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強制
」貓飼主注意!農業部公告「家貓需辦理寵物登記」 違者最高罰1萬5
因應養貓人數的大幅增長,行政院農業部於昨(7日)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家貓也需辦理寵物登記,若未依規定登記,飼主將面臨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的罰鍰。農業部每兩年會透過電話調查家犬家貓的數量,農業部也公布2023年全國家犬、家貓飼養數量電訪調查推估結果,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全國推估家犬數為148萬637隻,較上一期(2021年)家犬數123萬5218隻,增加19%;而全國推估家貓數為131萬1449隻,較上一期家貓數87萬801隻,大幅增加50%。隨著養貓人數的增加,農業部也預告修正「指定犬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草案,強制要求所有飼主自2025年8月1日起,必須為家貓進行寵物登記,已飼養的家貓則有一年緩衝期,讓飼主有時間向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並植入晶片,若飼主未在期限內辦理,將被處以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的罰鍰。農業部指出,至於經營特定寵物繁殖、買賣業者依現行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即應辦理寵物登記及植入晶片,爰經營貓隻繁殖、買賣之業者,尚無緩衝期之適用。農業部也說明,要求家貓登記是因為多數貓咪飼主居住在都會區,若貓咪不慎跑出家門,牠們沒有回家的習性,走失後若沒有寵物登記,可能難以找回。經過調查,貓咪飼主願意為家貓辦理寵物登記的意願甚至高過家犬飼主,目前儘管未強制要求,國內已有58%的家貓已進行寵物登記。而為了因應國人飼養寵物型態的變動,農業部也規劃未來將針對不同物種推動不同管理方法。
航空公司嚴格限制機長「不能留鬍子」 這關鍵原因恐危及生命
許多航空公司會嚴格限制機長不能留鬍子,原因是在關鍵時刻,鬍子可能會危及性命。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指出,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就設有規定機師不能留鬍子,因為擔心不幸碰到緊急狀況需要戴上氧氣面罩,這時就會被鬍鬚阻撓,讓氧氣面罩沒辦法提供良好的密封性,進而導致意外發生,「我們不允許臉部有毛髮的飛行員服役,這一切得從安全出發,安全是我們行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美國,許多航空公司都會規定機師在飛行前必須把鬍鬚剃掉,雖然法規未明文限制,但這卻是美國航空業的潛規則。針對鬍子恐會引發飛安疑慮,據美媒Thrillist報導,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FAA發布的一項通知,內容引述一項研究指出,「鬍子對於氧氣面罩有效性的影響」,結論稱,若機組員有鬍子,在緊急狀況下無法迅速戴好氧氣面罩,也無法使其「有效密封」。另外,外媒IFL Science也引用同一年的另一個研究顯示,在蓄鬍情況下,戴氧氣面罩的洩漏率是16%至67%,導致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到肺部,不過乘客並沒有被嚴格要求,因為他們不像機組人員一樣,進行消耗體力與氧氣的活動,不過仍示警,「在緊急情況下,濃密的鬍子會造成氧氣減少,嚴重可能還會造成缺氧,一旦長時間缺氧就會危及生命安全」。針對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一名發言人表示,雖然該機構未強制規範,但臉部毛髮確實可能影響安全,「我們沒有任何『把鬍子刮乾淨』的規定,但很多航空公司都有政策要求飛行員不能留鬍子,或者只能留最少量的鬍子,確保氧氣面罩在必要時刻能夠緊密貼合」。美國許多航空公司都會規定機師在飛行前必須把鬍鬚剃掉。示意圖。(圖/翻攝自X)
護理地獄1/花花班浮濫!5人顧38床還輪三班 護理師控:評鑑都看假班表
為因應疫後大量護理師出走,衛福部去年公布提供夜班津貼及醫院加薪,減緩離職潮,不料今年三月推出「護病比」新制,再掀離職關床潮,桃園傳出一護理師要顧15名病患,遠高於大夜班1:11護病比,今年第一季爆出879名護理師離職,北部一間區域醫院500床關掉三成。衛福部官員日前稱不知有醫院關床潮,惹怒不少醫護人員。CTWANT調查,不少護理師滿腹委屈,認為「護病比」根本是衛福部跟醫院唱雙簧,衛福部先告知醫院何時評鑑,醫院再提供假班表跟人力。另一位護理師更爆料,他們單位是5名護理師照顧38個病床,還要輪三班,上花花班(夜班接早班,以花花來形容混亂情形)更是家常便飯,「一位護理師可能同時要急救、打電話聯絡醫師,簡直是要人命,這樣的環境能不離職嗎?」據健保署資料,醫院一般病床佔床率從2019年的7成一路下滑,2023年已變成4成8,足足降了22%!許多醫院都有患者苦等病床。尤其去年疫情解封後,護理師大規模離職,北部許多家醫學中心一年超過100多位護理師走人,因此關閉100多個病床,急重症病人要在急診室苦候至少48小時以上才有病床,為求止血,衛福部決定實施夜班護理津貼,許多醫院也承諾加薪,離職潮才暫時趨緩。今年3月衛福部推出護病比新制,希望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提升照護品質。以醫學中心為例,白班1名護理師照顧6名住院病患,小夜1:9,大夜1:11;區域醫院白班1:7,小夜1:11,大夜1:13;地區醫院白班1:10,小夜1:13,大夜1:15。為符合這樣的護病比,許多醫院再度選擇關床,也讓今年關床潮再起。北部一家擁有500床的區域醫院,最近只開350床,足足關閉3成;但也有醫院不鳥新制,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指出,桃園1護理師要照顧近15名病患,高護病比導致今年首季已有879名護理師逃離職場。護理師人力缺很大,也引發醫院關床潮,許多患者苦等不到病床人滿為患,就連走廊都擠滿病人。(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為何護病比新制上路後,仍有1:15的狀況發生?關鍵在於新制未強制入法,所以「沒罰則何必遵守」,據醫療工會團體調查全台逾500名護理師上班情形,有9成醫院未達新制護病比標準,其中不乏醫學中心及衛福部所轄部立醫院。但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對此受訪表示,認為工會調查結果,與實際填報的情況有差距,針對6月初媒體報導的醫院關床潮,蔡淑鳳也認為與衛福部數據不符,甚至反問記者「說關床的是哪幾家醫院?衛福部也很希望知道。」高姿態發言引發爭議,也讓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立院衛環委員會時,遭到立委輪番猛批,最後只好為數據脫節道歉。許多護理師也對蔡淑鳳發言感到不滿,在臉書粉專「靠北護理師」上怒轟,「既然衛福部不知道關床,我直接告訴你,光是一個病房的情況,新裝潢的綜合科病房,找不到護理師,只有5個護理師輪3班,總床38,你認為應該要護病比要多少?護理師還要不要放假?要不要上花花班?」另一名南部醫院的護理師也狠批「衛福部說沒有關床醫院~真的是有夠扯,妳們是公務人員小偷,評鑑先告知醫院,看醫院的假表面班表跟人力,事實上醫療院所缺很大,護理師薪水比工讀生時薪還要少,離職潮當然高。」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受訪時表示,去年下半年確實是近5年來,護理人員離開職場高峰,各大醫院床位平均降載比例12%到15%,但隨著今年實施夜班津貼和3月份新制護病比,初步有看到止血現象,但仍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床位狀況。
唐治平陽台大吼大叫未強制送醫 衛生局回應了
藝人唐治平至今仍拒認領母親遺體,6日上午11時許在淡水的租屋處陽台高聲唱歌、大吼大叫,引起鄰居注意報警,警消人員到場與唐治平對話時,他情緒平穩並對答如流,但有聞到酒味,電詢新北市衛生局評估後,並未達強制就醫要件。衛生局回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的民眾如有自傷或傷人疑慮時,會視現場需要評估是否強制送醫。如果不符合條件,就不會執行。◎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繁殖場煉獄3/放任貓屍長蛆!垃圾環境動保處認「沒虐待」 6度上門只規勸
台南市精忠路某民宅暗藏貓咪煉獄,合法貓舍「貓谷貓舍」倒閉後,將貓咪移置在此處後繼續繁殖,卻未妥善照顧這些貓咪,讓牠們生活在宛如垃圾場的環境中,更是屎尿滿地、無人清理,還有貓咪死亡後,屍體長蛆都無人安葬,而當地愛媽多次通知動保處,動保處卻認為飼主「沒有虐待」,僅口頭規勸,甚至沒將貓咪沒入安置,讓愛媽難以接受。據了解,因長期生活在髒亂環境中,該屋的貓咪皆出現呼吸道問題,且多半都感染冠狀病毒,也有挪威森林貓在病毒攻擊下嚴重口炎,全口牙齒最終都保不住,小貓因體型嬌小,情況則尤為糟糕,更有一個多月的小奶貓因皰疹感染而幾乎眼睛全瞎,最終病重身亡。台南市動保處人員6度前往精忠街查訪,卻認為飼主未涉及虐待,僅口頭勸導,未強制要求改善或沒入貓咪。圖為動保處長周志勳上任畫面。(圖/台南市政府提供)而該屋除了衛生條件惡劣之外,安全設施也未做好防護,貓咪們「為求生路」,2023年8月開始從牆壁破洞鑽出,有部分貓咪遭毒殺或車禍身亡,當地顏姓愛媽則從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間陸續搶救21隻貓咪,並於2024年5月趁著大門敞開之際,冒險入內再救出25隻毛孩,這才揭開這處繁殖場惡夢的真面目。顏姓愛媽說,她從2023年8月開始數度通報,截至5月為止,台南市動保處6度上門,每一次都對眼前的煉獄視而不見,僅站在門口規勸飼主改善,從未施以強制力搶救屋內正在受苦的毛孩,讓她難以接受。顏姓愛媽先後從精忠街民宅救出46隻貓咪,牠們經歷過惡劣環境,但個性仍親人可愛,如今正期待重新開始幸福貓生。(圖/記者劉耿豪攝)「動保處說這個不算虐待,就是個不當飼養。」顏姓愛媽提到,飼主在屋中放有水跟食物,且未對貓咪們施以暴行,只能規勸飼主不要再養貓咪,而飼主口頭答應,但屋內目前仍有約10隻貓,至今仍未見飼主要「赦免」這些無辜孩子的舉動。顏姓愛媽說,她多次反應該處環境不宜飼養動物,且屋內仍有貓咪在艱困求生,動保處卻疑似為了推諉責任,一口咬定屋內已沒有毛孩,只期盼能有公權力介入,給這些貓咪一條生路。台南市動保處黃組長回應,2023年8月接獲通報後,動保處人員曾2、3次上門,起初屋內環境並無如此惡劣,當時也僅10多隻貓咪,2024年5月接獲愛媽檢舉後立刻稽查,確認屋內已無貓咪生活,僅2隻流浪貓會自由來去。黃組長強調,接獲檢舉後積極調查,初步在屋內未發現貓咪屍體,將通知飼主到案說明以釐清飼養狀況,而該飼主員是特寵繁殖業者,其繁殖場已於2023年8月歇業,如在歇業後仍有繁殖販賣事宜,或是涉及不當飼養及虐待則將依法予以懲
南投郡大林道1.8K處崩塌 車輛全部禁入
0403花蓮強震迄今餘震不斷,加上近日降雨,部分山道受影響坍方。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林道多處崩塌,其中1.8公里處土石崩落,致交通受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28日證實管制車輛通行,另因應國家「開放山林」政策,未強制限制山友入山,但仍呼籲山友暫緩山域活動。郡大林道是巒大事業區重要作業幹道,林道總長32.57公里,是許多登山客前往挑戰的熱門登山路段之一。林保署南投分署昨表示,郡大林道屬地質脆弱區域,由於近日餘震不斷,山上土石鬆軟,加上連日大雨,林道持續落石且多處崩塌,基於行車安全考量,針對車輛部分管制進入。南投分署指出,目前林道1.8K發生較嚴重崩塌,車輛無法通行。由於林道狀況邊坡尚不穩定,加上天氣影響,尚無法評估可進場修護時間,希望5月底前可清理完成通車,目前人員僅能步行進入。南投分署表示,因開放山林是行政院推廣政策,更期盼逐年推提升登山運動風氣及環境,為避免強制取消入山有違反國家政策疑慮,目前僅針對車輛管制,登山客則無管制,僅能強力呼籲山友暫勿入山。此外,若有山友自花蓮瑞穗入山挑戰南三段、欲從郡大林道下山,南投分署提醒山友,務必隨時注意步道路況,行經崩塌區盡速通過,確保自身安全。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玉山主峰前3日仍有39、11與3人入山,28日則有37人,雖玉山主峰路線較無受影響,仍建議暫緩山域活動;排雲山莊未入園可退費期間自3日延長至30日。
工會列參考價目表挨罰喊冤 王立達:聯合行為當然違法
工會團體訂定參考價目表,恐因違法聯合行為遭罰。公平交易委員會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宜蘭縣重機械操作員職業工會,訂定參考價目表提供給會員的行為,已違反《公平交易法》中「聯合行為之禁止」規定,因此經公平會委員合議,令宜蘭重機械工會作廢參考價目表,並處新臺幣10萬元罰鍰。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說明,宜蘭重機械操作員職業工會是依工會法設立,成員具事業身分者超過百人,已屬於《公平交易法》第2條第2項定義的「事業團體」,而此工會曾於2006年訂定參考價目表,並於2022年經會員代表大會決議修訂。工會代表多次喊冤,對於訂定此參考價目表,目的僅在協助會員以合理折舊成本折算機械作業價格,從未有強制會員遵守參考價目表情勢,未強制卻遭罰,恐失合理。但工會代表也坦言,工會成員把此價目表影印數份放置於工會辦公室供會員索取,同時公開公告於工會網站,確實能讓所有民眾查閱。公平會官員解釋,由於一般民眾或事業常會對於第一時間獲知的價格最有印象,因此事業團體提供的參考價格表往往形成價格決策的「基準點」,足以拘束並影響個別會員之訂價自由,而損害了市場競爭機制。且針對此案,公平會進一步向會員瞭解後,發現有不少會員將價目表當作定價上限,可見該價目表已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進而實質拘束會員的事業活動,對相關市場的供需功能已產生影響,踩到了「聯合行為」底線,依法公平會必須整頓開罰。對此,國內競爭法權威、政大法學院特聘教授王立達接受CTWANT記者採訪強調,同業公會或職業工會訂定價目表,無論是強制性還是參考性質,在國內外都屬當然違法的聯合行為。王立達補充,即使業者事先依照《公平交易法》第15條「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但書向公平會提出申請,恐也無法獲得許可。原因在於一旦同業間對合理價格達成共識,會使得出現不同價格的不確定性大幅降低。如此一來,同業競爭者恐放心大膽地採用彼此心目中「合理的價格水準」定價,這可是有很強的價格僵固效果,預期將導致市場競爭遭受顯著破壞,當然明顯違反《公平交易法》,呼籲各事業團體審慎為之,避免觸法。競爭法權威王立達教授分析聯合行為違法要件與常見樣態。(圖/翻攝自政大公企中心官網)
24小時待命「月薪800元」 捕蛇人怒告老闆討回工資…金額曝光
高雄王姓男子在陳姓男子開設的企業社行號上班並負責抓蛇,但其接到報案電話須15分鐘內回電、1小時內到場、2小時內結案的24小時待命工作,僅能從抓到1條蛇獲取800元工資,且平時還需幫忙打雜。王男不滿其最高16,800元、最低800元薪資,提告陳男求償工資及加班費。一、二審均認定陳男需支付工資差額86,000元;加班費免賠定讞。判決書指出,王男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間,與受雇於屏東縣政府的陳男簽約,雙方約定抓1條蛇酬勞800元、月結1次、每月10日發薪。但陳男除需24小時待命、15分鐘內必須回電報案人並安撫等工作內容外,平時也只能和另一同事互相排假,且排班是由陳男決定;陳男也要求王男每天到企業社餵食其飼養的狗、雞食物與清掃糞便,若王男不從,就會被陳男毫無預告的故意不派案處罰。王男指稱,他到職第1個月僅領到11,200元、第2個月僅800元、第3個月1600元薪資,之後也只拿到8000元、16,800元工資,認為陳男苛扣薪資、全天候待命也未給加班費,提告求償56萬元。陳男則辯稱,其與縣府簽訂2022年度捕蜂捉蛇勞務採購標案,雖依作業規範為全日履約,但王男非全天待命提供勞務,他沒強制要求接案或王男因接案太少給予懲罰;另王男平時仍可自營業及工作,也未強制他休請假。陳男表示,對於是否承接捕蛇業務,王男保有同意及拒絕權,更否認雙方為雇傭關係。但一審法官認為,王男平時執勤範圍遍及屏東縣長治、內埔、麟洛、潮州、竹田、萬巒等鄉鎮,調紀錄也發現王男上班期間應有321隻蛇需捕捉,但陳男只派給王男76隻,判陳男需給付王男86,000元。二審法官維持一審判決,另審酌陳男與縣府簽訂之契約,無證據顯示王男須24小時待命,判王男加班費敗訴,全案定讞。
人孔蓋7成不防滑 台南騎士怨聲載道
台南市雨水、汙水下水道孔蓋合計2萬5695個,多數集中於原市區、永康及新營等人口密度較高區域,鑑於人孔蓋導致路面高低不平及及未達防滑係數,機車騎士摔車時有所聞,市議員蔡筱薇說,台南市政府2020年起執行人孔蓋防滑係數調整,但下水道人孔蓋截至目前仍有7成未達防滑係數,質疑更新速度太慢;南市府回應,會持續加快更新改善速度。蔡筱薇指出,人孔蓋更新速度過慢,道路陷阱不斷,她舉東區裕忠路為例,短短不到100公尺就出現9個人孔蓋,有剛開完刀的民眾反映,因身上有傷口,騎機車一路顛簸不平,傷口一直震動,「人已經很不舒服,馬路還坑坑巴巴,很要命」。她說,南市府3年前進行人孔蓋防滑係數調整,並於去年修正「台南市道路挖掘施工維護管理辦法」規定管線機構應於1年內提出抗滑能力改善計畫,同時於期限內完成,但截至今年8月底,僅25%孔蓋改善完成,質疑人孔蓋更新速度跟不上法規設定標準,要求市府應加速辦理孔蓋調整及汰換作業,確保用路人安全。其中,雨水、汙水下水道孔蓋合計有2萬5695個,其中3551個位在8米以上都市計畫道路路口,且多集中原市區、永康及新營等人口密度較高區域,改善率偏低;水利局答詢,目前每年編列1000萬元,加速辦理孔蓋防滑塗布調整及汰換作業,目前已完成50%改善。工務局指出,全市人孔蓋合計42萬8000個,涵蓋自來水公司、電信業者等許多單位孔蓋,900平方公分以下人孔蓋因面積較小,對機慢車較無影響,未強制要求汰換,其餘陸續汰換中,預計到年底將有2萬1000個完成改善,也強化人孔蓋周圍回填的平整性,提升道路品質與舒適度。
高息ETF新規上路1/哪一檔「配息」用到96%平準金?投信跳出來說「不是我」
紛擾近半年的「高股息ETF之亂」風波,在11月1日ETF平準金揭露新規上路後,總算平息。CTWANT調查,這場風波起於市場傳出某一檔高股息ETF的「配息」來源,有高達96%動用到投資本金「受益平準金」,而引發股民抗議,經金管會出手要求發行商自律提出規範草案,預定年底前出爐。自首檔ETF「0050」二十年前上市以來,隨業者越來越抓緊投資人喜好,迅速推出各式主題商品,使得ETF市場人氣強強滾,證交所統計,截至9月底,237檔ETF掛牌交易規模已突破3.2兆元,其中「高股息ETF」規模已超越6000億元到新高,可說是股民最青睞的商品。CTWANT調查,由於「高股息ETF」配息殖利率高而大受股民支持,發行的投信公司也開始將原本的年配的配息制,改為季配,再改為月配,造就「ETF高息套餐組」、「月月配息」的市場話題;依金管會相關規範,高股息ETF的配息來源有三種,成分股股利、資本利得與收益平準金。就在業者搶推、投資人搶買高股息ETF之際,今年6月掀起「高股息ETF之亂」,市場傳出一檔標榜高息ETF的配息來源,有高達96%來自收益平準金,遭股民議論「形同拿投資人的本金來創造出高配息假象」,而向金管會檢舉,使得證期局正視,收益平準金占本金多少、可動用的比例並無任何規範,要求投信業者討論啟動收益平準金的條件。今年6月,金管會獲民眾反映高股息ETF的配息來源有高比例來自「收益平準金」,也就是出自投資人的本金,而展開調查。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至於為何要納入收益平準金就比較好?一名基金經理人向CTWANT記者解釋,「收益平準金」的作用是來平衡當受益人增加、基金規模變大時,不讓先進場的投資人收益受損稀釋而設計的機制。「例如原本一檔ETF受益人是10萬戶,準備配息的金額有10萬元,平均每戶可配息1萬元,但若受益人增加到20萬戶,每戶配息金額就降為5千元,如果用了平準金,就可以仍維持每戶1萬元的配息。」隨著投資人蜂擁買入高股息ETF,「業者這幾年來,動用『收益平準金』來達到穩定配息率,確實讓投資人愈加支持高股息ETF」,「到底能用到多少比例的平準金才是合理?可以對照ETF追蹤的指數收益率,若配息率高於指數收益率很多,並動用了高比例的收益平準金,有可能是為了衝高配息率。」一名業者主管跟CTWANT記者說,「原本許多高股息ETF追蹤的指數,可能只有6%、7%的收益率,但ETF卻可以配到8%、10%配息」,「會有這樣的狀況,即可能係業者動用到基金名稱後面括弧中所說的『配息來源可能來自收益平準金』。」首檔ETF「0050」上市迄今為20年,圖為2023年ETF財富博覽會。(示意圖/方萬民攝)風聲鶴唳中,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在6月配出超過10%年化配息率時,群益投信特別公告配息使用「收益平準金」僅占14%,成為市場上首檔主動公布收益平準金運用狀況的高息ETF基金。接著,擁有上百萬受益人的00878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8月14日公告第三季配息每單位將配發0.35元,由於股利僅占2.86%,引來市場關注,隔天國泰投信主動公告配息來源,強調「收益平準金0%」完全沒有動用到,主要是財產交易97.14%、股利所得2.86%,成為第二檔主動公開收益平準金占比的ETF。由於「配息來源」未強制公告,為讓投資人有完整訊息,金管會要求業者11月1日起應公開清楚揭露「配息來源」各項目占比;投信投顧公會邀集發行ETF投信公司商議「啟動收益平準金機制」草案,就啟用時間點、使用比例占比等討論出三項重點,已送交金管會審查。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11月1日表示,最終結果會在年底前(2023)出爐。
再生治療大鬆綁1/醫、藥界歧見深 病患既期待又怕被傷害
攸關國內再生治療(細胞治療)大鬆綁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製劑條例」草案已完成初審,4月21日朝野協商,由於蔡總統已多次宣示推動再生醫療法、要讓生技業成台灣下個「兆元產業」的決心,外界推測立院本會期三讀可能性極高。但醫界、藥界對「雙法」歧見仍深,包括胚胎幹細胞利用等「醫學倫理陰影」也揮之不去,相較歐美細胞治療規範嚴格,日本也開始對「鬆綁」重行檢討之際,台灣卻再次堅持大鬆綁,當醫院可設生技公司進行再生治療、還不用「臨床實驗」,是迎來紮實商機、還是又一波「本夢比」炒作?患者權益保障又何在?都是問號。再生醫療,俗稱「細胞治療」,是指將病患本身細胞(自體細胞),或別人的細胞(同種異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或加工程序,處理過細胞再引入患者體內,盼能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目標。亞洲國家中,日本細胞治療起步最早,台灣則在2018 年 9月,由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等,衛福部再生醫療審議會針對醫院申請個案審查、許可,讓再生醫療「技術」可實際應用,向患者收費。細胞治療屬於醫學新領域,國內醫院及生技業者常呼籲政府鬆綁管制規定,以利再生醫療發展,不過,病患則擔憂治療會不會沒有預期效果,淪為「花大錢買希望」,圖為研究人員製作再生醫療製劑。(圖/生技中心提供)為了加速發展再生醫療產業,第九屆立院也開始審查再生醫療法,但當時醫院認為「再生醫療是技術不是藥」、盼不受「藥師法」藥品調劑規定限制,被藥界抗議嚴重扭曲「醫藥分業」原則,醫界、藥界激烈角力,審查最後無疾而終。政院之後則比照日本作法,將再生醫療法草案一切為二,改採「製劑(藥品)」與「治療(技術)」雙軌模式再拼立院審查。「製劑」有條件開放在二期臨床試驗後就能用於臨床治療;但在此同時,醫院卻能以「治療」為由,將再生醫療視為「技術」,連國際規範的二期臨床試驗「都不必做」,逕行對患者實施再生治療,也未強制藥師參與,讓外界聯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高端疫苗研發,堅持以「免疫橋接」問世,結果花了納稅人大錢還折兵,因獲國際承認少,「行銷國際」美夢慘澹收場,倒是股票行情令人刮目相看。立委徐志榮質詢時說,即使醫院堅持再生治療是「技術」,但是該「技術」也仍涉及無菌培養環境,溫度、調劑、運送,甚至病患己身耐受能力,「再生醫療法」第10條,卻未沒有明文要求醫院內傳統醫療協力人員(例如護理師、藥師)共同參與,只規範醫師「這妥當嗎」?薛瑞元則輕描淡寫的說「會符合GMP規範(適用於製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相較於上屆立院審查再生醫療法、醫界與藥界各有堅持互不相讓,第十屆立院初審再生醫療「雙法」的過程相對平和,有爭議條文留待4月19日協商,圖為朝野立委於再生醫療法初審通過後,在立院衛環委員會,與衛福部長薛瑞元合影紀念。(圖/報系資料照)立委林維洲呼籲衛福部別模糊以對,他樂見再生醫療法儘速完成立法,但「魔鬼常藏在細節裡」,對患者而言,再生治療是陌生的領域,細節攸關權益,尤其癌末再生醫療動輒百萬起跳,爭議不應丟給醫院、病患自己看著辦。他舉例,醫師全聯會明明認為「再生製劑有別於一般藥品」,藥師全聯會卻堅持再生製劑就是藥品「絕無模糊空間」,政府應協調醫、藥界歧見,設法讓更多專業人士貢獻所長,才可能讓患者權益受到保障。一位再生醫療專家坦言,再生醫療「雙法」未禁止「異體細胞」使用,表面看商機無限,但非「自體細胞」、病患承受的風險只多不少,當再生醫療不再限癌末或罕見疾病患者,包括美容、美白甚至活化關節、以幹細胞為名義的治療都能沾上邊,再加上醫院可成立再生醫療生技公司,雖相關商機爆發可期,部分上市上櫃生技業者股票價格近來更早一步傳出「蠢動」,不過,患者、家屬是否真能慎重選擇、在撲天蓋地商業宣傳中握有主導權,不致因價昂卻不保證療效、拖垮人生?當再生醫療雙法完成立法,醫病關係、醫學倫理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
今年14件論文抄襲遭撤學位「通報僅6件」 教育部回應了
近來政治人物論文抄襲案頻傳,但依照大專校院收到的論文撤銷通告統計,今年全國公私立大學學位撤銷案達14件,教育部接獲撤銷通報數卻僅6件,不到一半,外界質疑教育部又在狀況外。教育部則回應,依照《學位授予法》第17條,未強制規定報部,不過未來將和國家圖書館勾稽,掌握實際學位撤銷案件數。根據《學位授予法》第17條之4規定:「學校依第一項規定撤銷學位後,應通知當事人繳還該學位證書,並將撤銷及註銷事項,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及相關機關(構)」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爆出論文抄襲後,校方對兩人撤銷文憑後,也發函給國圖,論文都被下架。今年全國遭撤銷或開除學籍達14件,其中4件為公立大學、10件為私立大學。教育部說明,民國107至111年共24件符合《學位授予法》第17條抄襲情事並撤銷學位案件,分別為107年4件、108年4件、109年5件、110年5件、111年6件,上述24件中則有13件為碩士在職專班。但今年教育部統計僅有6件,則明顯和大學端收到的撤銷統計件數不合。教育部指出,依《學位授予法》規定第3條第1項規定,學位授予是大學權責,由大學授予學位,現行第17條第3項針對通報部分已規定,學校於撤銷學位後,應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等機關構,「代表並未強制學校撤銷學位後一定須通報教育部。」教育部也說,學校在撤銷學位後均會通知國家圖書館,後續也會與國家圖書館進行勾稽,掌握大學通報學位撤銷案件數。
泡水車追擊2/水利處危機意識不足 民眾籲市府未來整合資訊
颱風尼莎雖然未登陸,卻為台灣帶來豪雨,台北市百齡橋下的堤外停車場16日有50多輛車被河水淹沒,然而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句「國民要對自己行為負責」卻引發政治口水戰。百齡橋附近居民表示,這次受災原因來自水庫洩洪、淡水河漲潮,再加上很久沒有淹水造成民眾危機意識降低,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才導致這次事故,建議市府改善作業流程,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情況。士林停車場泡水車事件發生後,外界討論「關疏散門」前未提前通知民眾,但百齡橋附近河堤其實沒有疏散門,車輛是經由越堤道路進出。當地百齡里里長翁淑穎說,16日當天遲遲沒有接到台北市政府通知,是後港派出所派到越堤道路上交管員警,在接近4點時發現水位不對勁,才趕緊通知里長,她收到消息後馬上廣播,提醒民眾把車駛離,但水位漲得很快,民眾去開車已經來不及,有一位里民的車要駛離時,因為前面的車已在水中拋錨,他排在第二輛也出不去,同樣卡在水中。翁淑穎說,堤外停車場的聯外道路地勢較低,當她廣播完趕到現場查看時,雖然停車場內的水深只到半個輪胎,但前往越堤道路的路上水深已快淹過輪胎,想要駛離的車輛開到一半就進水熄火,所有的車也因此被「關」在堤外。她表示,當地大約10年前曾經有一次類似的淹水事件,但當年的水位沒有這次高,而且有通知車主,最後市府也有派車拖吊;但她也坦言,這次就算要拖,留在堤外的車數量太多,根本來不及,而且水位太高,就算是拖吊車可能也開不進去。士林區百齡里里長翁淑穎說,北市府9月曾通知堤外停車場疏散,但這次實在太晚通知,讓許多車主措手不及。(圖/方萬民攝)「百齡橋堤外停車場是計次停車,每天新台幣30元,因此有不少住得比較遠的民眾也特地把車停到這裡,根本不清楚基隆河的情況,也來不及反應。」翁淑穎說,北市府停管處有提供APP,停車的民眾只要登錄,就能接收警示簡訊,市府在9月間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時,就曾通知堤外停車場疏散,但這次實在太晚通知,讓許多車主措手不及。附近的葫東里里長郭淑玲說,「我下午四點站在堤上時水已到腳踝,卻在10分左右才收到簡訊。」根本就來不及移車。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也質疑,「北市府的4封簡訊只給5分鐘的移車時間。」 居民潘先生長年擔任水上救生教練,也是龍舟隊的成員,對當地的水文有相當的瞭解,他說,16日當天淡水河下午3點30分左右滿潮,在百齡橋堤外停車場旁的基隆河「三角渡碼頭」附近則約在下午4點半水位最高。他說,當天淡水河上游洩洪,一分鐘500立方公尺的水傾洩而下,基隆河上游還有員山子分洪道,原本不該會淹水,但正好遇到淡水河滿潮,再加上水庫洩供的水量,原本應該流入淡水河的水量,無法在第一時間順利排出,才會「回堵」在百齡橋一帶,漫延到停車場。他認為,台北市政府水利處沒有事先要求觀測人員提高警覺,在三角渡抽水站的值班人員危機意識也不夠,如果看到水位開始上漲就回報,水利處就能知會停管處通知車主,讓民眾提前自行判斷要不要撤離。「你既然知道雨量、知道洩洪的時間、知道漲潮的訊息,為什麼不能預先告知民眾,會有淹水的可能風險?」翁淑穎說,不僅她沒收到市府通知,向停管處詢問,對方也表示沒收到水利處的知會撤離車輛,目前已有6位里民提供車輛受損照片,請她協助向市府請求慰問金等補助維修費。她說,據了解受災車的維修費從4萬多到10萬不等,還有一台凌志因為全為電子設備,泡水後完全報銷。士林百齡橋附近河堤未設疏散門,車輛是由越堤道路進出,只要及早通知車主駛離,可以避免民眾的財產損失。圖為士林社子島的越堤道封閉,員警在入口處進行管制。(圖/報系資料照)對於16日簡訊通知移車時間倉促及未強制拖吊等問題,停管處受訪時回應,「我們是等水利處宣布以後才會發簡訊通知車主。」至於為什麼以前可以將車輛拖吊,這次卻沒有這麼做?停管處也回應,「雨勢真的太急,沒有充裕時間拖吊。」經過這次事件,柯文哲已要求資訊局、停管處、水利處擬方案,如果未來有車子停在堤外,一定要登錄車牌、電話號碼,這樣才能更精確收到訊息,建立比較E化的政府。停管處提醒,「如果停在堤外停車場,一定要記得掃防汛簡訊QR Code。」也可隨時上台北市防災資訊網查看疏散門關閉狀況,才能避免愛車「泡湯」。
指派女中校擔任退將配偶住院看護…還核給公假 監察院糾正空軍司令部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指派女性中校軍官擔任退役、前空軍總司令林文禮夫人的住院看護,還核給公假,明顯假公濟私,嚴重戕害軍人尊嚴與士氣;且公假核准之事由與實際作為並不相符,有虛偽不實情事;監察院今(23日)通過監委王幼玲及蔡崇義提案,糾正空軍司令部,並要求重懲失職人員,藉此整飭軍風,豎立法紀。監委王幼玲及蔡崇義調查發現,空軍司令部於事件曝光遭媒體公布及於監察院調查時之初,仍然砌詞狡辯稱,指派現役女性中校軍官擔任退休將領眷屬之醫療看護係空軍獨有的文化與傳承,因為空軍特別重視袍澤情誼、關心照顧眷屬等語,但民主社會軍方應首重紀律與法紀,最忌徇私枉法。受指派之女姓中校軍官本無意願擔任與軍職無關的任務,卻經長官核以公假「勸說」下,前往醫院擔任醫療看護,是忌憚長官權威不敢不從,卻因而貶抑軍人身分及尊嚴,空軍司令部實有重大違失。王幼玲及蔡崇義表示,空軍司令部核予公假指派女性中校軍官擔任退休將領配偶醫療看護工作,違反國軍軍官士官請假規則有關核給公假事由之相關規定。且該女性中校軍官雖實際上陪同退休將領之眷屬看病或擔任醫療看護,但其公假事由卻多數登載為「三總」及「至林老師家」;空軍司令部對於公假事由未能覈實審核,甚或在知情的情況下為虛偽不實之登載,違失事實明確。調查報告指出,空軍司令部政治作戰室郭姓女中校軍官,負責「中華民國的空軍」月刊編撰事宜,而林文禮夫人范女士為該刊物的無給職顧問,雙方長期公務往來密切。而後范女士因故受傷住院、回診,政戰主任陳中將曾請郭中校前往關懷、探望、陪診,每次皆有公假紀錄。民國110年12月,范女士住院手術,又請郭中校軍官幫忙擔任住院看護,郭中校考量無法勝任婉拒。范女士轉而請政戰主任陳中將協助,陳中將稱考量疫情管控無法聘僱合於檢疫資格的看護,遂同意讓郭中校請公假陪病照顧。郭中校在醫院擔任照顧看護陪病3天後,表達無意再擔任。才在安排其他看護工接手後離開。王幼玲、蔡崇義指出,空軍司令部第一時間提出的檢討報告,仍然狡辯,係為照顧袍澤之情,且有徵詢郭中校個人意願,未強制指派。後雖承認確有行政管理瑕疵,違反「國軍軍官士官請假規則」,對主事長官紀申誡一次處分。惟空軍司令部違法失職人員事證明確,嚴重斲傷軍事機關之聲譽,其處分與其違失情節相較似嫌輕縱,應予重新研議。
昨是今非2/大法官釋憲文資法 歷史建築不需徵詢地主意見
北市中山區一批閒置舊台鐵勞工宿舍被北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房舍所有權人台鐵職福會才剛啟動活化計畫,就傳出內政部住都中心介入搶開發,北市府文化局也放冷箭,要台鐵先與「地主」內政部協調。法界人士認為,北市府的處理顯與大法官813號解釋精神有別,懷疑內情不單純。大法官會議去年底做出第813號解釋文,確立《文資法》認定歷史建築要保護、拆不得,政府機關在認定歷史建築前,即使未先徵求「地主」同意,也不違憲。熟知古蹟與歷史建築規定的律師指出,大法官會議認定,若「歷史建築」所座落土地之地主,產生財產損失,可視為「特別犧牲」,國家應予補償,由於《文資法》中並無「特別犧牲」補償規定,違反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意旨,才要求兩年內應修正文資法,增訂相關內容。該釋憲案源於新北市新莊區慈佑宮是土城區「普安堂」所在土地地主,慈佑宮因故欲拆普安堂,普安堂強力抗爭,向新北市府申請登錄歷史建物獲准,慈佑宮也曾興訟要求新北市撤銷處分,但都敗訴,因此釋憲。大法官的解釋是,「歷史建築」土地所有人(新莊慈佑宮),雖未必與屋主(土城普安堂)相同,但法律未規定,認定歷史建築需先經土地所有權人(新莊慈佑宮)同意,新北市府將普安堂列為歷史建築保存處置未違憲。新莊慈佑宮因欲拆除握有產權的土城歷史建築「普安堂」,不惜興訟、聲請釋憲,皆無法改變新北市府將其登錄歷史建築的決定,法界人士認為,此例可讓北市府作為審理台鐵機務段宿舍歷史建物修復案時的參考,圖為雙北市長侯友宜、柯文哲(圖/報系資料庫、黃威彬攝)律師也認為,大法官將對歷史建築的認定、維護之責,聚焦在主管機關(新北市府)與屋主(土城普安堂)上,未強制新北市府一定要將地主(新莊慈佑宮)反對意見納入參考。但對照北市府處理台鐵機務段舊宿舍歷史建築自行維修案,台鐵職福會(屋主)依文資法規定,申請自行維護、復原全貌,文化局(主管機關)卻強力主張職福會(屋主)應先取得內政部(地主)同意,「不然可到法院去吵」。此外,律師還說,法界多認為,文資法優先保護對象應是「歷史建築」,而非歷史建築的「土地」。新北市府若在認定普安宮為歷史建築前,先詢問慈佑宮意見,地主通常都反對,實務上行不通。但北市府處理台鐵機務段舊宿舍歷史建築修復案時,文化局不僅未援引文資法站在台鐵這邊,立場上更像是支持住都中心的開發方向。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認為,台鐵職福會將歷史建築「機務段舊宿舍」現地修復活化利用,不少縣市政府都已經有成功案例。(圖/翻攝自李永萍臉書)曾主管文資保護的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說,「古蹟」與「歷史建築」差異,在於古蹟在法令中受到較高程度的保護,但相對限制也多(例如活化程度)。但兩者法定權利與義務地位差異,不代表「古蹟」就比「歷史建築」地位、價值更高,兩者都是基於保護珍貴的文化資產,不要輕易消失或被破壞。李永萍說,古蹟或歷史建築的保存維修,都需先經過文資審議委員會審查,北市府有權選定文資委員,但保護文化資產過程中,常牽扯複雜政商角力,因此,台北市長的決心與抉擇,就更重要。李永萍表示,文化資產究竟該只「保留意向」,還是保存「實體建築現地」,見仁見智,問題應回歸台北市政府當年為何要將舊宿舍群劃歸歷史建築,若決定遷移文化資產、夷平宿舍群基地,可先捫心自問,此舉對「城市風格」「城市記憶」,有幫助嗎?
女助理疑「做錯一動作」染疫 陳時中曝違反SOP細節
中研院女研究助理確診案出現新進展。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2日)表示,依照女助理說法,當天她疑似在遭鼠咬後出現「先脫手套再脫衣服」動作,違反「先脫衣服再脫手套」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不過陳時中也指出,女助理是否真的因此染疫,仍有待進一步調查確認。陳時中下午出席台灣癌症基金會「第15屆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典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透露,不論是中研院核准SOP或由中央訂定的實驗室SOP,目前看來問題都不大,主要是「執行面是否有疏忽地方」,陳時中進一步指出,依據女助理說詞,當時她被老鼠咬到後,疑似把標準作業程序的「先脫衣服再脫手套」步驟,錯置為「先脫手套再脫衣服」,不過陳時中也坦言,此動作雖與標準程序不同,但無法確定是否因為這樣遭到感染,確切染疫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而針對該案所進行的259人擴大採檢中,其中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139人採檢為陰性,自我健康監測120人也全為陰性,陳時中直言「這是個好現象」,不過還是要嚴正以待,社區仍需要監測。另外就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流感化問題,有醫師建議高風險老年人應盡快施打第3劑,並縮短加強劑、尤其是打過2劑AZ者的接種時間,對此陳時中認為,目前Omicron「傳播力量大、速度多」,但目前沒有重症化或高致死率發生,同樣施打AZ的他,更表示不用等5個月就能接種第3劑說法「不合科學道理」,原本規定要隔6個月才能打第3劑,現在已縮短為5個月就能讓所有人打加強劑,至於混打部分則需交由相關委員決定。陳時中指出,雖然有學者認為全民接種第2劑比例要達到9成,才有辦法應對Omicron入侵,但「台灣做不到」,因為不能打疫苗的11歲以下孩童就已佔了1成,且台灣未強制全民施打,因此他站在政府立場,只能鼓勵民眾疫苗打好打滿。
門診手術須自費PCR「1人要價4500元」 台大醫院:快篩即可
疫情爆發以來,指揮中心要求住院病患與陪病者需採檢PCR才能入院,不用住院的門診手術則未強制要求。但有民眾表示,部分醫院要求針眼、切小瘜肉等門診手術須自費PCR,1人要價4500元,加上陪病者共須花9000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尊重各醫院作法,但院方必須事先讓病患知情。民眾抱怨,北市聯合醫院、關渡醫院與萬芳醫院等7家醫院,提供無症狀者、具接觸史者、具旅遊史者免費驗PCR;但也有門診手術要自費近萬元做2人PCR,一國多制很不合理。民眾投訴日前到台大醫院切除小水瘤,術前接到通知,要求她與陪病者須先到醫院免費驗PCR;不料術後1個月被告知要收2人PCR檢驗費共9000元,讓她不能接受。台大醫院昨表示可能有誤解,目前所有門診已改成病患及陪病者都須快篩採檢,每人500元,不會再要求一定要做PCR採檢。陳時中也說,目前中央對醫院的防疫規定是住院病患及陪病者因為防疫要求才採檢,所以是公費;門診手術沒有防疫要求,所以未規定採檢。醫院若要收費,須先讓病患知情同意。另明(24)日起,醫院有條件開放探視,每名病患至多2名訪客;除完整接種疫苗滿14天或染疫康復者,其餘都需出示3日內陰性證明,居家快篩亦適用。
國產疫苗刻意迴避WHO血清基準比較?學者急建議食藥署亡羊補牢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提出國產疫苗緊急授權條件(EUA),以免疫橋接審核國產疫苗保護力,但食藥署標榜會以「同一實驗室、同一標準品」做比較的說明,卻遭到國內醫學界挑戰,甚至有學者質問,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十二月推出血清標準品,可作為與國際疫苗的比較基準,食藥署卻未要求兩支國產疫苗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血清標準做比較,質疑有刻意放水之嫌。輔大醫學院教授、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則表示,他曾經分別受聯亞、高端兩支國疫苗廠之邀,聽取兩支疫苗廠對疫苗研發規劃說明,並實際到工廠參觀研發設備,當時兩家藥廠的人員都說明,為確保疫苗研發品質,疫苗製作後一定會與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血清標準品做比對,畢竟這是世界各大藥廠研發新冠疫苗、爭取緊急授權前,必定要採取的動作。陳宜民說,兩家國產疫苗廠既然承諾要做比對,那麼就應會說到做到,照理說也進行比對了,至於兩家公司為何沒公佈比對結果?他推測,可能與食藥署未強制性要求國內疫苗廠「非比對、並公佈結果」不可。陳宜民說,世界衛生組織如此重要的建議,食藥署在考慮給於EUA緊急授權時,並沒有國內疫苗廠照辦「讓他很訝異」,但現在或許還來得及補救。他建議食藥署應亡羊補牢,立即要求兩家國產疫苗廠,在EUA討論前,立即公佈疫苗與WHO血清標準比對的數據、並補送食藥署審查, 即使兩家疫苗廠確實還沒做比對實驗,現在向WHO緊急索取比對血清也還來得及,如此才能符合食藥署所謂的「同一標準」EUA標準,畢竟WHO提供的比對血清,就是國際最被承認的標準。食藥署六月十日公布國產疫苗緊急受權審查方式,針對疫苗療效評估,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進行,「聯合報」今天報導,免疫橋接首要面臨的問題為「標準不一致」,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舉例,高端疫苗第一期於長庚實驗室做出的中和抗體效價與第二期中研院進行實驗,中和抗體效價超過六倍以上,凸顯不同實驗室標準確實不一致。聯合報指出,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WHO去年十二月已推出第一代血清標準品,NIBSC編號20/136;今年一月也推出第二代NIBSC編號20/130的標準品。該標準品可用於中和抗體效價的校正,開發出的疫苗要與其他家疫苗相比,必須使用此標準品,才能發表國際期刊。食藥署藥品組科長黃玫甄說明,當初討論EUA時並未討論使用WHO血清標準品,主要還是採取同一實驗室當作統一標準。但既然WHO已經有血清標準供各國研發、爭取疫苗緊急授權的比對標準,為何台灣卻疏漏不比較、卻堅持採用台灣自訂的標準,「難道不擔心無法走向國際嗎?」再度引發國內醫學界議論紛紛,甚至還有陰謀論懷疑食藥署刻意忽略「是為了護航國產疫苗」。陳宜民認為,既然醫界已對此有質疑,現在與其追究「遺漏」是否故意,不如由食藥署緊急要求國際兩家疫苗廠亡羊補牢,要求國產疫苗比對WHO血清,對國內疫苗廠而言應非難事,如果儘速進行比對,也有助於化解外界對國產疫苗EUA效力的質疑,對全民也多一層保障。
新光三越站前店櫃姐確診!「全員快篩」要自費 員工:好傻眼
新光三越站前店傳有確診櫃姐咳嗽還連續上班多日,引發人心惶惶,對此,站前店11日對外公告再加停業3天,館內員工全數進行快篩,不過有員工卻投訴,櫃姐必須自掏腰包進行篩檢。對此,新光三越回應,「全員快篩」是安排館內人員除了一般快篩檢驗站外的快篩選擇,沒有強制要求員工一定要去。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傳出有櫃姐隱匿家人疫情,持續來公司上班,咳嗽多日向樓管反應卻未獲處理,結果在8日確診,造成店內其他櫃姐確診,引發全百貨人心惶惶,消息曝光後,站前店先是在10日下午5點提前打烊,並表示11日停業1天大消毒,上午又宣布再加停業3天至14日,並安排全店員工進行快篩。不過《ETtoday新聞雲》接獲櫃姐卻出面投訴,11日下午前往公司指定的新光醫院要快篩,卻被院方告知要收費,經詢問百貨樓館僅得到「我們去跟醫院爭取快篩名額,減少排隊時間,要收費」的回應,投訴的櫃姐沒有進行快篩就離開,並在LINE群組傳達消息。有櫃姐見狀後直呼「太誇張了吧」、「沒賺錢還要自己付錢」、「超沒道理」,投訴的員工反應:「一採要680元,二採要收費5,000元,全部都要自己買單,真的很誇張耶」。對此,新光三越方面表示因應情勢,積極鼓勵站前店同仁們進行快篩,同時也向新光醫院爭取快篩名額,提供同仁們除了一般快篩檢驗站外的快篩選擇,也鼓勵專櫃人員都能參與,面對疫情能積極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目前未強制同仁前往,業者說法等同間接承認櫃姐需自付費用快篩。
認為市民「高素質、能自律」一看監視器影像傻眼!柯P下令市場即刻實施分流制
疫情盛行,基隆市開出第一槍,祭出傳統菜市場採身分證單雙號分流,但雙北傳統菜市場5、6日周末,都出現猛爆性人潮群聚,人人紛紛搶買菜,成防疫破口。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看了市場監控網路即時影像後,今日上午現身人潮洶湧的濱江市場,只見大家都沒保持社交距離,穿梭自如,柯便裁示,北市跟進,傳統菜市場、攤商集中處、大賣場、超市實施分流制。台北市長柯文哲6日上午現身人潮洶湧的濱江市場,只見大家都沒保持社交距離,穿梭自如,柯便裁示,北市跟進,傳統菜市場、攤商集中處、大賣場、超市實施身分證字號單雙數分流制。(圖/中國時報張穎齊攝)基隆市長林右昌5月30日率先實施市場分流制,高雄市6月1日跟進,更鐵腕說市場不配合就停業,接著北中南許多縣市也紛紛跟進,唯獨首都持續實施,據悉因柯文哲始終認為,台北市民有高素質、能自律,透過3日推出的北市市場監控網路即時影像,就知道該不該上街,豈料仍無法如他所願。柯文哲前往濱江市場,發現婆媽們仍川流不息、比肩而行,在與建國派出所及攤商自治會討論,終於拍板決定,市場採身份證字號單雙數分流制。北市市場處長陳庭輝補充說明,市長的確做出此裁示,但仍強調是「呼籲」,未強制實施不配合就有什麼罰則,因市場周一休息,以後身分證偶數號的在周二、四、六前往,身證號奇數號的在周三、五、日前往,市長始終相信台北市民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