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鈞
」 楊智鈞 mRNA30歲男業務半年頭髮變白 突胸悶窒息「全因2習慣害的」
頭髮突然變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訊。曾有一名30歲年輕人,半年內頭髮全變白,某天和客戶吃飯時,突然胸悶跌倒,送醫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細查才發現,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若太過輕忽,嚴重甚至可能喪命。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節目《醫師好辣》提到,如果平常沒有白頭髮,家人也沒有遺傳,短期內突然出現很多白髮,可能是血液循環有問題。過去有一個30多歲的男子,和客戶吃飯吃到一半突然胸悶,原本打算回家休息就好,沒想到一站起來就跌倒,立刻送醫急救,診斷為「心肌梗塞」,裝了2根支架,心臟有2條血管都動脈硬化。楊智鈞看到男子一頭白髮感到疑惑,一問得知是半年內才出現的,追問下發現,男子長期抽菸,要陪客戶應酬,業績壓力很大,以致於周邊微血管收縮,造成心血管疾病,也是瞬間長白頭髮的主因。楊智鈞解釋,抽菸會破壞血管,造成血管發炎。另外,壓力大的時候,身體會分泌3種賀爾蒙,包括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以及皮脂類固醇,長期出現會導致血管收縮,末梢血管吸收不到營養,頭髮就會快速變白。
兒童疫苗開打1/醫師爸:mRNA「就像要麥當勞蒸小籠包」 我的孩子不打
中央開放6-11歲學童接種莫德納疫苗,高雄市、桃園市在5月2日第一天搶先開打,新北市3日開打,台北市、宜蘭縣也即將在5日與9日開打,而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最快在6月初讓5-11歲學童接種。隨著多日本土確診數單日破萬例,同時又陸續傳出幼童不幸染疫身亡或重症的消息,家長們紛紛陷入恐慌之中,但是孩子到底要不要接種兒童疫苗?一方面擔心副作用、一方面又怕孩子染疫,家長實在兩難。綜觀各方專家意見,大多數都是鼓勵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認為「利大於弊」,或者就是要家長自己多方面評估,極少有醫師公開持反對意見。就在兒童疫苗開打之際,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臉書上表示,他在與一位腫瘤免疫專家討論之後,做出的結論是「不只是莫德納疫苗、而是包括BNT在內所有的mRNA疫苗,我目前都不考慮讓孩子施打」。楊智鈞解釋,mRNA疫苗是一種全新的疫苗開發技術,首次做成產品就投入實戰,它的原理是送一段人造「信使RNA」進入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製造抗原出來。「打個比方,就像是你把菜單、餃子皮、豬肉餡丟給麥當勞,叫他蒸小籠包出來。」用人工的方式、改變了天然細胞的能力。這有沒有風險呢?楊智鈞認為,理論上沒有,因為mRNA理論上不會改變細胞的DNA結構。意思就好比,麥當勞小籠包蒸著蒸著,不會哪天整個突變成鼎泰豐一樣。但一切就只是「理論上」而已,而幼兒的免疫系統正在發展狀態,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也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將在6月開打,由於劑量較小、國外數據相對較多,部分家長對其比較有信心。(圖/輝瑞提供)楊智鈞說,決策總要考量風險利弊。不打疫苗的風險是什麼?最嚴重就是一死。日本84萬兒童染疫,死亡的有4人,死亡率約為萬分之0.046,也就是百萬分之4點多。換句話說,100萬個感染的小孩、有99萬9996人存活,這個是他知道的。打 mRNA的風險呢?除了嚴重副作用萬分之一外,還有其他風險嗎?答案他不知道。當有一個選項的風險是相對能掌握、另一個選項的隱藏風險卻所知有限時,楊智鈞(以及他認識的至少三位有小孩的兒科醫師)決定以他們有限的所知、幫孩子選擇風險較能承受的那一個。在孩子身上,楊智鈞的邏輯是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楊智鈞發表看法後,立刻引來許多「關切」,許多醫師甚至貼上「兒科醫學會鼓勵接種的聲明書」,要楊智鈞好好謹慎發言。楊智鈞則是回應「請大家不要幫我貼標籤,我沒有下指導棋要別人怎麼做,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道我決定不讓我孩子打哪一種疫苗,還得向別人道歉?」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最近也在粉絲頁上「澄清」,表示最近網傳「黃瑽寧醫師勸大家不要打疫苗」,並非事實。主要是因為黃瑽寧日前拍攝一段衛教影片,表示6-11歲的莫德納疫苗沒有明顯的利大於弊,最多只能說「利弊相當」,而根據紐約的一項研究,輝瑞BNT兒童疫苗對Omicron病毒株的保護力只剩下12%左右,但可以減少約一半的住院率,不過,當時紐約每十萬人口只有0.6%兒童染疫,而打疫苗的兒童每十萬人口僅0.3%住院,所以數字已經小到沒有統計意義。此番言論被解讀為「反疫苗」,黃瑽寧因此特別發文,強調兒童打疫苗可減少一半的重症機率,他自己的孩子也會接種。不過,黃瑽寧也坦承,由於Omicron病毒株的免疫逃脫,不論哪一種新冠疫苗,只有接種後2~3個月可以減少感染,以及保護身邊的人,未來有極大機率仍會感染病毒。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公開表示會帶孩子去打疫苗,他直言,如果這場仗最後一定要打,最終決勝負的將會是孩子的免疫力,應該要多讓孩子們運動、營養均衡,少吃零食甜食、注重睡眠品質、及有穩定的情緒,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
兒童疫苗開打2/接種前後避吃2食物 營養師:最推薦「一鍋到底」補充免疫力
兒童疫苗開打,如果距離接種日還有一段時間,營養師程涵宇建議多吃菇類、木耳、地瓜葉等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透過飲食養出腸道好菌。打疫苗前一天,除了保持飲食均衡之外,程涵宇提醒,千萬別讓孩子喝含糖飲料,也不可吃油炸食物,因為這兩類食物會促進身體產生發炎反應,可能會增加副作用風險。打疫苗當天,同樣不能攝取含糖飲料與油炸食物,建議吃些抗發炎食物舒緩不適症狀,並補充足夠水分,程涵宇說,雞湯或魚湯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含有小分子胺基酸,好消化吸收與代謝,含有蛋白質修復受損細胞,同時幫助補充水分。或是選擇羅宋湯、蔬菜湯,因為豐富植化素可增強身體保護力,例如洋蔥及大蒜(蒜蔥素)抗氧化、高麗菜(硫配醣體)抗發炎、花椰菜(吲哚)減少身體發炎反應)、胡蘿蔔(維生素A促進第一道防線粘膜的健康),或是番茄(茄紅素)抗自由基、馬鈴薯高鉀助代謝,同時也能補充水分。其中洋蔥和大蒜都含大量益菌生,也就是好菌的食物,研究發現腸道環境健康,有助於合成足夠的血清素,能提升免疫力、幫助睡眠。程涵宇說,這類湯品,家長準備起來方便又快速,一鍋就是均衡完整營養的一餐,而且不油膩好消化,建議高麗菜、花椰菜可在起鍋前再放入,能保留最多抗氧化的植化素。打疫苗後需要修復細胞與補充水分,專家認為雞湯、魚湯或蔬菜湯都是不錯的選擇,家長也方便準備。(圖/焦正德攝)打完疫苗後2周,則要攝取足夠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打造身體健全的免疫環境。程涵宇說,最大的原則就是給孩子新鮮和未加工的食物,例如蔬菜就含有豐富植化素,可增強身體保護力;水果含有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程涵宇提醒,如果孩子想喝果汁,首先要確保果汁是100%原汁,同時不可喝太多,以免攝取過多糖分,另外,果乾因為體積小,大約只有新鮮水果的1/2量,並且維生素C流失較多,所以應該優先攝取新鮮水果。全穀雜糧類如玉米、小米、燕麥、小麥、糙米或馬鈴薯、地瓜,都是很好的澱粉類來源,除了有孩子需要的基本熱量外,也同時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鉀離子等,尤其維生素B群更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圖/程涵宇提供維生素D、維生素E也能增強免疫力,程涵宇建議孩童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約240毫升,而堅果也是很好的防疫食物,除了含有維生素E、蛋白質,也有膳食纖維及礦物質,不過太小的孩子吃整顆堅果較危險,建議可打碎加入牛奶或果汁喝,而較大的孩子吃堅果時,也不可邊吃邊玩,以免卡住氣管造成危險。最後,由於孩子處於成長期,也要攝取豐富蛋白質幫助生長發育,程涵宇建議優先攝取白肉,例如雞肉、鴨肉、魚,因為其含有的脂肪量較低,屬於優質蛋白質,同時記得每周至少吃兩次魚,其中一次應該是高油脂的魚類,例如鮭魚、沙丁魚、鯖魚,以攝取好的油脂。
兒童疫苗今開放接種…心臟科名醫表態「莫德納與BNT都不打」 陳時中回應了
指揮中心今(2日)開放6到12歲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並由醫護到校園施打,其中桃園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彰化縣、高雄市與屏東縣已率先施打,但日前有心臟外科醫師認為,mRNA疫苗技術太新,不建議兒童施打莫德納和BNT,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雖然專家對疫苗各有不同看法,但科學證明接種「都是利大於弊」。苗栗大千醫療體系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榮總前心臟血管外科總住院醫師楊智鈞日前指出,mRNA疫苗理論上不會改變人體細胞結構,但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表示:「當你糾結於廠牌、在這些數字上打轉的時候,是否曾經停下來想過『等等,我們該把mRNA疫苗打在孩子身上嗎?』」針對楊智鈞的看法,陳時中表示不同專家對新疫苗會有很多不同看法,「但在科學上證明這都是利大於弊,個人有個人見解,我們都尊重」。陳時中也提到,BNT兒童劑型數量一定會讓大家不用擔憂,儘管到時候一定會有浪費,但家長可以自行決定幫小孩選擇,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校園接種莫德納,也可以等下一波BNT,強調「不是簽了同意書就一定要打」,如果都不想打,也可以請老師把同意書收回,等想打再去打。此外,指揮中心目前規劃兒童莫德納需打2劑,2劑施打間隔為28天,預期能提升孩童的免疫力,與降低罕見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風險,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的兒童疫苗混打部分,陳時中則表示之後會提到專家會議來討論,至於桃園等全台7縣市的第一波施打數據,將在接種2天後公布。
腿痠麻、腳底疼痛要注意! 腳中風嚴重恐截肢
苗栗90歲謝姓老婦因為左腳痠麻、腳底疼痛到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發現大腿動脈有嚴重阻塞,為俗稱「腳中風」的下肢缺血症。幸好在接受「微創導管支架手術」後,成功打通血管,並置放專門針對大腿動脈設計的新型專用支架,術後康復良好也不再疼痛。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大腿動脈主要有兩條,第一條動脈接續到小腿,第二條則到大腿,老婦的第一條動脈幾乎全塞住,只靠第二條動脈的小血管支援,因此血流完全不夠用,「就如同高速公路塞車,只能改走一般道路,浪費更多時間,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高速公路不塞車」。大千醫院指出,目前針對腿部動脈狹窄、阻塞的治療,與心臟血管阻塞類似,以「球囊擴張+支架」導管治療為主,只有少部分不適合導管治療的病人,才會開刀做繞道手術。另,對超過20公分長段阻塞的腿部動脈,因大多出現嚴重鈣化的問題,需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楊智鈞提醒,高齡、糖尿病、高血壓、抽菸或過去有其他動脈疾病的民眾,為腿部動脈阻塞症號發族群,常有腳痛、腳麻、末梢冰冷等症狀,若出現足部發炎、潰爛、腳趾頭發黑,必須馬上打通血管,否則截肢的風險很高。大千綜合醫院引進「腿部血管健檢儀器」,可精確診斷腿部動脈阻塞的問題,若家中長輩有上述症狀,可至心臟外科門診接受評估檢查。
吳宗憲:劉真「已拿掉葉克膜」 花500萬元可多活「8-10年」
國標舞女王劉真日前在榮總做完心臟手術,裝葉克膜至今已第18天,綜藝天王吳宗憲(憲哥)透露,劉真情況真的「滿嚴重」,現在已經拆除葉克膜,憲哥表示,「她(劉真)已經拿掉了,暫時拆除葉克膜,正在等待移植心臟,可能裝上人工心臟,但實際情況要看醫生評估,辛龍不說也不方便多說」。若真要裝人工心臟,有2種方式可選擇,一是健保全額給付35萬元的心室輔助器,或是花500萬元購買人工心臟,可多活8至10年。吳宗憲今談到劉真身體狀況表示,劉真拆除葉克膜,正在等待移植心臟。(圖/民視提供)辛龍的公司老闆吳宗憲,24日錄三立《綜藝大熱門》,談到劉真目前的身體狀況,憲哥坦言,劉真的身體狀況全部都知情,但因有些可講、有些不行,得先看家屬的意願才行。吳宗憲表示,目前辛龍全心全意照顧劉真,「我每天都有傳訊息關心,今早8、9點辛龍的電話沒接,我知道他在休息,我有傳訊息鼓勵。我們是凡夫俗子,我跟辛龍說唯一能做的就是禱告,很多時候無助,真心誠意地為她禱告集氣」。吳宗憲鬆口:劉真病情蠻嚴重的,準備裝人工心臟。(圖/報系資料照) 劉真的4歲女兒霓霓因為年紀還小,所以還不清楚狀況,吳宗憲稱,「心裡很難受,小孩還小要辛龍照顧,現在蠟燭兩頭燒,我們不是醫生也不是神,只能禱告,病情方面由家屬說,我只能說蠻嚴重的」。吳宗憲透露,劉真現在已經拆除葉克膜,將安裝人工心臟並等待換心。根據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心室輔助器跟葉克膜類似,是外接機台,需要住在醫院。跟葉克膜相比,出血風險比較小、副作用少,使用時間拉長到數個月到一年;第二種才是真正的人工心臟,病人可以離開醫院、自由活動,且是雙心輔助。若不適合心臟移植、又無法靠吃藥改善,加上經濟可以負擔,醫生建議可考慮裝人工心臟。不過人工心臟也並非一勞永逸,楊智鈞表示,主要是用於適合換心、但等不到心臟的患者,或是不適合換心、藥物治療也失敗的患者,他指出,即使裝了人工心臟也需要照顧,沒有想像中簡單,這些都需要醫師先經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