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海域
」 颱風熱帶低壓將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可能成颱時間點出爐
今(13日)台灣附近為偏東至東南風,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些零星短暫陣雨,而其他地區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氣象粉專分析,根據模式最新預估,熱帶擾動95W明(14日)強度有機會達到熱帶低壓規模,目前路徑稍微北調、更靠近台灣一些,朝大陸廣東、港澳一帶前進,有機會成為颱風。氣象局預報,下周日至下周三(16日至19日)低壓帶影響,水氣持續增多;下周日(16日)東半部、南部、基隆北海岸及各地山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下周一(17日)東半部及基隆北海岸地區有陣雨,北部及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根據模式最新預估,95W明(14日)將來到菲律賓呂宋島北端,強度有機會達到熱帶低壓規模,目前路徑稍微北調、更靠近台灣一些,周末期間就在南海及東沙島海域慢行,繼續朝大陸廣東、港澳一帶前進,強度也會增強,有機會成為颱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另外還有一個觀察重點是,95W進入南海後,大低壓帶東側很快的會有另一個低壓系統誕生,並快速朝台灣靠近,因為發展時間短暫,預估會以普通低壓或熱帶低壓機率最高。
颱風「盧碧」接近台灣「西半部影響較大」 5日自福建、廣東一帶登陸
颱風「盧碧」持續往台灣海峽接近,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明日登陸中國,明日下半天到週五上半天最接近金門、馬祖,屆時將有明顯風雨。颱風目前的警戒範圍只有金門跟東沙島海域,所以颱風警報暫時對其他地區無感。但之後幾天北部(北北基、桃竹苗)要注意強陣風和幾陣大雨;中南部(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則要注意強陣風和豪雨、東部(宜花東)天氣依然是時晴時陰偶有雨。中央氣象局指出,颱風目前位於恆春鵝鑾鼻西南西約490公里海面上,未來往北北東轉北前進,大約明日下午5點從中國福建、廣東一帶登陸,其暴風圈逐漸接近台灣海峽南部,對台灣海峽及東沙島海面構成威脅。盧碧颱風的颱風尾,強對流區(左圖紅色部分)和強風區(右圖紅色部分)全都集中在暴風圈的外側,台灣西部還是會掃到颱風尾。(圖/翻攝自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雖然颱風將會在中國登陸,因此強度可能受破壞減弱至熱帶性低氣壓,但仍對台灣西半部有較大影響。尤其盧碧颱風的颱風尾,強對流區和強風區全部集中在暴風圈的外側,即便路徑上稍微拐彎往華南沿岸,這次台灣西部還是會掃到颱風尾。因此颱風北上的同時,也會將強勁西南風的水氣牽引北上,外圍水氣將造成中部、南部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北部、東半部則是有局部陣雨。之後幾天全台各地都要注意強陣風或大雨,北北基、桃竹苗等地陰雨不定,下午的降雨機會最高,周末若颱風移動到台灣北方海面,要注意會有強陣風與大雨。豪雨特報雷達合成回波圖。(圖/中央氣象局)而中彰投雲嘉、南高屏等地全天陰雨不定,週五、六注意強陣風,周末颱風若位處台灣西北方或北方海面,則可能出現豪雨,山區還會有持續性的大雨。宜花東因為位處背風側,較難感受颱風和西南風的威力,不過天氣依然是時晴時陰偶有雨,要常注意中央山脈那一側有沒有雲雨飄過來,通常下午、晚上容易發生降雨。受到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4)日宜蘭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台中以北、南部、宜蘭、花蓮地區及南投、嘉義、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連日降雨,山區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全台累積雨量圖。(圖/中央氣象局)氣象局指出,今日中午過後各地都有明顯雨勢,預計晚上8點以後北部雨勢逐漸緩和,而中南部受到西南風與颱風環流影響,今日深夜到明天都仍持續有雨,且可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
快訊/彩雲要來了! 預計今23:30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晚間8點40分預報,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目前位置在鵝鑾鼻西南方大約470公里海面上,預計4日晚間8點,中心將來到台灣南部近海,暴風圈將會涵蓋南部部分縣市,如果未來颱風路徑、速度無太大變化,氣象局預計今日晚間11點半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氣象局表示,彩雲北上過程中,整體大氣環境並不利於發展或維持強度,將持續觀察颱風強度是否會減弱。氣象局提醒,在颱風接近過程中,暴風圈會影響東沙島海域、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南部與東南部海面,在這些海面船隻須多加戒備。氣象局預估,4日下午至5日凌晨是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以及綠島、蘭嶼、金馬沿海會有較強的陣風出現。
生物科技學副教授逛魚港 竟發現超稀有種龍蝦
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黃銘志日前訪問基隆正濱漁港時,採集到當地漁民俗稱「金絲猴」的紅頭龍蝦,經鑑定後,命名為「海神後海螫蝦」,並登錄台灣物種名錄(TaiBENT)。黃銘志轉述漁民說法,此種海蝦產量稀少,平均1年捕獲量不到40隻,也是當地單價最高的蝦類之一,此次幸運採集到10隻成熟個體,已全數捐贈給國立台灣博物館保存。黃銘志指出,「海神後海螫蝦」屬於後海螫蝦屬,學名為Metanephrops neptunus,其中種名neptunus為羅馬海神「尼普頓」之意,因此中文學名取其拉丁文原意「海神」,加上屬名「後海螫蝦」而成。黃銘志表示,此蝦最初於1965年在南中國海域首次發現,屬於深海蝦類,在澳洲也被稱為尼普頓龍蝦。黃銘志描述,「海神後海螫蝦」的特色為紅色的頭胸甲及白色的腹部,紅白相間,相當鮮豔美麗,且身長可達29公分。黃銘志也稱,此種蝦類主要被發現在南中國海和澳洲西岸海域300至600公尺深的海底,因此本次於東沙島海域附近尋獲,相當驚喜。黃銘志興奮表示,由於國際上尚未記錄到抱卵的成熟個體,因此學者對於此蝦類成體大小,尚有諸多揣測,如今幸運採集到10隻成熟個體,包含抱卵的雌蝦個體3隻,是稀少珍貴的標本,絕對有助於了解蝦類生態。黃銘志也感謝,此次鑑定蝦種過程,由國際螯蝦學會事務局長日本籍川井唯史博士一路協助,包括繪圖記錄、拍照等工作,並共同發表在國際期刊甲殼類研究「Crustacean Research」上。基隆區漁會指出,目前轄下漁港市場都沒有發現販賣「海神後海螯蝦」,攤商多販賣養殖蝦及其他種海蝦,此類海螯蝦在當地市場根本看不到,聽聞黃銘志有採集到,真的很幸運。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黄銘志。(圖/國立台南大學提供)
越界捕撈 中國漁船遭扣46天罰款60萬18人遭強制驅離
中國籍大陸漁船「琼海0109309號」7月24日違法越界至我國東沙島海域捕撈漁獲,海巡署出動艦艇攔截後,將李姓船長等18人押回高雄港偵辦,案經高雄地檢署偵結,檢方將18人依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臺灣地區及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罪緩起訴處分1年、向公庫繳款60萬,18人昨由高雄海巡隊押解強制驅離。海巡署於今年7月24日指導艦隊分署高雄海巡隊報請高雄地檢署指揮,啟動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專案艦艇於7月24日23時10分在東沙島東北9浬處以優勢艦艇成功查扣違法越界作業大陸漁船「琼海0109309號」,並將李姓船長等18人及「琼」船押回高雄港偵辦。案經高雄地檢署偵查終結後以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臺灣地區及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予以緩起訴處分1年,並向公庫支付新台幣60萬元;處分確定後再由艦隊分署依《臺灣地區及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裁處沒入作業小舟1艘及漁具塑膠管籠433管。全案經查扣留置46天後,昨由高雄海巡隊10052艇押解「琼」船及18名人員強制驅離至限制水域外,並告誡不得再犯,否則將加重裁罰。海巡署出動艦艇攔截後,將李姓船長等18人押回高雄港偵辦。(圖/海巡署提供)18人遭海巡署昨遭海巡署強制驅離。(圖/海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