中要害,衛福部任意修改評鑑辦法,是破壞公信力外,醫學中心過度加速膨脹,導致民眾就醫負擔增加,根本不是民眾之福。另外一名醫界代表則認為,對於今年正評鑑的中區、南區就「很衰」,因去年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今年評鑑分數很近時,仍會採同樣標準「增額錄取」,但衛福部這次被糾正,中南部評鑑再出現分數接近的情況時,包括爭取準醫學中心的義大醫院,恐怕就要皮皮挫,沒這麼幸運可以被增額晉身醫學中心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68423/sm-8ea10996963d720730d0e44c580d5f14.jpg)
美股再創新高面臨「三考驗」 分析師:下一步看財報季
台股10月10日國慶日休市一天,不過前一晚美股的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都創新高,主要是因美國聯準會9月的議息紀錄公布,顯示所有官員均同意降息,不過到底降多少仍意見分歧;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陷入困境,因深圳股市創下1997年以來最差表現。美股9日的道瓊工業指數漲431.63點或1.03%,收42512.00點。標普500指數漲40.91點或0.71%,收5792.0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漲108.70點或0.60%,收18291.6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55.80點或1.06%,收5321.90點。因為上周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引發人們開始懷疑美國聯準會到底還會不會持續大幅降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記錄顯示,絕大多數聯準會官員贊成降息2碼,但「一些人」更願意降息1碼。 投資人也在等待接下來的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指數,以及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的財報季。分析師認為,美股面臨重大考驗,包含對美國經濟、利率走向、總統大選的擔憂,本周五將啟動的財報季,就是決定下波漲勢的關鍵。科技股則是漲跌互見,亞馬遜及蘋果漲逾1%,超微電腦大漲4%,輝達漲多回吐、逆市下跌0.2%,谷歌的Alphabet因遭美國司法部考慮建議分拆,以結束搜索領域壟斷,下跌逾1%。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7025/sm-2d05b2202c151a051babb415742bc78f.jpg)
北檢續追京華城案 彭振聲遭5度提訊
北檢持續追查京華城案,4日上午五度提訊在押被告、前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釐清相關案情。囚車抵達地檢署時,一位女記者大聲提問「副市長要認罪嗎?」彭振聲未回應,神情輕鬆前往應訊開庭。台北市議會日前組成京華城案調查小組,將會議記錄公開於網路。其中,彭振聲關鍵證詞提到,都委會是獨立機關,不能對特定案件設定條件,當時也認為京華城案較敏感,自己沒有參加決議,指稱拍板的公文是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的。京華城案持續延燒,法院日前羈押朱亞虎、柯文哲「大帳房」李文宗,其中朱亞虎坦承犯行,成為京華城案中首位坦承行賄的涉案人,若持續配合調查,檢方不排除將他轉為污點證人,減輕其刑或從輕量刑。檢方積極偵辦京華城案,已羈押7名被告,近日也持續提訊、約談涉案在押被告及證人,釐清相關可疑金流並鞏固被告貪污圖利相關事證,只為早日查出案情真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66062/sm-26a92dbdf965245229f1fa6b1be0051c.jpg)
欺下害上2/法院認證據未保全有損人民權益 學者斥:應依法追究
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向總統「告御狀」,衛福部卻仍堅稱相關審議錄影錄音未保存,立委廖偉翔痛批衛福部被判決敗訴,就是連行政法院也看不慣疫苗救濟審議過程流於形式、空洞,甚至疑似淪橡皮圖章,他不排除提案修法提升疫苗審議辦法的法律位階。學者更直斥,審議資料本應保存以利日後釐清爭議,公務機關卻輕率銷毀、犧牲人民權益,違背正當程序應依法追究。廖偉翔說,衛福部進行中的健保總額談判會議、藥害救濟審查會議記錄都能保留、上網公開,不解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會議錄音為何「有錄音、不保存」,難怪外界懷疑政府公信,他要求衛福部立即按照法院判決「公布會議錄音」,否則他將提案修法,將疫苗救濟審議辦法位階提高到法律,回應民意。疫情期間,時任衛政官員陳時中、吳秀梅等人都曾因疫苗採購、研發等爭議被控圖利、瀆職,然當時北檢以「查無實據」全數簽結。如今檢方著手偵辦「超思雞蛋案」,當時同被列為重點弊端的疫苗相關案情是否會出現轉折,國人正密切觀察。綠營人士指出,前後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邱泰源雖同屬「英系」,蔡總統任內原有意安排邱泰源接替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但當時陳力薦次長薛瑞元接班,且兩人對「再生醫療法」、「健保總額分配」主張相左,互生心結,但兩人都否認,如今邱被提拔為衛福部長,能否展現衛政新格局也令人矚目。一位沒有慢性病史的42歲婦人,在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後,引發急性腦水腫猝死,三總醫師除了在死亡證明書上開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更將搶救過程寫成論文刊登國際期刊。圖為三軍總醫院醫學大樓(圖/翻攝自三總臉書)高等行政法院日前曾針對一起新冠疫苗受害者救濟案做出判決。據「111年度訴字第1511號判決書」內容顯示,法官質疑主審該救濟案的疫苗救濟審議第179次會議,「缺乏事證顯示多數委員出席」,因此會議採「共識決」,違背「衛福部疫苗受害救濟辦法」中、設置審議小組,引進多元化專家委員審查的宗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法官在判決書中語重心長寫下,審議小組應依法進行審查及決定,否則就易流於「由投票部隊」(審議委員皆由衛福部指派)完成名實不符判斷。惟因衛福部審議辦法未規定「最低出席人數」、「表決方式」、「決議結論的最低同意比例門檻」,若衛福部在開會前,未能清楚調查與會委員人數,卻堅持採共識決,事後製作會議記錄內容,也只有記載「結論」,將無法證明審查委員確實在會中「實質討論」,已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判決書還說,衛福部只提供參與線上討論的委員簽到名單,「無詳實會議紀錄」、「無開會錄音檔案可查」,會議是否確實進行實質審查,無從考證,對於家屬指控衛福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審查,未必全然無據,因而判決衛福部敗訴。新冠疫苗採購、研發案與與「進口雞蛋案」當初都引發極大的民怨,迄今在野黨也揚言務必查弊到底,釐清真相。(圖/記者黃耀徵攝)「接種疫苗可能有不良反應,能否獲救濟,攸關人民權益,有錄音卻不保存,不僅奇怪,還有違法之虞」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法律對公部門檔案保存有明確規定,包括《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皆然,公部門說有錄音、卻沒保存,依法應追究。《政府資訊公開法》揭示政府資料「原則公開」,若純粹只是內部會議資料「得不公開」,但仍須保存,北市府京華城案保存大量開會記錄就是例子。他並表示,即使只是內部紀錄,仍可對特定利害關係人(例如疫苗受害者)公開,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攸關申請救濟民眾權益,申請救濟者自有權得知准駁過程、理由,一旦發生訴訟,才可釐清爭議。行政部門常以「會議紀錄若曝光,沒專家願受聘審查」,廖元豪直言,《公司法》對民間企業規範詳盡,至於公部門反而不需比照辦理,他以NCC諮詢委員為例說明,NCC委員權力大到可以關掉電視台,名為「諮詢」實為「決策」,當然也要面對外界檢驗,利害關係人才可援引《行政程序法》救濟,請求法院協助調閱審查過程文件;若擔心曝光就別接委員」,如此參與審查的專家才會愛惜羽毛,不會輕言放棄「實質審查」,淪為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66060/sm-79d8ba93e734bf97255816ff65cbe9b9.jpg)
欺下害上1/不甩總統交辦 疫苗救濟委員會堅持「對付」被害人
一位女律師為疑接種新冠疫苗而喪命的年輕女性爭真相,進而向賴清德總統告「御狀」,總統府三日內火速回覆要求衛福部依法辦理,然而衛福部不僅堅拒提供疫苗受害相關的審議資料,甚至還增加律師團陣容來「對付」被害人,令人直呼:「配合國家政策,換來就是這種不對等的對待。」本刊日前披露,一名在大學工作的年輕女性施打新冠疫苗後,腦部急性水腫猝死,留下猝不及防的先生和小孩,即使家屬持三軍總醫院開出的「死亡與疫苗有關」證明,衛福部仍駁回這項救濟申請。家屬不滿之餘委任律師向賴總統陳情,總統府則迅速回覆「已請衛福部針對家屬要求『提供會議記錄錄音』、『審查學術文獻篇名』,予以卓處」。但衛福部花了近一個月方時間才回覆陳情人,並聲稱疫苗受害審議理由均公佈於疾管署網站,也通知申請者;至於受害人家屬質疑審查「黑箱化」,要求「提供」開會過程錄音、引用文獻篇名,衛福部仍堅持專家審查「專業、謹慎、客觀」,請受害者家屬要信任,婉拒提供資料,並言明不服者就是可提行政訴訟,讓家屬抱怨官方答覆猶如「鬼打牆」,如何能信任政府官僚的話。律師翁伊吟很感謝總統府迅速回復疫苗受害人陳情,但不解衛福部卻仍拒絕提供疫苗救濟審查會議的記錄、錄音紀錄及學術文獻,質疑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圖/記者劉耿豪攝)向賴總統陳情的年輕女律師翁伊吟說,接種新冠疫苗而猝死的女性(42歲)在國立大學工作,無慢性病史,按當時政府規定施打兩劑AZ疫苗後再混打第三劑莫德納疫苗,接著卻引發腦部急性水腫後過世,三總在醫師診斷書與死亡證明書上,記載死因確與新冠疫苗有關,但家屬申請訴願被駁回、申請更被衛福部打回票。「感謝總統感同身受家屬的悲苦,並迅速要求衛福部研議。」翁伊吟說,府方沒有規避,也正視受害人家屬的訴求,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簡稱疫苗救濟審議會)的「黑箱」審議程序早為民眾詬病,衛福部卻仍堅持己見,甚至開會明明有錄音,卻未保存,居心何在?還是背後另有不可告人隱情?翁伊吟也向衛福部長邱泰源喊話,政府推動公衛政策,呼籲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就必須落實「配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而且應「實質審查」,而非自行設立限制嚴審,配合政策、卻又受害的國人情何以堪?她認為衛福部未曾秉持「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比照韓國在一審民眾勝訴案件就不再上訴,讓受害人早日得到救濟,現在衛福部不僅堅持上訴,甚至又增聘三位律師對付受害人家屬,無視家屬為求真相聲淚俱下,衛福部不擔心影響民眾打疫苗意願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4月底止,審議疫苗受害申請案4835件,核給救濟案505件,救濟通過率僅為10.44%,遠不如鄰近日本(通過率為90%),香港54.78%,紐西蘭42.39%,芬蘭32.94%,挪威28.2%,加拿大23.22%,通過率在先進國家中排倒數第二,救濟率只比設立多家新冠疫苗大廠的美國高。去年疫苗受害預算編了1.56億,今年只有1.17億。綠營內部傳出蔡英文總統任內,曾有意派時任立委的邱泰源(圖右)接替參選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不過陳時中卻力薦次長薛瑞元(圖左)出任,雙方有了芥蒂。(圖/記者周志龍攝)本刊調查,綜合立院公報、法院判決書內容顯示,現行新冠疫苗救濟申請案審查過程,是由衛福部先對案件「初步分類」,區分標準為「有無血栓」,接著由2到3位衛福部醫院、部外醫院醫師,針對收案再做初步鑑定,然後由衛福部彙整、草擬審查結論草稿,供疫苗救濟審議委員最後作成最終結論。「問題就在審議無明確流程規定,直到受害者家屬一狀告上法院,法院要求衛福部應提出相關文件。」翁伊吟指出,透過法院蒐集到的簽到單、初步鑑定意見等有限的書面資料,以及立委廖偉翔揭露後,外界才漸漸拼湊出來審查程序,並懷疑其中程序有重大瑕疵。其中包括救濟審查委員會應有19到25位各領域委員參與審查,但是實際完整參與審查人數恐怕僅有5、6人;審議採共識決,卻沒有針對成會人數、表決流程有所規範,僅由會議主席主導會議進行,是否真有進入實質審查,包括委員發言內容、不同意見處理都引發外界質疑,更可能發生「主席說了算」,在第215次審查會議上,竟發生平均一案僅審查51.5秒的離譜情況,實匪夷所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65335/sm-1ad40b8b8749ed6f73e5240fcd450264.jpg)
北檢續追京華城案情 柯文哲遭4度提訊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圖利京華城案,9月初遭收押禁見。檢方持續追查相關案情,25日4度提訊在押的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26日上午也提訊柯文哲,他身穿黃色囚服、藍白拖,戴著手銬步下囚車。京華城弊案引關注,台北市議會調查小組會議記錄近日也公開於網路,其中,彭振聲關鍵證詞提到,都委會是獨立機關,不能對特定案件設定條件,他當時認為京華城案較敏感,所以自己皆無參與決議,拍板的公文都是柯文哲批示的。檢廉近日持續傳喚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等承辦公務員,了解京華城案決議過程,也欲釐清柯文哲「明知違法」仍執意提高京華城容積率的圖利證據。其中,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當庭轉被告,涉圖利罪以500萬元交保,稱自己是「聽命行事」。京華城案在押被告柯文哲、彭振聲、沈慶京以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皆已4度被提訊,北檢積極調查釐清相關案情與金流,希望在2個月的羈押期限內儘速偵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65167/sm-e0b372789440d284076320a612c86080.jpg)
京華城案延燒 北檢4度提訊彭振聲、沈慶京
北檢積極調查京華城案,24日以證人身份約談時任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提訊在押被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25日上午提訊前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下午提訊近日身體狀況頻傳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囚車已在下午1時許抵達。京華城案引社會關注,台北市議會日前也組成調查小組,將會議記錄公開於網路。其中,彭振聲關鍵證詞也曝光,他提到,都委會是獨立機關,不能對特定案件設定條件,當時也認為京華城案較敏感,自己沒有參加決議,指稱拍板的公文是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的。北檢24日3度傳喚證人林洲民,了解柯文哲與彭振聲涉圖利的相關事證;下午則提訊應曉薇,查證她在此案中收賄的金流與案情,訊後還押。25日則4度提訊在押被告彭振聲及沈慶京。沈慶京涉行賄應曉薇4740萬元,近日更被查出2018年貼身司機替他「身揹數億」前往澳門,雖然沈慶京反駁這些金額都有報關,檢方仍懷疑其動機,認為可能是追查行賄金流的重要線索。沈慶京羈押後身體狀況頻傳,曾二度送醫,律師也替他聲請具保停押,他本人卻未在聲請狀上簽名,北院裁定7日內補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64904/sm-ef82f0de397dd6746c0cd35205d65d40.jpg)
追京華城案情 北檢再傳林洲民、應曉薇
北檢積極偵辦京華城案,24日上午3度以證人身份約談時任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了解京華城容積率決議過程,釐清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嫌圖利的相關事證,下午則將提訊在押被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廉政署3日約談林洲民,據了解,他證稱曾上簽並在會中提醒柯文哲,若應曉薇放水京華城案,北市府恐涉圖利,相關公文及會議記錄都有留存。林洲民12日上午再度遭北檢傳喚,偵訊長達6小時,調查柯文哲與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明知違法」卻仍指示給予京華城容積獎勵等圖利行為。24日北檢三度傳喚他,訊問約兩小時結束。應曉薇涉收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鉅額賄款,違反貪污治罪條例遭收押,20日遭三度提訊後,24日北檢四度提訊她,追查她施壓公務員、收受沈慶京4740萬元賄款之相關案情細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63760/sm-6597540a655eda6b89b421c5be396666.jpg)
張國煒不忍了!控告張國華等人「違反遺囑」背信
長榮集團遺囑之爭風波不斷,最高法院日前宣布長榮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有效,由四子、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承遺產及經營權。張國煒18日下午委任林文鵬等4位律師至北檢按鈴提告張國華及4位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吳界源背信,同時向北院聲請解任遺囑執行人並改定適格之遺囑執行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8年前逝世,遺囑指定四子、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承140億遺產,並接下長榮集團經營權,引起大房不滿,甚至提起確認遺囑無效訴訟,日前最高法院認定遺囑有效。律師林文鵬指控,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吳界源等4人違背身為遺囑執行人應忠實踐履遺囑的任務,還夥同張國華製作105年3月24日遺囑執行人會議記錄,惡意違背遺囑,選任張國華擔任長榮集團主要控股公司巴拿馬長榮國際之常任董事及常任總裁,導致張國華擅自違法無權處分EIS資產並掌控長榮集團至今。林文鵬接著控訴,張國華於105年3月24日同日之會議記錄以巴拿馬長榮國際常任董事及常任總裁身分,選任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擔任巴拿馬長榮國際董事、總裁。稱兩者「私相授受、酬庸至此,完全將遺囑執行人之忠實義務拋諸腦後」。他強調,張國華等人之行為不僅是藐視張榮發遺囑,更構成刑法背信罪;4位遺囑執行人與張國華共謀惡意違背遺囑、未依照遺囑內容積極執行職務,導致遺囑執行牛步不前,18日下午向北檢提出刑事背信告訴外,也向北院聲請解任4位遺囑執行人職務,並請法院另行改定適合的執行人,盡快落實遺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62308/sm-dd2dec67b540bf0537d3b1dba39bee83.jpg)
葉元之酸核能機組已陸續除役 宣傳核安預算卻比偵測輻射外洩預算還多
「2025達成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的重要政策,配合該政策目標,原能會也從過去的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核安會」,但藍委葉元之卻質疑核安會預算涉嫌浮濫編列。例如,編列1244萬元預算進行「輻射安全防護數位自主學習網」,該預算被列為行政院「社發計畫」中的一環,但他很好奇,做什麼學習網站需要花到1000多萬?當國內核電廠發電機組陸續除役,有什麼理由讓宣導「輻射安全防護」的預算,比真正檢測輻射外洩的預算還高?葉元之表示,政府為達成2025非核家園目標,現行核電一、二、三廠已陸續除役,最後一台核電機組是核三廠二號機,也將在114年5月除役,但核安會在中央政府年度預算中,卻仍編列大筆輻射安全防護學習網站經費,令人好奇。葉元之指出,他在今年4月立院質詢時,要求核安會提高市售負離子產品比例的抽檢比例,因因為核安會從2020年至2022年抽查,每年僅抽樣40件,就已經年年查到超標商品,核安會顯然沒有為民眾健康做好把關,不過,核安會當時反對提高抽查比例,如今卻編列1244萬建置「輻射安全防護數位自主學習網」,要民眾「自己學習輻射防護」,那民眾還需要政府嗎?他還說,根據114年度預算書,全台灣環境輻射偵測經費僅1139萬,核安會要做一個學習網站,經費卻比全台灣環境輻射偵測預算還高,當執政的民進黨堅持非核家園,花大錢做一個學習網站,令人不知必要性何在,而這個數字,也遠超過一般市面上的學習網站建置經費,核安會有必要清楚解釋。葉元之指出,根據112年12月15日核安會的游離輻射安全諮詢會會議記錄,其中提及,核安會近年向政院申請社發計畫,納入建置輻射安全防護數位自主學習網,設計宗旨是依據不同族群,開發適宜的輻射防護專業及科普知識教材,「未來將積極爭取經費,讓計畫得以執行,以提供醫護人員更多元的學習管道。」葉元之質疑,行政院社會發展計畫目的是預防、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發展所研擬之具體計畫,且需符合前瞻性、新興性及重大性等3項特性,但不知「輻射安全防護數位自主學習網」前瞻、新興、重大性何在,有必要花這麼多公帑做一個學習網站,這個網站能解決什麼問題,核安會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他在審查相關預算時,一定嚴加把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61520/sm-471c45eb5d5f6f2085026c89e9db6ff6.jpg)
LINE通話也能即時語音翻譯 三星宣布最新Galaxy AI正式下放
三星在7月推出新一代摺疊旗艦機Galaxy Z Fold6、Galaxy Z Flip6時,同時也公布了新一代的Galaxy AI,表示語音即時翻譯功能開始支援即時通訊軟體LINE,這讓不少台灣用戶十分期待。而如今,三星也正式宣布,從9月起,將把最新的Galaxy AI下放至Galaxy S24系列、S23系列、S23 FE、Z Fold5、Z Flip5和Tab S9系列在內的機型。據了解,在Galaxy Z系列問世之時,三星也同步發表Galaxy AI最新功能,其中就以即時翻譯功能最引人注目。因為在前一代中,Galaxy AI的即時翻譯功能僅支援電信通話,但是在當時,官方曾表示,Galaxy AI的即時翻譯功能開始支援第三方即時通訊軟體,其中包含Whatsapp Line Messenger跟IG Messenger,至於微信、Telegram等通訊軟體,目前尚不支援。而三星則於6日宣布要釋出最新版本的作業系統One UI 6.1.1,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最新的Galaxy AI。而這次更新計畫從9日起先自北美、歐洲開始更新,在未來數周內世界各國也會陸續上線。除了許多人都期待的語音通話即時翻譯功能外,在One UI 6.1.1的Galaxy AI還包含了各項功能。像是在溝通部分,其實還有「翻譯助理」提供的聆聽模式、單向翻譯功能兩大功能,有助於克服語言障礙。另外還有訊息即時翻譯智慧助理,該功能除了能進行翻譯外,還能根據用戶風格和需求,自動生成文本內容給使用者建議回覆。在工作方面,這次Galaxy AI也內建了筆記智慧助理,同時具備翻譯、摘要筆記和語音轉文字等功能,簡化了會議記錄過程。另外還有PDF自動智慧翻譯功能,透過該功能實現對PDF文件中文字、圖像和圖表的翻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60468/sm-6cd394d6ffee697ed4bb57b7ebc4f732.jpg)
柯文哲1句話令人搖頭 前都委會委員:「不應以不知道一語帶過」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弊案,歷經8月30日以來3天3夜的審訊後,昨(2日)凌晨北院根據「4大理由」對其裁定當庭釋放,無保請回。柯文哲則聲稱,他直到今年3、4月才知道京華城案840%容積率的事情。對此,前北市都委會委員曾光宗今也在臉書發文痛批,政治人物位於一定的高度,必須能明辨是非,特別是面對京華城案涉及如此龐大的利益,而且前後歷經6年的審議時間,不應該以「不知道」而一語帶過。現任中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的曾光宗,今早在臉書發文分享「京華城案之我見」,他表示,作為曾經審查過此案的都委會委員,他認為除了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之外,還有許多重要且深層的議題,需要社會及專業界一起來省思,「我個人於2017.01.01至2020.12.31期間,受聘擔任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簡稱都委會)委員。依據會議記錄,都委會與京華城有關的會議約共有10次,其中在我任期內共召開過5次,我出席4次會議,請假1次。」曾光宗續稱,他在出席的4次會議中,除初次他因不熟悉此案,沒有表達意見之外,後續的3次會議中,他因已了解申請單位(京華城)的提案理由與內容不合法,且極為不合哩,因此基於專業判斷,均提出「反對」的意見,「我的相關發言內容,可參閱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會議紀錄。由於我於2021年之後已不再受聘,也因此於2021.09.09都委會第783次會議,通過京華城容積獎勵20%時,我已不是委員,無法了解該次的審議過程。」針對歷經多年的京華城案,他也非常敬佩於3年前就已注意到此案有問題的市議員,以及於今年開始努力追查此案的市議員們,讓此案不致掩埋在歷史之中,偷渡成功。他也表示,有關京華城案,他個人的看法如下:一、對於政治人物而言:政治人物位於一定的高度,必須能明辨是非,特別是面對京華城案涉及如此龐大的利益,而且前後歷經6年的審議時間,不應該以「不知道」而一語帶過。而且期間都有委員持反對意見,表示此案有爭議,更必須傾聽與了解反對的理由及因果得失。二、對於主管機關而言:作為主管機關的都發局,對於此案必須要有基本的專業立場與判斷,不應將不合法的個案直接送入都委會,如此將會陷委員於不義,且有推卸責任之嫌。而且期間更不應該幫申請單位提出「解套」的程序與方法,此點希望檢調單位能再明察。三、對於民間財團而言:民間財團取得自己原本的利益(法定建築容積)是合理的,但如果想要以不合法的程序與方法竊取額外的建築容積(容積獎勵)則萬萬不可,因為容積獎勵屬於公共財,為全體市民所共有,此種公共利益須有效保護,不應隨意地送給民間財團。四、對於委員而言:擔任都委會的委員應秉持第三方之公正中立的立場審議相關提案,如遇違反相關法令或不適宜的提案內容時,應適時地勇於提出反對意見。特別是在重要的審議會議中,如未發言或發言內容十分含蓄與模糊,最後均會被機關視為「同意」,此點更需留意。五、對於容積獎勵機制而言:此點最為重要;容積獎勵原本為一立意良善的機制,但由於其背後牽涉了非常多的利益,因此包含京華城案的所有爭議,均因此機制而起。其實不僅僅台北市,包含其他縣市目前對於容積獎勵都有過於浮濫之問題,甚至產生種種弊端。此現象除違反公平正義之外,更對都市產生極大的環境負荷,後續衍生出的都市環境問題,最後仍是由全民買單。曾光宗也補充,有關京華城案,目前媒體大多聚焦在政治人物身上,但他個人認為京華城案對於民眾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公民教育」機會,藉此可以重新檢視政治人物、主管機關、及民間財團,這對建立公民社會應有極大的教育意義。相對地,對於建築及都市計畫等專業界而言,曾光宗認為此案更是一個非常適切的「專業教育」案例。其中明確界定相關委員的角色與倫理規範為首要,另外更重要的是藉此重新檢討現行的「容積獎勵機制」,此時就有賴於中央主管機關從法制面及執行面整體地予以檢討修正,以減少弊端的產生,並促使容積獎勵應用在迫切且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59981/sm-92706bd8944a50f6a6472928dc7f6d0d.jpg)
美股收紅「勞動市場仍有疑慮」 本周五就業報告成下波關鍵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的就業人數,初步下修達81.8萬人,平均每月下修約6.8萬人左右。這不僅是2009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下修,也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二大下修幅度。此次就業數據來自各州的失業保險記錄,涵蓋全美幾乎所有的工作崗位,修正數據透露,美國就業市場可能遠不如先前數據表現的那般強勁,也讓聯準會(Fed)面臨下個月降息的壓力。但市場表現卻意外穩健,VIX恐慌指數未見飆升,推測可能是市場對於9月聯準會降息預期更加明確,可能與Fed釋出的7月FOMC會議記錄有關,不確定性降低使股市依然收紅。美股上周五(8月30日)上漲收尾,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減輕投資人月初對勞動市場的疑慮。不過,面對向來表現遜色的9月,9月6日公布的8月就業報告仍將對美股構成壓力。華爾街投資人和分析師警告,勞動市場仍是疑慮的來源,美債市場走勢同樣飄忽不定,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五報3.91%,仍低於7月底的4.107%。今年9月,投資人會關注17、18日的Fed決策會議,也讓在此之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關係重大。9月11、12日也將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財務顧問公司Carson Group全球總經策略師瓦爾蓋斯(Sonu Varghese)表示,目前美國經濟狀況尚可,但風險正在上升。CFRA投資策略長史托沃(Sam Stovall)認為,若數據持續強於預期,也許會排除11月降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