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爐
」 北韓 核武 核能 美國 寧邊延誤12年、追加百億歐元!法最強核反應爐啟用 逾半民眾贊同核能
法國於21日正式將其最強大的核反應器Flamanville 3歐洲加壓反應器(EPR)併入國家電網,為全國家庭提供電力,這標誌著該國核能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儘管該項目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延誤和技術挑戰,但此舉仍被視為法國能源工業的一大勝利,而為了減碳與能源自主,法國過半民眾支持核電。根據法國電力公司(EDF)執行長Luc Remont的聲明,這座位於諾曼第的反應堆於當地時間上午11點48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點48分)正式啟動,開始為超過200萬戶家庭供電。Remont將此事件稱為「歷史性的時刻」,並指出法國上一次啟用核反應堆是在25年前的Civaux 2號核電廠。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將這一進展形容為「對國家來說的偉大時刻」,並稱Flamanville 3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反應堆之一」並表示「復興工業以製造低碳能源是法式的生態概念,它強化了我們的競爭力並保護氣候」。根據《法新設》的報導,Flamanville 3是一座新一代壓水反應堆(EPR),其設計功率達1600兆瓦。項目初期計劃於2012年完工,但因技術困難導致工期延誤,總成本更從最初估計的33億歐元飆升至132億歐元。核能目前佔法國能源供應的約五分之三,這使得法國成為全球核能發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相比之下,鄰國德國去年全面退出核能,關閉了最後三座核反應堆。為進一步提升能源自主性與永續性,馬克宏已下令建造六座新的EPR2反應堆,並計劃新增八座核反應堆。這些項目可能耗資數百億歐元,預計將鞏固法國在全球核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根據法國核能公司歐安諾(Orano)每兩年就會進行一次滿意度調查,2023年進行的民意調查,法國民眾對核能的支持度持續上升。調查結果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核能是「法國的優勢」,較2021年上升了7%。受訪者支持核能的原因中,法國能源獨立是最主要的考量,占比高達59%。其次35%的人認為核能能夠提供不中斷的穩定電力,而32%的受訪者則指出其較低的電力成本是核能的優勢。在反對核能的理由方面,最常被提及的是無法回收的核廢料問題,占53%。此外,49%的人對核能設備的老舊情況表示擔憂,而46%的受訪者則認為意外風險是主要的反對原因。
亞馬遜進軍核電事業!投資逾5億美元開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亞馬遜成為最新押注核能的科技巨頭,包括將投資超過5億美元開發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谷歌14日也與美國核電企業簽署購電協議,看好SMR「快速安全」供電。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投資的Oklo Inc.,以及NuScale Power Corporation等開發新核電技術的公司,於美東時間16日股票跳漲約40%。為了發展資料中心,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需求,美國科技巨頭們已紛紛盯上了清潔能源核能來發電,也在過去1個月間推動美股核電概念股不斷走高。16日的最新報導顯示,亞馬遜成為新一家支持發展核能的科技公司,一口氣簽署了3項相關協議,特別是與電力公司合作建造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提供核能新來源有關。在亞馬遜的第2總部美國維吉尼亞州,亞馬遜與當地公用事業「道明尼能源公司」(Dominion Energy, Inc.)簽署協議,將投資超過5億美元,探索在道明尼能源公司現有的「北安娜核電廠」(North Anna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附近開發一個SMR項目,為雲端運算平台「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WS)供能。在亞馬遜的第1總部美國華盛頓州,其與州公用事業聯盟「西北能源公司」(Energy Northwest)達成協議,將為4座先進SMR的開發、許可和建設提供資金。這些反應器將採用亞馬遜投資、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下一代SMR反應爐與燃料領先開發商X-energy公司的技術來開發。此外,亞馬遜先前也簽署協議,將一個資料中心開設在美國賓州獨立電力生產商Talen Energy公司的核設施旁邊,不僅將直接為亞馬遜的資料中心提供無碳能源,還能幫助保護現有的核反應爐。根據亞馬遜官網介紹,簽署「創新核能專案協議」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而投資SMR是亞馬遜向無碳能源轉型計畫的一部分。據悉,SMR是一種先進的核反應爐,發電量約為傳統核反應爐的1/3,但其體積更小,因此可以建在離電網更近的地方,與傳統核反應爐相比,SMR的建造時間更短,因此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建設成本也更低,並可根據特定地點的需求進行調整,目標是2030年代初開始供電。而14日,另一科技巨頭Google也宣布,由於資料中心太耗電,已與美國核電企業Kairos Power簽署購電協議,爭取到2030年讓首批SMR實現「快速安全」供電,到2035年前部署更多反應爐,該交易預計將為電網帶來500兆瓦(megawatts)的「全天候無碳電力」。
恐衝擊全球產業!CNBC示警「台灣電力短缺」 能源署:供電沒問題
美國財經媒體CNBC於10日報導稱,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先驅,卻面臨嚴峻電力短缺問題,實施限電恐導致減產衝擊全球產業。經濟部能源署強調,供電都沒有問題,在過去幾年電力都運作的很好,甚至產業需要的綠電也不斷地在開發,畢竟產業是需要跟外界市場競爭。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表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緊缺,更重大的問題是電力短缺」。他分析,高度仰賴進口使台灣格外容易受能源供應中斷影響,雖然停電部分來自電網老化,但實際主因為電價過低推升需求,才導致供應短缺。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台灣依賴進口滿足逾97%能源需求。台灣過去7年內經歷3次重大停電,4月又出現多次電力短缺。工業部門用電占全台電力消耗約55.3%。韋伯斯特強調,工業部門需要持續且可靠的電力供應,若未來台灣因供電不足被迫頻繁實行限電,屆時晶片減產,不僅半導體產業將蒙受鉅額損失,甚至可能衝擊整體市場、波及全球產業。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先前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比現今增加1倍,台灣半導體製造業預計增加236%電力消耗。此外,韋伯斯特也提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規模令人訝異,台灣未來的電力供應因此面臨「相當高的不確定性」。能源署進一步說明,台電有電網強韌計畫,電網就像神經系統,或者是聯絡的通訊系統,舉例來說強韌後單一主幹線會分為雙主幹或者3主幹線以避免過度集中,當然電網也不能保證絕對不會發生問題,但強韌後在恢復供電的速度會更快。此外,能源署指出,報導提到許多產業都沒有調電價,且電價都很低,但目前我們的做法是電價該反應就反應,當產業需要幫助時就會去補貼,但產業如果可以賺錢就不會特別去補貼,電價並沒有特別低。另外,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創立的泰拉能源(TerraPower)10日於懷俄明州舉行動土儀式,計畫興建新型核電廠,其將以液態鈉取代水作為反應爐冷卻劑,可望徹底改變現有發電模式。美國泰拉能源計畫在懷俄明州建造新型核電廠,有望成為全球能源供應新解。泰拉已於3月申請「Natrium」核反應爐興建許可,該反應爐將以液態鈉取代水進行冷卻,完工後高峰發電量可達500兆千瓦,可滿足40萬戶家庭需求。
北韓宣稱「已測試水下核武」 南韓質疑「誇大或造假」
北韓官媒《朝中社》曾在19日宣稱,朝鮮人民軍已進行水下核武器系統「海嘯-5-23」的測試,以反制韓美日3國日前在濟州附近公海上進行的海上聯合軍演。對此,南韓總統辦公室官員昨(21日)指出,就目前分析結果來看,北韓上述說法很可能是誇大或造假,因為北韓未曾開發過可適用於直徑1公尺以下魚雷的小型核反應爐。據南韓《韓聯社》的報導,北韓最高軍事行政部門「國防省」發言人19日透過《朝中社》發表談話時,將韓美日3國的海上聯合軍演定性為「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危險行為」。發言人補充,「朝鮮國防科學院水下武器系統研究所,已在朝鮮東海水域測試了正在研發的『海嘯-5-23』水下核武器系統」。不過該試驗的時間和結果並未公開。韓美2國的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本月15日至17日,於濟州以南公海上實施聯合演練。(圖/達志/美聯社)對此,《韓聯社》引述官員說法指出,首爾當局推測,若北韓的說法屬實,測試的應該是某種魚雷,但以核動力推動這種魚雷的可能性非常低,因為北韓從未開發過可適用於直徑1公尺以下魚雷的小型核反應爐。不過,無論北韓這類的主張是否屬實,南韓與韓美聯合情報偵察體系都正密切監視北韓核魚雷、潛射彈道飛彈(SLBM)等水中武器體系的開發動向,並有能力在有事時對開發基地進行壓倒性打擊。報導補充,所謂「水下核魚雷」的「海嘯」核武器系統,是北韓研製的核子無人潛水攻擊艇。朝鮮於去年(2023年)3月28日宣布研製完成「海嘯-1」,並首次進行試驗,同年4月8日又發佈「海嘯-2」的試驗消息。從「海嘯-5-23」的名稱來看,北韓可能在「海嘯-2」測試至今的9個月期間,又對「海嘯」系列的性能進行改良。與前2次試驗不同,北韓這次並未提及航跡、續航時間等資訊。北韓國防省發言人強調,「我軍水下核應對態勢正在進一步完善,而且在海上海底遏制美國和盟國海軍之軍事敵對行為的各種對應行動應當繼續進行」。韓美2國的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本月15日至17日,於濟州以南公海上實施聯合演練,將重點放在增強應對朝鮮核導和水下威脅的能力。此次韓美日3國共有9艘艦艇參與演訓,包括南韓「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以及日本「金剛級護衛艦」等。
妹子收帳單「水費比房租高」 驚人金額曝!網揪原因喊:先不要繳
水費竟比房租高!一名在外租屋的女網友近日收到水費帳單,但2個月卻要繳納高達12642元,就連管理員也提醒她「水表在超快旋轉」,讓她傻眼崩潰。對此,網友認為可能是抄錯水表、水表故障或漏水導致,紛紛建議先不要繳費。該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曬出最新一期的水費帳單,並發文表示她是一名租客,昨(13日)收到繳費單時差點被嚇尿,「每天下班只有洗澡,水費怎麼會這樣,比我的房租還多,我真的不知道我是開了幾家工廠」,只見今年6月7日至8月4日期間,她的實用度數為714度,光是用水費就高達8400元,總應繳金額共12624元。女網友收到最新一期水費帳單,金額竟高達12642元,讓她驚訝直呼比房租還多。(圖/擷取自Facebook/爆料公社)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直呼太誇張,「13000的水費,你可能是開洗車廠...」、「挖靠!妳家應該是有游泳池吧?」、「我阿嬤洗澡都洗3-4小時,水費也沒這麼多」、「你484有一座核反應爐?」另外,也有人提醒可能是抄錯表或是漏水,「打給水公司查表看看是不是壞掉了」、「這種的漏水一定不會在家裡面,去檢查水塔或是抽水馬達,再不然就是抄錯」、「先不要繳!請自來水公司查清楚!」、「這不是水管破裂,而是水管爆掉了吧!快找台水檢查吧!」
能源吃緊、成本飆升!日府:核電廠考慮延役至60年以上
日本政府正考慮延長核能發電廠的運轉年限。日本經濟產業省正研擬草案,計畫乾脆取消目前核電廠60年的服役年限,只要反應爐通過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的安全審查,核電廠將能無限期運轉。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在年底前彙編新規,並將相關法律修正案在明年提交日本國會批准。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已開始研究廢除核電廠運行壽命限制60年的提案。內容是只要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決定繼續運行核電廠,及通過日本核監管局的審查,核電廠將被允許運行60年以上。受俄烏戰事影響,日本面臨能源供應吃緊及成本飆升的情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今年8月承諾重啟更多閒置核電廠,並考慮延長現有核電廠使用年限,以實現穩定電力供應和電力脫碳。日本政府在14日的內閣會議上也敲定《燃氣事業法》修正案,在有必要時將針對大企業使用天然氣新設限制令。目前日本《核反應爐管理法》規定,核電廠運行期限原則上為40年,最長為60年。因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安全法規的管轄權從日本經濟產業省移交給NRA。核電廠的60年運轉期限也是在此時首次確立。但近來許多日本電力公司已向NRA申請延長運營。如九州電力公司方於12日申請將川內核電廠兩座反應爐延役,關西電力公司和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日前也提出類似要求。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提案,將在《電力業務法》和該省管轄的其他法律中重新制定延長運營的規定。NRA仍將繼續負責最終批准,但經濟、貿易和工業部門也將參與一系列決定。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和自民黨等執政黨對取消核電廠運轉年限仍持謹慎態度。因為這代表執政黨和在野黨在福島事故後達成、促進監管分離的原則同樣將被取消。因此在原則上不改變40年、最長60年的規定情況下,將地震後的停工期從運營期中排除,從而延長運營期的作法,是目前比較可行的選項。日本目前有33座核電廠。有4座已運行40多年,並已獲准延長至60年。
減碳楷模歐盟認核能為綠能 經濟部:要重新選擇須經民主程序
歐洲議會通過天然氣及核能為環境永續的「綠能」,為爭議不休的擁核反核爭議投下震撼彈。走向廢核的台灣是否可能重新思考把核電為能源選項?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態說,任何新的能源要在台灣使用,都必須經過民主程序選擇。至於比較安全的小型核電站(SMR)有沒有機會被列入供電行列?他則說,SMR與核融合發展都有在關心。曾文生表示,歐洲議會通過部分,比較大效果是在金融上,認定綠電比較容易去融資,但還沒到下一層的各國政策選擇,而且台灣選擇跟歐洲有跨國電力公司也比較不一樣。他強調,台灣已走進民主社會,任何新的能源形式在台灣要使用,都要經過民主選擇。過去三個核電廠選址完全沒有經過民主程序,但今天像協和電廠改建,就要經過審慎完整的民主程序。至於被譽為第四代核能重點之一的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由於靈活性、安全性都較傳統核能電廠高,有機會減少地方反對壓力,是否能源政策上可以列入思考?曾文生表示,SMR知道的人其實不多,台電包括他在內,都有在關心這個發展,包括核融合在內。言下之意,他並無排斥或反對核能新技術發展可能。可是他重申,台灣能源使用,不可能脫離土地現實條件。個人一再說,蓋地下六層變電站、天然氣發電廠都要通過層層民主考驗,因此任何選擇同樣都要經過此程序。而核後端能不能處理,燃料棒能不能移出,各界是否支持處理核廢料,會是關心能不能選擇核能的前題,能解決,回頭再來談核能怎麼用,機率較大。
「台灣阿北」塞給他28萬後漂撇離去 烏克蘭人感動:謝謝台灣人!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全球性的制裁與反對聲浪,台灣自戰爭爆發以來也出現多場抗議俄羅斯的活動,力挺烏克蘭聲浪也不曾停歇過。一位參與抗議活動的韓裔烏克蘭人日前在推特上表示,一位神秘的「台灣阿北」,現身抗議現場並突然塞給他一疊百元美鈔,接著就漂撇離去並消失在人海裡,事後清點更發現金額高達1萬美元(約新台幣28萬元),令他相當感動。韓裔烏克蘭人申武松(Oleksandr Shyn)昨(8日)在推特發文表示,他日前到俄羅斯駐台辦事處與其他抗議者表達訴求時,看到一名阿伯朝他們走來,當阿伯走到申武松等人面前時突然塞給他一疊百元美鈔,接著就小跑步離開,留下錯愕的申武松一行人。申武松事後清點被橡皮筋綁著、夾著寫有「50張 USD100」紙條的鈔票後,發現金額高達1萬美元。阿伯捐贈的善款已全數捐給支援烏克蘭的專戶。(圖/翻攝自olekshy/推特)申武松表示,阿伯捐贈的款項已全數捐給支援烏克蘭的專戶,並曬出單據證明。最後也不忘「謝謝台灣人民」,感謝阿伯與台灣對烏克蘭的支持。另據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統計,自2日開設捐款專戶以來,台灣民眾已捐出高達4億台幣的善款;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7日表示,將先行撥款1億元,贈與人道救援逾百萬烏國難民的波蘭。然而,烏克蘭的人道危機正持續加劇,俄軍除針對重要城市採取斷糧斷電的消耗戰外,《Metro》引述烏克蘭核能公司Ukrenergo的資訊,指出俄軍已切斷與車諾比核電廠連接的供電電纜,這可能導致核反應爐無法冷卻,進而讓放射物質被釋放出來。
札波羅熱核電廠遇襲…烏克蘭證實:已被俄軍控制 專家曝「爆炸恐怖後果」
俄烏戰事未歇,烏克蘭南部戰線告急,歐洲最大核電廠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ozhye)4日遭俄軍攻擊失火,稍早烏克蘭當局已成功撲滅火勢,不過也證實札波羅熱核電廠目前已被俄羅斯軍方控制,但目前運作一切正常。位於安赫德市(Enerhodar)的札波羅熱核電廠是歐洲最大的核電廠,其建有六座VVER-1000壓水反應爐,各可輸出950MW百萬瓦特的電力,供應了烏克蘭一半以上的核能電力,約佔全國總電量的五分之一。札波羅熱核電廠前五座發電機組及核反應爐在1985年至1989年間陸續竣工營運,1995年再加建第六座,2017年,3號機組完成了現代化改造工作,將使用壽命延長10年至2027年;5號機組也於2021年完成了現代化改造工作,延長了10年的使用壽命。札波羅熱核電廠4日遭俄軍攻擊失火,消息傳出後,美國國安分析師奇林喬內(Joe Cirincione)表示當下他非常擔心,因為若通往核電廠的電力或管道被切斷,恐將發生爐心熔毁的可怕情況,將可能引發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外洩,影響人類及其他生物的健康;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也警告,若是這座設施爆炸,規模將是「車諾比的10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直言「假若(核電廠)爆炸,我們就全完了,歐洲也會跟著完蛋」。所幸烏克蘭國家緊急應變部門證實已於當地時間清晨6時20分成功將火勢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過當局證實札波羅熱核電廠目前已被俄羅斯軍方控制,但核電廠的運作一切正常。
美軍公布核潛艦「康乃狄克號」事故原因 竟是撞上未知海底山
美國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22)10月2日在南海因為碰撞到不明物體,結果導致十多名官兵受傷。近日美軍公布了初步調查報告,原來康乃狄克號失事的原因,竟然是碰撞到未知的海底山,所以才導致這起意外的發生。根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指出,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日前對外發表康乃狄克號碰撞事件調查結果,內容中指出,10月2日,康乃狄克號在南海執行任務時,碰撞到印太地區國際水域中一座未知的海底山,並非是外傳的碰撞到其他船艦。而激烈的碰撞也導致船艦上十多名官兵受傷。報導中指出,目前這份報告已經提交給美國海軍第七間斷的指揮官湯瑪斯(Karl Thomas),之後將會進行後續的責任歸屬等後續情況的安排。至於康乃狄克號受損的部分,這起撞擊意外讓潛艦的前方與部分壓載艙受損,所以導致康乃狄克號無法下潛。在意外發生後,康乃狄克號在水面上航行一周後抵達關島,目前正在關島進行維修。美國海軍也強調,整起意外事故並沒有造成潛艦內的核反應爐、推進系統發生問題。
北韓疑似重啟寧邊核武反應爐 美國智庫公布衛星圖證明「冷卻水排放跡象」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監督總署(IAEA)一份年度報告中表示,北韓似乎將原本用來製造核武的原子反應爐重新啟動,而且有長期運作的跡象,初步排除並非是慣例維修所導致,這件事情讓國際原能監督署感到非常不安。而監視北韓的美國智庫「北緯38度」則釋出了最新的衛星圖,表示該座設施有排放冷卻水的跡象,但沒有運作時的煙霧,推測可能只是在進行維修。根據美國智庫「北緯38度」報導指出,他們表示在25日拍到的衛星照片,其內容與IAEA的報告內容相符合,照片中可以看到冷卻水從一個管道被排往九龍江內,足以顯示寧邊的核反應爐的確有重啟運作。但報導中指出,雖然冷卻水的排放被視為核反應爐是否有運作的徵兆,但由於現場並沒有拍攝到運作時產生的白色煙霧,而且這次是自2018年春季以來,睽違3年之久才記錄到的首次活動,因此推估應該是核反應爐正在進行維修。報導中也明確指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寧邊的核反應爐已經開始正常運作。
北韓睽違3年重啟核反應爐 原能監督署「非常不安」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監督總署(IAEA)一份年度報告中表示,北韓似乎將原本用來製造核武的原子反應爐重新啟動,而且有長期運作的跡象,初步排除並非是慣例維修所導致,這件事情讓國際原能監督署感到非常不安。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國際原子能監督總署在27日發布報告,透露北韓似乎重新啟動了用於製造核武的核反應爐。報告中指出,自從北韓於2009年驅逐IAEA的觀察員後,多年來IAEA只能透過衛星影像的方式,來觀察北韓核反應爐的活動。而該座位於寧邊的核反應爐最後一次是在2017年進行測試。IAEA在報告中表示,寧邊的反應爐是北韓核計畫的核心建築物。在2018年12月上旬至2021年7月上旬這段時間,並沒有偵測到這座反應爐有運行反應,但是從2021年7月上旬開始,該座反應爐開始進行冷卻水的排放,這是只有在運作下的反應爐才會有的情況。因此推測北韓重新啟動了這座用於生產核武的核反應爐。與此同時,報告中也表示,在北韓平山郡的鈾礦工廠,有明顯的挖礦、濃縮鈾礦的跡象,同時在6月時就有在寧邊發現疑似在加工、反應爐使用後的燃料「乏燃料」的跡象。IAEA認為,如果是基於維護核反應爐的話,處理乏燃料的時間不需要從2月中到7月這麼久,因此推測該座反應爐的運作,已經超脫了一般維護行為。
日核災爆發10年!福島「核廢水」存量到極限 擬「排汙入海」
日本311核災已過去10年,但福島第一核電廠持續產生含有氚的「核廢水」,明年將達到儲存量極限,如何處理刻不容緩。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擬在4月13日決定將稀釋後的核廢水排入海。去年10月日本政府就曾考慮正式敲定排汙入海,但引發日本漁業界和台韓等周邊國家反彈聲浪,如今爭議再起。日本首相菅義偉7日會晤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全漁聯)會長岸宏,就把經處理的核輻射汙水排入大海一事尋求理解。岸宏說,菅義偉告訴他,「專家提議,排入大海是最好的辦法,政府在此基礎上決定處置方針」。據NHK報導,日本政府最快下周會做決定。共同社則指,最快13日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東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用於冷卻核反應爐的輻射汙水已達125萬噸,明年秋天將達到儲存量極限。預計單是排放準備就需要2年左右。菅義偉6日說,處置核汙水一事「不能一拖再拖」。全漁聯則認為,一旦核汙水排入大海,勢必導致水產品安全性遭質疑。岸宏說,漁業界反對排汙入海的立場「絲毫未變」,他要求日本政府考慮增加汙水儲存槽數量,或者提出一旦排汙入海導致漁業界經濟損失時的具體對策。日本福島縣近海沿岸漁業,全年卸貨量降至核災前的2成以下,漁民正力爭擴大捕撈規模、持續試驗性作業,對他們來說,形象受損是關乎死活的問題。共同社上月報導,目前仍有15個國家和地區因福島核災而對日本產食品維持進口限制,包括台灣、中國大陸和韓國。去年10月原本日本政府就打算正式敲定排放入海,但漁業界和台韓等周邊國家反彈,後來不了了之。針對最新報導,我國原能會8日表示,正在了解狀況,也持續向日本政府表達嚴重關切此事。綠色和平專案經理古偉牧表示,福島現存核汙水超過73%未達官方認定的可排放標準,痛批日方放著其他替代方案不用,核汙水排入太平洋僅是圖一個「方便」,罔顧日本及周遭地區民眾安全。蘇澳區漁會內部則出現兩種聲音,一方認為台、日距離很遠,加上黑潮是往日本方向流,應不至於擔心影響台灣漁獲,另一種聲音則是擔心核災廢水沉入海底附著在海藻上,再經由食物鏈關係影響到被捕獲的大魚,一旦消費者有疑慮,漁民生計就會大受影響。
重演福島事件?北韓遭颱風侵襲 核武設施被「神秘煙霧」包圍
北韓今年8月飽受梅雨、颱風的侵襲,導致核武設施受到嚴重的影響,而用來供給反應爐冷卻水的水壩,更是被附近的九龍江給衝破一個大洞,近期甚至傳出核武設施遭到神秘的煙霧給包圍,而北韓正在全力修補水壩。專家十分擔心北韓可能重演日本的福島核災。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由於河水氾濫與暴風雨的襲擊,位於北韓平安北道寧邊郡的核武設施,傳出供給反應爐冷卻水的水壩被洪水沖破一個大洞,9月22日,該水庫的水位急速下降。為此,北韓從10月17日起,就在水庫破洞附近興建堤防,加緊腳步修補水庫。美國華府研究北韓的智庫網站《北緯38度》(38 North)指出,近期該設施的鈾濃縮廠被白色煙霧給包圍著,但目前對於這個神祕的黃色煙霧,仍然不清楚發生的原因。但有專家指出,北韓的核武設施其實並不符合現代的核安標準,「安全性值得懷疑」,牛津大學國際關係研究員豪威爾(Edward Howell)在受訪時更是直指該設施的「脆弱」,更表示「這地方有發生核事故的危險,不能排除有輻射洩漏的可能性」。而先前曾參訪過該設施的科學家們也指出,北韓所使用的核反應爐已經過時,甚至有很多地方的建造並不符合標準。如果發生核災,可能重演福島核災事件,屆時除了北韓外,鄰近的南韓、中國東北、俄羅斯東南、日本西海岸都有可能受到核輻射的影響。
空拍圖顯示北韓核武設施遭洪災 核子反應爐已停止運轉
近1個月來朝鮮半島深受梅雨鋒面影響,持續降下暴雨,許多設施或是農地都遭到破壞,其中北韓在平安北道寧邊郡的核武設施,似乎也受到水災影響,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正常啟動,恐怕將會讓核反應爐運作影響受到影響。根據美國華府專門研究北韓的智庫網站《北緯38度(38 North)》的報告,從6日衛星圖片中可以看出,九龍江水位跟7月22日相比上漲不少,雖然北韓當局有對堤防進行持續修補,但仍然無法抵擋洪水侵襲,就連附近的核武設施也受到影響。報告中指出,用來製造武器級鈽的5兆瓦(5MW)核子反應爐及實驗型輕水反應爐已經停止運作一段時間,不過幸好,11日開始積水已經開始退去,目前觀察應該是沒有淹到鈾濃縮設施,但未來還有洪災發生的話,很有可能讓這些設施直接停擺。
以輻射為食!車諾比核災「奇怪真菌」 擬製成太空用防曬霜
車諾比核災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1986 年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爐發生連續爆炸,除了引發大火還釋放大量高能量放射線物質到大氣層中,而被核放射線塵污染的雲層飄往其他地區,衍生成全球性事故。不過有科學家在核反應爐壁上發現一種奇怪真菌,似乎能抵抗致命輻射。科學家在核災事故後5年發現這種真菌,並且進行測試後發現,真菌含有大量黑色素,證實真菌正在靠吸收輻射來生存,最近科學家表明,也許能藉此開發太空用防曬霜,幫助太空人多一層輻射防護。車諾比核災事故後 5 年,科學家在核反應爐壁上發現一種奇怪真菌,似乎能抵抗致命輻射。(圖/CNET)1991年時,科學家首度在極端輻射環境中觀察到被稱為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真菌,當時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細菌能抵抗輻射;2007年終於有研究首度指出,這種真菌實際上正在「吃掉」輻射,它們含有黑色素,能吸收輻射並將其轉化為化學能。新型隱球菌被列為危險真菌之一,抵抗力薄弱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若是被感染到可能造成性命危害,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於肺中形成小結瘤,若進入血液會導致更嚴重併發症。車諾比核災被核放射線塵污染地區圖。(圖/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利用這種細菌的特性來保護人們免受輻射,尤其是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最新研究則顯示,新型隱球菌及相關真菌具有利用輻射(主要是 β 輻射)的能力,以輻射為營養生長,也就是說或許能開發相關產品來保護太空人。美國太空總署(NASA) 正在研究能否從新型隱球菌中提取黑色素,添加為太空用防曬霜成分。2019 年 11 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已將源自真菌的黑色素送往國際太空站進行實驗,測試黑色素於太空中防禦輻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