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
」 懷孕 晶片 寵物![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96553/sm-6c62c483a1012d3833717cbb54d73073.jpg)
方便中存在安全問題!自動連線WiFi問題多 專家示警iPhone用戶關閉「這功能」
蘋果的iPhone,過去素來以超高的安全性聞名,甚至一度有「蘋果的手機不會中毒」這樣的傳聞,但現在還是有專家提到,iPhone的使用者最好不要隨意連接一些未知安全性的無驗證免費WiFi,否則可能會有機密資料外洩的疑慮。最好就是連「加入已知網路」的功能也關閉比較好。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iPhone的WiFi自動連線功能,雖然可以讓手機很快速地找到咖啡店、酒吧、餐廳等公共場所的WiFi熱點,雖然方便,但也可能成為駭客入侵的途徑,使個人資料如密碼、照片和銀行帳戶資訊受到威脅。報導中提到,如果駭客在特定地點設置一個WiFi熱點,iPhone連接到該網路後,駭客就能獲取使用者的資料。駭客也經常會使用看似正常的WiFi名稱,例如「Cafe1」,讓人誤以為是合法網路而不慎連接。一旦成功連線,攻擊者可以利用線上個資分析技術竊取身份資訊,甚至遠端植入惡意軟體,使設備即使斷線後仍然持續受到監控。除了WiFi自動連線外,裝置還可能遭受「重裝金鑰攻擊」(Key Reinstallation Attack,KRACK),駭客會透過操控加密金鑰來建立安全連線,進而在近距離內竊取網路上的資料。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已建議iPhone用戶避免連接公共WiFi,並在連線到外部網路時關閉藍牙,以防止進一步的資安威脅。NSA表示,藍牙功能若持續開啟,可能會導致「藍牙攻擊」(BlueBorne attack),駭客無需使用者的操作就能完全掌控設備,進行網路間諜活動、數據竊取,甚至發動勒索軟體攻擊。因此,NSA強烈建議關閉不必要的藍牙功能,以降低風險。報導中也提到,為了提升安全性,最好關閉iPhone的「自動加入熱點」的功能,該功能的位置是在手機的「設定」中,點選「WiFi」進入後,滑到最底下就能看到。該選項中有「永不」、「詢問加入」、「自動」。專家建議最好選擇「永不」,以免手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連接到不安全的網路。(圖/廖梓翔攝)除此之外,專家也建議關閉「自動加入已知網路」的功能,避免設備自動連接到曾經使用過的WiFi。如果曾經臨時連接某個不會再使用的WiFi,也可以點擊該網路並選擇「忽略此網路」,避免手機再次連線。(圖/廖梓翔攝)此外,NSA也建議iPhone用戶每週重新啟動手機,以防駭客透過開放的網址植入惡意程式碼,進而安裝惡意軟體。完全關機能夠重置所有開啟的網頁和應用程式,同時自動登出銀行帳戶等重要服務,有助於保護個資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6376/sm-a48c5516987674e9bc7336acbf450744.jpg)
男子「爬山很喘」!檢查竟是心房中隔缺損 1修補手術重拾登山夢
41歲黃姓男患者一直都熱愛運動,體力也維持得很好,因攀登海拔3000公尺的嘉明湖途中突然發生高山症、低血氧症候群,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連平時看起來很簡單的小階梯跨越,都感覺寸步難行,血氧濃度偵測已降到88%(正常應為95%以上),只能中途折返。下山後到醫院看診,才發現是先天性心房中隔缺損造成,且缺損直徑已達4公分,還合併右心室擴大及三尖瓣閉鎖不全,醫師建議必須接受傳統開胸心臟手術,否則無法再從事爬山運動。心房中隔缺損隨年齡而擴張 不治療易引發心肺衰竭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鄭伯智醫師指出,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經常在嬰兒期就需手術矯正,但有一部分心房或心室結構缺損的心臟病,在後來的觀察期會自動癒合而不需手術矯正,但也有一部分如同黃先生的病況,心房中隔缺損會隨著年齡而擴張,伴隨的心房內血液分流而導致心臟擴大,如果不接受治療,未來將導致肺動脈壓力上升,甚至引發心臟與肺臟衰竭。心臟修補手術 有這些方式現今醫療技術進步,較小的第二型心房中隔缺損,可以用心導管植入封堵器治療;大型心房中膈缺損(如缺損直徑超過3公分,或無心房中膈的邊緣),就需傳統開胸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心房中膈缺損,其他如第一型或靜脈竇型心房中膈缺損,也可以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完成。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傷口小 健保已核准用於心房中隔手術全球執行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心房中隔缺損有近20年的歷史,鄭伯智醫師將手術進化,只要在右側腋窩切開5個0.8公分的小傷口,就可以用全內視鏡方式完成手術,患者術後隔天就可下床漱洗,三天後追蹤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認心臟功能正常,即可出院。鄭伯智醫師表示,病患出院後的復健運動,必須依照病情恢復狀況決定,需要強調的是,復健運動切勿逞強或過度勞動。伯智醫師強調,2024年11月起國內健保局已核准機械手臂手術能用於心房中隔的修補手術,相比過去自費額可省下十多萬,對於經濟拮据的心臟病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呼籲罹患心臟疾病的患者對於心臟手術勿過度擔憂,只要與醫師做好溝通,使用適合自身狀況的治療或手術方式,就能重拾正常生活。【延伸閱讀】經常疲憊、心跳加速,竟是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心房顫動作祟?6歲童心房中膈缺損 心導管手術免「開心」!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281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5128/sm-3de39b3d945778d576d7076aaf279175.jpg)
網傳疫苗接種調查電話「按按鍵」個資就外洩 台中市警局、衛生局說話了
近期由於藝人大S染上流感而猝逝的關係,引發全民瘋打流感疫苗的情形。而與此同時,流感疫苗的接種成為詐騙集團行騙民眾的手法。近期就有民眾通報,表示有詐騙集團涉嫌以「調查是否接種流感疫苗」為由,詐騙民眾銀行帳戶等個人資訊。目前台中市衛生局與警方也出面說明,強調絕對不會致電詢問民眾疫苗接種情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近期LINE上面有傳聞表示,台中有一位護理師接獲陌生來電,電話另一頭疑似為不法份子以「調查疫苗接種」為由,要求該名護理師依照「已接種請按1、未接種請按2」的指示操作後,結果手機就這樣遭到入侵,最終導致銀行帳戶、行動支付等各資遭到竊取。文章中甚至也提到「社區只會透過電話核對是否接種過疫苗,不會要求按任何數字鍵」,甚至更直言「接到要按1、2、3...等數字鍵的電話,都是詐騙,請一律掛斷」。目前台中市衛生局及警方均強調,官方從未以電話詢問接種狀況,也不會要求民眾按照語音提示按下數字鍵,民眾若遇此類來電,應立即掛斷以免受騙。台中市衛生局進一步表示,關於疫苗接種的相關資料,均可由系統查詢取得,絕無必要以電話進行核對。社區內若需確認接種情形,只會以簡單的詢問方式核實,並不會要求操作手機或輸入任何數字。而台中市警方表示,雖然2021年曾出現過類似詐騙案例,但以僅靠數字鍵輸入進行病毒植入的可能性較低,詐騙集團主要是藉由傳送帶有惡意網址的訊息進行攻擊,目前並未接獲新的案件通報。警方呼籲,若有民眾接到類似電話,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依照對方指示操作,第一時間撥打165反詐騙專線以確認真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產檢發現兒停止發育 農村媽堅持生孩子「2年後超後悔」
傳宗接代的觀念,在許多傳統家庭仍根深蒂固。中國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有一名農村婦女,當她得知自己再度懷孕,內心充滿了期待,不顧一切生下孩子,結果卻換來深深的後悔。根據《微信公眾號》,這名女子叫薛曉芳,她一直希望有個兒子,以延續家族的血脈,因為第一胎的生產過程順利,她和家人便覺得產檢是不必要的,浪費時間和金錢,因此並沒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一系列檢查。隨著臨盆的時間接近,薛曉芳的肚子越來越大,懷孕9個月時,家人又擔心起來,催促她去產檢,豈料結果顯示孩子已經停止發育2個月,且可能存在嚴重的畸形。然而,她堅持要生下孩子,在2019年一個清晨,她產下了一個男嬰,孩子出生身上帶著許多斑點,看起來有些虛弱,但初步檢查心跳、生命跡象都正常。一轉眼過了2年,男嬰逐漸長大,家人卻發現他對聲音毫無反應,起初只是以為發育遲緩,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狀況並沒有好轉,於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赫然發現男童雙耳極重度耳聾,他們不死心輾轉到多家醫院複診,但結果都一樣。薛曉芳內心充滿懊悔和自責,她回想起孩子出生後的異常表現,包括對聲音不敏感、反應遲鈍等,但當時卻沒有放在心上,如今來看驚覺是耳聾的早期症狀,她恨自己沒有早點發現異常,也恨自己沒有重視產檢。一家人四處奔波,希望打聽到治療方法,後來得知可以透過植入人工耳蝸來幫助孩子恢復聽力。雖然昂貴的手術費和後續的訓練費用讓他們猶豫,但薛曉芳並沒有放棄,她在網路發起求助訊息,靠著社會的力量籌到足夠的手術費用,讓兒子在2021年6月接受手術,讓耳朵可以聽到世界的聲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3310/sm-855540b57439f1c59a7de19eb06c0a15.jpg)
線上支付盜刷「因這點」銀行難認帳 OTP簡訊綁定驗證機制再升級防詐
近期線上支付等爭議案增加,像是盜刷綁定手機APPLE PAY等,光是在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受理「銀行業」案件一度還超越保險業,且增至超過二成占比;尤其是在信用卡盜刷因涉及OTP簡訊驗證碼等,更讓銀行難辨是客戶本人還是詐騙集團,以致卡友通報信用卡遭詐騙造成損失案件頻傳,銀行業者皆陸續升級防盜刷機制以圍堵民眾被騙。華南銀行表示,分析近三個月案件類型,約有將近10%之新型詐騙手法改以交友、線上投資、網路投票、觀看寫真照片等方式誘騙被害人操作手機設定,伺機植入監控或木馬程式,取得被害人手機之操控權後進行冒名線上申請金融服務、轉帳、溢繳款項至信用卡進行交易等,因此也提醒民眾應多方查證。以華南銀行為例,除於綁定國際行動支付需比對手機門號及OTP密碼驗證外,亦於「華南銀行Rich+」APP建置管理交易功能,民眾可自行關閉不常用之交易方式。根據華南銀的統計,自2023年實施前揭機制迄今,已未再發生民眾反映遭綁定於行動支付之實質成效,更於2024年底率先同業於國內行動支付或電子錢包,新增客戶綁定卡片須驗證手機門號之驗證機制,只要國內商店APP有加入此機制,於綁卡時即會驗證客戶手機門號之正確性,大幅提升交易安全。另針對持卡人誤點釣魚網站後不慎提供OTP密碼遭盜刷的情況,於OTP簡訊及驗證網頁中增加4選1的「網頁識別碼」比對機制,客戶須於驗證網頁顯示4組「網頁識別碼」中,點選與本行發送之簡訊、APP推播或E-mail內容相符之「網頁識別碼」並輸入6碼數字「交易驗證碼」,兩項資料皆須點選及輸入驗證正確才會接續信用卡授權流程,此機制亦可降低持卡人遭詐騙成功之情形發生,提醒您,要「輸入或提供」網頁識別碼的網頁100%是詐騙!華南銀行於網路交易之每筆驗證密碼簡訊中加註防範詐騙警語、標示中英文幣別及金額,交易成功後亦透過APP或LINE發送即時交易通知,客戶如對消費有疑義時亦可透過官方LINE消費推播訊息之「反映此筆不是我的交易」功能立即反映並控管卡片,有效降低客戶遭盜刷風險,統計近三個月華南銀行成功防堵上百件信用卡詐騙案件,未再被盜用的信用卡額度金額達1,160萬餘元。國泰世華銀行則表示,詐騙集團常用手法多以偽冒銀行名義來發送釣魚郵件、訊息(含簡訊及通訊軟體),誘使客戶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或下載安裝APP,藉此達到詐騙目的。因此當民眾收到來歷不明之郵件或訊息,提醒需謹慎判斷信件內的連結是否為官方網址、郵件是否有加入數位簽章,且因應不同通訊軟體而有不同識別方式。以較常見的Gmail為例,使用Web/iOS版本開啟信件,寄件者下方有「綠勾勾」圖案,才是通過Gmail驗證官方郵件;若是Andriod版,則可查看附件是否含有「smime.p7s」,該簽章可用來識別郵件發送者為國泰世華銀行,確保郵件內容未遭偽冒及竄改,民眾可透過官方網站之「詐騙預防」專區查看或是撥打客服專線進行查證。國泰人壽2024年9月導入專屬簡訊簡碼「68168」,將有關保費交付及重要權益之簡訊通知,如繳費通知、保單權益變更、客戶權益提醒等,幫助保戶快速判斷來源,安心點擊通知簡訊,避免誤觸風險。另針對高齡族群,國壽更貼心地為網路交易進行電話確認,截至2024年11月底,已完成近11,000通電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2622/sm-99a298410aa0c96cbda9637064ddb854.jpg)
心律不整有效治療新選擇 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減少創傷、併發症風險
一名22歲的陳先生,2個月前於學校午休時突然失去意識並倒地抽搐,多虧同學即時進行心肺復甦術,才讓他恢復生命徵象。儘管如此,陳先生起初並未將此事件放在心上,直到在家人強烈建議下,才就醫檢查。經問診發覺患者祖父在中壯年即無預警猝逝,發現其罹患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預防復發、猝死危機 EV-ICD提供安全有效治療新選擇臺中榮總心臟內科李冠毅醫師說明,為了有效預防未來可能的再次昏厥及心因性猝死,考量他很年輕且防止血管內導線併發症及瓣膜逆流的風險,決定以最新EV-ICD (Extra-vascula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來治療,經2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於加護病房觀察,1天後即轉至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復出院,身體恢復狀況良好。傳統植入式去顫器 存在併發症風險手術由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內外科團隊共同合作完成,臺中榮總心臟內科謝育整醫師指出,傳統植入式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將去顫器植入在鎖骨旁的皮膚下,其導線會經過靜脈、穿過瓣膜進入心臟,目前手術技術雖已十分純熟,但植入過程中,仍可能有1-5%可能發生心臟穿孔的風險,而導線經過植入後,長期仍存在7%心臟瓣膜損傷、5.8%導線斷裂及1.5%細菌感染等併發症的風險。血管外心臟去顫器 減少創傷、降低併發風險臺中榮總心臟外科魏晧智主任說明,最新的血管外心臟去顫器,免除導線經由靜脈進入心臟的路徑,改由特殊的波浪型導線植入在胸骨下方,去顫器則植入在腋下皮下,減少傳統手術可能造成的創傷,更有效降低併發症發生,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臨床研究證實EV-ICD具高度有效性與安全性,目前歐美、澳洲等國際醫學中心也都已於臨床推廣採用。衛福部於2024年核可,臺中榮總手術的成功代表台灣心臟醫療技術與國際接軌,未來能幫助更多患者,讓更多人受惠於這項先進技術。 【延伸閱讀】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16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2524/sm-86f9cf68823f8744fb60b746e79061b2.jpg)
Threads引進廣告了!Meta選「這兩國」先測試
美國科技公司Meta旗下的社群媒體Threads要植入廣告了!Threads的執行長莫瑟里(Adam Mosseri)昨(25)日宣布,Threads正在美國、日本市場,進行小規模廣告測試。Meta公告指出,初期測試顯示的是圖像廣告。當廣告出現在動態消息,會有「贊助」字樣代表廣告貼文,顯示你可能感興趣且相關的廣告。此外,人們擁有廣告主題的控制權,也能回報不適當廣告。Threads執行長莫瑟里昨宣布:「我們開始跟美國及日本的少數品牌進行小規模Threads廣告測試。」並補充說道:「我們知道將會有大量關於應如何處理廣告的意見回饋,以確保Threads貼文感覺像是與你有關又有趣。」Meta自2023年推出Threads後,起初著重用戶規模成長,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去年12月公開表示,Threads每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每月活躍用戶更突破3億。看到用戶積極參與、使用的現象後,Meta希望透過廣告試驗開始為Threads帶來收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0198/sm-02de13414cb65d4e7e4a53f159913d0a.jpg)
國內首例!22歲大學生休克倒地險猝死 血管外心臟去顫器保命
心室顫動是最致命的心律不整,陳姓大學生突然失去意識並倒地抽搐,就醫發現是心室顫動所致,台中榮總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相當年輕,採用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簡稱EV-ICD)植入去顫器,這也是國內首度EV-ICD治療病例,醫師表示,新療法更安全有效,也開創心臟醫療新里程碑。近年年輕患者不明原因猝逝頻傳,其中年輕型心因性猝死多與心室顫動有關,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指出,心室顫動約占成人突發性心臟停止的40%,發作時除了心肺復甦術以外,必須盡快在3至5分鐘內電擊去顫,嚴重的患者建議安裝植入式心臟去顫器。22歲陳姓大學生午休時突然休克倒地,幸好有人會心肺復甦術將他救回,事後他聽聞爺爺在中壯年時也莫名猝逝,至中榮就醫檢查時懷疑為基因性心室顫動,在醫師建議下接受EV-ICD,1月7日手術,目前已返家並開始正常的生活作息。中榮心臟內科醫師謝育整指出,傳統植入式去顫器(ICD)技術雖已十分純熟,但植入過程中,仍可能有1%-5%心臟穿孔風險;植入導線後,長期仍存在7%心臟瓣膜損傷、5.8%導線斷裂及1.5%細菌感染等併發症風險。中榮心臟外科主任魏皓智說,最新的血管外心臟去顫器EV-ICD,免除導線經由靜脈進入心臟的路徑,改在胸骨下方植入特殊的波浪型導線、腋下皮下植入去顫器,減少傳統手術可能造成的創傷,更有效降低併發症發生。歐美、澳洲等國際醫學中心2022年開始已於臨床推廣採用,衛福部也於2024年核可,台中榮總今年1月7日完成台灣首例EV-ICD,未來期望能造福更多患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90144/sm-847e06b65157136d187808ee98a85232.jpg)
植入胚胎遇孩子生病請婆婆幫顧 遭拒後流掉她竟馬後炮:就是太累了
有名媳婦分享,她與老公試管全部花60萬才有1顆胚胎,近日她準備胚胎植入,結果女兒生病,她怕自己太累或被小孩傳染感冒,請婆婆晚上幫忙顧小孩,結果婆婆竟打給她老公說,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可不可以顧小孩,後來孩子還是他們自己顧,結果胚胎流掉了,婆婆知道後竟說她就是太累了,「怎麼不把孩子給她顧就好」。對此,她不禁怒批婆婆是雙面人「真的好討厭馬後炮的人」。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指出,她與老公試管全部花60萬才有1顆胚胎,近日她要準備胚胎植入,結果女兒生病,她怕自己太累或被小孩傳染感冒,且先生上班時數12小時,沒什麼空閒幫忙顧孩子,所以請婆婆晚上幫忙顧小孩,白天孩子會去幼兒園。結果婆婆竟打給她老公說,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可不可以顧小孩,後來孩子還是他們自己顧,結果胚胎流掉了,婆婆知道後,竟說她就是太累了,「怎麼不把孩子給她顧就好」,且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原PO說,從女兒出生到現在都她自己帶,沒麻煩過婆婆,只是因為剛好要植入,加上女兒生病,所以才請婆婆晚上煮飯給孩子吃、幫洗澡、哄睡,婆婆就說沒辦法,她認為婆婆1個月拿2萬生活費,幫忙一下也不為過,而她第一胎是女兒,當時有請婆婆教怎麼顧孩子,豈料婆婆說自己都是生兒子,沒生過女兒,所以不會顧。對此,網友則力勸「有這種婆婆,妳還想生第二胎?不怕累死自己?」、「花點錢找陪玩姊姊或臨托到府保姆幫忙吧,那種婆婆就不要請她幫忙,以免以後被情勒拿來說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89768/sm-c9e6014478e0ce53c42fd54301f35df6.jpg)
愜意遊新北 台電退役材料再生成創作 平溪天燈節推699元蛇年祈福路線
近期新北有些藝文展覽與祈福體驗,若民眾想趁著閒暇出去走走,也不妨做為參考。像是META Design繼前陣子在台北松菸舉辦完「META Motion 2024|無用之用:___ 」展覽後,這次來到為台電於瑞芳打造的實驗空間「金水361. META Space」,舉辦「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展。META Design與台電文創走訪台電全台區處,包括發電廠、變電所、材料倉庫、訓練所、營業區處等,深入探索台電的第一線工作現場,於展中重新詮釋這些場域蘊含的職業精神與人文內涵;另外平溪周邊的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風情一直是新北市必玩區域之一,「2025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活動特別與在地商圈協會合作,於2/8、2/12推出4條蛇年好旅遊「699體驗遊」超值旅遊路線套組,帶領大家走訪平溪、十分及菁桐等秘境景點,行程更安排當地特色的DIY祈福手作,增添民眾對平溪文化的認識。「雜貨電」展售各式台電退役零件。(圖/META Design提供)在「雜貨電」有販售印上製造年份的軸型礙子,民眾可購買收藏。(圖/META Design提供)META Design「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展共有幾大核心區域,首先是位於頂樓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燈光裝置,利用變電箱的切割餘料為創作媒材,將看似散亂的材料堆疊成精心設計的結構,並在內部安置燈光,於夜晚散發溫暖的光芒,燈光裝置會於營業日晚上5點至9點亮燈;另外還有展售台電退役零件的「雜貨電」,路上隨處可見的電力設施早已默默植入民眾的生活記憶之中,將這些零件直接變成家裡擺設的物件,讓民眾能夠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並擁有它們,從而加深對台電與電力設施的理解和情感聯繫。廢棄礙子變身成台電特色建材「礙子石」。(圖/META Design提供)現場將展出讓民眾可以走入的變電箱改裝裝置。(圖/META Design提供)此外,為了維護供電的穩定與安全,台電將定期替換下來的退役「礙子」(連接電線桿、鐵塔與傳輸高壓電的懸掛電纜之間的絕緣體裝置)製成「礙子石」再生建材,這些材料不僅有機會重新回到台電未來的建築空間,也象徵著台電的環保與永續理念;而在展間一、二樓還設有咖啡廳與文創商品展區,空間設計靈感來自台電的材料倉庫,以450根退役「木橫擔」(承載各項設備架設於電線桿上的重要骨幹)打造而成。一樓吧台透過一落落木橫擔綑綁堆放的形式,呈現台電材料倉庫堆放材料的意象,用以展現第一線工作現場樣貌;吧台上方的燈具創作則以水湳洞十三層遺址與陰陽海為主題。二樓座位區則以退役材料創作的家具為特色,META Design以空間為尺度,運用台電的老建築和退役材料,將這些日常卻不易察覺的元素轉化為創作養分,開展一場新的藝術實驗,展期即日起~2/9止。蛇年好旅遊「699體驗遊」規劃4條路線,由在地嚮導帶領大家走訪平溪、十分及菁桐等各大景點。(2024年資料照,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另外「2025新北市平溪天燈節」與在地商圈協會合推4條蛇年旅遊路線,第一條「十分體驗遊—清幽望古線」帶領大家探訪平溪線望谷車站周遭秘境景點,包含象徵平溪舊時運載煤礦的慶和吊橋遺跡、獨特的簾幕式望谷瀑布景觀以及走訪平溪區開發最早的十分老街聚落;第二條「菁桐體驗遊—迎春遊趣菁桐線」則以菁桐礦業歷史為主軸,探索當代繁盛煤礦產業的石底大斜坑遺址與展示礦工子弟記憶的菁桐礦業生活館,接著走進鄰近的經典日式木造菁桐車站以及滿排祈願竹筒的菁桐老街,感受靜謐懷舊的氛圍。第三條「平溪體驗遊—鐵道秘境線」則帶大家走入充滿古色古香的嶺腳老街、欣賞象徵平溪商業歷史文化繁盛時景的蔡家洋樓西式建築並窺探平溪第二大的嶺腳瀑布磅礡壯麗的自然景色;第四條「平溪體驗遊—日治巡古線」以戰爭期間平溪區域留下的歷史情景為主軸,讓遊客了解日治防空洞及警報鐘亭賦予的保護象徵與傳遞平安的意涵,並接續探訪觀音巖和觀看平溪火車緊鄰民宅屋頂駛過的奇特景觀,感受前人生活的歷史痕跡。699體驗遊程會安排在地DIY祈福手作活動,藉由親手製作在地特色紀念品深刻感受祈福寓意。 (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凡參加任一路線體驗遊程都能參與祈福手作DIY活動,像是平溪祈福茶包、十分木製御守及菁桐祈福竹筒,並可獲得100元商圈抵用券以及天燈節天燈施放券,只要到2025新北市平溪天燈節官方網站即可報名,晚間還能與眾人點亮平溪夜空,感受百盞天燈齊放的浪漫;另外活動也與新北幣合作,2/8當天民眾只要完成參加現場活動任務,並至新北幣服務台掃描獎勵QR Code,亦可獲得價值100元的新北幣合作店家優惠券1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9617/sm-823b05a14f3784bf3cbfc2090cd8b80a.jpg)
SJ金希澈車禍「被判定殘疾人士」 大腿打7根鋼釘瞞19年:怕粉絲擔心不敢講
南韓二代天團Super Junior的成員金希澈,近日在節目《我家的熊孩子》中首度公開自己是殘疾人士。金希澈透露,自己2006年因為一場重大車禍造成身體多處嚴重損傷,大腿植入7根鋼釘,被南韓醫療機構評定為4級傷殘,但因為怕粉絲擔心,他選擇隱藏這個秘密長達19年。談到這段心酸經歷,金希澈母親也不忍表示「現在想起來就會哭」。金希澈日前參加SBS綜藝節目《我家的熊孩子》,與男星金鐘旼一起去算命。節目中,算命師提醒金希澈,今年7月需格外小心,「可能會骨折或是哪裡斷掉,很有可能真的會變成殘疾人士」,一番話讓金希澈驚訝不已,坦言自己「其實早就是殘疾人士」。金希澈回憶,19年前車禍後,大腿嚴重骨折被插了7根鋼釘,自己不僅經歷了3個月復健,更因此無法進行激烈的舞蹈動作。金希澈透露,自己曾被通知去領「殘疾人士車位貼紙」,但這件事不僅沒有讓金希澈一蹶不振,反而鼓舞他「我要更活躍的活,所以突然就燃起一股傲氣,沒有領到貼紙就回來了」。金希澈表示,為了不讓粉絲擔心,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可是後遺症讓他沒辦法激烈跳舞,為了不影響Super Junior的舞台,他自願退出團體活動,改為在綜藝節目上活躍。腿傷並沒有讓金希澈氣餒,反而讓他努力轉戰綜藝。(圖/翻攝自SBS Entertainment YouTube)金希澈的母親也在節目上分享,當年因為行程繁忙,金希澈在送別好友東海父親後返回途中不幸發生車禍骨折,媽媽還表示當下自己真的被嚇壞了「即便過了這麼多年,回想起來還是會掉眼淚,希澈雖然看起來好很多了,但他其實每次表演完下台腿都還是會痛」。金希澈的母親表示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掉淚。(圖/翻攝自SBS Entertainment YouTube)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9369/sm-57b56ce941f3ad1bb520b15eb38e9fdd.jpg)
馬斯克人腦晶片植入三受試者 麥肯錫:2030年市場規模估400億美元
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 11日宣布,已將晶片植入第三名受試者體內,均運行良好。馬斯克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再植入約20至30例。根據外媒報導,在CES 2025期間的專訪中,馬斯克表示,Neuralink的第一代產品主要針對那些失去了大腦與身體連接能力的患者。就像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樣,如果能夠以正常人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進行交流,將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而關於Neuralink的下一個研究方向,將幫助視障人士、完全失去雙眼或視神經受損,甚至是先天性失明的人,通過直接與大腦視覺皮層連接來幫助他們重獲視覺。腦機接口利用腦內的生物電波直接操控外部設備,或以外部刺激調控腦的活動,從而增強、改善和延伸大腦功能的技術。當前,全球腦機接口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醫療機構、學術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根據麥肯錫預測,腦機接口在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並於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爲主的嚴肅醫療在2030年預計爲150億美元,2040年爲850億美元;以情緒評估與干預爲主的消費醫療在2030年預計爲250億美元,2040年爲600億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米克斯犬台9線遭撞飛!疑騎士腳踏板踢下狗引眾怒 警方釐清真相
宜蘭礁溪鄉台9線日前,發生一起小狗遭車撞飛的意外,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有民眾行經礁溪路三段時,行車紀錄器拍到1隻小狗在省道中央狂奔,接著被休旅車撞上後翻滾倒地,影片中疑似機車騎士將狗,從腳踏板踢下車的動作,更讓網友氣憤留言「太可惡了!要重罰棄狗行為」,涉事機車騎士到案後,堅稱自己也是受害者,否認棄養小狗。根據警方調查,57歲的女騎士已到礁溪分局說明,並否認是狗的飼主,強調事發當時只是正常行駛,看到路旁突然衝出的小狗才會緊急煞車,並表示腳抬起是反射性動作,並非故意踢狗下車,警方初步研判,行車紀錄器中騎士後方的煞車燈瞬間亮起,顯示可能因應變不及而踩煞車,至於是否涉及棄狗行為,仍待進一步調查。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該受傷小狗為米克斯混種犬,目前由民間動保團體暫時安置,並已送醫治療,經檢查無生命危險,動保人員進一步掃描發現狗未植入晶片,因此無法立刻確認飼主身分,若日後查證確為飼主棄養,可依《動物保護法》處以3萬至15萬元罰鍰。警方與防疫所呼籲飼主應善盡照顧責任,切勿任意棄養寵物,若遇突發狀況,可立即聯繫動保單位,以免發生類似憾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86965/sm-a05d70c03ae4ca214ef463d92f2d53db.jpg)
新北家貓植晶片、登記上路 動保處辦活動協助處理
農業部規定2025年元旦起將貓納入應辦理登記之寵物,有1年緩衝期,若飼主未依規定為貓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者,將依《動物保護法》開罰飼主3000元到1萬5000元罰鍰。新北市動保處今年將辦理200場以上免費施打晶片、寵物登記及狂犬病疫苗注射活動,協助飼主盡速為貓咪辦理寵物登記。為因應貓咪寵物數量快速增加,農業部寵物管理規範也隨之調整,將貓納入應辦理寵物登記。新北市動保處今年規畫200場以上貓咪行動登記站,1月11日在板橋圖書館旁舉辦首場「寵愛貓咪植晶片活動」,飼主不必特地前往動物醫院或登記站,可大幅提升登記率。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薛敦元表示,貓咪為立體生活動物,飼主住家窗戶除了要有好的防護避免跳出家外,也須讓毛寶貝植入晶片做好登記,貓咪一旦走失,只要被熱心民眾發現,帶至附近的動物醫院或動物之家掃描晶片,便可透過晶片的資訊迅速聯繫飼主,增加毛寶貝回家的機率,成功與家人重聚。動保處指出,飼主未依規定為犬貓辦理寵物登記及植入晶片,依《動物保護法》可處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今年1月1日貓咪已列入須辦理登記的寵物,有1年緩衝期,家中貓咪如尚未完成寵物登記,請盡速帶至各地寵物登記站,辦理晶片植入及完成寵物登記。此外,新北飼養寵物認證數位卡已結合新北市民卡,完成寵物登記後可使用手機或電腦登入飼主專區,查看名下所有寵物身分證相關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86586/sm-1f0b1f663e6145ad288d7893fc4bdea4.jpg)
2025年新制上路 6大領域22項目「基本工資上漲」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2024年12月31日,明日就準備進入2025年。而在2025年開年之初,就有6大領域22條新制準備上路,涵蓋範圍從薪資調整、醫療健保到交通、環境與教育,每一項都與民眾的荷包和生活息息相關。薪資與勞動條件調整1.基本工資調漲每月工資從27,470元上調至28,590元,時薪從183元調升至190元。受惠人群約189.5萬人,其中本國籍勞工152.7萬人,外籍勞工36.8萬人。但同樣的也會因此帶動勞保費和健保費的增加。勞保費部分,勞工每月負擔增加56元。雇主每月負擔增加195元。健保費部分則有771萬人會受到影響,平均每人每月多繳21元。但此舉也讓每年增加健保收入約53億元。2.軍公教調薪軍公教薪資調整3%,是自2018年來第4次調薪,實質薪資累計提升14.7%。而中央機關約僱人員、工友及約用人員月薪調整至不低於最低工資的1.1倍(約31,449元)。3.勞保與職災保險給付增加配合基本工資調漲,月投保薪資最低級由27,470元提升至28,590元。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基數也隨之調整,約124萬人受惠。醫療健保改革1.健保住院自付額調整單次住院上限增至51,000元,全年累計最高為86,000元。這項改變不影響經濟弱勢或重大傷病患者,但中高收入者將面臨更高的負擔。2.癌症篩檢範圍擴大大腸癌的篩檢年齡降至45歲(有家族病史者降至40歲);乳癌方面,女性篩檢年齡擴至40至74歲;子宮頸癌方面,篩檢對象年齡降至25歲以上;肺癌方面,有重度吸菸者與具家族病史者將納入篩檢;胃癌方面,從2025年起將提供45至74歲民眾幽門桿菌檢測。3.全民免費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所有6個月以上民眾免費接種,開放至疫苗用罄為止。4.公費HPV疫苗接種35歲、45歲、65歲女性適用公費HPV檢測。國中男生自2025年9月起納入公費接種對象。5.幼兒A肝疫苗接種時程調整滿18個月和27個月分別接種一劑A型肝炎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時程搭配,提升便利性。民生與補助措施1.租金補貼擴大補貼戶數提升至75萬戶,針對無自有住宅個人或家庭提供補助。這項政策將延長至2025年後,中央預算達300億元。2.文化幣發放16至22歲每人可領取1,200點。除此之外,還新增13至15歲每人可領取600點,用於觀看表演、購書等文化活動。3.生育津貼加碼台北市方面,第一胎補助40,000元,第二胎45,000元,第三胎50,000元。而在花蓮縣富里鄉當地,每胎最高補助120,000元。交通與觀光政策1.汽機車噪音檢測未通過噪音認證的改裝排氣管將被罰款900至1,800元,累犯最高可罰30,000元。2.機車駕訓補助原有1,300元駕訓補助,新推出3.0計畫,持學習駕照者參加課程最高可獲補助2,500元。3.旅宿業限用一次性備品旅宿業不得提供小於180毫升的瓶裝盥洗用品,違者最高罰6,000元。鼓勵消費者自備用品,並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大瓶裝。4.TPASS 2.0常客優惠為鼓勵公共運輸使用,累計乘車次數可享月度回饋。5.觀光優惠台灣好行「花蓮路線」免費搭乘,其他路線半價。台灣觀巴部分行程1折起,部分地區2人同行1人免費。環境與新規1.碳費徵收每噸碳排放起徵價300元,2026年正式繳費,涵蓋281家公司。2.手機回收新規手機製造商須設置回收設施,並標明分類回收標誌。3.寵物登記強制為貓咪植入晶片,未登記者最高罰15,000元。出國與護照便利1.自動通關系統使用年齡降至10歲以上,身高限制降至120公分以上。2.線上換發護照提供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減少民眾往返不便。3.日本入境事先確認桃園機場實施日本入境資料預確認,縮短入境排隊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5701/sm-022fe4777b61f60d6b4b72f2ef012e19.jpg)
曾志偉入院開刀裝支架 無奈被傳烏龍死訊
曾志偉2023年他來台就醫切除腹部動脈瘤,今(26日)他在活動上聊起復原狀況,他說自己每年都會到台灣進行身體檢查,先前醫生說沒有大礙,直到前幾年疫情爆發,之後就被醫生告知,檢查結果發現有血管擴張,他才先將工作排開進行支架植入手術。曾志偉和夏語心一同出席高爾夫球會所開幕活動。(圖/侯世駿攝)今曾志偉和世界球后曾雅妮、夏語心一同出席高爾夫球會所開幕活動,提到去年來台開刀,他說知道身體有這個毛病20年了,一直有追蹤健檢,經過治療後現已完全康復,身體也相當健康,吃東西也完全不用忌口。他現在任職香港TVB總經理,透露自己經常要回公司開會,跟以前生活模式不太一樣,坦言一開始工作模式與壓力讓自己有點不習慣,但一段時候也慢慢上手。現年71歲的他是否想退休?他說:「沒想過要退休,但想要減少工作,多陪伴家人、打打球,多學佛。」此外,對於被傳過烏龍死訊,曾志偉無奈表示:「好東西不會傳很快,壞東西就傳很快,一傳十十傳百,藝人要小心一點,不過那些東西是不要去計較的。」直言因為AI等技術,大家越來越難分辨真偽,還好身邊熟朋友都知道不是這樣,不然很容易被假消息所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4981/sm-4697e83baffd2de4e08d6cb7402812ff.jpg)
鸚鵡迷路飛派出所報案 員警大讚:很聰明
台南市警局第三分局安南派出所一名員警23日在值勤時,一隻「和尚鸚鵡」停在他的肩膀上,員警在牠的腳上發現飼主電話,立刻聯繫,最後飼主順利把鳥領回。員警表示,鸚鵡很聰明,會飛到警局報案。據了解,張姓女飼主住台南市安南區本原街3段附近,21日下午發現鸚鵡「阿舊」飛走了,家人在住家外都找不到阿舊,怎料23日牠自己飛到派出所,還停在員警肩上,似乎是想報案回家。值得注意的是,阿舊在等待回家的期間,員警還自費買了瓜子讓牠吃。張女到派出所時,連忙跟員警道謝,她說,她養阿舊10多年,就像家人一樣,所以牠走失時家人焦急地找,所幸最後找回。南市警三分局呼籲,飼主的貓、狗類寵物應植入晶片;鳥類寵物可戴腳環,避免走失或攻擊他人。據了解,和尚鸚鵡因被人飼養,顏色可以從綠色變白色、藍色等,而因為缺乏保護色,變色的品種易在自然環境下被捕食,所以在再野生化的個體群中,不容易看到這類品種,大多還是綠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84966/sm-e4eb3e9ae408d96aac43ccce76584c05.jpg)
台灣首例!創罕見「延遲生育」新紀錄 雙胞胎相隔111天出生
雙胞胎出生相隔111天,寫下台灣罕見「延遲生育」新紀錄!40歲關小姐是高齡雙胞胎孕婦,第1位寶寶在20周時,因早產而不幸流掉。夫妻決定盡全力保住第2個寶寶,關小姐接受強效抗生素及子宮頸環紮術治療,熬過住院安胎的不適,在111天後,產下一名健康的國慶寶寶,創下國內雙胞胎出生相隔最久、出生周數最大的延遲生產成功案例。40歲的關小姐表示,34歲時曾以試管嬰兒生下女兒,為再拚一寶,再度植入兩個胚胎,成功懷上一對異卵雙胞胎。然而,懷孕19周時,她與丈夫從國外旅遊回來,隔天因破水而送急診,不幸失去第一位寶寶。為了保住第2個寶寶,關小姐接受強效抗生素及子宮頸環紮術治療,並住院接受3周的安胎,期間只能躺在床上,完全無法起身,吃喝拉撒都需要他人協助。狀況穩定後出院,她每周回門診追蹤,順利安胎到近36周,自然產下一名健康有活力的國慶寶寶。國泰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陳俐瑾說,雙胞胎屬於早產高危險群,平均會在36周前提前生產,若有早產情況,2個寶寶通常在24小時內接連出生。當2個寶寶間隔一天以上才出生,就稱為「雙胞胎延遲間隔生產」,相當罕見。陳俐瑾表示,國際上雙胞胎延遲生產的成功案例僅82例,成功率不到萬分之1,平均延遲時間落在20~60天,最高紀錄是在葡萄牙,高達154天。不過,臨床上統計雙胞胎延遲生產情形,第1個寶寶大多無法存活,第2個寶寶存活率則依周數而異。由於關小姐的異卵雙胞胎寶寶,擁有各自獨立的胎盤和臍帶,因此第1位寶寶流產後,第2個寶寶仍能維持正常營養攝取。國泰醫院婦女醫學部部長蔡明松分享院內另一起2個寶寶都順利保住的案例。該名媽媽因破水感染嚴重,A寶在24周時早產,出生時僅539公克,經過醫護團隊照料,現已成長到900多公克,B寶在31周時誕生,出生時1486公斤,2名寶寶出生間隔52天,目前都在兒科加護病房,控制良好。國健署統計,台灣早產發生率從2006年的8.5%攀升至2023年的10.8%,陳俐瑾說,早產原因與母親高齡、患慢性病、肥胖或過輕等有關,胎兒若為多胞胎、試管嬰兒、過重等,同樣也是早產高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84715/sm-bd08452a2e6ab440070633db7ad33728.jpg)
家貓強制登記並植入晶片 明年元旦起上路!農業部擬免強制打狂犬病疫苗
為防治狂犬病疫情,我國規定寵物貓犬需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否則將依法處以5000至1萬5000元罰鍰,然而狂犬病疫苗的佐劑有萬分之一的機率造成貓隻出現惡性腫瘤,明年元旦起實施寵物貓強制登記並植入晶片,是否會連帶要求同步施打狂犬病疫苗?農業部表示「兩者是分開執行」,且研擬貓隻免強制施打。農業部動保司強調,強制登記、植入晶片與接種疫苗兩者是分開執行。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指出,飼主可以選擇是否要在登記的同時施打疫苗,也可透過非獸醫院的寵物登記站做飼主登記,不會要求二合一。全國獸醫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認為,貓隻施打有佐劑的狂犬病疫苗有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但目前含佐劑的疫苗每劑約200到300元,無佐劑則要價1500至2000元,價格差距較高。譚大倫表示,過去研究多顯示狂犬病的傳染約90%是犬隻造成,因此寵物犬一定得打,另外有研究發現寵物貓若都養在家中,感染狂犬病的機率非常小,因此建議不一定要施打狂犬病疫苗,除非國內爆發嚴重的狂犬病疫情,屆時才需要強制施打。根據農業部防檢署的數據顯示,台灣僅於2013年有1例遭鼬獾咬傷犬隻感染狂犬病,該案例後至今無寵物貓犬感染狂犬病案例,目前狂犬病陽性案例仍以野生動物鼬獾為主;近5年全國寵物貓、犬未接種狂犬病疫苗開罰的件數,從2020年至2024年11月底共裁罰565件。防檢署副署長徐榮彬表示,由於很多飼主對貓隻接種狂犬病疫苗恐導致貓腫瘤有疑慮,不少國家也未針對貓隻作強制接種,目前防檢署正在研究相關資料,研擬未來寵物貓可免強制施打的可能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4619/sm-66055937878d0761baab2a0302bc66da.jpg)
男子吃不熟豬肉罹患「這症」 竟永久聽損裝電子耳
豬肉還是要確定熟啊!近日大陸深圳一名53歲男子疑似吃了不熟的豬肉,罹患腦膜炎,造成聽力永久受損,最後只能裝人工電子耳。據《南方日報》報導,3個月前,53歲的詹姓男子把冰箱內的菜和豬肉拿出來一起燉來吃,怎料隔天發現頭痛又發燒,還出現肌肉痠痛、寒顫、聽力下降等,走路也變得不穩,甚至會嘔吐。檢查後,詹男因為被豬鏈球菌侵害,得了腦膜炎,醫師懷疑詹男吃了不熟的豬肉,雖然之後腦膜炎的情況好轉,不過詹男的聽力卻無法恢復,只能植入人工耳,現在還在康復中。醫生提醒,細菌性腦膜炎會對聽力造成永久傷害,在處理生肉一定要當心避免細菌感染。疾管局也曾提醒,民眾處理生豬肉時,應戴上手套慎防損傷,如有傷口須徹底治療及妥善包紮,處理時區分生肉及熟食區避免污染,處理後要徹底洗手;豬肉、豬內臟等需充分煮熟後食用。如出現豬鏈球菌感染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時診斷及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