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溪
」 花蓮 地震花蓮兩潭自行車道傳憾事!單車男倒水溝OHCA不治 身分待查明
花蓮兩潭自行車道21日下午3時許發生一起死亡事故,1名50歲男子騎腳踏車行經事發路段時,因不明原因側躺在水溝內昏迷,消防局獲報立即派遣各式人車趕抵搶救,到場時迅速將傷患交由救護車緊急送醫,但他到院前不幸失去生命跡象,經搶命仍宣告不治,後續死者身分及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調查釐清中。消防局表示,花蓮消防局21日下午3時許獲報,兩潭自行車道木瓜溪觀景台旁有民眾躺臥在水溝裡不醒人事,消防員迅速前往現場救援,到場後發現是1名男子被腳踏車壓住昏迷, 臉部及膝蓋均有擦挫傷但無明顯致命傷,不幸的是他已失去生命跡象,救護員立即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搶救,同時送往慈濟醫院搶命,但仍宣告不治身亡。警方說明,由於事發路段平時較少行人經過,再加上發現的民眾不清楚他是何時掉落水溝,警方目前初步猜測為男子騎腳踏車下坡時車速過快,才導致他衝出道路摔落到一旁水溝,後續死者身分仍待查明中,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系統掛點6.5小時 台鐵道歉:延後付款取票及訂票期限
康芮颱風帶來風雨,台鐵台北站因一度斷電,導致票務系統跳脫,官網和票務系統全上不去,經過6.5小時搶修,直到凌晨3時才恢復正常。台鐵宣布,將延後10月31日付款取票期限及11月1日訂票。台鐵公司因受昨(31日)康芮颱風影響,售票系統服務,已於今(1日)3時恢復正常;原定11月1日0時開放11月29日至12月1日乘車日之訂票,延後至11月2日0時開放訂票;原定10月31日應完成付款或取票之訂票,延後至11月1日24時前完成付款或取票。台鐵表示,此次康芮颱風來襲,經昨(31日)夜間台鐵公司工、電單位出動所有人員及機具漏夜積極進行查道與搶修,目前縱貫線(基隆=枋寮)、宜蘭線(八堵=蘇澳)、南迴線(枋寮=台東)均已恢復行駛;另北迴線、花東線及部分其他路段仍在巡檢搶修中。台鐵說明,汐科站西正線因受颱風影響電車線斷損,搶修時間約需3小時,汐止=南港間暫以東正線單線雙向行車;東部幹線,因受今(1日)0時18分花蓮地區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影響,致吉安=志學間(K9+700~750)木瓜溪橋北橋台軌道方向不整,暫時封鎖,將於今早上偕同專業技師鑑定橋梁結構情形,並視確認結果再評估通車狀況,以確保安全;富源=光復間因電力設備受損情形嚴重,預估修復時間約需10小時;景美=北埔間巡檢時發現電力設備受損,預估修復時間約需6小時。至於退、換票及改乘相關訊息,台鐵指出,自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之日起至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之日止,購買上述期間內各級列車車票之旅客,可自乘車日起一年內,持未經使用之車票至各車站辦理退票,免收手續費。
台北今上班課卻沒火車搭!民怨:如何通勤? 台鐵回應了
康芮颱風本島陸警預計在今(1日)上午解除,因此台北市今沒有放颱風假,不過由於市區路上都是落葉,許多路樹還被吹倒,導致上班交通大亂,不少民眾在市長蔣萬安的臉書貼文底下留言抱怨,甚至還有民眾因台鐵大誤點而無法上班。對此,臺鐵公司今早也發新聞稿回應了。有網友在臉書社團「鐵道文化之旅」發文分享台鐵最新狀況,台鐵公告受颱風影響,汐止-南港東正線單線雙向行駛,西部幹線全線正常行駛,東部幹線對號列車行駛至蘇澳新站,區間(快)車行駛至和平站。貼文曝光也引來許多網友抱怨,「1122次,現在卡在松山前等待進站中」、「因為住比較遠,原本預計半夜5:30就要出門搭火車往台北,但目前台鐵宜蘭縣完全不通欸,頭班車都還卡在四城站過不來,是要怎麼上班啦」、「今天真的是交通大亂」、「平均誤點20分鐘以上,辛苦台鐵人員了。」對此,臺鐵公司今上午6:30也指出,此次康芮颱風來襲,經10月31日夜間臺鐵公司工、電單位出動所有人員及機具漏夜積極進行查道與搶修,目前縱貫線(基隆=枋寮)、宜蘭線(八堵=蘇澳)、南迴線(枋寮=台東)均已恢復行駛。另北迴線、花東線及部分其他路段仍在巡檢搶修中,受損狀況如下:一、汐科站西正線因受颱風影響電車線斷損,搶修時間約需3小時,汐止=南港間暫以東正線單線雙向行車。二、東部幹線:(一) 因受11月1日00:18花蓮地區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影響,致吉安=志學間(K9+700~750)木瓜溪橋北橋台軌道方向不整,暫時封鎖,將於11月1日早上偕同專業技師鑑定橋梁結構情形,並視確認結果再評估通車狀況,以確保安全。(二) 富源=光復間因電力設備受損情形嚴重,預估修復時間約需10小時。(三) 景美=北埔間巡檢時發現電力設備受損,預估修復時間約需6小時。
勘查台東農民風災復耕 莊瑞雄要求加速復原與補助
颱風山陀兒帶來驚人雨量,立法委員莊瑞雄於6日與行政院東部辦公室副執行長許文獻、台東縣議員簡維國、卑南鄉民代表楊益誠、民進黨台東縣黨部主委張鈺晨,勘查受災民眾及釋迦農,以及知本千歲橋與知本溪支流「木瓜溪」災情。莊瑞雄指出,此次颱風有不少釋迦果園受災,除了請相關單位儘速辦理救助金發放、協助農民復耕外,也應建立通報管道,加速所需經費發放。據受災農民表示,此次山陀兒颱風雖未刮起大風,但驚人的降雨量造成嚴重土石流,讓原本深約6米的木瓜溪河道整個被砂石填滿並「潰堤」後,外溢至受災農民釋迦園上,造成為數不少釋迦果樹遭沖毀或滅頂,農民心血一夕之間遭受嚴重毀損。莊瑞雄隨即聯繫第八河川局分署長了解所管轄區域狀況,請分署儘速協助處理後續災後復原。莊瑞雄指出,颱風在台東每年都會造成影響,有關農業、土石流及水災年災害通報等應平時就應建立管道,農民有災損向政府通報後,並依據「災害防救法」所訂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規定,災害救助金所需經費由災害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分別編列預算支應之。莊瑞雄表示,淹水受災認定較為簡易、迅速及範圍較廣,他也要求經濟部,應該優先以水災受災救助方向辦理,同時有關農業天然災害的部分,也會要求農業部依「農業損害程度」,儘速公告處理協助農民早日復耕。
凱米颱風挾豪雨沖刷 花蓮2堰塞湖自然潰堤消失了
0403花蓮大地震後,萬榮鄉、秀林鄉分別在萬里溪和木瓜溪上游出現堰塞湖,雖距離下游聚落仍有一段距離,但縣府持續監控不敢輕忽。林業保育署與空勤隊直升機14日前往勘查,研判2處堰塞湖因凱米颱風挾帶豪雨沖刷自然潰堤,湖體已消失,宣告危機解除。地震發生後,花蓮多處山區邊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林保署花蓮分署4月4日發現萬里溪上游形成約3.7公頃的堰塞湖,湖體蓄水量約55萬立方公尺,4月19日木瓜溪上游也形成堰塞湖,湖面面積約5.6公頃,蓄水量達46萬立方公尺。花蓮分署隨即成立應變小組、建立聯絡窗口,並到社區辦說明會,透過無人機空拍、調閱衛星影像監控,掌握堰塞湖變化。7月底凱米強颱侵襲,花蓮出現超大豪雨,萬里溪和木瓜溪水位暴漲,花蓮分署全天候掌握堰塞湖變化,颱風過後,透過衛星影像及遠端監控系統發現2處堰塞湖疑逐漸潰堤消失,但為求慎重,仍請空勤總隊前往空拍。花蓮分署表示,空勤直升機昨前往萬里溪、木瓜溪流域勘查,確認2處堰塞湖已自然潰決,湖體消失,且無產生新的堰塞湖,將近半年的潰堤危機狀況解除。後續將保持警覺,利用無人機及衛星影像,追蹤轄區內崩塌地變化,調查潛在災害的危害程度。
花蓮地震後土鬆溪濁 造成供水異常
花蓮地震後土質鬆動,加上連日午後強降雨,沙婆礑溪水瞬間濁度破2000多度,導致供應大花蓮地區自來水的娑婆礑淨水場無法處理,造成供水出現異常,近日最多有2萬戶降壓供水,縣議員魏嘉賢26日建議,參考北市或國外案例開挖地下水井作為備源。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多年前已購地並規畫戰備井,會持續取得地方民眾共識研擬改善。花蓮北區自來水高度仰賴沙婆礑溪流域供應,最近民眾發現水壓不足、自來水出現混濁,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沙婆礑淨水場進水濁度破千而降壓供水。自來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緊急啟動深井水源、調度壽豐淨水場支源,持續調整供水及清理取水口淤積,減壓戶逐漸下降,到昨天供水已恢復到8成5以上。魏嘉賢昨指出,受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颱風、暴雨及旱災發生率高,有必要參考國外案例及台北市政府做法,考慮開挖地下水井,作為防災用水應對環境危機。他表示,花蓮自來水取得來源過於單一,過去地震都曾造成自來水管線大範圍受損,也因多次乾旱、雨後水源過濁而導致自來水供應緊張和降壓問題,若縣政府和自來水公司能善用伏流水、淺層地下水及深層地下水資源,應能大大減少缺水危機。魏嘉賢強調,北花蓮位於木瓜溪、沙婆礑溪、美崙溪及七腳川溪共同沖積而成的花蓮平原上,長年雨量豐沛補注地下水源,使得地下富含豐盈地下水資源。他也認為可將戰爭時自來水場停擺的可能納入風險評估,建議應學習北市經驗,在防災公園及防災學校或附近公園設置防災地下水井,提供緊急雜用水需求,以健全防災體系。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回應,20年前曾在花蓮市豐川地區購地規畫戰備井,因當時地方民眾有意見所以未能執行,但考量民眾用水需求會持續推動。
花蓮震出堰塞湖 積水量達「226個游泳池」…空拍照畫面曝光
403強震重創花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追蹤發現,秀林鄉木瓜溪上游形成堰塞湖,蓄水量約226個標準游泳池,所幸距離部落較遠無立即危險,仍分署仍籲請民眾暫勿下溪床活動,以策安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規模7.2的403強震造成木瓜溪上游邊坡崩塌,堵塞溪流並出現深潭,初估湖面積5.6公頃、壩高30公尺、迴水長度700公尺的堰塞湖,蓄積水量約43萬立方公尺,相當於226個標準游泳池水量。花蓮分署指出,該堰塞湖距離台電木瓜壩5公里、台電瀧澗電廠6.8公里、銅門及榕樹部落15公里,使前述水壩、電廠及部落為主要保護對象。(圖/花蓮分署提供)分署估算,堰塞湖若潰決,下游銅門聚落河道水位抬升量約53公分、榕樹聚落水位約20公分,不過當地河道平均寬度約150到400公尺,聚落高程距河床也有10至20多公尺差距,對部落暫無立即危險,但對下遊河道行水區活動人員有直接影響。花蓮分署除依程序通報下游秀林鄉公所、台電公司啟動預先啟動防災應變機制及河道管制,也同步進行定期監測及深入調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花蓮分署亦籲請在下游溪床活動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如無必要暫時不要前往。
銅門村再生1/土石流滅村遷居首例 慕谷慕魚護溪成保育典範
33年前,歐菲莉颱風襲台,暴雨釀成土石流,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40多棟房屋一夕毀傾,更有35名村民(29死、6失蹤)遭到土石流活埋,當年政府邀請日本專家來台勘災,探究災害原因與防治;走過全台首處土石流災損,遷村的銅村民發起護溪護魚行動,家喻戶曉的「慕谷慕魚」寫下台灣野外生態休閒區的先例。1990年6月23日,歐菲莉颱風登陸台灣,造成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32棟房屋全毀、11棟半毀,更不幸有36位居民遭活埋,當時來台的日本專家引進了日文「土石流」專有名詞,成為台灣日後對類似災害的正式名稱;政府災後將居住在危險區域的53戶村民遷至現今的博愛新村,也是台灣第一件災後遷村的案例。成大榮譽教授謝正倫回憶,銅門村土石流掩埋事件發生後,他跟著日本專家學者團抵達現場,只見村落已全被埋在土裡,僅看到一片屋頂露出。(圖/CTWANT合成)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謝正倫回憶,當年他剛從日本京都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台,災後立刻與農委會從日本請來的專家學者前往銅門村勘察。「除了土石堆上露出一座屋頂外,其他的就是荒涼一片。」他抵達現場只看到被埋到僅剩的屋頂,經當地人士說明,才知道當地原本有許多一、二層樓的房舍,風災中所有房舍都埋在土石下,若不是居民指引,根本不知道這裡本來是個聚落。謝正倫是國內土石流理論、土石流災害防救實務的專家,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就是由他一手創設。他說,當年他與京都大學的教授等一行專家勘查災害現場,研判當地的土石流形成原因是上游的土石和碎岩,經年累月被沖刷堆積在河床上,當有颱風或是豪雨帶來大量的水,就以「零存整付」方式掩沒整個村落。 謝正倫指出,防災的作為可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以工程手段,建設防砂霸防堵;另一個面向則是建立預警系統,從雨量偵測著手,根據過去的統計,計算上次發生土石流的雨量紀錄,再長期追蹤調查石塊、土石材料的堆積狀況,綜合計算後設定危險雨量的門檻,一旦雨量達到警戒值,就發布警報,讓居民能事先避難。銅門村前村長許賢美說,銅門村是台灣第一個被「土石流」滅村的村落,當年約有6分之1的面積在風災裡遭掩埋,災後專家學者調查附近的區域,發現這裡的水源非常乾淨,也有很多吸引觀光的景點,經過居民討論發展生態休閒區,也以原住民的姓氏定名「慕谷慕魚」,讓人聯想到美麗的溪谷與豐富的魚蝦生態,還發起了護溪隊,保護當地的環境生態。 花蓮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景色優美、溪水清澈,成為民眾最佳避暑勝地。(圖/報系資料照)許賢美解釋「慕谷慕魚」的由來指出,以前太魯閣族是採頭目制,每個部落常會以頭目家族的姓氏為地名,銅門村居民其實是集合了8個不同的家族,這些不同家族的成員原本居住在更深的山區,在日治時代曾一度反抗日本統治,但後來考量自己的武裝不足,為了避免被滅族,就在當時擔任總頭目的慕谷慕魚家族帶領下,搬到較靠近平地的銅門村。許賢美說,位在木瓜溪支流清水溪溪谷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前曾開放外來觀光客進入,但遊客帶來污染,更因為村落是狹窄單線道,更造成交通問題。日前村民除了部落會議,還組成了7個不同的協會,共同討論慕谷慕魚未來的發展方向。
杜蘇芮颱風來襲!花蓮爆全台首起死亡災情 婦大雨中巡水源跌入溪中溺斃
花蓮縣消防局今天傍晚獲報指出有民眾在秀林鄉木瓜溪溺水,由於雨勢不斷,且山區溪水湍急,救上岸已無呼吸心跳。(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花蓮縣消防局今天傍晚獲報指出有民眾在秀林鄉木瓜溪溺水,由於雨勢不斷,且山區溪水湍急,救上岸已無呼吸心跳。(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颱風杜蘇芮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從昨天深夜開始下起豪大雨,引發山區溪水暴漲,未料秀林鄉文蘭村一名年約57歲的吳姓婦人,傍晚與丈夫、男性友人前往秀木瓜溪流域巡查水源及水管時,疑不敵強勁溪流,跌落水中,救難隊員趕抵現場發現人已在水面載浮載沉,救上岸已無呼吸心跳,目前仍在協助運送遺體下山,及救援另外2名受困民眾。花蓮縣消防局今天傍晚6時25分許獲報指出,有民眾於秀林鄉木瓜溪域失聯,由於現場溪水湍急,且山區大雨、天色漸暗,視線不佳,請求救援,救難人員趕抵現場後,發現有名女性溺水,救起時已無呼吸心跳,另有2名男性在溪流對岸等待救援。據了解,吳婦今天傍晚與丈夫、男性友人前往山區巡查水源,疑似不敵強勁水流跌落水中,其丈夫因與妻子失聯,擔心出事,便趕緊請山下的姪子報案求援。由於花蓮持續下著豪大雨,山區溪水暴漲,增添救難人員救援困難,消防局共派出17名警消、15名義消、2名潛水人員及2位救協人員赴現場救援,目前正嘗試將死者遺體拖上岸,並協助2名男子脫困。
外來種浣熊闖入木瓜溪 3單位聯合發下「通緝令」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在花蓮縣木瓜溪進行生態廊道計畫,意外拍攝到外來強勢物種「浣熊」出沒,初步研判是成年北美浣熊,可能遭棄養或逃脫,因憂心對環境、農業造成侵害,九河局、縣府農業處、花蓮林管處共同發出「通緝令」,是花蓮第一起野外浣熊通報案,呼籲民眾協助通報,也將架設紅外線相機與誘捕籠試圖誘捕。浣熊原生於北美洲,因為外型可愛被引進當寵物,但飼養難度高,常有棄養或脫逃。( 圖/九河局提供)九河局祕書黃郅達說,為執行木瓜溪河川生態廊道計畫,委託專業顧問公司架設8支紅外線攝影機,其中1支於去年10月26日,在排水新幹線下游接近與木瓜溪匯流處附近,即木瓜溪橋下游左側高灘地,拍攝到浣熊出沒影像,初步判定是北美浣熊,可能遭人為棄養或逃逸,返農地與水源之間被記錄到。因浣熊是強勢物種,沒有天敵具適應力強,要阻止野外配對建立族群。花蓮林管處副處長王怡靖表示,浣熊外型可愛被引入台灣當寵物飼養,因飼養難度高,常有棄養或脫逃等情形發生。野化浣熊幾乎什麼都吃,農作物、雜糧、水果、小型無脊椎動物、蛙類、鳥蛋、小型鳥類及小型哺乳類等都是牠的食物,對當地的小型動物造成極大威脅,同時也會入侵禽舍危害家禽,因具有高度入侵風險,歐盟與日本政府都已指定浣熊為外來入侵物種,2022年6月我國政府也已全面禁止浣熊輸入。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木瓜溪生態廊道計畫」監測拍攝到外來種浣熊,在木瓜溪吉安高灘地附近出沒。( 圖/九河局提供)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這是花蓮第一起野外浣熊的紀錄,縣府相當重視,會派員加強巡查監控,同時與花蓮林區管理處合作,架設紅外線相機與誘捕籠捕捉,也呼籲單位或個人如有飼養浣熊,務必妥善管養,不讓浣熊有逸出機會,更不可隨意棄養,否則會違反動物保護法第5條規定,並依第29條處3萬到15萬元罰鍰。
花蓮油罐車內輪差3秒奪命 58歲婦遭爆頭慘死
花蓮壽豐鄉豐田村58歲謝姓女子,今天上午騎機車沿台9線201.5公里處由南往北行駛,遭同向右轉加油站準備卸油的油罐車撞上,謝女遭捲入車底、被大車右前輪輾過,當場爆頭慘死!警方調查,21歲油罐車陳姓司機有合格駕照,酒測值為0,也沒有超載情況,初步研判可能是大車右轉時,沒有注意到內輪差的視線死角,加上機車騎太靠近,才釀成死亡車禍悲劇,詳細車禍原因仍待釐清。警方調查,21歲油罐車陳姓司機有合格駕照,酒測值為0,也沒有超載情況,初步研判可能是大車右轉時,沒有注意到內輪差的視線死角,加上機車騎太靠近,才釀成死亡車禍悲劇,詳細車禍原因仍待釐清。(圖/翻攝畫面)據悉,油罐車由台9線南往北行駛,謝姓女騎士則緊貼大車右側,油罐車右切準備進入中油木瓜溪加油站時,車頭直接擦撞到機車,婦人倒地後,頭部直接遭油罐車右車輪輾壓,當場爆頭慘死。警方呼籲,大車轉彎前後輪行進的路線,差距約3至5公尺,機車、單車或行人若太靠近,恐因內輪差而遭巨輪捲入;車身愈長、輪差愈大,通常會讓駕駛產生視線死角,導致看不到左右側的用路人。民眾見大車轉彎時,千萬要避開內輪差3到5公尺範圍,遠離紅色警戒區5公尺以上,並避免停靠或行駛於大車駕駛的視線死角內,建議可先行駛超過大車一定距離,或是退後禮讓大車。
農民的努力甜又脆 首富幫賣大西瓜
台灣首富、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今(8)日風塵僕僕趕赴花蓮,除了捐贈水神抗菌液協助防疫外,還和花蓮縣長徐榛蔚、立委傅崐萁一起推銷當地生產的大西瓜,希望農民努力揮汗種植的高品值農產品,能讓全國民眾都知道。五月是花蓮西瓜季,花蓮縣壽豐鄉、鳳林鎮、瑞穗鄉、玉里鎮等地,因為有秀姑巒溪、萬里溪、木瓜溪、花蓮溪等溪流沖刷,有豐沛養分,所生產的大西瓜特別碩大甜美。花蓮大西瓜的品種是「華寶西瓜」,平均每顆重約25至30台斤,花蓮縣府也邀請大家一起大快朵頣又沙又甜又脆的花蓮大西瓜。
消暑超沙 花蓮大西瓜 清涼上市
氣溫節節攀高,此時若能大啖一口清涼又消暑大西瓜,絕對是炎炎夏日最暢快的享受。花蓮縣政府表示,備受老饕期待的「花蓮大西瓜」正式進入產季,並將於台北市希望廣場、新北市板橋區農會、土城區海山捷運廣場、桃園市龜山區農會、花蓮縣鳳林鎮鎮民廣場及保證責任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舉辦產銷會,想品嘗又大又甜的西瓜的民眾絕不可錯過。花蓮的氣候與地理環境都相當適合西瓜生長,因此西瓜若是瓜果之王,那麼花蓮所生產的大西瓜就是「瓜王之王」。這樣的形容絕非過譽,花蓮大西瓜因為香甜消暑,被選為總統府國宴料裡,宴請國家貴賓,有著「總統瓜」的封號。縣府農業處處長羅文龍表示,西瓜有「瓜果之王」美譽,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C、鉀、鎂、磷等多種營養素,適當食用可消暑解渴,且花蓮大西瓜品質優良、口碑好,又沙又甜的口感深受全台民眾喜受,總是未上巿先轟動。日前在桃園市舉辦的產銷會,還特別請來前總統馬英九擔任超級銷售員,小馬哥與花蓮大西瓜的魅力無法擋,八百顆西瓜不到一個小時就銷售一空,若加上預購訂單總共賣了一千多顆,銷售成績亮眼。許多人認為花蓮名產只有麻糬,但花蓮大西瓜可是花蓮縣的「綠鑽」產業,不僅品質優異,產量與栽種範圍同樣相當可觀。據統計,花蓮縣107年第一期西瓜栽培面積約1,500公頃,西瓜總產量達3萬7,500公噸,居全台之冠,栽種地主要分布於秀姑巒溪、萬里溪、木瓜溪、花蓮溪等排水良好河床砂礫地,種植地區包含壽豐鄉595公頃、鳳林鎮608公頃、瑞穗鄉34公頃、玉里鎮254公頃等。花蓮大西瓜栽種品種主要為「華寶西瓜」,平均每顆約重25至28台斤,且第一期花蓮西瓜大約在5月中、下旬開始上巿,產期約1個月。西瓜成熟與溫度有絕對相關性,且「華寶西瓜」熟成需達累積溫度千度左右,因此每年花蓮縣盛產的大西瓜會自炎熱的南區玉里鎮開始上巿,緊接著是中區瑞穗鄉、鳳林鎮,最後由北區壽豐鄉壓軸。羅文龍還特別公開挑西瓜的秘訣:一、果形端正飽滿,西瓜蒂頭新鮮,表示是剛採鮮瓜;二、外皮光滑、瓜皮花紋適當的開放,是較成熟瓜果;三、一手輕拍西瓜,成熟度適宜者,聽其聲音如同輕拍胸口沉厚震顫,如果聲響太過清脆扎實,可能熟度不足,而聲音太過低沈,則可能過於熟透。另外,西瓜不宜冰存太久,通常採收後存放三天的品嚐風味最佳。目前花蓮各產地農會及合作社將接連舉辦花蓮大西瓜行銷展售活動,歡迎全國民眾共襄盛舉,或直接電洽花蓮縣各產地農會及合作社包括玉溪地區農會、瑞穗鄉農會、鳳榮地區農會、壽豐鄉農會、花蓮縣農會、保證責任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選購質優味美的花蓮大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