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新診所
」 李婉萍 罐頭 萊豬 氣炸鍋 招名威薑茶暖身護胃「4種人必喝」!營養師揭:有助減緩不適
這週全台各地區都感受到顯著的降溫,不少人紛紛拿出長袖、厚棉被抗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還會選擇泡杯薑茶暖暖身子。對此,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天寒體質又容易手腳冰冷、生理期、懷孕或暈車容易想吐,在以上這4種狀況下喝杯薑茶,有助於減緩不適。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幾天天氣變冷容易手腳冰冷,不少女性月經來也更加疼痛難忍,這時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來杯薑茶暖暖身子,究竟薑對暖身子有沒有效呢?還是有其他好處?對此李婉萍指出,薑有助於血液循環,能減緩手腳冰冷、生理期時的下腹悶痛感,對天寒體質又容易手腳冰冷的人相當有效,不過建議使用新鮮、曬乾的切片生薑,或是市售的現成薑片,放幾片進去裝有溫熱開水的保溫罐即可。此外,如果是正在懷孕中或暈車容易想吐的人,薑茶、薑湯也能減緩不舒服,李婉萍解釋,經常跟薑一起被當成料理調味的大蒜,其實是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的食材,薑則是相對來說比較護胃的,「如果遇到孕期、暈車、或癌症治療時產生的想吐,可以來點薑茶或薑湯,能幫助減緩不適喔!」
吃飯順序大解密 營養師:「這樣吃」可緩解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常常外食、趕時間,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胃不舒服,甚至引起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病症。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特意在自己的「健康與飲食素養」頻道發布影片,教導大家怎麼吃,才不會讓胃不舒服。李婉萍表示,患有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的人,在吃飯的時候若能遵照以下順序,可以有效緩解腸胃不適。她以雞腿便當為例表示,便當裡面有雞腿、蔬菜和白飯,「建議大家先吃蛋白質的雞腿,用胃裡頭的胃酸分解蛋白質,先讓它進入裡面消化。」李婉萍說道,大家吃完雞腿後,第二進食順序應是蔬菜。她解釋,蔬菜可幫助胃腸快速蠕動,讓胃酸趕快往下走,避免增加酸害,最後才是吃白飯。李婉萍指出,白飯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要先吃雞腿和蔬菜墊胃後再來吃飯,如此一來就不會讓胃不舒服。根據《自由健康網》報導,國健署也曾提醒民眾,若進食後立即躺下進入睡眠,將增加胃食道逆流發生風險,建議國人在飯後不妨外出散步促進消化,日常飲食注意均衡營養,調解好生活作息,以確保腸胃健康。
最雷涼飲2/給孩子喝多多最健康? 營養師:小心別掉進商業陷阱!
水果茶也是手搖飲夏季的主打商品,包括鳳梨、芒果等等,「很多人會認為水果茶比較天然,所以就一定比較健康,很容易因此踏入陷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說,多數店家基於成本考量,不太可能使用足量的水果製作果汁或果茶,但為了讓飲品的色香味俱全,就可能會另外添加果醬、糖,反而攝取更多糖份。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只要在店家製作水果茶或果汁時,先告知不要額外添加糖水即可,因為相較之下,果汁的確算是比較天然的選擇。「如果是在超商買果汁,建議選擇原汁10%以上的還原果汁,雖然糖分依舊很高,但多少仍保有多酚的營養素。」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天然果汁較健康,可先告知店家不要額外添加糖水。(圖/李婉萍營養師提供)黃琳惠建議掌握「2低1高」原則挑選果汁,原汁比例要高,但糖、添加物則愈低愈好,「每瓶果汁的含糖量建議不要超過35克,常見的添加物則有高果糖糖漿、色素、穩定劑等,如果太多其他添加物就要當心。」另一個常被認為健康的超商飲料,則是發酵乳與乳酸飲料。「發酵乳含有乳酸菌,例如優酪乳或養樂多,只是優酪乳的菌數比較多,養樂多相較之下較少;但另一種乳酸飲料則是完全沒有乳酸菌,所以沒有健康價值,卻被包裝成健康飲料。許多手搖飲料店的果汁、果茶,是由果醬調製而成,既不天然,也有極高的含糖量。(圖/報系資料庫)黃琳惠建議可以先查看一下成分表,挑選含有乳酸菌的飲料,但同時仍要注意含糖量。「為了壓低乳酸菌的酸味,所以大多數乳酸菌飲料都會添加糖,就算標示為無糖,喝起來仍是酸酸甜甜的,建議盡量選擇小容量包裝,避免攝取過多糖分。
最雷涼飲3/咖啡因過量恐傷心血管 買手搖飲千萬別選這幾款
台灣飲料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茶飲,光是超商貨架上就有數十種品牌。「咖啡因是最重要判斷標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說,成人每天的咖啡因上限為300毫克,建議早上攝取較好,若是攝取過量會影響睡眠、增加心血管與骨鬆風險。挑選時可以先從茶種篩選,綠茶、烏龍茶、包種茶屬於低咖啡因茶;紅茶、普洱茶的咖啡因含量則較高,另外,受到溫度影響,大多數冷泡茶的咖啡因含量也會比熱茶稍低一些。至於手搖茶飲,除了挑選低咖啡因茶種之外,建議選擇該店家的熱門茶飲較有保障。「一般手搖飲店都是泡一大桶茶備用,越少人喝的茶飲品項,茶包的浸泡時間就越長,咖啡因含量也會比較高。另外,奶茶也是很受歡迎的飲料,以成人來說,若想喝奶茶,相較之下,添加鮮奶的鮮奶茶是比較好的選擇,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市售的鮮奶茶難免都會有添加物,建議可以自己泡茶,再加一點鮮奶自製,會更為健康。」其他很受歡迎的泰式奶茶、絲絨奶茶,黃琳惠說其中多使用煉乳、奶粉或是稀釋後的奶水,營養價值都比較低,但熱量卻相對較高,所以不建議過度頻繁飲用。
萊豬怎麼躲1/外食族首當其衝 營養師: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進入倒數!台灣將於下周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入「萊豬時代」。專家建議掌握5大原則,包含不吃高風險萊豬、牛肉查明產地、雞鴨禽類慎選部位、海鮮注意毒害、不吃植物性蛋白加工品等。由於大多數民眾都屬於「外食族」,因此更加擔憂自己會不小心吃到萊豬。榮新診所李婉萍營養師表示,吃太多紅肉會影響健康,可以趁機調整飲食習慣,搭配植物性蛋白質、白肉食用。(圖/李婉萍提供)該如何吃得健康?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若不能確定豬肉來源,就千萬別吃內臟、加工製品。「其中絞肉製品最具風險!」包括鍋貼、水餃、肉包等這類絞肉商品,最容易混雜萊劑在其中,建議民眾要提高警覺。販售冷凍水餃的知名業者義美、以小籠包聞名的鼎泰豐皆強調過去就是使用國產豬肉,未來也不會改變,希望降低民眾的擔憂;而剛剛掛牌興櫃的鍋貼股八方雲集,官網上原本就設有檢驗專區,顯示國產豬、進口豬皆有使用,但皆附有萊劑零檢出的檢驗報告。絞肉熟食如鍋貼、水餃是最容易混雜萊豬的食物,最好選擇較有信譽或出示檢驗證明的店家。(圖/張文玠攝)相較之下,一般的小吃店、餐廳販售的鍋貼與水餃,就比較沒有保障,李婉萍建議可以先吃吃「原味」,不要使用沾醬,如果豬腥味較重,那使用萊豬的機率稍高一些,平時外食吃豬肉料理,也要避免選擇糖醋、滷炸這類重口味的調味方式,因為這些都是店家隱藏萊豬腥味的方式。
萊豬怎麼躲2/改吃海鮮又怕重金屬毒害? 蝦子異軍突起最推薦
萊豬時代即將來臨,但民眾其實早已展開自保行動,中華民國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說,萊豬尚未開放,但許多人已經不吃豬肉了,國產、進口豬肉總銷量已減少2~3成,部份進口商業績更狂掉5成,許多民眾也轉而改吃其他蛋白質食物,例如海鮮。中華民國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說,萊豬尚未開放就已重創豬肉市場,許多人已經不吃豬肉了。(圖/報系資料庫)「魚不僅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富含DHA和EPA脂肪酸,也能促進心臟健康!」程涵宇營養師說,魚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D、鋅、碘,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重金屬毒害,又以汞最為嚴重。鯧魚富含蛋白質、DHA及EPA脂肪酸,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列為重金屬疑慮較低魚種,適合多食。(圖/于魯光攝)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17年時發布最新的魚類攝取建議,將62種魚依照汞含量的多寡分成「最佳選擇」如鯖魚、鯧魚,建議每周吃2~3份(1份約113公克);「良好」如鯛魚、安康魚,建議每周吃一份;「避免食用」如鯊魚、旗魚共三大類。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魚的種類太多,比較簡單的分辨方式是海水魚、淡水魚,其中淡水魚比較沒有重金屬毒素風險,所以食用比例上,建議多以淡水魚為主,或是選擇養殖的海水魚。不想吃牛肉者,可改吃蛤蠣,一碗蛤蠣湯的鐵質相當於8盎司的牛肉,營養價值相當高。(圖/嘉義縣布袋鎮公所提供)「如果不想吃海水魚,蝦子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樣含有大量DHA,但因為體積小,所以累積的重金屬毒素疑慮較低。」李婉萍也推薦蛤蠣湯,因為一碗蛤蠣湯的含鐵量,相當於8盎司的牛排,非常適合不吃牛肉的民眾補充營養。
萊豬怎麼躲4/每周紅肉只需吃500公克 趁機調整飲食習慣「剛好而已」
台灣將於1/1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引發食安疑慮,營養師建議掌握5大原則,包含不吃高風險萊豬、牛肉查明產地、雞鴨禽類慎選部位、海鮮注意毒害、不吃植物性蛋白加工品等。但萬一逼不得已要吃豬肉,又該怎麼選?目前雙北分別推出「萊劑零檢出」、「不含萊劑專區」,好市多、家樂福、全聯、愛買也宣布不會販售進口萊豬,更有超過80家豬肉進口商也公開承諾不會進口萊豬,紛紛急著與萊豬劃清界線。營養師程涵宇認為吃外食難以確切掌握豬肉來源,自己選購豬肉烹調較有保障。(圖/程涵宇提供)「所以看清楚標示、自己採買豬肉最有保障!」營養師程涵宇說,雖然餐廳、小吃店也紛紛開始標示使用非萊豬豬肉,但其中仍有風險,因為消費者只能仰賴店家的信譽,那還不如由自己把關較好,所以建議選擇較有信譽的店家,同時要注意看清楚標示,同時也可以稍微降低紅肉(牛、豬)的攝取量。傳統市場的豬肉攤紛紛出示產地公告,希望讓消費者放心。(圖/黃威彬攝、報系資料庫)程涵宇說,台灣人普遍吃太多紅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範,每人每周的紅肉建議攝取上限僅有500公克,剛好趁著此次萊豬進口,在躲避毒素的同時,也順便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多元化攝取其他蛋白質食物,例如海鮮、雞鴨肉等等,或許反而能吃得更加健康。至於近來很夯的「素肉」、「植物肉」,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其蛋白質含量仍然比肉低,但又含有較多的醣份,所以若有糖尿病就要提高警覺,以免血糖飆升。黃豆擁有高纖維,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想補充植物性蛋白質的人,多食用有益健康。(圖/馬景平攝)
氣炸鍋地雷2/這個食物最「母湯」 卻榮登熱門食譜第一名
氣炸鍋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料理工具,只要將食材放進去,不需加油,幾分鐘就能上桌,讓許多主婦戲稱是家中的「第三口爐灶」。許多媽媽尤其愛用氣炸鍋料理薯條,堪稱是氣炸熱門料理的第一名,但看在專家眼裡卻是風險很高。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說,「馬鈴薯中含有較多的天門冬醯胺與澱粉,兩者共同加熱很容易產生梅納反應,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雖然自製薯條比較健康,但由於氣炸溫度大多高於攝氏130度,馬鈴薯含有的天門冬醯胺與澱粉成分,一起加熱會產生致癌物,建議一周吃一次為上限。(圖/張雅淳攝)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懷孕婦女尤其更要小心,以熱愛各種炸雞料理的韓國為例,曾進行一項研究顯示,懷孕婦女若頻繁接觸丙烯醯胺,孩子出生後明顯較為躁動、過動。「不過,速食店薯條也同樣含有丙烯醯胺,甚至有更多不良物質,自己製作的氣炸薯條相對還健康一些。」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各種烹調方式都有優缺點,建議互相搭配使用比較安全。(圖/李婉萍提供)招名威說,雖然氣炸鍋並沒有比較健康,但也沒有更加「邪惡」,無論是哪種烹調方式,只要經過高溫加熱,蛋白質食物如肉類就會產生異環胺、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而澱粉類食物如馬鈴薯、地瓜都會產生丙烯醯胺,而馬鈴薯由於天門冬醯胺含量較多,毒性又比較強一些,如果真的想吃,其實一周可以吃一次為上限,毒素就有時間從人體中代謝排出,而地瓜薯條又比馬鈴薯薯條稍好一些。
氣炸鍋地雷3/降低毒性這兩招 先灑迷迭香再滴檸檬汁
氣炸鍋雖然不如想像中「絕對健康」,但也不代表「比較不健康」,如果跟傳統油炸相比,氣炸就相對健康多了。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說,氣炸鍋是藉由對流的方式讓食物被熱空氣包圍、高溫烘烤,把食物本身的油脂逼出,產生「油炸」的效果。所以本身就含油的食物,例如帶皮的雞腿,一滴油都不用放就能產生油炸效果。傳統油炸方式除了高溫之外,還有滿滿的油,在招名威看來,這些是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高溫加熱的油會有更多可能的毒素,相較之下,氣炸鍋幾乎不需要加油,危險因子比較少,自然相對健康。肉類等蛋白質食物經高溫加熱,會產生異環胺、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但氣炸後淋上檸檬汁可以減少毒性。(圖/張雅淳攝)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也認為,煎炒、油炸、氣炸等烹調方式,只要過度加熱一樣都有風險,氣炸的風險並沒有比較高。「我建議在高溫加熱之前,先以乾燥或新鮮的迷迭香、薰衣草或其他辛香料醃肉,利用這些抗氧化能力強的植物來彌補自由基,就能降低高溫產生的毒素。」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各種烹調方式都有優缺點,建議互相搭配使用比較安全。(圖/李婉萍提供)李婉萍建議氣炸過後,則可以在肉類上淋上文旦、柚子、檸檬汁,因為這類柑橘類能夠還原毒素,降低致癌機率,但李婉萍提醒一定要在料理後再淋醬汁,否則醬汁中的糖分經過高溫之後,同樣會釋放致癌物質。
氣炸鍋地雷4/蔬菜抹油好吸收 正確裹粉保留更多維生素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每種食材都有較適合的烹調方式,例如她覺得蔬菜就相當適合氣炸。「因為氣炸鍋出現不夠久,所以目前沒有相關研究,但蔬菜中的水溶性營養素,水煮、川燙都非常容易流失,相較之下,加熱時間較短的氣炸應該能保留較多營養素。」除此之外,如果想減少攝取油脂,氣炸料理可以不加油,但以蔬菜來說,稍微抹一點油再氣炸,反而更有利於營養素的釋放,「例如番茄、茄子富含植化素,油脂可以幫助釋放植化素,讓人體更好吸收。」較為合適的油脂,則是較耐高溫的花生油、芥花油、或初榨橄欖油。雖然使用氣炸鍋不需要添加油,但若事先將蔬菜如茄子、番茄等抹上一些油,更有利於人體吸收營養。(圖/123RF)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也曾經嘗試氣炸花椰菜,他堅持原形食物進行氣炸,但因為過乾難以下嚥,後來嘗試氣炸後再淋上油,還是覺得不太喜歡,所以很少嘗試。他認為葉菜類氣炸會耗損太多營養素,或許選擇四季豆、香菇會稍微好一些。另一個保留營養素的方法是裹粉,肉類、蔬菜都適用,可以將較多的維生素B鎖在食物裡,李婉萍說,若是不想攝取過多的熱量,氣炸之後再把外層的炸粉剝下即可。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平時最常以氣炸鍋,加熱雞、魚等肉類食物,之後再調味。(圖/招名威提供)招名威則提醒民眾選擇裹粉時,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成分,盡量不要選擇含有馬鈴薯成分的太白粉,以免也會釋放致癌物丙烯醯胺。李婉萍說,氣炸鍋使用上相當方便,但不建議太過依賴,日常生活中應該搭配使用各種烹調方式,川燙、清蒸、氣炸、烘烤都輪流使用,因為每種方式都各自有其優缺點,分散風險才能吃得更健康。
凍齡美女3/喝水比你想得更神奇 幫助代謝還能長「肌肌」
許多「資深美女」睽違一陣子出現之後,總令人眼睛一亮,60歲的鍾楚紅、49歲的李英愛,幾乎維持的跟當紅時期一模一樣;而不是藝人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名媛孫芸芸本身駐顏有術,但姊姊孫瑩瑩一出現更令人驚豔,43歲的她乍看之下竟猶如大學生一般。另外,已故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的老婆譚敦慈經常倡導無毒飲食,57歲的她身形窈窕、皮膚亮白,根本看不出兒子已經上大學了。榮新醫院營養師李婉萍說,觀察上述「凍齡美女」的秘訣,可以發現最大的原則就是多喝水、吃原形食物、攝取優質蛋白質、運動。「李英愛每天喝2公升的水,孫瑩瑩每天也喝蔬果水,攝取充足的水分不只能讓皮膚更好,更重要的是幫助代謝。」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補充水分相當重要,除了有助於細胞代謝,也能使肌肉更緊實。(圖/李婉萍營養師提供)李婉萍說,水分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而且研究顯示與肌肉也息息相關,喝水量多、肌肉量才會足夠,除了有助於瘦身之外,也可以讓身形與皮膚更緊實。「蛋白質食物也與肌肉量有關,例如賈靜雯、孫瑩瑩都很注重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若希望由內而外散發青春氣息,回歸到根本就是人體細胞,身體的細胞每天都在進行凋零、重生的循環,而蛋白質有利於細胞修復,能夠更快地讓細胞重生回到最佳狀態。很多女生認為豆漿有助調整內分泌,但營養師提醒不要當水喝,一天最多喝500c.c.,以免熱量超標。(圖/報系資料庫)李婉萍說,較好的蛋白質食物包括雞肉、魚肉,還有許多女性認為的養生聖品「豆漿」。不過,李婉萍認為千萬別把豆漿當成水喝,還是應該視為一般的蛋白質食物,一天最多喝500c.c.,過多熱量容易超標,反而會變胖。相反來說,如果愛吃油炸、加工食品,就容易使身體細胞產生發炎反應,長期就會累積過多的自由基,整體健康都會受影響。
健康罐頭1/無防腐劑!比天然蔬果更讚 美研究證實「吃愈多愈營養」
台灣「超前部署」的防疫新生活,讓許多民眾大幅降低外出用餐頻率,根據PChome 24h購物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的冷凍食品、罐頭銷量對比前一季成長逾1倍,例如水餃、冷凍肉品、肉醬罐頭、玉米及鮪魚罐頭都是熱賣品項。「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又能保存!」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過去許多人對罐頭保持負面觀感,總覺得「不健康」、「能放久一定有防腐劑」,事實上罐頭食品是採用加熱、殺菌等方法,除去有害活性微生物及其孢子,然後再利用密閉容器包裝。受疫情影響,罐頭銷售量增多,據研究指出,台灣人購買醬瓜、玉米及魚類罐頭比例最高。(圖/鄭清元攝)阻絕內外微生物的入侵之後,就能使保存期限拉長,而非使用防腐劑。「一般來說,罐頭主要的成分是主原料、水或油、鹽或糖。」程涵宇說,是否含有添加物,則是看罐頭種類而定,如果是天然食物製成的罐頭,又幾乎不含添加物,營養就不會輸給天然食物,有些甚至更加健康。罐頭在製作過程中,經高溫殺菌,加上採用密封包裝,所以能長時間存放。(圖/報系資料照)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天然食物製成、又沒有添加物的「單純罐頭」,天天吃也沒問題。(圖/本人提供)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美國一項研究針對9761人進行調查,以一周為計算,將這群人分成吃6個罐頭以上、3~5個罐頭、2個罐頭以下,結果發現吃罐頭頻率愈高,愈能夠攝取更多元的營養素,營養密度更高!李婉萍說,這顯示如果選對罐頭,營養價值並不一定輸給天然食物。(待續)
健康罐頭3/蔬果「新鮮吃」營養沒話說 冷藏3天後就一路慘跌
美國一項研究針對9761人進行調查,以一周為計算,將這群人分成吃6個罐頭以上、3~5個罐頭、2個罐頭以下,結果發現吃罐頭頻率愈高,愈能夠攝取更多元的營養素,營養密度更高!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相較於台灣,國外罐頭的選擇確實更加多元與豐富,以美國來說,天然蔬果相當昂貴,許多民眾經濟上無法負擔,所以才轉而選擇罐頭蔬菜,因為有需求,也讓罐頭選擇更多,所以吃愈多罐頭、反而能攝取到更多元的營養素,所以更加健康。朝鮮薊心(左圖)、鷹嘴豆(右圖)含有豐富蛋白質、鉀等營養素,有助於肌肉生成與強化神經系統傳導功能。(圖/報系資料庫)李婉萍說,這顯示如果選對罐頭,營養價值並不一定輸給天然食物,而且天天吃也沒問題,甚至還能服務特定族群。「舉例來說,有些老人家牙口不好,選擇魚罐頭、再搭配豆腐食用,也是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台灣的天然蔬果既便宜、又方便購買,但如果工作忙碌,根本沒時間採買蔬果,或是經常冷藏蔬果3天以上,導致營養素大量流失,這類族群也許可以多採購健康罐頭較好。但如果能天天購買到新鮮蔬果,又何必一定要吃罐頭?李婉萍說,能夠製成罐頭的蔬果還是有限,一定沒有天然蔬果種類多;再加上各家罐頭品牌的加熱時間、處理程序都不同,其中還剩下多少營養素,誰也沒辦法打包票。(待續)一般人總將罐頭與「不健康」畫上等號,其實只要選對罐頭,能攝取到的營養不會輸給天然食物。(圖/報系資料庫)
健康罐頭4/保存不當影響性荷爾蒙 午餐肉「惡名昭彰」會致癌
新冠肺炎帶動宅經濟,在家料理成為新趨勢,而罐頭既方便、又能長期保存,也成為熱賣品項,營養師透露,只要選對罐頭,營養成分竟然不輸天然食物!例如番茄罐頭的茄紅素更好吸收,就比番茄更健康,不過,如果能天天攝取新鮮的蔬果,也不必捨本逐末,畢竟「天然ㄟ尚好」。「而且罐頭食品還有雙酚A的疑慮!」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雙酚A是一種環境荷爾蒙,研究顯示部分罐頭會使體內的雙酚A濃度升高,進而干擾性荷爾蒙與增加心血管風險。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選對罐頭雖能吃得健康,但新鮮蔬果的營養更多元,還是「天然ㄟ尚好」。(圖/李婉萍提供)「罐頭的保存是重點。」程涵宇營養師說,有些罐頭的內層塗料使用由雙酚A等合成的環氧樹脂,但正常使用是不會溶出的,只有當材質不穩又受到日照、加熱時才可能溶出,所以應該放在陰涼處,且不可直接加熱罐頭,才能吃得健康。程涵宇提醒,雖然有健康罐頭,但也有「碰不得」的罐頭,除了避免選擇添加物太多的罐頭之外,午餐肉、火腿培根罐頭更是「惡中之惡」,這類加工肉品已被國際癌症研究基金會列為1級(確定致癌)癌症風險因子。國際期刊《Lancet Oncology》顯示,每天吃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約兩片培根或2片午餐肉),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建議以天然的瘦肉類、豆類、魚肉來取代加工肉品。
【病毒溜進家4】宅在家雖能抑制疫情 缺乏活動卻會引發腦中風
宅在家雖然能避免病毒擴散,卻可能衍生出其他疾病。羽球國手戴資穎日前赴英比賽,返台進行居家檢疫狂嗑漢堡,家人因此戲稱「戴豬穎」;也有居家檢疫網友分享三餐飲食,只吃不動6天就胖3公斤,笑說自己簡直就在坐月子。「很重要的是不要攝取過多熱量!」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長時間不出門,很容易日夜顛倒,如果活動量低,建議正餐分為早午餐、晚餐兩次就好,飲食原則是先吃纖維質、蛋白質,澱粉食物最後吃。李婉萍說,澱粉類食物包括洋芋片、餅乾等零食,如果真的嘴饞,建議選擇「傷害」較小的海苔,比較能減少攝取熱量。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表示,慢性疾病患者在家避疫,須小心引發堵塞型腦中風,若有突發性頭痛、肢體麻痺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圖/葉守正醫師提供)「本身如果有三高疾病、腎臟病,更可能引發腦中風危機。」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說,居家防疫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健康,這些慢性病患如果長時間久坐、沒有活動,可能會增加腦中風危險。「活動量低容易使下肢靜脈阻塞形成血栓,起身活動時血栓會被沖散成許多小血塊,萬一流到腦部就可能導致阻塞型腦中風!」中國大陸也的確出現類似案例。長時間待在家裡,可能導致身體機能下降,藝人丁噹時常直播在家運動的狀況,如手提裝滿水的大寶特瓶,鍛鍊肌肉。(圖/葉翻攝自丁噹粉絲專頁)葉守正說,如果是65歲以上的慢性病族群,宅在家若發現半邊臉不能動、講話不清楚時,就要警覺。「最好趕緊打119!」若在3~4小時之內,堵塞型腦中風可施打靜脈血栓溶解藥物治療,在台灣已累積近20年的使用經驗,可降低腦損傷後遺症、死亡的風險。如果不是居家隔離、檢疫,葉守正建議還是要適時到戶外散步一下,或是在家做些簡單肌力運動,千萬不要一整天久坐。(待續)民眾雖然沒辦法出門及聚會,仍能從中找出娛樂方法,有人選擇在自家大樓的天台上運動,既能強健身體、放鬆心情,也能跟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圖/新華社)
【會走路的肺炎2】傳染靠飛沫 老人小孩特易中標
黴漿菌肺炎的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民眾誤以為是一般感冒,醫師在診治時也可能被民眾自述的病情誤導,而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出病因,且此種肺炎常常找上免疫力不足的人,老人和小孩更是較易被感染的危險族群。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說,雖然黴漿菌引起的症狀不會特別嚴重,但由於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所以很容易在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校園等等,引起較大規模的感染。「特別是對一些年紀較大或年紀偏小的孩子,常會因為免疫力不足,特別容易感染。」老人和幼童因為免疫力不足,特別容易感染黴漿菌肺炎。(圖/報系資料庫)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黴漿菌引起的肺炎最常見的狀況就是久咳不癒,較嚴重的肺炎黴漿菌更可能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或關節炎等等。一般醫師在臨床判斷上,如果發現吸急促、持續咳嗽有痰音,且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是抗發炎藥物後,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就會考慮是否為黴漿菌的感染。還好現在黴漿菌的治療有針對性的抗生素,特別是第二代的紅黴素,只要服用三到五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康宏銘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多是乾咳、痰不多且症狀持續十天以上,但肺部覺得有痰音、有點氣喘的狀況,就要懷疑可能是黴漿菌作祟。潘俊伸醫師說,黴漿菌肺炎最常見的狀況是久咳不癒,應趕緊至醫院做檢查,及早治療。(圖/報系資料庫)
【會走路的肺炎3】引發氣喘危險因子 治癒仍有後遺症
黴漿菌感染可能是造成兒童氣喘的危險因子,因為根據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指出,感染肺炎黴漿菌的白老鼠,即使病癒長達一年半之後,肺部仍會留下感染部位,並進而影響支氣管產生類似氣喘的強烈收縮現象,可能導致氣喘的長期後遺症。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說,近年來除了環境過敏原外,許多研究發現,非典型的病菌感染如黴漿菌,也是引發氣喘發作的重要因素。黴漿菌的感染,除了可以引發細胞激素的生成而刺激發炎外,更可能會增加支氣管的阻力;許多研究也證實,不論是病毒或黴漿菌,均可以造成氣喘症狀的惡化,或是讓沒有氣喘的幼兒也發生喘鳴。醫師也提醒民眾要注意非典型感冒的症狀,須儘速就醫。(1)發燒太久:發燒超過3天,或者發燒出現在感冒的中後期。(2)病程太長:如咳嗽流鼻涕超過10天,黃綠膿鼻涕超過3天。(3)病情嚴重:咳嗽咳不停,咳嗽聲音像狗吠,呼吸會喘,痰一整天都很多,鼻塞嚴重到不能呼吸,發燒超過40度等。潘俊伸醫師說,黴漿菌肺炎最常見的狀況是久咳不癒,應趕緊至醫院做檢查,及早治療。(圖/報系資料庫)
【醫護防疫祕招2】營養師搶訂大桶消毒液 兒吃「印尼國寶」增免疫力
「媽媽,我回來了!」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的小女兒剛放學回家,一進門,只見李婉萍立刻幫女兒的雙手噴上次氯酸水,全身上下也噴過一遍,接著再囑咐女兒徹底以肥皂洗手。「疫情一開始,我就特地從診所訂了一大桶次氯酸水擺在門口,全家人一回來就要先除菌一番。」李婉萍說,如果能夠立刻換掉衣服最好,但小孩子不太受控,所以先噴一下消毒比較保險。李婉萍的孩子從小到大很少外食,所以免疫力相當不錯,但現在面臨新冠肺炎的威脅,李婉萍於是再幫孩子多準備天貝與蒜頭雞湯增加免疫力。「天貝是印尼國寶級的食品,是由黃豆發酵而來,所含的大豆異黃酮能夠提升腸道的免疫力。」李婉萍的孩子從小就常吃天貝,也十分熟悉天貝發酵的味道,所以一上桌常常就瞬間被「完食」。深知均衡飲食對免疫力的重要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很少讓孩子吃外食,而且會特別挑選有益健康的食材,如天貝、蒜頭雞湯等。(圖/張文玠攝)「此外,為了增強抵抗力,我特別在雞湯中添加一般大蒜與黑大蒜。」李婉萍說,黑大蒜口感略酸,增進肝臟解毒、也可刺激胃口,特別適合感冒、沒食慾的人食用,雖然大蒜對抗病毒的效果無醫學實證,但營養上是十分不錯的。黑蒜頭雞湯。(圖/張文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