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斌
」 主計總處 上班族 薪資 加薪 通膨近15萬人失業「有工作卻不就業」? 主計總處曝主因
主計總處28日公布「113年人力運用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今年5月失業人數約40萬人,其中,有近15萬人曾遇有工作機會,卻沒有就業,人數不僅比去年增加1.1萬人,也占總失業人數近37%,調查探究原因,高達近7成的理由是「待遇不符期望」,「工作地點不理想」、「工作時間長短不適合」亦分別占10.4%及9.11%。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失業者遇工作機會卻不就業以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最多,多是家庭環境優渥、沒有經濟壓力、不急著找工作者,甚至是眼高手低,最常發生的場景是,年輕求職者在人力銀行投遞履歷,面試後,卻發現學非所用,或者自認有大學、研究所學歷,僅能領32K薪水實在不符預期,只好再觀望看看。主計總處統計顯示,9月失業率若按年齡層分,20至24歲族群最高、達12.14%,其次是25至29歲,失業率為6.14%。楊宗斌表示,若是二度就業或家庭經濟主力者,為了分擔家計,通常不會遇有工作機會,把工作拒之於門外,讓自己長期處於失業狀態,這也說明了35至54歲家庭經濟主力,失業率長期處於2%多的狀態。雖然有近15萬人曾有遇有工作機會卻沒有就業,主計總處調查指出,有更高失業比例是未曾遇有工作機會者,合計多達25.3萬人,占失業人數的63.24%,探究原因多是本身資歷或個人條件不符有關,包括「專長技能(含證照資格)不合」、「年齡限制」等,分別占19.26%及14.57%較多。主計總處調查同步指出,5月失業人數約40萬人中,找尋職業以「生產操作及勞力工」計10萬人、占逾25%最多。官員表示,這類工作多是水泥工、水電工等粗活,而「技術人員」9萬人次之,「服務及銷售人員」8.5萬人再次之。楊宗斌表示,「生產操作及勞力工」的特性是日薪高,即使現在營建工地很缺工,但很多從業者的工作仍不穩定,體力不夠、年紀稍大者,在外勞引進下,很容易被淘汰。調查指出,今年我國就業人數達1158萬人,非典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80.4萬人。對於外送員滿街跑,非典型工作者卻年減2千人,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外送員只要周工時超過35小時,就會納入全時工作者的計算。
最低工資連9漲 專家指出「一體兩面」需謹慎評估
最低工資連9漲,我國自明年1月1日起,最低工資從月薪2萬7470元調升至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調升至190元;國泰金21日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針對「民眾對於基本工資調整後,任職單位調薪及幅度的看法」顯示,超過6成民眾都認為,未來半年加薪無望,僅27%認為,明年任職單位薪資調漲大於3%。國泰金調查指出,受訪民眾中有26.5%比例,認為未來半年薪資所得會增加,有12.8%民眾則認為未來半年薪水會減少,整體而言,多數民眾預期未來半年薪資所得維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民眾薪資不動下,卻有68%民眾預期明年通膨將高於2%。面對軍公教明年度也可能調薪,人力銀行近日調查指出,63%企業不考慮跟進,顯示最低工資會照法令規範辦理,但高於規範的工資得依個人績效、企業獲利來做全盤考量。人資專家楊宗斌認為,最低工資是考量弱勢勞工生活,避免貧富差距擴大,但這群勞工特別容易受到通膨衝擊,這是「一體兩面」,當最低工資帶動薪資上漲,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就是勞工自己,最後會出現「通膨螺旋」風險。此外,不堪薪資調漲壓力,企業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或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甚至出現關店、企業倒閉危機。楊宗斌提醒,若因最低工資調高,店家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是「外食費」跟漲,每回變動就是5元、10元增幅,恐怕都大於薪資增幅,最終可能出現「雙輸」局面,需要謹慎評估「經濟淨效果」。
6成5企業表態Q4有加薪計畫 可望助攻內需消費
通膨環境遇上求職市場大缺工,人力銀行公布「龍年第4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結果顯示,有64.8%企業表態今年第4季有加薪計畫,不僅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53.6%,更創下12年以來新高,預計加薪的幅度平均值落在4.2%: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企業加薪意願創新高,在第4季消費旺季來臨之際,對內需消費有推波助瀾的效益。楊宗斌分析,第4季是傳統消費旺季,除百貨周年慶外,還有網購雙11、耶誕節、新年跨年等,消費會持續到隔年農曆年後,而企業決定該年度加薪,最可能生效的日期落在第4季或隔年第1季,倘若在消費旺季看到薪資增加,上班族購物預算很可能從2萬元提升至2.5萬元,有助於刺激第4季的內需消費。楊宗斌觀察,每年百貨周年慶業績可視為內需景氣指標之一,上班族會將「購物」視為犒賞自己的方式之一,尤其調薪或領到分紅、業績獎金時,出手會比較大方,也有上班族作為宣洩工作壓力的途徑之一,但也要奉勸上班族「量力而為」。人力銀行調查顯示,64.8%企業有計畫於第4季加薪,其中44.5%是採「績效加薪」、20.3%全面,即加薪基本原則是「員工績效至上」,而薪資「獎金分紅」也成公司留才、攬才的主要工具,只是這部分的報酬增減,通常與景氣具有「正向連動關係」:而齊頭式加薪意願比較高的資方,以缺工中的行業為主。楊宗斌從各大產業近來「求才」職缺觀察,第4季景氣屬於「內熱外溫」,從百貨周年慶到耶誕、跨年檔期,內需型店家多面臨缺工問題,徵才需求不斷,不過,有不少的工作,可能屬於「臨時性」職缺,時薪條件也跟著墊高;楊宗斌指出,與去年不同的是,嚴重缺工的行業不再局限於服務業,今年外銷接單加溫,使得製造業、科技業同樣出現人力吃緊窘境的現象。1111人力銀行表示,加薪風潮一波接著一波,如福利上領先同業的鼎泰豐在年中宣布薪資調漲後,加薪幅度6%到9%,無經驗的外場人員起薪已經高達5萬元,大型的連鎖品牌王品集團9月起也有新的薪資方案,規畫在第4季要擴大徵才300人,開出儲備幹部最快一年內,月薪就能達到5萬5000元高薪吸引人才。
8月失業率升至3.48% 創近11個月新高!主計總處解釋原因
主計總處23日公布最新8月失業率為3.48%,較7月微幅上升0.03個百分點,不僅連續第3個月上升,也創近11個月以來新高;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8月失業率上升主要是受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尋職行列影響,雖然失業率創近11個月以來新高,但若單純與8月相比,卻創近24年來同月最低。主計總處表示,8月失業人數為41.9萬人,較上月增加4千人,其中,受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尋職行列影響,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3千人,與去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7千人。譚文玲表示,目前國內失業情勢穩定,若按照過往經驗來看,9月之後畢業生將陸續找到工作,歷經職場調適階段後,失業率多逐漸回落。值得留意的是,近來勞動市場各項數據或指標正反兩面都有,譚文玲指出,包括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人數增加,因經濟因素如業務不振、無法找到一周工時大於35小時者為19.7萬人,較上月增加2.2萬人等,都是比較負面的因素;正面的則是失業率處於低檔,8月創近24年來同月新低。展望未來,譚文玲表示,聯準會9月降息2碼,廠商成本將下滑,主客觀因素過於複雜,加上近來就業數據各指標正反兩面都有,仍需觀察經濟情勢、企業盈餘、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狀況而定。雖然8月失業率創近24年同月最低,但受少子化影響,人力銀行調查指出,當前8成企業仍缺工,即使企業願意加薪徵才,但人力仍感到吃緊,惡性循環下,有高達4分之3的上班族感覺工作量增加。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最低工資連9年調漲,企業也願意加薪徵才,但薪資上漲是一體兩面,企業會把人事成本轉嫁消費者,勞工加薪後,仍得花更多金錢採買日常用品以及外食費等,一個推升一個,恐怕會出現「通膨螺旋」的風險。
職場男女薪資差距又擴大!兩性差距3693元 專家曝原因:服務業加薪慢
職場男女薪資差距又擴大。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前7月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其中,男女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分別是3萬8771元、3萬5078元,兩性差距為3693元,讓好不容易男女薪資連續幾年縮小的狀況出現反轉,比2023年兩性差距3451元再擴大。這份薪資報告追朔到2020年,該年度兩性薪資中位數差距為4059元,連續幾年縮小後,今年再度擴大;人資專家楊宗斌認為,男女薪資差距拉大與產業景氣、產業員工男女結構比有關,與男女同工不同酬關聯性不大;所謂同工不同酬是同職場、相同工作,加薪、升遷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楊宗斌進一步指出,去年AI議題夯、近幾個月來出口連10紅,科技、製造業不僅薪資高,且理工科也是男性較多,服務業雖然缺工,但加薪速度與仍不及科技、製造業,才會造成今年前7月男女薪資中位數拉大的現象。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儘管勞動部統計顯示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件數創新高,但男女占比仍有2.89倍的差距,顯示照顧幼兒仍視女性為主。曾仲葳根據調查進一步指出,女性上班族一旦暫離職場,想重返職場難度為6.4分(滿分10分),二度就業最容易面臨的困境,包括工時太長無法兼顧家庭、找不到合適工作、企業主拒絕中高齡求職者等,回職場平均也需要2.8個月的磨合期,這些都會影響薪資等條件。
最低工資估漲4% 物價恐螺旋式上漲 專家:時薪、月薪調幅脫鉤
勞動部將於4日邀集勞資政學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2025年最低工資。由於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最低工資調漲初試啼聲,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為顧及上百萬廣大基層勞工權益,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3.9%,調幅不能輸2024年的4.05%,因此新年度調幅至少是4%起跳。若2025年最低工資調漲超過4%,將創連續9年調漲紀錄。成之約表示,最低工資年年漲,影響各行各業,企業不只增加基層薪資,法定福利成本也增加,在連續3年通膨都超過2%警戒線後,恐推升物價呈螺旋式上漲。以上班族感觸最深的便當、飲料等外食費為例,成之約觀察,一次調漲幅度常是5%、10%,因為餐飲、服務業不僅考量工資上漲,還有店租、水電、食材等綜合評估,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情況下,最低工資調升,不意味勞工的實質購買力跟著增加。人資專家楊宗斌預期,最低工資調漲對製造業外籍移工、美容美髮學徒,或時薪制的速食店、加油站員工受惠最深,當然外溢效果會延伸到該年度社會新鮮人,假設2025年最低工資每月調漲為2萬8570元,企業3、4月校園徵才時,對社會新鮮人的起薪就會從今年的30K調漲至31K或32K。不過,楊宗斌認為,最低工資調漲僅基層勞工受惠,對月領3、4萬元以上的勞工幾乎不受影響。成之約觀察,近年最低工資調整,時薪、月薪調幅已脫鉤,時薪調幅比月薪大,致原本需要大量計時人員的雇主想採月薪制,而很多年輕人現在寧可身兼兩個工作也不想領月薪,除自由彈性,領時薪反比賺月薪還來得有利。楊宗斌提醒,除非有家庭經濟壓力,建議社會新鮮人還是以月薪制工作為主,對未來履歷表、職涯規畫較有幫助。
青年失業率為中高齡5倍 專家憂陷「一高兩低三不」
今年5月各年齡層失業率(%)一覽表最新5月失業率3.34%,創24年同月新低;不過,各年齡層中,20-24歲青年失業率卻仍高達11.33%,不僅是所有年齡層中失業率最高的族群,與45-64歲中高齡失業率2.13%相比相當是5.3倍;時序已進入畢業尋職旺季,由於應屆畢業生最多集中在這個年紀,主計總處官員預估,6至9月青年失業率還會持續攀升。若拉長時間來看,20-24歲青年失業率多介於11%至13%之間,官員分析,這個族群多為初次尋職,多處在職場探索期,不僅定性低、也需要多點時間來調適,工作較不穩定,失業率較高,相對應失業率最低的中高齡,多找到職場方向,更重要的是有家庭的經濟壓力,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有換工作或退出職場的衝動。有人資專家不諱言指出,青年就業問題原本是歐、美國家的隱憂,現在卻延伸到亞洲國家來;中國大陸疫情後,青年失業率曾一度飆升破20%,逼得官方一度蓋牌,韓國問題也相當嚴重,平均每5、6位年輕人就有一位不求學、不就業,也不找工作,直接當「躺平族」;人資專家表示,台灣即使沒這麼嚴重,但要回到過往6%、7%以下水準,坦言「回不去了 」。人資專家楊宗斌觀察,青年勞工欠缺方向是通病,即使出社會工作了幾年,仍有6成以上自評還在「職涯迷途中」,平均要花7.6年完成探索;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大學畢業生工作3至5年以後,失業率會明顯好轉,以目前25至29歲年齡層統計來看,失業率降至5.78%,30歲以後的族群,則降至3.31%以下。楊宗斌警示,求職最怕無方向感,一旦自認「入錯行」,最終將出現「一高、兩低、三不」的窘境;即擁有「高」學歷,但學非所用、有志難伸,導致工作成就感「低」、薪資滿意度「低」,後續陷入買「不」起房、「不」結婚、「不」生小孩的念頭,不易擺脫的「青貧化」生活。
3因素衝擊!全台攤販5年倒7萬家 年營收大縮水
攤販調查一覽表主計總處29日公布「2023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受疫情催化網購、外送平台及來台旅客人數未恢復等三大影響,攤販攤數驟降至23.3萬攤,較2018年調查下降23.95%,也刷新調查統計以來最低紀錄;從業人員也降至35.7萬人。整體營收約3954億元,較2018年大減26.7%。主計總處統計每5年進行一次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台灣攤販發展最高峰在2013年,攤販數、從業人員分別為31.8萬攤、49.1萬人。主計總處官員分析,攤販減少與國人消費習慣改變有關,例如24小時的便利商店林立,買麵包、飲料、餐盒都非常方便,加上網購、APP等多元零售通路發展,2018年的攤販調查中,不論是攤販數、從業人員、全年營收等,都首度出現負成長。官員指出,這次攤販數、從業人員驟減,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去年調查時來台旅客人數急凍,疫情更催化民眾網購、外送平台的使用,攤販數續呈負成長,且是有統計以來新低,比1988年首次調查的23.4萬攤還少。所謂攤販的定義,官員表示,只要沒有固定地址(店面)、攤位號碼等,都屬於攤販調查的範圍。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從事攤販工作以二度就業、60歲以上族群(占36.23%)為大宗,這些高齡就業者一旦退出攤販行業的勞動市場,新人很難遞補,年輕人不愛躲警察、擺攤位,且善用社群軟體、直播,預測2028年下次攤販調查,不論攤販數、就業人數都會比這次還少。調查從營收獲利來看,平均每攤賺53.3萬元,相較於5年前的利潤,平均減少7.3%;若以攤販經營類別來看,生鮮肉類營運狀況最佳,年營收近379萬元、利潤為82.3萬元最高。官員表示,生鮮肉類是民生必需品,且民眾還是偏愛當天的新鮮食材,較不容易受到疫情或外送平台興起的影響。調查顯示,攤販占比最高的仍是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數12.5萬攤,占比高達53.61%,平均每攤年營收152.5萬元、利潤54.5萬元,略高於平均值。
今年首季薪資成長 這行業奪冠
今年第1季總薪資成長最多行業排行榜主計總處10日公布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雇員工薪資調查,結果顯示服務業部門3月平均經常性薪資4萬7525元,累計第1季的年增2.33%,略勝工業部門的2.02%,也勉強與通膨2.34%持平;不過,景氣內熱外溫,內需消費加持下,企業主對獎金發放很慷慨,服務業部門總薪資大躍進,3月總薪資達5萬3913元,第1季的年增率達4.33%。從行業別來看,今年第1季以旅行及相關服務業總薪資大增11.57%最驚人,金融保險業不僅含金量居產業之冠,如今也有10.3%的成長動能,兩個行業都呈雙位數成長,總薪資分別為4萬2983元、9萬1967元,住宿業在缺工的壓力下,總薪資年增8.27%,也緊追在後。104人力銀行4月全站工作機會數110.6萬個攀歷史新高,住宿、餐飲服務業人才缺口22.7萬最多,批發零售與傳直銷業17.2萬個次之,與電子資訊軟體與半導體徵才16.5萬人列居三大徵才產業。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第2季景氣仍「內熱外溫」,近期出口接單加溫,內需服務業搭配母親節慶祝檔期以及端午節兩波連假效應,民生消費市場轉趨熱絡,即使「校徵季」來臨,勞動市場依舊處於「事求人」狀態;針對近來開出的主要職缺,企業平均提供月薪條件落在3萬9578元,不但多於第1季調查時的3萬8387元,更創下11年來同期新高。不過,電腦電子光學製品製造業總薪資為5萬9202元,第1季與去年相比卻年減5.13%,堪稱是最大苦主,而總薪資變動大,與年終獎金發放有關,而年終獎金正反映前1年該行業的景氣表現。台綜院表示,3月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的用電量已有明顯成長,主因是AI商機發展下,電子與資通訊產品外銷訂單翻轉為正成長有關,景氣可望走出陰霾、持續朝穩健復甦邁進。
全台大缺工!社會新鮮人期望起薪34K 增幅創11年來新高
社會新鮮人對人生首份正職工作月薪期望值主計總處統計年終獎金排行榜Top 3全台大缺工,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4月全站工作機會數達110.6萬個,再攀歷史新高;缺工找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調高薪資,畢業季將至,人資專家楊宗斌根據調查指出,缺工讓即將出社會的新鮮人對人生首份正職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提高了,平均落在3萬4321元,比起去年的3萬3415元,增加906元,換算下來,增幅為2.7%,不僅對比先前增加0.3%、0.4%成長顯著,也創11年新高。楊宗斌分析,自從疫情趨緩後,服務業復甦,積極尋才,以補充先前流失的人力,近來出口改善、外銷訂單增加,製造業也多處於缺工狀態,對服務業、科技業或製造業來說,畢業季正是最好補充人力的機會,社會新鮮人在薪資談判空間大的預期心理,也提高了月薪期望值,期待起薪一舉跳升至34K。談到大學畢業真實薪資行情,104人力銀行分析2020年至2022年大學畢業生首份正職起薪,其中,工程與資通訊領域受惠對應產業產值高,工程相關領域薪資中位數3.5元萬最高、資通訊3.4萬元緊追在後,商管與社會人文則為3.2萬元;細分職務,各領域的起薪中位數較高的高薪職缺分別為:工程領域的半導體設備工程師4.5萬元,商管領域的查帳、審計人員3.8萬元,社會人文領域的社工人員3.5萬元,商管與社會人文領域的國內業務人員3.3萬元。另根據主計總處發布今年農曆年節工業及服務業年終獎金平均1.69個月,創近9年新高;其中由金融保險業平均3.64個月奪冠,每人平均領25萬1402元,其次製造業2.11個月、不動產業2.04個月分居第2、第3名,官員表示,去年年終獎金的排名與今年完全一樣,預估未來幾年「鐵三角」的排名很難打破。官員指出,年終獎金也反映景氣、產業興衰,如排名第2名的製造業,受到111年下半年後景氣趨緩、庫存去化等影響,113年年終獎金比112年少,從前年的2.14個月降為2.11個月,不過,經常性薪資有增加,仍能穩住第2名的名次,不動產於去年相同,排名第3名。
通膨時代+百萬缺工 上班族苦哈哈8成老闆開始計較「這件事」
大缺工浪潮持續!104人力銀行10日表示,4月全站工作機會數110.6萬個,再攀歷史新高,住宿、餐飲服務業人才缺口22.7萬最多,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徵才16.5萬人;不過由於近來電價調漲、物價蠢動,讓經營成本不斷增加,yes123求職網調查也發現,高達82.6%的企業將在第2季實施「要求員工隨手關燈」、「下班後電腦關機」、「午休、下班時間關燈」、「調高空調溫度」,以及「辦公室改用節能燈具」等,還有29.1%的企業表示會影響公司的徵才意願;遇缺不補恐讓上班族更加辛苦。主計總處9日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為2.14%,而今年1、2月CPI分別為1.79%、3.08%,4月1日起的電價調漲還沒算進去,各行各業已感覺到物價蠢蠢欲動。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雖然近期食物類漲幅走低,但服務類價格則有僵固性,外食、房租、醫療費用漲幅處在相對高檔,導致通膨放緩、民眾因為經常購買的品項漲幅居高,對物價上漲的感受還是會比較深刻。yes123求職網10日公布「上班族吃住開銷與電價衝擊調查」,調查顯示,受訪上班族今年每月個人「外食」總花費平均達8412元,換算1天約280元,若以「官方經常性薪資」4萬6140元估算,僅外食就「吃掉」月薪的18.2%,尤其是「晚餐」漲價最有感。租屋方面,調查顯示約46%的上班族屬於「租屋族」,每月房租平均支出1萬1098元,約佔「官方經常性薪資」的24%。此次調查顯示,高達88.3%的租屋上班族,擔心「升息與電價調漲」造成租金跟著增加。所以高達92%的上班族覺得個人的薪水「不夠用」,其中52.7%更屬於「實際上不夠用,且因通膨狀況惡化」。針對4月份電價調漲,有45.2%的資方表示「會影響」公司的調薪意願;還有29.1%的企業表示會影響公司的徵才意願。超過8成的上班族擔心電價調漲影響企業的調薪意願。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電價調漲可能會影響部分資方的調薪與徵才意願,但衝擊不會像之前疫情一樣持續很久,應該只是2、3季的延遲與調整。
婚育調查78%爸媽自認親子疏離 孩子養到18歲至少要花657萬元
去年台灣新生兒人數13.5萬,續創史上新低,兒童節前夕,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上班族婚育調查」,發現58%的人沒計畫生小孩,原因不外乎和「錢」有關;小孩養到18歲所需費用,大家認為平均至少要存到657萬元才夠;另外,有孩的職場爸媽自評,78%親子關係疏離,13%甚至給自己打了零分。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當中,目前「沒有小孩」的有57.7%;若以人生規劃來看,這當中又共有42.2%表示「有計畫」生小孩,也代表剩下的57.8%「沒有計畫」生小孩。探究勞工不想生小孩的原因,較多為「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76%)、「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60.5%)、「工作忙,怕沒有時間照顧小孩」(41.5%),及「覺得生小孩之後不自由」(29.4%)、「覺得令人安心的保母或托育機構難尋」(26.3%)。為了鼓勵民眾生育,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持續調高「育兒津貼」與「生育補助」,對此仍有86.8%的上班族表示,不會因此生或多生一個小孩。調查也發現,同時有長輩需扶養照顧,若又有子女,也就是所謂「三明治族」的比例,合計更達到了83.5%。不論是否目前為雙薪,或有無長需輩需扶養照顧,對於目前生活,有83.6%感到「財務吃緊」。上班族更認為,從孩子出生到18歲成年,小孩「生養育基金」平均「至少」要存到657萬元;其中甚至有22.9%認為,要存到「一千萬元(含)以上」。以官方經常性薪資約4.6萬元估計,大概要「不吃不喝」將近12年,才有可能準備好這筆「生養育基金」。調查也進一步發現,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最少要達11.1萬元,才有能力「生養一個小孩」。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台灣「少子化」不但與低薪、凍薪、工時長的職場環境有關,其他像是高房價、教育環境、治安問題,都成為「拒生」或「懼生」的導火線之一。政府若想要提高生育率,除了經濟面考量,像是呼籲企業加薪、提高基本工資,或者透過輔導產業轉型,提高薪酬水準;其他部份也必須從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層面著手,及建立更完善的托育機制。而若想要準備好生養育基金,恐怕夫妻兩人都要就業,同時持續進行投資理財計畫。調查也發現,職場爸媽自認目前「親子關係」有78.2%算是「偏向疏離」;有21.8%算是「偏向親密」。對於「職場爸媽」的角色扮演,自己平均打了48.5分,算是不及格,其中13.1%自認拿「零分」;只有極少數的2.9%,仍自認有「一百分」。觀察前述調查數據,楊宗斌表示,當生活中有了小孩後,雖然是「甜蜜的負擔」,職場爸媽們卻更擔心職場壓力、公務時間是否讓家庭和事業失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上班族要顧慮的地方很多,除了需要家人多體諒,甚至需要與公司老闆、主管,溝通現階段的生活或婚姻狀況,藉以取得人生平衡點。
年後轉職潮!2月失業率微升至3.39% 創24年同月最低
行政院主計總處22日公布2月失業率為3.39%,終結連5降,較上月上升0.08個百分點,但仍創近24年同月最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讀,失業率微幅上升,主要是農曆春節後臨時工作結束、年後轉職潮有關,整體來看,失業率數據仍低,顯示國內就業市場相當穩定。近1年失業率變化一覽表。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疫情過後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回溫,但受到少子化、勞動力減少,又有科技業磁吸效益等影響,求職市場缺工恐怕成為常態,在這個趨勢下,今年失業率不至於大起大落,預估接下來3至5月失業率會持續下滑,待畢業旺季來臨後,失業率將微幅上升,惟也不至於變化太大。陳惠欣指出,這波年後轉職潮的求職者會陸續找到新工作,每年3到5月失業率多呈下降,根據過去經驗,累計下降幅度介於0.05至0.07個百分點。不過,今年2月失業率走揚,3月是否下滑仍有待觀察,得看轉職者找工作順利程度。楊宗斌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指出,高達9成企業今年第2季有徵才計畫,徵新員工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直處於缺工狀態」,其次才是遞補離職空缺、訂單增加而擴編等。徵才意願最高的產業,依序為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批發零售、科技資訊、金融保險等。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月失業人數為40.6萬人,較上月增加9000人或2.28%。其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及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均增加3000人,與上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1.4萬人或3.43%;2月就業人數1157.2萬人,月減1.5萬人。若與去年同月相較,2月就業人數年增8.7萬人。為接軌國際資料,主計總處表示,新版失業率的身分認定,除原失業定義(即資料標準周內尋職)外,另依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9屆國際勞動統計會議建議,同步以「含資料標準周過去4周內尋職」的國際標準定義,未來將按月發布統計結果。
薪情好差!上班族薪水平均「凍漲4年」 超過6成還被減薪
現在萬物都漲,只有薪水沒漲。求職網站最新調查,上班族平均4年都沒加薪,超過6成在過去一年還被減薪,而大家平均想要調薪6016元。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上班族對薪資滿意度創11年來次低,只有37.3分,高達91.4%上班族,對目前的薪資不滿意,87.7%想離職,而不少人更是渴望調薪,27.7%希望加至少5000元,17.3%想加1萬元以上,平均希望調薪6016元。據悉。有55.7%上班族3年以上薪資都凍漲,11.6%更是10年以上都沒調薪,平均「被凍薪」4年,來到11年次低,而上班族能忍受1.8年不加薪,2.2年就超過忍耐值。不僅如此,還有63.3%上班族,過去1年還「變相減薪」,如年終獎金縮水,或是加班費被砍、分紅縮水、刪三節等,42.8%的人因薪資問題離職,只有27.3%被加薪慰留。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說,如果想看出真正上班族的薪資滿意度,不能只看薪資的「絕對值」,還要把工時、職場壓力納入考慮,科技業、金融、醫護業等工作高薪,卻也要「勞心勞力」,甚至會影響健康,那麼薪資報酬率就不高。楊宗斌指出,如果是離鄉工作,還要考慮租屋、外食、通勤等費用,大都市起薪高,但物價也高,會不會成為「月光族」,都是要考慮的變數。
麥擱問啦!過年5大地雷問題 「何時結婚」竟不是第一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是與親友們相聚的好時節,不過免不了會被親戚問到一些「死亡問題」,yes123求職網針對上班族的春節進行多項調查,其中過年最怕被問到的問題也出爐,而不少人常被問的「什麼時候要結婚」僅佔34.9%排行第五。yes123求職網調查「過年最怕被家人親戚問到什麼問題」,在可複選情況下,結果顯示,第一名為「在做什麼工作?哪裡上班啊?」(42.3%)、其次是「現在薪水多少啊?夠用嗎?」(41.4%)、「年終獎金幾個月啊?」(40.5%),以及「有沒有正在交往的對象啊?」(36.3%)、許多人害怕被問到的「打算什麼時候結婚?」(34.9%)則排行在第五名。除此之外,出社會後,過年除了要買補品、禮盒外,最大的花費必定是「發紅包」,根據調查結果,90.1%的上班族計畫發紅包,預算平均11292元,略高於去年的11015元。不過仍有70.3%的人表示春節前可能「手頭吃緊」,且若年終獎金不如預期,93%的人考慮降低過年消費。而發紅包的對象,近八成的上班族都會包給「父母及其他長輩」,其他則是「自己的小孩或晚輩親戚」(43.6%)、「同輩親戚」(22.6%)、「配偶或情人」(13.8%)、「朋友或同事的小孩」(12%)。調查顯示,農曆年前上班族估計可領取的年終獎金平均為3.4萬元,有25%認為領不到。扣除領不到年終者,平均值落在4.6萬元。雇主若欲留住員工,平均年終獎金至少應達到「8.6萬元起跳」。針對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因為這三年來受到通膨壓力,上班族發紅包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若長期沒調薪或低薪,甚至是沒有年終獎金等狀況,年關會出現嚴重的財務缺口,業者如果能祭出更多優惠,也能促成這些受薪階層的民眾大力消費。
少子化衝擊!求職市場找不到人 缺工恐變常態
公職招考創新低,國家考試報考人數近10年也腰斬,鐵飯碗生鏽了嗎?人資專家楊宗斌直言,鐵飯碗沒生鏽,當景氣前景不明、無薪假人數增加或失業率上漲,鐵飯碗還是人人搶,現在的現實情況是,求職市場也面臨缺工、找不到人窘境,尤其邊境解封以來,人力銀行線上職缺數節節攀升,企業薪資墊高仍無法解決問題,「缺工恐成為常態」。楊宗斌分析,不是年輕人不願意加入公職,而是每年大學應屆畢業生愈來愈少,少子化的趨勢下,不論國家考試、求職市場,徵才、選才的分母都變小了;根據統計,去年大學畢業生(不含碩、博士畢業生)已跌破20萬人,2031學年將減至15.6萬人的低點。104人力銀行公布最新徵才資料顯示,1月線上職缺有多達101.6萬個工作機會,年增率6%,不僅創歷年同期的歷史新高,且是連續11個月突破百萬大關,產業缺工呈「內需熱、外銷溫」現象;時序進入農曆年節,人資專家表示,在跳槽、轉職風氣下,職缺數應該會在農曆年後達高峰。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表示,徵才量最大的前5大產業來看,住宿與餐飲服務業最缺工,釋出21.3萬個職缺數;批發與零售排名第二,有16.4萬工作機會;電子資訊、軟體與半導體業15萬個職缺;一般製造業缺10.9萬人;即使面對不景氣的建築營造及不動產業也開出8.3萬個工作機會。9年級生成職場新的生力軍;楊宗斌表示,薪資高低已經不是9年級生選擇工作的唯一考量,首先,工時不能太長、壓力也不能太大,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認同公司企業文化等,反而是社會新鮮人求職時優先考量的重點。
通膨怪獸吃掉薪水! 2023年實質總薪資「7年首度負成長」
通膨怪獸發威,企業加薪趕不上通貨膨脹速度,上班族荷包多縮水了!主計總處11日公布最新全體受雇員工薪資調查,2023年前11月的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57元,年增2.45%,總薪資5萬8598元、亦增加1.47%;不過,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2%,實質總薪資更少了0.97%,官員表示,這不僅是近7年來總薪資首度負成長,也是繼105年總薪資衰退0.99%後,減少最多的一年。近年來1至11月受雇員工實質總薪資一覽表。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去年前11月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都衰退,主要是出口疲弱、物價偏高等影響,加上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半導體、電子產品需求暢旺,我國經濟成長率創近年新高,墊高隔年薪資年增率,在比較基期高的影響,去年前11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高達2.48%,數字平減後,影響薪資呈現負成長。主計總處統計,全體受雇員工前11月總薪資僅成長1.47%,但各行各業榮枯表現十分鮮明,尤其現在最缺工的住宿業、旅行相關服務業、零售業,前11月的加薪幅度分別為9.45%、8.7%與6.93%,總薪資平均介於4萬元至4.5萬元之間。同時,去年前11月總薪資表現最差的三大慘業也出爐,苦主依序為基本金屬製造業、不動產業與金融及保險業,總薪資分別年減6.67%、2.9%與2.9%。主計總處官員分析,總薪資成長或衰退,反映產業景氣循環的現象,官員解釋,衰退幅度較大的產業,通常2022年的表現都非常好,像基本金屬製造業在全球基礎建設帶動之下,鋼鐵等外銷暢旺,當年度獎金發放較多,也帶動不動產的剛性需求;金融及保險業則是受防疫保單理賠拖累,金控公司發放獎金的慷慨程度不如過往,總薪資才會顯著縮水。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去年景氣「內熱外冷」,台灣經濟成長率更力求「保一」,處於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上班族遇上物價高漲,再衡量「投入總工時」與「總收入」時,有近9成上班族自認報酬率不高;勞方兔年的代表字是「悶」、「忍」、「憂」,期望新的2024年,上班族期望工作能「穩」、「升」、「順」。
物價漲不停...48%上班族年前想轉職 期望月薪4.9萬
物價上漲、薪水跟不上通膨,年關將近,上班族感受到生活壓力;1111人力銀行5日發布的「農曆年前轉職意向調查」,48%上班族有年前轉職計畫,期盼轉職後的月薪能有4萬9671元水準,若原公司有意慰留,調查指出,企業主要加薪6958元最有機會留住人才,基層主管的留才代價高達8537元。距農曆春節還有1個多月,卻有48%上班族在轉職路上,與過往年後才啟動氛圍不同。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分析,主因是通膨壓力下,上班族都想追求更好的薪資條件,加上當前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感等,也形成轉職推力。人資專家楊宗斌直言,當景氣下滑、年終獎金難以期待時,愈容易促成上班族年前轉職。倘若預期年終獎金沒什麼損失,年前投遞履歷是最佳時機,因為競爭對手比農曆年後來得少,此外,勞方犧牲年終獎金,求才的資方比較願意提供「薪資補償」,因此,薪資議價空間也比較大。百貨業公關觀察,今年通路、服務業轉職已提前啟動,企業主不見得會在人力銀行開職缺,通常透過人際網絡打聽合適人選,因此,有轉職打算一定要超前部署,選擇才會比較多。楊宗斌進一步以「機會成本」分析,若找到一份新工作,月薪比現在高出3000到5000元,等於年薪多了3.6萬至6萬元,若抵消年終獎金或分紅損失的期望值,現在可以無顧慮去尋找新東家、換跑道。曾仲葳觀察今年上班族的轉職意向,最想投入的產業以資訊科技業最多,連續榮登9年冠軍,其次是金融業,與科技業年薪保障14個月又有分紅獎金有關,金融業的獲利表現,反映在豐厚年終獎金上,成為轉職者鎖定的兩大產業。
加薪追不上通膨!前3季實質總薪資負成長 7年來首見
物價太沉重!主計總處10日公布最新薪資統計,今年前3季(前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萬1425元、年增0.14%,總薪資亦增1.57%。不過,考量通膨因素後,實質總薪資反而倒退嚕,為5萬4884元、年減0.78%,是近7年首見負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分析,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影響企業發放獎金的意願,加上當期物價較高所致。陳惠欣指出,去年第4季製造業受景氣影響,衍生庫存去化等議題發酵,今年發放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變少,而今年前3季CPI年增率達2.36%,才會導致實質總薪資呈現年減0.78%。對於前3季實質總薪資負成長,人資專家楊宗斌解讀,意謂企業加薪的速度追趕不上通膨,對廣大受雇員工來說,最大衝擊是「實質購買力」下滑。陳惠欣表示,企業員工每年薪資都正成長,實質薪資偶有出現負成長,最大關鍵是通膨壓力,若總體經濟改善,通膨控制在2%左右,不論實質經常性薪資或實質總薪資,就能恢復成長。近來科技業、製造業受制全球通膨,楊宗斌觀察,終端產品的歲末買氣未明顯回溫,各行各業職缺有增有減,第4季整體薪資波動「尚稱平穩」,受雇員工對薪資上調不要抱持太大期望。景氣關聯度高的製造業加班工時,主計總處公布,9月加班時數為15個小時,年增1.3個小時,從今年7月開始,連續3個月增加,由於去年下半年加班工時略低,在去年8月至今年2月的加班時數為13到14小時,陳惠欣表示,是因為低基期因素,才讓今年呈現正成長,製造業景氣是否因此回溫,仍持續觀察。
加薪被通膨吃掉...前8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85% 近7年首見負成長
後疫情時代,企業努力加薪補足人力缺口,不過,加薪恐怕被通膨吃掉;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前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15元、年增2.5%,總薪資平均6萬0931元、年增1.42%;考量通膨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21%、實質總薪資年減0.85%,為7年來同期首見負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分析,我國通膨漲幅逐漸擴大,1至8月平均物價為2.29%,出口又連續衰退,衝擊廠商營運狀況,雖然今年前8月實質經常性薪資還能維持正成長,但廠商發放獎金加班費態度保守,會反映在總薪資上,實質總薪資為5萬5660元,年減0.85%。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景氣屬於「外冷內熱」, 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一」挑戰,即使基本工資調漲,內需服務業也因缺工,企業雖調整工資來解決人力問題,不過,通膨的壓力更大,導致實質總薪資下滑,民眾實質購買力也跟著向下。求職市場最佳狀況應該是「薪資漲幅」大於「物價漲幅」,代表「實質購買力」增加,調薪機制才會處於「正向循環」。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近來飽受颱風、豪雨侵襲,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從上月的2.53%再提高至2.93%,1至9月平均物價又更進一步推升至2.36%,前9月實質總薪資倒退嚕的現象,是否也會跟著進一步擴大?陳惠欣強調颱風對通膨影響是短期現象,負成長是否擴大仍要觀察。陳惠欣指出,8月製造業的加班工時為15.6小時,月增0.1小時、年增1小時,連2個月年增,加班工時有慢慢恢復現象,製造業似乎出現「一點點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