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瑩
」華府學者憂「台海危機迫在眉睫」 勸賴清德遵循「務實兩岸政策」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自520就職後的短短1個多月以來,不斷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台獨、華獨」主張,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也因此引來各種前所未見的經濟戰、外交戰、法律戰和軍事脅迫,徹底驚動華府。對此,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以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林碧瑩(Bonny Lin),也在2日聯合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文章,示警台海危機已「迫在眉睫」,並以此探討華盛頓如何緩和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外交事務》雜誌的報導,葛來儀和林碧瑩2日在1篇名為「台海危機迫在眉睫—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的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解除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行動的所有限制,共軍每天都在穿越海峽中線,並在台灣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更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水(internal waters),這讓賴清德顯得灰頭土臉,並促使他採取更堅定、更大膽的立場。首先,賴清德在520上任後的數場公開演說中,都故意不用「大陸」和「北京當局」稱呼對岸,而是直接稱其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術語表明海峽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與此同時,賴也沒有引用1992年起施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法理依據,該律例承認了「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規範了「國家統一前」兩岸應如何進行交往。上述表態突顯了賴清德想傳達給北京的信息,那就是中國和台灣是2個不同的國家。因此北京認為,他們需要嚴厲回應賴清德的政治表態,例如他在520就職演說時,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華獨、華台獨、台獨三合一」等主張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狠批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解放軍也「首次無預警地」在台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並引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警告:「該次軍演是中共武力犯台的1次預演」。北京事後更撂下狠話:「每當『台獨分離主義者』掀起波瀾時,就會引來更多的軍事演習。」隨後,中國也利用其經濟實力,禁止了台灣僅存的12個外交夥伴之一瓜地馬拉的夏威夷果和咖啡進入中國市場。5月底,中國又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34項台灣進口商品之關稅減讓。 6月下旬,北京更發布名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新指導方針,內容明確指出,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犯下的嚴重罪行,中共可以考慮判處死刑,且依法終身究責。從520開始,北京對賴清德的敵意就日漸升溫,台北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溝通管道的前景也變得渺茫。雙方缺乏溝通和互動的結果,增加了彼此誤判和敵意螺旋上升的風險,這也讓美國在處理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時,顯得更加棘手。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為了緩和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除了必須鼓勵台灣強化軍事威懾的能力之外,還需呼籲台北加強與北京的外交接觸。中國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並表示除非華盛頓理解北京的擔憂,否則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支持並鼓勵台獨的質疑將會加深。因此,北京正在敦促華盛頓限制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並限制賴清德破壞台海穩定的行動。但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術和軍事脅迫壓力,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中國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兩黨對台灣的大力支持,意味著拜登政府不太可能停止支持台灣。台北方面,他們希望美國加大力道反擊中國逐漸壓縮台灣生存空間的軍事脅迫,包括北京試圖常態化針對台灣的大規模侵略性軍事活動,但拜登政府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注在防止台灣遭到入侵,部分原因是美軍無法獨自應對中國對任何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軍事脅迫,如果美國承諾協助台灣抵禦北京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那麼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存在同樣的期望。葛來儀和林碧瑩指出,到目前為止,北京仍發出信號,表示它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然而,這種和平態勢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肯定。美國必須密切關注兩岸動態並積極管理,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進一步引發危機或衝突。對此,他們認為,避戰不僅需要軍事威懾,還要有積極的外交舉措。在與中國官員的私下溝通中,拜登政府應該向北京坦承,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論調和內容,確實與蔡英文路線不同。然而,政府官員也應該向北京強調,賴清德的政治表態還是與實際行動有所落差,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賴清德正在計畫「法理台獨」。而且華盛頓也必須讓中國體認到,其不斷升級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脅迫,其實也是在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並加強了美國保衛台灣的承諾和決心,而這正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與此同時,華盛頓更應警告台北,不要有任何中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升級對台灣脅迫行動的言行,也必須避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國際輿論分歧的行動,並向台北明確表明,只有賴清德遵循國際社會所共識的「務實兩岸政策」,才有可能維持和擴大全球對台灣的支持。葛來儀和林碧瑩還在文末點出關鍵,那就是美國必須更積極地鼓勵北京和台北之間恢復政治對話,並向2國的官員強調缺乏直接溝通所帶來的風險。尤其華盛頓應敦促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這對於澄清意圖和防止誤判至關重要。華府也應該鼓勵兩岸允許他們的學者,在中立的場合進行溝通和會面,這至少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威懾、對話、避免單方面改變現況,是控制台海局勢的關鍵。美國必須鼓勵雙方實現這些目標,以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爆發。」
拜習會即將登場!外媒爆兩國協議承諾「禁AI用於無人機與核武」
烏克蘭軍人攜帶無人機和遙控器進行訓練。(圖/路透)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5日在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場邊舉行會晤。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1日獨家報導,屆時拜習將宣布一項標誌性的協議,「承諾禁止」人工智慧(AI)科技使用於無人機等自主武器(autonomous weaponry),以及核彈的管控和部署方面。軍事應用有潛在風險 成討論焦點報導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AI技術(軍事化應用)具有潛在風險,料將是拜習會一個主要討論焦點。美中兩國都擔心,若不對AI進行規範,將會助長武裝衝突。今年2月,美國提出《負責任地使用AI和自主技術於軍事的政治宣言》,旨在就AI的軍事發展和部署建立國際共識。宣言談到,各國如何發展、部署和使用AI技術於國防,應確保遵守國際法與維持國際安全、穩定。目前已有36國表態支持這項倡議,預計明年共商執行和改善新規的可行之道。無人機成殺手機器人 烏淪實驗場《華爾街日報》8月報導說,中美都在積極嘗試將AI融入軍事系統,開發能夠自行尋找和攻擊目標的AI科技,而烏克蘭戰場成為最早的AI無人機實驗場。這令人憂心,戰爭可能將進入全自主式「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時代。近年解放軍也藉由先進AI技術的整合,探索如何運用到情報和偵察、自主武器及指揮控制等領域。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維持由人來監管及控制核指令非常必要。加州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安全政策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說,由於軍事發展和AI日益整合,初步應是避免核指令和控制的自動化。梅惠琳另表示,雖然拜習可能就持續核對話達成共識,但針對軍備管控的磋商還不會展開。她指出,中國對軍控的思維非常「敏感」,因為其核武庫規模遠不如美國,北京不願就此與華府打交道,這個立場仍將不變。拜登將採必要步驟 重建兩軍溝通在拜習會上,重建美中兩軍的溝通將擺在議程首位。一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9日晚對記者說,拜登「決心採取必要步驟」,與北京重建兩軍溝通,相信這將為兩國關係注入更多的穩定性,並減少軍事誤判風險。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10日表示,他上月初就任時,曾致函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除了自我介紹,也提到「願意開啟溝通管道」。上月,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遭免職,劉振立被點名是可能繼任人選之一。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為此中止與美國的多項軍事溝通與交流機制。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指出,恢復兩項交流尤其重要,一個是國防政策協調對話(DPCT,陸方稱為「國防部工作會晤」),這是美中在副助理防長級別進行的討論,這種對話會確定全年兩軍交流日程。另一項是,根據中美1998年簽署《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MMCA)建立的對話,用於討論海上與空中意外事故。林碧瑩說:「如果至少有這些,以及其他一些被取消的軍事交流活動,那將是一個訊號,表明雙方可以在防止發生軍事意外上進行更多合作。它還將為我們的操作人員提供與中國人進行溝通的關鍵管道,以應對我們認為中方在空中和海上進行不專業、冒險行為帶來的日增風險。」
強調底線是台灣自主 柯文哲:若侵犯底線就只好跟你打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期積極備戰明年的總統大選,也赴美展開訪美之旅。柯文哲於美東時間20日前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與學者Bonny Lin林碧瑩會談。柯文哲表示,民眾黨雖然希望兩岸能和平,但底線還是台灣自主,「如果你侵犯我的底線,那我就只好跟你打了」。林碧瑩為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2015年至2018年在國防部長辦公室任職,曾擔任台灣事務主任、中國事務主任和中國事務高級顧問,目前擔任CSIS 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和中國力量項目主任。林碧瑩在會談中詢問柯文哲的對中以及對美的政策。柯文哲表示,這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雖然台灣海峽距離是固定的,但兩岸的人心距離是會變動的,因此中國要了解這個道理。其實坦白說今天是中國大陸在把台灣逼向美國那邊,「因為中國不動就飛機飛來飛去」,台灣人在這種情形下只好一直往美國那邊靠。柯文哲指出,國家的前途不能寄託在另一個國家的善意上面,因為一個完全沒有實力的人沒資格上牌桌。在台灣太弱的時候沒有資格去找平衡點。柯文哲強調,要備戰才能不畏戰,所以台灣還是要發展一定程度的國防力量。平衡點的部分,第一是要有足夠的實力,第二才是想辦法減少對方的敵意。柯文哲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國家戰略上最大的錯誤就是失去中國人民對台灣的喜愛甚至羨慕。其實20年前在大陸的人民很喜歡,甚至到了羨慕台灣的程度,但現在中國大陸人民對台灣充滿敵意。所以第一是自己實力要強,第二則是要增加對方對我們的善意,若是這兩點做不到,平衡點就會一直偏向戰爭。柯文哲表示,台灣民眾黨的2個原則就是台灣自主以及兩岸和平,雖然希望兩岸能和平,但底線還是要台灣自主,「如果你侵犯我的底線,那我就只好跟你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