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
」 洋蔥 營養師 血壓60歲婦「經常感冒」看診 醫推薦1食物:還能降低癌症風險
飲食調整對維護和促進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透過攝取均衡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並預防多種慢性疾病。日前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在節目中分享自己經手的案例,一名60多歲女子因感冒頻繁就醫,他建議該名女子每天攝取小半碗芋頭,結果女子照做後,健康明顯改善。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一個案例,指出飲食調整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改善健康狀況。他表示,一名60多歲女子因感冒頻繁就醫,每月就診次數高達5、6次,因此他建議該名女子每天攝取小半碗芋頭,因芋頭含有豐富的β-葡聚醣,能增強免疫系統,結果女子照做後,健康明顯改善,就診次數大幅減少,1年內僅需看診1至2次。江守山表示,芋頭不僅具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還有其他多種健康益處,他強調,芋頭和燕麥一樣,富含β-葡聚醣,在動物和人體試驗中均顯示出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江守山也總結芋頭的4大健康好處,第一芋頭富含鉀元素,有助於排出多餘的鈉,從而幫助降低血壓;第二則是芋頭內含有β-葡聚醣、維生素A、C及抗氧化物質,能有效增強免疫系統。此外,芋頭中的皂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並能降低膽固醇;第四則是芋頭的膳食纖維含量高,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增進腸道好菌的增長,防止便秘。不過江守山也提醒,芋頭屬於高鉀食物,每100克含有約500毫克鉀,腎功能不佳者應謹慎食用,但對於健康人士,適量食用則無需擔心。他進一步指出,芋頭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性澱粉,有助控血糖,並且其中的槲皮素已被研究證實能抑制癌症風險。江守山指出,芋頭不僅是一種普通的食材,更是能夠改善健康狀況的「食療」佳品,對於頻繁感冒及免疫力較低的人來說,攝取芋頭或許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式來強化健康。
洋蔥全身是寶 醫曝能防4癌:促排便、增好膽固醇
你喜歡吃「蔬菜皇后」洋蔥嗎?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說,常吃洋蔥能讓胃癌下降25%,得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等機會也會下降,洋蔥也能降血壓又助排便,有為病人天天吃半顆洋蔥,2個月後好密度膽固醇增10%,洋蔥「全身是寶」。劉博仁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說,他在門診常推薦病人吃洋蔥,因為洋蔥有槲皮素與微量元素硒能抗癌,而由研究指出,常吃洋蔥的人,患胃癌機率會下降25%,胃癌死亡率下降30%,所以如果胃不好要多吃洋蔥,多吃洋蔥也能降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比例。劉博仁說,洋蔥的前列腺素A是個特殊東西,能讓血管擴張,血壓就會下降,血壓也會較放鬆,有高血壓的人可多吃。劉博仁指出,洋蔥還有抗氧化物質,含硫化合物也防壞膽固醇氧化,有位病人膽固醇一直控不好,每天吃半顆洋蔥後,2個月,高密度膽固醇增加10%。劉博仁說,洋蔥纖維量很多,能助消化,所以吃洋蔥腸道蠕動好像較快,如果有便秘也能多吃洋蔥促進排便,女生便祕吃洋蔥特別好;如果停經婦女吃楊淙也能刺激女生雌激激素,增加鈣質吸收,降低骨質疏鬆,所以洋蔥入菜可以說全身都是寶。農業部也曾教大家如何挑洋蔥,農業部在臉書發文,「挑選時以球體完整堅實、表皮完整光滑、乾燥、無萌芽、無鬚根及無腐爛為佳。」至於要怎煮,農業部指出,「洋蔥烹調方式多元,生食清甜爽口,烹煮後柔軟甘甜,無論涼拌沙拉、洋蔥炒蛋、咖哩、蓋飯、搭配肉類快炒或熬煮鍋物高湯,生熟料理都好吃!」
35歲OL頻尿不敢喝水「腎功能惡化」 醫建議多吃「1蔬果」3個月就改善
都說「多喝水有益身體健康」,然而一名35歲的OL卻因為患有膀胱過動症,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導致她不敢多喝水,進而影響腎功能。而OL在求診後,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建議她可以多吃洋蔥,以及其他五顏六色的蔬果,果然改變飲食3個月後就改善OL膀胱慢性發炎的狀況。洪永祥近期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自己經手的個案,表示有一名35歲的OL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困擾,但因為患有膀胱過動症,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導致她不敢喝太多水,結果造成泌尿道感染。洪永祥解釋,一般人的膀胱蓄尿約300至400毫升時開始收縮,會感到想尿尿,但膀胱過動症患者因泌尿系統老化,蓄尿量可能只達到100毫升就想尿,但如果因此不敢多喝水,腎功能會進一步惡化。雖然OL泌尿道感染的情況在吃了抗生素後有所好轉,但頻尿的問題變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腎功能也因此提前老化,OL來就診時,腎功能已經變得相當差,洪永祥形容她的腎功能像是60歲的婦人一樣非常糟糕,腎絲球過濾率只有65ml/min(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大約是100ml/min)。對此,洪永祥也建議OL可以多吃洋蔥,以及其他五顏六色的蔬果。洪永祥指出,膀胱過動症和泌尿道感染患者常與身體慢性發炎有關,多吃富含花青素、茄紅素、兒茶素、植化素的蔬果,這些成分都有抗發炎作用。洪永祥也說明,洋蔥富含維生素B、C和膳食纖維,水分含量豐富,還含有硫化物、槲皮素和一些抗氧化劑,其中硫化物可以改善膀胱慢性發炎,進而提升腎功能,長期食用對腎功能有很大幫助。最終OL在改善飲食三個月後,回診時發現腎功能從65ml/min上升到8065ml/min,且頻尿情況也改善了。
不只能降低體重…食用「削皮芭樂」好處超多 醫曝實驗結果
水果的果皮含有健康成分,因此通常連皮一起吃是最好的,然而根據一項人體隨機實驗,削皮與沒削皮的芭樂,兩者食用後的結果大不同,令人出乎意料。水果的果皮含有纖維素、植化素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因此許多專家倡導皮也要吃,像是蘋果的果皮富含槲皮素,具有降低尿酸等好處,不過芭樂卻不一樣。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向《三立新聞》透露,一般會認為水果的果皮有益健康,但有一項針對45名健康大學生的隨機調查發現,食用沒有削皮的芭樂,可以略為降低體重、BMI(身體質量指數)、血壓,但如果削皮之後,除了降低體重和BMI,還可以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為何削皮的芭樂,比沒削皮好處更多?江守山解釋,可能是因為植物利用果皮來抵禦昆蟲的啃食,因此果皮雖有植化素、多酚等有益健康的物質,但也含有傷害昆蟲的成分。江守山指出,目前除了蘋果皮已經證實有益健康外,歐美針對果皮的研究,「除了葡萄是連皮一起進行的試驗外,未必每種水果的果皮都有益健康」,更強調該項研究相當重要,是因為該研究是人體試驗,而非常見的動物試驗,對於人體健康的觀察更具可信度。
發芽、變軟勿食用 洋蔥「7個小知識」大公開
洋蔥是具有高營養價值的食材,且入菜時也相當美味,洋蔥炒蛋、洋蔥炒肉等都是常見的料理。農業部在臉書分享7個關於洋蔥的小知識,同時也提醒民眾,選購時記得選擇國產洋蔥,認明標章或有機蔬菜,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知識1:營養價值洋蔥富含鈣、磷、鐵、維生素A、B、C、硫化物(蒜素)、前列素、硒元素、槲皮素、類黃酮素及膳食纖維。知識2:外觀依顏色分為白洋蔥、紫洋蔥、黃洋蔥等,形狀有紡垂形、圓球形和扁球形。知識3:產地主產區為雲林縣、屏東縣、彰化縣、嘉義縣及高雄市等地,以彰化伸港地區產期最早,自12月開始依序由北往南採收。知識4:產期主要產期:中部及高雄:1-2月;屏東:3-4月上旬知識5:怎麼挑挑選時以球體完整堅實、表皮完整光滑、乾燥、無萌芽、無鬚根及無腐爛為佳。知識6:怎麼保存放置於陰涼乾燥且通風處或冷藏,如果已經發芽或變軟,內部可能發霉或腐爛建議勿食。為免脹氣,不宜過量食用。知識7:料理方式洋蔥烹調方式多元,生食清甜爽口,烹煮後柔軟甘甜,無論涼拌沙拉、洋蔥炒蛋、咖哩、蓋飯、搭配肉類快炒或熬煮鍋物高湯,生熟料理都好吃。
天冷別立刻下床!血壓急收縮恐中風 營養師揭通血路「3大食物」洋蔥也上榜
每到冬天就是心血管的好發季節,而這波入冬最強寒流來襲,更是要注意保暖。對此,營養師馬鳳吟指出,天冷時起床千萬不要立刻下床,應要讓身體及手腳都甦醒後再緩慢起身,並穿上保暖衣物,以避免身體碰觸到冷空氣會使得血管變窄,血壓急速收縮,導致血管壓力增加,容易造成中風及猝死。此外,馬鳳吟也建議若民眾想維持血管暢通,則可多吃「通血路」的3大食物。馬鳳吟在臉書專頁「熟齡保健專家-馬鳳吟營養師」發文指出,冬天本就是心血管好發季節,尤其早上5點至9點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峰期。所以家中長輩清晨運動或是早起上班的人起床時,千萬不要立刻下床,應該先讓身體及手腳都甦醒後,再緩慢起身,並穿上保暖衣物,避免身體碰觸到冷空氣會使得血管變窄,血壓急速收縮,導致血管壓力增加,容易造成中風及猝死。馬鳳吟也建議,若民眾想要維持血管暢通,則可多吃「通血路」食物:1洋蔥洋蔥含「槲皮素」,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保護血管不被破壞。且洋蔥特有的硫化物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接觸到空氣後,會被酵素「蒜氨酸酶」所分解,轉化為「大蒜素」,能使血流更加順暢,抑制血液凝固,可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疾病的效果。2核桃核桃的營養價值極高,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新版顯示,甜核桃每100公克含有2172 毫克精氨酸,此外還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油酸」及「Alpha次亞麻油酸」。精氨酸(Arginine)被人體轉換後會生成一氧化氮,作用在血管內皮細胞,讓血管平滑肌放鬆、使血管擴張及減少血管阻力,因此可保護心血管。不過,核桃屬於油脂,一天攝取量約6至8顆,多吃容易導致肥胖。3多吃魚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及抑制血栓形成的功能,飲食中可多吃鯖魚、秋刀魚、柳葉魚、白帶魚及鮭魚,因此地中海飲食中也鼓勵1周至少吃2次魚類或海鮮。
洛神花有助降血脂、血壓 不用運動與控制飲食就能減重
台灣有許多研究發現洛神花茶的抗氧化作用,具有降低血脂等保健作用,最近澳洲研究更發現,洛神花萃取物可以在食用者飲食和生活方式都不變的情況下,就能減掉多餘的體重,而且還沒有時下減肥藥的副作用,認為洛神花可能是未來輔助減重的明日之星,研究刊登在《國際食品科學與技術雜誌》。洛神花有助降血脂、血壓洛神花在國外稱為「芙蓉花」,根據研究顯示,洛神花萃取物中含有多種酚酸,包括原兒茶酸、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咖啡酸和沒食子酸酯、槲皮素、木犀草素、楊梅素、木犀素、丁香酚等,這些植化素會產生協同作用,不僅有助降血脂、血壓,還能改善心臟、肝臟的健康和情緒。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之前的研究發現,洛神花茶有助降低體重,這次科學家開始從洛神花中萃取出酚類抗氧化化合物以及羥基檸檬酸,再利用這些酚類萃取物或羥基檸檬酸進行研究,以觀察它們會發揮何種作用。酚類會產生阻斷脂肪酶發揮的作用通常人體吸收熱量並形成脂肪,是透過人體分泌的脂肪酶將攝取的脂肪分解成小塊,使這些小塊可以透過腸壁吸收,當身體沒有利用這些熱量時,身體就會把攝取的多餘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研究顯示,當攝取洛神花的酚類抗氧化化合物以及羥基檸檬酸後,洛神花的酚類會產生阻斷脂肪酶發揮的作用,讓脂肪直接通過消化系統。而且研究人員發現,有使用洛神花萃取物相較於未使用組,脂肪含量低了95%,等於不需要節食或是改變飲食型態,只要補充酚類抗氧化化合物以及羥基檸檬酸等洛神花萃取物,就能阻斷脂肪形成。研究人員表示,洛神花萃取物更大的好處是還兼具降血壓的作用,目前時下許多減肥藥物的缺點是會促使血壓上升,而洛神花萃取物不僅不會影響血壓,甚至還有降血壓的作用,可謂是未來減重輔助產品的明日之星。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春季回暖過敏又發作? 營養師推「6抗敏食物」調整過敏體質
台灣正春季回暖,不少敏感的人每天一大早就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涕、半夜鼻塞又難以入睡,簡直苦不堪言。營養師表示,除了戴口罩、盡量避開過敏原之外,多攝取Omega 3脂肪酸、鎂、維生素D、維生素C、槲皮素、益生菌與益生質,有助於緩解過敏症狀、改善體質。在此《好食課》的營養師Janie呂雅珍為您解析飲食上的一些小妙招,幫助您渡過過敏季:Omega 3脂肪酸攝取足夠的Omega 3脂肪酸不僅能抗發炎,還能有緩解過敏症狀,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所以一定得靠食物中攝取。美國FDA建議一週至少吃8盎司 (226公克) 富含Omega 3脂肪酸的魚類,例如鯖魚、鮭魚、秋刀魚、沙丁魚等。鎂鎂可降低組織胺分泌,同時也是支氣管擴張劑,可以降低過敏所帶來的不適感。食物來源包括菠菜、黑豆、堅果、巧克力、香蕉、鮭魚等等。維生素D 維生素D可維持體內免疫系統的平衡,同時也幫助抗發炎。Janie直言,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太陽下曬20至30分鐘就足夠,不過天氣不佳時,也可以考慮由日曬過的香菇、蛋黃、或是補充品中獲取。維生素C維生素C除了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更可以協助組織胺的分解,讓您早日解除過敏症狀。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芭樂、奇異果、小番茄等。槲皮素 聽起來很陌生的槲皮素可以抑制免疫細胞分泌組織胺,同時也能降低發炎性細胞激素的生成,莓果類例如蔓越莓和藍莓等、洋蔥、蘋果、菠菜中就有不少的槲皮素,建議要連皮一起吃才能完整攝取。益生菌與益生質眾所周知,益生菌能協助調整過敏體質,但不要忘記也要給這些益生菌準備「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例如糙米、燕麥、番薯等,才能把吃進去的菌群養好。 本文經 臉書粉專《好食課》授權報導延伸閱讀42歲無病史卻罹患乳癌三期,醫生竟神回:妳得癌症就是因為「不生小孩」!真相讓她一秒崩潰!超簡單又自然的方式,才幾個晚上,就能幫你消除討厭又煩人的痣!她用一年減掉「56公斤肥肉」,還將365天的自拍剪成影片上傳,被所有網友讚爆:妳好勇敢!
天冷就想吃東西 營養師:多攝取這些食物可提升免疫力
天氣一冷就喜歡吃熱呼呼的食物,尤其是氣溫驟降時,飢餓感更容易提前來敲門,火鍋、薑母鴨、麻油雞、麻辣火鍋、中藥進補等更不可少,再加上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習慣改變,多肉少蔬果少纖維及活動量少,常常一個冬季過完後體重也上升不少!冬季同時也是流感的高峰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狀較一般感冒嚴重,容易出現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來得較突然,痊癒所需時間也較一般感冒長。菇菌類富含多醣體 提升免疫增加消化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室趙美玲營養師分享,飲食中可選擇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多醣體的菇菌類;多醣體可促進免疫系統、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如:香菇、金針菇、秀珍菇、杏鮑菇、雪白菇等,膳食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蔬菜方面,增加攝取含有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等的食物,都有助於保護體內細胞、減少自由基傷害,如:紅蘿蔔、花椰菜、菠菜、甜椒等。辛香料三寶 蒜頭、薑、洋蔥適量補充調節免疫辛香料建議可多選用蒜頭、薑、洋蔥等食材,蒜頭中含有蒜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維持免疫力的效果;薑中含有薑烯酚、薑辣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發炎、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洋蔥中含有槲皮素,具有抗過敏、抗自由基損傷、調節免疫等功能,不過趙美玲營養師提醒,蒜頭跟洋蔥皆屬於較辛辣的食材,建議酌量使用以避免造成腸胃道不適。柑橘類、木瓜、奇異果等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與多酚類,能夠促進腸道蠕動與增加益生菌、幫助免疫細胞生成並有助於消滅自由基。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室建議民眾,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飲食為原則,每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都不同,對維持健康各自產生相異的功能,每日固定攝取才能夠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
爆烤40天1/短短數小時就可能熱死人?! 「3種營養素」成救命關鍵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歐洲多國今年夏天都創下史上最高溫紀錄,英國首度突破攝氏40度,葡萄牙城鎮洛桑氣溫更高達攝氏46.3度。世界衛生組職(WHO)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HansKluge22日表示:「這波熱浪,光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已造成超過1700人身亡。」台灣近來氣溫也屢屢飆破攝氏40度,猶如一條紅通通的「夯番薯」,根據衛福部截至7/21的統計,今年7月已有444人次因熱傷害就診,是去年同期250人次的1.8倍,也已超過去年整個7月的423人次,單日因中暑就診者就超過30人。但你知道嗎?根據老祖宗制定的節氣來看,這樣的爆熱天氣,恐怕將持續長達40天!鄒瑋倫中醫師說,「中國古曆認為,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熱的季節,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實也就是太陽直射地球最強烈的時間點,今年的初伏是7/16,末伏則落在8/15,再把前後日子算起來,大約會熱40天左右。」別小看熱傷害的威力,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醫師表示,中暑的症狀猶如「溫水煮青蛙」,許多人往往只是覺得熱、頭有點暈,下一秒就已經倒地暈厥,中暑時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死亡,所以若已覺得不舒服,就要趕快到冷氣房或陰涼處讓身體降溫,若體溫依舊很高,要儘速就醫。「依照中醫理論,進入三伏天之後,血液流通是很暢旺的,所有的陽氣、熱氣都衝到皮膚體表外面,相對的,五臟六腑就空掉了,所以人會感覺很不舒服,這是因為心氣都很虛,這時候就很容易產生急症,例如中風等。」鄒瑋倫說。國外研究也注意到過熱與中風的關聯。一向關心地球暖化的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地理系教授CamiloMora預估,2100年時將有更多人因過熱引發27種疾病,且可能在短短幾小時內就導致猝死,包括中風、腎衰竭、血液中毒、休克等。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熱傷害人數是去年同期的1.8倍,光是一天就有超過30人因為中暑送醫。(圖/報系資料庫)為何同樣的熱傷害,有人會嚴重到中風?有人卻不受影響?營養師廖婉如表示,這可能與個人的腸道環境有關,根據2020年國際期刊《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熱中暑除了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更重要的是會影響血管收縮與循環,進一步導致神經、器官壞死,而腸道若是有較多好菌,就能產生屏障作用,避免身體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廖婉如說,腸道中存在很多神經叢及免疫細胞,當身體處於熱中暑狀況時,由於血流降低,腸道蠕動也會跟著下降,並且使腸道細胞受傷,造成腸道的屏障受損,此時免疫反應被激發,就會使人發燒、凝血異常、器官衰竭等。營養師何埻安建議補充3個營養素,藉此讓腸道環境變得更好。「第一個是槲皮素,是一種來自植物的多酚類成分,含有豐富植化素,已被研究證實可以維持腸道屏障的健康,並且是血管舒張因子,降低血管壓力,有助於降低熱中暑後的發炎反應,通常存在新鮮蔬果中。」其次是益生菌,日常好菌的補充也是維持腸道健康重要的關鍵因素,建議平時可吃優格、泡菜。最後是益生質,也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它能使好菌營養並定殖在我們的腸道,木耳、香菇、蘆筍、海帶都是不錯的益生質來源。何埻安提醒,如果輕微中暑,可以多吃含有瓜胺酸的食材如西瓜,因為瓜胺酸有助一氧化氮生成,具有舒張血流的作用,同時下降發炎反應,但如果體溫持續降不下來,就要趕緊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含水量超過90%…營養師曝「超解渴6食材」 1水果香甜還有助排便
天氣越來越熱,動輒就是37、38度,有時甚至逼近40度,讓人汗流浹背,補充水分也顯得格外重要。營養師余朱青在臉書分享6種解渴又健康的食材,每種食材含水量皆高達90%以上,除了能補充水分,還擁有調節代謝、幫助排便等功效,建議民眾不妨多食用。小黃瓜:含水量達96.7%小黃瓜除了含水量高外,還能幫助調節血糖和肝醣的代謝及轉換。豐富的纖維質能夠減少膽固醇的形成,促進持心血管健康,另外含有鉀等礦物質,在消水腫上也能有不錯的效果。芹菜:含水量95.4%芹菜含有抗氧化劑、類黃酮和多酚類抗氧化劑,這些物質都可以起到消炎作用,也助於減少尿酸並刺激尿液的產生,預防尿路感染。番茄:含水量94.5%番茄中的茄紅素可以抑制血糖上升,而且番茄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以改善血管的狀況穩定血糖。營養師曝「超解渴6食材」。(圖/翻攝自余朱青 營養師臉書)青椒:含水量93.9%青椒除了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E之外,也含有「槲皮素」能預防高血壓。除此之外,青椒中豐富的維生素P也能強化微血管的作用呦!白花椰菜:含水量92.1%白花椰菜中的維生素K具有消炎、防止血管鈣化等益處,這有助於避免血液中的脂肪堆積,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西瓜:含水量91.5%西瓜有大量水份和部分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潤滑腸胃、促進蠕動,增加糞便量並加速身體廢物的排除,能夠減緩腸胃消化上的小問題。
秋冬溫差大「像極了愛情」 營養師:天冷多吃「3大食物」…重鹹千萬母湯
入冬氣溫的溫差變化大,一下晴朗一下變天寒冷,身體血管容易受不了,導致血壓升高。有專業營養師出面發文建議民眾,冬天除了做好保暖,飲食的食物也要仔細挑選,營養師夏子雯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更要留意飲食,像是太鹹、鈉含量太高的食物千萬別吃,同時她也建議,多攝取以下3大類食物,穩定自己的血壓。夏子雯建議,血壓偏高的患者,冬天可多攝取高鉀蔬果與蔬菜。她表示,高鉀蔬菜像是川七、莧菜、菠菜、空心菜、芹菜、紅蘿蔔、大番茄等,能幫助加速排除血中的鈉,有助於降血壓;另外也可多吃像是火龍果、奇異果、香瓜、木瓜、芭樂、小番茄等水果,也是高鉀水果代表,可以多吃。冬天想控制血壓,飲食上可得小心。(圖/翻攝自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臉書)夏子雯並強調,植化素中的抗氧化物質好處多多,像是番茄中的茄紅素,有強化血管的作用;洋蔥中的多酚類槲皮素、硫化物,能淨化血液;茄子中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能增強血管的彈性,對血壓的控制,都能帶來很大幫助。另外夏子雯建議,想穩定血壓者,豆類與豆製品,也可以多吃。像是豆類含有礦物質鉀、鎂,能調節體內的鈉量;豆漿中含有大豆異黃酮、皂苷等營養素,能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都是很好的選擇。還有,含花青素的莓果類,像是野櫻莓、藍莓、覆盆莓、草莓等莓果類中的花青素,可是強力的抗氧化物,可提高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濃度,能幫助血管暢通,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中秋健康烤3/營養師曝「免疫力翻倍」食材排名 冠軍組還能護血管!
Delta病毒的驚人傳播力,讓「突破性感染」屢屢出現,就連混打疫苗「AZ+莫德納」的最佳組合也被攻破,這些都顯示,除了接種疫苗之後,也要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中秋節開心烤肉的同時,也能順便增強自己身體的第一道防線,關鍵就在於食材搭配的「加乘效果」。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只要挑對烤肉食材,就能一邊烤肉、一邊對抗病毒,其中冠軍搭配組合就是「蘆筍串烤蝦」。程涵宇說,蘆筍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好菌生長,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就能進一步調節免疫系統。不只如此,蘆筍還含有豐富葉酸,有助於細胞核酸與核蛋白的形成,而蝦子則含有豐富維生素B12,兩個營養素搭配具有營養加乘效果,能夠讓免疫功能更好,此外,葉酸、維生素B12搭配還有助於降低同半胱胺酸的濃度。程涵宇解釋,同半胱胺酸是人體的一種代謝物質,若是濃度過高會損傷血管內壁,增加心肌梗塞、中風、失智的風險,所以不要再用五花肉或培根捲蘆筍了,蘆筍的最佳健康夥伴是蝦子才對。營養師表示,只要選對食物搭配,就能一邊大啖烤肉美食、一邊增強自身免疫力。(圖/報系資料庫)第二名推薦組合是「番茄、花椰菜、酪梨串烤」,程涵宇說,番茄具有豐富的茄紅素,能增強免疫力,抗氧力是β胡蘿蔔素的2倍、維生素E的100倍,再搭配富含維生素E的酪梨一起烤,會讓茄紅素更好被人體吸收。如果再加上花椰菜,由於含有超級抗氧化的植化素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可加強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幫助排出有毒物質,加強身體代謝力,兩種食物一起吃,還能保養攝護腺。第三名是「洋蔥烤香料雞肉串」。洋蔥中豐富的槲皮素幫助自由基清除及抗氧化,還能刺激免疫系統,增加抗病毒能力。程涵宇說,洋蔥與雞肉串在一起後,記得烤前先撒上天然的孜然、薑黃香料,並且加點現磨胡椒。程涵宇營養師說,花椰菜含有超強抗氧化力的蘿蔔硫素,可以增強代謝能力,有助排毒。(圖/程涵宇提供)程涵宇說,因為薑黃需要一些油脂來增加吸收率,而雞肉中少許的油脂就是最好的媒介,薑黃能夠幫助抗發炎、抗氧化、抗病毒,而胡椒當中的胡椒鹼則會促進薑黃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