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示肉品產地
」就怕大量進貨產生食品問題 新北公安聯合小組年前突擊10賣場稽查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各大賣場也迎來年貨消費高峰期,而為了守護民眾安全,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31日率領由消防局及工務局、衛生局、經發局、環保局及消保官等局室組成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到新北10大賣場和百貨公司進行聯合稽查,避免貨品的大量進貨和堆積可能導致食品衛生和避難逃生等問題的出現,並確保民眾消費安全。新北市府表示,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針對新北規模前10大之大賣場、百貨公司進行聯合稽查,消防局亦針對本市列管之2,488家轄內人潮出入眾多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並辦理7處大規模場所之春節前搶救演練,以提升火災搶救效能及減少人命傷亡。此外,工務局抽查3000平方公尺以上賣場之防火避難設施共計57家,相關缺失立即依照建築相關法規處分。本日稽查之重點項目包括:年貨及食品標示及儲存環境是否符合衛生規範、是否確實標示肉品產地,消防安全設備是否動作正常、安全梯、手扶梯、走道、防火門等安全設施是否通暢無阻,自衛消防編組演練是否落實,室內空氣品質是否良好等。朱惕之呼籲,相關業者除了應提供完善的服務及安全無虞的食品、商品,亦應隨時保持現場各項設施設備運作正常及逃生通道暢通,妥善維護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讓新北市民安心過好年。
政府不演了2/怨中央甩鍋給基層 稽查員:公投過了就不管
去年元旦起衛福部食藥署推行「110年度畜肉安心計畫補助衛生局稽查專案」,補助地方縣市強化稽查與輔導萊豬標示,不過今年元旦起中央資源退場,要求地方政府以例行專案替代,一名地方稽查員感嘆,進口萊豬是中央政策,現在反萊豬公投過不了,等於全民幫政府背書,接下來的「鍋」就得由縣市政府來揹了。根據衛福部推出「豬肉儀表板」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進口豬肉共6萬1340噸,分別來自西班牙、加拿大、丹麥及荷蘭為大宗,皆未檢出含萊劑進口肉品。衛福部也強調,針對輸入之生鮮冷藏冷凍豬肉產品,不分國別均採「逐批查驗」,符合萊劑容許規定才可輸入。目前政府強制規定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與零售通路,不論是生鮮豬肉、加工食品到餐飲食品都需標示豬肉原產地,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業者未照規定標示或標示不實,皆可處罰鍰。也就是說,在無法強制要求業者標示萊劑的情況下,標示肉品產地是最後底線,而標示與檢驗工作,完全仰賴地方衛生局第一線稽查人員落實查驗,為民眾進行最後一道食安把關。「公投過了就不管,把工作量丟給基層!」一名第一線資深稽查人員指出,雖然公投過關,但萊豬仍是民眾關注的民生問題,去年萊豬剛開放進口時,為應付衛福部赴立法院的質詢報告,基層匯整相關稽查數字連夜奔命,一天最長工作17小時。「最近大家都哇哇叫,(畜肉安心計畫)怎麼那麼快就斷了,就算經費不夠,也不該一次全砍,否則包括例行稽查工作沒減量,勢必要分很多時間人力去稽查肉品,一定會擠壓到其他業務,像是相關食安檢舉案件。」該資深稽查員檢視自己的養成歷程說,一位稽查員的訓練真的不容易,尤其要面對第一線攤販、業者,執勤時如何完成公務全憑經驗累積,過去曾有菜鳥稽查員被豬肉攤商惡意鎖在肉品冰櫃內,直到打電話給同仁求援才解套,「第一線各種情況都有,都是靠經驗傳承,更不用說每天加班是常態,沒想到一年的計畫馬上就喊卡,政府實在太浪費!」肉品查核與檢驗仰賴第一線稽查員,地方政府呼籲中央延續計畫,持續為萊豬進口嚴格把關。(圖/黃威彬攝)稽查員執行業務不但要配合業者營業時間,還需避開尖峰時段,以市場來說,稽查員通常清晨五、六時就要前往稽查,部分深夜市場、餐飲或是夜市,則要晚上八、九時才能前往,稽查或送驗完畢還要回到衛生局登錄相關查驗資料,每個工作人員的時間分配都很吃緊。事實上,除了肉品為近二年稽查重點,各地方衛生局重點業務也不同。以南部某縣市為例,違規食品廣告占大宗,像是地下電台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查緝檢舉及移送裁處,除了第一線稽查,也包括行政庶務,幾乎前端到後端全包,「移送裁處後續還有行政訴訟,連答辯書都要自己寫,根本是十項全能。」不僅如此,稽查人員還要面對地方民代施壓,從第一線稽查到後續行政庶務,從前端到後端作業幾乎全包了。不只進口豬肉為這一年來地方衛生局的重點稽查項目,防堵非洲豬瘟、疫情等重大議題也投入眾多人力與時間,業務繁重。(圖/報系資料照)另名北部衛生局人員也指出,除了肉品稽查,豬瘟議題也同步而來,直接衝擊到其他業務,只能以中央較急的專案優先,其他像是相關的違規檢舉案件就會延後,類似的案件由於行政查察有二年期限,因此目前案件持續往後累積。近年由於疫情影響與消費型態改變,過去民眾檢舉案的類型以違規廣告居多,近年食品標示也占檢舉大宗,以往一年100多件,109年達到400件,去年更突破500多件,「因為大家都不出國,代購食品標示就佔我們一半的業務量。」該人員說,食品相關消費糾紛暴增,現在人力反而變少了,未來如果邊境肉品查核寬鬆了,萊劑肉品流入市面恐怕引發消費者大恐慌,縣市衛生局還是得忙翻。
萊豬吃定了3/進口豬逾六成做成加工品 貿易商:標產地不治標
據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9年報告指出,2018年進口豬共8.3萬公噸,其中61.3%進入加工廠做成調理食品,19.4%分切後銷往通路、19.3%直接銷往通路;而在銷售通路中,銷售對象餐飲通路占57.2%、傳統零售通路14.9%、大消費戶14.3%、現代零售通路則為13.2%。本刊找到1名進口肉貿易商,他坦言,「這些進口肉會依品質、部位區分,做成像廉價豬排、漢堡肉、醃製肉排、肉鬆、貢丸、火鍋店拼裝肉、水餃內餡等重調味的肉製品,只要是外食族都很難避免將廉價進口肉吃下肚,雖然部分縣市已經開始要求店家標示肉品產地,但仍治標不治本。」針對含有萊劑的美豬明年元旦起開放進口,部分進口肉商目前都保持觀望態度,像是裕國董事長楊育偉就表示,「消費者對萊豬有疑慮,因此目前不太考慮進口美豬,而是鎖定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等地的高價豬肉為主,若未來台灣市場能夠接受美豬,才會進行評估。」事實上,不只國人談萊豬色變,今年六月美國動物法律保護基金會(ALDF)等團體就提出1份緊急請願書,指出新冠疫情導致美國各大屠宰及加工業關門或停業,為維繫待宰豬隻續命使用更多萊劑,恐加重汙染食物鏈、環境,消費者、工作人員及居民均受影響,而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中止及撤回已批准的萊劑,該請願書引用的萊劑危害,正是源自FDA的研究報告。為了讓民眾知悉吃進去的肉品是否安全,北市政府提供餐飲店家肉品原產地的標示貼紙。
即使國人都說愛台豬 國民黨憂蔡政府欠配套肉製品食安亮紅燈
蔡政府閃電開放摻有瘦肉精的美牛美豬進口,引爆消費者食安疑慮。國民黨今日召開「豬肉產地標示非萬靈丹,攙偽製品防不勝防」記者會,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強調,雖表態只吃台豬的國人比例不低,但蔡政府開放瘦肉精美豬,事前未先做好風險評估報告,也沒有提出妥適與完善的配套措施規劃,徒增民眾無意間吃到瘦肉精美豬風險,草率、輕忽國人健康的作為,令人遺憾。國民黨在記者會中陳列國人日常食用的豬肉鬆、豬肉乾、豬肉水餃、香腸、熱狗、培根、火腿、貢丸等豬肉品小吃,凸顯國內豬肉再製品種類、販賣的管道繁多,將導致瘦肉精美豬管理上難度高,在此之下,僅明確標示豬肉產地,無法解決問題,防不勝防的漏洞仍多,防不勝防。王育敏舉例,攙偽的瘦肉精豬肉製品,產地該如何標示?比例該如何呈現?以往國內幾起重大去食安風暴,都是因為價格成本低廉,混充後口感吃不出來,若有心人士刻意將台灣豬肉與含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混在一起製作加工品,例如水餃肉餡混進口豬肉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產品標示上該如何標示?此外, 僅標示原產地,民眾有辦法辨別是否含萊克多巴胺嗎?尤其,台灣原本就已開放美國不含瘦肉精的肉品進口,即便明確標示原產地,消費者也無法判斷肉品到底是否含有瘦肉精,根本是將判斷是否含瘦肉精的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推卸政府應該負起的把關責任。更重要的是,稽查瘦肉精的技術,能否確實分辨攙偽豬肉製品的產地來源與摻雜比例?若廠商或店家標示肉品產地不實,政府的採驗技術能否查驗出確實的產地肉品或摻雜比例?若無法做到,如何防範廠商或店家虛偽不實的產地標示?更別提各縣市稽查人力嚴重不足,難以因應國內豬肉加工製品的種類繁多,豬肉產品的販售管道也多,包括夜市、傳統市場、攤販小吃等,政府都已經有充裕稽查採驗人員查驗嗎?若沒有,如何能確保產地標示的正確性?台北醫學院教授、前藍委陳宜民也說,農委會、衛福部不斷聲稱,國人吃到進口瘦肉精美豬的機率微乎其微,且瘦肉精要食用一定的高數量後才會超標,要國人不用擔心,但標示產地並非杜絕黑心食品的萬靈丹,必須有落實稽核的完整配套措施,以目前的稽核人力、技術與量能來看,根本不足以應付國內眾多夜市、小吃攤的稽查工作,凸顯從源頭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就是錯誤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