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姍
」 張毅 楊惠姍 琉璃工房 金馬導演 導演蕭敬騰泛淚告白愛妻:約定八輩子 「超大咖證婚人」獻祝福
金曲歌王蕭敬騰和經紀人女友林有慧(Summer)愛情長跑16年,在去年修成正果,今(13日)兩人補辦婚宴,蕭敬騰穿著黑色西裝入場,Summer則身穿白紗絕美亮相,蕭敬騰在致詞時眼角泛著淚光,對著愛妻大喊:「林有慧是我老婆,林有慧我愛妳。」真摯感情瞬間感動全場。蕭敬騰在致詞時眼角泛著淚光,對著愛妻大喊「我愛妳」。(圖/喜鵲娛樂提供)蕭敬騰致詞以「親愛的林有慧」作為開頭,透露自己在19歲那年參加了《超級星光大道》,只希望Summer能一眼看到自己,「妳真的看到我了,那年我19歲,一轉眼明年就是我們相識第19年,老婆妳已經陪伴我一半的人生,時間過得很快,但過程相當精彩」。Summer坦言比蕭敬騰早到世界上,「但身邊人都知道你比我成熟,讓我學到正能量跟自律,每一天都過得更好」。最後Summer更是感性告白:「我這輩子會做更多好事,因為下輩子還要跟你在一起。」最後,蕭敬騰則說兩人之間的約定是八輩子,同樣告白愛妻:「一輩子愛你,下輩子、下下輩子愛你,每次我都會找到妳,用各種方式。」擔任證婚人的張小燕則對著新人表示,以前跟Summer的爸爸林光寧是同事,當年跟Summer一起工作時,看到對方的工作態度,就覺得要當她的老公不容易,「有一天Summer搬家請我吃飯,突然之間看到他們兩人互相崇拜、恩愛的眼神,我在修杰楷、賈靜雯和楊惠姍、張毅之間,也看過有這樣的眼神」。綜藝大姐大張小燕為蕭敬騰、Summer擔任證婚人。(圖/翻攝自張小燕臉書)張小燕感性送上祝福:「婚姻就像雙鞋,別人看好不好看,自己看舒服最重要、婚姻能夠長久,把自己變成一雙舒服鞋,穿著它舒服自在。」
梁朝偉、王一博《無名》登桃園電影節 80年代女神經典再現
2023年桃園電影節公布首波片單,「經典重現」單元將回味兩大80年代家喻戶曉紅星楊惠姍、夏文汐分別主演的《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怨女》;「特別放映」單元則是兩代男神梁朝偉、王一博聯手的秒殺片《無名》,以及張藝謀新作《滿江紅》都將在桃影播映。本屆桃影策展人由資深電影發行及監製姚經玉擔任,今年影展主題訂為『桃影愛趣淘』,節目則規劃『3大主題』、『4大焦點』以及『特別放映』與『經典重現』等單元以饗觀眾。」第一波首先公開特別放映及經典重現2個單元。楊惠姍(右)和李立群主演的《我這樣過了一生》,楊惠姍也憑該片拿下金馬影后。(圖/桃園電影節提供)金馬帝后梁朝偉、周迅及新生代偶像王一博主演的諜報驚悚片《無名》,講述汪偽政府時期錯綜複雜的敵友爭鬥故事,程耳導演以獨特的暴力美學,搭配陰鬱絕美的攝影與撼動人心的配樂,再次突顯他強烈的敘事風格。片中一場梁朝偉廝殺王一博超過5分鐘拳拳到肉的對打戲,教人看得膽顫心驚,是一大看點。梁朝偉今年將於威尼斯影展獲頒終身成就金獅獎,是首位得到該獎項的華人演員。他與王一博的加乘魅力,讓《無名》7月在兩岸影展於台北放映開賣即秒殺,這一回桃園電影節的觀眾們有機會大飽眼福。夏文汐在《怨女》中,即便嫁入豪門也不改潑辣性格。(圖/桃園電影節提供)名導張藝謀新作《滿江紅》也是秒殺之作,由00後偶像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搭配喜劇名將沈騰及岳雲鵬。張藝謀拍精忠報國的《滿江紅》,卻是聚焦在岳飛死後4年的故事。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金國使者竟死在秦檜大隊的駐地;於是易烊千璽飾演的統領、和沈騰扮演的小兵,奉命馬上找出兇手。高捷在《怨女》中飾演瞎眼少爺。(圖/桃園電影節提供)經典單元部分,名導張毅1985年作品《我這樣過了一生》,以一位外省女性角色來到台灣的人生軌跡,映照台灣社會從農業步入工商社會的轉型。電影席捲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及導演等大獎,女主角楊惠姍也憑此連莊斬獲金馬影后。另一經典是1988年《怨女》,該片改編張愛玲小說《金鎖記》之作,讓已故台灣導演但漢章在當年風光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可惜他英年早逝,僅留下3部長片作品,《怨女》即為其最後長片。女主角夏文汐曾以《烈火青春》、《唐朝豪放女》紅極一時,成為既霸氣又性感的一代紅星。《怨女》中,她因受媒妁之言,嫁入豪門宅第,豈料迎娶當日才知對方身患殘疾又瞎眼。夏文汐精彩詮釋了強勁的怨憤與潑辣,反映了舊時代封建禮教體制對個人價值的摧殘。片中飾演瞎眼少爺的正是如今的硬漢代表高捷,當年青澀的他,詮釋殘疾維妙維肖。2023年桃園電影節將於今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展開。
王偉忠新書見面會變政見發表會 盼改良台灣殯儀館提升「人生美學」
王偉忠最近出版新書《欸!我坐到哪裡了!?:王偉忠繼續哈啦,不知老之將至......》,他於6日在台北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的蔦屋書店舉行見面會。現場讀者提出的問題包羅萬象,像是有人問起如果王偉忠競選總統,只能提出一個政見,會是什麼?王偉忠笑說他覺得台灣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老無所終」,因為從南到北的殯儀館都很像「鬼廟」,感受真的不好,應該提升「人生美學」,讓「老有所終」的地方溫暖而且感性。觀眾各個點頭如搗蒜,甚至主動請纓要當他的競選總幹事。王偉忠覺得拿敬老卡就像是人生的勳章。(圖/金星文創提供)還有位讀者提出大齡女兒明明有男友卻不結婚的煩惱,王偉忠也大方分享個人看法,「千萬不能催,也千萬不必問,因為現在離婚名人這麼多,怎麼結?怎麼養?都是年輕人要面對的問題。爸媽問多了,孩子搞不好會穿上最近很流行的T恤,上面寫著『你不要問』。」王偉忠笑說,專欄寫了十六年,自己也進入敬老卡的年齡,什麼都能寫,百無禁忌。新書收錄了這四年的《今周刊》專欄短文,兼具趣味與感性,也紀錄下主持中廣節目《欸!我說到哪裡了?》一年多的幕後心聲,像訪談楊惠姍、柯文哲、楊志良等嘉賓,引起讀者共鳴。新書中除了談演藝圈現象,也抒發心情、評論時事,王偉忠聊起他拿到敬老卡的心情,除了能夠半價搭高鐵很爽之外,還覺得敬老卡就像是人生的勳章,拿這張卡,就像是身上掛滿勳章的北韓大將。他也把這些心情放進九月和于子育、郭子乾主演的全新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
朱延平曝金馬60邀請名單 新片《小子》登明年賀歲檔
第四屆LEXUS MY FILM 短影片競賽頒獎典禮於昨(1日)登場,今年評審團以導演朱延平為首,談到今年即將到來的金馬60盛事,朱延平表示除了影后林青霞確定出席,也希望能爭取過去60年,影壇重要代表影星出席,「當然我們也希望楊惠姍、秦祥林等人都能來,但也只是想邀請,他們會不會來還不知道。」朱延平也聊到自己監製的電影《小子》,該片由賈靜雯、陳昊森、林美秀主演,預計將登上明年的賀歲檔,他笑說:「這部片有朱延平的風格,是大老粗跟女導演王毓琦的合作,是很少見的娛樂電影。」《咒》美術陳若宇(左起)、北影總監李亞梅、Lexus賴光雄協理、導演朱延平及剪輯雷震卿一同出席頒獎典禮。(圖/LEXUS提供)朱延平此次擔任短片評審,評審團由他帶領以《誰先愛上他的》拿下第55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的雷震卿,以及透過電影《咒》獲得第24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的陳若宇共同組成。朱延平表示現在年輕人想法多,拍攝環境也不如以前困難,用手機就可以拍攝,「我們剛開始拍也都坑坑疤疤,現在年輕人很好,未來靠他們了。」並表示創作兩分鐘影片最重要的就是把主題說得清楚、說得精彩。他鼓勵新世代創作者:「繼續努力,多拍就對了,拍多了就能掌握影片的精髓。」LEXUS MY FILM 短影片競賽得獎者大合照。(圖/LEXUS提供)剪輯指導雷震卿則指出「眼界」是創作的一大重點:「我們強調兩分鐘的無限可能,在創作上應該更拋掉自我,看見更大的格局,真的往創作的無限可能去發展。」美術指導陳若宇亦提供建議給創作者參考:「首先要思考影片的觀眾是誰?想拍給誰看?想對誰說?才能創造與觀眾的共鳴。」今年競賽以「我的Amazing我主張」為題,共吸引2387件作品角逐參賽,投稿數為歷屆最高,大獎「最佳影片獎」由導演鍾念恩執導的《奔 Escape》獲得。【10大獎項獲獎作品及得主】最佳影片獎《奔 Escape》| 導演 鍾念恩最佳導演獎《驚蟄》| 導演 黃聖鈞最佳動畫片《27》 | 導演 洪千茹最佳剪輯獎《困Trapped》 | 導演 廖庭汝最佳視覺獎《信號》 | 導演 王翊庭最佳編劇獎《試鏡》| 編劇 徐肇勵最佳演員獎《你好嗎》| 演員 吳柏寬評審團特別獎《拼圖》| 導演 周聖諺LEXUS 新創獎《呷麵黑白切》 | 導演 蘇暄喬最佳人氣獎《紅色RED》| 導演 劉芷妤
星雲法師圓寂百日! 新書發表弟子名人齊聚一堂追思
星雲大師圓寂百日,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等5大洲共30位法師、師姑,親筆撰述與大師的因緣,分享大師改變它們一生的教誨,將感言匯集成一本新書「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新書出版當天就登上博客來暢銷榜,佛光山表示,這本書是秉持大師集體創作精神完成,預告「第二、第三本正著手編輯中」,盼能將大師精神永世流傳。「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新書發表會,各界貴賓齊聚追思,現場更湧入數百名信徒,一同感念大師風範。(圖/佛光山提供)「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新書發表會當天,包括長年跟在星雲大師身旁的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滿觀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新馬印泰總住持覺誠法師等11位作者與會,及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良瑋集團董事長尤利春、周芳如伉儷等各界貴賓齊聚追思,現場更湧入數百名信徒,一同感念大師風範。高希均除了細數自己和大師的因緣,更分享大師曾送他一幅墨寶「和平幸福」,這四字也是大師最後的懸念-兩岸要和平、人民要幸福,他希望大家謹記大師的期許,一同努力。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圖/佛光山提供)楊惠姍分享,2011年佛館籌備時,大師給她機會製作觀音殿的千手千眼觀音聖像,猶記一日深夜製作團隊收工要回去休息,突然見到中風剛出院的大師坐著輪椅、摸黑巡視工地,「當時深感大師愈生病,愈要分秒必爭替眾生爭取利益,大師說人生300歲,這是他用自己的命拚出來的;大師是用多大忍耐力,忍受色身痛苦,一遍遍從生病中站起來,只為了要給眾生利益、平安和幸福」。林祖功憶述,2011年長庚醫療團隊得知有一VIP病人到院,「原以為是珠光寶氣的貴賓病人,沒想到是身著破掉僧袍的星雲大師」,那時大師缺血性中風,但每次查房時,大師不問病況,只問自己何時可以出院,「原來他當時心心念念想到佛館視察工地」;而當年佛館開幕時,大師也不顧病體,陪大家一起上上下下,「果然隔天就進廠(醫院)維修,可見大師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只因心中想著眾生。」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圖/佛光山提供)依空法師分享,1970年代被佛光山派赴日本留學,在一年寒假返台時,大師在朝山會館廚房炒麵,得知她還沒吃飯,「油光滿面」的大師就拿了一大盤麵來,「當時我想到大師的師父志開老和尚,曾給大師『半碗鹹菜』,鼓勵大師發大菩提心,我當時捧著那碗麵,轉過身和著淚吃下去,也在心中發願:師父您是一碗鹹菜,我是一大碗麵,我也發菩提心,跟隨您的腳步。」慧傳法師也是普門中學現任董事長、人間福報發行人,他說:「大師很慈悲給我們很多歷練機會。」教導徒眾要「做中學,學中做」,他分享在過程中得到啟示,「智慧來自經驗,經驗來自失敗,失敗來自承擔,承擔來自甘願。唯有心甘情願承擔,才有辦法做到大師所說『忙是營養』,在心甘情願中,才會忙得歡喜、有意義」。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圖/佛光山提供)覺培法師表示,自己被大師賦予創辦人間佛教讀書會的任務。他笑稱,一開始都沒有人要參加,是大師提點:「讀書要和生活結合,要讓大家喜歡快樂。」才讓他豁然開朗,舉辦山水、登山、下午茶讀書會等,而在佛光會、佛光山文化出版和各地道場的支持下,全球很快就達到成立2000多個讀書會的好成績。覺誠法師分享,有一回跟大師到紐約,看到大師捲起袖子做香椿餅,就說:「我要學。」大師便教他搓麵皮、麵餅,他笑說:「好不容易做好,覺得很香,想要吃一口,沒想到大師轉頭就跟我說:學起來,做給信徒吃。」讓覺誠法師永遠記在心裡。覺誠法師更提及他在馬來西亞曾因公開批評、抗議邪教,被對方說要提告,當他戰戰兢兢向大師回報時,沒想到大師說:「覺誠,你有正義的勇氣,要繼續下去,我支持你。」讓他相當感動。而覺誠法師會無懼塔利班,親赴阿富汗援助,也正是因為要實踐大師「施無畏」的精神。
曾打槍女神王祖賢 朱延平自嘲看走眼
台北電影節今公布「卓越貢獻獎」得主,為台灣資深電影導演朱延平,朱延平在80至90年代打造多部高人氣的商業電影,包括《小丑與天鵝》、《七匹狼》、《好小子》等。今朱延平受訪被問起得獎心情,他表示自己跟台灣新浪潮電影發展同期的導演,但少有被台灣影史提到,這次能獲獎相當開心,「這時候拿這個獎滿奇妙的,我第一部作品《錯誤的第一步》拿編劇獎,現在快退休,等於從頭拿到尾,其實覺得受之有愧,接到電話的時候,腦筋一片空白,本來想婉拒,但真的蠻想拿的,想說就別矯情,拿了吧!蠻開心的。」朱延平近期都以擔任監製為主,近四、五年都未擔任導演,他今表示電影生涯中,最想拍的就是《異域》,該片以泰北孤軍為題材,為解嚴初期仍保守的電檢制度帶來衝擊,當時新聞局一度要求他修剪相關政治情節,在相關人士奔走之下才一刀未剪通過。朱延平表示,自從《異域》後,他已經沒有特別想拍題材,未來希望能以監製為主,協助新導演拍出好作品。他笑說:「找新導演最大樂趣,就是他們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像是邱瓈寬的《大尾鱸鰻》我當監製,阿寬在黑社會打滾那麼久,她講的笑話我笑到眼淚都流出來,如果我當監製,就可以告訴新導演,怎麼節省、拍得快跟拍得好。」朱延平表示未來會以擔任監製為主。(圖/記者侯世駿)朱延平拍攝作品超過百部,合作的知名演員不計其數,從金馬影帝劉德華、成龍、梁家輝、孫越,到金馬影后林青霞、楊惠姍等知名影星都是卡司,也捧紅不少巨星,但他認為自己並非慧眼識英雄,「慧眼識英雄沒有,但丟英雄很多,像王祖賢第一次面試,我覺得她太高;看吳倩蓮第一眼,我覺得她黑黑小小,結果她也大紅,我看小孩可能還準一點。」朱延平表示合作演員中,他最遺憾的就是許不了,許不了紅了4、5年人就走了,「許不了那時候遭黑道打嗎啡控制,像我膽子小,人家一來要我做,我就答應。當初他叫我師父,其實他才是我喜劇的師父。」他也坦言跟演員少有私交,頂多跟吳奇隆、金城武偶爾會約吃飯,笑說:「我們都聊往事,因為我們有代溝嘛!真的比較好的就是郝劭文,就真的常常一起吃飯,他就像是我的小孩一樣。」台北電影節將在7月9日頒獎典禮頒獎給朱延平,並於影展期間選映朱延平經典作品,舉辦卓越貢獻獎講座。
親送李行導演最後一程 金馬影后楊惠姍哀慟:沒有導演就沒有惠姍
金馬影后楊惠姍8日現身第一殯儀館,親自送情同父女的李行導演最後一程,楊惠姍哀慟說:「導演對我或對張毅來說,不光是工作上支持我們的長輩,他更多的是像我的父親一樣對我們的關切,不只是工作上,更多的是在我們離開電影圈之後對我們的關切,一種深到骨子裡的情感。」她難過說:「沒有導演,可以說沒有惠姍沒有張毅,沒有今天的琉璃工房,他的一生,對別人的關切,我自己是最感受深刻的。」資深電影監製李烈也出席告別式,她在演員時期的第一部電影《小城故事》就是跟李行導演合作,「今天所有來送李導演的人,大家都希望我們送他的方式他會很滿意,李導演是非常重視細節和禮數的人,希望李導演可以滿意」。李行拍戲以嚴格要求出名,李烈表示自己後來擔任監製時,工作上很要求細節很「機車」,「大家應該知道那是李導演教會我的,那是他對我最大的影響」。但李烈透露,「他對我一點都不凶,對我非常好,因為我很乖。小女孩第一部電影什麼事情都戰戰兢兢,想要盡量做好。李導演從來沒有罵過我,他其實很疼演員的,除非你真的表現太差一直NG,那他當然會生氣。」她難忘李行的疼愛,「當時《小城故事》在鹿港拍,我們住在台中,每天收工,李導演都帶著我去吃飯,我們吃了很多好吃的餐廳」。
復仇女王蜂戀上幫派大哥 豔星梅開二度出軌尪慘被家暴判離
《女王蜂》昔日豔星陸一嬋,當年因主演女性復仇電影角色紅極一時,光是《女王蜂》和《女性復仇》這2部電影,讓她迷倒不少4、5年級生,電影裡,陸一嬋胸前的那隻女王蜂,成了她的註冊標記,只是現實生活中的她卻愛得遍體鱗傷,擁有兩段不愉快的婚姻,甚至還因為前夫家暴登上社會版面。陸一嬋總是愛上渣男。(圖/報系資料照)1980年代台灣電影圈流行社會寫實風,當時的二陸(陸小芬、陸一嬋)和一楊(楊惠姍)在電影中的大膽穿著,引發不少話題討論,本名陸月華的陸一嬋,在女王蜂系列電影中,勇敢對抗男性暴力的形象深得人心,外型冷豔、作風大膽豪放,在民風相對保守的年代,很快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女王蜂現實生活卻沒有電影中的角色風光。(圖/報系資料照)不過這位女王蜂在現實生活卻沒有電影中的角色風光,特別是感情路,她曾和演員葉飛有過一段短暫婚姻,21歲離婚後將重心擺在戲劇上,就在陸一嬋星運當紅時,她認識了竹聯幫孝堂堂主花繼忠,而她也因為這段關係被電視台列為黑名單。陸一嬋遭王文芳家暴,訴請離婚。(圖/報系資料照)單身22年後,43歲的陸一嬋梅開二度,嫁給小她7歲的印刷廠老闆王文芳,在這段婚姻中,陸一嬋甚至拿出積蓄幫丈夫還債,未料王文芳事業逐漸回到正軌後竟開始花天酒地,男方甚至搭上了女祕書和舞廳小姐,當時陸一嬋質問王文芳的話,就會遭到家暴;但是陸一嬋卻全吞了下來,為了不讓家醜外揚,她被打傷時還不敢用健保卡看診就醫。直到2009年,陸一嬋不堪前夫的長期外遇和施暴終於訴請離婚,不過她卻必須支付前夫部分的財產才能脫身。這位在電影中叛逆又強勢的女王蜂,在現實生活中她卻愛得好苦,浪漫婚姻甚至以暴力收場,恢復單身的陸一嬋自認不需要男人,也認清了感情固然重要,但也不必堅守不對的人,到頭來弄到自己身心傷痕累累。
楊惠姍破釜沉舟離開電影圈 感謝張毅給另一個表演空間
金馬名導、「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去年11月病逝,享壽69歲,與他相伴40多年的遺孀楊惠姍近日接受本報專訪,她表示很感謝張毅豐富了自己的生命,帶她接觸那些「沒有他我學習不到的東西」,包括離開電影圈,「他給我另一個表演空間,讓我表演的基礎在雕塑這個領域上有更大的發揮」。談到張毅3年前開始頻繁出入醫院,因為病情相當複雜,心、腎、肺等重要器官都出問題,到後期已經「打針打到沒有血管可以打」,楊惠姍雖然於心不忍,但還是無法輕易放手,「他就算躺在那不能動,我都很開心可以跟他一起,至少還活著,讓我能看到他」,也知道丈夫對生命的熱愛跟渴望,「只要他能夠承受的了那個苦跟痛,我們就不會輕易放棄,可是他的器官已經沒有辦法負荷了」。憶起最後在病榻旁陪伴張毅的那段期間,楊惠姍每天除了替張毅梳洗全身,還會按摩他腫大的雙腿,「連抱著他胖胖的腳都很開心」,雖然不知道有沒有幫助,但對楊惠姍來說是種安慰,還會苦中作樂地說「哇,你的小豬腳」,也不讓張毅穿醫院裡的病服,還會打開外送軟體問張毅有沒有想吃的東西,就是希望盡一切所能激起張毅對生命的欲望。楊惠姍在整理張毅遺物時,意外翻出他國三的生活週記簿,幾乎每周都被老師評「你小說、電影看得太多」,楊惠姍表示張毅就像是她的活字典,「我常跟他說『你怎麼什麼都懂』,學校的知識已經滿足不了他」,楊惠姍也很開心地跟著張毅到處探索,並透露2人私下從沒吵過架,「因為我相信他,我們就一路走,我很喜歡他決定很多事情,當然途中我可以提出一些看法」。至於對電影圈會不會還有些眷戀?楊惠姍說「基本上我們算是都很破釜沉舟,不會藕斷絲連」,也很清楚演員的壽命不長, 曾以《玉卿嫂》獲得亞太影展影后,和憑藉《小逃犯》、《我這樣過了一生》連續2年奪下金馬影后的她表示「走過也得過最高的榮譽,那就夠了,現在重啟另外一個生命跑道,就全力去做」。不過從小對電影相當熱愛的張毅每天晚上一定會和楊惠姍一起看一部電影,但對於自己的作品他們卻是拔腿就跑,「我們的個性都是面對自己影像會很害羞,能夠避開就避開」。而張毅也不會用一般的語言去說「我愛你」,但會說「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 ,想起2人之前相處的點點滴滴,楊惠姍不禁哽咽「從以前我就知道愛的越深,將來面臨的痛苦就會越大,只是沒想到會那麼痛,他雖然都一直在我心裡,他走了更是在我心裡,可是沒辦法,我還是在一個人的欲望裡,佛教裡說的『貪嗔癡』,雖然已經學佛30年了,還是要繼續修行讓自己解脫」。認識夫妻倆數10年的前台中市新聞局長石靜文也表示,這幾年看到楊惠姍這麼細心照顧著生病的張毅,讓她非常感動,「張毅三頭兩頭進醫院,接到病危通知進加護病房,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惠姍其實只要她能想到的都會去做,每天整理檢查的數據、精準計算食物的卡路里、均勻分配每天的藥」,甚至到後期張毅腳腫到走路有困難時,楊惠姍還會親自背著他,去年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都住在醫院裡,堅持自己照顧張毅,不請看護。石靜文也說當年認識楊惠姍,覺得對方很安靜,這陣子她發現楊惠姍好像有被張毅潛移默化影響,不僅文章越寫越好,話也越講越好,讓石靜文忍不住虧現在每天戴著張毅帽子的楊惠姍就像「張毅上身」,變得越來越精明。也心疼好友最近比較辛苦,「突然要面對琉璃工房這麼龐大的經營,要花很多的心思跟體力,以前這些都是張毅在處理」,並透露已答應會幫助楊惠姍,繼續推廣張毅的生前的文學、電影、琉璃各個藝術方面的作品。
全身丈夫衣感受溫暖 楊惠姍忍痛辦張毅回顧展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上月1日病逝,享壽69歲,他「至善前行」作品展在台北松菸琉璃工房博物館登場,由遺孀楊惠姍親自擔任策展人,20日下午舉行開幕記者會,與夫妻倆擁有超過20年交情的歌手黃小琥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皆到場致意,並感謝張毅為文化產業的貢獻與堅持。張毅在成立琉璃工房之初,就訂定「永遠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為品牌文化核心,堅持在每件作品附上他親筆所寫的一張說明文卡,用「有益人心」和詩句般的文字,敘述每件作品的故事。楊惠姍表示之前每天看張毅寫東西,好像理所當然就是他的工作,這次為了佈展,整理時才發現數量有多驚人,「1萬多張的說明文擺在眼前,我痛苦流涕」,張毅也不曾喊過苦,即使最後這3年間臥病在床,還是提起腫脹的手奮力地拿著重如千斤的筆繼續一筆一畫地寫,「對他那種強大堅定的信念,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很心痛」。楊惠姍上台致詞時,數度哽咽,雙手顫抖地拿著麥克風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策展人,沒想到竟做張毅的展覽,邊做邊哭」,並透露「這段時間我在家都會滿屋子鬼吼鬼叫他的名字,對著他的照片直問:「我要怎麼辦?」每天跪在佛堂前誦完經後,不忘柔聲喊「爸爸(張毅暱稱)你要幫我哦」,也都會戴上張毅最喜歡的毛線帽,「聽說這樣可以得到他的智慧」,寫東西和想事情時,穿著他的衣服,感受張毅的溫暖跟依靠,「我現在身上穿的都是他的衣服」。也透露張毅曾在頭七和頭二七到夢裡找她,「很常感覺他還在」。楊惠姍帶大家逛展時還特別提到《豐饒之心》這個作品,是2隻金箔牛的雕像,當時躺在病榻上的張毅曾請楊惠姍將它貼金箔,張毅說「大牛是妳,小牛是我,如果沒有大牛,小牛早就死了」,意思就是張毅不能沒有楊惠姍,但很可惜當金箔貼製完成時,張毅未能親眼見到。張毅「至善前行」作品展持續到明年3月15日,秉持張毅「有益人心」精神,楊惠姍決定開放免費參觀。
張毅追思會今早舉行 遺孀楊惠姍慟別:我再也摸不到你
「琉璃工房」創辦人、金馬獎最佳導演張毅本月1日病逝,享壽69歲。20日上午10點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並首度曝光張毅生前最後影像,在逝世前2個月仍憂心文化傳承,特別抱病錄影,謙虛說道:「這一路下來我自己很慚愧,但我們會全力去做」。遺孀楊惠姍則在追思會上,公開她寫給張毅的家書《燈開著》,用字真切動人,展現不捨心情;女兒張源則在台哽咽致詞,緬懷父親。最後家屬站在台前,上百名親友則依序獻花,雙手合十向楊惠姍和張源等家屬致意,送上安慰的擁抱,一同送別張毅最後一程。張毅為了在影片上呈現元氣模樣,楊惠姍還特別為他上妝,讓氣色好一些。他坦言文化是一件很深沉的事情,「我自己不是文化專家,談中華文化,素養也不夠,但為什麼我老愛談文化這個題目,主要是因為對整個社會經常有一種不安。電影11年、琉璃工房33年,這一路下來我自己很慚愧,我努力希望每一件做的工作是能夠改變這個社會的態度,並讓社會價值觀念提升,也讓我們有信仰。」女兒張源哽咽致詞,緬懷父親。(圖/中國時報吳松翰攝影)遺孀楊惠姍在追思會公開寫給張毅的家書。(圖/中國時報吳松翰攝影)楊惠姍與前來悼念的親友及李行(右圖)擁抱致意。(圖/中國時報吳松翰攝影)他自認能力微薄,也不認為自己可以扛得住這個大旗,「雖然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全力去做,琉璃工房希望能永遠改善人心、改善社會。長期而言,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說不定是自以為是、瞎子摸象,摸到哪裡算哪裡,但是在我出生在戰後的這個年代,其實對民族未來充滿憂心,今天還有誰是關心所謂的文化,我想大概只剩下我們這些沉重包袱在身上的這一代吧。」楊惠姍率家屬向前來悼念的親友致意。(圖/中國時報吳松翰攝影)楊惠姍擔心情緒潰堤,因此以文字抒發思念之情,她寫道「謝謝讓我的人生不一樣」,憶起最後一次2人經過陽明山、北投到天母,沿途生病的張毅一直說想看竹子,還問「不是要帶我去看竹子嗎?」讓楊惠姍也難受表示「我多麼想帶你去,可是不行啊」,最終沒有成行,是張毅生前的遺憾。追思會上也放上夫妻倆的生活點滴合影,「這段時間整理我們的照片,你不是在旁邊看著我,我一面看一面哭,再也不會有這個畫面了,雖然大家都會說,他還是在妳旁邊看著妳,在妳背後陪著妳,但是就是不一樣啊,我再也摸不到你,我想抱你親你啊」,文字搭配《玉卿嫂》的配樂,深厚感情讓全場感動不已。張毅追思紀念會全景。(圖/中國時報吳松翰攝影)旅居美國的女兒張源則哽咽說道:「看到你們的淚眼,我想我爸爸應該會皺著眉頭,用一種心疼又有一點想安慰大家的表情說『到底怎麼回事呢?』」她形容張毅是個謙和有風度、努力為大家著想的人,並猜想張毅現在應該坐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圖書館裡,不停止閱讀,也不停止學習。最後張源感謝在場親友:「謝謝大家今天來,跟我的家人一起,禮讚父親這與眾不同的一生,我們全家會一起帶著父親的精神與信念,自在前行」。追思會由作家蔡詩萍主持,現場以張毅最愛的竹子和他的筆墨真跡布置。導演李行曾說,張毅當時拍攝《玉卿嫂》相當要求細節,「為幾秒鐘畫面,每天從山上運竹子下來打光」。他生前人緣極佳,上百位親友包含導演李行、侯孝賢、朱延平、王童、陳坤厚、知名監製廖慶松,以及藝人張小燕、陶喆、李興文、歐陽龍、李志希、李志奇、陳以文等人都出席追思會,而台中市前市長胡志強及夫人邵曉鈴、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夫人高閬仙也都上台致意,追憶友人。
重情有義寄花籃 林青霞越洋追悼張毅
金馬獎最佳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病逝,享壽69歲,今(20日)至親家屬和琉璃工房全體工作人員在佛光山台北道場為他舉辦《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李行、王童、侯孝賢、陳坤厚及朱延平等資深影人皆親自出席追悼,人在香港的林青霞與在瑞典的舞蹈家江青情義重,雖然無法前來,仍致贈花籃致意。林青霞在微博悼念張毅。(圖/摘自微博)林青霞與楊惠姍曾合作《紅粉兵團》、《慧眼識英雄》等片,她一早就在微博發文悼念,寫道「我跟江青藉此追悼、緬懷導演和藝術家張毅,也期盼惠姍能夠節衷,勇敢面對並保重自已」,盼好友能振作,早日走出喪夫之痛。
火化成輕煙 張毅永離人世楊惠姍慟別
「琉璃工房」創辦人、金馬獎最佳導演張毅11月1日病逝,享壽69歲。19日一早,家屬為張毅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辦家祭,與他相守近40年的妻子楊惠姍在事發後首度現身,即使戴著墨鏡及口罩,神態憔悴哀戚,走路時也需人攙扶,昨儀式結束後火化大體,張毅化為一縷輕煙,留下親友不捨的思念。張毅告別式在二殯至善二廳舉辦,7點開始前,家屬陸續到場,廳外並沒有顯示任何和張毅名字,並將靈堂大門拉上。張毅的家屬低調向媒體表示,由於楊惠姍這2天狀況不佳,希望外界給予私人空間,禮儀社員工則證實家屬採佛教儀式,讓張毅圓滿人生最後一程。 張毅在電影、藝術及文化圈地位崇高。(圖/報系資料照)今辦追思紀念會張毅的大體約8點轉往火化室,包括張毅的女兒張源及20多位家屬親友一路陪伴,楊惠姍在至親的攙扶下,前往休息室等待火化完成。經過1個多小時,家屬再度回到火化場撿骨,之後楊惠姍拿著小木盒走最前面,神情哀傷,家屬捧著骨灰罈上車離去。張毅上月因為動心臟手術後造成輸血感染,這2年不停進出醫院,最終仍不幸撒手人寰,與世長辭。《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將在今天上午10點於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文化人不勝唏噓曾與張毅合作的大陸文化人余秋雨、譚盾皆不勝唏噓。譚盾表示,因受疫情影響無法來台參與追思會,但希望明年能集滬台兩地之力,在張毅70歲冥誕之際,以歌劇、音樂會形式追思這位華人藝術家。以《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作曲家譚盾表示,2007年遂因北京奧運而與琉璃工房合作打造「為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而演的歌劇」《茶》,「此前,我已對兩位藝術家深深景仰,張毅的《玉鄉嫂》更是我在紐約念書時便著迷的電影。」余秋雨與妻子馬蘭表示,張毅與楊惠姍「在幾10年的瀟灑雲遊間,把東西方最高雅的美與愛淬煉成精雅的造型,長留歷史名勝和千家萬戶,是一種真正的永垂不朽。」他也祝願「月光、佛光、琉璃光將永遠陪伴您繼續雲遊的路程。我們在您熟悉的地方仰望著您,想念著您。」
張毅追思會日期確定 女兒曝他最後一句話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11月1日清晨在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辭世,享壽69歲,琉璃工房將於11月20日(五)上午10時,為張毅舉辦《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張毅的女兒張源5日在琉璃工房官方臉書寫下對父親的思念,她說,追思會的名字,「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可能是爸爸為惠姍媽咪以及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張源寫道:「追思會的名字,『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可能是我爸爸為媽咪,以及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爸爸露出享受人生的表情,在此之前,他的生活,不管是壓力,不管是忙碌,這樣的神情處處可見。但是,當病魔奪走了大多數的行動能力與睡眠,要享受生活,很難很難。」她透露自己從美國回台之後,張毅稍稍回到穩定的狀態,「懂他的人都知道,要讓他開心,出去吃頓飯吧!我的叔叔嬸嬸安排了他們家樓下的臺菜館,從階梯,輪椅的動線,大家想了又想。我們說圍爐團圓,一張圓圓的大桌,圍著他關心的人,幾道可以讓他講得出故事,憶起往事的菜,就可以看到他依舊酷酷的,但心裡其實是開懷的特殊表情。」張源繼續寫道:「我的堂哥,帶著一大束的紅玫瑰以及空的卡片,要他給媽咪好好送個花,我當時覺得哥哥真浮誇,他倆少有這種表面的作法。但是,那張卡片上,爸爸寫下的話,給媽咪,也是給這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張源感性寫道:「認識琉璃工房的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總在談這些......『跨越生命的不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彩雲易散琉璃碎』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就是『當下』,面對生活,沒有前塵,沒有往事,你只有現在。這一刻,該做的事情,還可以愛的人。對當時的爸爸來說,還能品嚐一杯他覺得少見好喝的果汁。那就是永恆了。」---------------文 / 張源追思會的名字,「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可能是我爸爸為媽咪,以及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爸爸露出享受人生的表情,在此之前,他的生活,不管是壓力,不管是忙碌,這樣的神情處處可見。但是,當病魔奪走了大多數的行動能力與睡眠,要享受生活,很難很難。我從美國回來,病了很久的爸爸,稍稍回到穩定的狀態。懂他的人都知道,要讓他開心,出去吃頓飯吧!我的叔叔嬸嬸安排了他們家樓下的臺菜館,從階梯,輪椅的動線,大家想了又想。我們說圍爐團圓,一張圓圓的大桌,圍著他關心的人,幾道可以讓他講得出故事,憶起往事的菜,就可以看到他依舊酷酷的,但心裡其實是開懷的特殊表情。我的堂哥,帶著一大束的紅玫瑰以及空的卡片,要他給媽咪好好送個花,我當時覺得哥哥真浮誇,他倆少有這種表面的作法。但是,那張卡片上,爸爸寫下的話,給媽咪,也是給這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認識琉璃工房的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總在談這些......「跨越生命的不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彩雲易散琉璃碎。」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就是「當下」,面對生活,沒有前塵,沒有往事,你只有現在。這一刻,該做的事情,還可以愛的人。對當時的爸爸來說,還能品嚐一杯他覺得少見好喝的果汁。那就是永恆了。
「天才少女作家」自爆遭劈腿瀟灑成全 張毅、楊惠姍為愛退出演藝圈
68歲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病逝,他生前與影后妻楊惠姍、「天才少女作家」前妻蕭颯的愛恨情仇再度浮上檯面。10年前,一位自稱是張毅同學在「麗思的部落格」上詳述3人的關係,包括張毅不顧家人反對與蕭颯交往、蕭颯靠筆耕金援張毅電影夢,以及楊惠姍當年的介入,還有提起蕭颯1986年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轟動一時的「給前夫的一封信」。 蕭颯的公開信,算是台灣女性名人中頭一次公開談離婚,當年雖下標「人夫」,但兩人約在2000年左右才正式離婚,雖然此文一出迫使張毅、楊惠姍離開電影圈,但也不難看出蕭颯的底氣,文中一句「而我寫這封信給你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告訴你,經過了這許多,我現在真心誠意的不再怨你」,確切表明已原諒當年出軌多時的張毅。 約莫5年前,蕭颯在宣傳新書的時候有提到與張毅兩人目前的關係,他倆情債已償,一切都隨著時間和解,感情已昇華為有互動的朋友,那時張毅也因病住院,蕭颯透露,張毅把她的新書帶進病房,當作病榻前的娛樂讀物。 張毅的女兒張源由蕭颯扶養成人,2007年張源在上海訂婚,蕭颯沒有參加女兒的結婚典禮,而是楊惠姍以母親的身分出席,張源曾表示楊惠姍一直對她視如己出、總是熱情相待,自己都看在眼裡,以前都叫「楊阿姨」,直到結婚當天敬茶時,她才終於第一次喊對方「媽咪」,相識20年,後媽也終迎來女兒的諒解,同時也是另一種昇華。
金馬導演張毅是寵妻魔人 為愛陪嗑韓劇「兩天看完20集」
69歲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11月1日過世。張毅10月27日晚傳出病危消息,妻子金馬影后楊惠姍10月29日透過琉璃工房臉書,發表給琉璃工房夥伴的信來說明張毅狀況,字裡行間透露出焦急與對張毅病痛的不捨與哀傷。楊惠姍寫道:「這兩年執行長病得很辛苦,不停的進出醫院,尤其這些日子以來,他因為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造成身軀經常腫脹而疼痛,在醫院裡躺在床上,全身插滿管子及針劑,兩臂已經找不到可以打針的地方,發著高燒,咳著血,無法細數的各種疾狀……」楊惠姍心疼丈夫受病魔折磨,「看著他仍然虛弱的、努力的寫著工房新作品的說明文、文案,吃力的用著腫脹幾乎已經提不起筆的手,認真用力的「練習簽名」,因為很多公文要等著他親簽,看著他的辛苦,我心如刀割,我祈求菩薩能不能分一點痛給我啊……」楊惠姍接著寫道:「他一直不忍我辛苦,我在他耳邊告訴他,你就是我全部的世界,哪怕你是坐輪椅或躺床上,只要你不覺得那是所謂的不好的生活品質,只要你願意活著,我都會快樂的照顧你,在你身邊,很幸福的跟你過完後面的日子。」文末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張毅祝福,「各位都是執行長最愛的夥伴,在他眼裡,你們都是他的孩子,現在爸爸生病了,但他仍然努力的跟病魔奮戰中,惠姍懇請你們不管在哪裡,什麼時候,每天隨時遙寄一下祝福,執行長會聽到的,衷心謝謝你們。」張毅年輕時罹患罕病高安氏症,曾進行腎動脈截換手術,又兩度因心肌梗塞動刀,3度在鬼門關前徘徊,卻也因為病痛讓他對生命有豁達的體悟,他曾灑脫說:「這樣活那樣活都是活一次,不要太在乎。」張毅曾表示靠吃素和打坐養生,和楊惠姍睡前有打坐的習慣,「她就唸大悲咒,我就數一到十」。兩人在一起34年來,感情始終甜蜜,張毅曾自爆和楊惠姍是韓劇迷,每晚會一起追劇,兩夫妻追起劇不輸年輕哈韓族,平均一週能看9部劇,「有一部韓國版的《深夜食堂》,我兩天就把20集看完!」楊惠姍則以「狼吞虎嚥」、「有什麼就看什麼」來形容自己對韓劇的狂熱,如今張毅離世,夫妻生活的鶼鰈情深成追憶。
人生勝利組張毅!當編劇導演都獲金獎 為愛創琉璃工坊成「亞洲玻璃之父」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多年前心臟手術後需要固定輸血,10月27日晚傳出因輸血感染,病況危急,妻子金馬影后楊惠姍10月29日透過琉璃工房臉書為丈夫集氣祈福,祈求菩薩分一點張毅的痛給她,令人看了心酸不捨,但張毅仍在11月1日清晨在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辭世,享壽69歲。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張毅能編能導,很早就展現才華,1979年、28歲時在報紙連載小說《源》受好評,與張永祥一起改編拍成電影《源》,拿下第28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評論家認為,張毅的文字是「張愛玲、白先勇之後,少見的中國文字風格」。張毅之後與楊德昌、陶德辰、柯一正等合作拍《光陰的故事》四段式電影,開始了導演生涯,而《光陰的故事》也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張毅先後創作《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兒漢生》及《我的愛》等經典作品,其中的《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被譽為「女性電影三部曲」。而《玉卿嫂》因為激情戲太露骨,被當時的新聞局刪減4分多鐘,也引發各界討論,但張毅認為那段情慾戲非常重要,跑到新聞局掀桌抗議,而該片也成為楊惠姍代表作之一,直到2012年,台北電影節才首度曝光《玉卿嫂》未刪減版。張毅和楊惠姍、當時的妻子作家蕭颯在《我這樣過了一生》中合作,有鐵三角之稱,在片中,楊惠姍懷孕,因此需增肥20多公斤,《我這樣過了一生》一鳴驚人獲得第22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張毅獲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楊惠姍也憑藉此片繼《小逃犯》之後再度封金馬影后,張毅和蕭颯一起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張毅和楊惠姍因工作日久生情,蕭颯在1986年《我的愛》上映前,以題為《寫給前夫的一封信》的文章,揭露張毅婚外情,張毅和楊惠姍於是退出影壇。《我的愛》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鑒評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電影傑作之一。金馬執委會1日表示,往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都有已故影人懷念橋段,今年將會向金馬導演張毅致敬,而先前離世的黃鴻升(小鬼)、錢璐、監製江文雄等人也將列名其中。張毅和楊惠姍在拍攝《我的愛》時接觸到水晶玻璃,因此開始對琉璃的探索,1987年,張毅與楊惠姍一同投入現代琉璃藝術創作,創立亞洲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張毅和楊惠姍沿用漢代以來對玻璃的稱呼,將「玻璃」定義為「琉璃」,除了表達對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定義與期許,更強調了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作品曾獲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國美術館、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等收藏。美國紐約時報將張毅評論為「亞洲工作室玻璃運動之父」。
驚聞張毅辭世 李立群悲憶金馬導演片場身影
張毅導演曾執導1985年的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與女主角楊惠姍分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及女主角獎肯定。1日傳來張毅不幸病逝消息,當年合作《我這樣過了一生》的李立群今早被記者告知告知消息時相當難過。他表示,這些年大家各忙各的,印象中僅和導演在上海或台北曾見過一次面,「前兩天看到他病危的新聞跑馬燈,嚇我一大跳。大家都很久沒聯絡了,相安無事,但聽到熟識的朋友出了這麼大的事,還是會震驚與難過。他年紀不算大,才大我1歲⋯」張毅當年與楊惠姍一起離開影壇,改投入琉璃藝術創作,回憶起張毅在片場的導演身影,李立群表示,當時拍電影長達4個月朝夕相處,對導演所有的認識就是那部電影,「他是天秤座,工作時外表看起來和和平平,待人很隨和,但其實對工作細節要求非常嚴格,已經到了過嚴的程度,倒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他覺得所有的要求都盡量要做到,否則一件沒做到、兩件沒做到,累積下來就不行了,因此他會堅守每一個小細節」。他印象中的張毅,是個不太發脾氣的導演,就算脾氣上來,也一下子就過去了,「當你還在不安時,他已經過去了、壓下去了,像風一樣」,現場拍戲氣氛大多是和和氣氣,他也都是用鼓勵代替責罵。人在台北的李立群因為疫情關係,從去年回來過年,便休息至今,中間只拍了12天的台灣的戲劇,推掉了兩部大陸的戲,這是他25年來留在台灣最長的一段時間,「我都68歲了,這次休息才體會到所謂真正的休息,以前休一、兩個月,心中知道還是要回去工作,這次休息是遙遙無期,好像有退休般的感覺,啥事都沒有做,就天天在家做家事、看電視,覺得很過癮」,他也因為這麼久的日子都沒拍戲卻又不覺得無聊,才突然發現「休息十個月,還挺好」,這樣的感覺暗示了他自己過去25年有多麼大量的工作、忙碌得太大量。他說最快也要明年過完春節才會到大陸拍一部電影,但仍要視當時疫情狀況而定。
和楊惠姍一起打坐養生 張毅病逝甜蜜過往成追憶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10月27日傳出病危消息,妻子金馬影后楊惠姍10月29日透過琉璃工房臉書為丈夫集氣祈福,祈求菩薩分一點張毅的痛給她,令人看了心酸不捨,但張毅仍在11月1日清晨在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辭世,享壽69歲。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張毅能編能導,很早就展現才華,1979年在報紙連載小說《源》受好評,與張永祥一起改編拍成電影《源》,拿下第28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奬,評論家認為,張毅的文字是「張愛玲、白先勇之後,少見的中國文字風格」。張毅之後與楊德昌、陶德辰、柯一正等合作拍《光陰的故事》四段式電影,開始導演生涯,而《光陰的故事》也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張毅先後創作《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兒漢生》及《我的愛》等經典作品,其中的《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被譽為「女性電影三部曲」。張毅和楊惠姍、當時的妻子作家蕭颯在《我這樣過了一生》中合作,有鐵三角之稱,在片中,楊惠姍懷孕,因此需增肥20多公斤,《我這樣過了一生》一鳴驚人獲得第22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張毅獲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楊惠姍也憑藉此片繼《小逃犯》之後再度封金馬影后,張毅和蕭颯一起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張毅和楊惠姍因工作日久生情,蕭颯在1986年《我的愛》上映前,以題為《寫給前夫的一封信》的文章,揭露張毅婚外情,張毅和楊惠姍於是退出影壇。《我的愛》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鑒評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電影傑作之一。張毅和楊惠姍在拍攝《我的愛》時接觸到水晶玻璃,因此開始對琉璃的探索,1987 年,張毅與楊惠姍一同投入現代琉璃藝術創作,創立亞洲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張毅和楊惠姍沿用漢代以來對玻璃的稱呼,將「玻璃」定義為「琉璃」,除了表達對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定義與期許,更強調了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作品曾獲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國美術館、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等收藏。美國紐約時報將張毅評論為「亞洲工作室玻璃運動之父」。張毅年輕時罹患罕病高安氏症,曾進行腎動脈截換手術,又兩度因心肌梗塞動刀,3度在鬼門關前徘徊,卻也因為病痛讓他對生命有豁達的體悟,他曾灑脫說:「這樣活那樣活都是活一次,不要太在乎。」張毅曾表示靠吃素和打坐養生,和楊惠姍睡前有打坐的習慣,「她就唸大悲咒,我就數一到十」。兩人在一起34年來,感情始終甜蜜,張毅曾自爆和楊惠姍是韓劇迷,每晚會一起追劇,兩夫妻追起劇不輸年輕哈韓族,平均一週能看9部劇,「有一部韓國版的《深夜食堂》,我兩天就把20集看完!」楊惠姍則以「狼吞虎嚥」、「有什麼就看什麼」來形容自己對韓劇的狂熱,如今張毅離世,夫妻生活的鶼鰈情深成追憶。
不捨張毅病逝 陶喆嘆「他為世界留下不同樣貌的美」
導演張毅今辭世,享壽69歲,消息傳出令許多圈內好友悲慟不已;陶喆的父親陶大偉在世時,與張毅、金馬影后楊惠姍是深交好友,陶喆從小受到父親影響,相當尊敬張毅及楊惠姍,將兩位長輩視為學習對象,雙方經常聯絡交流,陶喆今一早得知不幸消息非常難過,悲慟表示:「一位令人無比尊敬的前輩離開了...謝謝您帶給我們的創作,為世界留下了不同樣貌的美,也感謝您與惠姍阿姨,對我們的照顧與疼愛。張毅導演,願您安息,一路好走!」陶喆的經紀人今受訪表示,陶喆得知消息後心情相當低落,強忍悲痛在社群網站發文哀悼,陶大偉2012年過世時,火化後的骨灰罐就是張毅送給陶喆的,父姪間感情非常深厚,也因此陶喆特別感傷;至於張毅導演後事,經紀人表示事發突然,目前不方便詢問家屬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