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發酵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1511/sm-2c4a94956e8253c79f8f1bad3a420808.jpg)
「寶林茶室中毒案」5人遭起訴! 檢方認2關鍵釀6死
2024年3月爆發寶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案,此案造成6人中毒致器官衰竭死亡,台北地檢署今(21日)偵查終結,針對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等5人,依過失致死等罪起訴,檢方調查發現,店內拆封後沒用完的粿條,竟然沒冷藏,而代班廚師使用超過63小時沒冰的粿條,製作餐點,導致一連串的食物中毒。北檢認因粿條食材沒有冷藏保存,且重複使用塑膠袋當作手套,加上案發食環境悶熱潮濕,這才會產生致命的邦克列酸,依違反食安法、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罪起訴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阮姓實習生共5人。北檢調查發現,去年3月16日開始,已拆封未用盡粿條,被放置在置物籃內,並未冷藏保存,一直到3月19日胡姓代班廚師,使用超過63小時,未冷藏冰存粿條製作餐點,加上下班前用水柱沖洗地板,閉館時關閉空調,產生邦克列酸毒素有利環境,外加食材交叉污染,導致33人中毒,其中6人因此死亡。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因為未建立食材管理、善盡教育訓練,遭求處4年徒刑,而王姓店長坦承過失犯行,檢察官求處適當之刑,至於周姓主廚,未注意食材保存,將已拆封粿條,放置常溫未冰,且未落實交接,引發一連串食材污染的源頭,檢察官請求從重量刑,而胡姓代班廚師,未注意食材保存,防止交叉污染,沒有落實食材先進先出原則,遭求處4年2個月有期徒刑。檢方認為,造成中毒死亡的2大主因是「該分店粿仔食材未低溫保藏」、「重覆使用同一手套抓取新拆封粿仔條」。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邦克列酸最早在印尼發現,當地一種名為Tempe bongkrek的傳統椰子發酵餅引發中毒,進而得知這種毒素。出現在米製品居多,像是粿條、腸粉、河粉、年糕、糯米、湯圓等,還有久泡的木耳、銀耳等,食物在發酵過程受到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變質,細菌進而產生邦克列酸,通在溫度22至33度、PH值中性的環境中最易繁殖。顏宗海說,這是台灣首次發生邦克列酸中毒,以印尼為例,政府為防範邦克列酸中毒,呼籲民眾不要自行發酵食物,以免增加中毒風險。至於外食該如何預防中毒,則相當困難,但至少學到寶貴一課,就是高溫烹調後不一定就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27275/sm-f6c2c54af883b4bf78e70e3a8972eb97.jpg)
印尼1895年首現米酵菌酸中毒 傳統甜點椰子發酵餅毒死千人遭永久禁產
隨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延收,罕見毒素「米酵菌酸」也開始為人所知。事實上,印尼早在1895年就有人因為食用當地的傳統甜點「椰子發酵餅」(Tempe Bongkrek)後,因米酵菌酸喪命的案例。1930年起自製椰子發酵餅造成的中毒事件頻發,直至1977年因而中毒人數高達近萬人,目前印尼當局已禁止生產這項食品。根據維基百科說明,米酵菌酸歷史上首於印尼爪哇一帶被發現,其名字亦是來源於爪哇語「Bongkrek」(意為擠碎、壓扁),指的是製作印尼養生食品「天貝」過程中,將發酵好的椰渣壓成小塊或脫水;此外「Bongkrek」發酵來自印尼語「bengkak」,是膨脹、擴張的意思,意指「發酵」,也就是製作天貝時椰子在發酵過程中的膨脹。天貝(Tempe)是一種由黃豆製成的印尼養生食品,而椰子發酵餅(Tempe Bongkrek)則是在製作天貝時發展出來的一種變體,採用黃豆加上磨碎椰子渣發酵而成的的餅狀物。由於椰渣比起黃豆明顯價格低廉,所以比起天貝,椰子發酵餅更受到印尼貧窮家庭的歡迎。天貝(Tempe)是由黃豆製成的印尼養生食品,和椰子發酵餅不同(Tempe Bongkrek),但在這次事件中遭到混淆。(圖/翻攝維基百科)根據印尼權威媒體《Historia》報導,在印尼最早紀錄因食用椰子發酵餅中毒的事件發生在1895年荷屬東印度時期,但當時並未發現中毒原因。直到1930年代,印尼經濟受經濟大蕭條影響,不少家庭為節省開支,放棄購買商家製作的椰子發酵餅並改為在家中自製,由於難以規範製作與儲藏衛生,導致椰子發酵餅造成的中毒事件頻發。1933年,荷蘭科學家便已經發現椰子發酵餅中毒事件是因唐菖蒲伯克氏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引起,而「米酵菌酸」便是從唐菖蒲伯克氏菌分泌出的毒素。但即便有飲食風險,印尼百姓仍繼續食用這種傳統的甜點,就連1962年印尼政府下令禁止製作椰子發酵餅後,仍有許多民眾私下自行生產。從1951到1975年,有多達7216人因椰子發酵餅中毒,死亡者高達850人。而1975年又再度爆發1036人的中毒事件,造成125人死亡。最近一次發生椰子發酵餅中毒事件則是發生在1988年,造成37人死亡,印尼政府當局鑒於這種食物可能產生的危險性,再度重申永久禁止生產和銷售這種傳統甜點,目前印尼人也已廣泛不再食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