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誠
」 李翊誠 早熟 性早熟性早熟世代1/疫情另類現象!女孩光速「登大人」 6歲長胸8歲初經報到
疫情不僅徹底改變全球民眾的生活,甚至也改變了女孩的發育節奏?!國外許多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因性早熟求診的孩子竟然倍速成長,一名台北市的醫師發現國內似乎也有同樣情況,一位6歲女童的骨齡原本只是稍微超前、胸部微微隆起,但8歲時遇到疫情竟「光速發育」,1年後骨齡暴增為12.5歲,初經也來潮!2020年3月,當時正值疫情險峻時刻,當時義大利實行嚴格的封城措施,佛羅倫斯梅耶爾兒童醫院觀察到「性早熟的孩子突然變多」,於是成立研究團隊,統計2015~2019年3月的性早熟孩童人數為16人,但2020年同期竟然是37位,創下史無前例的新高紀錄,人數也比之前增加1倍。另一家位於羅馬的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也發現相同情況。疫情前,2019年3月到9月這段期間,有87位女孩被診斷為性早熟;2020年疫情開始後,同一段時間,竟然有高達215位女孩因為性早熟來求診,性早熟的發生率甚至增加近1.5倍。「不只國外醫院觀察到這種現象,國內也出現許多這樣的案例!」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說,疫情期間許多8~9歲女孩因初經報到而求診,人數比以往多出許多,其中一位女童尤其令他印象深刻。「這位女童6歲時就因單側胸部微微隆起而求診,檢查後發現骨齡僅略微超前,所以安排定期回診,大約7歲時遇到疫情爆發,所以便沒有持續追蹤,結果1年後小女孩再到醫院時竟然已來初經!」李翊誠坦言,當時他真是嚇了一大跳,因為女童僅有8歲,但當時骨齡竟然已是12.5歲,在短短一年內光速成長。「原本女孩預測身高為160公分,但因為初經來潮,現在縮水到150公分而已。」疫情險峻時,外送、外帶機率大幅增加,過於頻繁接觸塑膠餐具,也可能是導致性早熟孩童增加的原因之一。(示意圖/林士傑攝)疫情到底如何影響女孩的發育?李翊誠說,目前沒有明確的相關研究,只能推測原因,而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長時間待在家中躲病毒,減少許多運動、活動,又攝取過多脂肪,很容易讓體重上升而引發性早熟。」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則在粉絲頁發文表示,接觸3C螢幕時間變長、心理壓力也可能是性早熟的原因。「義大利研究顯示,在區域封鎖的這段期間,孩子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增加了2.5個小時,而3C螢幕散發出的藍光會導致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減少,因而影響生理時鐘。在動物身上,已經有研究人員觀察到褪黑激素減少會加速青春期的發育。」此外,黃世綱認為封城、疫情所帶來的劇變,也會帶給孩子無形的心理壓力。「孩子無法上學、無法跟朋友直接互動、家長的焦慮、整個社會與生活狀態的劇變,都會讓孩子心底的安全感一點一滴消失,而心理壓力也是造成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疫情期間或是在家居隔的時間,很多家庭都選擇外帶或是外送食物,經常接觸塑膠容器,也增加了塑化劑的暴露,都可能是造成孩童性早熟的原因。
性早熟世代2/薰衣草精油釀禍?3歲女童竟有分泌物 男童也出現女乳症
調劑身心靈的精油產品,竟然會引發性早熟?中國一名3歲女童不僅胸部隆起,甚至出現分泌物,讓女童媽媽嚇壞了,醫師問診後,發現可能是過於頻繁接觸薰衣草精油所導致,醫師表示,目前無直接證據顯示精油會導致性早熟,但如果孩子已經確診性早熟,建議不要接觸相關產品較好。根據中國媒體報導,3歲女童近一年來時常跟著媽媽一起到美容院,每周一次,每次大約2~3小時,每次女童都會偷抹薰衣草精油,後來洗澡時,媽媽發現女童胸部隆起,而且內褲上有分泌物,和成熟女性生理期之前的狀況相似。醫師檢查女童後,認為是環境荷爾蒙長期刺激所導致的假性發育,建議媽媽讓女童遠離薰衣草精油,一個月後女童的性早熟症狀就消失了。薰衣草精油會誘發性早熟?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表示,國外許多研究都顯示,薰衣草「可能」會引發性早熟,但並沒有證據顯示因果關係。2007年,美國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布洛赫(Dr. Clifford A. Bloch)發現許多男孩出現女乳症,這些男孩之中,有人用了髮膠,有人用了乳液,有人用了香氛肥皂。這些清潔保養用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含有薰衣草或茶樹精油的成份。布洛赫醫生整理出3個案例,並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亨利(Derek V. Henley)討論,亨利於是進行實驗,將人類細胞培養在充滿薰衣草或茶樹精油的培養皿中,結果發現竟會自行啟動一些人體中女性荷爾蒙才能驅動的基因,換句話說,薰衣草與茶樹精油有著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該研究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19年,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泰勒拉姆西一項研究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上,發現4名兒童暴露在含有薰衣草精油的香水、沐浴乳、室內擴香器等產品後,胸部逐漸隆起,在停止使用這些產品後,乳房在3~6個月內便消退回原來的模樣。這些研究一出,也讓精油愛好者相當不滿,認為這些研究並未經過嚴謹設計,既沒有標示研究精油的成分、品牌,也沒有排除定香劑、塑膠包裝等其他物質的干擾因子,另外,必須使用濃度極高的精油,人體細胞才會有反應,但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使用如此大量的精油,所以不能證明精油與性早熟之間的關聯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曾針對人類細胞與薰衣草、茶樹精油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驅動女性荷爾蒙基因,但此實驗也被批評精油濃度過於大量,與現實生活不符。(示意圖/Niehs提供)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在粉絲頁上撰文表示,當初布洛赫醫生是因為案例都有接觸薰衣草、茶樹精油,因此才進一步針對這2種精油進行研究,其他精油或花香並沒有相關疑慮。黃世綱認為,這些以精油與性早熟為主題的醫學文獻所作出的結論,都只是依據極少數案例產生的「推測」,或是依據細胞實驗結果而作出的「推論」。精油與性早熟之間,缺乏有系統的大型實驗,既有的文獻則難以推導出精油與胸部發育之間明確的因果關係,所以黃世綱自己認為「精油不會導致性早熟」。那到底可不可以使用精油?黃世綱認為,如果本來就有使用精油、或考慮使用精油的家庭,雖然不必過度恐懼會導致性早熟,但黃世綱建議選擇大廠牌且標示清楚的產品,安全性較有保障。如果有孩子已被確診性早熟,黃世綱則建議先評估再考慮使用精油。「雖然沒有明確證據指出精油會導致性早熟,但是『沒有證據』和『保證不會』之間,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落差。加上精油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容器與化合物,其安全性如何?是否有會影響人類發育的環境荷爾蒙?這也無從查證。」所以,除非有非使用不可的理由,否則還是應盡量避免。
性早熟世代3/父母心慌!暑假求診暴增3倍 「17歲要求照骨齡」醫師當場傻了
隨著性早熟的孩子愈來愈多,家長的焦慮指數也逐漸飆高,以今年暑假為例,因為性早熟而求診的患者人數就暴增2~3倍,甚至還有父母要求醫師幫17歲的孩子照骨齡,希望藉此了解是否還能長高,讓醫師相當傻眼,而結論當然是「不可能再長高了」。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的最新公布資料,台灣兒童性早熟的人數從2009年的1萬1千多人,到2018年的人數已多達2萬6千多人,短短10年人數增加2倍,其中,女孩人數比男生多了20倍。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表示,女孩的性早熟90%是找不到原因的,只能推測與遺傳、環境荷爾蒙、飲食等多種因素相關,一般來說,女孩單側胸部會先出現跑來跑去的硬塊,接著擴展到雙側胸部,大約半年後會長出陰毛,再2年多後就會初經來潮。李翊誠說,性早熟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身高,初經報到前1年會迅速長高8~10公分,初經報到後,最多就只能再長高5~10公分。「換句話說,生理期如果太早來,之後長高的高度就會受限!」李翊誠坦言,近年來門診出現許多6歲胸部發育的小女生,以及更多8~9歲就初經報到的例子,而且顛覆過去肥胖容易提早發育的印象,許多性早熟的女童都相當瘦小,讓人意想不到。「或許是因為恐懼,所以就算孩子沒有任何異狀,父母也會帶來要求照骨齡,希望觀察生長板密合狀況,尤其到了暑假更是人滿為患,人數是平常的2~3倍,不僅有家長帶17歲孩子要求檢查,也有生理期已經報到3年的小女生,父母也希望能照一下骨齡,期盼生長板尚未完全密合,還能有長高機會。」李翊誠表示,5歲後到青春期前,如果一年長高低於4公分、或多於6公分,或是已經出現發育徵召如胸部隆起,才比較建議照骨齡,就此了解生長板閉合的狀況,藉此規畫之後的治療方式。性早熟的原因相當多,包括遺傳、飲食、環境荷爾蒙等等,醫師建議少吃油炸、高熱量的食物,多吃天然原形食物,才有助於孩子成長發育。(圖/CTWANT資料照)「例如有一位8歲女童初經來潮,由於她的骨齡是一下子快速進展到12歲,再加上年紀過小,若在校園使用衛生用品恐怕會有霸凌問題,所以便幫女童施打針劑藥物,讓發育的腳步暫緩下來,直到骨齡與實際年齡接近之後,再考慮停打藥物。」相反來說,如果骨齡進展速度慢,身高也夠高,那就只需追蹤觀察就好,不需要藥物介入。李翊誠表示,若想預防性早熟,就要少吃加工、高油脂食物,也不要以為一昧的補鈣、鋅就能幫助長高,更不要濫吃保健品或補品,就曾有阿嬤擔心孫女過於瘦小,因此長期讓孩子服用「開脾中藥」,結果孫女竟提早胸部發育,才發現中藥配方中含有山藥,因為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容易刺激身體的內分泌失調,長期食用會引發性早熟。「如果透過檢查,顯示孩子的確缺乏某些營養素,才需要補充保健品、營養補充品,否則不建議自行服用,否則恐怕會有反效果,那就得不償失。」李翊誠說。
清明養生2/爆紅「長高藥帖」連藝人都跟風 專家:「3件事也要做」才有效
古書《黃帝內經》裡寫道「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以此形容春天是個生命萌發的季節,因此春天一向被視為長高的關鍵季節,尤其清明節前後是中醫認為的轉骨好時機,所以許多父母都在這個時間點到處求「長高藥帖」。藝人郁方就在臉書粉絲頁分享「我們也走上這路子了⋯⋯14歲開始,連續三年,每次只有清明節這一個月,3/20~4/20,每次吃三帖,早晚喝兩碗。」原來郁方也在清明節幫小孩熬煮知名的轉骨藥方。這帖在媽媽界爆紅的長高藥帖,就連鄒瑋倫中醫師也聽說過,她說:「這帖真的蠻厲害的!不過還是要多補充蛋白質、睡眠充足、勤運動,要做這3件事才能有助於長高。」許多讓孩子吃過這帖轉骨方的媽媽,也認為效果因人而異,千萬不要認為吃了藥帖就不必做其他努力,有人就因此沒有效果。鄒瑋倫提醒,並非越貴、使用越多動物性荷爾蒙藥材就一定好,「傳統轉骨方包括白龍船、骨碎補、續斷、杜仲、川七等25種中藥材,應該以此做為基本,再依據孩子的狀況量身打造藥方。」藝人郁方日前也在臉書粉絲頁透露幫孩子嘗試「轉骨藥方」,許多網友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心得,直言還是要多運動、睡眠充足才有效。(圖/林士傑攝)例如孩子若鼻子過敏,就要先刺激心肺;容易頭暈、焦慮就建議先疏肝理氣;已經有生理期就要搭配調經等等,如此才能讓轉骨效果更好。睡眠也相當重要,鄒瑋倫建議小六之前最好晚上10點前就寢,「晚上生長激素分泌較多,也要維持固定運動習慣,飲食上也盡量不要吃油炸類食物。」謝彌堅中醫師說,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發育,因為睡眠時生長激素是清醒時的7.5倍,且晚上10點到淩晨2點分泌最旺盛。另外,甜食、飲料屬於高升醣食物,容易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所以應該盡量少吃;而油炸、高熱量食物含有過多脂肪,容易導致性早熟,也不利於長高。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翊誠表示,許多人認為長高就是一直跳繩、跳彈跳床就好,其實不如走出戶外曬太陽,還可以促進維生素D生成,增加鈣質吸收率,再進行打籃球、拉單槓等多元化的運動,都能具有刺激骨頭生長的效果。如果真的沒時間到戶外運動,室內跳繩也不是越多下越有效果,應該更努力地跳每一下,讓骨頭充分受到刺激,長高效果才會更好。
轉骨迷思1/好扯!爸媽擔心吃得太油膩 孩子飯菜竟都先過水
依據中醫理論,春天是萬物萌芽的季節,因此是孩童長高的重要時機點,而英國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春天兒童的長高速度比冬天快上3倍,推測與春天氣候回暖、生長激素分泌較旺盛有關。「其實四季都很關鍵!」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翊誠說,長高是持續性、且受到多因素影響,所以需要同時注意各種細節,但許多家長往往會陷入迷思,其中3~4歲嬰幼兒若長得瘦小,更令人擔心。早產兒較可能身高、體重都落在3%的百分位以下,家長更應注意營養問題。(圖/花蓮門諾醫院提供)「一開始要先釐清生理問題,例如是不是早產?或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這類會消耗大量能量的疾病?」李翊誠說,但絕大多數都跟營養吸收有關,例如挑食、或是正餐吃太少等等。「很多父母以為是孩子吸收不好,殊不知可能是正餐不夠豐盛,或是錯誤的飲食習慣才導致孩子過於瘦小。」李翊誠舉例,曾有一位3歲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在3%的百分位以下(意指在100位孩童中,身高體重排名倒數第3以下),問診後才發現父母擔心孩子吃得太油膩,竟然將所有食物過水之後才餵食孩子。小兒科醫師李翊誠指出,如果孩子身高一年長不到4公分,生長曲線也偏低,應先進行生理檢查,排除內分泌異常等疾病因素。李翊誠透露,如果孩子身高體重都不理想,他建議先進行營養諮詢,會請家長先記錄孩子2~3天的飲食內容,營養師再進一步詢問。「有些父母覺得孩子都有吃完飯菜,但實際上可能吃得不夠多,例如飯碗過小、或有偏食的狀況。」調整飲食習慣之後,身高體重往往就能有所提升。
轉骨迷思3/性早熟打針卻沒有效果 原因出在「一開始就錯了」
當孩子就讀小學,但身高卻遲遲沒有抽高,此時大多數家長都會相當擔心。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翊誠說,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會長高25公分,第二年趨緩為12.5公分,之後一直到青春期前,每年至少要長高4~6公分。李翊誠說,「如果一年長高不到4公分,身高又低於3%百分位以下,會先檢查孩子的甲狀腺、血液等生理狀況,如果異常就進一步治療。」而目前最常見的就是性早熟。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若出現第二性徵,家長可帶孩子檢查骨齡,藉由左手掌骨骼的生長板(紅圈處),推估發育狀況。(圖/報系資料庫)如果女孩在8歲前出現胸部發育、男孩在9歲前「蛋蛋」變得沉重下垂,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此時會拍攝左手掌的X光,藉由生長板的縫隙來推估孩子的骨齡,若是骨齡超過實際年齡2歲,就懷疑是性早熟。「如果預估的身高非常不理想,此時可考慮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發育的針劑藥物。」李翊誠說,許多家長誤以為這是「長高針」,施打後就一定會長高,但實際並非如此,這只是幫孩子多爭取一些長高時間而已。李翊誠解釋,這類針劑藥物雖有健保給付,但由於條件頗為嚴格,許多家長為了心肝寶貝長高不惜自費施打,一針大約3000~4000元,每隔1~3個月就需要施打一次,當家長發現孩子長高速度不佳時,甚至曾因此衍生訴訟案件。若確診為性早熟,在醫師建議下可考慮讓孩子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的針劑藥物,延緩青春期到來,爭取更多長高的時間。(圖/123RF)「這代表孩子長不高的原因並非荷爾蒙,可能是其他生理問題,或根本不是性早熟!」李翊誠說,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肥胖而誤認女童胸部發育,事實上只要減重就好,根本不需要打針。
轉骨迷思4/補鋅吃鈣只是穩住根基 想要高人一等還要做這些
若孩子確診性早熟,是否一定要施打抑制荷爾蒙的針劑藥物?李翊誠認為答案並非絕對,「如果目前身高尚可,就算性早熟也不一定需要治療,只要持續觀察追蹤就好。」就算長高狀況不佳,治療也不一定比較好。「進入青春期之後,長高速度會變快,從每年4~6公分增加為8~10公分,如果治療就會維持4~6公分,不治療就進入衝刺期。」李翊誠說,如果治療5年大約長高30公分;不治療的話,只要3年就長高30公分,從結果來看,不治療並沒有不好,而且可以免除藥物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不過,李翊誠強調還是需要由醫師評估、判斷,才能找出最適合孩子的長高方式。若希望孩子跟大樹一樣高,醫師建議讓孩子攝取均衡營養,但應避開高油脂、加工食物。(圖/報系資料庫)其實,長高的關鍵還有飲食與運動,李翊誠認為除了加工、高油脂食物之外,「什麼東西都要吃!」千萬不要以為一昧的補鈣、鋅就能幫助長高,「如果將長高比擬成蓋房子,鈣、鋅就像是水泥,可以穩定房子結構;但還需要其他蛋白質、醣類、澱粉等六大類食物作為磚塊;生長激素、甲狀腺等內分泌作為起重機,才能長高、長壯。」夜晚是人體分泌生長激素的關鍵時間,國小六年級以下的孩子最好於晚上10點前就寢,以助於長高。(圖/張雅淳攝)此外,鄒瑋倫中醫師提醒睡眠也相當重要,建議小六之前都要在晚上10點前就寢,「晚上生長激素分泌較多,我的女兒從小每天睡眠大約10小時,也要維持固定運動習慣,飲食上也盡量不要吃油炸類食物。」李翊誠補充,許多人認為長高就是一直跳繩、跳彈跳床就好,其實不如走出戶外曬太陽,還可以促進維生素D生成,增加鈣質吸收率,再進行打籃球、拉單槓等多元化的運動,都能具有刺激骨頭生長的效果。如果真的沒時間到戶外運動,室內跳繩也不是越多下越有效果,應該更努力地跳每一下,讓骨頭充分受到刺激,長高效果才會更好。醫師提醒,多喝牛奶雖能攝取較多的鈣質,但飲食均衡更重要。(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