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
」探索日常生活的農業科普 「農業科技魔法盒」特展精彩登場!
農業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農業部首度邀集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及相關學校法人,精選在日常生活可見的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於10月1日(二)至13日(日)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區辦理「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魔法元素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以科普教育方式讓民眾認識生活中的農業科技。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司長李紅㬢活動致詞(圖/科普特展)六大展區精采呈現農業部指出,「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設置了六大主題專區,並透過好玩的互動遊戲及闖關活動,帶領大小朋友一步一步探索農業科技在生活中帶來的驚喜及美好:主題一、農業科技魔法學院:以圖書館及技能培育教室概念,打造巨大的五本立體書,展示農業科技背後的技術創新育成及科技農企業培育成果。主題二、農業生產的秘密基地:以品種改良、智慧環控、病蟲害防治、禽畜水產養殖及循環農業相關技術,綜合呈現農業生產相關科技發展概況。主題三、從產地到餐桌的奇幻旅程:展示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農產加值整合服務及銀髮友善食品計畫推動成果,在農產品安全提升及農產品加值所推出之新技術。主題四、提升生活質感的魔法提案:以客廳作為展示空間,呈現農業科技讓農產品除了在食用範疇外,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發揮著魔法般的力量,並同步以花園及森林情境展示農業療育發展現況,展現農業科技與生活美學的融合。主題五、跨越國界的飛行魔法:聚焦農業技術輸出(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及農產品外銷相關技術,並同步展示國立中央大學「臺灣農耕隊小行星」銘牌,展示臺灣農業科技在國際合作及技術交流方面成就。主題六、未來創新魔法研究室:經過五大主題滿滿知識及驚喜,最後特別設計了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引導觀展民眾以農業部政策四大主軸為創意發想靈感,在空白的魔法卷軸上繪製未來農業樣貌。「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豐富的互動遊戲與展示內容,親身體驗農業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圖/科普特展)創新創意農業科技農業部表示,科技是推動產業進步的原動力,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改制為農業部)於93年設置農業科技管理及運用專責單位以來,已陸續產出三千餘項創新研發技術及六百多個動植物新品種/系,成果斐然,也為農事操作環境及生活品質帶來顯著的改變。邀請大家一起參觀「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豐富的互動遊戲與展示內容,親身體驗農業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一同見證農業科技如何推動產業進步,共同開創農業科技的無限可能!
指「寵物溝通師」無科學證據 陳駿季允諾將擬定開業指引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13日質詢指出,從2018年開始,新生兒人數已經比寵物認養的人數低,網路上「寵物溝通師」的產業也隨之興起。但鄭正鈐表示,許多人在網路上聲稱是寵物溝通師,並提供各種服務,甚至有專業證照,詢問農業部是否計劃針對該產業進行行政指引或管理?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則說,基本上農業部不認同,因為所謂的寵物溝通師並沒有科學證據,未來將擬定開業指引。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3日排審「植物診療師法草案」。鄭正鈐提到,講到植物診療師後,他上網查發現,現在很多人自稱是「寵物溝通師」,從2018年開始,新生兒人數已經比毛小孩認養的人數低,還持續擴大當中,針對寵物溝通師,他也詢問農業部有沒有打算對該產業進行行政指引或有管理的機制?陳駿季回應,所謂的寵物溝通師並沒有科學證據,農業部基本上不認同這種職業。鄭正鈐追問,既然農業部不認同寵物溝通師的存在,但網路上仍有許多人提供這類服務,甚至還說有證照,包含亞洲動物溝通師聯合認證、台灣動物聯合溝通中心等,農業部是否會針對這個現象制定具體的行政指引或管理措施?陳駿季承諾,未來農業部會針對以寵物為名義開業但不合時宜的部分,農業部將制定相關指引,進行管理和規範。他也說,農業部分別會針對寵物本身或是寵物業者進行管理,而寵物溝通師就是寵物業者,因此,農業部會持續關注這個現象。
形塑未來農業食品科技生態圈 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盛大啟動
台灣首個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 近日宣布第7屆正式啟動,本屆進入加速器的10家新創公司,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未來4個月的時間中,加速器將協助入選團隊進行全方位輔導,並共同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科技化、永續化升級。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2018年起啟動「好食好事加速器」,至今已加速55家新創團隊,今年更將鏈結策略夥伴,擇優投資優秀團隊,進一步支持創新發展。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表示,今年入選參與計畫的10家新創公司,展現出無比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期待結合專業輔導及市場資源對接後,團隊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為農業和食品產業帶來更多的變革。今年入選好食好事加速器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領域。(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放眼全球,各界對農業及永續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和資源短缺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根據美國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農業科技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以每年超過12%的速度增長,而永續科技則被視為解決環境挑戰的關鍵。好食好事加速器作為亞洲重要的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一員,致力引領此潮流,持續支持和推動創新企業的發展。好食好事亦持續連結新創企業、產業專家、投資人、研究機構和政府等資源,在台灣打造一個協作共好的食農生態圈。在本屆加速器中,累積的產業業師庫已達60位以上,並確認鏈結「SIC影響力投資」、「炙星投創」、「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等成為今年度加速器協力夥伴,不僅能夠促進新創團隊技術、知識、營運的成長,還能夠推動創新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使農業、食品科技成為整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好食好事加速器於開學活動舉辦業師專家交流餐會,助新創公司快速建立產業人脈。(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綜觀入選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好食好事加速器的多樣性和創新力。這些公司將在加速器的支持下,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經營能力,並拓展市場機會。今年入選團隊介紹如下:農業科技1. 悠由數據:透過衛星遙測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作物環境並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可持續性。2. 擎壤科技:致力於解決農業噴灑問題,透過銷售農用無人機硬體和建立農噴媒合平台,為農民提供最佳的耕種規劃。3.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全方位農業創新解決方案,以仿生地下灌溉系統提高灌溉效率,並提供有機營養液及微生物資材。農業循環4. 澄交生技:利用台灣農業資源開發保健食品,推動健康和永續農業。5. 循創生技:專注於黑水虻養殖,利用有機廢棄物創造環保效益和循環經濟,並將黑水虻製成有機肥料和畜牧飼料。6. 陽光娜娜生物材料:以香蕉假莖進行酵素取纖,再生成為紡織布料、人造皮革等工業產品。7. 馳綠國際:以咖啡渣、寶特瓶、農業廢棄物成為再生原料,作為環保鞋履及各項環保材料的解決方案。冷鏈物流8. 奇點無限:專注於智慧移動問題的解決,通過數學最佳化和預測性分析技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9. Gocochain:提供冷鏈物流的智慧保全服務,透過無線溫度監測器實現即時風險管理與數據透明化。餐飲與食品加工10.Plant Egg植物蛋-煎給能:兼顧環境永續且美味健康的植物荷包蛋。關於好食好事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是台灣第一家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使命是發掘和培育具備創新能力的農業食品科技新創企業,透過專業輔導、資源和市場對接,幫助新創企業快速成長。期待透過科技和永續的解決方案,有效應對農業和飲食供應鏈所面臨的挑戰,並帶動整體產業,為未來飲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動力,助台灣成為亞洲食農科技重要據點。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見:www.hao-shi.org。
農地無人可耕影響糧食安全 邱志偉籲調配農業移工接棒
立法委員邱志偉7日開記者會指出,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進程加快,我國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已經嚴重存在多年,導致大面積農地無人可耕,農業生產效率下降,對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構成嚴重挑戰,呼籲農業部、勞動部在一個月內共同針對農業勞動力短缺之產業衝擊提出改進報告;另針對移工媒合問題,共同成立跨部專案小組精確配合勞動力與農業生產之供需,提升本地勞動力與移工的媒合率。 邱志偉表示,根據農業部最新數據,25歲至45歲年齡段的黃金農業勞動人口比例逐年減少,特別是25歲至34歲之間的年輕農民減少最多,十年內下降了5.42%。反之,50歲及以上的農業勞動人口比例則顯著增加,已逼近75%,平均年齡超過65歲,且逐年上升。因為鄉村人口外流至城市,導致農業人力發展出現斷層,產生青黃不接的情形。由於勞動強度高、收入相對較低,農業勞動力的供需矛盾長期存在並愈加突出,生產力受到嚴重影響,成為未來農業發展之一大憂患。立委邱志偉說,目前政策對於10人以下小型農民或農民團體聘僱移工核配比率為本外勞1:1;事業單位及大型農戶維持核配比率35%,但這樣的核配比對農主來說仍為一大壓力。在請不到本勞的情況下,可申請的農業移工總額即使達1.2萬人,仍是「看得到、申請不到」。再者,農業勞動力有其「季節性」、「短期性」、「產業差別」等特殊性質,如未確實調查分析農務實際需求與勞動力的缺口,亦難解決問題。立委邱志偉呼籲,為應對農業勞動力短缺,政府應正視問題嚴重性,並積極研究引入農業移工之相關措施,以緩解勞動力不足的現狀。同時,也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規定,保障農業移工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能夠安心工作,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了有效提升農業移工的核配率,邱志偉向農業部與勞動部提出2點訴求:第一、勞動部與農業部在一個月內共同提出檢討報告,詳細分析當前移工核配過程中的瓶頸和挑戰,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第二、針對本外勞媒合問題,共同成立專案小組專門負責跨部會合作,通過專案方式,精準匹配農業生產需求與勞動力供應,提升本地勞動力與外來移工的媒合率。農業部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表示,對於移工核配比率,將依雇主端管理人力的能力,並依照不同性質與需求給予適切調整。另針對申請移工的門檻,定期檢討放寬資格與簡化申請流程,針對季節性缺工,目前已規劃試辦計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專門委員胡欣野表示,對於移工核配比率去年6月已進行修法,放寬核配比以及雇主資格,後續針對兩大訴求將與農業部積極合作。
日本營養師票選前三名健康食物是它們!納豆、優格,『青花椰苗』篡位超前擠進前三名!
新冠肺炎的發生,讓人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更在飲食上尋求更健康、自然、對身體有益的成分!我們都知道日本人長壽,除了先天基因,當然可能跟飲食習慣有關,到底日本人在飲食上有多重視?除了平時電視頻道、網站、雜誌都會有許多健康資訊外,只要是健康的食物大家都會FOLLOW!根據日本33位最有公信力的營養師最新票選2002最營養的食物排行榜,第一名依然由納豆拿下,而第二名則是優格,青花椰苗正式爬到第三名 ,可見在日本,攝取含有蘿蔔硫素(SGS)的青花椰苗已經成為日本人不可或缺的青菜之一,另外包括豆漿堅果,雞蛋海藻拿下第四和第五名,都是被票選很健康有益的食物!(圖/品牌提供)這次綠藤生機邀請了全球堪稱最會製作超級青花椰苗的日本村上農園社長村上清貴來到台灣接受專訪,原來日本自 1990 年開始就有「機能性蔬菜」的風潮,所謂『機能性蔬菜』,指的是以含有高濃度健康成分的蔬菜類,時至今日,日本目前已經有超過 2 萬家超市商店,越來越多都開始設有高營養成分為主的 芽苗專區,而超級青花椰苗作為最主要銷售項目,日本消費者在超過 6 成的超市都能購買,也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菜青菜!談到為何會跟台灣綠藤生鮮品牌『一寸鮮』開啟技術合作?原來綠藤當年成立於2010年,就是以『活芽苗』起家,經歷10多年、上千次的失敗,加上栽培技術有限,因此在2018年三位創辦人不放棄的狀況下,有幸詪日本村上農園社長村上清貴見到面,因而開啟了台日的緣分!2020年,綠藤生機和日本生鮮領導品牌「村上農園」正式簽約合作推出「三日苗」。(圖/品牌提供)日本村上農園社長村上清貴說道,超級青花椰苗(三日苗)在種植上只用最單純的水、空氣、陽光,芽苗就是幼苗。過程不施加農藥、營養液肥。從根到葉完整保留鮮活狀態進行包裝, 也是為什麼日本人很喜歡的原因!問及為何選擇綠藤生機成為夥伴,而不是選擇更大家的企業?很有理念的日本村上農園社長村上清貴說,主要還是他覺得:『三位創辦人非常有熱情、健康理念相近,他們熱愛綠色食物,更有環保意識,可惜他們太年輕,也因為這樣讓我想幫助他們!』社長更補充「光有錢的企業,也是不行的,擁有相近的價值觀更重要。』(圖/品牌提供)未來農業計畫這次日本村上農園社長村上清貴也提到『未來農業』計畫!問及未來農業是什麼?又是什麼樣的理念,社長告訴我們:『日本跟台灣都一樣,農業、漁業、日照條件都很充足,但是天災、暖化等問題一直存在不可避免,加上農業增產者都上了年紀,年紀都偏大,從事農業越來越高齡化,農業這一行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更不是一天就能完成,假設要讓青菜穩定的供給,植物工廠(未來工廠概念)就不可缺,我們除了青花椰苗外,也已經有很多其他青菜在植物未來工廠種植,全世界都對這個未來農業生技在做積極研究,希望將來能將青菜用生技化的方式培育完成,所以未來也一定會將生技化導入青菜中,但必須以健康為根本,我會非常積極地來做推廣。』日本成功經驗導入台灣日本村上農園目前在日本共擁有 10 個大型專業植物工廠,自 2001 年推出超級青苗椰苗,至今銷售 及市場規模呈現 50 倍驚人成長,去年超級青苗椰苗的銷售額更突破 30 億日圓。社長村上清 貴也進一步分享:「一寸鮮在台灣每日破萬盒的銷量,證明機能蔬菜在台灣的未來發展性不可 小覷。即便在日本,村上農園也有信心超級青花椰苗的市場規模會將再成長超過五倍」。 而綠藤作為村上首個海外市場,不只獲得日本技術與特許種子專利授權,耗資千萬於桃園重新打造科技農園,更成為建立小規模超級青花椰苗生產區、自產自銷的首個成功案例,藉由這以純淨保養品為大眾熟知的「綠藤生機」,在去年9月與年銷售額達百億日圓規模的日本「村上農園」技術合作,推出生鮮品牌「一寸鮮」。短短不到半年內,銷售突破單月萬盒,達百萬銷售額。通路完整,線上線下、精品超市、有機商店、7-11都有專區可購買目前,一寸鮮成長迅速,佈好線上線下通路,學習日本精神,從滲透到各個生鮮超市到有機商店,疫情下更透過電商,讓短短 5 個月內即突破單月銷售百萬業績。除了獲得精品 超市 city'super 全台 7 間店點上架,於 BR4 設立一寸鮮專屬冰箱之外,全台家樂福量販及社區型超市駐點從 15 間擴增至 26 間,並持續透過推廣「食癒所 foodmacy」,提倡用真實食物於日常飲食中補足需要的營養素。同時,為了更貼近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型態,一寸鮮也成為台灣 第一個被 7-ELEVEN 引入的芽苗品牌,首波進駐三間門市的「天素地蔬」專區,包含 OPEN!MART 複合選品店「湖鑫門市」、統一企業集團 7-ELEVEN 亞洲 10,000 店「亞萬門 市」、貓貓蟲咖波主題店「松高門市」。(圖/品牌提供)
批沒收農田水利會把水給工業 蘇煥智:蔡政府重蹈納粹覆轍
前台南縣長、台灣維新黨召集人蘇煥智昨(24)日以訴訟代理人出席憲法法庭,針對農田水利會改制成公務機關及《農田水利法》聲請違憲案,進行言詞辯論。蘇煥智表示,國會全面改選後推動政府組織再造,推動「民營化」、「小政府」運動,但原來為法人化典範的農田水利會,竟然遭《農田水利法》沒收,痛批蔡政府是重蹈1937年納粹希特勒沒收全國水利會的覆轍,擔心未來農業灌溉水被財團拿去做為工業用。蘇煥智說,德國於十一世紀出現堤防管理合作社,並且於十三世紀時組織擴大並建立自有資金體系,演變成後來的水土協會,但是1937年納粹時期施行帝國農田水利會法,將水土協會收歸國有,取消協會選舉,直到二戰後西德依照民主憲政原則,重新制定水土協會法,重新恢復水土協會地方自治公法人的地位與選舉自治。蘇煥智說,蔡政府制定農田水利法,正重蹈1937年德國納粹時期希特勒的作去,期待憲法法庭能夠撥亂反正。「水利會就是為了顧農民的肚子,公法人化只是強化保障農民基本生存權,跟德國的公立大學、公共電視、教會等公法人一樣。」蘇煥智強調,水利會為了會員農民共同的農田灌溉經濟行為,因而也如同同業公會一樣可以主張基本權。他質疑,宗教團體、同業公會、律師公會、醫師公會等等在德國也是公法人,難道政府就可以立法解散宗教團體沒收教堂嗎?難道就可以解散同業公會、律師公會等團體、沒收其財產嗎?農委會主張日據時期公共埤圳時日本政府就已徵收;並指嘉南大圳是官設埤圳,由日本政府興建。蘇煥智駁斥說,農委會的說法完全扭曲歷史,因為公共埤圳並非日本政府出資徵收,是由組合成員負擔經費。農民負擔沈重好不容易才取得溉灌水,如今《農田水利法》沒收農民的水權及財產,又喪失會員權利,不能選舉來監督水權的保障,農業用水將會毫無節制被工業財團移撥使用,而影響農業生產環境,農民的生計及生存權、工作權將難以保障。
極端氣候致產量降低、離農潮 台東稻農2方法控質量銷往美德海外市場
青農魏瑞廷身為台東首位運用區塊鏈搭配物聯網科技,將台東在地池上米外銷國外,並創造出全新的稻米產值。今年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全台農業都面臨嚴峻的挑戰,異常變化的氣候讓農民難以掌握,使得過去耕種經驗無法應付這善變的天氣。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這幾年為打造精準化的農業生產,利用微環境氣象站把關作物狀態與環境動態,並運用區塊鏈中所累積的大數據分析每一期農耕策略,並節省人力與資材物料成本,掌握稻作採收期,以追求稻米的質與量。目前累積許多美國等海外客戶,並已在德國完成註冊,目標將台灣在地好米透過區塊鏈銷往歐盟國家。魏瑞廷(右)透過微環境氣象站把關作物狀態與環境動態,左為將區塊鏈運用於農業、旅宿業、金融業的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圖/魏瑞廷提供)近年台灣農業受到極端氣候常態化影響,天然災害造成的農業損失有逐年攀升趨勢,使得農民生產收入與所得隨之降低,讓原本準備返鄉投入農業青年放棄,或者已從農多年青年面臨收入所得日不敷出,開始出現離農潮,連帶讓台灣農業從業人口老齡化與人力不足現象,正衝擊台灣農業生產力。2019年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創立品牌「池上禾穀坊-米之谷」,並將栽種歷程與奧丁丁區塊鏈合作,讓全球各地的買家都可以上鏈了解農田的環境生態等。魏瑞廷說,今年這一期稻作,在大數據資料的協助下,讓施肥量更加合理化,同時田間病蟲害也減少許多,就連幫忙採收的父親都說這一期稻子很飽滿,而且數量比去年多了1成,因為自己開割稻機知道那一塊地可以跑幾趟都固定的,這一期真的多了不少。台東青農魏瑞廷採收稻禾。(圖/截自魏瑞廷臉書)魏瑞廷說可以從這三年來的產量與銷售狀況,來了解「池上禾穀坊-米之谷」的經營實績與在炎熱天候衝擊情況下的盡力維持產銷量的表現,主要多是老客戶回流與口碑占多數,而且口耳相傳1個介紹1個,也是占很重要的角色。統計三年來的產銷數據,2019年1-5月6千包(內銷2000包、外銷香港2000包,美國2000包),2020年1-5月則提高到1萬包(內銷3000包、外銷香港1000包、美國1000包,台商6000包。另外2月新加坡原本3000包,但疫情延後)。2021年1-5月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度都以內銷為主5000包,疫情搶購單月達1000包。魏瑞廷於台東池上栽種稻米,並自創品牌「池上禾穀坊-米之谷」。(圖/魏瑞廷提供)「池上禾穀坊-米之谷」的國內外市場佔比,2019與2020年來皆約佔6成,主要來自網購與社區團購,國內消費者則約佔4成。2021年的國外客戶則約佔1成,國內佔9成。魏瑞廷分析說,美國客戶喜歡區塊鏈上所登載的田間動物生態,因為他們認為,將錢購買對環境也幫助的產品,同時也是間接在保護環境。另,他們相信有圖有真相的區塊鏈溯源履歷,讓他們可以透過真實畫面感受現場。國外客戶大多是年輕創業,以網購市場為主。以美國來說,除網購市場外,有買家是進貨至華人社區販售熟食白飯。魏瑞廷說,儘管新冠疫情打亂「池上禾穀坊-米之谷」國際市場佈局,仍相信,糧食業是未來的趨勢,畢竟國家以不是一次發出糧食危機的警訊,未來我們利用區塊鏈的大數據資料分析作為經營管理參考依據,在有限資源下,精準化經營農業,讓農民可從中獲得更大收益。「池上禾穀坊-米之谷」「池上禾穀坊-米之谷」於德國註冊商標。(圖/魏瑞廷提供)「池上禾穀坊-米之谷」也正與奧丁丁集團共同邁向國際農產市場,透過自身經驗一同為台灣小農找出路,因為台灣人口有限,農產品內需飽和情況下,勢必要找出一條全新的銷售路線,這樣台灣農業才能有嶄新的未來。魏瑞廷強調未來農業,除了傳統耕作方式,更要積極透過科技導入傳統耕種,並透過大數據分析,給予作物最佳生長養分外,並結合軟、硬體設備,將能降低農民的勞力負擔,也提升農業生產競爭力。更期望地方政府可以推動新的耕種方式,吸引年輕族群從農,加入「科技農夫」的行列,共同解決農業面臨的困境。近年台灣農業為解決生產窘境,正朝向智慧農業轉型,運用智慧科技例如區塊鏈、物聯網(IoT),無人機(含農業機械)等,取代農業生產中所需的人力與掌握氣候變化,藉此協助提高農業生產力、降低生產過程的風險,同時搭配科技創新的數位行銷模式,創造農業全新的價值,透過農業智慧科技走出嶄新的一條路,讓農業成為一個賺錢的行業。
鳳梨做啤酒增加價值 綠委推釀酒工業助農產外銷
立委何志偉、鍾佳濱、羅美玲、郭國文與農委會農糧署今(23)日宣布,攜手打造台灣精釀啤酒產業平台,讓製酒業者參與農產品加工與行銷,讓本土農業和製酒產業緊密結合;何志偉指出,台灣發展將農產品發展為釀酒產品外銷,可避免類似「風梨之戰」的害蟲問題,又有高附加價值,能協助農民突破外銷障礙。何志偉表示,台灣的精釀啤酒業者屢次為國爭光,他不忍心看到台灣水果被白白浪費,因此透過農糧署的產業平台,讓製酒業者也能加入農產加工的行列,不但擴大加工處理的量能,更能把水果的剩餘價值發揮到極致。鍾佳濱說,屏東身為熱帶水果王國,水果品質絕對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和日本、東南亞等國家一較高下,從鳳梨之戰可以看到台灣的水果市場需要更明確的戰略,如何讓農業精緻化,從產銷平台到多元加工,以穩定市場,是一大考驗,製酒是未來農業的趨勢。羅美玲指出,從鳳梨之戰看到,台灣必須要提早因應未來中國大陸可能的產銷壓迫,透過農產品和製酒產業的結合,可以創造出農業不同的價值與未來。何志偉呼籲,美國葡萄酒產值高達2200億美元,證明國外農業發展和製酒產業息息相關,並且早已發展為「釀酒工業」的規模,政府應用不同角度思考農業產銷問題,台灣發展製酒產業不但能突破外銷障礙,農藥、蟲害的問題都不會發生,且保存期長,內涵高附加價值與行銷故事性,擁有龐大的外銷產值,是台灣農業轉型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