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廠
」 萊豬 食藥署 衛福部 蘇貞昌 進口憂「熱原反應」害命 羅廷瑋疾呼進口食鹽水別便宜行事
台灣生理食鹽水大缺貨,衛福部緊急從越南、馬來西亞採購食鹽水進口,宣稱進口食鹽水都符合國際藥品品質PIC/S標準,但是立委羅廷瑋在立院質詢時卻踢爆,衛福部日前進口一批非PIC/S標準會員國的越南食鹽水,照理說食藥署專案進口前應該要先查廠,才能確保品質安全,但衛福部迄今無法提出查廠證明。據指出,由於羅廷瑋的質詢當場「考倒」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引發政院高度關切。食藥署次長林靜儀昨晚在臉書發文回應,指越南雖非PIC/S組織會員國,但該批食鹽水是委託「在台日商」進口、該越南藥廠也通過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認證,PMDA也是PIC/S組織會員。對此,羅廷瑋今天再開記者會,直指生理食鹽水要打入人體、過去國內也有食鹽水品質出問題、引發病患感染前例,衛福部應該要照規定辦理,不應便宜行事。羅廷瑋指出,衛福部堅持認為,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曾對該越南廠進行查核,而且也看到書面文件,就替品質掛保證,因為日本極東製藥也是日本PMDA查核認定的GMP藥廠,但日本極東製藥卻數據造假,欺騙日本政府長達30年。何況,日本查核與衛福部查廠有何關係?如果日本查核過關、書審就能進口,那麼其他50幾個PIC/S組織會員國的藥廠產品,是否也可以比照「不需衛福部查廠就可直接進口」?羅廷瑋所指的日本製藥公司「極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胃腸藥「正露丸」製造藥廠,日本富山縣政府今年初查獲,極東製造的「正露丸」在所需必要成分不足下,提出造假的藥品試驗結果後出貨,而且長達多年,讓向來自豪藥品品質的日本輿論高度震驚。此外,針對林靜儀坦承專案進口食鹽水因缺乏藥證,如果患者注射後出問題「不適用藥害救濟」,食藥署長莊聲宏下午也緊急出面說明,即使不適用要害救濟,進口食鹽水應該可以引用「消保法」向進口藥廠求償。不過,羅廷瑋質疑,專案進口的生理食鹽水,未經我國政府查廠、未取得我國藥品許可證,食藥署長居然還說可用「消保法」去求償,衛福部確定這樣的作法可行嗎?他痛批人民恐無法接受。2015年北榮曾爆發院內不明感染事件,讓北榮醫護倍感壓力,院方反覆清查後,才發現是使用到被污染的永豐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圖為北榮當時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自清並說明調查過程。(圖/報系資料照)羅廷瑋也提醒衛福部,食鹽水雖是很常見的藥品,但只要滅菌不完全,產品內有熱原(pyrogen),患者恐產生熱原反應,嚴重者可能危及病患生命安全,否則,衛福部為何要求國內合法認證GMP藥廠全程無菌操作製造?永豐為何又被勒令停廠?衛福部絕對不能便宜行事,將責任推給進口藥廠、以及要求醫護「加強監控」。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沈采穎表示,他曾多次疾呼,衛福部應立即提供醫療院所「出現問題的永豐生理食鹽水批號」,醫療院所醫護人員才能加強監控,在第一時間查獲可能有疑慮的食鹽水、不要危及病患健康。她說,2015年,台北榮總爆發院內感染事件,當時外界懷疑榮總內部控管失當,但榮總自認內控絕無問題,榮總只好將醫院上下「全翻過一遍」,最後才發現是使用永豐遭污染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導致病患感染皮氏羅爾斯頓氏菌(ralstonia pickettii),立即停用該批食鹽水。沈采穎指出,榮總幸運的是,因為院內有感染科,有能力查明院內不明感染原因,但未必每一家台灣的大小醫療院所都有此能力,衛福部若不提供有問題的食鹽水批號,現在又逕自放行非PIC/S會員國藥廠的產品進口,萬一出問題,患者還不能申請要害救濟,也難怪衛福部官員雖然不斷口頭「保證」,但應該要提出更具體的說明及因應方案,才能讓患者家屬、醫護人員放心。
六月才保證食鹽水OK 林靜儀半夜突改口護藥界炸鍋
立委羅廷瑋在立院質詢時爆料,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從越南專案進口一批生理食鹽水,還指越南是我國允許合法進口藥品的「PIC/S藥品會員國」,但實際上,越南根本不是會員國。他說,衛福部國外藥廠工廠資料準備須知規定,不是PIC/S會員國的藥廠,就必須先到國外實地查廠,政府是否有查廠?若無查廠,萬一食鹽水品質出包怎麼辦?背後是否又有奇怪原因?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及衛福部長邱泰源乍聽此事,全當場傻眼,未給答案。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衛福部調度管理生理食鹽水失當,醫護、藥局正為缺食鹽水忙翻天,現在還要注意緊急進口的生理食鹽水品質是否OK,疲於奔命。羅廷瑋昨日質詢時質疑,食鹽水進口有三大嚴重缺失,無法源依據、無PMF核備函、出狀況無理賠,讓卓榮泰邱泰源都傻眼答不出來(圖/翻攝自立院直播)她指出,衛福部曾在六月七日發佈新聞稿,宣示專案進口生理食鹽水都從PIC/S會員國進口,但昨日深夜,次長林靜儀卻在臉書上改口,指越南確實非PIC/S會員國,衛福部前後說法不一,必須給個清楚交代。沈采穎指出,我國進口藥品標準、查核一向極嚴格,非PIC/S國藥品進口甚至會銷毀處理,為何衛福部此次能許可「非PIC/S國的藥品」專案進口?背後是否又有奇特考量?沈采穎說,當立委踢爆「越南不是PIC/S會員國」後,她再回頭看衛福部六月七日新聞稿,才發現另有一行不起眼的文字「藥品經過PIC/S會員國認證」,讓她心生疑慮,其實食藥署早已瞭解越南非為會員國,但仍核准進口,相當特別。她指出,該新聞稿顯示,該批越南食鹽水是由日本藥品台灣分公司進口,衛福部明知是越南產品卻仍同意放行,是否意指「日本是PIC/S會員國,所以日本政府、藥廠日後核准從非PIC/S會員國藥廠進口的藥品,衛福部都認定可合法進口」?沈采穎說,若答案是肯定的,衛福部長年致力推動國內藥廠必須有PIC/S制度的意義究竟在哪裡?PIC/S制度雖是國際認可的藥品品質標準,但日本藥界近期藥品頻頻出包,日本輿論痛批少數藥廠為利益犧牲病患權益,鬧上國際新聞版面,衛福部現在卻認定「日本說沒問題就沒問題」,衛福部真能保證,日本進口的越南生理食鹽水品質都OK嗎?萬一不幸出問題,台灣民眾是否又要打國際官司向日方求償?沈采穎還說,林靜儀的臉書發文特別註明,專案進口的生理食鹽水因無我國藥品許可證,不符合藥害救濟,「但已在專案進口核准函載明,請廠商通知使用專案輸入藥品之醫療院所,使用該批食鹽水時,必須加強對其不良反應監視及通報,以保障病人權益」。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在臉書上宣布,從越南專案進口的生理食鹽水,不適用我國要害救濟規定。(圖/翻攝自林靜儀臉書)「換言之,使用專案進口生理食鹽水若出問題,病患家屬也不能提出藥害救濟」,沈采穎質疑,既然更要保障病患權益,衛福部審核進口標準不是應比照立委質詢的更嚴格嗎?她強調,對於生理食鹽水品質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永豐就是因為生產的食鹽水出了問題,衛福部才能可冒著全台缺貨風險勒令停廠、導致缺藥慌。沈采穎說,醫護人員及基層藥局,目前已為了調度各種不同規格的生理食鹽水忙翻天,但仍願與政府「共體時艱」,但她也很擔心,醫護人員未必有時間逐一確定使用的生理食鹽水是否來自越南,更別提加強監控病人可能不良反應,呼籲衛福部扛起政府應有的責任,別又要醫護、病患家屬自求多福。林靜儀昨日深夜突在臉書發文,坦承目前進口的生理食鹽水中,確實有一批是從越南進口,而越南並非我國法令允許進口的PIC/S會員國,該批生理食鹽水因屬專案進口、並無我國藥品許可證,因此不符我國藥害救濟規定。
進口輸液遭批無法源、未查廠…醫質疑「政府用禁藥」 食藥署今6點回應
永豐化工停產引起國內的輸液供應危機,食藥署緊急透過從國外廠商進口與國內業者增產補強,卻遭質疑無法源依據。而今(10)日食藥署也針對此次專案輸入替代藥品之法源依據和製造廠GMP情形回應,列出6點詳細說明,並強調各國皆面臨藥品短缺問題,因此訂有專案輸入或製造替代藥品之相關機制,來快速穩定藥品供應。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昨(9)日於臉書發文質疑,「醫師用禁藥要重罰,政府用禁藥要...?」,並表示「衛福部5億專案進口點滴,居然可能涉及違法,從越南進口點滴缺少國外藥廠工廠資料(PMF)之審查。越南不是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之藥品優良製造指引(PIC/S)核可之國家,中央也未依規定派員赴越南實地查廠」。對此,食藥署今早回應稱,因應永豐化工新莊工廠未能符合PIC/S GMP規定而停止生產,影響大型輸注液藥品供應,其相關專案輸入替代藥品之法源依據、製造廠GMP情形等,說明如下:一、針對本次專案輸入,屬藥事法第27-2條之必要藥品,係依據藥事法第27-2條、必要藥品短缺通報登錄及專案核准製造輸入辦法予以核准;其中部分藥品(如生理食鹽水)非屬必要藥品,經確認國內合格廠商無法補足缺口,為避免臨床短缺,並確保病人用藥權益,食藥署經公開徵求專案輸入或製造,依藥事法第55條及藥物樣品贈品管理辦法第2條第7款「申請供公共安全或公共衛生或重大災害之用者」予以核准。二、本次核准之專案輸入生理食鹽水雖無我國藥品許可證,惟皆要求廠商檢附藥商資格證明文件、製造廠GMP證明文件、核准製造及販售證明、藥品檢驗規格成績書、標籤/仿單等資料,以確認其品質,並以藥品於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會員國製造或販賣、或具食藥署核發GMP核准函之製造廠優先核准。三、本次核准之專案輸入生理食鹽水,皆為於國外合法販售,且製造廠皆在 PIC/S會員國或經由PIC/S會員查核認定。其中越南雖非屬PIC/S 會員國,惟該製造廠業經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屬PIC/S會員)查核認定。四、專案輸入藥品因無我國藥品許可證,無法適用藥害救濟法,食藥署於專案輸入核准函已載明,並請廠商通知相關醫療院所,加強對其不良反應監視及通報,以保障病人權益。五、藥品短缺為各國皆面臨問題,許多國家皆訂有專案輸入或製造替代藥品之相關機制,以快速穩定藥品供應。六、目前食藥署除持續妥善分配國內增產及專案進口之生理食鹽水,也全力協助國內藥廠生產,儘早由國產滿足醫療需求。
缺食鹽水幕後1/衛福部派系角力戰開打 藥品韌性淪祭品
市佔率7成8的生理食鹽水藥廠永豐,520前夕驚爆「數據造假」被衛福部勒令停業,全台醫療院所輸液大缺貨。知情人士說,有南部醫界大老向賴總統「告御狀」,賴震怒之餘承諾「撤換失職官員」,醫界盛傳食藥署長吳秀梅被究責,但她是前部長陳時中愛將,陳曾託新政次林靜儀代為「照顧」,讓與各派系交好的新部長邱泰源為難、迄今未異動一級主管,此事亦成為賴總統成立「健康台灣委員會」、隔空下指導棋的考量之一。食藥署近年主管的藥政、食安業務頻出包,連民進黨立委林淑芬都看不過去,公開點名食藥署長吳秀梅不適任,吳卻穩如泰山,成為任期最長的食藥署長。醫界原有一說,賴神上台後,吳會隨薛瑞元部長同進退,但邱泰源接部長後,迄今按兵不動,倒是林靜儀上台後,頻上火線替食藥署出頭、「高調大戰」喊缺藥的醫護,似印證「照顧說」非空穴來風。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感嘆,門診欲開2公升生理食鹽水給患者,因沒貨遭電腦系統阻擋,影響病患權益,衛福部卻粉飾太平。林靜儀卻發文回酸,「兩公升裝廠商沒做了,改500毫升給你,你堅持說沒貨,我也尊重」,引爆基層醫護眾怒,林23日PO文抱歉,指已緊急進口30萬袋食鹽水應急,即傳出「層峰」要她「別戰了」。醫界盛傳,陳時中曾請託林靜儀就任次長後,多照顧昔日愛將吳秀梅(圖/翻攝林靜儀臉書)其實,生理食鹽水非昂貴、稀缺藥,為何這次缺貨卻讓醫界大老抓狂?據悉,「永豐」近年至少已三度出包,食藥署卻未詳細告知醫院出包的「批號」、「違規強度」,讓基層醫護、病患家屬無證可查,但因已有前車之鑑,都不敢輕信食藥署的掛保證。榮總院方在2015年10月,即曾發現疑似生理食鹽水污染,導致院內病患感染,當時院方懷疑沖洗病患「人工血管」使用的永豐20cc食鹽水可能被細菌污染,讓病患集體感染發燒,食藥署查廠後確定此事,全面回收問題產品。但永豐市佔率此後逐年攀高,如今已「大到不能倒」,由於食藥署強制永豐關廠、全台食鹽水缺貨的消息,在「賴神」就職前夕爆出,「干冒大不韙」更引發醫界議論違規情節恐很嚴重。永豐生產線一停機,全台醫院馬上鬧生理食鹽水荒,醫院抱怨看不見衛福部宣傳的「超前部署」,卻再度苦到基層醫護疲於奔命「調藥」,還要面對病患家屬焦急詢問,壓力破表。醫院大老氣不過,痛陳政府連最基本生理食鹽水供給、品質都搞不定,萬一遇天災、戰爭,食鹽水需求「爆量」怎辦?高官不亟思根本改進,卻還有時間與醫護「鬥嘴」,匪夷所思。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永豐食鹽水報價因常比健保給付價低,不少大醫院搶著要,其他藥廠無力砍價,只能轉賣診所、藥局,或者退出市場,也導致永豐一停廠、國內食鹽水月缺口就上看200萬袋。但她不解,食藥署早在三月初查廠就已發現永豐有問題,卻直到4月19日才勒令停業,導致「空窗期」,但對不良品是否流入醫院?數量多少?違規多嚴重?有無危及病患生命?衛福部都未細說,甚至還拖到520賴總統就職後,才找其他藥廠協助,6月才放行專案進口,官員卻嗆聲「使用端沒缺貨」,「聲聲慢」令人費解。永豐出包事件拖到總統就職前夕才爆開,是否真有人要給誰難看?還很難說,但蔡總統任內八年,衛福部上下由「英系」把持、態度強勢,其他派系難置喙,在野黨的批評更像「狗吠火車」完全沒效果。資深立委透露,連與小英總統關係極好的前副總統、閣揆陳建仁,都曾嚐過衛福部鐵板滋味,因「大仁哥」任內曾積極推動食藥署管轄的「藥品檢驗中心」改成行政法人,當時綠營內一片歌功頌德,但疑似因踩到衛福部、醫院核心利益,最後仍無疾而終。據指出,賴神上台前原本力邀「台南幫」要角任衛福部長,但陳時中2022年參選請辭部長,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有意指派時任立委的邱泰源接班,陳卻力薦薛瑞元接手,蔡總統只好在卸任前,再度向賴推薦邱,考量穩定英系醫界票,賴首肯外,還「好人做到底」讓陳時中任政委。只是突如其來的缺藥爭議,再加上曾自詡「為挺小英自豪」的全國藥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此次也罕見提前爆料,外傳賴團隊狐疑是否真有人欲「火力展示」,藉唱衰就職大典、警告別妄動「衛福部高層人事」,賴雖低調以對,但傳出他更堅定要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決心,以免「令不出府」。賴總統親自宣布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替國家發展擬定戰略。(圖/總統府提供)「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賴親任召集人,賴的恩師、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任副召集人。據悉,陳時中雖也列名副主委,但將扮演與政院「傳達」的角色,至於委員會運籌帷幄,層峰屬意前成大醫院院長、現任成大校長沈孟儒出任執行長負責。沈孟儒曾公開推崇賴總統「是我的重要貴人,讓我不再懷疑人生」,外界視他為「正台南幫」,比陳時中更根正苗紅,在野黨雖痛批該委員會疊床架屋違憲,但「賴系」似更在意能否直搗黃龍,搶回衛福部主導權,至於能否如願,很快會有答案。
補足缺口!衛福部專案進口 首批馬來西亞10萬袋輸液抵台
永豐化學新莊工廠停止生產,為補足每月150萬袋大包裝生理食鹽水的缺口,衛福部啟動7家廠商專案進口。食藥署長吳秀梅12日表示,首批自馬來西亞輸入10萬袋晚間抵台,15日還會有第2批自越南輸入抵台,共21.6萬袋。至於永豐何時可恢復生產?吳秀梅表示,「今年底應該是不可能」。永豐公司新莊工廠因未能符合PIC/S GMP規範而停止生產,影響大型輸注液藥品供應,為滿足臨床需求,食藥署今年5月起積極請國內合格廠商增產。吳秀梅說明,目前國內共有6家合格廠商協助增產,包括濟生醫藥生技、信東生技、南光化學製藥、台灣大塚製藥、台裕化學製藥、中國化學製藥。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永豐過去每月生產196萬袋生理食鹽水,尚有庫存可使用到6月首周,也請其他廠商釋出庫存供食藥署調配;若扣除庫存量和國內增產量,尚有150萬袋缺口,則由專案進口補足。目前共有7家廠商協助專案進口,包括台灣柏朗、台灣大塚製藥、美達特、培力藥品工業、百特醫療產品、韋淳貿易、橫山企業。吳秀梅表示,台灣柏朗自馬來西亞輸入10萬袋,6月2日入櫃航運,12日晚間運抵台北港;第2批則是台灣大塚製藥自越南輸入,共21.6萬袋,預計15日晚間抵台。林靜儀說,由於生理食鹽水體積大,不會一次以1個月的量進貨,而是逐批進口,接下來將以周為單位到貨。永豐何時可望恢復生產?吳秀梅表示,「今年底應該是不可能!」食藥署當初查廠時,看到非常多缺失,輕度、中度和重度合計63項,全數改善後才會同意恢復生產,光是業者提報告還不夠,食藥署也會複查,包括軟硬體、人員訓練、操作等,評估短時間內無法恢復生產。
國內輸液供貨吃緊 食藥署估情況恐持續至10月
永豐化學因實驗室數據涉及假造等多項缺失,遭食藥署判定嚴重違反GMP規範,本月10日起暫停生產。永豐生產的20項藥品中,以「大包裝注射用生理食鹽水」供應最吃緊,食藥署正協調其他合格廠商協助增產,但藥師質疑,恐難以補足每月200萬袋缺口。食藥署預估,目前永豐的庫存量可撐到6月中旬,接下來需仰賴專案進口,預估供應困難的情況會持續到10月。食藥署今年到永豐化學查廠時,發現多項缺失,判定嚴重違反GMP規範,自10日起暫停生產,造成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等輸液供貨吃緊,儘管食藥署強調,正積極協調廠商協助增產,並徵求專案進口,但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質疑,以「大包裝注射用生理食鹽水」為例,目前大塚、濟生、信東、南光、台裕、中化等持有許可證的廠商,即便全部上線生產,仍可能無法彌補因永豐化學停產所造成的每個月200萬袋缺口。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永豐每月生產196萬袋的大包裝注射用生理食鹽水(以500cc為單位),目前還有庫存,預計可使用到6月中旬。他預估,6、7月需求量分別為110萬袋和150萬袋,目前已有藥廠願意協助增產,之後則需仰賴專案進口,直到國內業者願意投資、常態增加產線,或是直到永豐完成缺失修正為止,預估會持續到10月左右。王德原坦言,目前確實供應吃緊、不是很充裕,但會盡量滿足需求。目前永豐的庫存藥品正由食藥署進行檢驗,只要品質無虞就會出貨給合約醫院。不過,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認為,若食藥署放行這一批庫存藥品,不應該只供貨給合約醫院,建議可平均分配給各醫療院所,因為通常地區醫院和廠商沒有合約,且叫貨量少,在供應吃緊的時刻,更不容易取得穩定的貨源。朱益宏說,中山醫院尚有1周庫存,雖已連繫上其他廠商,但有別於永豐的軟袋大包裝,新廠商是塑膠瓶小包裝,只能將就著用。有地區醫院向他反映,已尋求食藥署協助,但還沒找到可供應的廠商,「庫存非常吃緊,大家都擔心斷貨!」瑞東診所院長杜柏村也表示,大包裝注射用生理食鹽水對於洗腎患者很重要,不能斷貨,雖然自家不是使用永豐的產品,但仍接到廠商通知最近供貨較吃緊,希望能盡快解決。
立委爆美豬零查廠放空食安 陳建仁專報仍堅稱瘦肉精屬特例
台糖安心豚豬肉年前遭台中市政府檢出含乙型受體素案,引爆民眾熱議,閣揆食安專報也成為第11屆立法院開議以來朝野攻防焦點。行政院長陳建仁23日上午首度對此向立法院進行食安專報,重申針對台中市政府抽驗台糖國產「梅花肉片」檢出西布特羅事件,屬於單一檢體問題,並非系統性事件,未來會落實把關動物用藥監測,加強上市前豬隻乙型受體素監測。陳建仁表示,從2008年到2015年發生多起系統性食安事件,而蔡政府在2016年就任後,積極推動「食安五環」政策,將食安管理面向,擴大到環境保護、上游的農業安全生產、下游的銷售賣場與餐飲衛生安全等層面。陳建仁強調,近年來系統性大規模食安事件已罕見,僅剩偶發個案性問題須處理,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心。然而,緊接上場的備詢時間卻另有火花。首先質詢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爆料指出,近年針對美牛,行政院跨部會赴美查廠有8件,但自2021年美豬開放以來,我方赴美查廠報告卻掛零「根本沒人查」。陳建仁才鬆口坦言,這幾年面臨Covid-19疫情,查廠實際上有些困難。陳建仁則強調,雖然不可能逐廠查核,但應該建立系統查核機制,自己了解後也有感不足,會盡快補足美豬查廠機制,但「西布特羅是單一檢體事件,大家真的不必恐慌」。
藍營批蕭美琴駐美期間淪萊豬應聲蟲 台灣利益全失守
藍營北市立委候選人張斯綱今天爆料,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擔任駐美代表後約3個多月,台灣就開始進入開放萊豬議程。當時府方曾說要註明產地來源,查廠、三管五卡等措施,國民黨也強烈要求,但是美國民間團體豬肉生產者協會(NPPC)資深副總裁Nick Giordano與國際事務總監Maria Zieba及國際技術事務專家等人,在2020年9月3日向我方表示,該年8月曾與駐美大使蕭美琴就台美農業貿易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行討論,台方並未提及規劃採取豬肉原產地強制標示措施,要求我方不應提出類似要求,否則將採取強烈反制。張斯綱等人因此質疑,蕭美琴作為駐美大使,除讓台灣完全開放萊豬後,也沒有為台灣爭取到台美雙邊經貿協定(BTA)、CPTPP或印太經濟架構,根本讓台灣利益全盤失守,如今居然還跑回台灣選副總統。他們並對民進黨政府將萊豬開放過程公文當成密件,作為規避社會監督的遮羞布表達不滿,未來若進國會絕對會推動解密,讓全民更了解民進黨執政下各項弊案的真相。國民黨今天舉行「開放萊豬秘辛大揭露!」記者會,台北市立委候選人張斯綱、游淑慧、徐巧芯等人出席,在記者會中揭露開放萊豬秘辛,並質疑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NPPC)作為一個民間機構,居然可以用威脅的口吻對我國駐美代表處說話、干預台灣的食安政策,我國駐美代表處人員甚至居然還表示會將其意見轉達回台灣,讓人傻眼。張斯綱說,當時NPPC在視訊會議中以「蕭美琴大使沒有提出要採取豬肉原產地強制標示措施,如果台灣推動產地強制標示,恐衝擊美豬輸台市場」。據了解,我國駐美代表處的林組長當時回應,蔡總統8月28日宣布開放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時,宣示落實食品標示規定,2012年開放萊克多巴胺美牛時,已實施牛肉原產地的強制標示,並未影響美牛輸台市場,近3年美牛輸台的產值屢創新高。張斯綱表示,NPPC資深副總裁見到我方主張應該要標示美豬原產地,則回應表示,「瞭解台灣承受的政治壓力」,但仍堅持美國牛肉與豬肉業差異很大,尤其美豬因新冠疫情受創甚深,NPPC必須採取「必要措施」協助美國豬農,因此希望台灣撤銷產地標示規劃,如果堅持執行,NPPC會向USTR與國會等表達堅決反對。駐美代表處林組長則說,了解NPPC的考量與苦衷,會反應給國內主政機關,也請NPPC思考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案,與台灣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張斯綱因此表示,從上述對話紀錄觀察,當台灣民意都要求美豬比照美牛,進行標示產地、三管五卡、查廠等必要的食安把關手段時,我們的駐美代表處卻退讓、退縮,將食安把關當做談判籌碼,他要請教蕭美琴是否知道這段過程,是否曾看著台灣利益全盤失守?游淑慧指出,國民黨當時希望標明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產地標示,民進黨堅持反對,當時在野黨也讓步,希望改成讓沒有萊劑的可以標示宣傳,但就連這麼卑微的要求,民進黨政府都沒有為民眾把關。如今,透過美台雙方溝通過程可發現,NPPC證實台灣開放萊豬談判的條件包括台美BTA,但這4年來不要說台美BTA,就連台灣參與CPTPP、印太經濟架構,都沒台灣的份,她要請蕭美琴說明,她為開放萊豬做了何種努力?NPPC憑什麼介入台灣食安政策?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的是國家與尊嚴,為什麼美國一個民間的利益團體都可以對我們駐美代表處的官員用威脅的口吻聲稱要去告狀,我們駐美代表處卻沒有依照法令嚴詞拒絕,反而像總機一樣說會代表轉達?此外,她也請蕭美琴解釋,什麼叫做「雙方可接受的方法」,她是否與美方另外談了什麼?出賣了什麼?這幾年市面上好像看不到美豬,結果前陣子卻查獲一堆美豬利用台灣洗產地,這是不是所謂「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法」?游淑慧質疑,蕭美琴這幾年聲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其實就是因為蕭美琴只會扮演「應聲蟲」跟「總機」兩種角色,能解決的時候就說好好好,不能解決的時候就當總機說會轉回去國內。蕭美琴在駐美期間有「3個沒有」: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沒有堅持,沒有中華民國的立場、沒有自己國家的原則、美方曾答應我們開放萊豬就能啟動台美BTA、協助我們參與美言CPTPP,最後都沒有,結果現在蕭美琴卻拍拍屁股回來高升,要參選副總統。徐巧芯則抨擊,民進黨政府用所謂國家機密方式,將不想給民眾看、不想給民代監督的所有公文全部列為密件,未來,不只是疫苗採購合約、光電問題、以及像這種兩岸或外交的往來,不真正涉及國家機密的部分,都應該揭露給全民知道,他們進到國會後就會要求政府解密,讓大家更接近真相。
終於結束連14黑!11月外銷訂單506.3億美元年增1%
終於結束連14黑!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成績,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月減4.2%、年增1%,終於由負轉正;累計今年前11月訂單金額5172.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比較減少15.8%。統計處預估,第4季外銷訂單金額會落在1515億美元至1535億美元,年減3.9%至年減2.7%。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11月外銷訂單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主因是去年同月受中國防疫封控影響,基期較低,加上高效能運算及AI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所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增10%及3.5%;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仍高於上年同月,加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增9.8%。但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展望不佳,終端需求疲弱,業者對設備投資持觀望態度,以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讓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2.5%、10.2%、7.9%及0.3%。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加上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均可望支撐外銷接單成長動能;但全球通膨問題未解,利率維持高檔以及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存,恐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後續發展亟需持續關注並審慎因應。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2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11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15.6%,持平者占58.2%,減少者占26.3%,所以預期12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1月減少。此外,經濟部投審司20日也公布,今年1到11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2102件,較去年同期減少8.89%;但核准的投資金額為107.91億美元、折合新臺幣3237.42億元,創近15年來同期間次高,主要是11月核准多件大型離岸風電相關案件。
景碩靠「這3大」事業助攻 法人:2024年成長幅度上看20%
IC載板廠景碩(3189)今年度過營運低潮,ABF載板也步入價格穩定期。加上法人看好旗下小金雞晶碩(6491)明年EPS有上看27元實力、BT載板在手機、記憶體的應用回流,三大事業回暖下,法人預估伴隨載板景氣回升,景碩2024年可望重回正向營運軌道、成長20%。由於消費性電子景氣疲弱、載板客戶持續庫存調整,景碩今年前三季營運逆風,累計前三季營收達193億元,稅後淨損3.1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7元,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達218.5億元,年減40.3%。隨著時序逼近2024年,下游終端應用逐步邁向復甦,法人從ABF載板、轉投資晶碩光學、BT載板等三大事業均成長推算,2024年成長幅度上看20%。其中ABF載板歷經長時間庫存調整,價格已持穩,稼動率落在65~70%,景碩預期明年在AI伺服器、一般伺服器需求激勵下,可望價穩量增,稼動率重回80%以上。尤其景碩持股30%的晶碩光學(6491)持續擴充大溪廠,預計在2024年底通過GMP查廠,若順利取證,預計分二階段開出新產能,隱形眼鏡年產能上看10億片。目前法人推算,晶碩今年仍可望交出獲利2個股本的成績單,2024年營收有望成長10至15%;獲利則有機會挑戰賺逾2.5個股本,有上看27元的實力。景碩已每月認列來自晶碩的營收,並以權益法方式認列轉投資收益;今年前三季EPS達15.31元。以晶碩明年的獲利動能推估,明年景碩轉投資晶碩的成長動能,僅次於ABF載板,並優於BT載板。至於ABF載板,公司預期筆電、PC等應用將於2024年下半年復甦,但是AI、通用伺服器、FPGA等應用將推升ABF載板稼動率;BT載板方面,則主要應用在消費性電子如智慧型手機、記憶體上,景碩預期,iPhone、安卓等手機需求觸底回升、記憶體亦逐步邁向復甦, 2024年也有機會挑戰雙位數成長。景碩今日股價高開低走,最高達99.5元,收盤小幅下跌1.3元或1.33%,以96.4元作收。
破傷風疫苗可望脫離健保缺藥名單!國光生技宣布最快11月復產上市
國產破傷風疫苗可望於今年底復產上市!國光生技(4142)今天(24日)宣布,已完成國光破傷風疫苗的藥證展延,最快11月供貨醫療院所,並預計2025年將現有的破傷風疫苗再升級為單支針劑,更方便急診及臨床醫師使用,每年至少可穩定供應100萬劑。國光生技表示,為符合國際PIC/GMP及美國FDA標準,進軍國際市場,斥資三億元於2019年投入新廠建設,2022年底完工,2023年第一季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GMP查廠認證,經完整的試產確效後,於2023年10月順利完成藥證展延,重新投產。由於近年來台灣破傷風疫苗多仰賴印度、東南亞進口,因供貨不穩,醫療院所屢傳缺藥荒,破傷風疫苗持續列在健保缺藥名單中;而國光破傷風類毒素是唯一取得藥證的國產破傷風疫苗,完成婦產,期能滿足疫苗自給自足的目標,徹底解決台灣破傷風疫苗缺藥問題。國光破傷風疫苗由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6564)銷售,安特羅生技總經理張哲瑋指出,國光以最高國際規格興建全新單獨生產破傷風疫苗廠,完成台灣唯一的破傷風疫苗廠,且在國際上獨立生產破傷風疫苗產線,屈指可數;優先滿足台灣防疫需求外,將推廣到中國大陸、日、韓、歐美市場。此外,安特羅鎖定越南一年超過100萬的新生兒市場,已在今年9月在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代理銷售合約,率先佈局越南市場做為進軍東南亞的前哨站,一旦腸病毒疫苗在越南取得藥證,預計2025年在越南上市。
又爆出美豬變加豬 立委批薛瑞元再護航很離譜
繼日前有業者被查獲將美國豬肉改標為加拿大與英國,引發洗產地的食安疑慮後,立委陳琬惠今(16)日指出,又再查獲有業者在美國豬肉出貨單動手腳,雖外包裝標示原產地為美國,但出貨單產地卻標示加拿大,痛批身為主管機關的衛福部不為人民食安把關,繼續護航很離譜。繼日前有業者被查獲將美國豬肉改標為加拿大與英國後,桃園市衛生局13日再度接獲陳情,發現轄內有家食品公司有進口美國豬肉,但出貨標示不實。隨後,衛生局會同衛福部食藥署前往稽查,發現該公司提供給下游業者的產品報價單將產地標為「加拿大」,共出貨給6個縣市共61家業者,產地標示不實恐涉及《刑法》,將移請司法機關調查。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該公司出貨單與外箱產地標示不符,其外箱標示產地為美國,出貨單卻記載加拿大,業者坦承疏失。他表示,已針對全國約500家肉品加工廠啟動加強查核,尤其輸入量較大、風險較高的業者,更會逐一查廠,要求依法落實產地標示。陳琬惠表示,今年6月,消基會就曾示警市面上的美豬有洗產地的疑慮,但當時傲慢的衛福部漠視警訊,僅重申「美豬市占率低」自我催眠。陳琬惠痛批,身為主管機關的衛福部不為人民食安把關,已經很離譜,衛福部長薛瑞元上周竟護航稱「標示不實不代表安全有問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更堅稱不是「洗產地」,而是「標示不實」,如此刻意淡化食安風險,實在令人心寒。陳琬惠質疑,難道衛福部都不用檢討為何當時傲慢地聽不進建言,最後還是放任改標產地的美豬流入市面?這不是瀆職,什麼是瀆職?陳琬惠說,蔡英文政府引以為傲的食安五環第一環就是「源頭管理」,結果民眾連食品源頭在哪都不清楚,薛瑞元還在護航不肖業者,實在悲哀!
和迅自行開發AI細胞資訊管理系統 Q3登戰略新板
幹細胞生物醫學研究大廠和迅(6986)目標「一種幹細胞藥物治療多樣疾病」,自主開發AI細胞廠資訊管理系統(LIMS)以及獨立細胞操作室;目前公司已積極籌備申請股票公開發行,並規劃有望於今年第三季登錄興櫃戰略新板,和迅鎖定治療現有藥物無法滿足的「心血管疾病」空缺市場,進行相關適應症新藥開發,為加速技術商轉化在桃園自主建置9間獨立細胞操作室,成為台灣前三大的GTP實驗室細胞製備場所,自主開發的AI細胞廠資訊管理系統(LIMS),全方位監控細胞製劑品質,兼顧細胞製劑新藥研發、產能技術,同時接受細胞治療同業委託進行CMO/CDMO服務業務。世界衞生組織資料顯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生活模式的改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CVD)造成每年全球1,790萬人死亡,成為全球第一大死因,又根據研調單位Skyquest的全球心血管疾病報告指出,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規模預計自2022年以年複合成長率4.52%的速度放大,至2030年將達2,316.4億美元,其龐大的藥物治療商機將帶給和迅幹細胞業務發展良好前景。和迅發展臍帶間質幹細胞臨床試驗,目前與北部醫學中心合作,並依據美國FDA及台灣TFDA法規要求進行採集檢體,並在去年7月與北榮針對心血管進行臍帶間質臨床試驗向TFDA申請,今年2月順利完成查廠並進入一期臨床試驗,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收案。
進口美豬破千噸市面卻完全沒萊豬?消基會示警 籲先停全齡加牛闖關
台灣從110年1月1日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迄今已超過2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瞭解這2年政府萊豬管理措施是否落實,在今年5月下旬展開調查,由志工在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市場攤販(5件)、便利超商(42件)、超市(146件)、量販店(34件)、百貨公司超市(50件)及餐飲業(12件)抽樣調查289件含豬肉成分的進口豬肉產品,卻赫然發現全然未見到任何美國產製豬肉商品,凸顯進口豬肉標示仍有盲點,在未強化改善前,消基會呼籲應先暫停開放全齡加牛進口。消基會表示,在這次調查中,豬肉產地標示的合格率達到100%。但只有極少數的樣本(僅1.7%)明確標示產品不含任何萊劑。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顯示,從112年1月至5月29日,自美國進口的豬肉計1,204.06噸,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計1,511.47噸,與進口量相近的法國(豬肉計1,367.38噸;豬其他可食部位計125.97噸)相比,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總量略高於法國。然而,消基會尚可在市面上找到使用法國進口豬肉的相關商品,但美國進口的豬肉相關商品到底去了哪裡?!讓人困惑。消基會表示,臺灣已開放萊豬進口超過2年,但目前美豬進入臺灣食品市場的情況仍然存在著許多不明確的環節。消費者難以得知這些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調查結果也顯示,大多數豬肉產品標示了產地,但只有極少數樣本明確標明不含萊劑。消基會質疑,目前台灣進口國外豬肉標示仍有極大強化空間,也凸顯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但食藥署今年4月卻再度公佈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的草案,引發了消費者對政府開放進口食品安全的擔憂。因加拿大牛傳出狂牛疫情,僅過去1年,對於「飼料」的安全性疑慮尚未釐清,而在已經實施2年的美國豬肉進口上,消費者需求的資訊透明度也無法獲得充分滿足,實在很難相信政府在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進口後能夠周延的實施產品揭露,讓消費者享有真正的「知情」與「選擇」的權利。消基會再次重申,嚴正反對在加拿大牛尚有安全疑慮,且評估程序恐有違法之際,預告並決定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並呼籲,食藥署需要更加積極地確保食品進口的資訊透明度和安全性,以滿足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合理關注和信任。政府應該加強監管措施,定時公佈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等,並要求食品業者如實清楚標示產地、成分和檢驗結果,向消費者公開這些資訊。同時,對於進口食品的風險評估和審查過程也應該更加嚴謹,確保進口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並及時回應消費者的疑慮和問題,以建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專家點頭進口全月齡加牛! 食藥署點出開放時程
食品藥物管理署在4月底曾悄悄預告將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但各界認為仍有狂牛症風險疑慮,消基會等消費者團體更揚言發動抵制。對此,食藥署今(31日)也公布了搜集意見的結果,包含3則負向意見、2則正向意見等15則,而安全審查認為其風險可接受,不過何時正式開放輸入,仍待跨部會討論後由中央對外說明。食藥署4月27日宣布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預告期30天,引發民眾憂慮。對此,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曾在3日於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加拿大食品檢驗局2015年發布牛隻檢驗出狂牛症的證據,2021年又傳出有牛隻感染狂牛症,韓國、中國大陸及菲律賓等都暫停進口,現在預告開放全月齡加牛,質疑蔡英文政府要再次棄民眾食安不顧了嗎?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食藥署今天舉行食安說明會,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台灣民眾已吃了16年的加拿大牛肉,許多國家都有進口,而全牛齡開放「是國際趨勢」,例如2022年加拿大牛肉輸銷前10名國家中,僅南韓、沙烏地阿拉伯及台灣仍限制出口條件。但他也強調,今天僅是公告搜集意見及風險評估結果,並非代表今起開放進口。林金富也重申,開放措施是整體國家政策,食藥署進行的是技術性安全審查,並依照程序公開審查結果,而風險為「可接受」,基本上最後的公告,是食藥署跟農委會一起做邊境管制措施調整,國家政策需經跨部會討論後才會定調,並由中央對外說明。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也表示,台灣自2007年起即開放30個月齡以下去骨牛肉,後續又在2014年開放30個月齡以下帶骨牛肉,之後加拿大也於2021年申請全齡牛肉開放,因此食藥署才會在今年4月27日預告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如今預告期限於5月29日到期,何時決定開放進口?鄭維智則回應,申請期間經過專家風險評估為可接受風險,預告截止後收到15則意見,分別為2則正向意見、3則負向意見及10則其他意見,正向意見來自立委及其他民眾,負向意見則為公協會、消基會及1名民眾,食藥署在過程中也已提供諮詢會、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等資訊,後續會與農委會進行跨部會討論邊境管控措施調整,「整體開放時程得配合國家政策」。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
食安連環爆3/日本草莓解套?!農藥標準將放寬 加拿大狂牛叩關「預計下半年上路」
日本草莓屢屢被驗出禁用農藥殘留,日本交流協會要求開放農藥「氟尼胺」、「克凡派」後,食藥署研議預告開放,原本預計7月上路,但引起外界反彈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改口說審查需3年以上,且目前尚未確定開放。另外,食藥署開放全牛齡加拿大牛肉進口,目前也已進入30天預告期,最快下半年公告上路,由於加拿大2021年底都還有非典型狂牛症(BSE)案例,消基會因此呼籲民眾拒買。根據食藥署邊境檢驗資料,2022年1至4月共查獲34批,共5665.15公斤日本草莓農藥超標,今年2023年1月至5月為止,也查獲24批,共4662.26公斤農藥超標。其中檢出超標的農藥包括:氟尼胺、克凡派、賽果培、派滅淨、賽安勃、賜派滅、福拉比、Pyflubumide,共8種,有些甚至超標達11倍之多。其中台灣禁用克凡派、氟尼胺在草莓上,所以日本草莓每每皆因這兩種農藥違規,因此日本今年2月向食藥署申請開放克凡派、氟尼胺的殘留容許量,食藥署因此研議開放,並表示最快將在7月上路。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各界反彈,認為根本是為日本草莓開大門,尤其國內草莓農心裡更不是滋味。苗栗縣大湖區農會理事長劉興政受訪時表示,克凡派、氟尼胺屬於中性農藥,在台灣根本不能使用,一旦開放日本含有這兩種農藥的草莓進口,勢必會造成國人健康疑慮,也對國內草莓產業没有保障。日本草莓常因克凡派、氟尼胺這兩種農藥被檢出,因此跟食藥署申請放寬農藥殘留,原本食藥署預計7月上路,如今因為大眾反彈,因而無期限後延。(圖/食藥署提供)苗栗縣大湖區農會總幹事徐欽志也說,政府一直在推廣友善栽培、有機栽培,苗栗縣轄內草莓園區,都依政府規範標準,全力使用無毒栽培方式種植草莓。為何政府居然可以放寬日本含有克凡派、氟尼胺農藥進口?林口長庚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克凡派屬於「接觸型殺蟲劑」,具有中等毒性,在動物實驗中會增加癌症風險,但人體方面則沒有致癌證據;氟尼胺則是「系統型農藥」,直接由植物根部吸收、無法用清洗或剝皮方式去除,在動物實驗中也會增加癌症風險,不過屬於低毒性的類別,人體方面同樣沒有致癌證據。由於倍受爭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5月10日時解釋,不是因為特定國家才開放,接受申請、評估是否訂定容許量是食藥署常態性作業,日本草莓農藥相關行政流程尚在進行中,一般審查都需要3年以上時間,還沒確定是否會通過氟尼胺、克凡派使用,因此也沒有相關時間表。另外,食藥署日前預告修正「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將比照美國牛肉,開放全牛齡加拿大牛肉進口,目前已進入30天預告期蒐集各界意見,最快下半年公告上路。由於加拿大直到2015年都有典型狂牛症(BSE)案例,其發病原因為吃到受污染飼料所致,人類若吃到感染狂牛症的牛隻,可能會導致庫賈氏病,會破壞大腦及導致神經衰弱。台灣人愛吃牛肉,因此消基會認為不該開放曾發生過狂牛症地區的牛肉進口,以維護民眾的食安權益。示意圖 非加拿大牛肉 (示意圖/非加拿大牛肉,CTWANT資料照)消基會發出聲明反對食藥署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因為2021年12月時,加拿大再度傳出牛隻感染狂牛症,南韓、中國、菲律賓紛紛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消基會強調,若食藥署不顧民意,消基會將呼籲消費者拒買,捍衛民眾食安全權益。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加拿大牛肉目前本來就有進口,不是以前沒有開放,這次開放全牛齡牛肉是經書面審查、實地查廠、風險評估所做的結果。鄭維智說,目前世界各國開放加拿大全牛齡進口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墨西哥、越南、英國,且依據《食安法》第15條第3項規定,曾發生BSE國家在10年內不得輸入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就算未來開放全牛齡加拿大牛肉,上述部位依然不得輸入。顏宗海表示,他看過風險評估報告後認為加拿大牛肉沒有問題,但「風險是動態的」,未來若有新的狂牛症案例,就需要重新評估。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則表示,只要是狂牛症疫區的牛肉,就不該進口到市面上,為何要民眾去承擔這樣的風險呢?
擬進口加拿大全齡牛肉!食藥署查廠「只看1家」挨轟 薛瑞元回應了
食藥署將進口加拿大30月齡以上牛肉,派員前往查廠發現只看一家,且30月齡以上牛隻僅占0.11%。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表示,主要是去看飼料,且是看系統性管控風險的評估,符合標準流程SOP。食藥署近期預告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上牛肉,並派員前往查廠,不過查廠報告卻出現多項矛盾,例如所查肥育場30月齡以上牛隻僅占0.11%,屠宰場更有環境衛生、病媒、髒亂等問題,遭專家批評報告不具代表性,若以此開放根本罔顧國人食品安全。國民黨立委林思銘痛斥,政府拿沒代表性的報告來搪塞民眾,換取加國支持台灣加入CPTPP,這樣對得起國人嗎?薛瑞元今天早上赴立院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專案報告,會前針對加拿大牛肉爭議表示,前往加拿大考察只是其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考察「不是看他養了多少頭30個月以上的牛」,而是「飼料怎麼形成」。薛瑞元表示,狂牛症會經由被感染的牛,即使是死亡後經由處理可能又進入食物鏈,因此飼料才是考察的重點。至於只看一家夠不夠?薛瑞元表示,主要是看系統性的評估,加拿大政府輸入時提供給我們的資料,是提供控管性的風險,這與加拿大國內SOP都是一樣,針對提供的書面資料作實地的查核看是否相符。
只查加國一牛場即確定無狂牛症疑慮?薛瑞元稱「查廠」意涵是此事
衛福部食藥署預告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因消基會質疑加國曾傳出牛海綿狀腦病 (BSE)(俗稱狂牛病)病例,部分國家仍限制該國全齡牛進口,台灣卻要開放,不排除發動民眾拒買,再度引發國人對食安議題的關切,尤其傳出食藥署到加拿大實地查廠只看了一家飼育場,「這樣安全嗎」更引發議論。衛福部長薛瑞元今日則在立院強調,這個議題「不是」只看一家養牛場夠不夠,因為查廠是對問題進行系統性評估,「針對加國官方提供的書面資料,實地查核看是否相符」。薛瑞元說,「查廠」只是開放進口加拿大全齡牛肉風險管理中的一項,實地考察的不是該養牛場養了多少隻30個月以上的牛,而是看飼料處理方式,包含感染(狂牛症)的牛隻,死亡後是如何處理的,牛隻遺體是否有進入食物鏈?有無將高危險物質移除?這些才是主要目的。政院昨晚也發布新聞稿,替進口加拿大全齡牛的安全性背書。發言人羅秉成指出,政府曾就加拿大的申請案進行審慎的風險評估,陸續召開2次BSE專家諮詢會,並在2022年8月實地赴加拿大查核,針對1家肥育場、3家屠宰/加工廠以及1家化製廠的管理系統進行查廠程序,查核重點在於了解牛隻追蹤追溯及飼料管理制度,以及加國對BSE的防範、監測及牛肉安全衛生作業,是否完全去除脊髓等風險物質且不致汙染出口之牛肉,以確保輸台牛肉安全。羅秉成說,相關單位參考國際規範並依據國人的攝食習慣進行風險評估後,確認食用之風險「可忽略」,決定開放30月齡以上加國牛肉(我國已於2007年6月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下去骨牛肉進口),依法辦理預告作業程序,政府也會落實標示及管理措施,為國人的食安把關。
「風險可接受」真的嗎? 加國全齡牛進口闖關 食藥署再背書沒問題
衛福部預告食藥署下半年度將全面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由於加國全齡牛2021年曾傳出狂牛病案例,引發民眾疑慮,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公開反對開放加拿大全齡牛肉進口,不排除發動拒買。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在立院受訪時重申,加國牛肉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風險可忽略」國家,政府在書面審察評估、實地查核後確認「風險可接受」,才對外預告開放進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天公開反對開放加拿大全齡牛肉進口,呼籲食藥署對外公開會議審查記錄,以讓外部專家檢視「風險可接受」究竟有沒有有效證明,如果食藥署不顧民意,將發起拒買行動」。由於消息傳出後,立即有學者又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大會將處理兩岸申請入會案之際,台灣和現有成員國間(加拿大)的雙邊貿易需符合WTO規範,此時開放加國全齡牛肉確實可避免橫生枝節,也有利台灣加入CPTPP,引發外界好奇開放加國全齡牛肉進口,是否又是政治考量。林金富今天在立院坦承「所有食品都有風險」,但加國牛肉輸入台灣前,食藥署會做風險管控,根據國際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標準,牛肉風險分三等級,一是風險未明,二是「風險可控制」,三是「風險可忽略」,加國牛肉等級屬於「風險可忽略」,食藥署依法受理加國申請全牛齡牛肉輸台案時,曾做攝食風險評估,結果也是「可接受的」。林金富表示,外國牛肉要輸入台灣,政府事前有系統性查核,分書面審查和國人攝食風險評估,並到當地屠宰場、畜牧場實地查核。食藥署當時曾與農委會啟動跨部會合作,到加拿大當地查廠,技術性審查已告一段落,結果與「專家建議」都是風險可接受,國際數據顯示該國全齡牛肉風險可忽略,才做預告。林金富說,預告有兩種目的,第一,告知國人政府評估、檢驗科學結果,和民眾進行風險溝通,第二,在預告期間廣泛搜集國人和世界各國意見和反應。台灣目前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下牛肉進口,台灣與加拿大在2月已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其中包括「比照美牛」,開放30月齡以上的加拿大牛肉進口,食藥署已預告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各方可在預告期30天內提出意見。消基會昨警告,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IFA)2015年12月發布加牛檢出狂牛症,所有的跡象都指向牛飼料的汙染。2021年12月,加拿大再度傳出有牛隻感染牛海綿狀腦病(BSE,俗稱狂牛症),南韓、大陸、菲律賓等國都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加拿大牛傳出狂牛疫情才不過1年,在「飼料」是否夠安全疑慮未釐清,若貿然進口全牛齡牛肉,消費者健康恐有疑慮。
生技題材股2/賣壓拉回「這幾檔」走穩 就看「新藥最後一哩路、缺藥」受惠股
台股「製藥概念股」在保瑞(6472)、泰福-KY(6541)、合一(4743)、美時(1795)等帶動下起漲,近一個月漲幅超過7%,近一周則逾3%,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提醒,「製藥類股股價受題材議題所推升,須注意成交量變化,避免追高。」出版多本研究K線的作者朱家泓則認為,兔年台股走勢是「守株待兔、狡兔有三窟」,他個人今年會關注生技類股,且依研究時間與精力,在同一類股找出約3檔等個股了解其一整年展望,伺機而動尋找進場點。黃文清表示,「新藥股」股價推升的主要因素來自「研發藥品的臨床試驗成果表現」,但這些實驗結果在未公布前很難預測,其中有許多投資人為醫療相關產業中的醫生、藥劑師等,較能了解該藥品研發的難度與重要性等,因此要如何判斷該個股會不會「先蹲後跳」,連投信公司董事長都說「太專業,很敏感」。綜觀製藥股、新藥股在研發藥品過程中,「申請藥證的最後一哩路,可作為股民研究的重要指標。」黃文清進一步解釋。潤泰集團為泰福-KY、浩鼎大股東,圖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圖/報系資料照)以泰福-KY(6541)的生物相似藥TX01來說,適應症包括癌症化療所引起之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2年前獲加拿大上市許可,目前美國藥證審查階段已完成查廠無重大缺失,預計2023年取得通過,因此兔年開紅盤即出現一波漲幅,「股價已反映在結果之前。」黃文清說。泰福-KY創辦人為榮譽董事長趙宇天博士,現任董事長、總裁閻雲博士同時出任浩鼎(4174)董事長、執行長,主要是去年12月浩鼎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心臟病猝逝,由董事會推選閻雲接任,將暫定半年,同時尋覓適當人選。據了解,閻雲深獲泰福-KY、浩鼎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信任。另一檔近一個月股價大漲的製藥股合一(4743),市場看好其治療糖尿病足潰瘍新藥速必一(Fespixon),向中國申請藥證已進到審核最後階段,已獲美國FDA醫材認定及新加坡藥品審核通過,預期今年上市中國可望轉虧為盈,合一股價在虎年封關漲停板244.5元,兔年開盤跳漲至290元,與保瑞同列為近法人近兩周買超的熱門生技股。老牌製藥大廠中化(1701)則受惠於「抗生素用藥、退燒藥、消炎止痛藥」等缺藥議題,股價止住近一月12.72%跌幅,上周反轉漲幅超過4%,13日台股大盤中漲幅約半根停板達27.90元,中化轉投資的生產原料藥的中化生(1762),營收逾95%來自外銷,股價也漲到66元,不僅參與新藥開發,也積極爭取國內外醫藥委託代工製造CMO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