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主義
」 俄羅斯 普丁 恐怖攻擊 ISIS 納瓦爾尼加密通訊軟體Signal不願配合政令 俄羅斯與委內瑞拉下令封殺
新進的加密通訊軟體Signal近期因為不願配合當地政府的法令,結果傳出在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遭到封鎖。目前俄羅斯當地已經無法順利登錄、註冊Signal,必須要使用VPN才有辦法。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在俄羅斯當地,Signal的用戶有至少破百萬名的用戶。但近期俄羅斯當地有數百名Signal的用戶表示,Signal已經無法正常登入,必須要使用VPN後才有辦法登入,這時候用戶才知道,原來Signal在俄羅斯當地已經被封鎖了。而根據Interfax新聞社報導指出,俄羅斯國家通訊監管機構Roskomnadzor表示,封鎖Signal的原因,是因為其違反俄羅斯法律中防止消息應用程式被用於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目的的要求。除此之外,根據《The Verge》報導指出,委內瑞拉於7月進行總統選舉,但馬杜洛連任的結果引發大規模民怨,甚至引發抗爭行動。而由於許多民眾都是使用Signal進行通訊,結果在8日晚上開始,委內瑞拉當地就無法透過網路Signal。報導中也提到,馬杜洛似乎還有意社群網站X。
索馬利亞海灘爆自殺炸彈恐攻37死212傷! 聯合國發表嚴厲譴責
索馬利亞警方3日表示,首都摩加迪休的一處熱鬧海灘2日晚間遭到伊斯蘭主義組織「青年黨」的好戰分子發動恐怖攻擊,並有武裝恐怖分子與安全部隊之間發生槍戰,現場造成37死、212人受傷。這是數月來當地死亡最慘重的攻擊行動之一。綜合外媒報導,1名自殺炸彈客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的熱門景點麗都海灘(Lido Beach)旁引爆炸彈,隨後有數名槍手衝入海灘人群進行掃射。麗都海灘是索馬利亞商務人士和官員的熱門休憩地,也是先前幾場攻擊發生地點。索馬利亞衛生部長阿丹(Ali Haji Adan)在記者會上表示,經確認死亡的被害者人數迄今已達到37人。另有212人受傷,其中11人傷勢危急,仍住在加護病房;另有64人仍在醫院治療,受輕傷的137人則已經出院。索馬利亞政府在事發後宣稱,該起恐怖攻擊行動是伊斯蘭主義組織「青年黨」所為,而青年黨也在稍後的電台廣播中承認此事。據索馬利亞國家通訊社松納社(SONNA)表示,「青年黨」攻擊者除了1人死於引爆身上炸彈,另有5人全數被警方擊斃。外媒指出,2023年索馬利亞開始負責自身國家安全,並對恐怖份子全面宣戰。然而,青年黨仍控制索馬利亞中部與南部的部分地區,不僅持續在各地發動恐怖攻擊,也向企業與居民勒索數百萬美元,其目標是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聯合國索馬利亞援助團(UNSOM)也發文表示,強烈譴責青年黨在摩加迪休利多海灘發動的恐怖攻擊。聯合國對罹難者表示哀悼,願傷者早日康復,並重申支持索馬利亞聯邦政府為了國內和平所做的努力。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Farhan Haq)在3號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秘書長對索馬里人民繼續成為這種令人髮指的恐怖主義行為的受害者感到悲痛。他重申,聯合國堅定地與索馬利亞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對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聯合國駐索馬利亞小組也譴責了這次襲擊,「麗都海灘是索馬里人與親友共度時光並欣賞索馬利亞美麗海岸線的熱門場所。以此地為目標是一種令人憎惡的行為,值得最強烈的譴責。」
巴黎奧運/安全挑戰…當局禁止5000人入場 揪出1000人涉嫌「間諜活動」
2024年巴黎奧運將於當地時間7月26日晚間7點30分(台灣時間7月27日凌晨1點30分)正式展開,這是法國首都睽違100年再度舉辦奧運。法國內政部長指出,約有1000名涉嫌干涉外國勢力的人士已被禁止進入奧運會場,這是巴黎正在面對的安全挑戰之一,目的是確保運動員和球迷的安全。據《美聯社》報導,大約100萬名奧運志工、工作人員和其他參加奧運的人,以及申請進入最嚴格安全區(塞納河沿岸)通行證的人,在開幕式前接受背景調查。結果發現,有部分人士因涉嫌伊斯蘭激進化、左翼或右翼政治極端主義、重大犯罪紀錄和其他安全問題,因而被禁止參加奧運。內政部長熱拉爾德(Gerald Darmanin)表示,這些檢查禁止大約5000人參加,其中懷疑有1000人受到外國勢力干涉,可以說是間諜活動。他將繼續擔任監視的角色,直到本月立法選舉後新政府成立,該選舉使總統的中間派聯盟失去多數席位,對方一再指出俄羅斯支持干涉的嫌疑,「我們來這裡是為了確保…這項運動不會被用於間諜活動、網路攻擊或批評」。熱拉爾德補充,間諜活動不只來自俄羅斯,還包括其他國家,「這就是我們保持警惕的原因,目的是讓他們知道我們並不天真」。據悉,奧運每天會部署35000名警察,高峰期更會高達45000名警力,此外還有1萬名士兵在巴黎地區參與安全行動。
ISIS宣稱犯案?莫斯科音樂廳大屠殺「死亡人數疑突破60人」 美大使館曾公開示警
俄羅斯莫斯科於22日當天發生駭人聽聞的恐怖組織襲擊事件,當地大型音樂廳克洛庫斯音樂廳(Crocus City Hall)遭5名恐怖分子闖入後開槍、縱火,最後至少造成40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傷者中甚至有60人處於命為狀態。目前有外媒指稱ISIS已經對外坦承犯案,但經核實後消息疑似有誤。另外,而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曾在3月初時發出預警,呼籲民眾周末別「去人多的地方」。(圖/達志/路透社)根據《美國之音》9日的報導指出,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曾在8日發出恐攻預警,表示偵測到有極端主義份子計畫在莫斯科發動攻擊,攻擊的目標是大型聚會。公告中也呼籲,在莫斯科當地的美國公民應採取謹慎的行動,周末盡量不要去參加任何大型聚會,尤其是前往音樂廳。雖說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公告中,並未明言恐攻的時間、地點,以及襲擊的方式,但如此消息還是引發其他國家的注意,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與英國外交部也曾轉發美國大使館發出的施明,呼籲英國在莫斯科公民要特別留意,同時也呼籲民眾近期不要前往俄羅斯。(圖/達志/路透社)而根據俄羅斯當地媒體報導指出,整起恐攻事件發生於音樂廳表演前,當時有5人身分不明的人士闖入克洛庫斯音樂廳後,便開始四處朝著手無寸鐵的民眾開槍,甚至還疑似投擲燃燒彈、汽油彈,讓音樂廳瞬間陷入大火。槍手疑似投擲汽油彈、燃燒彈的瞬間。(圖/翻攝自Telegram)從目前在網路上流傳的影片也能看到,槍手在進入音樂廳後,就舉著槍對著民眾開槍,中間甚至投擲一枚疑似為燃燒彈或汽油彈的物體,在現場瞬間引發火災。而在另外一段現場影片中也可以看到,當槍手進入到表演廳內部四處開槍時,有部分民眾因為不敢逃跑而躲在椅子後。(圖/達志/路透社)在犯案人員的部分,目前雖然外媒報導伊斯蘭國ISIS有對外宣稱犯案,但並未提供充足的犯案證據。但Telegram頻道Mash則發文表示,ISIS宣稱犯案疑似為假消息,因為ISIS很久沒有採用「舊版模板」來宣稱犯案,而《華爾街日報》、《BBC》等媒體實際查證後,ISIS的相關頻道並沒有宣稱發動此次攻擊。另外,Telegram頻道Mash也稱死亡人數已經突破60人,但此消息還有待核實。(圖/達志/路透社)
普丁掌權時間恐超越史達林 專家分析他未來6年將做「這些事」
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預計將持續3天,包括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也會設立投票所。現年71歲、執政2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自2000年以來就算更換職位,也沒有離開過莫斯科的權力核心,故被外界認為是俄羅斯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他這次幾乎毫無懸念將繼續連任,有望統治俄羅斯至2030年5月,掌權時間恐長達30年,屆時他將成為俄羅斯執政時間最長的統治者,超越共產黨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和18世紀的凱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有如21世紀的沙皇。對此,研究後共產主義政治的康奈爾大學教授羅森菲爾德(Bryn Rosenfeld)也點出:「俄羅斯總統選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顧問詹金斯(Brian Michael Jenkins)表示:「俄羅斯領導人現在正在談論『鞏固整個俄羅斯社會,以滿足其國防需求』它表明俄羅斯領導層明白普丁所描述的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必須動用所有資源,換句話說,俄羅斯社會必須組織起來,以進行永久的戰爭。」因此普丁當選後,很有可能下令進行第2次軍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戰爭。第一次發生在2022年9月21日,引發了小規模抗議,更有部分俄羅斯人逃離該國以避免被徵召入伍。無論第2次軍事動員有多不受歡迎,它或許可以安撫18個月前應徵入伍的士兵及其親屬。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此外,由於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的行動正在減弱,普丁對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充滿信心,也讓他堅持結束俄烏衝突的唯一途徑是烏克蘭重返談判桌,實際上意味著基輔將割地求和。因此,哈佛大學戴維斯中心俄羅斯和歐亞研究執行董事瓦克魯克斯(Alexandra Vacroux)認為,俄羅斯可能在幾年內嘗試評估北約(NATO)對《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的承諾,也就是對其任何成員國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人的攻擊。如果普丁試圖攻擊北約國家,但NATO反應溫和或充滿不確定性,「那麼你就表明,北約只是一隻紙老虎。」她也認為,這種嘗試代價很小,俄羅斯可以在不採取公開軍事行動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測試,「你可以想像,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網路攻擊算構成對北約國家的進攻嗎?」目前,由於俄羅斯在摩爾多瓦分離主義的德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駐有約1500名士兵作為名義上的維和部隊,因此摩爾多瓦一向被視為是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尤其它還不是正式的北約成員國。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接著在俄羅斯國內,儘管反對派支持者和獨立媒體已經選擇保持沉默,但普丁新任期內可能還是會採取更多鎮壓措施。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表示,普丁本人並不推行鎮壓措施,但他批准其他人實施此類行動,「俄羅斯領導階層都在努力生存和適應,他們互相競爭,而且往往有著相互矛盾的利益,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優先事項,那就是政權的穩定。」對此,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政治學副教授諾布爾(Ben Noble)則認為,LGBTQ+社群在普丁新任期內恐面臨進一步的鎮壓,在克里姆林宮眼中,它們被視為「來自墮落西方的進口產物。」事實上,俄羅斯在去年就禁止了名義上的LGBTQ+「運動」,並宣布該運動為極端主義。此外,俄羅斯法院也禁止民眾和醫師施行變性手術。
Wi-Fi名稱設為「榮耀歸於烏克蘭」 俄羅斯大學生慘遭關押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超過2個年頭,戰事究竟何時才會結束,也沒有人知曉。但近期有消息指出,俄羅斯莫斯科一位大學生,因為將Wi-Fi名稱設定為「榮耀歸於烏克蘭」(Slava Ukraini),結果遭到有關法院判刑入獄10日。根據《BBC》報導指出,莫斯科一名大學生先前將自己的Wi-Fi名稱設定為「榮耀歸於烏克蘭」,沒想到在6日傳出,俄羅斯警方突然衝進該名大學生的宿舍,後續在檢查電腦與路由器後,該名大學生遭到逮捕,設定Wi-Fi名稱的路由器也遭到沒收。而法院在7日審理的時候,認為該名大學生透過設定Wi-Fi名稱來宣傳極端主義,已經觸犯了「公開展示納粹主義或極端主義的象徵」,最終該名大學生被判處監禁10日。據了解,俄羅斯總統以「烏克蘭實施納粹主義」為由,自2020年2月24日發動全面入侵,後續「榮耀歸於烏克蘭」這句話,就變成支持烏克蘭民眾的口號。除此之外,在俄羅斯當地已經有不少人因為抨擊出兵行為而遭到懲處。就有人權組織表示,在2023年,有超過2.1萬名俄羅斯人因為當地「壓制性法律」的影響,再加上「極端不公平的審判」,讓不少反戰的俄羅斯民眾,面臨到監禁與巨額罰款的懲處。該人權組織認為,俄羅斯政府此舉,就是要壓制批評者反對的聲音。
布吉納法索北部教堂發生恐攻 至少造成15平民身亡2人受傷
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北部一處天主教教堂,於25日舉行彌撒期間遭不明人士發動恐怖攻擊,致使造成15名平民身亡、2人受傷。根據《france24》報導指出,布吉納法索多里教區牧師薩瓦多戈(Jean-Pierre Sawadogo)發表一份聲明稿國際媒體《法新社》,指稱在25日埃薩卡尼村的天主教社區的天主教教堂進行彌撒時,遭遇恐怖組織的襲擊,造成15人死亡、2人受傷。報導中也提到,這也是近期布吉納法索當地宗教衝突事件中的一小樁情事,自2011年曆比亞內戰發生之後,布吉納法索當地就陷入極端暴力主義,甚至就連布吉納法索北方也在2012年遭到極端主義份子所掌控。自2015年以來,布吉納法索北方就被尼日的聖戰叛亂份子所佔領,布吉納法索政府對這群恐怖組織無力阻攔,甚至就連自身政府運作也多次發生問題,像是在2022年時,布吉納法索陸軍上尉卓爾(Ibrahim Traore)就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也是在短短1年之內的第2場政變。報導中也提到,因為連年下來的暴力事件持續發生,目前已經導致超過200萬當地人民流離失所,甚至有超過2萬人在事件中不幸喪生。
普丁頭號政敵離奇猝逝北極圈 親母直奔極地領無遺體…團隊怒控「毀屍滅跡」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頭號政敵、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y Navalny)被移監到北極圈當地的監獄「極地狼」後,於16日傳出在監獄中失去知覺後離世,享年47歲。而其母親也親自趕赴零下30度的北極圈監獄,結果有關當局卻表示「要調查死因」所以拒絕移交納瓦爾尼的遺體給其母親。為此,納瓦爾尼其團隊怒控有關當局扣留遺體是想要毀屍滅跡。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納瓦爾尼是在2023年12月左右被移監至北極圈的監獄「極地狼」(the Polar Wolf),該監獄,位於莫斯科東北約1900公里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Yamal-Nenets)的IK-3流放地(IK-3 penal colony),由於該監獄處於北極圈中,終年天寒地凍,是俄羅斯最嚴峻的監獄之一。納瓦爾尼的發言人亞爾米許(Kira Yarmysh)受訪時表示,納瓦爾尼的母親、69歲的柳德米拉(Lyudmila Navalnaya)在趕赴到零下30度的IK-3流放地時,有關當局告知納瓦爾尼的死亡時間是16日下午2點17分,而死因是非常模糊的猝死症候群(sudden death syndrome),該病稱僅是描述一種突然死亡的現象,其中包含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驟停或心臟疾病,但對於致死原因卻是需要進一步的判斷。(圖/達志/路透社)柳德米拉後續又被告知納瓦爾尼的遺體被運送到監獄附近的沙萊喀特鎮(Salekhard)的太平間,但當地太平間一開始表示沒有收到納瓦爾尼的遺體,後續又有官員出面表示,因為要查明納瓦爾尼的死因,所以必須要完成屍檢後才會移交遺體。由於納瓦爾尼先前就傳出曾遭俄羅斯當局下毒的情況,甚至為此滯留在德國一段時間接受治療。所以這次納瓦爾尼在監獄中猝死的事情傳開後,納瓦爾尼的團隊也高度懷疑納瓦爾尼有可能是遭俄羅斯當局毒殺,而當局扣押納瓦爾尼的遺體,目的就是要想辦法掩蓋下毒證據。據了解,納瓦爾尼生前因為激烈批評普丁的各項施政與政策,因此被冠上普丁頭號政敵的稱號,而其在2021年因詐欺等罪名遭判刑11年半後,於2023年8月又遭俄羅斯法院以「創立、贊助極端主義組織與活動」判刑19年。而面對這些刑期,納瓦爾尼的支持者認為,這都是普丁為了報復納瓦爾尼所實施的打壓行徑。後續納瓦爾尼先是被關押在梅列霍沃鎮(Melekhovo)的第六號刑事矯正所,之後於2023年12月初突然消失,經過百般調查後,才在IK-3流放地發現其身影。(圖/達志/路透社)
德國「極右翼政黨」抗議活動邁入第4週 逾15萬人上街示威:我們是防火牆
為了反對德國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全國抗議活動已經進入到第4週,並有超過15萬人走上柏林街頭,高喊著「我們就是防火牆」的口號,駁斥右翼極端主義,並擁護對民主的支持。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漢諾威(Hanover)和德勒斯登(Dresden)等城市也陸續出現示威活動,民眾對於德國選擇黨逐漸壯大一事感到警惕。而在當地時間3日,更有約15萬人至柏林國會大廈抗議,舉牌呼喊「我們是防火牆」(We are the Firewall)、「我們是人,而你們只是納粹分子」,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德國總理奧拉夫(Olaf Scholz)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無論是在艾森納赫(Eisenach)、洪堡(Homburg)還是柏林,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許多公民聚集在一起示威,以反對遺忘、反對仇恨和仇恨言論」,並直言示威活動是「支持民主和憲法的強烈訊號」。報導指出,德國另類選擇黨的成功引起了主流政黨的擔憂,儘管根據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的民調顯示,該黨的支持率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了20%,主流政黨仍擔心該黨可能會於9月橫掃德國東部3個邦的選舉,而選民也將全國範圍反極右翼示威活動視為最重要的問題。另據民調顯示,德國選擇黨以32%的得票率位居第2,落後於主要反對派保守黨,而由德國總理奧拉夫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則以15%得票率位居第3。而在上月有報導稱,2名德國選擇黨黨員參加了會議,討論大規模驅逐外籍公民的計畫後,隨即就發生了抗議活動,而該黨的聯合領導人蒂諾(Tino Chrupalla)則回應,雖然「與政府一起走上街頭」是合法的,但抗議者不該讓自己被用來分散各方對國家實際問題的注意力,並否認了該提案即代表政黨政策,「德國包括有移民背景的德國人,政黨不打算驅逐他們」。
未遂攻擊!以色列駐瑞典使館發現爆炸物 瑞典總理:事態嚴重
以色列駐瑞典斯德哥爾摩大使館外的庭院裡,於31日發現有爆裂物,警方隨後封鎖了附近大片區域,並在受控環境下引爆。對此,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表示,情況非常嚴重,瑞典安全部門正在調查該案,會追查到底。瑞典副首相托爾(Ebba Busch Thor)則指出,這起事件顯現出有心人士對以色列的仇恨,必須制止暴力極端主義。據BBC NEWS報導,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發現危險設備後,於當地時間13點10分左右報警,警方隨後封鎖了附近大片區域,國家拆彈小組則對該物體進行了評估,並選擇將其摧毀,這起事件也被以色列大使稱為「襲擊未遂」事件。在瑞典去年就曾有大批民眾上街,參與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圖/達志/路透社)警方表示,該裝置是以受控方式引爆,但現在提供該物體的進一步細節還為時過早,所幸並沒有任何人員受傷,警方目前正在調查,但尚未透露可疑人物。瑞典小報《Expressen》和《Aftonbladet》則引述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是枚手榴彈。對此,克里斯特森表示,情況非常嚴重,「這既是對使館人員的攻擊,也是對瑞典的攻擊」,目前瑞典安全部門正在追查幕後黑手,對大使館和猶太機構的安全監控也已經加強。托爾對此則感到震驚,也說這起事件顯現出有心人士對以色列的仇恨,必須制止暴力極端主義。以色列駐瑞典大使庫曼(Ziv Nevo Kulman)則回應「我們不會被恐怖行為嚇到」,同時感謝瑞典當局的「迅速行動」。
成交價6200億 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獲美國允諾盡快出售F-16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國會以287票贊成、35票反對、剩餘棄權通過瑞典申請加入北約(NATO)後,於25日簽署議案。美國駐土國大使佛雷克(Jeff Flake)今(26日)表示,一旦華盛頓收到批准的正式文件,國務院將放行土耳其採購價值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54億元)的F-16 V Block 70戰機。艾爾段政府2017年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引發華府強烈反彈,擔憂美國與土耳其等共9國合資開發的F-35雷霆二世(LightingII)戰機的匿蹤弱點間接遭俄國掌握。最終土耳其被逐出F-35計畫及生產供應鏈、訂單取消、已出廠戰機遭扣留,國內也失去大量工作機會。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即使艾爾段政府日趨宗教治國、宣揚極端主義,美國及歐洲仍對坐擁北約第2大軍事力量、北鄰俄羅斯東接中東的土耳其保持微妙關係,並出現「北約攻擊北約」的土耳其-希臘軍事衝突。俄烏戰爭以及北約「全票通過制」更讓艾爾段重新獲得畫三角形的機會。艾爾段和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都用同意瑞典、芬蘭加入北約作為籌碼,要求美國及西方利益交換。其中土耳其在阻擋1年8個月後,同意瑞典加入北約,並迅速獲得美國反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土國通過議案同天就致函國會領袖,表示一旦土國完成程序,他就要正式啟動F-16的銷售。土耳其亟欲升級F-16戰機以對抗獲得F-35的希臘。(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國會此前雖同意「補償」土耳其在F-35的損失,准許土國升級現有F-16機隊,但之後又因土耳其的爭議行為阻擋進一步銷售,部分議員更拒絕用F-16作為外交籌碼。不過如今看來,土耳其還是獲得重大勝利,未來將用自行研發的4代半戰機TF-X「可汗」及升級後的F-16,對抗擁有F-35和F-16 Block 70 的希臘。F-16與B-52將分別在美國空軍服役至2040年和2050年。(圖/達志/美聯社)今年(2024)剛好是F-16戰機首飛50週年,作為全球數量最多、仍在生產的第4代戰機,F-16的強大戰力與實惠性價比,不只深受中小型國家喜愛,美國空軍也取消用F-35來1比1汰換F-16,更預計讓F-16服役到2040年。土耳其預計採購的Block 70為目前最先進架構,台灣也已向美國增購66架Block 70的F-16戰機。
孟加拉大選「縱火案」頻傳 總理哈希納爭議性4度連任
孟加拉7日大選的前一天(6日)驚傳有至少14處投票所遭縱火,該國首都達卡(Dhaka)5日更爆出有列車失火,釀4死、8重傷悲劇。孟加拉當局遂將該起列車失火事件歸咎於人為縱火,以試圖破壞民主價值。最終,著名反對派政治家、「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黨員納比(Nabiullah Nabi)和其他6名該黨的活動人士皆因涉嫌參與縱火事件被捕,也因此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贏得第5個任期。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圖/達志/美聯社)據BBC的報導,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執政黨「孟加拉國人民聯盟」(AL)和其盟友在議會的300個席次中佔有225席,贏得了至少60%的席位,也因此已連續執政15年、該國史上在任最久的領導人哈希納第4度連任,將再幹5年。據悉,孟加拉反對派已在選舉前呼籲,在極端政治鎮壓的氣氛下抵制投票,更在6日號召全國罷工2天。因此官方報告顯示,本次大選的投票率大約只有40%,但反對人士則聲稱,這個數字有可能已經被誇大。選舉前夕,孟加拉一輛開往首都達卡(Dhaka)的貝納波爾快車(Benapole Express)也在當地時間5日晚間9時左右竄出火苗,火勢延燒到4節車廂,最終導致4死8重傷,其中包括2名孩童呼吸道嚴重灼傷。7名消防人員花了1小時的時間,才控制這起發生在達卡瓦里地區(Wari)的大火。此外,警方還指出,身分不明的縱火者在至少5所小學縱火,包括4個投票所;首都達卡近郊加吉坡(Gazipur)也發生數場火災。該國東南部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的一座佛教寺廟更被縱火,選舉委員會稱,執政黨AL的政黨辦公室遭到攻擊,AL也因此指責反對黨BNP試圖透過「對無辜人民實施恐怖統治」來擾亂選舉。對此,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卻估計,自去年10月28日反對派集會演變成的暴力事件以來,該國至少有16人死亡、超過5500人受傷、近1萬名活動人士被捕。該組織指控政府試圖「將執政黨的政治對手塞滿監獄」,但AL否認了上述指控。反對派「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的支持者在抗議活動中縱火,呼籲抵制7日的選舉。(圖/達志/美聯社)哈希納的反對者幾個月來一直要求她辭職下台,並要求舉行中立的臨時政府組織選舉,但哈希納拒絕屈服於在野黨的要求,並將反對派的示威遊行描述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部分選民也憂心,AL的再度勝選已使該國形同事實上的一黨專制國家。
普丁頭號政敵下落曝光 納瓦爾尼遭移監北極酷寒監獄「極地狼」
在12月初,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要參選總統、挑戰連任之時,普丁的頭號政敵、遭到關押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y Navalny)下落不明。而如今有消息傳出,目前納瓦爾尼疑似被移監至北極圈的監獄「極地狼」(the Polar Wolf)。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納瓦爾尼的盟友、發言人雅爾米什(Kira Yarmysh)於25日表示,目前已經發現納瓦爾尼被移監至北極圈當地的監獄「極地狼」。該監獄位於莫斯科東北約1900公里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Yamal-Nenets)的IK-3流放地(IK-3 penal colony),該監獄由於處在北極圈中,終年天寒地凍,是俄羅斯最嚴峻的監獄之一。雅爾米什也表示,這間監獄的情況比以往監獄都來的還要糟糕,俄羅斯當局試圖以此孤立納瓦爾尼,讓納瓦爾尼與旁人的接觸變的愈加困難。據了解,現年43歲的納瓦爾尼曾於2021年因詐欺等罪名遭判刑11年半後,於8月又遭俄羅斯法院以「創立、贊助極端主義組織與活動」判刑19年。而面對這些刑期,納瓦爾尼的支持者認為,這都是普丁為了報復納瓦爾尼所實施的打壓行徑。在此之前,納瓦爾尼一直被認為遭官方關押在梅列霍沃鎮(Melekhovo)的第六號刑事矯正所,是直到12月初消失後,納瓦爾尼的盟友才在IK-3流放地發現他。
嗆猶太光明節「撒旦崇拜」 波蘭極右議員滅火器噴熄燭火…遭驅逐出議場
全球極端主義持續加劇。波蘭眾議院議長霍尼亞(Szymon Holownia)12日依慣例邀請猶太裔民眾到國會參加光明節活動,未料極右翼的聯盟黨(Confederation party)議員布勞恩(Grzegorz Braun)竟拿滅火器噴熄光明節燈台,事後還嗆光明節是「撒旦崇拜」。據《CNN》報導,布勞恩當時毫無預警的拿起身旁乾粉滅火器,並在一眾政治人物與包含兒童在內的平民面前,噴熄光明節燭台,現場一名女子瑪格達蓮娜(Magdalena Gudzinska-Adamczyk)嘗試阻止布勞恩,卻因吸入大量乾粉一度呼吸困難,警衛見現場煙霧瀰漫,趕緊疏散人群。布勞恩。(圖/達志/美聯社)布勞恩「滅火」後走上會議廳講台,高喊光明節是邪惡的、自己正在讓一切恢復正常;事後受訪更指「那些人應該為參加撒旦崇拜的行為感到羞恥」。瑪格達蓮娜則心有餘悸表示:「我在這個國家不再感到安全。」霍尼亞對於布勞恩肆無忌憚的極端行為,怒斥「只要我是議長,就不會容忍種族主義、仇外心理、反猶太主義」,並指布勞恩將被處罰半薪3個月、暫停辦公室補助費半年,以及通知檢方。燭台事後重新點燃。(圖/達志/美聯社)此外,布勞恩在同天對「親歐盟友烏克蘭」的新任總理進行信任投票前,也因大吵大鬧被趕出議場;噴熄光明節燈台後還刻意向其他極右派議員握手。而布勞恩所屬的聯盟黨為親俄政黨,在今年10月的國會大選只拿下460席中的14席。
才剛宣布競選連任 普丁頭號政敵獄中「離奇失蹤」…官方拒透露下落
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才宣布要競選連任,但如今卻有消息指出,遭到關押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y Navalny)如今下落不明,其盟友表示,納瓦爾尼已經失蹤6日。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納瓦爾尼的盟友、發言人雅爾米什(Kira Yarmysh)於11日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表示納瓦爾尼如今已經失蹤6天,官方也不願意透露納瓦爾尼的下落。這起事件也引起美國的注意,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也表示,目前已經聯繫俄羅斯大使館,看是否能就此情況進行了解。報導中指出,據了解,現年43歲的納瓦爾尼曾於2021年因詐欺等罪名遭判刑11年半後,於8月又遭俄羅斯法院以「創立、贊助極端主義組織與活動」判刑19年。而面對這些刑期,納瓦爾尼的支持者認為,這都是普丁為了報復納瓦爾尼所實施的打壓行徑。而納瓦爾尼入獄後,一直被認為遭官方關押在梅列霍沃鎮(Melekhovo)的第六號刑事矯正所,但之後傳出納瓦爾尼疑似被轉移到一個“特別制度”的高安全設施IK-7,但納瓦爾尼的盟友去確認後,兩處的官員都表示納瓦爾尼沒有在此處。
財政赤字龐大+政治兩極分化 穆迪下調美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周五(10日)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面」,原因是美債債務利息成本大幅上升,以及根深蒂固的政治兩極分化。穆迪表示,此次變動反映了美國財政實力的下方風險不斷增加,而這些風險恐怕不再能被美國信用優勢抵消。穆迪說明,今年國債收益急劇攀升加劇了美國的償債壓力。並補充道,在缺乏政策調整的情況下,預計美國債務承受能力將進一步、穩定、大幅下滑,與其他評級較高的主權國家相比,美國債務承受能力將降至非常弱的水平。周四(9日),美國30年期美債標售再次敲響警鐘,需求之慘淡被形容爲「徹底的災難」,各項需求指標都表現不佳,海外需求更是顯著退潮。同日,聯準會「隔夜逆回購工具」(ON RRP)的使用規模兩年來首次跌破 1 兆美元,這個被視爲短期美債流動性的來源可能會在明年1月完全耗盡。有分析師指出,不論是長債還是短債似乎都在告訴市場,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危機正在逼近。聯準持續加息將利率從接近0上調至5.25至5.5%的區間,這種激進的緊縮貨幣政策推高了基準借貸利率。除了利息成本,穆迪還強調了政治風險。該機構指出,「嚴重政治分歧阻礙政策制定有效性」。近期,美國國會發生劇烈變動。共和黨眾議院議長上個月在與民主黨達成協議為政府繼續提供資金後被投票罷免。而當時達成的臨時協議,將在近一周內到期,除非達成新協議,否則美國聯邦政府將不得不關閉一些業務,並讓一些非必要工作人員“暫時休假”。但截至上周,避免這種局面的協議似乎仍遙遙無期。穆迪的展望變動可能預示著信用評級的下調,但並非總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穆迪是三大評級機構中唯一仍授予美國AAA級信用評級的機構。早在8月時惠譽就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信評,從AAA下調至AA+,而圍繞債務上限的政治「拉鋸戰」,也是標普2011年下調該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原因。對於穆迪這一舉動,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表示,「雖然穆迪維持美國AAA評級,但我們不認同負向展望」;白宮新聞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將展望的變化,歸因於國會中共和黨人的行為,稱「穆迪改變美國展望的決定,是國會共和黨極端主義和功能障礙的又一個後果」。
錫安主義發聲了! 西方5國「聯合聲明」譴責哈瑪斯暴行
由於以色列近幾年不斷擴大屯墾區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加薩走廊(GazaStrip)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彈,並同時以海陸空方式突襲以色列邊境,雙方死亡人數目前已接近1600人。對此,法德義英美5國領袖也在美東時間9日的聯合聲明中,嚴厲譴責哈瑪斯的恐怖主義行為。據Jewish News Syndicate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美東時間9日針對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一事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指出:「我們明確表示,哈瑪斯的恐怖行徑既毫無道理也不合法,必須受到普遍譴責。恐怖主義從來就不需要有任何正當理由,」聲明續稱:「最近幾天,全世界驚恐地目睹哈馬斯恐怖分子拆散許多家庭,包括屠殺200多名正在參加音樂節的年輕人,並綁架了老人、婦女、兒童及整個家庭,他們現在被扣為人質。」對此,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美國「將支持以色列努力保衛自己和人民免受此類暴行的侵害。我們進一步強調,現在不是任何敵視以色列的陣營,可以利用這場襲擊謀取利益的時候。」5國領導人補充,他們「認知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建國願望,並支持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受到正義和自由的平等對待。但請不要誤會:哈瑪斯並不代表這些願望,除了更多的流血和衝突之外,它沒有給巴勒斯坦人民帶來任何好處。」聲明解結:「未來,我們作為以色列的盟友和共同的夥伴,將保持團結、互相協調,以確保以色列能夠保衛自己,並為和平及一體化的中東地區創造有利條件。」上述聯合聲明寫得冠冕堂皇,但內容卻背離事實。近幾年,以色列不斷擴大屯墾區,不僅公然違反聯合國決議,還非法侵占理應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建國後領土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並驅逐多達20個巴勒斯坦聚落,極度壓縮巴人的生存空間;巴勒斯坦青年或孩童遭以色列空襲炸死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甚至在今年3月的一場會議中嗆聲,約旦河西岸根本沒有巴勒斯坦的歷史或文化,「所謂的巴勒斯坦人民並不存在。」而美國自川普時期以來,便支持以色列擴大屯墾區的行為,甚至還違反聯合國決議,正式承認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城「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引發國際譁然(在此之前,多數國家都將駐以色列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西方國家對美國和以色列將聯合國決議視為廢紙一張的行為通通保持沉默,儼然成為錫安主義的共犯,更助長了加薩地區叢生的極端主義和仇以思想,尤其當地長期遭到以色列海陸封鎖,已深陷極端貧困。約旦外交部長沙法迪(Ayman Safadi)也示警,以巴局勢「動盪」的根本原因在於「約旦河西岸城市及地區正經歷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攻擊和侵略。」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秘書長阿波蓋特(Ahmed Aboul Gheit)也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及「雙方武裝對抗的惡性循環」,「以色列持續輸出暴力和極端主義的政策是顆定時炸彈,剝奪了該地區在可預見未來得以實現和平穩定的重要契機。」沙烏地阿拉伯當局則呼應科威特、伊拉克、卡達、阿曼和總部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吉達(Jedda)的伊斯蘭合作組織(OIC)等其他區域領袖的聲明指出,此次襲擊是「持續占領和剝奪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權利的結果。」
俄國醫生分享小紅莓合唱團經典反戰曲 竟為「這原因」被判罪
一名俄羅斯醫生瓦列裡科赫涅夫(Valery Kochnev)日前被發現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分享小紅莓合唱團(The Cranberries)的反戰經典歌曲《Zombie》而被定罪,被判犯有「提倡法西斯主義」罪,並罰款近2000盧布(台幣約648元),背後原因隨之曝光。據悉,科赫涅夫不僅是當地外科醫生,也是一位具有抱負的反對黨政治人物,當時他正在競選大諾夫哥羅德市議會的席位,當地內政部反極端主義中心的一名檢察官在搜查所有參與競選的反對黨候選人的社群媒體帳戶時,發現科赫涅夫曾在2021年的貼文中,分享小紅莓合唱團的反戰經典歌曲《Zombie》,因此科赫涅夫被指控有「宣傳納粹主義」的嫌疑。小紅莓合唱團的《Zombie》是世界聞名的反戰大作,歌曲中傳達對於無盡紛爭的厭倦與憤怒,MV影片中更不斷出現納粹德國襲擊戰爭恐怖的鏡頭,來表達戰爭的殘酷及不堪。但俄國警方堅稱,分享這首歌就是「納粹宣傳」的行為,因此將科赫涅夫移送法院。雖然科赫涅夫的律師要求政府對這首歌進行近一步的語言分析,但檢察官則以語言不同作為拒絕再審的理由,他們表示,因為這首歌是「英語」的,並認為他們沒有必要處理職責以外的工作。最終科赫涅夫被判犯有「提倡法西斯主義」罪,並罰款近2000盧布。對此,科赫涅夫至今依然否認有在個人社群媒體帳號中張貼這首歌的影片,他聲稱,他的社群媒體帳號曾被駭客入侵很多次,因此是直到被指控當下,才知道影片出現在他的貼文中。當地政治家克謝妮亞切列帕諾娃(Kseniya Cherepanova)則痛批,俄羅斯政府爲了進行政治鎮壓,現今警察的功用不再是維護法律、秩序及公共安全,而是跟蹤和恐嚇那些可疑的人。
開庭10分鐘就宣判 普丁頭號政敵遭裁監禁19年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普丁的頭號政敵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4日出庭受審,最終被法院依「創立和資助極端主義組織及活動」,判處有期徒刑19年。而值得一提的是,整場庭審只有10分鐘就馬上宣判。據了解,納瓦爾尼過去就因為多次抨擊普丁,成為普丁的眼中釘,更有著俄羅斯反對派領袖、普丁的頭號政敵的稱號。而他在2020年時遭人人以神經毒劑毒害,差點喪命,之後被送往德國治療後撿回一命,但2021年1月返抵俄羅斯就被警方拘留,被莫斯科法院以違反假釋條件為由判刑,須入監服刑2年半以上。4日,納瓦爾尼身穿求福被帶到IK-6流放地臨時搭建的法庭,而在開庭不到10分鐘的時間,法院隨即宣判,認定納瓦爾尼創立和資助極端主義組織及活動,判處其有期徒刑19年。報導中提到,過往俄羅斯當地的重大案件,審理鮮少有短於1個小時的時間,過去通常都需要數個小時、甚至是數日的時間來進行審理。事後,納瓦爾尼也在網路上發文,證實自己的刑期被追加19年。他也表示「在一個特殊政權的殖民地生活了 19 年。數字並不重要。我非常清楚,像許多政治犯一樣,我正在服無期徒刑。生命是以我生命的持續時間或這個政權的生命來衡量的。判決中的數字不適合我。這是給你(指網友)的」。納瓦爾尼也表示「他們(指俄羅斯政府)想嚇唬你(指網友),而不是我。他們也想剝奪你反抗的意志。你們被迫向一群奪取政權的叛徒、小偷和惡棍不戰而降,交出你們的俄羅斯。普京不應該達到他的目的。不要失去反抗的意志。」
伊斯蘭國證實首腦死於敘利亞衝突 新接班人曝光
伊斯蘭國(ISIS)2014年在伊拉克與敘利亞迅速崛起,甚至自行宣布成立的「哈里發國」,這個遜尼派穆斯林極端主義團體規定相當嚴厲,且充斥恐怖行徑,斬首與大規模槍殺為其特點,不過伊斯蘭國分別於2017年、2019年在伊拉克、敘利亞被擊潰,但該團體仍持續在兩國發動攻擊,而這個團體的發言人3日透過社群平台證實,組織領導人阿布胡笙胡塞尼庫拉希(Abu al-Husseinal-Husseini al-Qurashi)已死,並宣布新任接班人。激進組織「伊斯蘭國」發言人3日透過社群平台Telegram宣布新任接班人。 (圖/翻攝自路透網頁)根據《法新社、半島電視台》等外媒報導,伊斯蘭國在社群平台Telegram透過錄音聲明表示,阿布胡笙胡塞尼庫拉希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布省與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的衝突中喪命,並未說明他的具體死亡日期及相關細節。伊斯蘭國同時宣布,新任領導人、第5任接班者是阿比哈夫桑哈希米庫拉希(Abi Hafsan al-Hashimial-Qurashi)。巴格達迪。(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早在今年4月,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Tayyip Erdogan)就曾說,疑似是伊斯蘭國領導人的阿布胡笙胡塞尼庫拉希,已被土耳其情報部隊消滅。伊斯蘭國的勢力在2014年達到頂峰,當時的領導人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宣布在其控制的領土成立哈里發國(caliphate)。不過巴格達迪2019年在美國於敘利亞發動的軍事行動中身亡後,阿布胡笙胡塞尼庫拉希在去年11月接班,他的前任首腦也在敘利亞遭到殺害。伊斯蘭國武裝份子目前持續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叛亂攻擊,而這個曾經統治伊拉克和敘利亞三分之一領土的團體,並未提供有關其新任首腦的細節。激進組織「伊斯蘭國」發言人3日透過社群平台Telegram宣布新任接班人。 (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