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核彈頭
」 核武 核彈 中國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抗議對台軍售!北京宣布暫停就「軍控和核擴散問題」與華府談判
北京17日宣布暫停就「軍控和核子擴散問題」與華府進行談判,以抗議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回應:「我們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戰略穩定,並增加了軍備競賽的風險。」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的報導,中新社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詢問:「2023年11月,中美曾在華盛頓舉行了軍控與防擴散諮詢。一段時期以來,個別美國高級官員在不同場合指責中國拒絕和美方舉行新一輪磋商,也未對美方有關提議作出實質回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林劍回應:「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無視中方堅決反對和反覆交涉,持續對台軍售,採取一系列嚴重損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壞雙方互信的消極舉動,嚴重破壞雙方繼續進行軍控磋商的政治氣氛。為此,中方決定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造成此局面的責任完全在美方。」林劍也補充:「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基礎上,與美就國際軍控議題保持溝通,但美方必須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為雙方對話交流創造必要條件。」另據《衛報》的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指責中國「效仿俄羅斯」,以雙邊關係中的其他衝突為由,暫停「軍控談判」,「我們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戰略穩定,並增加了軍備競賽的風險。不幸的是,透過暫停這些磋商,中國不再選擇管控戰略風險,並防止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但我們美國還是會繼續針對與中國的協商保持開放態度,以制定並實施具體的風險降低措施。」報導補充,中國目前估計擁有500枚核彈頭,但美國國防部預計北京將在2030年生產超過1000枚核彈頭。根據中國外交部的說法,中美2國在去年11月舉行了5年來首次的軍備管控會談,當中討論了《核不擴散條約》等核安全問題,以及《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遵守情況,此外雙方還針對太空安全和常規軍備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以色列極右派部長 揚言向迦薩丟核彈
《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文化遺產部長艾里雅胡(Amihai Eliyahu)5日指出,在以色列和哈瑪斯的戰爭中,對迦薩走廊「投擲核彈」也是選項之一。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很快就澄清他事前對此番言論毫不知情,這種說法完全是和現實脫離,尼坦雅胡接著暫停了艾里雅胡在內閣會議的部長職務。另外,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開戰後首度訪問約旦河西岸,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進行會談。艾里雅胡在受訪時作了以上表示,他是屬於由以色列國安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Gvir)所領導的極右政黨猶太力量黨的一員,艾里雅胡同時反對任何對迦薩走廊的人道援助,他說,「我們不會給納粹人道援助,在迦薩,沒有和哈瑪斯無關的平民。」他同時主張重新在迦薩屯墾,「迦薩居民可以遷到愛爾蘭或沙漠去,他們可以自己找解決方法。」不過,政府官員表示,所謂暫停職務的作法根本就是個笑話,現在內閣會議幾乎沒有在召開,大多數的決定都是經由數回的電話投票來完成。另外,原本預定在5日舉行的內閣會議,也被取消。以色列被國際社會認為擁有核子武器,但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外界估算,以色列可能擁有超過上百枚核彈頭。布林肯近日密集和阿拉伯國家高層會面,4日在約旦首都安曼與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卡達等國外長開會,阿拉伯國家外長在記者會上罕見地公然展現與美國的分歧立場,呼籲布林肯說服以色列同意停火。5日訪問約旦河西岸和阿巴斯進行會談。阿巴斯當面再度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對迦薩的攻擊,表示必須要讓人道救援物資進入迦薩。布林肯表示反對停火,指現階段立即停火將損害以色列保護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只會讓哈瑪斯重新集結,使得10月7日的慘劇重演。但布林肯持續試圖說服以色列「人道暫停」。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周六(4日)在世界各地舉行抗議活動,包括倫敦、柏林、巴黎、安卡拉、伊斯坦堡和華盛頓等地。示威者在以色列軍隊加強對哈瑪斯的攻擊力度後嚴厲譴責以色列,呼籲迦薩停火。
全球可用核彈頭達9576枚 多數來自「這2國」
在俄烏戰爭導致核武緊張升高的情況下,非政府組織「挪威人民援助」(Norwegian People’s Aid)29日發布《禁止核武監測》報告(Nuclear Weapons Ban Monitor)指出,全球9個核武國家共擁有9576枚「可動用」(usable)核彈頭,較2022年的9440枚增加,主要是俄羅斯及中國所帶動。而這些核彈頭全部加起來的毀滅性力量,相當於13.5萬多枚當年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爆炸威力。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或明或暗擁有核武的9個國家,核彈頭總數由2022年的1萬2705枚,減少到今年的1萬2512枚,主因是美俄汰除老舊核彈頭。若扣除2936枚已退役正等待拆除的核彈頭,全球隨時可使用的核彈頭則由9440枚增至9576枚,而新增的136枚核彈頭來自俄國、中國、印度、北韓及巴基斯坦。其中,俄國擁有5889枚可用核彈頭,是全球最大核武國。《禁止核武監測》報告的編輯歐斯登(Grethe Lauglo Ostern)說,可用核彈頭數量上升令人憂心,且是延續了自2017年開始的趨勢。該研究報告係與「美國科學家聯盟」(FAS)合作提出,而近來俄國一再針對烏克蘭戰事以及西方對烏提供的軍事援助,發出核武威脅。俄國總統普丁25日就宣布,將在鄰國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根據各獨立觀察家估計,美國多年來已在5個北約組織(NATO)盟國,包括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荷蘭及土耳其,部署了大約100枚戰術核武,即射程較短或威力較小的核武。此外,北韓一直測試彈道飛彈,藉以強化進行核武攻擊的能力。根據多個國家的民調結果,由於地緣政治情勢高度緊張,民眾擔憂核武終將被使用。這種恐懼心理已達到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
大陸國防預算「飆近7兆元」年增7.2%!盤點共軍火力、戰略布局
中國大陸財政部公布預算草案,2023年編列國防預算達1兆553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8兆元)、年增7.2%,寫下2019年最大增幅。對此,《法新社》盤點大陸解放軍軍力,指出北京現役陸軍、海軍人數,堪稱全球規模最大。據《法新社》報導,若以艦艇數量相對比,大陸海軍規模為全球最大,且近幾年殲-16、殲-20戰機的年生產率恐已翻倍漲,顯示「中國空軍正『迅速趕上』西方空軍。」另外,北京擁有大量飛彈庫存,以及能夠搭載核武器的匿踪戰機、轟炸機、核動力潛艦,預料核庫存將在2035年增加至1500枚核彈頭。根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大陸現役軍人數量為全球之最,包括地面部隊96.5萬人、海軍26萬人、空軍39.5萬人、火箭軍部隊12萬人,以及武警部隊約50萬人,近年當局正在力拚軍事轉型,挹注數十億美元推動國防現代化,瑞典斯德哥爾摩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所長施萬通(Niklas Swanstrom)表示,之所以北京欲實施國防現代化,是因為雖然有些共軍部隊的訓練和設備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仍有部分軍力追趕不上。報導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廢止任期限制後,促使他得以無限期掌權,而習近平領導的中央軍事委員近年不僅接掌國防動員全部職責,甚至負責管理、監督解放軍採購,意味著習近平正在加大控制軍方力道,只不過受限於訓練和教條規範,解放軍的作業效率仍未見增長。
爆料中共擬12年內擴增至900核彈頭 日媒:「不率先使用核武」立場恐改變
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中共解放軍目前正在考慮在2035年前,將目前持有的300枚核彈頭擴增至900枚。《共同社》認為,如果中共解放軍如果實現「彈道飛彈使用多彈頭」的研發的話,屆時對美國的威攝力將會提高,也有可能改變中國「不率先使用核武」立場。報導中也指出,美國一份五角大廈的報告也預測,中國政府會在2035年將核彈頭提升至1500枚,但有多位消息人士表示,增加至900枚是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但即便如此,中國在2035年之後「核武」實力大幅提升有很高的可能性。根據《路透社》2022年11月底報導指出,在美國五角大廈報告認為目前中國已經擁有400多枚核彈頭,而整體數量會在2035年前達到1500枚。當時中國政府就批評該份報告隨意臆測中國的軍力發展,目的只是為了加深全世界對「中國軍事威脅」的錯誤認知。而當時中國也回擊美國「擁有全球最多核彈頭」。
世界最貴B-2轟炸機抵波蘭? 傳美軍計畫對俄採取行動
美國《新聞週刊》日前披露,美軍正計畫採取行動對付俄羅斯,據傳美軍B-2「幽靈」戰略轟炸機已飛抵波蘭,B-2是目前全球最昂貴的戰機,每架造價高達約新台幣764億元,能夠攜帶16枚核彈頭巡弋飛彈,主要任務為執行穿透攻擊行動。然而有網友指出,影片中的機場應是英國費爾福德空軍基地,B-2飛抵波蘭一事疑似為誤傳,目前仍無法證實。
全球核武庫將出現冷戰以來首度正增長
隨著俄烏戰事日漸膠著,俄軍使用戰術核武的選項漸漸浮上檯面。全球擁核國為求維持核威懾力,也紛紛增加核武庫存量及為其裝備更新換代。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日前發布的報告即指出,全球核武庫將在未來幾年出現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也將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核武風險。2022年全球核彈存量。《2022年SIPRI年鑑》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西方對基輔的支持,加劇了全球9個擁有核武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全球核武庫預計在未來10年內持續增長,這是冷戰以來第一次出現核武不減反增,令人擔憂。報告稱,9個核武國家包括英國、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北韓、巴基斯坦、美國和俄羅斯,在2022年1月共計擁有12705枚核彈頭。其中估計已有3732枚彈頭被部署在飛彈和飛機上,約2000枚保持在高度戰備狀態。報告指出,所有擁核國家都在增加或升級核武庫,且大多數都在強化核言論,以及核武在軍事戰略中的作用。美國在對核武庫更新換代,英國在2021年宣布提高核彈總存量,法國2021年啟動第三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計畫。中國、北韓、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在擴大核武庫。現在動用核武的風險,比冷戰高峰以來的任何時刻都高。目前最直接的核武風險仍來自俄烏戰爭。今年2月27日,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丁即下令核武部隊高度警戒,白俄羅斯也於當天舉行修憲公投,放棄白俄的非核地位,允許俄軍核武部隊進駐部署。俄羅斯近日在占領的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及刻松州舉辦入俄公投,並完成四地正式加入俄羅斯的程序後,對國際宣告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四地及2014年占領的克里米亞等「新領土」,普丁也暗示將不排除動用核武;但烏克蘭及美國、北約不接受威脅,烏克蘭並宣稱一定會奪回失地,美國及北約各國也誓言將持續援助烏克蘭軍備。由於俄軍目前戰事頻頻失利,被烏克蘭收復大量失土,動用戰術核武已是俄軍所剩不多的有效選項之一。支持俄羅斯的車臣總統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日前籲俄羅斯稱:「在我看來,根本就該採取更激烈的措施,例如宣布邊境地區戒嚴,還有使用低當量的核武」。
北韓頒布核武政策法 授權預防性核打擊
北韓再度對外宣示其核武能力,據朝中社9日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強調絕不放棄核武的決心。金正恩表示,美國表面上的目的是半島去核化,但終極目的是讓北韓放棄行使自衛權,或讓北韓處於劣勢進而倒台。美國正在通過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和封鎖企圖逼迫棄核,但這是大錯特錯,美國大可以制裁千百年試試看。北韓最高人民會議並於8日頒布關於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朝中社指,北韓核武力政策屬防衛性質,致力於打造「可靠有效、成熟的核遏制力」,旨在防止擁核國家之間的誤判和核武器的濫用,最大限度減少核戰爭威脅。法令強調,北韓核武力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作為最後手段使用核武器,授權軍隊可以先發制人,進行預防性核打擊。據《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今年六月報導,2017年北韓就擁有足以製造60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每年還可生產增加12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據2021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預估,到了2027年北韓應該擁有200枚核彈。另外,有些專家認為數字可能沒有那麼多,據《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的科學家漢斯(Hans M. Kristensen)和邁特(Matt Korda)估計,2021年,北韓大概有40到50枚核彈頭。金正恩8日在北韓第14屆最高人民會議第7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北韓豈能放棄攸關國家存亡和人民安全的自衛權,在美國營造的朝鮮半島政治軍事局勢下,美國是需制衡的核對手,北韓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絕對不能解除核武裝。他強調,美國敵對政策給北韓帶來的艱苦歲月越長,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也將愈來愈大。北韓當天通過最高人民會議法令明文規定核武裝力量的使命、構成、指揮控制等。金正恩就此表示,北韓核武器不是可以拿來討價還價的,核力量政策的法制化畫出一道不容後退的底線,具有重大意義。9日也是北韓74周年國慶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金正恩致賀電指兩國是好同志、好鄰居與好朋友,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願發展好兩國關係。
國際原子能總署出面證實 台灣沒有發展核武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近日公布2021年全球核子保防實施總結報告,我國被宣告為「所有核物料均用於核能和平用途」國家之列。原能會解釋,該宣告除了肯定我國已有充分能力,確保國內所有核物料均用於核能和平用途之外,也消弭多年來外媒對我國有無發展核武的疑慮。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強調,國軍遵循國際公約及政府政策,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不儲存及不使用核生化武器的立場不會改變。遵循國際 國防部重申五不政策外傳1980年代,台灣為發展核武曾買進35噸六氟化鈾,後來堆置在核研所多年,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副研究員蕭憲明證實確有其事,但「不是拿來發展核武」,當初是考量我國已有核電廠,購置這批六氟化鈾為發展自製核子燃料,但因轉換效率不佳而擱置,目前已與英國某公司簽署合約,最快明年第三季即可外運。受到東亞情勢緊張及俄烏戰爭開打影響,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日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未來幾年全球核武數量將出現自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核武風險會達到數十年最高點,而俄羅斯擁有5977枚核彈頭,是世界最大的核武國,美國則擁有5428枚核彈頭,中國以350枚位居第3,神祕北韓可能擁有20枚。國際原子能總署這份報告對台灣應是一項肯定,但國內也有人認為台灣應發展核武確保嚇阻力量,其中包括不少執政黨支持者。連續16年 全用於核能和平用途2021年總署核子保防體系涵蓋全球185個國家,其中僅有72國被宣告成為「所有核物料均用於核能和平用途」,必須經過總署一套完整而嚴謹的調查與評估作業,包括相關物料資料提報、定期視察、無預警視察、補足性進入、透明度訪查、現場訪談、環境擦拭取樣等,並須每年審查再確認。IAEA也提及未能在北韓得出結論外,對於簽署了全面安保協定的其他105個國家中,有60國為「申報的核材料仍用於和平活動」;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結論為「已實施安保的核材料、設施或其他物項仍用於和平活動」;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等國的結論為「選定設施中已實施安保的核材料仍用於和平活動或已被撤回不受協議中規定的保障措施的影響。」原能會表示,我國堅持核能和平應用的政策從未改變,一直秉持「防止核武器蕃衍條約」精神,並依據總署、美國、中華民國三邊核子保防協定及其補充議定書與總署合作執行核子保防作業,全力防止核武器蕃衍。台灣已連續16年獲得肯定,全用於核能和平用途。我國大規模使用核能為從1978年12月起核一廠運轉開始,後陸續興建核二廠、核三廠。原能會綜計國際事務科長賴弘智說,縱使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原子能總署每年也會派人視察,確認我國所有核物料均用於核能和平用途。張憲義案後 美介入拆走反應爐事實上,我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即展開核武研究,禮聘以色列專家來台協助,並取名為「新竹計畫」,中山科學研究院就是因此誕生。但美國一再從中阻撓,但我國始終堅持國防自主繼續發展,可惜最後功敗垂成。國軍精心培養的科技軍官張憲義上校1988年全家叛逃美國,事後查出他留美期間即遭美中情局吸收為線民。張憲義當時擔任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在中情局掩護之下,突自台灣消失,隨後在華府一場祕密聽證會,全盤托出台灣發展核武的計畫。聽證會召開後6天,美國官員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突檢位於桃園龍潭的中科院核能研究所,拆除重水式反應爐等多項設施,並帶走大批儀器設備,台灣核武夢就此破滅。
俄烏戰爭牽連核武 智庫:動用風險來到數十年最高點
瑞典權威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在最新報告中警告,未來幾年全球核武庫將出現自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俄烏戰爭令全球9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之間關係變得更緊張,「核武被動用的風險已來到數十年最高點」。SIPRI並估算,北韓擁有的核彈頭數,最多可能有20枚,首次計入全球總數。SIPRI估計,英、美、俄、中、法、印度、以色列、北韓、巴基斯坦等9個擁核國家,在2022年初擁有1萬2705枚核彈頭,比2021年初減少375枚。又指出,俄烏戰爭加劇全球緊張局勢,除非擁核大國立即採取核裁軍行動,否則全球核武器數量在經歷35年下降後,未來幾年,將出現自冷戰以來首次增長。SIPRI並警告,核武被動用的風險已來到數十年最高點。SIPRI研究專家威爾弗雷德(Wilfred Wan)表示,「所有擁核國家都在增加或升級它們的核武庫,且大多數國家都在加強核言論,及核武在軍事戰略中的作用,這是令人擔憂的趨勢。」俄羅斯擁有5977枚核彈頭,是世界最大的核武庫,美國則擁有5428枚核彈頭,俄美擁有的總量約占全球9成。中國以350枚位居第3,接著是法國290枚、英國225枚、巴基斯坦165枚、印度160枚、以色列90枚。SIPRI還說,中國正處於擴張階段,估計擁有300多個新的飛彈發射井。五角大廈先前稱,至2027年,北京可能擁有700枚核彈頭。此外,SIPRI估算,北韓擁有的核彈頭數,最多有20枚,首次計入全球總數。據分析,北韓核裂變物質庫存在2021年增多,推測足夠製造45至55枚彈頭。SIPRI還認為,北韓「可能已擁有少量用於中程彈道飛彈的核彈頭。」
揭俄烏戰爭帶來的頭號教訓 美印太司令:陸攻台「真有可能發生」
俄烏戰爭爆發,同時凸顯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台海威脅,美國印太指揮部司令阿基里諾上將(JohnAquilino)週五(25日)向媒體表示,從過去中國大陸在南海地區日益強勢的軍事活動來看,中國大陸「可能真的」會以武力犯台。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阿基里諾上將周五以印太指揮部司令身份訪問澳洲,同時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及,中國大陸在過去一年內表現「越來越大膽」,包括積極在台灣周邊、南海進行軍事活動,還在2021年7月測試極音速飛彈等,並以近期的俄烏戰爭為例稱「我不覺得有人在5個月前會知道俄羅斯會打烏克蘭,所以從這場戰爭我們得到的首個教訓即『嘿,這真的有可能發生』。」阿基里諾上將亦指出俄烏戰爭第2個教訓則是「不要自滿,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針對中國近年越來越頻繁出動戰機飛進台灣防空識別區,加劇緊張情勢,他分析「他們的行動肯定發生了特別的變化,增加了海上與空中行動,意圖對台灣人民施壓」,同時坦言「我不會說我更擔心,但我確實看到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為採取任何行動做好準備」。報導亦指出,阿基里諾上將同時對中國發展極音速飛彈表達擔憂,指出極音速飛彈是一種「攻擊能力」,雖他不認為中國大陸的極音速飛彈是為「特定的人」所建造,但其存在肯定會破壞該地區的平衡穩定,「這種能力可以被應用於該地區任何國家」。阿基里諾上將也說,他有注意到中國大陸核武器數量增長問題,並指五角大廈計畫在未來10年內,擁有超過1000枚核彈頭,也會和印太夥伴進行合作。至於被問到澳洲與日本將在中國大陸、台灣真的發生衝突時扮演什麼角色?他稱「他們必須自己決定」,並表示美國希望準備好隨時與盟友合作「我們想要做的是一起行動、一起訓練,因此無論決策者選擇什麼決定,我們都準備好按照任務做出回應」。
烏克蘭考慮和俄羅斯斷交 外長受訪親吐:後悔當年放棄核武
俄羅斯單方面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地區獨立地位,同時駐軍在當地進行所謂的「維和任務」,此舉等同讓俄烏衝突浮上檯面,對於俄國的做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22日表示,目前已考慮和俄羅斯斷交的可能性。俄羅斯總統普丁。《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正式承認烏東的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以及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為2個獨立共和國,並且簽署31項內容、為期10年的條約來維持在地的和平,俄方和2個獨立國有權利在彼此領土設置軍事基地,此舉形同莫斯科出兵包圍烏克蘭周邊。針對俄方的做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2日凌晨發表演說表示,烏克蘭仍希望透過外交途徑化解危機,同時準備長期堅持下去,他也強調,「我們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我們不怕任何事和任何人,我們不欠任何人,也不會把東西讓給任何人」。澤倫斯基19日時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表示,他希望西方各國能注意到當年烏克蘭是犠牲核武器在換取國際安全保障。澤倫斯基還透露,目前基輔方面也在檢視、研究烏俄外交關係,他同時呼籲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的領導人召開緊急峰會,並敦促盟友對莫斯科採取行動。澤倫斯基19日時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表示,他希望西方各國能注意到當年烏克蘭是犠牲核武器在換取國際安全保障的,他並指出,若烏克蘭得不到保障,那麼西方各國等同違反了1994年烏克蘭簽定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on Security Assurances)。回述當年前蘇聯在1991年解體之時,當時的烏克蘭握有蘇聯大約1/3的核武,包括176枚洲際彈道飛彈、1240枚核彈頭,還有約5000枚的戰術核武,數量遠超過中國大陸、英國和法國的存量,是當時全球第3大核武擁有者。不過在美國出面與脫離蘇聯的烏克蘭斡旋,希望基輔主動交出核武器和戰略洲際彈道飛彈,而烏克蘭確定放棄核武,成為《不擴散核武條約》的條約國,當時,基輔也提出交換條件,那就是各國要保障烏克蘭的安全,必要時甚至提供軍事協助。烏克蘭的外交部長庫列巴。未料烏克蘭在2014年爆發克里米亞危機,烏克蘭看不到任何軍援,這令基輔方面感到失望。如今俄烏危機升溫之際,澤倫斯基再次提起這項協議。他認為,根據布達佩斯備忘錄的第4條,當烏克蘭面臨擁有核武侵略者的威脅時,聯合國安理會應採取行動提供援助。包括烏克蘭的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接受美國《CBS新聞》訪問時更直接表示,「烏克蘭當年不應放棄核武」。他甚至直接點名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對不起烏克蘭」。根據庫列巴的說法,烏克蘭放棄了核武,然而承諾給基輔的安全保障卻未實現,「因此我認為,某些國家應該要對此有責任感,並努力為烏克蘭找到正確且有效的安全保障」。
中國飛彈數增35% 主要部屬在面對台海與南海基地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3日報導,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中國火箭軍3年來在各方面擴充逾3成。美國非盈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7日發表的中國2020年度核武報告指出,解放軍火箭軍現至少共有40個彈道飛彈旅,比2017年增加35%,目前仍在組建新的彈道飛彈旅。其中,12個旅屬東部和南部戰區,這兩個戰區主要面對台海與南海事務。近半數的彈道飛彈旅擁有彈道式或巡弋式飛彈發射器。衛星照片也顯示,火箭軍位於福建和廣東地區的基地,有擴大和設施提升的跡象。這份核武報告由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武資訊主任克里斯騰森和項目助理研究員科達聯合報告。除了中國年度報告,他們亦發布了2020年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的核武報告。報告估計,美國至2019年初儲備約3800枚核彈頭,俄羅斯至今年初有4500多枚核彈頭。印度的核彈頭儲備量不明,但年度報告估計印度本土製造的核彈頭有150枚。加上中國大陸本身的核武力,都讓強國之間的競爭充滿變數和恐佈平衡。隨中美戰略競爭升高,加上在南海、台海及中印邊境面臨壓力,中國近年來明顯提高軍事戰備水準。作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措施之一,解放軍的戰略飛彈部隊「第二炮兵」,在2015年升格為中國第四大軍種之一的「火箭軍」。戰略地位明顯提升。軍事專家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火箭軍在中國應對美國軍事壓力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大陸軍事評論員宋忠平指出,火箭軍迅速擴展,可被視為解放軍軍事改革的一部份。由於在不對稱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火箭軍必須擴大並強化優勢,協助中國應對美方帶來日益增加的軍事壓力。中華民國軍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則表示,若大陸以武力攻取台灣,火箭軍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並負責應對美方的回擊。他認為,為減少人員傷亡,若大陸對台動武,飛彈襲擊應是解放軍首選。
美國防部低估了 非營利組織:中國至少持有350枚核彈頭
美國國防部估計,認為中國持有的核彈頭數量應該在200枚以下,但近日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公報(BAS)的報告指出,中國所持有的核彈頭數量至少350枚。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公報近日釋出的《2020年度核武報告書》中指出,在這350枚核彈頭中,其中有272枚陸基型洲際彈道飛彈、48枚是海基型洲際彈道飛彈,另外有20枚是用於飛機空投核彈,剩下的是安裝在其他類型的飛彈上。該報告中指出,即便目前中國所持有的核武數量遠低於美、俄兩國,但許多軍事學家嚴重低估中國生產核彈頭的能力,報告中認為,美國國防部統計時,僅統計已經部屬的核彈頭,沒有將研發中的、空投用的核彈頭納入計算。該報告中也提及,中國解放軍的獨立軍種「火箭軍」所見至的飛彈旅,在3年內增加35%,達到40個飛彈旅,其中有一半的飛彈車具備有發射核武的能力。
爆炸威力比原子彈大30倍! 酒醉中尉導彈旁「海嗑BBQ」遭檢舉
英國皇家海軍一名中尉日前登上第三前衛級核潛艇「HMSVigilant」,沒想到原本是負責人的他,竟被同仁發現他不僅喝得醉醺醺,而且手裡還拿著一袋BBQ烤雞正在享用,面對這樣荒唐的行徑,他的同袍也看不下去,決定向上級匯報。綜合外媒報導,中尉指揮官勞烏(Len Louw)在「HMS Vigilant」核潛艦的任務,是負責看管核導彈,而艦上共有16顆核導彈。而且每顆核彈攜帶3枚核彈頭,如果全部發射出去,可以造成6000萬人身亡,威力直逼30顆原子彈。不過當時核潛艦內其他成員正在卸下重達60噸導彈進行維護的同時,身為中尉指揮官的勞烏卻醉醺醺地走進鑑內,而且手上還提著一袋烤雞在大快朵頤,當其他人看到這樣的情形,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只好將勞烏的行為向上級通報,其中有人就說:「他不在管理核武器的狀態內。」勞烏目前已被送回蘇格蘭「Faslane」的常駐基地,並接受調查。事實上,這並非「HMS Vigilant」發生的第一起負面新聞,日前這艘艦上就傳出有4分之一的人確診新冠肺炎,就連副艦長也中鏢,而感染原因就是當鑑停靠在美國喬治亞州金斯灣時,有官兵無視軍方禁令,違規跑去當地餐酒館玩樂。不僅如此,「HMS Vigilant」在2017年造訪金斯灣基地時,就有船員違反通行規定,還被查出吸食毒品,當時美軍下令大動作清查整座基地,後來確定沒有美軍官兵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