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霞
」缺才焦慮1/國際科技大廠加入搶人戰「寵員工」成必備 老主管也要學新把戲
大批媒體跟著總統蔡英文於4月25日造訪Google台灣在板橋的新硬體研發辦公大樓,看著員工餐廳的豐富料理,還有遊戲室和健身房,訪問到的員工都大方談論上班的環境就是好、彈性自由。「想吃就吃,想來(餐廳)就來!」員工在記者前笑稱連咖啡都有拉花「儀式感滿滿」。Google把企業文化中有名的「寵員工」那套搬到台灣來,加上越來越多國際科技大廠加入台灣「搶人才」競爭,是否能因此撼動台灣長久以來的「奴工」文化,成了近來科技廠、人資長、以及員工們的熱議話題。「台灣已經成為Google在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硬體研發基地,」Google硬體副總裁彭昱鈞表示,公司的確思考過地緣政治風險,但最後還是決定投資台灣,因為產業鏈完整性高、人才橫跨面向廣,過去10年來,台灣團隊規模已成長超過20倍。美中貿易與科技冷戰,加上疫情後的種種考量,讓台灣站上近年最大一波投資浪潮,包括Google、微軟、應材、高通、新思、恩智浦等國際大廠相繼砸重金投資台灣據點,而台灣長年累積起來的電子相關硬體產業鏈實力夠,在AI時代跨產業整合時更顯珍貴,所以網路上已有討論,好奇台灣的一流人才仍會想去台積電,還是選擇歐美系的國際大廠工作?「不瞞大家講,微軟最近也很難找人,因為大家有太多選擇了,」台灣微軟人資長王有蘋在4月19日1111人力銀行舉行的研討會上坦言,「最近要跟領導團隊討論一下,為什麼我們這麼難找人?」畢竟「工作不再是員工心中的NO.1」微軟出版的2022 Work Trend Index Annual Report中提到,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工作的態度轉變,有53%的員工認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感」優先於工作,47%表示「家庭」和「個人生活」更重要。台積電是台灣科技人才重鎮。(圖/記者黃威彬攝)常被同業們抱怨「人才黑洞」的台積電,被視為科技業缺工主因,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反駁,每年也約有2到3千人離開、進入其他同業,「可以說台積也為同業訓練不少人才」且「人才不足是整個半導體產業面對的困境。」《天下雜誌》的2023五大產業TOP50企業DEI(多元共融)現況分析,就提到台灣高科技製造業的離職率高達17%,高科技服務業則是13.7%,遠高於傳統製造業的4.3%。「找不到人,來的又不適合!」是企業最大困境,104人力銀行整合招募處總經理吳麗雪表示,不管是大公司或中小企業,都要好好經營雇主品牌,才能解決未來十年的缺工問題,建議人資部門(HR)要由內而外「重構雇主品牌形象」。畢竟缺工是長期危機,除了用薪水砸、合約綁,要讓優秀員工心甘情願地留下來,是當前企業的重要課題。Facebook台灣的辦公室在信義區,除了一整面的零食飲料區,還有很多遊戲等工具讓員工放空紓壓;Google的新大樓也有遊戲室、健身房、籃球場,還可以瑜珈、按摩,並提供多樣化點心。好吃好玩、適度放鬆的娛樂場域已成了「重視腦力」的科技公司必備設備,有網友在Dcard討論區笑稱「被這些便宜的小點心收買,你們還是太嫩了。」但也有網友隨即留言「但很多台灣企業連這一點小恩小惠都不願意給。」聯發科有很好的員工福利,有托兒所和健身房。(圖/聯發科提供)員工離職率僅5%的聯發科技人資長林秀瑜表示,聯發科有很好的托兒所、健身房、餐廳等,「但這只是一部分,他們更在意的是『員工與企業一起經歷的旅程』。」所以當企業要採取新政策時,必須要以數據為基礎去分析,然後從跟人資部門比較友善的主管開始做,有了高層的參與,能讓員工了解公司重視這件事,而不是讓員工抱怨:「HR又來了。」在缺工時代,加上年輕員工「重視感覺」,離職率又居高不下時,主管如果沒有率先去做,很難服眾。「我去上ESG永續管理師課的時候非常痛苦啊,那是真的是要考試的,已經畢業那麼多年了,感覺翻一頁就忘一頁,」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說,「但如果高階主管沒有親自去做,公司很難去做好,最後還可能造假。」王有蘋也說,他正在學習AI,「不是每個人都是工程師,」但要做出好的AI技術工具,「HR也要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企業的資料數據化」,解決現在的挑戰;而疫情後很多工作者嚮往「混合式」的工作型態,要求更多彈性,HR必須創造一個更有吸引力的辦公室文化,「多元共融」的組織,以及「成長性思維」,是吸引新世代人才的重要關鍵,「說起來容易,但其實企業管理者在背後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去不斷調整。」像是微軟也放寬了員工的「兼職」,允許工程師下班後做自己的部落格、YouTuber、或學校老師等「可以選擇能成就自己的事。」不然他們可是會出走的。
缺才焦慮2/外籍員工變身管理層 「最像台灣人的外國人」成製造業生力軍
「印尼、泰國籍的員工在工廠擔任小主管,已經是常態啦!」中科一家工具機廠跟CTWANT記者解釋,最早工廠會選用菲律賓的外籍員工,是英文會通,後來以泰國為主,因為配合好、穩定度高,而近來的確有不少印尼的員工相當活躍,「因為有些是華僑,在台灣念書後就來工作,中文溝通沒問題,也很上進。」善用外籍學生的力量,除了讓因少子化而招生困難的大專院校有喘息餘地,對製造業來說,也是緩解最迫切的缺工問題,在人力配置上能相對穩定。在台灣,缺工不是新聞,但持續缺超過百萬人,從科技廠到傳產製造業都一片怨聲載道,就成了國家競爭危機。104人力銀行最新徵才資料庫顯示,4月工作機會數110.6萬個,再攀歷史新高,也是2023年3月以來,工作機會穩定突破百萬大關,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就有16.5萬個人才缺口,名列第三大缺工產業。「『人』是台積電最大的資產,我現在特別對這事感受很深,包括我們從全世界找人,用各種方法產學合作。」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何麗梅大呼「在台積電20幾年,人力資源是最難的一個。」台積電與德國學校產學合作。(圖/台積電提供)因為世界級的缺才暴風圈不斷擴張,以「護國神山」光環加上百萬高薪,台積電是全台畢業生趨之若鶩的公司,甚至在哪開新廠,當地房地產就會被「點石成金」,然而這樣的天子驕子,居然也大喊缺人!何麗梅表示,台積電跟德國Dresden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科技部簽約,讓他們的學生大三時到台灣的大學讀書,並花2個月在台積電的新人訓練中心實習,畢業後到台積電工作,可以在台灣,也可以在歐洲、美國。「這是個很龐大的工程,但相當有力量。」台灣人才不足,去年就有網友熱議,台積電的印度員工越來越多,「美商主管也是越來越多印度人啊,未來趨勢。」那台灣年輕人都跑哪呢?一頂大老師透露,他有好幾個學生畢業半年都還沒有工作,一方面是看不上其他製造業、覺得不急,有些則是在等「理想中的工作」。國發會數據顯示,台灣2023年產業移工為47.8萬人,比起2016年又多加了10萬人,其中以越南籍最多,約23.6萬人,占總數的45%,其次是菲律賓12.2萬人、印尼9.4萬人及泰國6.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是「高階白領」。去年新竹科學園區的白領外籍員工超過二百人,超過一半在台積電任職;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很多來自清大、陽明交大進修碩博士的外籍生,畢業後就留在台灣工作。竹科也有越來越多高階的外籍員工。(圖/聯發科提供)「中階技術工,其實能讓藍領變白領,」日月光半導體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跟CTWANT記者提到,已有不少外籍員工成為管理階級,「其實我12年前有諮詢過他們,想不想繼續讀書進修,當時幾乎沒有人,但大前年問時,居然有一千多個員工有興趣。」所以後來還需要考試篩選再上課受訓,「如果員工有想要學習的動力,其實成功機率很高。」過去日月光的外籍員工以菲律賓為大宗,大約五百人,李叔霞想起兩年前正修科技大學跑來跟他說,有30幾位即將畢業的印尼學生,非常有意願留在台灣工作,但不知道去哪,「他們的中文非常好,也很適應台灣生活,不留下來真的很可惜。」當時日月光缺乏「二次配工程師」,儘管這群學生讀的是其他的電子科系,日月光就自己編教材,以「先聘後訓」的方式把他們留下來,後來成為公司的種子人員、在台灣落地生根,後續協助招募及訓練來自印尼家鄉的學弟妹,有時相較於海外工程師,反而更具優勢。「他們就像是『最像台灣人的外國人』」李叔霞說。因為這樣的成功經驗,正修科大一躍成為印尼基地總召集學校,教育部核准通過的新型專班有13班、348人,主要為印尼與菲律賓學生,已與科技大廠簽署備忘錄,提供獎學金與就業機會,分為學士後專班與二技專班,涵蓋電子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三個系。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僑生政策已實施70多年,培育超過16萬名僑生校友,過去散居全球各地的留台僑生,是支持台灣的重要的力量,不過近來政策轉型,擴大技職學校參與招生,2014年起開辦產攜僑生專班,10年內從281人成長至4千多人,總計產攜僑生專班技高端在學人數已突破8000人,以因應國內及海外台商產業人才需求。
日月光攜手高科大推全民綠生活 招手熱血教師永續行動教案
日月光(3711)長期以來關注環境議題,重視永續理念,今年在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的支持下,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攜手合作,舉辦「SDGs x 全民綠生活」高雄在地城鄉推廣與實踐,辦理永續熱血教師暨永續行動教案徵選,今(14日)至16日並首度移師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穹頂大廳盛大展開。日月光集團高雄廠副總經理李叔霞表示,永續的行動不一定要是大事,重點在於培養長久且長遠的習慣,了解為何而做,將理由化為動機。如同今年計畫的主張,每間學校的特色不同,所以選擇從老師出發,帶著學生關心周邊生活,認識家鄉故事、理解在地文化,連結生命記憶,並且在SDGs和綠色生活的導引下,接軌國際永續意識潮流,身體力行進而回饋社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嘉紘表示,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業,今年有許多都市創下歷年最高溫,是氣候變遷最明顯、與大家相關的改變。所以,如何以SDGs串接,落實教案,翻轉改變,相當高興我們可以和企業合作,也感謝高雄市政府共同努力,一起帶動這股力量,共同努力。計畫主持人高科大教授賴俊吉指出,疫情之下的環境教育,腳步不停歇。八年前,與日月光合作一步一腳印,走訪各校、探查特色資源,經過滾動、循環,看見學校、老師與學生的改變,播下的種子已成為一棵棵茂盛的大樹,未來更將連綴成一片永續的森林,讓地球在綠色庇蔭下,更加健康、茁壯。環境教育不分男女老少,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永續的重要,特別選在紅橘線交會的美麗島站,透過多元的展區,以情境引導民眾產生互動,啟發學習意願,增進一般大眾對於環境保育的基本認識,鼓勵培養具有綠色永續的態度與行動。日月光高雄廠自2014年起,秉持在地深耕與推動環境教育的決心,先後投入永續推動環境教育專案,與永續城鄉深耕教育等計畫,從高雄楠梓出發,走入偏鄉學校,協助建立「一校一特色」,並結合社區打造生態環境教育與導覽場域,過程中也培養出許多種子師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謝文斌表示,環保意識風起雲湧,接軌世界潮流,這些都是校園可以著力的地方,並可利用相關管理系統與觀念的落實。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局長張瑞琿表示,目前高雄市已經有333間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版,未來環保局也會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的範疇,在生活中邀請大家一起推動,透過行動落實循環永續,朝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科技師徒制1/島內島外徵才還不夠 半導體大廠進入校園學鼎泰豐打品牌
台灣科技產業不但有缺料或庫存調節難題,更有人才荒問題,尤其台灣新生人口從2000年急降,也就是今年起,大學畢業生開始減少,新增就業人口銳減,逼使科技廠多方搶才,甚至瞄準非本科系畢業生,提供職訓後即可成為生力軍。其中,由產、官、學界合作推動的「師徒制」方案,由政府機關協調各大科技廠商合作,讓產業界中高階主管直接進入校園,陪同師生共同參與專題研究,學生可以在現場直接提問,並從實務操作中提前了解產業營運模式與技術,進而銜接產業職務。有學生指出,概念像是產業「出題」讓學生解答,挑戰不小。各大科技公司積極搶才,甚至提出「學長帶學弟」獎金制度。(圖/報系資料照)以今年人力缺口最大台積電為例,除了在新竹、台中、台南擴建產能、建置先進製程,還要在美國、大陸、日本等海外地區同步建廠,今年預計招募人才超過8000名,包含電機、光電、機械、物理、材料、化學、資工管、財會、管理、人資等科系的碩、博士畢業生。對此,台積電指出,今年三月初參加台灣大學校園徵才企業博覽會,並已陸續舉辦多場校園徵才說明會,下半年要再次啟動「預辦登積」,以行動面談專車等巡迴校園,以全新形式拉近與年輕學子的距離,吸引應屆畢業生;同時,也持續與各國頂尖大學產學合作,提早接觸海外優秀學子。台積電人資部門主管坦言,除了新鮮人,也積極獵才,挖掘具備相關工作經驗、尤其「對半導體具高度熱忱+具備良好英文能力」的人才。日月光集團副總李叔霞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台科技產業每年都存在1.5萬人、甚至將近3萬人的缺口,而日月光隨近年擴充,「光是今年就需要4500人,一半是第一線員工,另一半是最關鍵的專業人才,也是各家搶最兇的。」「人才挖角已經不流行,更重要的是提早培養專業人才!」她說,徵才絕大多數以大學畢業新鮮人為主,但2000年開始台灣少子化趨勢開始顯著,加上高科技回流,就業市場更是僧多粥少。科技大廠台積電啟動校園徵才活動,今年預計將舉辦共10場說明會。(圖/台積電提供)「人才挖角已經不流行,更重要的是提早培養專業人才!」她說,徵才絕大多數以大學畢業新鮮人為主,過去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投入餐飲業、服務業,父母因而質疑「孩子寧願去『鼎泰豐』包包子,而不要留在家鄉工作?」這給了科技大廠新啟示,「在這個時代,要將公司當成品牌來賣,要花更多力氣讓學生認識公司好不好,值得信任否、可以將人生投入否?甚至要提前至從高中端就對接。」李叔霞說。「以前門開了,人就會進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李叔霞強調,預估未來人才市場「百分之一萬」持續成長,人力缺口勢將擴大。另一科技大廠聯電表示,因應半導體產業持續變化、年度既定徵才、及南科擴廠需求,2022年包含各職類職缺數,聯電招募需求為1500至2000人。聯電的招募管道,除了外部網路徵才、社群媒體、人才仲介與同仁推薦,也會讓求職者事先體驗與熟悉半導體產業概況、工作環境,並積極與學校合作,擴大校園關係經營,提前網羅並培育半導體相關人才。聯電表示,人才是半導體產業重要關鍵之一,台灣人才供給內用已不足,外有各國爭相來挖角,因此聯電也到海外徵選優秀人才。一名聯發科中階主管透露,光是今年徵才就超過2000人,隨著公司持續擴張,明年預計人力需求仍有千人以上,隨著國際對IC產業需求擴大,不管是基層或高階人才,勢必將掀起搶才風潮,到時候公司就要想辦法彌補人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