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宜船
」濫用外籍機師、船員 立委:恐釀國安、飛安危機
立委林宜瑾、黃世杰、賴香伶、洪申翰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中鋼運通企業工會與國際機場工會聯合會今(26)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政府放任企業大量聘用外籍機師與船員,除了損及本國人的就業權之外,也會造成飛航安全的危機疑慮,更可能在台海發生危機時,危及台灣對外海空運輸的命脈。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說,疫情解封後交通繁忙,但上周統計,以長榮航空為例,有四分之一是外籍機師,華航去年招收30幾位外籍機師,本國籍卻只有11人。她指出,交通部2010年對於國航聘僱外籍機師標準「每培訓1位本國籍機師,得以聘僱2.5位外國籍機師」,聘用外國人的比例竟高於本國人,鄰近的日本、新加坡航空沒有外籍機師,大韓航空也只有8%,台灣大量聘雇外國機師,除了與仲介業者間的利益輸送外,也可能籍由外藉人士稀釋、降低工會的力量。李信燕說,30年前台灣缺乏民航人才,聘用外國人或許說得過去,但如今台灣本土機師眾多,甚至有很多合格機師無班機可飛,航空公司不雇用有資格的本國人,反而尋求未領有相關機型的檢定執照的外籍機師,再訓練他們成為台灣航空公司使用的新型飛機駕駛,佔用了國籍機長的職缺,非常不合理,也可能危及飛安。中鋼運通企業工會理事長王慶宏說,中鋼運通為國營事業中鋼百分百的子公司,近兩年營收增長,卻增加外籍權宜船,聘用中國籍船員,使本國籍船員面臨公司不予派船,形同失業的困境。未來倘若台海情勢陷入緊張,恐怕將發生權宜船無法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徵用、中國籍船員遭中國強制召回導致台灣海運癱瘓,所亟需重要原物料進出口,陷入缺乏船舶與船員的國安級危機。林宜瑾說,大量雇用外籍機師與海員、偏好大量外籍勞工就有可能要規避工會的監督制衡,台灣每年有二萬多人申請成為船員,並非沒有海員工作人力,但船公司大量雇用中國籍海員,減少本國人培養經驗的機會,未來若中國禁止中國海員來台工作,可能影響海運正常運作。黃世杰說,業主意圖用大量雇用外籍機師、海員,甚至花更多錢請國外機師,而且是不一定符合資格的外籍機師,動機令人質疑。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空運與海運是我們的生命線,此現象恐影響國安,呼籲主管機關要求業者,針對疑點一一釐清。賴香伶說,就業服務法對外籍工作者的規範,一直忽略機師與海員,以外專法處理,標榜吸收國外人才,但其實台灣並不缺乏相關領域的在地人才,但長期媚外,一直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園,外籍機師甚至沒有相關證照,仍可由仲介公司引進,再行接受訓練,這是交通部的失職,台灣機師擁有專業CPL執照,卻無從就業,除了保障國人工作權之外,還涉及國安層級問題,呼籲勞動部與交通部儘快與工會協商。洪申翰說,在航運與空航上對基層管理開了大洞,交通部要負起非常大的責任,台灣的航商大量使用外籍權宜船,也是規避國內法律的規範。《全動法》中有編列船員相關管理措施,但台灣籍的船員人數從15000名,掉到今年只剩6300多名,只占台灣公司雇用海員人數的15%,讓人相當憂心,遇到海上封鎖的狀況,要如何動員這些權宜船,更枉論動員船上的中國籍船員。中鋼運通公司表示,工會指控該公司帶頭大量將船舶掛在他國及大量聘僱中國籍船員取代本國籍船員等皆非事實,近年來主要船舶持有國家(如日本、希臘、德國等西歐國家)船員日益減少,在船舶航行有最低船員人數限制下,故透過船員管理公司指派外籍船員執行運務,確保船舶正常營運,不僅是船運界趨勢,也更能保障船東與船員權益。中運公司10 艘巴拿馬籍船舶共約進用 189 名船員,本國籍佔比達67%;另中運公司12 艘本國籍船舶,本國籍船員比例更高達 98.4%。
逃離海上監獄2/船員遭丟包4年有6件 無良船東靠這招滯台無法管
貝里斯籍雜貨輪「德運號」從2019年10月開始滯留台北港27個月,船員們如今皆已平安返家,此事終於畫下句號,而航港局統計,從2018年開始共發生6起船員滯留案,這些船隻多是「權宜船」,船籍登記在管理鬆散的小國,設籍國也無力規範,加上船員多數為外籍,導致台灣法規無法可管,只要繳交停泊費便能長久滯台難以約束。航港局表示,從2018年至今,我國海域因船舶問題或船上勞資糾紛,導致船上船員滯留的外籍船舶共有6艘,包括2018年1艘、2019年3艘及2020年2艘,今年無新增船舶,航港局都已會同國際運輸勞工聯盟ITF、法扶律師積極提供船上滯留船員飲食用水等人道救援,建立聯繫管道與法律援助,現6艘船都已離台。而這些被丟包的船隻多半是「權宜船」,也就是船公司或船東為了降低成本、躲避法規,將其所擁有的船舶登記於其他國籍,巴拿馬、賴比瑞亞、巴哈馬、馬紹爾群島、貝里斯及馬爾他為世界上主要的權宜船旗國,這些國家多半管理鬆散,導致漂流的船隻成為「三不管地帶」。權宜船問題已成為是船運和遠洋漁業的一大隱憂,倘若國際法規沒有修改,船員也只能自求多福,期望自己別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圖/報系資料照)以滯台27個月的德運輪為例,德運輪幕後由大陸船東實際操控,船員在台生活則是一位自稱船東友人的賴姓男子負責,而船東聲稱破產發不出薪水,航港局、移民署和新北勞工局曾試圖協調,結論卻都是「愛莫能助」。據悉,航港局曾找來船東在台代表協商,但該代表態度強硬,表示只願出3成薪資,船員們不甘努力付諸流水,雙方談判破裂,船東選擇「擺爛」至今,但德運輪在台北港的千萬停泊費用都有繳納,且船上有人就能靠港,而此案屬於外籍民事合約糾紛,雙方皆非國人,台灣各單位鞭長莫及,船員處境便有如海上孤兒。如今船員們為了家人,選擇拿3成薪資返鄉,分別於去年底和今年初回國,但國籍船問題仍是船運和遠洋漁業的一大隱憂,倘若國際法規沒有修改,船員也只能燒香拜佛、自求多福,期望自己別成為「海上監獄」的下一個受害者。
貨船擱淺16月船員缺水斷糧 監院調查檢討移民署、海巡署
獅子山籍「米達斯號(KING MIDAS)」貨船擱淺在在濁水溪外海逾16個月,有6名船員因受不了斷糧、缺飲用水,決定不管「被抓、被關」都要下船,走了三個小時的爛泥巴,才抵岸求救。監察院今(17)日表示,內政部移民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對此欠缺敏感度,允應加強改善,並促請交通部航港局、移民署及海巡署應積極處理,並請行政院落實處理船員涉及人口販運通報機制,維護船員權益。監察院交通及採購委員會、內政及族群委員會聯席會議15日通過監察委員紀惠容、葉大華的調查報告,內容指出:交通部在2013年5月10日即公告「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但欠缺公約的處理機制;內政部移民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對「米達斯」船員遭受薪資遭剋扣、欠缺飲用水及食物、被要求不能下船等情事,歷經18次應變會議,僅採信船東代理之說辭,從未登船實際查看,欠缺敏感度而錯失調查契機。監委調查,「米達斯」貨船並非單一個案,2013年迄今已有9艘外籍貨輪因故擱淺或被棄船滯留於我國海域。監委呼籲,近年來政府已積極進行保障權宜漁船漁工權益,也應積極關注貨船權宜船船員的勞動人權,並促請行政院會應督導落實所屬處理船員涉及人口販運通報機制。監院指出,現行我國已建立國人投資外國籍權宜漁船的管理機制,但對類似的外國貨輪擱淺或滯留我國海域事件及防制船員遭強迫勞動等情,仍有待行政院納入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並持續督導交通部等相關機關落實處理船員涉及人口販運通報機制。 監委表示,內政部移民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在交通部航港局召開之歷次應變會議中,多次要求船東應注意船員狀況,後續卻僅相信船務代理的說詞,在去年4月22日隨監察院調查委員赴「米達斯」貨船擱淺處實地履勘時,也未針對船員進行訪談調查,顯見內政部移民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對船員遭受不當對待的情況欠缺敏感度,允應加強改善。 圖說:
漁業問題層出不窮 漁業署再不積極推法案...恐影響500億收入
台灣漁船發生強迫勞動已不是第一次,如萬那杜籍權宜船「和春61號」事件中的漁工曾反映,每天工作長達20小時、護照遭扣押、持續言語辱罵、嚴重剝奪睡眠等,最後船員集體行凶殺害船長,當時綠色和平就曾要求台灣政府應負起責任,並檢討權宜船問題,但漁業署當時僅說「漁船發生印尼籍船員殺害大陸籍船長之兇殺案件,船籍國、被害人及加害人均非我國籍」,兩手一攤,令人汗顏。不僅如此,2018年台灣漁船「福甡11號」也因違反《漁撈工作公約》,成為全世界首艘因而遭扣留的船隻,但漁業署起先卻稱,問題出在設備條件不符條件,不是船員問題,直到輿論譴責,漁業署才重啟調查,最後證實違反該公約,不僅開罰逾300萬元罰鍰,亦以涉嫌違反人口販運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偵辦,監察院也在去年因此事件糾正漁業署等單位。台灣漁船不斷在勞動條件上出狀況,但漁業署始終消極以對,拿不出辦法,類似的事件不斷上演。今年亦傳出萬那杜籍權宜船「大旺號」涉嫌強迫漁工工作22小時,甚至遭船方不合理扣留工資,也有漁工挨揍後,不幸離世,漁業署雖移送地檢署偵辦,但一直到有立委介入後,漁業署才在今年8月底預告「投資經營非我國籍漁船許可辦法」,只要涉嫌人口販運經認定屬實就可以廢止其權宜船經營許可,態度十分被動。台灣好不容易去年終於拿掉IUU黃牌,但現在又再被扣上「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帽子,顯然政府的管理不足,漁業署再不動起來落實法規,恐怕會使每年外銷產值500億的水產品市場遭國際制裁。另權宜船的管理只是第一步,未來應廢除由勞動部管理境內聘僱、漁業署管理境外聘僱的雙軌制聘僱方式,外籍漁工不分遠洋、近海,一律由勞動部管理,用同樣的勞動標準予以保障及管理。
遠洋漁獲輸美困難重重! 農委會漁業署回應
台灣去年好不容易才把歐盟的IUU(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黃牌」警告拿掉,但美國勞動部近日公布的「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把台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名單中,意謂日後台灣遠洋漁船的漁獲產品出口美國,將面對嚴格限制。綠色和平指出,「這是首度有台灣的產品列進強迫勞動的清單內」,此項制裁預計將造成遠洋漁業中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也影響台灣在國際間的人權聲譽。首度列入強迫勞動清單綠色和平表示,遠洋漁工海上生活空間狹小,加上黑鮪魚數量越趨減少,導致工時越長,只為「血汗生魚片」賣命;遠洋圍網漁船捕撈鮪魚、鰹魚,大部分都製成罐頭,銷往歐美等國。綠色和平表示,美國勞動部決定將台灣遠洋漁船的漁獲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係因為多年來不同的調查和報導,發現台灣遠洋漁業系統性的強迫勞動仍然存在,台灣政府雖已採取不少措施,但這些政策執行和落實效果方面顯然不足,如美國勞動部指出權宜船的運作,可能讓某些船東藉以規避本國法規的規範。船東藉權宜船躲避規範綠色和平媒體推廣主任陳瓊妤表示,被美方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意謂台灣的漁獲有更高的可能性會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報告內同時亦提及,台灣遠洋漁業對外籍勞工包括有扣留身份證件、簽署漁工不清楚的合約、超時工作、語言與肢體不當對待等強迫勞動情事。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資深海洋顧問Andy Shen表示,台灣漁業中存在許多強迫勞動而來的血汗海鮮,企業有責任運用其影響力改變台灣政府及產業的人權和環境政策,協助終結強迫勞動及造成強迫勞動的非法捕撈和過度捕撈。農委會回應將持續溝通農委會漁業署署長張致盛回應,已透過駐美代表處持續與美方溝通,畢竟近年來我國在漁工人權部分改善甚多,包括薪水保障、勞動契約等都有,雖然我國漁獲被納入清單,但「我國遠洋漁獲輸美暫不受影響」。