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事故
」 福島福島核廢水預估4年後抵台…原能會評「無輻安疑慮」 學者仍建議排放前後檢測
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距今逾10年,原能會推算福島核電廠今年排放的含氚廢水4年後抵台,並「無輻安疑慮」。不過學者建議原能會,應在日本排放前擴大取樣地點並建立檢測資料庫,排放後再於相同取樣點取樣檢測;同時原能會也應主動要求日本提供樣品回台檢測,而非日本說什麼我們就接受。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預計今年排放入海,原能會推算,廢水4年後將隨洋流來到台灣海域,因日本的排放濃度已低於排放標準的1/40,加上被海水大量稀釋,能測得氚濃度已低於儀器偵測極限,並無輻安疑慮。原能會表示,日本排放的含氚廢水標準是每公升6萬貝克,而這次排放入海的氚廢水降到約每公升含氚量1500貝克,是排放標準的1/40。原能會2017年起跨部會執行「台灣海域輻射監測調查計畫」,日方決定排放含氚廢水入海後,原能會也擴大環境監測比例,每年檢測跨部會海域樣品約4000件。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表示,自然界本來就有氚,含氚廢水經稀釋後排放,再經由洋流回到台灣,測量到的僅是海水中的背景值。建議原能會在日本排放前擴大取樣地點並建立檢測資料庫,日本排放後再於相同取樣點取樣檢測,若前後測得數值一致,代表沒有安全影響。葉宗洸表示,原能會應主動要求日本提供樣品帶回檢測,而非日本單方面說什麼我們都接受。
封存35年車諾比街景好詭異 網友無聊網搜竟發現成堆白骨
封存約35年的車諾比街景,沒想到竟意外發現,當地地面居然散落了一堆白骨,讓人深感詭異!網友透過Google地圖查看車諾比街景時發現遺骸。(圖/翻攝自googlemapsfun TikTok)根據網路媒體《LADBIBLE》報導,一名網友在Google地圖上查看車諾比街景,沒想到他意外發現,地面上居然散落了一堆白骨,他事後將這詭異景象PO上TikTok與大家分享。網友透過Google地圖查看車諾比街景時發現遺骸。(圖/翻攝自googlemapsfun TikTok)這名網友表示,這些白骨看起來較寬大,很難判斷是不是人類的遺骸,但空地這樣的景像,還是讓人感覺「怪怪的」。車諾比核電廠自1986年發生震驚世界的核災事故後被廢棄至今,報導認為,當地居民在發生核災後,就被緊急疏散,因此也許有些死者的遺體就這樣被遺留。車諾比核電廠自1986年發生震驚世界的核災事故。(圖/達志/美聯社)另外,曾在2018年前往車諾比的探險家安塞爾(Neil Ansell)認證,當地確實有著一堆遺骸,看起來和Google地圖上的非常相似,但安塞爾不認為這些遺骸是人類的,可能是某種動物的骨頭。
以輻射為食!車諾比核災「奇怪真菌」 擬製成太空用防曬霜
車諾比核災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1986 年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爐發生連續爆炸,除了引發大火還釋放大量高能量放射線物質到大氣層中,而被核放射線塵污染的雲層飄往其他地區,衍生成全球性事故。不過有科學家在核反應爐壁上發現一種奇怪真菌,似乎能抵抗致命輻射。科學家在核災事故後5年發現這種真菌,並且進行測試後發現,真菌含有大量黑色素,證實真菌正在靠吸收輻射來生存,最近科學家表明,也許能藉此開發太空用防曬霜,幫助太空人多一層輻射防護。車諾比核災事故後 5 年,科學家在核反應爐壁上發現一種奇怪真菌,似乎能抵抗致命輻射。(圖/CNET)1991年時,科學家首度在極端輻射環境中觀察到被稱為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真菌,當時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細菌能抵抗輻射;2007年終於有研究首度指出,這種真菌實際上正在「吃掉」輻射,它們含有黑色素,能吸收輻射並將其轉化為化學能。新型隱球菌被列為危險真菌之一,抵抗力薄弱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若是被感染到可能造成性命危害,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於肺中形成小結瘤,若進入血液會導致更嚴重併發症。車諾比核災被核放射線塵污染地區圖。(圖/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利用這種細菌的特性來保護人們免受輻射,尤其是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最新研究則顯示,新型隱球菌及相關真菌具有利用輻射(主要是 β 輻射)的能力,以輻射為營養生長,也就是說或許能開發相關產品來保護太空人。美國太空總署(NASA) 正在研究能否從新型隱球菌中提取黑色素,添加為太空用防曬霜成分。2019 年 11 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已將源自真菌的黑色素送往國際太空站進行實驗,測試黑色素於太空中防禦輻射的能力。
福島核災重啟調查 輻射汙染超標150萬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已經過去約8年之久,直到現在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才重啟調查,27日公開爆炸的3號反應爐內部影像,而目前因為仍有高度污染,調查小組最多只能在裡面待15分鐘,就必須要立即撤出。根據日媒報導,8年前核災發生時,3號反應爐因為爐心熔毀,導致氫氣爆炸,讓樓梯毀壞相當嚴重,鋼筋、通風管等也同樣遭到嚴重損毀,因此本次前往調查的小組只能到3樓,無法到達4樓以上。而因為每層樓都有強烈的核汙染,最高超過國際輻射防護組織ICRP標準的150萬倍,來到每小時150毫西弗,這讓調查小組能夠停留的時間大幅縮短,要在15分鐘內結束調查離開。這是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5年來第一次重啟福島核災事故分析檢討會,他們表示會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時,會提出一份報告書,也將繼續進行3號反應爐的除去核輻射汙染作業。
日本61年來最強颱釀35死 恐連帶出現「核汙染」災情
強颱「哈吉貝」上周六(12日)晚間登陸日本,為許多地方帶來大雨災情,總計全日本有21條河川潰堤,埼玉縣、長野縣等地成了水鄉澤國;北陸新幹線有多列子彈列車泡在水中,且曾發生過核災事故的福島縣也證實,一批裝著輻射汙染物的垃圾袋,被大水沖走,恐會造成核汙染災情。據《朝日新聞》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所導致的輻射汙染物,被颱風淹水衝出河川。(圖/翻攝推特)總計哈吉貝颱風致次侵襲日本,目前得知至少造成35死,17人失蹤與177人受傷,超過13萬人無家可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下令,成立緊急救災小組,將投入2.7萬自衛隊員救災。而我國外交部表示,目前尚無我國旅客、僑胞或留學生傷亡的消息。綜合外媒報導,哈吉貝是近61年來侵襲日本的最強颱風,於日本時間十二日晚上七點在伊豆半島登陸,造成日本東部和北部多個縣市,出現破紀錄的大雨和巨風。其中交通受創最嚴重的是長野市的北陸新幹線機廠,因為嚴重積水,造成多列子彈列車泡水,還不知道何時能復駛。強颱「哈吉貝」侵襲日本,造成嚴重災情。(圖/美聯社)而據《朝日新聞》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所導致的輻射汙染物,被存放於在一座臨時存放所,被用垃圾袋包裝。但強颱哈吉貝造成大雨淹沒存放所,其中一批垃圾袋,隨著大雨流入100公尺外的河川,目前日本當局正在評估,這些垃圾外流後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