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人種
」 美國 川普 種族歧視 佛洛伊德 黑人發文要槍手上射擊課「下次才不會失手」! 民主黨幕僚遭炎上火速被開除
美國前總統、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13日出席賓州的造勢活動時遭槍擊,當場血流滿面。對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痛斥「美國絕不允許這種暴力行為」,民主、共和2黨也強力譴責,然而有名民主黨眾議員的幕僚竟發文要槍手去上射擊課程,「下次才不會失手」。此言一出,引發喧然大波,該名幕僚也火速被開除。川普13日在賓州巴特勒(Butler)造勢時,遭賓州當地20歲青年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持AR系步槍開火射傷右耳,當場血流滿面,震驚全球。當局稱,現場一名集會參與者死亡,2人重傷,死者被確認為50歲的消防員康佩托雷(Corey Comperatore)。然而,正當民主、共和2黨強力譴責時,據《福斯新聞》報導,密西西比州民主黨籍眾議員湯普森(Bennie Thompson)的「全國行動網絡」(National Action Network)現場總監馬紹(Jacqueline Marsaw)竟在Facebook上發文稱「我不容許暴力,但請你去上一些射擊課,這樣下次就不會失手了,喔!這不是我說的。」此文一出,引發喧然大波,馬紹隨即將貼文刪除,而湯普森也火速開除這名幕僚,並在聲明中表示「我得知一名工作人員發布的貼文,她已不再為我工作。」馬紹於2023年7月加入湯普森的團隊,她曾擔任當地 「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秘書、副主席和主席,後續擔任「全國行動網絡」的現場總監。
美國熱浪今年恐再創紀錄! 多州機構呼籲聯邦政府:將極端高溫、野火列為「重大災害」
非營利性會員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指出,由多州環境、勞工和衛生團體組成的聯盟,於美東時間17日敦促美國聯邦政府的行政部門防災減災機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為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提供重要的救災資金,但這2種情況目前均不被FEMA視為重大災害。生物多樣性中心能源司法主任兼高級律師Jean Su表示:「目前迫切需要FEMA將不斷加劇的熱浪和野火災害視為主要的氣候災難。現在是FEMA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時候了!這意味著為地方政府提供關鍵資金,以建立強大且有彈性的解決方案,例如社區太陽能和儲存、冷卻中心和空氣過濾等,這些都是我們保護工人和弱勢社區免受氣候緊急情況破壞的關鍵方式。」報導指出,科學家認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預計2024年將出現更嚴重的熱浪。美國各地初夏氣溫已經打破歷史紀錄,且6月的酷暑影響了西部及中南部地區,拉斯維加斯氣溫高達43.89°C,德州阿馬里洛(Amarillo)氣溫也上看39.44°C。達拉斯工人保護組織代表西德(Margarita Del Cid)指出:「氣候危機加劇,使德州勞工成為高危險族群,且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的負面影響對所有德州人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無論其社經地位。然而,大多數是移民或拉丁裔的臨時工特別容易受到高溫曝曬的影響。在德州,每3天就有1名建築工人死亡,而造成這些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炎熱,無論是中暑、體溫過高,或是長期曝曬導致的視力退化等健康問題。」美國野火蔓延,造成許多人命傷亡與財損。(圖/達志/美聯社)西德續稱,包括拉丁裔在內的有色人種社區通常居住在更容易受到野火災害影響的地區,這可能引發一些足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氣喘、支氣管炎,甚至影響大腦功能。因此若有將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定調為重大災難的聯邦標準,就能為這些脆弱社區和地區提供資源及支持。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WS)的數據顯示,極端高溫是美國天氣災害中的頭號殺手,導致的死亡人數比颶風、洪水和龍捲風的總和還要多。2023年,光是亞利桑那州馬里科帕郡(Maricopa County)就有近650人死於極端高溫災害,比2022年增加了52%。與此同時,隨著野火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強,許多地區正面臨更嚴重的空氣汙染。對此,美國產業工會聯合會(CIO)主席舒勒(Liz Shuler)也提醒,「2023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1年,但今年又有許多地區打破了新的高溫記錄,因此顯而易見的,勞工保護措施根本跟不上氣候危機的升級程度。 太多勞工平時暴露在高溫和野火空汙的工作環境下,且沒有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我們不僅需要制定強而有力的勞工保護標準,以應對環境變遷和加劇的氣候災害,還需要聯邦政府立即採取行動釋放資源。CIO呼籲FEMA根據《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Robert T. Stafford Disaster Relief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Act)迅速將高溫和野火列為「重大災害」,以確保勞工及脆弱社區,擁有所需資源來應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據悉,《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授權FEMA根據州、地方官員的請求,宣布發生重大災難,並釋放救災資金。例如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FEMA就曾迅速採取行動,透過《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來應對新冠疫情。然而,FEMA至今拒絕將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視為《斯塔福德法案》規定的「重大災難」。亞利桑那州公共衛生協會(AZ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執行董事亨布爾(Will Humble)也呼籲:「氣候變遷正在加劇亞利桑那州的野火和高溫災害,這類問題已在去年導致數百人死亡,雖然州政府和地方社區一直在應對這些威脅,但還遠遠不夠。將高溫和野火加入到FEMA已經宣布的災害清單中,將有助於亞利桑那州社區更好地應對這些日益常見的氣候威脅。」
值得省思的理由!解釋為何購買推特 馬斯克:拯救世界避免人類「遭滅絕」
身為世界首富的馬斯克,每次總是有些讓外界難以理解的特殊舉動,就像是他購買推特一事,雖然馬斯克先前就表示,買下推特主要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而近期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買下推特最主要的原因是「拯救世界避免人類遭到滅絕」。根據《unilad》報導指出,馬斯克近期在接受播客主持人羅根(Joe Rogan)的訪問,在被問及為何要買下推特、更把推特改名為X時,馬斯克表示「這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擔心推特恐怕對文明有侵蝕作用,它會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而要提到馬斯克所說的不良影響,要先理解到他先前所說的「心靈病毒」(mind virus),馬斯克早先就曾將「覺醒文化」(2010年代以來美國人對有色人種、同性戀社群和女性身份認同政治的左翼政治運動的稱呼)列入「心靈病毒」的範圍中,更直言表示「覺醒文化的心靈病毒已經深入娛樂圈,正在推動文明走向死亡,而這時候需要有反對的論述」。說直接點,馬斯克其實反對的就是「言論只能符合政治正確」,他認為,即便是政治不正確、不符合主流民意的言論,也是包含在言論自由當中。而言論過度符合政治正確或局限在特定領域,不僅會箝制言論,同時也會縮限文化的發展。而在與羅根的訪談中,馬斯克直言表示,目前已「過度激進」的行為讓社會變成所謂「進步、寬容、接納、包容」等動作,實際上反而會導致社會文化的衰落。訪談中,馬斯克也提到「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種社群抵制行為,就是透過發動輿論討伐與自己不同觀點的人,將其驅逐出所屬的社交、專業領域)。事實上,節目主持人羅跟過去就多次因為節目內容的關係,面臨到網友施加「取消文化」在自己身上。馬斯克所指的「心靈病毒」其實也不只包含覺醒文化、取消文化,她甚至連舊金山當地成為毒蟲、流民大本營一事,也認為這是「心靈病毒」的作祟結果。馬斯克對羅根解釋,「心靈病毒」其實偏向一種哲學概念,原本是一種十分小眾且具有地域性的概念,而這種先天的限制,也讓「心靈病毒」能影響的範圍受到限制。但有了網際網路後,隨著推特的壯大,馬斯克認為,「心靈病毒」透過推特強大的傳播能力,傳送到全世界,這樣反而有可能造成文明的滅絕、人類的滅絕。馬斯克雖然有提到,多數罹患有「心靈病毒」的人,並非是刻意為之,也並非是有意要滅絕文明,但他也拿舊金山現況來舉例,他認為這就是「心靈病毒」徹底肆虐下的結果「明顯就是象徵著文明的結束」。所以馬斯克才決定要出手買下推特,並且為了對抗「心靈病毒」的肆虐,避免人類遭到滅絕。事實上,馬斯克在買入推特當下,就解禁了過去一些因為「言論政治不正確」的名人帳號,他也解釋,此舉就是要讓「不同反對的言論」有機會曝光,達成某種言談論點的平衡。
Gap宣布第七度參與彩虹遊行!同步發表年度限量彩虹紀念T 以實際行動支持性別平權!
十分重視性別友善議題的美式休閒服飾品牌Gap,宣布將參與10/28舉辦的年度同志盛事-彩虹遊行,這次不但是Gap第七度參與此活動,也將同時推出年度限量彩虹紀念T,期望持續透過實際行動延續這份關愛。堅信多元與平等理念的Gap向來對於平權議題不遺餘力,今年它們是以「CELEBRATING LOVE ALL WAYS」為口號,強調尊重人的共通性與差異性,希望表達"不管是任何形式的愛都是值得被慶祝"的理念,且遊行當天Gap除了將攜手員工一同參加,還會邀請活動大使木星、大鶴一起到現場為Gap站台,一同為愛發聲。活動大使木星&大鶴,10/28將到活動現場於花車遊行中為Gap站台,共同支持性別平權。(圖/品牌提供)為表達對性別平權的支持,Gap也將推出兩色年度限量彩虹紀念T來響應這個別具意義的時刻,可看到在胸前的Gap經典Logo中特別加入了11色彩虹,除了保留原本的6色,還有分別代表有色人種的黑色、棕色,以及代表跨性別族群的淺藍、粉紅與白色,象徵愛是不分國界、人種、膚色、性別的,目前已於Gap全台門市與官網販售中。Gap推出年度限量彩虹紀念T,鼓勵大眾一起上街「CELEBRATING LOVE ALL WAYS」。(圖/品牌提供)
帶混血女兒搭機被當「人口販子」遭警帶回盤查 母氣炸提告:根本種族歧視
美國一名白人女子,日前因帶天生不同膚色的混血女兒搭機,就被當成拐賣兒童的人口販子,並遭員警帶走盤查,讓她事後氣炸,如今也對航空公司提起法律訴訟,認為此起無端指控根本就是「種族歧視」。綜合《新聞週刊》、《紐約郵報》報導,任職科技業的白人女子瑪麗(Mary MacCarthy)2021年10月帶混血的10歲黑人女兒莫伊拉(Moira)搭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飛往科羅拉多州,此行是要參加家人的葬禮,結果母女倆抵達丹佛國際機場(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期間,就被2名員警帶走盤查,因為地勤人員懷疑瑪麗是拐賣兒童的人口販子,徑自報案投訴了她。針對此起突如其來的指控,母女倆相當震驚,但仍耐心回答所有問題,才被順利放行,當時莫伊拉面對員警質問,更是怕得哭了起來。瑪麗事後憤而提起「公然種族主義(blatant racism)」法律訴訟,要求航空公司賠付精神慰撫金與其他相關賠償。訴訟文件揭露,瑪麗當時從未被機場或機上任何一名西南航空公司員工告知、詢問與交談相關話題,就被莫名報案檢舉,「此舉會引起一個理性的人最基本的懷疑。」瑪麗指出,經此一事,如今她和莫伊拉來到公共場合,尤其是機場或搭機,都很擔心再被無端投訴,「對於自己和孩子的基本互動格外保持警惕,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而且筋疲力盡。」瑪麗的律師大衛(David Lane)坦言,此次法律訴訟目的在於讓航空公司承擔責任,並使他們重新審查員工的培訓和相關政策,「西南航空公司利用種族外貌讓警方攔查無辜旅客,試圖透過一種刻板、簡單的既定印象解决嚴重的犯罪活動。」他也強調,「正如憲法不允許警察僅依種族印象,而對有色人種的年輕男子進行攔截和搜身,美國企業也不允許只照種族特徵,利用執法部門攔截和詢問不同種族的家庭,遺憾的是,西南航空正是做出此舉的企業。」至於莫伊拉對此尚未回應。西南航空發言人指出,「這起懸而未決的訴訟,目前沒有任何可以補充的餘地。」其實,早在2021年11月,西南航空就以聲明表示,將要加強內部教育與管理,「我們得知這位母親在與女兒一起旅行的原因當下,感到非常沮喪。」不過,瑪麗當時要求航空公司道歉,迄今尚未收到回應。
「親友遭遇槍襲」成共同回憶? 資料曝光美國槍械氾濫問題
近期由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市中心一間銀行爆發5死9傷的槍擊案件,讓美國槍枝氾濫問題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而根據一份資料顯示,「親友遭遇槍襲」這件事情似乎已經成為美國人的共同回憶,至少有20%的成年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與此同時,也有21%的人自述自己曾遭人持槍恐嚇威脅。根據《CBS News》報導指出,根據凱澤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一份最新研究指出,有將近20%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己有親友遭人槍擊身亡的經驗(包含自殺),而有21%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己曾遭遇槍枝威脅。報導中也提到,相較於白人,有色人種遭遇槍隻暴力的情況與機率是更加的高,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黑人表示自己的家庭成員或親友死於槍械之下,但白人僅有17%有過類似經驗,拉丁裔的成年人則有18%。除此之外,有30%的黑人成年人與20%的拉丁裔成年人,曾親眼目睹有人遭遇槍擊。而這份報告中也顯示,有41%的民眾認為他們所在的社區不會發生槍案,有41%的民眾則是認為「有可能」會發生槍案。但也有13%民眾認為「自己所在的社區並不安全」,甚至有5%認為「根本不安全」。在這18%認為不安全的民眾中,有17%的成年黑人認為「所在社區根本完全不安全」,遠遠超過白人(2%)與拉丁裔(9%)的比例。報告中也提到,有32%的成年黑人與33%的拉丁裔成年人每天都在擔心家庭成員會成為槍隻暴力底下的犧牲者,這個比例遠遠比成年白人的10%還要高出3倍之多。
母智力2歲住療養院 5寶媽做DNA檢測驚覺「生父性侵」真相
晴天霹靂!美國一名37歲婦人瑪姬(MaggieCruz)從小由祖父母養大,因為母親生病住在療養中心,多年以來她一直很好奇父親的身分,於是進行DNA檢測,赫然發現父親是療養中心的工作人員,性侵母親才會生下她。據《紐約郵報》報導,瑪姬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於母親出生時患有嚴重的發育遲緩,僅有2歲兒童的智力,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顧,卻在1985年30歲時遭到性侵,控訴療養中心沒有負起責任,以致於母親在隔年生產。瑪姬結婚後生下5個孩子,長年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透過祖父母得知,母親在被性侵才生下她,2019年她提出訴訟,赫然發現沒有員工面談,也沒有母親遭性侵的警方報告,相反地她找到護理紀錄,詳細記載母親懷孕前遭到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傷害,包括割傷和瘀傷,此外還有一張1985年10月看守人「JB」的便條,上頭寫著瑪姬的母親「喜歡有色人種、脫衣舞,有時大喊大叫、跳躍、吃得很快」。瑪姬透過網站調查家族史。(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瑪姬利用網站調查家族史,確定了父親位於維吉尼亞的親戚,當她在臉書尋找時,被其中一張女人的照片嚇到,因為對方和自己的眼睛非常神似,進一步找到性侵母親的男子,名叫詹姆斯(James),住在離療養中心不遠的羅徹斯特,而警方也證實,詹姆斯1985年在該機構工作。報導指出,雖然瑪姬指控詹姆斯是性侵母親的人,但因為訴訟時效,警方的能力有限。去年5年她和律師蘇珊(Susan Crumiller)合作提出訴訟,希望可以伸張正義。據悉,瑪姬的投訴還引用該療養中心其他性暴力的證據,包括從1976年至1985年,至少有10名工作人員被證實是戀童癖者和性侵犯。
九成台灣民眾:「女性是STEM潛力股」 3M提供100萬個學習機會
作為多元化科技創新企業,3M為持續提升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育的公平性,在全球為弱勢族群創造超過100萬個STEM和專業技能相關的學習機會,並設立到2025年底前提供500萬個STEM教育機會的目標,且在2021至2022年期間該目標的完成率已逾20%。上述幫助的對象也包含女性族群,例如生活在資源匱乏家庭中的女童、或受限於教育機會不均的女性。多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在各層面都存在顯著的性別差距,雖然女性在提升高等教育參與度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但在這些領域中的女性從業人員占比仍屬少數。根據最新的2023年度3M科學狀態指數調查報告顯示,90% 的台灣人(全球為 85%)清楚看見科學的重要及能改善生活、90%的台灣受訪者(全球為86%)表示女性是STEM領域未被開發的潛力來源、86%的台灣受訪者(全球為78%)認為代表性不足群體(underrepresented group),包含有色人種、LGBTQ+、障礙者群體、或在特定領域中佔比較少的群體(在STEM領域而言,女性則屬於少數群體),往往無法獲得平等接受STEM教育的機會。「自小認識居禮夫人的事跡開始,發現歷史上女性科學家的貢獻如此精采多元,直到自己投身於科學領域後更割捨不下這份熱愛,」3M台灣子公司顯示器材料與系統部門科學家 丁均怡表示,「作為一名科技女性,我常笑稱自己是『科學界的柯南偵探』對於創新時面對的挑戰,我總是充滿熱情去解開一個又一個的科學謎團,其實所有對科學抱有熱情的女性,都是STEM領域內最寶貴的人才『潛力股』。科學的發展對於人類文明進步至關重要,也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學的行列,領略科學魅力。」為促進STEM教育和職業機會平等,3M開展多項公益行動,致力守護女性在STEM領域發展的無限可能、幫助她們拓寬踏入科學相關職業的路徑。在台灣,自2020年起3M陸續透過線上與線下不同的方式,至今已為上千位都會及偏鄉的學齡孩童,創造許多科學啟蒙機會;2021年起,「點亮偏鄉智多星」計畫誕生,優先投注資源缺乏的偏鄉地區學童,除了提供3M生活科技產品,提升學習效能、優化學習空間,並輔以實境式的生活科學教育課程,由3M技術人員擔綱志工老師,指導6-12歲的孩子們從做中學去探索生活科技知識與原理。秉持「科技改善生活」的品牌理念,未來3M將持續貢獻己力,攜手各界共好共融,為女性及弱勢群體創造多元、包容、開放的科學世界,抒寫科學界的「她力量」。
美國有色人種活動家遭起底! 親媽爆料:全家人像雪一樣白
美國有色人種活動家拉威爾(Raquel Evita Saraswati)多年來都自稱自以為拉丁裔、南亞裔與阿拉伯裔混血的穆斯林,更替許多少數穆斯林身分的人發聲,沒想到日前卻遭親媽爆料,他們一家人都是白人,拉威爾根本就不是什麼有色人種。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拉威爾(Raquel Evita Saraswati)在過去10多年來都致力為少數穆斯林身分的人發聲,是位投身女權主義、LGBTQ+(女同、男同、雙性戀、跨性別、酷兒)事務的活動家,更擔任美國公誼服務委員會(AFSC)的文化首席官員。對於母親卡羅爾(Carole Perone)的出面爆料,目前拉威爾本人尚未給出正面回應。(圖/翻攝自Facebook/MissRitzer)不過,日前卻有一名自稱是拉威爾親生媽媽的卡羅爾(Carole Perone)出面爆料,他們一家人都是白人「我是德英混血,丈夫是義大利人,一家人白的跟雪一樣」不懂為何女兒要對外聲稱自己是「有色人種」穆斯林,並表示自己對於女兒的總總行為感到非常可悲。而美國公誼服務委員會(AFSC)中的發言人萊恩穆萊特(Layne Mullett)對此表示,組織目前已經收到指控拉威爾的文件,不過他們認為這些指控僅是那些反對人士想要扭曲她的身分,並表明組織仍堅信拉威爾,而對於母親卡羅爾的出面爆料,拉威爾本人目前尚未給出正面回應。
川普滿血回歸!臉書、IG恢復使用權限 輿論看法兩極
科技巨頭Meta曾在1月25日表示,將在未來幾週恢復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如今,Meta發言人史東(Andy Stone)也在美東時間9日證實,公司已恢復川普的社群帳號使用權限。這間科技巨頭自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後就開始停權川普的帳號,至今已2年多。綜合CNN Business、《路透社》的報導,Meta全球事務總裁克萊格(Nick Clegg)曾在1月底於推文中指出,「此舉的判斷依據是出於公共安全的風險已充分下降」,同時平台也設立了新的護欄來遏止違規犯罪行為再次發生。但他也警告,若川普未來又發布違反平台政策的貼文,其帳號可能將再度遭停權2年。自從美國國會山莊(Capitol Hill)2021年1月6日發生致命暴動後,川普的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遭到停權,至今已過了2年。報導稱,該決定是在Twitter於2022年11月底恢復川普帳號後實行的,不過川普本人當時並不領情,還認為他創建的新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表現更佳。儘管Twitter先前一直是川普首選的社群平台,但川普的臉書至今還是擁有3400萬粉絲;Instagram上也有2300萬人追蹤,因此在他決定3度角逐白宮寶座之際,帳號的「復活」將使其獲得更強大的政治宣傳及募款平台。因此Meta的相關決定也招致大量抨擊,民主黨籍眾院議員希夫(Adam Schiff)就聲稱,「恢復川普的社群帳號得以讓他散播謊言、煽動群眾,這是非常危險的。」他還批評川普至今對煽動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的行為沒有半點悔意。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主席強森(Derrick Johnson)則聲稱這一決定是「將公司利潤置於人民安全之上的典型案例。」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主席羅梅羅(Anthony Romero)則認為這是一項正確的決定,「論及我們在網路發言及聆聽他人言論的集體能力時,最大的社群媒體企業正是核心參與者,他們應該允許廣泛的政治言論,儘管這些言論可能具有冒犯性。」川普在1月底時未回應是否重返經營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僅在自己創立的「真實社群」發文指出,「這樣的事情絕不應該再發生於一名現任總統,或任何不應該受到懲罰的人身上。」
川普將在「臉書、IG」滿血復活 Meta恢復帳號!輿論看法兩極
科技巨頭Meta於25日表示,將在未來幾週之內恢復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Meta於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後就開始停權川普的社群帳號,至今已經2年多。據CNN Business的報導,Meta全球事務總裁克萊格(Nick Clegg)在推文中指出,「此舉的判斷依據是出於公共安全的風險已充分下降」,同時平台也設立了新的護欄來遏止違規犯罪行為再次發生。同時他也警告,若川普未來又發布違反平台政策的貼文,其帳號可能將再度遭停權2年。報導稱,該決定是在Twitter於2022年11月底恢復川普帳號後實行的,不過川普本人當時並不領情,還認為他創建的新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表現更佳。儘管Twitter先前一直是川普首選的社群平台,但川普的臉書還是擁有3400萬粉絲;Instagram也有2300萬人追蹤,因此在他決定3度角逐白宮寶座之際,帳號的「復活」將使其獲得更強大的政治宣傳及募款工具。目前川普尚未回應是否重返Meta旗下社群媒體平台,僅在自己創立的Truth Social發文表明得知此事,「這樣的事情絕不應該再發生於一名現任總統,或者任何不應該受到懲罰的人身上。」而Meta的決定目前也招致大量抨擊,民主黨籍眾院議員希夫(Adam Schiff)就聲稱,「恢復川普的社群帳號得以讓他散播謊言、煽動群眾,這是非常危險的。」他還批評川普至今對煽動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的行為沒有半點悔意。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主席強森(Derrick Johnson)則聲稱這一決定是「將公司利潤置於人民安全之上的典型案例。」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主席羅梅羅(Anthony Romero)則認為這是一項正確的決定,「論及我們在網路發言及聆聽他人言論的集體能力時,最大的社群媒體企業正是核心參與者,他們應該允許廣泛的政治言論,儘管這些言論可能具有冒犯性。」
推特解禁多位極右翼爭議人物帳號!引各界批評 川普:「真實社群」表現更好
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以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收購推特(Twitter)後,便數度聲稱要解禁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推特帳號,對此他也在19日於推特上舉辦投票,讓網民決定是否要讓川普回歸,沒想到他的帳號如今真的按照投票結果重新開放。不過川普本人並不領情,還認為他創建的新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表現較佳。據美媒Vox的報導,2021年初川普抨擊民主黨涉嫌選舉舞弊,相關言論被認為是煽動大批「川粉」闖入國會大廈暴動的始作俑者,導致他的推特帳號遭到凍結。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的馬斯克一直以來都自稱是「言論自由最忠實信徒」,也公開表示將改善推特的言論環境。儘管許多保守派人士為推特解封川普帳號而歡呼,該帳號也在解禁後不到一個晚上就新增了將近10萬名追隨者。但相關舉措也引來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和變革色彩(Color of Change)等民權組織的批評。反誹謗聯盟執行長格林布拉特(Jonathan Greenblatt)便在推特上表示,馬斯克「沒有認真保護該平台免受仇恨、騷擾和錯誤訊息的侵害」,對此馬斯克也回應道,「嘿,別誹謗我了!」此外,推特目前還解禁了多位具有爭議性的極右翼公眾人物帳戶,包括眾議員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以及改名成Ye的饒舌歌手肯爺(Kanye West),這一系列操作展示了世界首富馬斯克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展現的獨特影響力。不過截至21日下午,川普帳號的最新推文的日期仍然停留在被封鎖前的2021年1月8日,而他也在最近表示他無意重返該平台,因為他自己創建的新社群平台「真實社群」表現更好。但Vox指出,川普在全盛時期,有8800萬個推特追隨者,而他在9月份的「真實社群」上只有不到400萬的粉絲,推特不僅可以讓川普接觸到他的支持者,還可以使中間選民和仇恨者看到他。
影爆點/400人命喪醫院 又一部真人真事連續殺人魔作品!Netflix《死亡天使》看奧斯卡影帝后精彩飆戲
都說人生比戲更精彩,真人真事改編的殺人魔作品代表,之前當屬《沈默的羔羊》與《索命黃道帶》,因應線上串流平台觀眾的口味越來越重,更多真實殺人魔的作品也被陸續改編翻拍,近期成為影視作品的主流類別之一。Netflix一上架就引爆兩極爭議的《食人魔達墨》,以及Apple+今年的《黑鳥》(Black Bird)同樣都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殺人魔的犯罪影集,製作水準及演員表演都有高度可看性,上架之後,也都在流量及評價雙雙收穫好成績。而Netflix剛上架,就拿下各國電影排行榜的《死亡天使》(The Good Nurse)改編自知名記者Charles Graeber撰寫的同名紀實報導書籍——美國醫療界著名的殺人魔黑歷史。《死亡天使》可能是近期的類型作品中,卡司最強大的一部,邀來今年新科奧斯卡影后潔西卡·雀斯坦(JessicaChastain)搭擋奧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護士Charles Cullen於16年之間,陸續在9間醫院,隨機注射致命藥物給住院病人,根據推測,可能造成至少400位患者死亡,也讓查理成為美國史上殺人數量最多的連續殺人犯。《死亡天使》以殺人犯最親近的友人,潔西卡雀斯坦飾演的單親媽媽護士艾美為主角。(圖/Netflix提供)以近期所有以連環殺手為主題的改編或紀錄片作品來看,呈現視角與拍攝方式都不太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試圖爬梳連環殺手的背景及生命史,解讀他們的思考與心靈,試圖去找出「為什麼他們變成怪物的原因。」《死亡天使》選擇了一個少見的視角切入故事,不是以受害者,也不是以殺人犯的角度進入,而是以殺人犯最親近的友人,潔西卡·雀斯坦飾演的單親媽媽護士艾美為主角,讓觀眾跟著蠟燭多頭燒的艾美一起體會生活的窘迫,從頭開始認識剛來醫院報到的男護士查理,一起跟著她發掘查理的溫暖與貼心,與查理成為家庭與工作的摯友,直到發現事情越來越不對勁,開始抽絲剝繭,加入警方調查,以及最後,面對東窗事發的時刻到來。影帝與影后的同場飆戲,是《死亡天使》的重要看點,從熱到冷,兩人之間的情感流動及化學作用,糾結與掙扎,都是推進故事的重要動力。而艾迪瑞德曼經過肢體訓練,將查理的陰柔、敏感及神經質呈現到位,一句偵訊室中重複數十次,從喃喃到狂暴的「I Can’t!」完全是艾迪的得獎主場,他只用了這一句重複的台詞,就把角色的自溺、偏執、複雜到瘋狂的層次華麗展現,讓人看到頭皮發麻。《死亡天使》艾迪瑞德曼經過肢體訓練,將查理的陰柔、敏感及神經質呈現到位。(圖/Netflix提供)為何要殺死這麼多人?查理的殺人動機至今仍然成謎,《死亡天使》也是連續殺人犯改編作品中,少數不深入拍攝殺手背景與殺人動機的一部。看完電影,觀眾無從得知查理破碎的家庭環境與黑暗的童年,成長過程遭遇嚴重霸凌,於是多次企圖自殺,甚至住進精神病院的過往,連他行兇的動作及場面都極少。我們只能從他被拘留之後,手臂上的多道刀疤來推測查理的人生故事,丹麥導演Tobias Lindholm的鏡頭充滿北歐的冷冽,手法節制冷靜,甚至刻意讓角色以溫暖、貼心的樣貌出現,讓觀眾意外地更能同理殺手,而非譴責或純粹將其妖魔化。與《食人魔達墨》相同的是,對於殺人魔為何會成為殺人魔,作品不只將問題歸咎於殺手本身,也同步檢討了外在體制的缺陷與漠視,造成連續殺人案的結果。在檢視案件上,這兩部作品都提供了更廣泛的格局與視角,《食人魔達墨》肇因於社會對有色人種受害者的輕忽,對白人殺手的信任及警備鬆散,而在《死亡天使》裡,透過警探們鍥而不捨的追查,觀眾也得以看到另一個真相——礙於資本主義整體利益無法揭發事件,選擇息事寧人,讓查理一再逃脫的醫療體系,其實也是造成殺人魔事件的瘋狂共犯結構之一。《死亡天使》Netflix熱播中
影爆點/一個殺人犯的成魔之路 Netflix《食人魔達默》比劇情更恐怖的活人生吃盛典
以美國連續殺人犯傑弗瑞達默(Jeffrey Dahmer)為主角的影集《食人魔達默》(Dahmer-Monster: The Jeffrey Dahmer Story)9月23日在Netflix上線。類紀錄片的手持鏡頭拍攝手法,加上高度真實性的劇情細節,上線短短3天,就已經取得將近2億的觀看小時,直登Netflix全球收視冠軍。劇中赤裸地呈現許多兇殺現場及血腥場面,還原度之高,讓許多觀眾撐不過第一集,也引發正反兩極的爭議,在影評網站上,目前在IMDb有8.3顆星高分;爛番茄上則得到極為兩極的評分,影評新鮮度只有53%,而觀眾評分則有84%的正面評價;Metacritic的影評與用戶分數,同樣也都在及格邊緣徘徊,與超高的觀看小時成反比,可說是近年來Netflix最受爭議的作品之一。《食人魔達默》講述被稱為「密爾瓦基食人魔」或「密爾瓦基怪物」的美國白人男子傑弗瑞達默於1978年至1991年間,長達15年的時光中,陸續殺害17名男子的故事。受害者多半為非洲裔、亞裔及拉美裔,除了肢解、褻瀆屍體之外,達默甚至以不同方式烹煮,最後吃下他們的身體及內臟。變態至極的犯案內容駭人聽聞,以至於有關他的影視作品相當多,紀錄片以外,電影也被重拍過4次,連「鷹眼」傑洛米·雷納(Jeremy Renner)也在同名電影中飾演過食人魔。也由於事件發生在近30年間,影集引發的熱潮也造成了受害者遺族的反彈聲浪,認為《食人魔達默》的討論熱度,造成了受害者家人們的二度創傷,炎上程度或許連Netflix也始料未及。《食人魔達默》由曾製作《歡樂合唱團》、《美國犯罪故事》等人氣影集的萊恩墨菲(RyanMurphy)擔綱監製,找來合作《美國犯罪故事》的老搭檔,也在《變種特攻:黑鳳凰》中飾演「快銀」的伊凡彼得斯(Evan Peters)挑戰殺人魔男主角達默。在《美國犯罪故事》詮釋變態角色熟能生巧,伊凡·彼得斯成功演出了達默融合了神經質、敏感、脆弱,又會猛然暴走的兇殘樣貌,殺人魔的眼神就算透過厚厚的鏡片,仍然令人不寒而慄,絕對替他個人拿下了前進視帝的一張有力門票。達默的犯案原因,究竟是來自他扭曲的內心、奇特的家庭教育,或有其他可能?到底連環殺人犯是天生,還是後天環境造成?在10集的篇幅中,除了犯案過程之外,也運用犯罪行為側寫的拍攝手法,刻畫達默的成長及犯案動機,探究殺人魔的可能「成魔」之路。從小父母失和,父親教導他解剖路殺的小動物,開啟了達默對屍體的迷戀;而在18歲成年之前,父母離婚後陸續離家,將他一個人丟在家中好幾個月,也讓毫無安全感,同志身份缺乏同儕認同的達默,正式踏上了酗酒以及殺人的不歸路。父母及家人長年有意識地漠視,是最早鬆掉的螺絲,讓他連在家裡的地下室殺人都不被發現,而幾個讓達默輕鬆逍遙法外,甚至不需費心滅證,就能夠輕鬆殺人的致命理由,來自當時美國社會的白人主義、法律及執法漏洞。《食人魔達默》達默因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外型,多次逃過警方追查。(圖/Netflix提供)大部分的受害者多為有色人種,是在調查過程中,令美國當局汗顏最主要的原因。達默身為外型高大帥氣、金髮碧眼的白人殺手,儘管有多次猥褻及性侵前科,在面對警方盤查時,警察仍舊慣性相信達默的說詞,這也讓他多次逃過盤檢,甚至黑人鄰居曾經連續向警方投訴,表示聽到他家深夜傳來扭打、呼救、電鋸聲及長時間惡臭,都無法讓警方買單他是連續殺人犯的事實。最令人髮指的其中一名受害者年僅14歲,是寮國裔的二代移民。達默在他的頭上鑽洞,打算進行所謂的「活殭屍」實驗,而小男孩成功逃出公寓,因神智不清呆坐在公寓外時,警察仍舊不理鄰居的激烈抗議,選擇相信達默的說詞,讓他把男孩帶回公寓,也造成男孩失去逃生的唯一機會,成為17人之中年紀最小的受害者。達默在1991年被捕,警方在他家搜出好幾枚完整頭骨,家裡四處都有不同部位的人骨,冰箱裡有冷藏及冷凍的人體部位及內臟,他被判處高達900多年的徒刑,但在入獄第三年,就遭到憤怒的獄友攻擊身亡,結束殺人魔34年的人生。至於影集本身,要描寫達默的生平和犯罪,也想批判美國政府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對低下階層的無視,甚至官官相護的弊病,同時還要帶入宗教議題,企圖心十足但篇幅有限,進入後段之後,的確有節奏拿捏及重心混亂的狀況。儘管如此,交出一部點擊率、討論度及能見度都超高的話題之作,《食人魔達默》已經是這位傳奇殺人魔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改編作品。《食人魔達默》Netflix熱播中
影爆點/拉高YA片腹黑值的暗黑版《花邊教主》!您的《復仇好閨蜜》惡女們已上線
經典美式YA(Young Adout)片型擁有廣大支持者,一直都是Netflix極為強勢的經典主力發展項目,多年來持續加入各種元素發展出的變形款作品,甚至有好幾部成了長壽電影,例如捧紅越南裔女主角拉納·康多的《愛的過去進行式》系列,以及同樣熱門的微情色《禁忌世代》系列,甚至瘦身成功的「胖艾美」瑞貝爾·威爾森與Netflix的合作,也是在《我要回高三》(Senior Year)身兼女主角及製片人。YA片的經典公式元素除了俊男美女、高中校園生死鬥,和看不完的美麗華服之外,近年還加入了多元種族主角和LGBTQIA議題。Netflix剛上架的《復仇好閨蜜》(DoRevenge)同樣抓緊女性成長的主軸,必備的菜色也一樣沒少:貴族高中、階級差、高中生勾心鬥角、友情的背叛與復仇、Girl Power、炫目的Y2K泡泡糖美學,除了這一項——它顛覆了典型三幕劇的設定,多挑戰了一個反轉再反轉的女孩撕逼情節,原本以為差不多要結尾了,卻殺出了意料之外的隱藏版轉折。《復仇好閨蜜》上演高中校園生死鬥,走過磨合、誤會、大攤牌,最後再大和解。(圖/Netflix提供)《復仇好閨蜜》是由卡蜜拉曼德斯以及瑪雅霍克同時領銜的雙女主配置,一個是奮力向上爬的南美裔有色人種代表,另一人則是飽受精神狀態折磨的典型白富美。雙女主在劇中一起走過磨合、誤會、大攤牌,最後再大和解的階段,經過了成長痛,最終一起成為更好的人,以YA片最經典的高中畢業Happy Ending作收。女主角之一的卡蜜拉曼德斯以《河谷鎮》成名,她也主演過Netflix的另一部熱門YA片《限時完美男》;而看到另一位女主角瑪雅霍克,很多人已經覺得相當眼熟,她在《怪奇物語》中,以古靈精怪的奇特少女蘿賓獲得全球知名度,本身也是超級星二代。身為兩位巨星伊森·霍克與鄔瑪舒曼的愛女,瑪雅霍克遺傳了父母的藝術天賦以及超模外貌,她還是個不靠父母的實力派,獨特的中性氣質及自然派演技,已經讓她成為時尚界的新生代繆思。不僅如此,瑪雅還是個音樂創作者,第二張個人專輯也在今年發行,正宗好萊塢的好竹出好筍代表。瑪雅霍克遺傳了父母伊森霍克、鄔瑪舒曼的藝術天賦以及超模外貌。(圖/Netflix提供)近幾年的YA片常有向經典YA片致敬的各種彩蛋,《復仇好閨蜜》有「黑鳳凰」蘇菲透納的驚喜客串,飾演片中高中校長的女星,則是90至2000年青春片的熟面孔莎拉蜜雪兒吉蘭。包括現象級恐怖片《是誰搞的鬼》、《驚聲尖叫2》、《窈窕美眉》,以及1999年讓瑞絲薇斯朋站上少女偶像新高度的《危險性遊戲》,都有莎拉·蜜雪兒·吉蘭的演出。20年前演屁孩,20年後搖身一變,成了貴族學校的校長,還與女主角有許多暖心且發人深省的對話。演員及美學之外,《復仇好閨蜜》連歌單的選曲都復古用心,幾首現象級的傳奇歌單,包括1998年流線胖小子第二張全球爆紅的專輯主打歌〈Praise You〉;小紅莓樂團1993年出版,連天后王菲都翻唱過中文版的〈Dreams〉,以及這一首——1997年,由流行搖滾女力歌手梅雷迪思·布魯克斯創作的傳奇名曲〈Bitch〉。《復仇好閨蜜》中可以看見「黑鳳凰」蘇菲透納的驚喜客串演出。(圖/Netflix提供)兩個女主角在片尾開著敞篷車,在高速公路上一起大唱的整大段歌詞:「I’m a bitch, I’m a lover, I’m a child, I’m a mother, I’m a sinner I’m a saint, I do not feel ashamed. I’m your hell, I’m your dream, I’m nothing in between, You know you wouldn’t want it any other way. 」直接喊出本片的核心精神。〈Bitch〉今年剛滿25年,25年前,美國校園YA片裡,除了金髮碧眼的白人主角群,幾乎沒有有色人種擔綱主要角色,遑論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空間。同樣的流行文化符碼在25年後,以致敬方式出現在YA片中,表達的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如今的女孩們還是得持續面對父權和世俗價值的戰鬥,但20多年過去,關於未來與感情,妳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完美的愛情和名校,絕對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惡女萬歲!至少2022年的YA片是這麼告訴女孩們的。《復仇好閨蜜》Netflix播映中。
英女王逝世/梅根「嘴角上揚」遭轟!專家:因這個被放大檢視 「黛妃死亡疑雲」再度成為焦點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靈柩14日在王室成員的護送下,從白金漢宮移靈至西敏寺,哈利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Rachel Meghan Markle)也有出席相關儀式。不過,與王室有嫌隙的梅根再度成為眾人焦點,她在13日才因為頂著超濃煙燻妝守靈而遭到批評,這次卻又因為哀悼女王時「嘴角上揚」而挨轟,還因為「牽手」舉動讓哈利王子也被罵。女王的靈柩14日下午移靈至西敏寺,女王長子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女兒安妮公主(The Princess Anne)、次子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三子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長孫威廉王子(William, Prince ofWales)、次孫哈利王子等10名王室成員也一路步行護送,而王后卡蜜拉(Camilla)、威廉王子之妻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Wales)、哈利王子之妻梅根等女性王室成員則乘車前往。哈利忍不住低頭掩面,難掩痛失奶奶的悲痛。(圖/達志/美聯社)眾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進入室內,而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也緊隨在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身後步入西敏寺,本場儀式大約維持20分鐘左右,期間哈利還忍不住低頭掩面,難掩痛失奶奶的悲痛。但前一天才因為超濃煙燻妝而被大批網友圍剿的梅根,再度因為一個臉部表情而掀起爭議。從推文可以看出,相較於十分嚴肅哀戚的凱特,站在她身後的梅根竟然微微揚起嘴角,看起來就像在淺淺的微笑,畫面一出也立刻引發網友論戰,有人痛批「她永遠想要焦點在自己身上」、「太沒禮貌了吧!」但也有人覺得,梅根或許只是想到和女王的美好回憶,才會露出一抹微笑。不過就在儀式結束離場時,部分網友似乎還沒放棄在梅根身上找弱點攻擊,哈利與梅根手牽著手步出西敏寺的畫面再度被砲轟,「哈利和梅根就像兩個有相思病的青少年,只能手牽著手,真讓我心煩」、「他們就不能為了女王,把手放在身體旁兩秒嗎?不過這並不奇怪,他們總是不尊重禮儀和女王」。不過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其他王室成員做出類似動作,像是安妮公主的女兒薩拉(Zara Tindall)當時也牽著丈夫麥克(Mike Tindall)的手,因此他們認為這些批評只是小題大作,兩人的動作並無不妥。哈利與梅根手牽著手步出西敏寺的畫面再度被砲轟。(圖/達志/美聯社)先前就有王室專家梅恩澤(Kristen Meinzer)指出,梅根經常被放大檢視主要就是因為她的歐、非裔混血基因。「與其他王室成員不同的是,她是一個美國人」,她的膚色與他們不同,而且「她直言不諱地談論著他們害怕觸及的人權議題。」甚至曾經有陰謀論傳出,查爾斯三世的第一任妻子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就是因為喜歡跟下層人民膩在一起,且她在查爾斯外遇並與之離婚後,又跟有色人種、信奉伊斯蘭教的埃及富商法耶茲(Dodi Fayed)成為情侶,甚至傳出懷上了法耶茲的孩子,且即將改信伊斯蘭教並嫁給他,也因此使王室蒙羞,決定派遣英國軍情6處的秘密特工暗殺兩人。法耶茲的父親,埃及億萬富翁穆罕默德(Mohamed Al-Fayed)也堅信自己的兒子、黛妃及肚裡的孩子是遭到英國情治單位謀殺,並非如新聞所說的因躲避狗仔而釀出車禍雙亡的悲劇。
女王逝世/哈利繼位順序往前移 梅根兒女終獲王室頭銜!能被稱王子公主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駕崩,長子、查爾斯王儲繼任為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而他次子、哈利的家屬也因此能夠享有王室頭銜,哈利與美國妻子梅根的兒子亞契(Archie)、女兒莉莉貝(Lilibet)成為王室第6、第7順位繼承人。這也代表,梅根先前透露由於她的非裔血統,兒子亞契未能獲得王子稱號的問題迎刃而解。《每日郵報》報導,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離世後,查爾斯王儲即任為國王,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成為王位第5順位繼承人,他的兒子、女兒也終於獲得王子、公主稱謂,成為第6、7順位繼承人。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先前在脫離王室後,於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節目專訪時抱怨,因為她的非裔血統,王室成員拒絕給予兒子亞契「王子」的頭銜;她當時還指出,她在意的不是官方頭銜,而是兒子身為王室家庭第一位有色人種成員,卻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擁有頭銜。不過事實上根據英國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頒發的律法,「只有君主的兒女,才可以擁有王室頭銜」,由於亞契出生時,祖父查爾斯仍然還是王儲,因此他在那時自然不能擁有王子頭銜。哈利與梅根的兒子、女兒,能夠擁有王子和公主稱號。(圖/達志/美聯社)
「暗黑版迪士尼」驚悚登場 《世紀婚魘》奪全美票房冠軍
驚悚片《世紀婚魘》由《玩命關頭》系列中的性感駭客娜塔莉艾曼紐擔綱女主角伊薇,該片上週末在美上映,以700萬美金拿下全美票房冠軍,這也是娜塔莉艾曼紐首度成為票房冠軍女主角。娜塔莉艾曼紐本身就是驚悚片粉絲,她表示:「我超愛懸疑驚悚片,小時候很喜歡《奪魂鋸》這類型的電影,不斷堆疊懸疑的部份讓你一直想猜結局。」《世紀婚魘》以風靡全美的DNA測試為題,片中娜塔莉艾曼紐做了DNA測試後,千里迢迢到英國尋根,並前往英國參加世紀婚禮後,卻發現這群貴族世家對她不懷好意,以及背後令人震驚的秘密。外媒評論《世紀婚魘》猶如暗黑版迪士尼的灰姑娘,伊薇有機會一夕之間成為公主,卻沒辦法真正融入莊園的生活。《世紀婚魘》娜塔莉艾曼紐千里尋親,卻發現貴族世家對她不懷好意。(圖/索尼影業提供)娜塔莉艾曼紐也說明,「我並非來自富裕的環境,還是有色人種跟女性,我在社會中總是覺得格格不入,所以我光是活著就很能體會伊薇的處境,即便我本身是英國人和一群英國演員對戲。」《世紀婚魘》將在9月2日電影院大銀幕上映。
17歲女高中生錄取8間常春藤名校 超勵志背景曝光
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是由美國東北部8所大學或獨立學院所組成的聯盟。常春藤聯盟最初是1954年這8所學校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目前常春藤聯盟一詞,是指由這8所學校組成的精英大學聯盟,具有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以及社會精英主義的內涵。來自佛州的17歲高中生艾德莉卡一舉錄取8間常春藤大學。(圖/翻攝自abc News)今年3月31日的「常春藤日」(Ivy Day)對許多美國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所有常春藤盟校會在這天公布錄取名單,沒想到來自佛州的17歲高中生艾德莉卡(Ashley Adirika)竟然一舉錄取8間常春藤大學,包含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名校,其中哈佛大學今年錄取率僅3.2%。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艾德莉卡坐在家中的電腦前看著一封又一封的錄取通知,她竟錄取8間常春藤名校,包含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哈佛大學、賓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艾德莉卡來自單親移民家庭,母親30年前從奈及利亞移民到美國,獨自撫養5名子女。(圖/翻攝自abc News)根據報導,艾德莉卡來自單親移民家庭,母親30年前從奈及利亞移民到美國,獨自撫養5名子女,大姊更為了照顧弟妹放棄到普林斯頓大學就讀的機會,對於一口氣獲得8所常春藤名校錄取,艾德莉卡表示這對她來說完全就是超乎現實,她幾乎哭了一整天,因為還是感到太驚訝。除了在校內表現優異以外,她還創立「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價值」(Our Story Our Worth)非營利組織,替有色人種女孩和年輕女性提供指導、建立信心。艾德莉卡還創立了「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價值」非營利組織。(圖/翻攝自abc News)對艾德莉卡來說,家人就是她奮發向上的動力,「我生命中所有堅強的女性灌輸了我教育和努力的價值,對我來說,我只是充分利用了我手上的機會,確保她們為我付出的犧牲不會白費」,在中學時期就是學校辯論隊一員的她,對政策、經濟問題充滿興趣,而她最後選擇了哈佛大學,她計劃秋天入學後主修政治,未來也希望能繼續攻讀法學院。
13年前摸總統頭爆紅男孩 歐巴馬視訊恭喜高中畢業
13年前一名美國小男孩,讓時任總統歐巴馬彎下腰,大膽摸了總統的頭,當年五歲的他因摸頭照片爆紅,歐巴馬日前上傳影片恭喜當年的小男孩高中畢業。兩人透過視訊會談,歐巴馬認為,照片展現他競選總統的初衷,希望年輕人,特別是有色人種,看到他勝選能對自己另眼相待。現為青少年的費拉德菲亞表示,那趟白宮之旅啟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