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寧
」 近視 杜培寧 乾眼症報復式近視1/視力檢查報告出爐 慘兮兮!紅字比例暴增3倍
疫情世代的孩子,最快又明顯的變化就是「近視」!香港一項研究發現,2019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香港學童的近視發生率飆升2.5倍。台灣也有同樣狀況,根據連鎖眼科診所統計,與前5年相較,學童近視率最多增加近3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系2019年初針對709名6歲至8歲的兒童進行研究,觀察的8個月中,由於疫情爆發導致學校停課,這些學童改成在家進行線上課程,每天近距離接觸電腦。研究指出,這些孩子每天平均使用電子螢幕7小時,比疫情前多了4.5小時;小朋友戶外活動時間則由每天平均75分鐘減到24分鐘,在這段期間內,這些學童的近視發生率達到3成,是疫情前同齡兒童的2.5倍,估計每年近視加深80度,是疫情前的2倍。居家防疫期間,孩子待在小小的家中,眼睛又緊盯著電腦螢幕上課,也讓眼睛的睫狀肌持續處於緊繃狀態。(圖/宋岱融攝)台灣雖然沒有進行相關研究,但隨著今年9月開學,學校進行例行視力檢查後發現,許多學童近視竟快速惡化,甚至原本視力正常的孩子,經過2個多月的居家防疫後,再檢查竟然一口氣近視200度,出現「報復式近視」的狀況。台中市市議員江肇國就針對110學年第一學期的視力不良率進行調查,發現台中市公私立國小共有241校,其中有136校的視力不良率較前一學年提高,高達56.43%的學校,近視學童人數都增加,比例為9.2%~18.78%。國內一家連鎖眼科診所也統計,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案例明顯增加,與前5年相比,6~8歲的孩子近視率增加近3倍,許多疫情前就已經近視的孩子,這學期回診後度數也都增加不少。居家線上授課到底帶給學童眼睛多大負擔?9月開學後,各中小學陸續公布視力檢查結果,近視率竟然比往年增加3倍!(圖/馬景平攝)以小學四年級的陳小弟為例,原本兩眼視力都是1.0相當標準,但5月本土疫情爆發停課後,陳小弟每天在家線上教學,兩眼盯著平板電腦的時間相當久,也沒辦法經常到戶外活動,結果10月學校進行視力檢查時發現左眼已經變成0.7。陳媽媽急忙帶孩子去眼科診所檢查,結果更慘,經過一連串驗光、散瞳檢查後,確認陳小弟兩眼都已近視200度。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說,「6公尺以內都算近距離,而一般人的家大多3~4公尺寬,如果整天都待在家中,那麼眼睛的睫狀肌就會一直處在緊繃狀態,更何況是使用電腦或手機,眼睛的負擔當然更大。」杜培寧說,其實還有很多孩子沒有到眼科診所檢查,所以實際情況可能比想像中更加嚴重,建議家長們應該定期讓孩子檢查視力,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控制近視。
報復式近視2/藝人女兒也受害!母哀嚎「我錯了」 醫分析「治療優缺點」
陳小妹妹在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之前,近視約100度左右,當時醫師幫她開立了長效散瞳劑回家控制,但隨著疫情升溫,藥水點完了也沒有回診,視力開始出現越來越差的跡象,等到8月疫情微解封時回診,發現近視度數在短短不到半年就增加了100度。藝人蕭景鴻(阿弟)的老婆Mei也在臉書PO文哀嚎,她寫道「這次開學視力檢查嚇死我了,一個防疫假待在家,這幾個月小姊姊視力左右眼各增加了100度,原來是我的想法錯了……」Mei的女兒去年發現近視,由於女兒過敏所以經常揉眼睛,評估後不適合使用角膜塑型片,因此選擇近視控制專用的日拋隱形眼鏡來控制度數,但Mei覺得防疫假時都待在家,又不需要看黑板,所以就沒讓女兒每天戴,因此才導致雙眼度數增加。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表示,長效散瞳劑是最常使用的控制近視方式,強迫睫狀肌放鬆,通常會在睡前時點藥水,大多使用的濃度是0.125%的長效散瞳劑,但部分孩子會出現嚴重畏光的副作用,因而容易抗拒使用。此外,如果沒有持續點長效散瞳劑,就會影響控制近視的效果。睡前配戴角膜塑型片可以暫時改變角膜弧度,起床後不須戴眼鏡也能恢復正常視力。(圖/報系資料庫)杜培寧說,如果近視度數超過150度,就會建議配戴眼鏡。「但許多父母非常排斥孩子戴眼鏡,曾經有一個孩子已經近視300度了,但爸媽卻仍猶豫不想戴眼鏡,一直希望再拖一下,下次回診再看看要不要戴眼鏡。」於是杜培寧再次跟爸媽溝通說:「下次再回診也還是需要戴眼鏡,但因為沒有及時控制,度數在短時間內可能就會大幅增加。」最後父母才肯讓孩子配戴眼鏡。如果不想戴眼鏡,或擔心眼鏡不方便戶外運動,也可以考慮選擇角膜塑型片、日拋隱形眼鏡來控制近視。杜培寧說,角膜塑型片控制近視的效果相當穩定,沒有散瞳劑的畏光問題,只要在睡前配戴至白天起床,藉由物理原理讓角膜弧度改變,白天就能暫時抵銷原本近視度數,不需要眼鏡的輔助也能恢復正常視力。不過,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角膜塑型片,如果孩子習慣趴睡、或是習慣性揉眼睛,就會影響角膜塑型的效果,控制近視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此外,角膜塑型片也需要每天仔細清潔,再加上每副要價近3萬元,隔一陣子就需要再更換,昂貴的費用也令許多父母卻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龔偉勛表示,控制近視的日拋隱形眼鏡近期剛通過美國及台灣食藥署許可,於白天配戴,可有效降低近視加深速度,每天用完即丟不必清洗,且鏡片材質為軟式,異物感大幅減少。師建議依照孩子需求選擇控制近視的方式,例如孩子習慣性揉眼睛就不適合戴角膜塑型片,可能會造成移位影響效果。(圖/王永泰攝)杜培寧說,控制近視的日拋隱形眼鏡是利用週邊離焦原理,讓周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藉此減緩眼軸的增長,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目的,但由於白天配戴時間很容易超過8小時以上,所以也容易造成角膜的負擔,再加上每天都要更換,累積下來的金額也很可觀,一年幾乎就需花費3萬元左右。同樣利用週邊離焦原理的還有聰明鏡片(或稱兒童控制近視鏡片),雖然看起來和一般近視眼鏡非常相似,但配戴時不僅能看得清楚,同時也讓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延緩眼軸曾長,進而控制近視,每副價格在1~2萬元,缺點是必須忍受配戴眼鏡的不便。
報復式近視3/吃葉黃素預防度數增加? 醫:到戶外曬太陽更有效!
隨著3C產品普及,全球都面臨「惡視力」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將過去高度近視的定義,從600度下修至500度,另外眼軸大於26.5毫米也算高度近視,將標準變得更嚴格,只為了讓民眾更加警覺。WHO預估2050年全球有一半的人口近視,其中高度近視人口估計佔全球人口10%。台灣的近視年齡也愈來愈早發生,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幼稚園大班有9%孩子近視;小學一年級的近視率約20%,到了高三則飆升至90%。根據連鎖眼科診所調查,學童近視度數增加的常見原因,大多是用眼習慣不良所導致的,包括用眼姿勢不正確、環境燈光不足、長時間並近距離用眼過度等;另一個常見的情況則是未即時治療與矯正。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表示,如果發現孩子近視,就要積極控制,度數的增加,無論是長效散瞳劑、角膜塑型片、控制近視的日拋隱形眼鏡、聰明鏡片,最大的重點就是讓孩子「看得清楚」,才能避免度數快速增加。為了保護孩子的靈魂之窗,許多家長購買葉黃素保健品,醫師表示並無證據顯示葉黃素能預防近視。(圖/周志龍攝)杜培寧提醒,就算使用上述控制近視的方式,如果依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用眼習慣不佳、或是沒有好好配戴,那也是枉然。如果年紀愈小、度數增加越多,未來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相當高,很容易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疾病、視網膜剝離等,失明風險也會大幅增加。另外,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後,就會急著幫寶貝補充葉黃素保健品,杜培寧說,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吃心安的,目前研究只有顯示葉黃素可以預防黃斑部病變,事實上跟近視無關。每天至少要有2小時戶外活動,除了能讓睫狀肌放鬆之外,適度陽光有助眼部血液循環。(圖/趙文彬攝)其實,良好的用眼習慣比任何保健品更管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龔偉勛建議,近視兒童應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保持35至40公分距離,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活動,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多到戶外活動,眼睛才能有「望遠」的機會,藉此讓眼睛的睫狀肌多放鬆,另外,杜培寧也說,適時在陽光下活動也有助眼睛健康,因為研究發現陽光能讓人體自行合成出一氧化氮,對眼部血液循環有所幫助,也能減緩近視度數增加。
搶救視力1/「葉黃素只是吃心安」專家給答案 6種天然營養更夠力
雖然日前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降級不解封,但算算從三級警戒至今已經兩個月,宅在家中線上教學、上班,更讓全家人眼睛健康日趨惡化,學童近視飆升、成年人乾眼與老花問題更嚴重,一名國二的學生,原本兩眼近視約150度,疫情期間竟暴增至350度,萬一繼續飆升至500度以上成為高度近視,未來罹患各種眼疾、失明機率都大為增加!許多人認為,補充葉黃素相關保健品,能夠預防近視,其實是錯誤迷思。(圖/黃鵬杰攝)「只要近距離用眼,都會增加眼睛負擔,6公尺以內都算近距離,而一般人的家大多3~4公尺寬,整天關在家中,眼睛的睫狀肌就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說,既然現在還不能外出趴趴走,不如多想想怎麼搶救眼睛健康。很多民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也讓疫情期間相關產品大賣,杜培寧說,「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吃心安的,目前研究只有顯示葉黃素可以預防黃斑部病變,事實上跟近視無關。」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師林威廷表示,「對於一般人來說,補充葉黃素可增強眼睛的黃斑部功能,視覺敏感度增強,長期補充可降低老年性黃斑罹患率,但對於其他黃斑部疾病,如高度近視、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定論。」藍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可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增加視覺敏感度。(圖/報系資料庫、吳芳銘提供)林威廷說,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高麗菜、青花菜、豌豆、青椒、芥藍菜,或是黃色蔬菜如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或是柳橙、奇異果、蛋黃都含有豐富葉黃素,從天然食物中也能攝取。台南市立醫院鄭婉苓營養師建議,也要多攝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如藍莓、葡萄,可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有助於促進夜間的視力,增加視覺敏銳度。營養師鄭婉苓建議,堅果富含維生素E,多食可降低自由基對水晶體的傷害。(圖/鄭婉苓提供)「如果眼睛常感到疲勞、酸澀或是乾眼症,代表缺乏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所以容易導致黏膜乾燥,則可多補充橘黃色、橘紅色蔬果,如南瓜、地瓜、紅蘿蔔。」鄭婉苓說。另外,抗氧化食物能有效降低自由基生成,減緩自由基對水晶體氧化的傷害,可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草莓、奇異果…等,每天吃2碗飯碗大小之水果量。另外含維生素E的堅果,也可幫助抗氧化,無調味堅果也是一種不錯的零食點心好選擇。
搶救視力2/奇招!「欣賞夕陽」竟能讓眼睛放鬆 醫師:關鍵是這個
受到疫情影響,一家老小全都宅在家中躲病毒,除了頻繁使用3C產品增加眼睛負擔之外,困在狹小的室內空間,睫狀肌也完全無法放鬆,不管是近視、老花都愈來愈嚴重。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進行的「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台灣人每日使用3C的總平均時數長達10.7小時,扣除睡眠時間,國人一天當中幾乎有2/3的時間都在看3C。眼科醫師杜培寧透露,自從採取遠距上課,許多學童每天緊盯電腦螢幕長達10小時以上,讓眼睛負擔沉重。(圖/于魯光攝)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說,「如果因為工作、課業所需,一定要使用3C,建議善用科技,使用3C時盡量將內容從小螢幕移轉到大螢幕如電視,這樣可以讓睫狀肌稍微放鬆一些。」眼科醫師杜培寧透露,自從採取遠距上課,許多學童每天緊盯電腦螢幕長達10小時以上,讓眼睛負擔沉重。(圖/杜培寧提供)此外,也要掌握「3010」原則,用眼3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10分鐘。「千萬別弄錯『休息』的定義,不是從看電腦、電視,換成畫畫或看故事書,前者與後者同樣都是近距離用眼,所以眼睛睫狀肌仍然持續在用力。」「還有,也別以為眼睛看綠色就能放鬆!」杜培寧說,看著遠方綠色的山或樹木,關鍵是「遠距離」讓眼睛睫狀肌能夠放鬆,所以眼睛休息的最佳方式是看遠方,或是乾脆閉眼休息。許多人在三級警戒期間,近視、乾眼、白內障等問題,日趨嚴重。(圖/報系資料庫)如果家中窗戶、陽台望去有風景自然最好,若能在黃昏時分欣賞夕陽,一方面心情愉悅,一方面也有利眼睛健康。「除了睫狀肌放鬆,研究發現陽光能讓人體自行合成出一氧化氮,對眼部血液循環有幫助,但過強的紫外線卻會傷害眼睛,所以紫外線較弱的黃昏夕陽就是較好的選擇。」杜培寧說,閉眼休息也不錯,若是眼睛感到酸澀,則建議用熱毛巾熱敷減輕疲勞,並增加淚液、油脂分泌,讓眼睛感到更滋潤。台南市立醫院鄭婉苓營養師提醒,除了控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多攝取護眼食物之外,也要避免抽菸、喝酒的習慣,香菸含有尼古丁不利眼睛微血管循環,而大量飲酒則會消耗體內維生素A,加重眼睛疲勞、乾澀的問題。眼睛急救6招1.螢幕小換大2.窗外看遠方、熱敷休息3.補充抗氧化營養4.室內保持濕度5.控制近視度數6.危險族群定期檢查
搶救視力3/疫情期間勿忘定期檢查 假性近視初期還可逆轉
現在正值炎熱夏季,終日待在冷氣房內,再加上眼睛緊盯3C螢幕,減少眨眼次數,也會使乾眼症情況更惡化,除了增加室內溼度,例如放一杯水在身旁之外,多熱敷也是不錯的舒緩方式。如果眼睛本來就有狀況,例如孩童近視,或是有高度近視、視網膜及黃斑部疾病史,疫情期間更要控制、定期檢查。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說,「孩子看電視時若出現瞇眼、斜眼等異樣,就要當心近視,若還在初期的假性近視階段,或許還來得及逆轉。」用眼30分鐘後,可用熱毛巾或熱敷眼罩舒緩眼睛的血液循環,舒緩眼睛痠澀等狀況。(圖/報系資料庫)如果原本就已經近視,除了要乖乖戴上眼鏡,避免眼睛看不清楚反而增加度數之外,也要注意定時點散瞳劑、或配戴角膜塑型片等,才能好好控制近視度數,否則年紀愈小、度數增加越多,未來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相當高,很容易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疾病。若已經是高度近視,也患有上述眼疾、或患有三高,建議每半年定期檢查眼睛,才能提早阻止病況惡化,遠離失明的風險。國泰健檢眼科醫師鄧友迪表示,若是眼睛出現看不清楚、眼球周圍脹痛、感覺酸澀、怕吹風、畏光,也建議趕緊就醫,才能及早治療。眼科醫師鄧友迪提醒,如果眼睛出現畏光、怕吹風等症狀,應趕緊就醫檢查。(圖/翻攝自鄧友迪臉書)鄧友迪指出,除了平時視力保養外,保護靈魂之窗最重要的進行定期眼科檢查,尤其是透過「OCT眼底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可以準確地看出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的高度解析掃描切面,提供更精確的診斷,尤其適合高度近視、糖尿病患等高危險族群。OCT眼底斷層掃描儀器有「二不一快」的三大特色,首先,「不」需侵入性檢查、無輻射物質,主要是利用光學對組織的作用造成影像,對人體沒有傷害。其次,「不」需點散瞳劑,採用彩色眼底攝影,讓眼睛血管看得更清楚。第三,「快」速拍攝,一次性掃描,全程短短5分鐘,就能呈現完整眼底立體解剖圖。(圖/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眼睛絕症1/名醫罹病竟不知 「眼皮下垂」差點砸了自己招牌
根據衛福部資料,全台灣近6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乾眼症,幾乎每4人就有1名患者,且確診數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金曲台語歌王翁立友日前也透露,自己從小就被醫師宣告患有「絕症」,也就是乾眼症,除了眼睛常常感到灼痛之外,面對鏡頭或燈光,也常常因此一直猛眨眼,影響演出。乾眼症的確難以根治,主要是因為病因多元又複雜,而且往往無法逆轉病情。金曲台語歌王翁立友從小就罹患乾眼症,灼熱等不適感時常干擾演出。(圖/張祐銘攝)整形名醫林靜芸從小一直為各式各樣眼疾所苦,但始終以為是結膜炎、砂眼,直到自己當上醫師才慢慢懷疑自己罹患的其實是乾眼症,直到35歲才確診,自己身為醫師卻仍然無計可施,由於乾眼症病況嚴重,所以常常導致角膜發炎潰瘍,因此造成眼皮下垂影響外觀,常常有民眾質疑:「她自己是整形名醫,怎麼會『眼睛割壞了?』」誤以為林靜芸是雙眼皮手術效果不佳,才讓眼皮變得下垂,有損「整形名醫」的招牌。傳統乾眼症的檢查是淚液檢測,由於林靜芸的淚液測試是零,所以多年來一直認為自己是缺水性乾眼症,隨著新儀器出現,她才發現自己既缺水、也缺油。整型名醫林靜芸從小受乾眼症之苦,直到不久前發現自己眼睛缺水也缺油,對症下藥之後才改善病況。(圖/施岳呈攝)「乾眼症分為缺水、缺油兩種類型,因為淚水中除了水分,也含有油脂,主要是從瞼板腺分泌。」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高達86%民眾都屬於缺油性的乾眼症,但由於傳統乾眼症檢查大多只有測試淚水分泌量,而忽略油脂,所以不容易找出原因,無法對症下藥。現在則可選擇最新的眼表面干涉儀檢查,需自費1000元左右。找出病因之後,林靜芸每天便熱敷眼睛,好讓瞼板腺油脂溶解排出,才終於慢慢改善乾眼症問題。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想要改善乾眼症需要找出原因、多管齊下,例如減少用眼、正確眨眼、調整飲食等等,建議依病因給予個人化的治療,例如瞼板腺功能障礙,就要使用含油質性高、玻尿酸的人工淚液。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指出,最新的「眼表面干涉儀」可檢查瞼板腺分泌是否正常,也能觀察眨眼次數與方式。(圖/國泰醫院提供)缺油!缺水!都會造成乾眼症乾眼症是由於淚液不足(缺水性)或是過度蒸發(缺脂性),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的發炎反應,這是因為眼球表面的淚膜成份包含脂質(來自瞼板腺)、水(來自淚腺)以及黏液(來自結膜細胞),而高達86%乾眼症是瞼板腺功能障礙所造成。
眼睛絕症2/太妙!吃炸雞反讓「目啾」缺油 青少年乾眼症暴增2倍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最新資調查也發現,國人每日緊盯3C產品的平均時數超過10小時,可能正是乾眼症增加的主因。其中64%國人使用3C是為了追劇,由於觀看影音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進而降低淚水分泌,長期下來就容易導致乾眼症。過去乾眼症好發於50至59歲族群,但此次調查發現,10至19歲乾眼症患者從3.6%增至12.1%,成長幅度達到2.36倍!以往乾眼症屬於老化疾病,但隨著現代人用眼習慣改變,10至19歲患者人數大幅增加2倍以上。(圖/王永泰攝)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眼睛的瞼板腺若分泌清澈的油脂,就能鎖住保護眼球表面形成的淚膜,使淚液不容易蒸發,保持眼睛的濕潤。一旦瞼板腺功能發生障礙,分泌的油脂變得濃稠、甚至凝固狀,缺乏油脂就會使得眼睛感到乾澀。想要預防乾眼症,可多攝取好的油脂食物,例如堅果、鮭魚等,才能讓瞼板腺分泌清澈的油脂,滋潤眼球。(圖/趙世勳攝)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過去瞼板腺功能障礙的主因是老化,因為瞼板腺會逐漸退化、萎縮,慢慢變得無法分泌油脂,所以乾眼症患者大多50歲以上,但現在造成瞼板腺功能障礙的原因太多,除了緊盯3C螢幕之外,包括服用A酸、過敏、憂鬱症藥物都會影響瞼板腺分泌油脂,更重要的是,現代人的外食機率愈來愈高,若是經常攝取不健康的油,例如炸雞、薯條等等,就容易影響瞼板腺分泌,反而造成缺油性乾眼症。想要預防乾眼症,可多攝取好的油脂食物,例如堅果、鮭魚等,才能讓瞼板腺分泌清澈的油脂,滋潤眼球。(圖/123RF)想要改善乾眼症,飲食上就要加以調整,建議多吃蔬果,還有補充富含Omega-3的優質油脂,例如堅果、魚油都是不錯的選擇,少吃油炸物這類不健康的油膩食物,以免壞油濃稠凝固,反而堵塞瞼板腺出口。
眼睛絕症3/錯誤眨眼竟會導致失明?! 醫提醒:3種人最危險
「乾眼症分為缺水、缺油兩種類型,因為淚水中除了水分,也含有油脂,主要是從瞼板腺分泌。」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高達86%民眾都屬於缺油性的乾眼症,由於傳統乾眼症檢查大多只有測試淚水分泌量,而忽略油脂,所以不容易找出原因,無法對症下藥,現在則可選擇最新的眼表面干涉儀檢查,需自費1000元左右。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指出,最新的「眼表面干涉儀」可檢查瞼板腺分泌是否正常,也能觀察眨眼次數與方式。(圖/國泰醫院提供)「眼表面干涉儀檢查除了能測量眼睛油脂質層厚度是否變薄,藉此觀察瞼板腺分泌是否正常之外,也可透過動態攝影確認患者眨眼次數與方式。」原來瞼板腺的開口在睫毛根部,眨眼更有利於分泌油脂。杜培寧說,臨床上常常有許多患者沒有確實的好好「眨完」眼睛,例如大眼睛、急性子的人都容易沒有完全眨眼,還有長時間使用3C也會減少眨眼次數,長期就會導致乾眼症問題。杜培寧說,眨眼頻率最好不要低於一分鐘15~20下,所以要控制使用3C時間,大約使用30~40分鐘之後,就要讓眼睛休息5~10分鐘;另外,若屬於眨眼不完全的人,就要進行眨眼訓練,每次眨眼務必要完全閉合,才能讓瞼板腺好好分泌油脂,同時每天早晚也可以熱敷眼睛,好讓瞼板腺更加暢通。除了減少用眼時間,每天早晚熱敷眼睛5至10分鐘,也有助於舒緩缺油性乾眼症的症狀。(圖/報系資料庫)如果瞼板腺障礙較為嚴重,也可以在醫師建議下選擇最新的熱脈動治療儀,經由12分鐘的眼瞼內加熱和眼瞼外的脈動式擠壓,可將瞼板腺長期阻塞的油脂融化排出,改善乾眼症病況,一次大約可維持9個月至1年,但需自費1萬4000元左右。
眼睛絕症4/發癢流眼淚以為是過敏 醫揭密「幾乎全民都中鏢」
「幾乎所有人都患有乾眼症,只是情況輕重的差別而已,所以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罹病。」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說,輕微的乾眼症不容易發現,甚至非常容易與過敏混淆。秋冬是乾眼症好發季節,除了天氣乾燥,空氣汙染也會加速眼睛發炎反應,引起更多不適。32歲的阿華最近就常常感覺眼睛發癢發紅,有時甚至會流眼淚,他以為是過敏引發的症狀,但吃了過敏藥物卻沒有改善,到醫院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其實病因是乾眼症。「很多民眾覺得乾眼症不是缺水嗎?怎麼還會流眼淚?」杜培寧說,眼睛的淚水分為基礎、反射兩種,乾眼症缺乏的是基礎淚水,也就是真正的淚水量,但如果遇到外界刺激還是會產生反射性淚水,這是因為刺激才產生的淚水。若確診罹患乾眼症,經由醫師指示可適時使用人工淚液舒緩症狀,但不要擅自購買眼藥水,以免更傷眼睛。(圖/施岳呈攝)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說,尤其秋冬天氣較為乾燥,再加上PM2.5和空氣汙染的因素,更容易刺激乾眼症患者的角膜,進而導致淚水分泌。「如果輕忽乾眼症,長期可能會造成結膜鬆弛、角膜脫皮、潰瘍,容易引發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有失明風險!」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瞳孔變色片,容易降低角膜敏感度,加上鏡片水分蒸發後會吸收淚液,導致淚液分泌不足,增加罹患乾眼症機率。(圖/報系資料庫)想要改善乾眼症需要找出原因、多管齊下,例如減少用眼、正確眨眼、調整飲食等等,但如果病況嚴重,眼睛的瞼板腺已經完全萎縮、無法分泌油脂時,就只能持續點人工淚液緩解不適症狀,杜培寧說,不要誤以為點人工淚液會傷眼睛,而堅持忍著不點,事實上正如同皮膚乾燥要擦乳液,眼睛乾燥也要點人工淚液保濕,只要是經過醫師開立,長期使用並不會傷害眼睛。
三餐外食竟導致乾眼症 2大原因揭密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乾眼症不奇怪,但3餐外食竟也會造成乾眼症,這就相當特別了!一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且工作長達12小時,加上工作繁忙,時常3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自行頻點人工淚液長達2年,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效率後才緊急就醫治療,經診視後發現其眼瞼邊緣有新生血管,角膜破皮,透過眼表面干涉儀發現,眨眼時眼皮經常不完全閉合,等致瞼板腺膨大或萎縮,診斷為瞼板腺功能障礙,經由熱脈動加熱按摩眼瞼、眼藥水及口服抗發炎藥物治療,並配合眨眼訓練後,眼睛不再腫脹、疼痛,也恢復正常視力。乾眼症是因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缺水性)或是過度蒸發(缺油性),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發炎反應,最終造成眼表損害、眼睛不適及視力不穩定。國泰綜合醫院眼科杜培寧醫師指出,造成乾眼症的原因除3C產品使用的增加外,年紀老化(40-50歲以上)、女性更年期荷爾蒙失調及服用抗組織胺、精神和神經科藥物等也都會造成。此外,經常外食也是導致乾眼症的原因,因外食飲食不均衡,容易缺乏維他命A、C、E等抗氧化護眼營養素,加上外食多油膩,高脂攝取會干擾人體在必須脂肪酸的利用與代謝導致乾眼症。上述這名女士就是因高度使用3C產品、更年期及3餐外食,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加劇之典型個案。杜培寧醫師指出,傳統乾眼症檢查為使用試紙進行淚液分泌試驗,只能檢查淚水分泌量是否不足,但乾眼症患者高達8成伴隨瞼板腺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檢查容易低估乾眼症的發生機率,僅使用人工淚水或其他消炎藥水達到症狀緩解,卻無法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達到根本治療目的。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近年可透過眼表面干涉儀測量眼表的脂質層厚度是否變薄、眨眼次數是否正常及閉合不全的頻率及利用紅外線掃描瞼板腺的型態是否擴張或萎縮,達到良好的診斷效果,並對症治療。若檢測出有瞼板腺功能障礙,治療可分保守治療包含:早晚眼瞼熱敷以軟化阻塞的瞼板腺,並配合眨眼訓練;藥物治療包含:人工淚液、自體血清眼藥水、亦可口服四環黴素衍生物、使用免疫調節眼藥水或搭配類固醇眼藥水。近年來發展的熱脈動治療儀,經由12分鐘的眼瞼內加熱和眼瞼外的脈動式擠壓,可將長期阻塞的瞼脂融化排出以疏通瞼板腺,恢復瞼板腺正常的瞼脂性狀與功能,根據研究指出治療效果可達9個月至1年。杜培寧醫師呼籲,預防乾眼症應減少高脂攝取,可多補充魚油等Omega-3食物與維他命A、C、E等抗氧化物,注意室內空調風扇勿正對眼,避免過度用眼,建議每用眼40-50分鐘就要休息5-10分鐘,用眼時眨眼頻率1分鐘不得少於6次,並可於早晚熱敷眼瞼各5-10分鐘,溫度建議攝氏40-45度左右,可舒緩瞼板腺功能,減少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