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
」 核彈 核武 美國 日本 網紅![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2650/sm-d8287ffe0b8e58dbf6575eeb9981e75e.jpg)
催淚片《交換禮物》票房累積500萬 打破避談生死習俗春節持續放映
由林明謙執導、曾寶儀出鏡並擔任旁白的「核彈級催淚洋蔥」紀錄片《交換禮物》,去年於12月25日耶誕節上映至今已滿月,兩萬人次、500萬票房達成且持續蔓延;年關將近,不僅金鐘視帝陳亞蘭和「台灣優質生命協會」包場支持,出品人邱瓈寬(寬姐)也收到3場企業及公益團體包場邀請,包括「瑞軒/瑞信兒童醫療」等,也因為各大企業團體從《交換禮物》上映以來一路相挺,讓這份愛超越了台灣人的習俗禁忌,《交換禮物》在春節期間仍會繼續放映。《交換禮物》上映至今已吸引超過兩萬名觀眾走進戲院,陳亞蘭表示:「這麼好的電影、這麼感動人心的電影,很多人都想來看,我覺得很溫馨,寬姐出品的電影,大家絕對有信心,藉由大家的口碑,看完之後幫我們推廣,因為都包不到廳,以後建議寬姐到大巨蛋,好的電影一定要好好的欣賞,感動自己的心,發自內心再感動別人,讓社會更溫暖。」寬姐說:「這是一部紀錄生命的電影,講我們面對癌症不要害怕,怎麼跟它和平共處,有時候照顧的人比生病的人更辛苦,我看完很感動。」寶媽(前排左4)出席《交換禮物》映後。(圖/社團法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寬魚國際提供)昨(25)日農曆年假開始,「瑞軒/瑞信兒童醫療」等企業,共包下3場,瑞軒科技董事長吳春發透露,十多年前健檢發現罹癌,他後來開刀,十幾年來吃中藥、打太極拳,復原狀況良好,吳董表示:「就像電影講的,請相信自己,再大的病痛,一定會問為什麼是我?必須面對它、調整自己,我還是照常上班,我很高興至少我撐了16年,感謝寬姐支持這個電影,不管得了病,有各式各樣的選擇,感謝有願意為各種疾病努力的人。」寶媽25日首次出席《交換禮物》映後,她說:「每個人都會生病,要用正面態度;5年前因為體檢得肺腺癌,老天爺送給我一個禮物,告訴我好好照顧身體。我從年輕時得淋巴癌、甲狀腺癌與肺腺癌,寶媽能活到現在,就是我很理智。」剛好是70歲生日的寶媽說:「我生日,我想和大家交換禮物,把我的堅強,我的冷靜,我的豁達,送給大家。」寶媽本身就是癌症病友,她說生病的人可以耍賴,照顧的人沒辦法,「這部片希望大家看完,都會深切覺得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要用什麼角度面對生病這件事,因為大家都會面對。」寶媽身為癌症病友分享:「要用正面態度面對。」(圖/社團法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寬魚國際提供)《交換禮物》上映月餘,導演林明謙仍持續率領主創團隊在各大影廳進行映後座談,王世偉導演也包場挺《交換禮物》,他感謝林明謙導演拍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會得到醫界的支持,是因為它已經不只是一部跟醫療行為或建議有關的電影,而是提升到自我意志、內心強大跟面對自己、自我和解、尊重身體的理念。」林明謙導演則說自己從拍攝到上映至今,一路上都在交換禮物,例如原本要去歐洲訪談一位學者,後來因為疫情耽擱、對方也不幸在疫情期間過世,這個意外反倒讓團隊聚焦回台灣拍攝自己身邊的人事物,這又何嘗不是一份禮物。《交換禮物》由「寬魚國際」、「六六喜喜」、「影市堂」、「文策院」出品,由邱瓈寬擔任出品人,陳永雄聯合出品,曾國駿、彭幼芳監製,林明謙導演、曾寶儀旁白,歷時四年的真實記錄與真情理悟,不把癌症視為一切的終結,反而藉此反思生命的本質,提醒這可能是人們生命中會預見的挫折與困難之一,只是形式與程度的不同。電影持續熱映中,為正走在抗癌之路上的朋友與親人,帶來支持的力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1492/sm-3af167b6ae85c5d2016d741b4c088127.jpg)
二次就任總統「神秘按鈕」再次回歸 川普曾言:每次按大家都很緊張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二個任期首日,川普除了簽署大量的行政命令外,還將那顆「神秘按鈕」重新帶回白宮辦公桌上。據了解,這顆隱藏在木製外盒內的神祕按鈕,按下去並不是發射讓哪個地方的核彈,而是通知白宮管家送一杯川普最愛的健怡可樂進來。根據《印度時報》報導指出,其實這顆按鈕曾在拜登任內遭到移除,但隨著川普再次回歸白宮,神秘的紅色按鈕再次出現在總統辦公桌上。川普曾於2017年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自己每次按下這個按鈕時,都會讓在場的人十分緊張。而隨著川普的回歸,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翻新。辦公室內展示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肖像,其中,華盛頓的畫作被懸掛在壁爐上方。同時,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和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肖像也被安置於顯眼位置。而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雕像重新擺放在壁爐附近,而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King Jr.)的雕像則保留在原位。窗簾則延續川普第一任期的風格,採取金色的設計。而地毯方面則一改拜登時期的藍色地毯,鋪上中性色的地毯,與整體裝潢相得益彰。此外,橢圓形辦公室的壁爐架上新添了一個銀色鷹形裝飾,同時在傑克遜(Andrew Jackson)肖像的下方還有展示雷明頓(Frederic Remington)的雕塑《野馬鬥士》(The Bronco Buster)。川普的神祕按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0860/sm-384438b89663a0626ef8ef0d0d793bd0.jpg)
中國網紅自封廣東辣王!譏笑「台灣有辣的東西?」 挑戰大王乾麵「4口棄權」
中國網紅「賽亞人阿廖」靠一系列挑戰各路奇葩美食的影片搏取流量,也因為挑戰過許多重辣料理,自封「廣東辣王」。他日前接受網友挑釁,搭機到台灣挑戰吃辣,行前還放話「台灣會有辣的東西?」。結果到了台北信義區的「辣王忠麻辣乾麵」(前「大王麻辣乾麵」),坐下才吃了2口麵,就被辣到臉上變色、噴汗、搓手全都來。強撐到吃完第4口,立刻狂灌優酪乳宣布放棄,「再吃要送醫院了!」賽亞人阿廖在抖音發佈影片,表示有台灣網友向他下戰帖,「敢不敢來挑戰一下辣度天花板?」揚言成功的話會號召其他人關注阿廖。當時阿廖還老神在在地說:「我記得你們台灣人好像不太能吃辣啊?」、「台灣會有辣的東西?」後來他真的應邀飛往台灣,拜訪了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標榜「台灣第一辣」的名店「辣王忠麻辣乾麵」(前「大王麻辣乾麵」)。極有信心的賽亞人阿廖,一坐下就向老闆點了一碗「超級辣」乾麵,雖然被店家告知要先吃過上一級「重辣」才能點「超級辣」,以免出事,不過在阿廖信誓旦旦「能吃辣」、「我是辣王」的說詞下,還是給了他一碗「小碗」的超級辣乾麵。乾麵上桌後,阿廖先是在鏡頭前疑惑,「看著也不辣啊?」深呼吸後吸入第一口馬上皺眉,但還是嘴硬道:「有點意思啊,不過如此嘛,我已經適應了!」但隨著他又一口麵送進嘴裡,臉頰開始有汗滴狂流,鼻涕也逐漸失控。一開始強調「不可能喝水」的他,第三口就拿起優酪乳狂灌,聲稱是「重置口腔溫度」,掙扎了3分鐘後,阿廖在吃下第4口麵就開始拼命甩頭,大喊:「不行這後勁太足了,再吃就要去醫院了,我覺得已經到核彈級別了,在我喉嚨裡爆炸,太恐怖了!」不過到最後,賽亞人阿廖還是在影片標題堅強的嘴硬表示:「整體下來就是有點飽了,不吃了,不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9163/sm-a2022a4f226e5f1dbafe302cd00eb7fd.jpg)
小樂睽違九年宣告回歸音樂 新歌MV大飆演技說哭就哭
小樂吳思賢歷時九年精心琢磨與蓄勢投入,正式宣告回歸音樂主舞台。2025年就送上與歌迷的第一首情歌〈好久不見〉,除了感謝歌迷們的期盼,同時也為今年即將推出的全新專輯揭開序幕。新歌〈好久不見〉MV已在1/10全球上架,MV裡小樂吳思賢大飆演技,當天平面加上MV拍攝,僅8個小時就收工。除了挑戰一鏡到底跟複雜走位,拍攝現場更是說哭就哭,要眼淚有眼淚,讓大家都忍不住關心他:「有什麼心事一定要說來餒!」現場氣氛又感人又充滿笑聲。距離小樂吳思賢上一張專輯發行已經九年的時間,被問到這次新專輯跟以往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小樂興奮的回答:「可以跟音樂圈業界好友們一起創作,不管是身旁工作夥伴、拍攝團隊或是服裝造型,背後有這樣強大的團隊,真的非常感謝大家成就了我跟我的的音樂。」至於新歌〈好久不見〉的創作故事,小樂也侃侃而談:「這首歌是我在看完電影《後來的我們》之後,感觸特別深,於是跟朋友一起寫了這首歌,歌名也是一個緣分,我的專輯已經等了九年,這次我真的回來了,除了跟大家宣告以外,也是對我自己的宣告『好久不見!歌手吳思賢!』,很謝謝自己沒有停下來,更希望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的誠意跟成長!」〈好久不見〉MV中,小樂吳思賢大飆演技說哭就哭。(圖/華納音樂提供)這次新歌〈好久不見〉MV由曾獲六項國際MV大獎的導演薩禾豐親自操刀,籌備之初,雙方就希望能深入挖掘小樂內心的戲劇性,因此在MV的開頭巧妙地加入了一段小樂的戲劇片段。從開頭的哭戲與結尾的核彈級爆哭,都透過三顆長達1分多鐘的一鏡到底來呈現,表現小樂的三個身份依序是演員、個人、歌手的狀態與心境。MV拍攝過程中,三個長鏡頭都需反復拍攝五至六次,其中小樂隨手拿起棒棒糖的動作,象徵他對過去的懷念與感謝那些年的自己,最後他重返攝影棚,棒棒糖轉變為麥克風的細節設計,寓意著過去的經歷塑造了如今的他。第三顆長鏡頭則展現小樂從個人情感轉向歌手角色的挑戰,將觀眾的思緒拉回現實。最終小樂流下了真摯的淚水,也再次跟大家深情宣告「我真的回來了!」小樂吳思賢睽違九年將發行新專輯。(圖/華納音樂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87856/sm-aa59798ea363aa1a2333faf667c3c972.jpg)
住日醫生娘豪送近2億起家厝 嚴藝文感嘆:這麼酷才能住五島
楊貴媚、鍾欣凌與嚴藝文主持《老少女奇遇記2》,昨(5日)播出第7集,3位姐姐跟鮮肉宋偉恩受賢太先生所託擔任五島特派記者,訪問另外三位在五島的台灣人,一探究竟他們選擇居住在五島的契機。第一站找到25歲的英文老師子涵,她分享選擇定居在五島的原因,「因為當時坐小飛機來五島要降落時,被黃昏灑下來籠罩整個建築物的美景所吸引而愛上這裡」,嚴藝文也能理解這種感受,子涵也分享在五島待了三年在此遇到很多幫助過她的人:「五島是我住過人與人連結『最親密』的地方。」四位五島特派記者跟著子涵找到了第二位在五島的台馬混血帥哥Will,身為單車導遊的Will帶領眾人騎著單車找尋他的秘密基地,鍾欣凌和嚴藝文也擔起這段的主持棒,讓突然重感冒的楊貴媚先回到民宿休息。楊貴媚回憶當時重感冒超嚴重「吃了一顆感冒藥後直接昏睡,完全沒有力氣。」嚴藝文也嚇到:「楊貴媚當時吃東西臉色都呈現慘白狀態了」,鍾欣凌表示楊貴媚是相當敬業的,若不是真的體力不支,不會輕易告假,但也因此錯失與Will在洞穴秘境單車約會和看到美景的機會,讓楊貴媚相當扼腕。兩位姐姐、宋偉恩以及子涵跟隨著Will來到沿海洞穴秘境,Will自備柴火,現場手沖咖啡跟烤地瓜麻糬給大家吃,還在洞穴看到 一天只有一班飛往五島航線的飛機,鍾欣凌有感而發:「這是把你們留在這裡的那班飛機。」Will分享喜歡上這個秘境洞穴的原因:「我來到這個洞穴是為了能夠有像現在這樣的對話,因為我喜歡使用社群軟體,但是我使用的有點太多了,希望有更多人與人的連結。就是輕鬆的對話,沒有新聞,只有你今天做了什麼事。」Will(左起)、子涵帶「老少女」團隊到洞穴秘境。(圖/桂田文化藝術基金會、桂田文創提供)五島特派記者們也探訪第三位在五島台灣人,是一位醫生娘——利井奶奶,和Lois同為嫁到日本當媳婦的利井奶奶,分享當初為愛走天涯來到五島的原因:「因為我爸爸是長崎醫科大學的,我先生也是,透過介紹在台灣認識,通信件半年之後我就來日本結婚了。」鍾欣凌也很好奇問:「爸爸當初怎麼會來日本?因為那時候可以來日本讀書很不容易。」也成功讓利井奶奶直白地說出實情:「因為家裡有錢啊!」利井奶奶將戴在手上的珍珠戒指和從口袋裡掏出的珍珠戒指,非常豪氣地分送給現場的所有工作人員,見者有份,鍾欣凌嚇到:「你這種見面禮,我就不會質疑為什麼你會送Lois他們一棟房子了。」利井奶奶表示給Lois作為現在民宿的房子,是當時花了近二億日圓的起家厝,Lois很感謝利井奶奶:「那是你的起家厝,現在變成我們的起家厝。」楊貴媚驚訝問道:「把起家厝送出去不會捨不得嗎?」利井奶奶一臉幸福:「不會啦,施比受更有福。」讓嚴藝文不禁讚嘆:「可能要這麼酷的人,才會住在五島吧!」利井奶奶(中)認為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很樂於分享。(圖/桂田文化藝術基金會、桂田文創提供)在五島最後跟大家聚在一起的晚餐中,身為五島觀光課的副課長磯沖先生,不但擔任這幾天的專屬司機,對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磯沖先生很感謝地說:「你們讓我覺得很溫暖,也感覺你們很重視五島,希望能夠藉由這次的機會讓五島和台灣建立更良好的關係,我也會去台灣,在更認識台灣的同時也想傳達五島的魅力。」宋偉恩也非常佩服磯沖先生:「我覺得他愛五島的心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賢太先生也很感性哽咽說出:「和你們相遇,這是我生命中的寶物。」現場溫暖的氛圍讓所有人都紅了眼框,Lois也淚眼汪汪地說:「五島時光跟五島一直都會在,我們這些人都會用溫暖的心接待大家。」利井奶奶還很可愛的下了結論:「你今天遇到這個老公真的很幸福。」讓現場眾人破涕為笑。隔天在機場,所有在五島遇到的大家都來到現場送別,連Lois中文課學生的橋本奶奶都特地來到現場,橋本奶奶在姐姐們準備離開時壓線抵達,特別帶了熱熱的早餐要讓大家回去帶著吃,楊貴媚接過食物之後非常感動:「我摸到她手的時候是冰的,但接到她東西的時候是熱的,表示她剛剛還在做這個東西,她想熱熱的給我們在船上吃。」說好不哭的嚴藝文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又眼淚潰堤了,哭得像小孩一樣,還被宋偉恩虧說:「不是說不要哭嗎?」嚴藝文邊哭邊說:「那個奶奶出現我真的沒有辦法,那個心意簡直是核彈等級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78327/sm-5b3f7f0538f9f9fffb5930f796de9b0f.jpg)
俄羅斯隊烏克蘭使用極音速彈道飛彈 敲響英國政府警鐘
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極音速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Oreshnik),俄羅斯總統普丁甚至誇口表示「無人能攔截」。此舉引發英國政府的高度警覺。極音速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時速約1.3萬公里,速度不僅超過5馬赫,還具備不可預測的機動能力,能通過Z字形的方式飛行、多點打擊來規避傳統防禦系統,代表著攻擊性軍事技術的重大飛躍,足以讓負責保衛領空的人徹夜不眠。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普京的這次行動,對整個英國政府部門(白廳)應該是一個警鐘。這些高超音速導彈不僅對烏克蘭構成威脅,伊朗也曾在今年用於攻擊以色列。但截至目前為止,英國政府對於大規模無人機和導彈的威脅,包括洲際彈道導彈(ICBM),仍未有充分的防禦措施。與美國首都華盛頓擁有911襲擊後的一整套防禦系統相比,《每日郵報》認為,英國在防禦上幾乎如同坐以待斃。英國之所以防禦降低,主要是在冷戰結束後,歷屆政府逐步降低了防禦警戒,認為針對城市及軍事設施的遠程導彈打擊已成過去。但實際上,俄羅斯的極音速導彈卻明顯暴露英國防禦方面的漏洞,突顯出建立如以色列「鐵穹系統」那樣的防禦網絡來保護國土的重要性。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俄羅斯這次發射榛果樹使用的事無炸藥的惰性彈頭,但卻能以動能造成重大損害。與此同時,也有報導指稱,榛果樹並非是用於一般攻擊,而是專為核彈而設計的。《每日郵報》認為,英國必須強化防空基礎設施,以應對越來越多的威脅。目前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配備世界級的海毒蛇(Sea Viper)防空系統,皇家空軍擁有AMRAAM導彈,陸軍則擁有天空劍(Sky Sabre)系統,這些都為英國的防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天空劍系統主要部署在波蘭,雖說是個非常有效率的系統,但初始設計僅用於「點」防禦,無法應對多枚高超音速導彈對整個城市的襲擊。而目前英國僅有6套天空劍系統在運行,數量遠遠不足以應對這些威脅。《每日郵報》認為,不論是面對擁有先進導彈的國家,還是面對使用無人機群的非國家行為者,英國的防禦系統都需要大幅擴展。並應加大投資本土安全,與北約盟友深化合作,開發具備更強太空感知能力的互操作系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76871/sm-bfe12c9354a82f85b4d459ca0e2230b0.jpg)
拜習會上談核武 中美一致認為「須交由人類掌控而非AI」
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於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進行場邊對談,就核武使用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軍事應用,罕見地達成共識。白宮聲明,中美領導人一致認為,核武使用的決策權應由人類掌握,而非交由人工智慧系統決定。在拜習會後,白宮發布聲明表示,「2位領導人確認需維持人類對核武使用決策的控制」,同時,雙方也認同在軍事領域須謹慎發展AI技術的應用,重視其潛在風險,並以負責態度推動相關技術發展。中方的官方紀錄亦支持上述立場,但未透露是否已展開談判等進一步行動。中方重申與美國增加對話與合作的願望,以及避免「新冷戰」必要性,同時警告「遏制中國是不明智且注定會失敗的行為」。習近平表示,兩國應為動盪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拜登則說,面對面談話有助防止誤判,並確保兩國間的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拜登政府數月來多次試圖促使北京重啟核武談判。儘管去年11月雙方曾短暫恢復相關對話,但隨後停滯。美媒對今年利馬會談成果多為好評,政治新聞網《Politico》指出,美方在會前企圖降低外界期待,但會談成果卻「出乎意料地有成效」。路透評論稱,中美在核武與AI領域邁出史無前例的一步。美國國防部2023年估計,中國正快速擴充核武儲備,核彈頭數量可能於2030年前倍增至1000枚以上,並進一步提升武器的戰備狀態。然而,北京仍維持「不率先使用核武」政策,並呼籲國際社會採取相同立場。在人工智慧領域,美中自去年起先後進行多輪對話,包括5月於日內瓦舉行首次政府間AI會談。雙方針對AI風險與安全問題交換意見,然而該次談話並未觸及AI在核武決策中的應用,兩國立場亦存有顯著分歧。美方對中方AI技術的濫用表達憂慮,中方則對美方在AI領域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表明嚴正立場。中國外交部當時強調,支持加強AI的全球管制,且樂意與包含美國在內的國際各方協調制定國際性框架。美國則主張建立可信賴的人工智慧系統,防止技術濫用,並於10月底發布國安備忘錄推動全球治理,並保障美國AI技術的領先地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75076/sm-c9d550e938023334995954bce1fc38ce.jpg)
莊園婚禮驚見「蒼蠅群飛亂舞」…新人被迫一桌桌道歉 賓客氣炸:小孩吃到住院
婚姻大事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要是意外搞砸恐會留下終身遺憾,一名網友控訴,近日姐姐在新竹縣某莊園舉辦戶外婚宴,怎料現場竟遭大量蒼蠅入侵,導致賓客「邊吃邊趕蒼蠅」,甚至還有孩童吃完喜酒後身體不適,入院住了5天。對此,業者也回應了。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曬出多張驚悚照片,發文表示姐姐近日在新竹縣某莊園辦婚宴,怎料buffet區、餐桌上竟被蒼蠅大軍攻占,現場成千上萬隻蒼蠅四處紛飛,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引起衛生憂慮。新竹縣某莊園婚宴會場遭大量蒼蠅入侵,導致賓客「邊吃邊趕蒼蠅」。(圖/擷取自Facebook/爆料公社)原PO氣憤透露,莊園業者當下不但沒採取任何積極行動,也沒有出面道歉,害得新人夫婦要一桌桌鞠躬道歉,更嚴重的是,還有賓客疑似吃到受汙染的食物出現不適,「姐夫的姊姊小孩吃喜宴吃到送醫院 住了四五天還沒出院…醫生懷疑是沙門氏菌。」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好噁心喔」、「這數量太誇張啦!」、「這個蒼蠅數量好值得當場翻桌欸」、「這也太雷了吧⋯⋯核彈等級」、「太衰了,遇到這種店」、「這太狂了,我沒有勇氣吃」、「這太扯了吧⋯這環境別說用餐了,連坐在那裡我都覺得渾身不舒服」、「很不負責任的商家,不事先告知,提出備案、解決方案,放任這種狀況不管,破壞新人一生一次的婚禮,真的很過分!」對此,涉事莊園業者也發聲致歉了,「真的十分抱歉造成新人以及賓客困擾,莊園是第一次遇到大量蒼蠅我們自己也相當驚嚇並在活動中不斷調度人員來撲滅驅趕蒼蠅,後續立即去了解原因,疑似鄰居雞舍管理不當以及颱風下雨過後造成附近滋生害蟲,新人以及莊園都是受害者,目前莊園已有做噴藥消毒撲滅害蟲,莊園已與附近養殖業者以及環保署反應,請附近養殖業者消毒並維護好周圍的環境,不再發生此次情況。之後也會持續加強消毒的動作,讓新人與賓客不再被蒼蠅害蟲影響,造成不便深感抱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67012/sm-4d55c43417a108e161e52dc65763e169.jpg)
台海中美必有一戰? 美專家示警:解放軍準備好了「美軍卻還沒」
賴清德日前聲稱,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透過「備戰」才能達到避戰與和平。然而,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近日卻示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備戰目標」不單純只是為了武統台灣,而是為了威懾美國介入台海衝突,而且還會確保如果威懾失敗,中國也將在大國的常規武器戰爭中取得勝利。他認為華府的政策制訂者還未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前蘭德公司國際安全與防務政策中心主任、現任華府智庫CSIS高級副總裁瓊斯(Seth G. Jones),10月2日在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以「中國已做好戰爭準備,但由於國防工業基礎搖搖欲墜,美國還沒跟上」(China Is Ready for War. And Thanks to a Crumbling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America Is Not)為題,撰文指出,美國兩黨越來越一致認為華盛頓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遏制中國,華府的大部分政策辯論都集中在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影響力。如今有鑑於中國的經濟問題,部分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希望北京將被迫壓低國防開支。其他人甚至說中國軍隊被高估了,並認為它還不足以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但瓊斯認為,這些評估未能認知到中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成長速度,儘管該國目前面臨經濟挑戰,但其國防開支仍在飆升,國防工業處於戰時狀態。「事實上,中國正在迅速開發和生產旨在威懾美國介入台海衝突的武器系統,而且還會確保如果威懾失敗,中國也將在大國戰爭中取得勝利。因為中國大規模生產武器的能力已趕上了美國,甚至在某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他舉例:中國已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產能約為美國的230倍;2021年至2024年初,中國國防工業基地生產了400多架現代戰鬥機和20艘大型軍艦;國家核彈頭庫存量增加了1倍;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庫存量增加了1倍以上,還開發了新型隱形轟炸機;中國的衛星發射數量增加了50%;採購武器系統的速度是美國的5到6倍。這也導致今年5月才剛卸任的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hristopher Aquilino)將中國的軍事崛起,描述為「二戰以來最廣泛、最迅速的擴張。」瓊斯分析,推動這種生產力的,是負責開發和建造國家武器系統的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如今,全球國防和非國防收入合計前10名的公司中有4家是中國公司,而且其中最大的2家竟然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他指出,與10年前相比,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沒有1家中國公司能夠躋身世界防務百大企業之列。光從國防收入來看,中國目前就有5家企業進入全球前12名,這個數字在10年前是0。瓊斯認為,中國國防企業現在的規模和生產能力,已可媲美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諾格和通用動力等美國軍工巨頭。他也示警,中國的國防建設對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構成嚴重威脅,包括澳洲、日本、菲律賓、韓國和台灣。因為中國擁有數千枚飛彈,其中一些甚至可以打擊美國本土,另一部分則可以攻擊美國海外基地,這些基地擁有美國飛機、跑道、船隻、燃料庫、彈藥儲存地點、港口、指揮控制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威脅著在南海、東海及其他海域活動的美國水面艦艇。因此,面對中國這一系列的軍事能力,現任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三世(Frank Kendall III)也直言不諱地坦承:「中國正在為戰爭做準備,特別是為與美國的戰爭做準備。」然而,瓊斯卻質疑,在經歷如此清晰的戰略威脅評估後,令人困惑的是美國卻沒有調動自己的國防工業基礎來跟上步伐,儘管中國現今已晉升為一個重量級的軍事大國,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卻未能跟上。美國的國防生產已經萎縮,且缺乏能力及靈活度;美國勞動力市場也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來滿足國防生產的需求,這不僅使美軍無法威懾中國犯台,還讓美國無法在印太地區或2條戰線上打贏一場持久戰。他認為,華盛頓必須解決關鍵瓶頸,而且如果想跟上中國擴軍的步伐,就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簡而言之,如果美國想要效法二戰時期,組建新的民主軍火庫,就需要在軍事準備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65303/sm-74bbee942b14cb9756c3786efbae8c4c.jpg)
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64575/sm-c165300a8308a94a068aa0f52bf76095.jpg)
核彈級新星獲封「小Jennie」 苡昕吐心聲:會有些壓力
JKF的9月號封面迎來核彈級新星「苡昕」,配合中秋節慶,她特別扮成性感月兔與超辣嫦娥,辣秀34H好身材,南半球更險些失守。因「招牌貓系電眼」與韓團BLACKPINK的成員Jennie神似,被網友封為「小Jennie」,首次成為JKF封面女星,苡昕興奮表示:「能成為封面人物有點緊張但也很期待跟開心!好好地減肥、運動了!努力讓皮膚保持最好的狀態,連平常不愛擦的乳液也認真地擦了兩個禮拜!」因為本身很喜歡拍照,苡昕在同行學姐的介紹下進入模特兒界,更成為JKF女郎中的人氣新星,一步一腳印靠著作品漸漸累積出聲量。提到被外界封為「小Jennie」的心情, 苡昕笑說:「超級開心也很榮幸!因為我也很喜歡Jennie!當然,得到這麼大的稱讚還是會有些壓力,不過到現在好像也沒有因為這件事而被攻擊,就比較放寬心了!」網友認為苡昕神似BLACKPINK的成員Jennie。(圖/JKF提供)雖然外表看似高冷難親近,但苡昕卻是身邊朋友公認的「傻蛋」,只有熟悉的人才能看到她變成女神經的逗趣模樣,身為「超級I人」的她,卻拍了許多讓人看了臉紅心跳的大尺度作品,親友得知後的第一個反應則是:「妳的工作跟妳本人個性也差太多了吧!」單身的苡昕大方開出另一半條件「要善良、有禮貌、不欺騙、負責任」,此外,她也透露比起十指緊扣,更喜歡深情相擁,「我超級喜歡抱抱!不管是跟家人、朋友還是另一半,我覺得一個深情的擁抱總是能代替千言萬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58786/sm-b6a153254784aa00b1fc81518d39dddd.jpg)
中信金搶親1/台新吳東亮「新新併」10/9有答案!辜仲諒要擋「打委託書大戰」
整個八月,台股及金融界屏息靜待FED主席鮑爾是否宣布九月降息之際,新光金搶親案意外爆開核彈級之戰,戰事從吳東進、吳東亮兄弟之爭,擴大到中信金辜仲諒半路攔胡搶親,究竟花落誰家,「台新新光」(新新併)或「中信新光」?10月9日新光金股東臨時會將有結果。CTWANT記者訪查,「委託書大戰」將成關鍵一役。CTWANT調查,市場公開徵求委託書的三大通路全通、長龍及聯洲現為新新併團隊所掌握,而中信金旗下的中信證券實力也頗強之外,元大證券可能也會加入戰局助陣。「對中信金來說,他們現在首要即是讓新光金股臨會出席率不過半、流會,或是讓股東對台新併新光之案投反對票大於贊成票;一旦股臨會通過此案,還要看主管機關金管會、公平會是否會核准。」一名金融界高層分析說,不過,雙方公開徵求委託書陣容強大,「是一場比速度之賽!」這場雙金搶一金大戲,不但是台灣金融史上首見,而且為「合意併購」及「非合意公開收購」(敵意併購)兩戰術併行之首例,還有可能落得「重婚」成了金管會棘手大事,美嬌娘則是老牌家族新光集團的新光金。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過世後,四個兒子吳東進、吳東賢、吳東亮、吳東昇各自努力家族事業或創業,長子吳東進承接新光人壽、新光銀行創辦新光金控;次子吳東賢掌管新光紡織;三子吳東亮創辦台新銀及台新金;四子吳東昇則承接新光合成纖維、大台北瓦斯等。二十多年前,政府開啟第一波金融合併,新光金、台新金2002年首度談合併案,但遲遲無下文,期間,新光金大股東、已逝洪文棟曾邀請吳東亮併兩家金控合併案,吳東亮卡在大哥吳東進掌控制權,而未跨步。時隔18年,2020年間,台新金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處分彰化銀行股權、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遭金管會裁罰停職、辭去金控董事……,重啟「新新併」之案,仍無進展。直到2023年6月,新光金以洪士琪(洪文棟之子)、結盟吳東亮為主的「改革派大股東」與吳東進派展開經營權之爭,經過一場激烈的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雙方陣營各取得董事會10席次、3席次,才又開啟與台新金談合併的機會。台新金、中信金「搶親」迎娶新光金,將開打一場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示意圖/CTWANT資料)吳東進雖未能掌控新光金經營權,與四弟吳東昇各擁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等的實質控制權,而這二家公司則為新光金控第一大、第二大股東,據此,當新光金與台新金重談併購之際,身為新光金創辦人、大股東的吳東進也沒束手以待。今年5月初,金融市場先是傳出吳東進邀請多家金控「試親」,包括國泰蔡家、富邦蔡家及中信辜家等,談新光金嫁娶案,市場傳出蔡家婉拒,不願蹚混水,中信金則興致高,有股東喊出「能當第一大金控,何必當第四大」。這場搶親大戲,8月19日終於浮上檯面,台新金及新光金兩家金控總座聯袂拜會金管會銀行局,說明合併案內容,隔天20日,中信金立馬召開董事會,決議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台新金及新光金加速開董事會,22日通過「合意」併購案後,當晚9點30分緊急召開說明會,台新金董座吳東亮與新光金董座魏寶生簽約交換宣布換股比例,並將於10月9日召開股臨會投票決議通過此案。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於8月22日晚間,與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共同出席合併案換約記者會。(圖/黃威彬攝)「新新金」合併案看似成定局,中信金並未放棄搶親,23日由總座高麗雪公布,將以每股約14.55元,公開收購取得新光金10%~51%股權,表達「勢在必得」決心。依公開資料,新光金股權結構在「個人持股」(大股東個人、小股東散戶等)占比共53.55%,其他法人持股占比30.31%,外國機構及外國人(外資)持股占比16.12%,政府與金融機構各占比為0.01%,扣除新光金大股東吳家個人持股,中信金公開收購對象即是鎖定小股東、外資的支持。新光金前十大股東分別是新光醫院(代表人:吳東進)持股占比為3.61%、新光三越百貨(代表人:吳東昇)占比3.52%、新勝(代表人:彭雪芬)占比3.01%,台灣新光實業(代表人:彭雪芬)占比1.53%,裕鐵企業(代表人:林高煌)占比1.27%,新光合成纖維(代表人:吳東昇)占比1.09%,家邦投資(代表人:吳邦聲)占比0.82%,新光人壽保險員工退休基金管理委員占比0.80%。由吳東進、吳東昇掌控的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新纖、新光保全等的占比股權約有15%,加上第五大股東裕鐵公司加上董事長林高煌個人持股占比4%也公開聲明表示支持中信金,「看樣子,吳東進這邊約有20%支持中信金的話,中信正式開啟公開收購約取得30多%,即可過51%。」一名熟稔併購案專家說,「9月11日停過之日起,確定哪些股東是具有投票權,有了股東名冊,大戰即正式開打。」新新併團隊去年六月打過勝仗,能否複製去年的戰果,三家金控上千萬的客戶及小股東一起拭目以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58285/sm-393fba39e0648cf5ebf6933bbb1317ca.jpg)
攔截詐團金流1/早餐店帳戶一年進出7千萬 鷹眼揪出「詐騙人頭戶」險成共犯吃牢飯
「今年看到某個帳戶在一年內往來將近7千萬元,有些異常。」富邦金控金融安全部副總經理蔡佩玲14日在鷹眼識詐聯盟成果發表會後提到,她話鋒一轉地說,「先是透過AI巡查攔阻,銀行行員再去關懷異常帳戶持有者,對方說是早餐店做批發有大筆帳務進出,我們仍花了一些時間了解,對方才肯放棄沒有再有金額匯入轉出。」這即是很常見的詐騙集團「人頭帳戶」案例之一,一旦這位帳戶持有者把錢轉出去,即涉及詐騙「幫助」共犯。「被鷹眼識破提交給警方偵查後,民眾可能涉嫌違法吃上7年有期徒刑牢獄官司,還要被罰款500萬元,天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勿以為『借帳戶』收到幾萬元的紅包賺個便宜財,反而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刑事局偵查隊第七大隊長黃國師語重心長地說。蔡佩玲及黃國師口中的「鷹眼識詐聯盟」,其關鍵核心「鷹眼防詐預測模型」,係指富邦金2021年底建置的AI偵測專利技術,並導入到台北富邦銀行,走到打詐第一線成為「鷹眼AI同事」。刑事局偵查隊第七大隊長黃國師表示,投資虛擬貨幣的案件愈來愈多。(圖/黃鵬杰攝)2023年10月進一步擴展為聯盟,從銀行代號004開始的台銀、土銀、上海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兆豐銀、全國農業金庫、王道銀……到826樂天網銀等共35家金融機構加入,聯手警政署、數位發展部等公私部門,24小時與詐騙集團糾纏奮戰。這張台灣防詐防護網上路十個月,8月14日公布打詐成果,今年1至6月攔阻3.6億元成績,包括佯稱是早餐店的這個帳戶,即可能是詐騙集團花錢買的人頭帳戶,「金額雖然沒有很多,但跟臨櫃關懷攔阻不一樣,臨櫃攔阻的金額是被害人,他的錢還沒有匯出去;鷹眼是在被害人錢匯出去了,甚至還沒有報警,我們就先去攔截找回錢。」蔡佩玲說。「鷹眼現在可以很快地就巡查到異常帳戶!」富邦金控金融安全部主管副總經理蔡佩玲,她是鷹眼防詐專案發起人、前洗錢防制辦公室檢察官出身,當CTWANT記者問說最快是1分鐘內?蔡佩玲抿嘴微笑篤定地說「很快!」保留一些機密,免得被犯罪集團探光敵情。為何蔡佩玲特別強調「快」,「金融業現在面對詐騙,需在思維與作法上根本性改變,就是要『提前預警時間』,還要『提升預警準確度』,才能跟詐騙集團競速。」銀行行員對於民眾臨櫃提出異常高額款項時,給予關懷詢問,發現像是「愛情詐騙」之類的案件也相當多。(示意圖/報系資料)「鷹眼識詐聯盟」現在做出了3快?第一快是聯盟銀行導入AI,運用科技防詐比例,從以往的0%到現在的六成,預計2024年底要達到100%;今年10月起,包括陽信銀行、凱基銀行、台中銀行、彰化銀行、第一銀行、遠東銀行與土地銀行等銀行,將透過參數(維護各銀行帳戶個資隱私)導入鷹眼防詐預測模型,逐漸擴展到全島35家聯盟銀行時,即可每半小時就能完成一次可疑帳戶資料自動交換。第二快即是「預警時間」從以前要等民眾報警後才去看金流帳戶,是落後延遲的,到現在可以平均提前兩周,最快還可以三個月前就示警。第三快則是「攔阻時間」。「銀行行員在臨櫃攔阻金額的占比是三成,六成多的詐騙金額都是在線上網路上進行的,」「以往是靠人力比對異常、警示帳戶金流來提出預警的準確度,現在也已從0%提高到50%,上半年攔阻了1.8萬件、3.6億元。」蔡佩玲說,「鷹眼AI巡查異常帳戶的爆發力,屆時將會匯集成一股核彈級威力,希望能夠讓詐騙集團的金流,無所遁形。」一名出席「鷹眼識詐聯盟」成果發表會的銀行主管期待著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57563/sm-8b77b45ee9014cba41997865bd3db78d.jpg)
無人機國家隊1/美國20多人採購團9月來台 不找護國神山看上「民主小機器」
「我跟總統(賴清德)見面的時候,他都會問我『無人機做到什麼程度了』。」經濟部長郭智輝在8月11日到嘉義的「亞洲無人機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時透露,9月將有一支美國參訪團抵台,能藉由美國協助,把這個市場做大,讓「亞洲民主無人機供應鏈中心」從嘉義推向世界。嘉義縣府員工告訴CTWANT記者,跟過去由州政府出面來拜訪不同,這次是由美國在臺協會(AIT)組織帶領、大約20多家的美國業者團,層級更高、規模更大,目的地不是「護國神山」台積電,而是來嘉義的無人機研發重鎮、也就是亞創中心。經濟部官員也向CTWANT記者透露,對方想找台灣廠商為美國業者代工、買零件,我方希望能趁此共同設立公司做研發、製造與販售。無人機為何要加「民主」二字?原來是因為美國後院失火了!一位業者告訴記者,《華爾街日報》在4月時報導,被視為「無人機真實戰鬥舞台」的俄烏戰爭中,美國多數新創公司的小型無人機未發揮作用,烏克蘭政府官員大吐苦水,表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價格昂貴、容易故障且難以修復」,還無法克服俄羅斯的干擾和 GPS遮蔽技術(電戰)。向烏克蘭戰爭提供數百台無人機產品的美國矽谷公司Skydio執行長Adam Bry坦言,在烏克蘭戰事,美國無人機效果不如其他系統,「在前線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平台」。另一位美國無人機公司高層也表示,他們沒有預料到烏俄戰爭會發生電子戰,導致烏軍雖知道與俄國交好的中國,產品恐有安全漏洞,但還是不得不轉而購買大疆的產品。2006年創立於中國深圳的大疆創新科技(DJI),從直昇機飛行控制系統起家,2009年開始做多軸飛行器,逐年量產各式精美的飛行產品,用在物流、巡檢、救難,甚至是軍事攻擊上,刷新了產業認知,也成功攻占美國市場,大疆在美國商業、地方政府和業餘愛好者無人機市場約占70至90%的市占率,連美國特勤局都在2022年購買了20多架大疆無人機。今年有許多美國州議會領袖組成的訪問團來嘉義交流。(圖/翻攝自翁章梁臉書)然而,8月間《華爾街日報》批露,為了國家安全,除課徵高額關稅,美國打算進一步禁止大疆的商品在美國政府機構使用,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Elise Stefanik說,「美國必須結束對共產主義中國的依賴,建立美國自己的無人機產業基礎。」但此事引來山地救援隊、警察局到農戶大聲抗議,認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性能差,反對將大疆無人機趕出美國市場。「俄烏戰爭每個月要消耗一萬台無人機,因為『去、就不回來了』,所以要便宜、還要能夠軍用,全世界目前都把無人機當作國防重要配備,往小型發展。」嘉義縣長翁章梁在8月的一場城市論壇上提到。台灣無人機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美國的便宜無人機,大多是找東歐廠商代工,「美國自己生產不出來,他們只會做貴的,找上台灣,其實也是成本考量,不過若能趁此擴大產量,也是好事一件。」目前國家級的中科院主打中大型、偵打一體無人機,而由民間廠商開發生產小型軍規商用無人機。嘉義縣府員工告訴CTWANT記者,2022年於太保成立亞洲無人機 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至今已有 46 家廠商進駐,串接無人機上中下游供應鏈,推動無人機關鍵零組件自製,接下來將配合中科院打造「民雄航太園區」,並在義竹規劃中大型無人機飛行場,並提供製造基地,透過這三大場域,做出無人機區域創新科技聚落,「其實已有20個國家的團隊來這交流,顯示我們的技術真的還不錯。」美國國防與航太訪問團4月曾來台密訪產業鏈,業者透露,台美雙方尋求相關產業合作,其中又以航太與無人機開發的供應鏈平台最為熱絡,所以嘉義的亞創中心近來頻繁接待美國來的客人;德州眾議員柯喬尼7月時也在嘉義亞創中心參訪,他表示,希望在無人機、太空科技、AI、網路安全等方面與台灣合作,為此,德州還在台灣成立一個新的辦事處。 大疆無人機性能強,可在嚴峻的高山環境使用,美國地方政府對他又愛又恨。(圖/新華社)軍方官員透露,台灣對無人機「去紅色供應鏈化」的成績,可說是全球第一,國防部新成立DIU(先進國防科技小組)的功能之一,就是設法將國內業者打入美國的軍火供應鏈,認為台灣廠商在美國軍用化學品與無人機的代工業務上有優勢。「如果我們沒有自主研發力量,美國只會賣次等貨給我們!」負責國防科技及武器研發的中科院相關人士無奈地向CTWANT記者透露,美國對台軍武態度一直是這樣,他們會研究台灣掌握多少能力,再選擇低一階程度的武器賣給我們。這位人士還說,當年如果我們沒有研發出經國號,就拿不到F-16的訂單,而後續我們一直無法買到更新更好,像是F-35戰機,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持續在這方面投入,甚至解散研發團隊,導致最後這批能造核彈、戰機的人才外流到韓國,助長韓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這簡直是場悲劇!」。他說,烏克蘭每月得消耗約1萬架無人機,「台灣擅長做CP值高的、這在戰場上不是缺點,而是要持續投入!找到真正能做事的人!」他恨鐵不成鋼地大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53365/sm-893126bec76224bacbbc137e998da94b.jpg)
《塑膠花》 吳慷仁被逼到絕境 李沐曝黑暗面:厭惡自己
《塑膠花》上週迎來大結局,直播點飆五倍。「金勤」吳慷仁與「娜娜」李沐這對亡命鴛鴦走向終點的難分難捨,揪心場面虐爆觀眾,眼淚無預警失守。吳慷仁分享,犯罪事件中,時看會看到男性犯罪分子旁都有一位女性陪伴,他很想知道是什麼讓身旁伴侶不離不棄,「是愛?還是其實他們對她們很好?或是覺得有機會等到犯罪人改過?再或者真的像塑膠花的故事一樣,做完最後一票,我們遠走高飛,再也與世無爭。」吳慷仁內心也寄望兩人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現實把他們逼到絕境。李沐也坦言拍攝《塑膠花》那段時間,可以用黑暗的開端形容,「成為娜娜的過程裡我開始極端地厭惡自己,我討厭我的聲音、我的臉、我的思想,我和她一樣渴望摧毀現狀」,直到後來才慢慢從中走出來。葉全真跟李沐的母女情更是引爆核彈等級的催淚效果,日前釋出葉全真透過新聞直播向娜娜含淚喊話的片段,她撕心裂肺說出:「其實我不知道怎麼做一個媽媽,但是我很感謝,妳是我的女兒,妳能不能回來教教媽媽,怎麼成為妳心中那個媽媽?」一個絕望母親的真摯告白,慢慢進入娜娜封鎖已久的心房,母女橋上殺青戲更是動容,葉全真也在臉書曝光她與李沐在拍攝期間唯一一張合照,自嘲是「熬夜暴哭後的兩枚鹹蛋超人」。葉全真曬出與李沐在拍攝期間唯一的合照。(圖/抓馬文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50466/sm-4c0837f0c9a827e00f6cc8ff22482ab1.jpg)
台南工廠驚傳猛烈火警!瞬間炸出巨大火球「蕈狀雲遮天」震撼畫面曝
台南市山上區明和里一間塑膠樹脂工廠,今(18日)上午驚傳恐怖火警,台南市消防局獲報後,立刻出動32車、65人趕抵火場灌救,所幸尚未傳出傷亡憾事,現場炸出巨大火球的震撼畫面也被曝光。據了解,該間塑膠工廠今天上午8時許發生猛烈大火,現場還傳出陣陣爆炸聲,消防人員趕抵後立即佈署水線救援,不過由於廠房內存放甲醇、甲苯等化學原料,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目前仍在全力灌救中,慶幸的是並無人員受困火場。爆炸瞬間也形成一個巨大的「蕈狀雲」,畫面猶如火山噴發般駭人。(圖/擷取自Facebook/爆料公社二社)從影片中可見,猛烈火球不斷炸出,伴隨大量滾滾黑煙直竄天際,爆炸瞬間也形成一個巨大的「蕈狀雲」,畫面猶如火山噴發般駭人,建築碎片四處噴散,現場滿目瘡痍,至於詳細事發原因及確切起火點,仍待火調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畫面瘋傳臉書各大社團,網友看到此景紛紛驚呼,「這個火燒的太嚇人了」、「那個煙也太黑,黑到好可怕」、「我還以為火山爆發了」、「還以為民主聖地被核彈攻擊了」、「戶外教學路過有看到以為是龍捲風,原來是爆炸!」、「夭壽~這大熱天的,消防人員真的會熱死,希望大家都平安」、「根本電影特效,希望一切平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50408/sm-9ced9361b6fd02d53f49e386a3a6a97f.jpg)
抗議對台軍售!北京宣布暫停就「軍控和核擴散問題」與華府談判
北京17日宣布暫停就「軍控和核子擴散問題」與華府進行談判,以抗議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回應:「我們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戰略穩定,並增加了軍備競賽的風險。」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的報導,中新社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詢問:「2023年11月,中美曾在華盛頓舉行了軍控與防擴散諮詢。一段時期以來,個別美國高級官員在不同場合指責中國拒絕和美方舉行新一輪磋商,也未對美方有關提議作出實質回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林劍回應:「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無視中方堅決反對和反覆交涉,持續對台軍售,採取一系列嚴重損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壞雙方互信的消極舉動,嚴重破壞雙方繼續進行軍控磋商的政治氣氛。為此,中方決定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造成此局面的責任完全在美方。」林劍也補充:「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基礎上,與美就國際軍控議題保持溝通,但美方必須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為雙方對話交流創造必要條件。」另據《衛報》的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指責中國「效仿俄羅斯」,以雙邊關係中的其他衝突為由,暫停「軍控談判」,「我們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戰略穩定,並增加了軍備競賽的風險。不幸的是,透過暫停這些磋商,中國不再選擇管控戰略風險,並防止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但我們美國還是會繼續針對與中國的協商保持開放態度,以制定並實施具體的風險降低措施。」報導補充,中國目前估計擁有500枚核彈頭,但美國國防部預計北京將在2030年生產超過1000枚核彈頭。根據中國外交部的說法,中美2國在去年11月舉行了5年來首次的軍備管控會談,當中討論了《核不擴散條約》等核安全問題,以及《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遵守情況,此外雙方還針對太空安全和常規軍備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43983/sm-a820501d4aa35c25c00924ce85af6a0d.jpg)
海峽中線驚見共軍潛艦 顧立雄證實稱已掌握
國防部長顧立雄18日表示,網路傳說當日清晨澎湖外海近海峽中線處,有一艘疑為解放軍潛艇上浮湧出海面,並往大陸方向前進,儘管國防部不會對外透露詳情,但已經藉由監偵手段即時掌握。澎湖小管即將進入產季,而18日清晨有澎湖漁船出海捕撈,靠近台灣海峽中線時,驚見一艘潛艦上浮湧出海面,其後還由另一艘軍艦護送,並往對岸方向前進。照片外流後,有軍事迷比對研判,這艘潛艦極可能是陸方最新的096(09VI)型「唐級」核潛艦,各界關注。在場漁民說,這艘潛艦上浮位置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大約落在海峽中線,由於當時天才濛濛亮,根本看不清楚型號,加上其後沒多久就有另一艘軍艦趕來支援,並護送那艘潛艦往大陸方向飆速駛離,其間潛艦都未再下潛。軍事專家則分析,若漁民所拍到潛艦,真的是大陸最新型的「晉級」09VI型核潛艦,那麼至少可攜帶14枚彈道飛彈,此型潛艇相較前型潛艦,加入俄羅斯基洛級潛艦技術,已大幅改善匿蹤能力,甚至可能具備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搭載人造衛星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是目前陸方聲稱性能最強的核潛艦,甚至具發射核彈頭的能力,威力不容小覷。對此,顧立雄強調,國防部已經藉由情治監偵手段有所掌握,詳情情況不便對外透露,外界關注是否具體掌握軍艦型號、裝載設備甚至出航原因?顧立雄則重申,詳情請容國防部暫時保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39696/sm-600261c96df783c03399bb052b1d121a.jpg)
國際原子能總署:伊朗「濃縮鈾庫存量」達武器級水準! 足以製造數枚核彈
聯合國系統相關的獨立國際組織「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於美東時間27日在1份機密報告中披露,伊朗近幾年累積的濃縮鈾庫存量已達到「武器級水準」,是2015年7月14日在維也納簽訂之「伊朗核協定」(Iran nuclear deal)中,所限制庫存量的30倍。據美國之音的報導,伊朗目前的濃縮鈾庫存量,自IAEA於2月發布最新報告以來,又增加了675.8公斤,總量超過6201.3公斤。對此,阿根廷籍的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早在上個月就示警,若德黑蘭打算製造核武器,他們已經擁有足夠的濃縮鈾來製造「數枚」核彈。回顧歷史,「伊朗核協定」正式名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為伊朗與伊朗核問題6國,也就是俗稱的「P5+1」,包括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外加德國,以及歐盟,於2015年7月14日在維也納簽訂的國際協定,旨在約束伊朗的核擴散行為。協定指出,只要伊朗同意遵守「不生產濃度超過3.67%的濃縮鈾」等符合核不擴散規定的舉措及各項義務,美國、歐盟和聯合國安理會就會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然而,美國時間2018年5月8日下午,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卻突然在白宮宣布,美國將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定,並對伊朗及與其貿易的國家實施進一步的經濟制裁。2018年9月,聯合國國際法院(ICJ)判決美國違約,要求美國停止大部分無理由制裁,但美國拒絕承認ICJ判決的強制力。接著在2020年1月3日,美國又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發起無人機空襲,刺殺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對此,德黑蘭隨即於同年1月5日晚間,在1份聲明中表示,伊朗將暫停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第5階段對該國的限制措施,從此之後,「伊朗核協定」已名存實亡。雖然IAEA目前仍然可以定期存取伊朗申報的核子設施,但根據協議增設的額外監控設備,已應伊朗要求拆除,IAEA如今也不能在未申報的地點進行即時檢查。近年來,伊朗更撤銷了數名核子檢查員的委任,導致IAEA為伊朗指派的檢查員核心小組,僅剩約2/3的人力。報導也認為,隨著伊朗及以色列之間的敵意螺旋不斷上升,德黑蘭製造核彈以對特拉維夫形成核威懾力的企圖也將越來越明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36922/sm-9545920441d06c9a90f789c4c9f61378.jpg)
AI將影響「全球40%」就業機會 IMF總裁警告:加劇社會不平等
AI浪潮席捲全球,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AI「如海嘯般」衝擊勞動市場,影響全球4成就業機會,恐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出席瑞士國際問題研究所(Swis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蘇黎世主辦的活動指出,AI恐在未來兩年,衝擊已開發經濟體60%的就業機會,全球40%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面對AI浪潮來襲,喬治艾娃表示,「我們沒什麼時間讓民眾和企業做好準備。若是我們控制得當,AI能大幅提高生產力,但也可能帶來更多錯誤資訊,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列舉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為例,提到近幾年世界經濟飽受衝擊,尤其氣候危機作祟下,她預期還將面臨更多衝擊,不過依然極具韌性。喬治艾娃演說中指出,去年憂心多數經濟體陷入衰退的疑慮四起,但並未發生,沒有落入全球衰退的處境。她說,「讓我們備受打擊的通膨正在降溫,幾乎各地都是如此。」瑞士央行(SNB)總裁喬丹(Thomas Jordan)也在同一場合演說,他聲稱瑞士的抗通膨戰役大有進展。瑞士4月通膨率年增1.4%,連續11個月維持在SNB的0到2%目標區間。AI取代人類工作的示警聲此起彼落,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4月初報告即提出驚人預估,全球有3億個工作將因生成式AI萎縮或消失。但高盛不忘強調AI的優勢,認為自動化帶來創新,促成新型態工作。企業拜AI所賜節省成本,將資源投注於開拓或擴張業務,全球每年GDP可因此增加7%。喬治艾娃警告AI給勞動市場帶來「海嘯」般威脅,股神巴菲特在甫於5月初落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則將AI比擬成「核彈」,要是運用不當,將造成毀滅性後果。巴菲特當時提及,AI技術能將其音容模仿得維妙維肖,連妻女都辨不出真偽,令他對AI應用於詐騙的潛力感到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