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魚
」釣魚驚見「貪吃蛇神秘生物」 她曝「能蟲」非常凶殘…網笑翻
海洋生物總是無奇不有,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PO出影片,只見畫面中有形似青蛙下蛋的生物在水中優游,於是好奇這是什麼東西?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直呼「有想拿吸管的衝動。」有網友近日在臉書粉專《路上觀察學院》PO出影片詢問,「現實版貪食蛇?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海洋生物嗎?這是在海邊釣魚時,無意間撈到的!」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我比較好奇這樣他們能活嗎?」「有想拿吸管的衝動」、「始祖巨人」、「貪吃蛇?」「蟾蜍卵」。另有網友歪樓表示,「能蟲,能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雜食非常凶殘,體內經常有很多病毒。在唐朝就已經出現,被詩人李白一劍殺死。有文獻記載:要是能蟲來,我要選李白。」不過也有內行的網友指出,影片中的生物是「樽海鞘(海樽),而且不要看牠們像水母,牠們其實歸類在脊索動物門~」(圖/翻攝自Facebook/路上觀察學院 )根據臉書粉專《動物星球頻道(台灣)》在2020年的介紹,樽海鞘(Salp)中文名又被稱為海樽,牠們屬於脊椎動物門,不但外觀短小,全身還呈現透明狀,因此有「果凍魚」的外號,特色是會群聚成一個帶狀或環狀。海樽不是水母,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特別的是,牠們透過進食與排泄,將可以有效減緩溫室效應,原因是牠們體內獨一無二的生理構造,能大出有富含碳的糞便,並快速沈入海底,這很可能是底棲生物的潛在長期食物來源,而過去並不知道來源。牠們同時也是超過200種物種的食物,在食物鏈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撿到他們的時候不要以為是寶特瓶哈!」也讓網友恍然大悟,「難怪海中生物會誤食塑膠。」
7千公尺深海發現最憂傷的魚 「暗黑果凍魚」出水面瞬間融化
大海中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近日有科學家在澳洲西部的印度洋深海,發現了一款新的深海魚,身體細小呈暗黑半透明狀,沒有鱗片覆蓋有如一群會動的「果凍」,一旦離開高壓與低溫的深海就會變得非常脆弱,若被帶上水面甚至會「迅速融化」。印度洋深海發現「暗黑果凍魚」。(圖/西澳大利亞麥德魯大學的深海研究中心)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個由澳洲礦業億萬富翁福雷斯特(Andrew Forrest)贊助,由西澳大利亞麥德魯大學的深海研究中心 (Minderoo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Deep Sea Research Centre) 所進行的研究,過去多年致力於探索深海奧秘,終於在印度洋海域捕捉到這種全新魚類。這種魚類屬獅子魚科(Liparidae),暫時被命名為獅子魚( Snailfish),牠們可以在6500公尺到7500公尺深的海底生活,即使在極度寒冷及高壓的深海中仍相當活躍,甚至沒有任何掠食者或競爭者對他們構成威脅。由於沒有其他魚會夠到達同樣水深,因此這款獅子魚沒有天敵,可說是海溝裡的霸主,但是從外表看上去,獅子魚相當溫馴可愛,「全身最堅硬的是內耳的骨頭,用來平衡身體」,一旦離開高壓與低溫的深海就會變得非常脆弱,如果被帶上水面甚至會「迅速融化成一團黏稠物」。阿塔卡馬獅子魚。(圖/翻攝自紐卡索大學官網)在2018年,有科學家在「阿塔卡馬海溝(秘魯-智利海溝)」(Atacama Trench),發現牠的近親,阿塔卡馬獅子魚(Atacama Snailfish);牠們的身體同樣細小,不過是半透明狀,全身同樣無鱗片覆蓋,若是離開水面同樣會變成一團黏稠物。阿塔卡馬海溝,位於秘魯及智利以西160公里處,全長約5900公里,最深處為海平面以下8065公尺的「理察斯深淵」(Richards Deep);雖然生存環境惡劣,但仍有不少海底生物棲息於此,其中不乏許多神秘的深海魚種,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在阿塔卡馬海溝進行了250次潛水器任務,拍攝影片超過100小時、照片1萬多張,才發現3種酷似果凍的全新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